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常识

合集下载

日常生活药品基本常识

日常生活药品基本常识

日常生活药品基本常识一、药品分类药品分类是根据药品的风险、用途、性质等因素,将药品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药品分类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中药和西药、抗生素和普通药物等。

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则可以直接在药店购买。

中药和西药的区别在于来源、组方和制备方法等,抗生素则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二、药品剂型药品剂型是指药品的制剂类型和形态。

常见的药品剂型有片剂、胶囊剂、注射剂、喷雾剂、膏剂等。

不同的剂型具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和用途,需要根据药品说明书的指导正确使用。

三、药品用量药品用量是指使用药品的剂量和频次。

药品用量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或者药品说明书上的指导使用,避免超量或不足量使用。

对于儿童、老人、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需要特别注意药品用量。

四、药品储存药品储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放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2. 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3. 按照说明书上的温度要求储存;4. 不要与食品或清洁用品等混放;5. 定期检查药品是否过期或变质。

五、药品使用禁忌药品使用禁忌是指某些特定人群不适宜使用某些药物。

常见的药品使用禁忌有孕妇禁用、儿童禁用或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或慎用等。

此外,有些药物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需要避免同时使用。

六、药品过期处理药品过期后应该及时处理,避免误用或滥用。

过期的药品应该按照医疗废弃物的规定进行处置,不要随意丢弃或排放。

在处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七、药品真假辨别辨别药品真假是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别:1. 查看药品包装和说明书是否完整;2. 检查药品的批准文号和注册证号等标识;3. 注意药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4. 观察药品的外观和气味是否正常;5. 了解药品的价格和市场情况,避免购买过于便宜或者宣传过于夸张的产品。

八、用药咨询用药咨询是提高用药安全和效果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咨询:1. 向医生咨询:在使用处方药之前,应该向医生详细说明病情和用药情况,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用药;2. 向药师咨询:药师是专业的药剂师,可以提供用药建议和指导,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3. 向医疗机构咨询:对于一些常见病或者慢性病,可以向医疗机构咨询用药方案和注意事项等;4. 向药品生产商咨询:对于一些新药或者不常用的药物,可以向药品生产商咨询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事项等。

幼儿园药品安全教育常识(3篇)

幼儿园药品安全教育常识(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药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幼儿园药品安全教育,提高孩子们对药品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幼儿园药品安全教育常识。

二、药品安全基础知识1. 药品的概念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生理机能的物质。

药品包括中药、西药、生物制品等。

2. 药品的分类(1)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2)非处方药:不需要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3. 药品的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正常剂量的药品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意外的反应。

4. 药品的安全使用原则(1)按医嘱用药:遵循医师的处方,正确使用药品。

(2)正确用药:了解药品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4)特殊人群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

三、幼儿园药品安全教育内容1. 药品的基本知识(1)认识药品:向孩子们介绍药品的概念、分类、不良反应等。

(2)药品包装:教会孩子们识别药品包装,了解药品标签上的信息。

2. 药品的安全使用(1)遵医嘱用药:教育孩子们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药品。

(2)正确用药:向孩子们讲解药品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避免误用。

(3)药物相互作用:教育孩子们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4)特殊人群用药:提醒孩子们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

3. 药品误食的预防(1)药品存放:教育孩子们不要将药品放在容易接触的地方,如床头、抽屉等。

(2)药品外观识别:教会孩子们识别药品的外观,避免误食。

(3)药物误食的紧急处理:教育孩子们在误食药物后,及时向成人求助。

4. 药品安全法律法规(1)了解《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孩子们的法制观念。

去药店上班必学的药品知识

去药店上班必学的药品知识

去药店上班必学的药品知识一、呼吸系统类二、消化系统疾病三、口腔炎症、口腔溃疡四、眼科用药五、肝胆、结石类用药六、泌尿系统疾病七、痔疮类用药八、妇科用药九、降血压药十、降血糖类十一、降脂类十二、心脑血管疾病类十三、祛风湿类十四、抗骨增生类十五、跌打扭伤类十六、皮肤类用药十七、安神、镇静类十八、补益营养健身类十九、抗眩晕用药二十、儿科类一、呼吸系统类(一﹚风寒感冒常识判断:其起因多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导致身体免疫机能下降,鼻咽部病毒大量繁殖容易并发细菌感染而发病。

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季节发生较多。

症状有: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用药原则:辛温解表(多发汗)为主。

一般用药:流感丸、伤风停片、感冒清热软胶囊,感冒解毒颗粒.荆防颗粒,风寒感冒颗粒,九味羌活丸,感冒软胶囊.四季感冒胶囊.氨咖黄敏胶囊.病毒灵等联合用药:中药感冒药物+抗炎药+抗病毒西药建议顾客:喝姜糖水、姜粥等,可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需要出汗。

