林业基础知识-1林业基础知识试题林业专业基础知识林业知识林业专业知识林业相关知识汇编

合集下载

林业基础知识试题最新

林业基础知识试题最新

林业基础知识试题最新文章内容:林业基础知识试题最新一、选择题:1. 林业的主要经济作用是什么?A. 保护生态环境B. 供应木材和木制品C. 改善空气质量D. 促进旅游业发展2. 下列哪种树木产生的木材与纸浆的质量较好?A. 松树B. 橡树C. 柳树D. 桦树3. 落叶阔叶树与常绿针叶树相比,对环境的影响有何不同?A. 落叶阔叶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B. 常绿针叶树对土壤的保护更好C. 落叶阔叶树对水资源的消耗更少D. 常绿针叶树对风的阻挡效果更好4. 林业可分为几个主要领域?A. 3B. 4C. 5D. 65. 以下哪项不是林业管理的主要目标?A. 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B. 增加经济产值C. 提供休闲和娱乐场所D. 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二、填空题:1. 林业植物学主要研究_______。

2. 壮年松树的年生长量通常为每年_____。

3. 森林覆盖率指的是一个地区被森林覆盖的_______。

4. 林业管理旨在维护森林的_______和可持续发展。

5. 林木的年轮是通过树木的_______来形成的。

三、判断题:1. 林业中的人工林只包括由人工种植的树木,不包括天然生成的树木。

( )2. 森林采伐是指人们为了获得木材而砍伐森林。

( )3. 林木的树皮主要是为了保护木材而存在的。

( )4. 林业是指研究和管理森林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源的学科。

( )5. 林木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空气净化、水土保持和碳储存。

( )四、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森林的主要功能和意义。

2. 解释一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 请简要描述一下常见的林木病害和害虫,并阐述相关防治措施。

4. 解释一下林火的形成原因,并讨论如何预防和控制林火。

5. 请简要介绍一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施措施。

以上为林业基础知识试题的最新内容。

希望能够帮助您巩固相关知识,提升对林业的理解和认识。

如有需要,欢迎继续提问。

林业基础知识 1林业基础知识试题林业专业基础知识林业知识林业专业知识林业相关知识

林业基础知识 1林业基础知识试题林业专业基础知识林业知识林业专业知识林业相关知识

林业基础知识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1、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

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2、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

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

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

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

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

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林业常识和基础知识

林业常识和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1.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正确答案)B.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C.调节气候,减缓温室效应D.提供生物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2.下列哪种树木因其快速生长和高效的碳汇能力而被广泛种植于人工林中?A.松树B.桉树(正确答案)C.樟树D.橡树3.林业资源管理中的“三总量”控制指的是什么?A.木材采伐量、林地面积、林业投资B.木材消耗量、林地面积减少量、森林病虫害发生率C.木材生产总量、木材消耗总量、林地征占用总量(正确答案)D.林业产值、林业就业人数、林业科研投入4.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森林防火的主要手段?A.建立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B.加强林区巡逻,及时发现并扑灭火源C.广泛宣传,提高公众防火意识D.大规模砍伐林木,减少可燃物积累(正确答案)5.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循环”主要指的是什么?A.水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B.营养物质(如碳、氮、磷等)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正确答案)C.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D.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与变化6.下列哪种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典型的顶级捕食者之一?A.猫头鹰B.老虎(正确答案)C.松鼠D.鹿7.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依靠科技,加强监测C.立即使用大量化学农药,迅速杀灭病虫害(正确答案)D.环保优先,保护生物多样性8.下列关于我国林业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如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B.林业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C.我国林业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位居世界前列(正确答案)D.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林业的碳汇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2024年林业基础及相关法规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2024年林业基础及相关法规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2024年林业基础及相关法规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一、单选题1.林业生产中的“森林经营方案”主要指的是什么?A、木材加工计划B、森林长期发展规划C、森林病虫害防治计划D、森林防火计划参考答案:B2.在林业资源管理中,以下哪项是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A、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B、过度开发C、合理规划和管理D、忽视生态环境参考答案:C3.春季融雪期计划烧除也称作()。

A:跟雨点烧B:跟雪点烧C:跟霜点烧D:跟草点烧参考答案:B4.林业生产中的“林分”通常指的是什么?A、一片森林中的树木种类B、一片森林中的树木数量C、一片森林中具有相同树种、年龄和结构的树木群体D、一片森林中的土壤类型参考答案:C5.适宜的造林季节主要根据种苗特点和各地区的()来确定。

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C:经济条件D:地形条件参考答案:A6.在林业资源管理中,以下哪项是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有效措施?A、过度放牧B、设立自然保护区C、频繁砍伐D、引入外来物种参考答案:B7.林业生产中的“森林认证”主要目的是什么?A、提高木材价格B、扩大森林面积C、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D、增加木材产量参考答案:C8.林业生产中,哪项技术常用于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品质?A>单一树种造林B、混交林种植C、遗传改良D、过度施肥参考答案:C9.关于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的职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撤销存在申请文件、种子样品不实的已登记品种的品种登记B:及时公告有关转基因植物品种审定和推广的信息C:规定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办法D:公告通过国家级审定的林木良种参考答案:A10.采伐和采集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珍贵树木和林区内具有特殊价值的植物资源,须经()批准。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C:国务院D: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参考答案:B11.当年造林成活率85%以上,或保存率80%但尚未郁闭的林地,在统计时应列入何种类型。

林业考试基础知识题

林业考试基础知识题

林业考试基础知识题第一题:树木年轮的形成原理是什么?答案:树木年轮是树木生长的一个记忆,它的形成原理与树木的生长方式和环境因素有关。

树木的年轮通常由较浅的明暗环组成,每个明暗环代表一个年轮。

当树木生长期间,它会形成连续的年轮,由一个个明暗环组成。

年轮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生长季节和环境。

树木的生长季节可以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

在生长期,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养分,从而促进树木的生长。

这时树木的年轮会形成较宽的明暗环。

而在休眠期,由于环境条件不利于生长,树木的生长速度会减缓或停止,形成较窄的明暗环。

环境因素也会对树木的年轮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降雨量、温度和日照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生长季节的长短和树木的生长速度。

降雨量足够、温度适宜且日照时间充足的区域,树木的年轮会形成较宽的明暗环。

相反,条件不理想的地区,年轮会形成较窄或不规律的明暗环。

总而言之,树木年轮的形成原理是通过对生长季节和环境因素的响应,树木会形成连续的年轮,每个年轮由一个个明暗环组成,记录了树木的生长历程和生长环境。

第二题:什么是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答案: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是树木分类的两种常见类型。

落叶乔木指的是那些在秋季或干旱季节时会脱落叶子的树木。

它们在生长季节会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养分,吸收到足够的养分后,会将部分能量储存在树干和根部。

随着季节的转变,落叶乔木会减少光合作用的活动,并将营养物质储存在树干和根部,同时脱落多余的叶子。

这种适应性使得落叶乔木能够在寒冷或干旱的环境中存活下来。

常绿乔木则指的是那些在整个年份都保持绿叶的树木。

它们具有全年光合作用活动,不会脱落叶子。

这使得常绿乔木能够在气候相对温暖和湿润的环境中生长。

常绿乔木的叶子通常比落叶乔木的叶子更硬,因为它们需要经受更长时间的光合作用和环境条件。

综上所述,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是树木分类的两种类型,落叶乔木在适应寒冷或干旱条件下脱落叶子,而常绿乔木则全年保持绿叶进行光合作用。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1]1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1]1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1]1林业基础知识林地管理与经营(一)育林1、人工造林:用人工进行植苗、播种等方法营造森林的工作。

2、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作用于森林植物的地形地势和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合。

3、适地适树: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使一定的营林地段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达到较好的生产水平。

4、全面整地:全面翻耕整理造林地,彻底清除杂草、灌木。

5、撩壕整地:又叫抽槽或沟带整地。

是沿等高线从下而上开挖沟槽,把心土堆在下坡,筑成土梗的一种整地方式。

6、带状整地:在所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生草带,以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整地方式。

7、块状整地:在种植点小块开垦,块与块的距离依造林的株行距而定。

8、植苗造林:栽植苗木使它生长成林的造林方法。

是目前林业生产上最常用的造林方法。

9、初植密度:也叫栽植密度。

是指人工造林和迹地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

10、直播造林:是将种子直接播于造林地上,使其发芽生长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

11、封山育林(封育):指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

(二)针对土壤进行保墒施肥1、黄壤: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

土壤中富含铁的氧化物,故呈黄色或鲜黄色。

土质粘重,酸性大,含有效磷少。

2、红壤:在暖湿气候和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

土中铁铝丰富呈红色,土层中常有红、棕、黄、白交织的网纹。

一般酸性强,有效磷少,剖面深厚。

3、紫色土:在紫色砂页岩上发育起来的土壤。

这种土壤的母质很容易风化,含矿质养分较多,土层疏松,但易遭水土流失,土层浅薄。

4、石灰性土壤:含有碳酸钙或碳酸氢钙等石灰性物质的土壤。

呈中性到碱性反应,含矿物质养分丰富,但对磷酸的固定作用较强。

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石灰性强的土壤在剖面中下部常形成石灰结核,石灰磬层等石灰集聚层。