(二﹚风热感冒常识判断: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感受风热之邪所引发,也有由风寒感冒转为风热感冒的现象,相当于感冒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有:发热重、微恶风、面赤,头胀痛、有汗、口鼻干燥,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用药原则: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主。

一般用药:治感佳,柴黄片,羚羊感冒片,银翘片.感冒咳嗽颗粒.板蓝根颗粒,桑菊感冒片.精制银翘解毒片.感冒止咳胶囊、双黄连胶囊、金感胶囊.、抗感胶囊等联合用药:对症中成药物+抗炎药+抗病毒西药建议顾客:多饮水,饮食易清淡。

(二﹚胃肠感冒常识判断:因为病毒蔓延到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炎症,伴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

用药原则:抗炎药+抗病毒+止泻药一般用药:藿香正气液或胶囊,四季感冒片,健胃消食药联合用药:⑴藿香正气液+盐酸吗啉胍片+氟哌酸胶囊(儿童禁用)建议顾客:可以服用绿豆水、西瓜汁预防中暑,如发生中暑,马上到阴凉处,及时服用解暑药。

安全用药小常识注意事项

安全用药小常识注意事项

安全用药小常识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药物在使用药物之前,首先要确保选择的药物适合自己的症状和疾病。

不同的药物适用于不同的症状和疾病,如果选择错误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建议在选择药物之前咨询医生或药师,听取专业建议。

2. 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用药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来用药,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使用方法。

特别是一些处方药,需按照医生开具的药方来使用,不可擅自增加或减少剂量。

3.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率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不要超量使用或频繁使用药物。

超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中毒或过敏反应,频繁使用也可能导致药物耐受性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4.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避免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在同时使用时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甚至导致不良后果。

因此,在使用多种药物时,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 注意药物的保存和使用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保存和使用方法。

一些药物需要在阴凉干燥处存放,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

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品的保质期,过期药物可能会失效,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危害身体健康。

6.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药物时,要时刻关注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一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药物,并咨询医生或药师。

7. 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用药要慎重孕妇、儿童和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要特别慎重。

孕妇要避免使用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儿童用药要根据年龄和体重选用适合的药物,老年人用药要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药物中毒的药物。

8. 谨慎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非常有效,但是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可随意滥用。

9. 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对于保证药物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药品安全常识基本知识

药品安全常识基本知识

药品安全常识基本知识药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特别是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药品安全的基本知识:1.药品的合法性和准确性:•购买药品时,应该选择正规的药店、药房或授权的销售渠道,避免购买假药或不合法药品。

•药品包装上应有药品名称、生产批号、有效期限、生产日期等标识,确保药品信息准确。

2.医生处方:•大部分药品需要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处方药。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遵循医嘱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3.药品过敏和副作用:•在使用新药之前,告知医生自己是否对某些药物有过敏反应。

•使用药物时注意副作用,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4.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会相互影响,可能导致药效减弱或增强,甚至产生危险。

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5.保存药品:•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存储要求保存药品,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或潮湿环境。

•避免将药品暴露给儿童和宠物,避免误食。

6.过期药品处理:•不要使用已经过期的药品,过期药物可能失去效力或产生有害物质。

•废弃药物时,遵循当地的规定,不要随意丢弃,以免对环境造成危害。

7.避免滥用和过量:•不要随意增加药物剂量,以免造成药物过量,对身体造成损害。

•长期服用药物时,需要定期复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8.自我诊断和治疗的风险:•不要根据互联网、媒体或他人的建议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治疗,错误的做法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总之,药品安全是个人健康的关键所在。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保障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如果有任何疑虑或问题,应该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药师。

药品健康教育知识点

药品健康教育知识点

药品健康教育知识点
《药品健康教育知识点》
药品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科学、系统地向公众提供药品知识,促进人们正确使用药品,减少药品滥用和误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药品健康教育的知识点:
1. 药品分类:药品通常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大类。

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而非处方药可以直接在药店购买。

正确理解药品分类有助于人们选择和使用药品。

2. 药品说明书:每种药品都配有说明书,上面列有药品的成分、用途、剂量、不良反应等信息。

在使用药品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品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3. 药品的正确使用:药品的使用应该遵循医嘱,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服用,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

同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4. 药品的储存:药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同时,要远离儿童和宠物,避免误食或接触。

5. 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药品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不要随意更换药品或增减剂量。

通过了解和遵循以上药品健康教育知识点,人们可以更好地保
护自己的健康,避免因药品滥用或误用而造成不良后果。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药品健康教育,让健康成为生活的重要保障。