林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

林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

解析林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林业是指()–[ ] A. 种植水果蔬菜–[ ] B. 种植花卉–[ ] C. 种植树木和保护森林–[ ] D. 种植庄稼答案:C解析:林业是指种植树木和保护森林的一种农林生产活动,目的是合理利用、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

2.下列哪个因素对森林生长影响最大?–[ ] A. 温度–[ ] B. 光照–[ ] C. 湿度–[ ] D. 风力答案:B解析:光照是森林生长的重要因素,合适的光照条件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促进植物生长。

3.森林的作用包括()–[ ] A. 保持水土–[ ] B. 净化空气–[ ] C. 调节气候–[ ] 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解析:森林具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多种作用,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4.林木是植物界的()–[ ] A. 灌木–[ ] B. 藤本植物–[ ] C. 草本–[ ] D. 乔木答案:D解析:乔木是指高大的树木,通常是林木的一种,高度一般超过3米。

5.下列哪种树种属于常绿树?–[ ] A. 杨树–[ ] B. 柳树–[ ] C. 桃树–[ ] D. 松树答案:D解析:松树属于常绿树种,一年四季都保持绿叶,不脱落。

二、判断题1.林木是一种植物。

()答案:正确解析:林木是指在林地上生长的树木,是一种植物。

2.林业是一门与森林有关的学科和技术。

()答案:正确解析:林业是一门与森林有关的学科和技术,包括森林种植、培育、保护和利用等方面。

3.林木的生长受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正确解析:林木的生长受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环境条件对林木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三、简答题1.什么是人工林?答案:人工林是人为种植的林木,通过人工培育和管理,以达到经济目的或生态目的的森林。

2.林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林业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利用、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供木材、生态服务和其他林产品。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林业的主要目标是:A. 保护生态环境B. 开发森林资源C. 增加木材产量D. 提供工作岗位答案:A. 保护生态环境2. 种植树木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A. 减少土壤侵蚀B. 提高土壤水分含量C. 坚固土壤结构D. 促进有机物分解答案:A. 减少土壤侵蚀3. 下列哪种树木种植方式适用于山坡地区?A. 条带种植B. 整地种植C. 创造性种植D. 逐步退耕还林答案:A. 条带种植4. 林木的生长主要受以下哪些因素的限制?A. 空气湿度和土壤温度B. 光照和降雨量C. 天气和季节变化D. 水分和养分供应答案:D. 水分和养分供应二、填空题1. 林业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

答案:绿化、保护、经营和发展森林资源2. 造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3. 树木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________和适宜的土壤条件。

答案:温度、水分4.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________之一。

答案:生态系统三、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林业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答案:林业的基本任务是绿化、保护、经营和发展森林资源。

其主要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质量和数量,增加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提高。

2. 为什么种植树木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答案:种植树木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是因为树木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土壤侵蚀的可能性。

树木的枝叶能够遮挡雨水直接冲击地面,减缓雨水对土壤的冲刷。

同时,树木的枝叶可以截留降雨,增加土壤的水分含量,提供水分供给给其他植物生长,并减少洪水的发生。

3. 请说明种植树木的适宜条件。

答案:种植树木的适宜条件包括充足的阳光照射、适宜的土壤条件和合适的温度和水分供应。

树木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养分供给生长。

土壤条件包括土壤种类和质地,以及土壤中养分的含量。

适宜的温度和水分供应对树木的生长也非常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以及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对树木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林业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林业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林业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林业是指以森林资源为物质基础,维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生产木材、木材枝术产品和其他森林副产品,提供游憩、科研和文化服务的多功能管理活动。

林业在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林业基础知识的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林业的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森林的主要功能?A. 生产木材、木材枝术产品和其他森林副产品B. 维护生态环境C. 提供食物D. 旅游服务答案:C2. 以下哪种类型的树种是人工造林中应该避免种植的?A. 强竞争性树种B. 落叶乔木C. 美观的乔木D. 缓释性落叶灌木答案:A3. 以下哪个概念描述的是每迈尔的树丛包含的树木数量?A. 树冠覆盖度B. 蓄积量C. 密度D. 均等直径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一种森林发展的阶段?A. 物种的起源B. 物种的稳定C. 物种的自然生灭D. 物种的演替答案:D5. 以下哪个不属于林业常用的土壤类型?A. 棕色土B. 黄棕土C. 红壤D. 砂岩答案:D6. 下面哪个选项不是造成树木死亡的原因?A. 藏食蚁B. 病原体C. 自然灾害D. 水土流失答案:D7. 以下哪个描述符与天然林相关?A. 人工种植B. 生物多样性C. 缓释性落叶灌木D. 成熟林龄答案:B8. 以下哪个术语用于描述一块没有被砍伐的森林?A. 耕地B. 游牧地C. 灌木丛D. 原始森林答案:D9. 下面哪个选项不是造成林火的原因?A. 闪电B. 人类活动C. 风D. 雨答案:D10. 以下哪个项目不应该考虑在林业管理计划中?A. 森林遗传资源保护B. 灌木丛清理C. 垃圾清理D. 采伐削减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1. 林业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 __________ 。

答案:2000年前的中国2. 作为林业科学的四大分支之一, __________ 研究树木的生长规律以及林木的组成和结构。

林业基础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林业基础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林业基础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林业知识试题一、单选题:1、《森林防火条例》规定,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B)o A各级林业部门的事情B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C驻林区各单位的事情D森林所有者的事情2、加强对(A)的管理,是防止发生森林火灾最有效的办法。

A人为火源B进山人员C生活用火D生产用火3、一般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为(B)oA不足一公顷B一公顷至一百公顷C—百公顷至一千公顷D —千公顷以上4、森林防火期内,应严格控制生产性用火,包括烧荒、烧垦、放炮采石等用火。

凡因生产需用火的单位或个人,必须经过(A)批准,领取生产用火许可证。

A县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授权的单位B生产需用火单位领导C森林所有者D当地村委会5、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哪一天?(C)A1月1日B2月14日C 3月12日。

4月1日6、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由国家哪个部门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C)A全国人大B国务院C林业部7、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森林法》是在哪次会议通过的?(B)A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党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B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党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C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规定:年满多少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外,都要承担一定数量的义务植树任务。

(D)A十六岁B 十八岁C十二岁D十一岁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应经哪个部门批准,临时占用林地期限为多少年?(A)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不得超过两年B地、州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不得超过十年C省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不得超过十年D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不得超过两年10、国务院批准的年森林采伐限额几年核定一次?(D)A1年B 2年C3年D5年二、多选题:1、我国森林火灾95%以上是人为引起的,引发森林火灾的人为用火可概括为两种:(AB)。

林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林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林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大气层中的哪一层是地球上发生自然现象最多的区域? A. 对流层 B.中间层 C. 平流层 D. 外部层2.林木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和什么?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臭氧 D. 氧气3.林木根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A. 吸收水分和养分 B. 吸收阳光能量 C.保护土壤 D. 为树木提供支撑4.以下哪个不是林业生产中常见的害虫? A. 松毛虫 B. 蝗虫 C. 白蚁 D.蚊子5.根据林木的冠幅(冠层的水平展布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林木形态?A. 尖锥形、圆锥形、球形、卵形和弯曲形B. 青山、绿水、蓝天、红阳光C. 高耸、矮小、扭曲、直立D. 细长、宽大、中等二、判断题1.林业是一门研究林木种植和管理的学科。

()2.老龄林是指年龄超过50年的林木。

()3.林木的主要传粉者是风力。

()4.清理林地上的枯枝败叶有助于防止火灾的发生。

()5.疏伐是指在林地上砍伐一部分树木,以调整林木的生长密度和结构。

()三、填空题1.人们所熟知的“世界绿肺”位于()大陆上。

2.森林的面积由()和()两个组成部分构成。

四、简答题1.什么是天然林?2.阐述树木的生长过程。

3.林地管理有哪些常见措施可以促进林木的生长和保护?五、论述题请论述林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性。

六、应用题某林区共有500棵树木,其中300棵是松树,100棵是柳树,最后100棵是其他树种。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松树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2. 除了松树和柳树外,其他树种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参考答案略以上是林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的一部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

祝大家考试顺利!。

原创林业基础知识条必考题

原创林业基础知识条必考题

原创林业基础知识条必考题前言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产业,涉及到森林保护、经营和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从事林业相关工作或者对林业感兴趣的人来说,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林业基础知识的条必考题,介绍一些重要的内容。

林业资源1.林木是什么?–林木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和密度、在一定生境条件下生长的木本植物的总称,包括树木和灌木。

2.森林的定义是什么?–森林是地球陆地上由树木和其他乔灌木植物组成、与周围环境相联系、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的自然复合体。

3.什么是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指森林所提供的物质和非物质产品和服务,例如木材、蜂蜜、药材、生态保护等。

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森林是哪个?–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森林是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

林业经营1.林业经营的目的是什么?–林业经营的目的是在维持和改善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2.林业经营的类型有哪些?–林业经营的类型包括种植林经营、天然林经营、风景林经营等。

3.林业经营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林业经营的主要方式包括一林两品、综合开发利用等。

4.林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林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可持续经营,即在经营中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实现林木资源的长期利用。

林木培育与造林1.什么是林木培育?–林木培育是指通过合理的人工措施,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发育,并提高其质量和产量。

2.林木培育的方法有哪些?–林木培育的方法包括定植、育苗、造林和更新等。

3.什么是造林?–造林是指在空旷的土地上人工种植树木的活动。

4.造林的目的是什么?–造林的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培育经济林木等。

森林保护1.为什么需要森林保护?–森林保护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生态灾害、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等。

2.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3.什么是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指在森林和其周围地区发生的火灾,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
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 50% 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97《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规定的测报对象是什么?
答《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测报对象是指对森林、林木、林木种苗造成危害的害虫、病害、害草、害鼠等有害生物及其对森林造成的灾害。

98、行政许可法中规定哪些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答《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主要有六类:(一)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三)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四)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五)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

林业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林业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林业基础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树木的主要功能?A. 光合作用B. 土壤侵蚀控制C. 氧气生产D. 制造塑料2. 林业中,"CFC"是指什么?A. 碳氟化合物B. 氯氟烃C. 碳氢化合物D. 氯化碳氟化物3. 以下哪种树木不是针叶树?A. 松树B. 橡树C. 冷杉D. 云杉4. 森林的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以上都是5.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森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B.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C. 森林资源的完全保护D. 森林资源的商业化开发6. 以下哪种不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A. 碳储存B. 洪水控制C. 土壤侵蚀D. 木材生产7. 林业中的“混交林”是指什么?A. 单一树种的森林B. 多种树种混合的森林C. 只有灌木的森林D. 只有草本植物的森林8. 以下哪项不是林业规划的主要目标?A. 保护生物多样性B. 提高木材产量C. 促进森林旅游D. 减少森林火灾9. 森林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与以下哪项因素有关?A. 土壤深度B. 土壤类型C. 植被覆盖D. 以上都是10. 林业中的“碳汇”是指什么?A. 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B. 森林释放二氧化碳的能力C. 森林储存水的能力D. 森林储存养分的能力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有哪些积极影响?A. 调节气候B. 净化空气C. 减少噪音D. 增加土壤侵蚀2. 以下哪些是林业管理中常用的方法?A. 选择性采伐B. 全面采伐C. 森林更新D. 森林防火3. 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引入外来物种C. 森林生态修复D. 限制森林开发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森林的生长?A. 土壤类型B. 气候条件C. 人类活动D. 森林病虫害5. 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哪些方面?A. 经济利益B. 社会需求C. 环境影响D. 以上都是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之一。

林业知识基础试题及答案

林业知识基础试题及答案

林业知识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是主要的生产者?A. 动物B. 植物C. 真菌D. 细菌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的主要功能?A. 保持水土B. 调节气候C. 提供木材D. 制造塑料答案:D3. 森林覆盖率是指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比,我国森林覆盖率大约是多少?A. 10%B. 20%C. 30%D. 40%答案:C4. 以下哪种树木不是针叶树?A. 松树B. 橡树C. 冷杉D. 云杉答案:B5. 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建立防火隔离带B. 定期清理林下可燃物C. 随意丢弃烟头D. 建立火情监测系统答案:C6.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哪些方面?A. 木材采伐B. 森林旅游C. 野生动植物保护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以下哪种不是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放任不管答案:D8.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包括哪些生物?A. 细菌和真菌B. 昆虫和鸟类C. 植物和动物D. 土壤和水分答案:A9. 森林的碳汇功能是指什么?A. 森林吸收二氧化碳B. 森林释放氧气C. 森林储存水分D. 森林提供食物答案:A10.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保护的国际公约?A. 《联合国森林问题行动纲领》B. 《生物多样性公约》C.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 《海洋法公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包括哪些?A. 食草动物B. 食肉动物C. 腐食动物D. 寄生生物答案:ABCD2. 森林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保持水土D. 休闲娱乐答案:ABC3. 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立法保护B. 科学管理C. 公众教育D. 经济激励答案:ABCD4. 森林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哪些?A. 树种组成B. 林龄结构C. 地形地貌D. 土壤类型答案:AB5.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原则包括哪些?A. 预防为主B. 综合治理C. 科学用药D. 持续发展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林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林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林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林业的基本任务是什么?A. 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B. 促进木材工业发展C. 增加森林覆盖率D. 改善生态环境答案:A2. 我国林业的三大体系是什么?A. 森林资源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管理体系B. 森林生态系统、林业经济系统、林业文化系统C. 森林保护体系、林业教育体系、林业科研体系D. 森林经营体系、林业法规体系、林业服务体系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林业的主要功能?A. 保持水土B. 调节气候C. 增加就业D. 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C4. 什么是森林的初级生产力?A.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B. 森林中所有生物的总和C. 森林中所有植物的总和D. 森林生态系统中所有动物的总和答案:A5. 什么是林业可持续发展?A. 只采伐成熟林,不采伐幼林B. 采伐森林的同时,进行植树造林C. 只保护森林,不进行任何采伐D. 只采伐经济林,不采伐天然林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林业的三大效益包括________、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答案:经济效益7. 森林覆盖率是指________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比。

答案:森林8. 林业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________、华北、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

答案:西北9.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基因10. 林业的“四旁”绿化是指在________、水旁、路旁、村旁进行的绿化。

答案:宅旁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答案: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改善气候条件。

其次,森林能够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地。

再次,森林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最后,林业还能提供木材等林产品,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林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林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林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森林的主要功能是()。

A. 提供木材B. 保持水土C. 保护环境D. 休闲娱乐答案:C2.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的主要作用是()。

A. 制造氧气B. 吸收二氧化碳C. 调节气候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的生态效益?()。

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增加就业D. 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C4. 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是()。

A. 云南省B. 吉林省C. 西藏自治区D. 黑龙江省答案:C5. 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不包括()。

A.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B. 建立防火隔离带C. 随意丢弃烟头D. 定期进行森林火灾演练答案:C6. 以下哪种树木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

A. 银杏B. 水杉C. 红杉D. 银杉答案:C7.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依靠()。

A. 森林砍伐B. 森林保护C. 森林开发D. 森林更新答案:D8.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不包括()。

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放任不管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森林资源的组成部分?()。

A. 林木B. 野生动植物C. 土壤D. 河流答案:D10. 我国实施的森林分类经营制度中,将森林分为()。

A. 经济林和生态林B. 用材林和防护林C. 商品林和公益林D. 人工林和天然林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森林的生态效益包括()。

A. 保持水土B. 调节气候C. 增加就业D. 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ABD12. 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

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C.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D. 推广使用木材替代品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森林火灾的危害?()A. 破坏森林生态系统B. 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C. 增加温室气体排放D. 促进森林更新答案:ABC14.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 森林资源的再生能力B. 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C. 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D. 森林资源的社会需求答案:ABCD15.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

林业基础知识简答题

林业基础知识简答题

林业专业知识根本知识问答1.城市中的林木消除噪音是多大?答:据测定,70分贝噪音,通过40米宽的林带能降低10—15分贝;4米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6分贝;公园中成片的树木可降低噪音26—43分贝;绿化的街道比未绿化街道可降低噪音8—10分贝。

2.林地及无林地泥沙流失量相差多少?答:有林地每公顷泥沙流失量仅为50公斤,而无林地区高达2200公斤,相差几十倍。

3.森林的蓄水量有多大?答:每公顷林地最少能多蓄水300立方米,340公顷森林所含的水量相当于1座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

4.森林调节空气的作用有多少?答:在枯燥的季节里,每平方米面积的树叶,每天能向天空散放出大约6公斤的水分;100公顷的阔叶林,一年能蒸腾出35—40吨的水。

有林地比无林地的雨量多20%;森林里的湿度比城市高38%;公园的湿度比城市中其他地方高27%。

5.森林防风的作用有多大?答:当狂风受森林阻挡之后,风被迫分成两路前进,一路从森林的缝隙中穿流而过;一路从林冠上越过,这样风力一般可降低40—60%,最大可降低49—68%。

6.防护林带的防护作用有多大?答:有防护林带的农田较之无防护林带的农田地区温度降低1.4℃,相对湿度提高16%,风速降低33.4%,粮食亩产一般提高20%左右。

7.我国森林面积、覆盖率是多少?答: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

人工林保存面积0.53亿公顷,即7.95亿亩,蓄积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8.我国森林植物种类有多少?答:我国的种子植物有3万多种,木本植物有8000余种,其中乔木2000多种。

9.?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是哪年公布的?答:是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施的。

10.我国“植树节〞是什么时间?答:每年的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

11.什么人必须履行义务植树?答:1982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方法?规定:“但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11岁至60岁,女11岁至55岁,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承当义务植树任务〞。

林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林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林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以下哪种树木属于针叶树?()A. 杨树B. 柳树C. 松树D. 槐树答案:C解析:松树属于针叶树,其叶子呈针状。

杨树、柳树、槐树是阔叶树。

2. 森林的三大效益是指()A. 生态、社会、经济B. 生态、环境、经济C. 社会、环境、经济D. 生态、社会、环境答案:A解析:森林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大效益。

3. 树木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不包括()A. 氮B. 磷C. 钾D. 锌答案:D解析: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锌是微量元素。

4. 以下哪种林种属于特种用途林?()A. 用材林B. 防护林C. 实验林D. 经济林答案:C解析:实验林属于特种用途林,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不属于特种用途林。

5. 森林采伐的主要方式不包括()A. 皆伐B. 择伐C. 渐伐D. 乱伐答案:D解析:乱伐是非法的采伐方式,不是正规的森林采伐方式。

皆伐、择伐、渐伐是合法的采伐方式。

6. 以下哪种树种是防火树种?()A. 马尾松B. 杉木C. 木荷D. 杨树答案:C解析:木荷的含水量大,不易燃烧,是防火树种。

马尾松、杉木、杨树的防火性能相对较差。

7.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方针是()A.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 治理为主,预防为辅C. 先治理,后预防D. 只预防,不治理答案:A解析: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8. 以下哪种土壤最适合树木生长?()A. 砂土B. 黏土C. 壤土D. 盐碱土答案:C解析:壤土的肥力、透气性和保水性都比较适中,最适合树木生长。

砂土保水性差,黏土透气性差,盐碱土不利于植物生长。

9. 森林演替的顶级群落通常是()A. 阔叶林B. 针叶林C. 灌丛D. 草原答案:A解析:在自然条件下,森林演替的顶级群落通常是阔叶林。

10. 以下哪种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常见消费者?()A. 野兔B. 蚯蚓C. 细菌D. 真菌答案:A解析:野兔是食草动物,属于消费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基础知识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 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林木: 包括树木和竹子。

林地: 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有林地: 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

1、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 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

由郁闭度0.2 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 连续面积大于 1 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2、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 以上的林地。

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 -- 0.19 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 5 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 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 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灌木林地: 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 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 3 米。

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 2 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U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

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

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

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

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

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森林分类琨森林分为以下5类現(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拟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

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拟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5)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拟百然保护区的森林°森林起源:亦称林分起源或林分成因。

指森林形成的方式,也就是森林的繁殖方式。

具体分为两种情况①林分最初形成时的起源。

因起源于天然繁殖或人工种植拟冇天然林与人工林Z分匚②林木的形成,由于繁殖方法的不同,可将森林起源分为实生林和无性繁殖林两类。

人工林:由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而形成的森林。

天然林:由天然下种或萌芽而形成的森林。

原始森林:从来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的天然森林。

次生林:是指原始森林或人工林经过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破坏之后,未经人为的合理经营而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起来的一类森林。

植被:各种各样的植物成群生长,种类聚集、群落交织、就像绿色的绣花被一样把大地紧紧包裹起来,这一层生气蓬勃、千变万化的植物覆盖层拟就叫做植被。

植物群落:植被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而是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的植物种类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规律的组合。

每一个这样的组合单位,就叫做一个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多种不同的动植物群落类型、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森林是陆地上生物最多样、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综合体,所以保护森林就是直接和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生态环境亦可简称环境。

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是指运用生态系统原理,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生态建设任务,模拟设计最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按模型进行生产,以取得预期的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指从国土整治的全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以维持和再造良性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为目的,在一个地域或跨越一个地区范围内,建设有重大意义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并管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

林分: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临近地段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

一个林区的森林,可以根据树种组成、森林起源、林相、林龄、疏密度、地位级及其他因子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林分。

立木:包含两层意思①形成森林主要部分的树木的总和②林地上未伐倒的生活着的树木。

树种组成:指森林中的林木是由哪些树种所组成的。

优势树种:在一个林分内,数量最多的(一般指蓄积量所占的比例最大)的树种。

先锋树种:能在荒山瘠薄地等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最先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

如马尾松、油松、枫香、沙棘等。

纯林:由同一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

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混交林。

林相:有两种含义①森林的外形,指林冠的层次,有单层林和复层林之分。

②森林的林木品质和健康状况。

林木价值高拟生长旺盛称为林相优良拟反之称为不良。

郁闭度:森林中乔木树冠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程度。

用十分法表示,以完全覆盖地面的程度为1,分为十个等级,依次为1.0 0.9 0.8,,0.1。

林龄:指林分与林木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

林分内所有林木年龄完全相同;这种林分称为同龄林。

如林分内林木之间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相对同龄林。

林木年龄相差一个龄级以上的森林叫做异龄林。

龄级:为简化森林年龄统计而划定的林分年龄级。

一般慢生树种以20年为一个龄级,比较速生的树种和中生树种以10年为一个龄级,速生树种5年为一个龄级。

龄组:对林木生长发育时期的年龄分组。

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之分。

幼龄林:指林分完全郁闭前的时期。

中龄林:林冠郁闭后至林分成熟前的时期。

成熟林:林木在生物学及工艺方面都已进入成熟拟直径生长已非常缓慢或基本停止。

过熟林:自然稀疏已基本结束,林木生长停止,开始心腐,病虫害侵染,部分立木由于生理衰退而枯立腐朽,林分经济价值和有益效能开始不断下降。

蓄积量:是指一定面积森林(包括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和枯立木林分)中,生长着的林木总材积(用立方米表示)。

主要是指树干的材积。

出材量与出材率:出材量是指实际采伐林分中生产的原条、原木、小规格材和薪材的数量。

不包括枝桠、树皮、伐根等。

出材率是指出材量与采伐蓄积量的比率。

它是反映森林资源利用的重要指标,出材率高,表明林木资源利用好,反之,说明利用差。

总生长量:指树木自生长开始至调查时整个时间内的生长总量。

森林覆盖率:是指全国或一个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它等于(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宁土地总面积X 100% 得出的数称森林覆盖率。

林木绿化率:林木绿化率是指(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四旁树占地面积)-土地总面积X 100%二、造林绿化人工造林:用人工进行植苗、播种等方法营造森林的工作。

四旁绿化:指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植树。

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作用于森林植物的地形地势和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合。

适地适树: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使一定的营林地段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达到较好的生产水平。

全面整地:全面翻耕整理造林地拟彻底清除杂草、灌木。

撩壕整地:又叫抽槽或沟带整地。

是沿等高线从下而上开挖沟槽,把心土堆在下坡拟筑成土梗的一种整地方式。

带状整地:在所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生草带,以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整地方式。

块状整地:在种植点小块开垦,块与块的距离依造林的株行距而定。

植苗造林:栽植苗木使它生长成林的造林方法。

是目前林业生产上最常用的造林方法。

初植密度:也叫栽植密度。

是指人工造林和迹地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

直播造林:是将种子直接播于造林地上,使其发芽生长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

圭寸山育林(圭寸育):指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拟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丘陵:没有明显的脉络,起伏较小拟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山地:地势相对高起,表面起伏很大的地区。

低山:海拔绝对高度500--- 1000米,相对高度200-- 500米的山地。

中山琨海拔绝对高度1000- 2000米拟相对高度500-- 1000米的山地。

高山:海拔绝对高度2000米以上拟.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的山地。

黄壤: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

土壤中富含铁的氧化物,故呈黄色或鲜黄色。

土质粘重,酸性大, 含有效磷少。

红壤:在暖湿气候和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

土中铁铝丰富呈红色,土层中常有红、棕、黄、白交织的网纹。

一般酸性强,有效磷少,剖面深厚。

紫色土:在紫色砂页岩上发育起来的土壤。

这种土壤的母质很容易风化,含矿质养分较多,土层疏松,但易遭水土流失拟土层浅薄。

石灰性土壤:含有碳酸钙或碳酸氢钙等石灰性物质的土壤。

呈中性到碱性反应,含矿物质养分丰富,但对磷酸的固定作用较强。

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石灰性强的土壤在剖面中下部常形成石灰结核,石灰磬层等石灰集聚层。

石漠化: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石砾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

它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石漠化土地:指基岩裸露度或石砾含量》30%'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土地。

①植被综合盖度倂50%勺有林地、灌木林地②植被综合盖度倍70%勺牧草地③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未利用地④非梯土化旱地。

造林质量管理“八率”:指造林面积核实率、造林质量合格率、良种使用率、作业设计率、幼林抚育率、林木管护率、检查验收率、资料建档率。

目前要求造林质量管理“八率”均为100%①面积核实率罡(刀调查小班的核实面积/刀调查小班的上报面积)X 100%②造林质量合格率罡(刀调查合格小班面积/刀调查小班上报面积)X 100%③良种使用率罡(刀调查造林使用良种的小班面积/刀调查造林小班面积)X 100%④作业设计率罡(刀调查有作业设计的小班面积/刀调查小班面积)X 100%⑤幼林抚育率罡(刀调查抚育合格小班面积/刀调查小班面积)X 100%⑥林木管护率罡(刀调查有管护措施的小班面积/刀调查小班面积)X 100%⑦检查验收率罡(刀调查检查验收的小班面积/刀调查小班面积)X⑧资料建档率罡(刀调查建档的小班面积/刀调查小班面积)X 100%母树和母树林:供采种的树叫做母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