药品基本常识培训

药品基本常识培训
1.种类复杂性:具体品种,全世界大约有20000余种,我国中药制剂约5000多种,西药制剂约4000多 种,由此可见,药品的种类复杂、品种繁多。 2.药品的医用专属性:药品不是一种独立的商品,它与医学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患者只有通过医生 的检查诊断,并在医生与执业药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才能达到防止疾病、保护健康的目的。 3.药品质量的严格性:药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存亡,因此,其质量不得有半点马虎。 我们必须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均一、稳定。 另外,药品的质量还有显著的特点:它不像其他商品一样,有质量等级之分:优等品、 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等等,都可以销售,而药品只有符合规定与不符合规定之分, 只有符合规定的产品才能允许销售,否则不得销售。
凡是在药品包装或标签以及说明书上标识有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Z.S.J.B.F)+8位数 字”的就是药品。“国药准字H(或Z.S.J.B.F)+8位数字”它的意思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 上市销售的药品,H字母代表化学药品、Z中成药、S生物制品、 J进口药品国内分 包装、B具有辅助治疗作用的药品、 F药用辅料。8位数字 前4位一般是年号(老药 用的是地区编号),后4位是流水号。
什么是药品? 1、处方药 2、非处方药 什么是非药品? 1. 医疗器械 2. 保健食品 3. 消杀用品
处方药
处方药就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而非处方药则不需要 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药物作为维护人类健康的特殊物品,在研制、生产、 销售、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受到相应法规的严格控制,参与这些环节的组织机构或者个人都要经过政府 主管部门授予相应的权限。对药品的使用者,也就是药品消费者来说,获得和使用某些药品也不是任 意的。根据消费者获得和使用药品的权限,目前国际均将药品分成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迄今为止,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制度。 中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于1999年6月1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 局审议通过,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99年6月18日公布。 该管理办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药品分类摆放常识精编版

药品分类摆放常识精编版

药品分类摆放常识一,药品基本知识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2,药品剂型: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散剂,注射剂,糖浆剂,口服液,软膏剂,眼膏剂,滴眼剂,滴耳剂,滴鼻剂,酊剂,栓剂,喷雾剂,气雾剂,外用贴剂等.3,药品包装药品分大包装—药品外箱包装、中包装——药品中盒包装、小包装——药品最小包装4包装盒内容(1)药品名称:商品名——药品经过依法注册的商标通用名——国家规定的化学通用名称(2)规格:药品的含量及小包装数量。

(3)产地:药品的生产厂家。

(4)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

(5)批准文号:国家批准的药品执行文号。

(6)适应症:药品的主要功能主治。

(7)用法,用量:药品的服用方法及用量。

(8)不良反应。

(9)禁忌,注意事项,药品最小单位上至少标有品名,规格,批号,有效期。

二,药品分类按照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用药与外用药及功能主治进行分类。

1,药品与非药品:以药品批准文号进行区分。

(1)药品:国药准字H(化学药制剂)+区域代码(年份)+编码国药准字Z(中成药制剂)+区域代码(年份)+编码(2)非药品:保健品——卫食准字消毒剂——消卫准字卫生材料,医疗器械——管械(准)字2,内用药与外用药(1)内用药:供口服,经口腔消化道吸收的药品。

(2)外用药:外用涂抹软膏,喷剂,栓剂,滴眼,耳,鼻液等。

药品包装上明显标有红底白字:外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1)处方药:凭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

(2)非处方药:在医师指导下,患者可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药品包装右上角标有“OTC”字样:红色为甲类非处方药;绿色为乙类非处方药。

4,按功能主治划分:抗菌消炎类,心脑血管类,降糖类,胃肠类,肝胆肾类,抗感冒类,清热解毒类,呼吸系统类,儿科类,妇科类,伤风湿类,维生素及矿物质类,养血安神类,中成药类,其它类,外用类,保健品,医疗器械,化妆品。

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内容

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内容

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内容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内容汇总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内容有:1.感冒类用药:提醒家庭成员特别是儿童,在使用含退热成分的感冒药之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说明书,含退热成分的感冒药一般不建议长期使用。

2.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严格按照医嘱服用。

3.处方药:用药前,应凭医生处方购买,并按医嘱服用。

4.误用:提醒大家,如果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很可能会增加药物剂量,产生中毒反应。

5.药物保存:提醒大家,如果药品密封不好或者药品被阳光照射,可能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6.家庭小药箱:建议在家中建立“家庭小药箱”,存放一些常用药品,并定期检查药品是否过期。

7.过敏体质:需要特别注意药品的过敏反应,用药前应详细了解过敏反应,避免使用会导致过敏反应的药物。

8.药物相互作用:提醒大家,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很可能会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毒副作用。

9.哺乳期妇女:需要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有些药物可能会通过乳汁分泌,对婴儿产生影响。

10.老年患者:需要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有些药物可能会对老年人的肝肾功能产生影响。

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内容归纳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内容归纳如下:1.了解药品名称:确保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品。

2.存放药品:放在原包装盒内,避免阳光直射。

3.贮藏条件:储存在凉爽,干燥的地方。

4.生产日期:确保按照有效日期使用药品。

5.药物过敏:如出现任何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就医。

6.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7.副作用:如出现任何副作用,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就医。

8.剂量:确保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正确的剂量。

9.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应超过建议剂量,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补充。

10.避免混用:不应与其他治疗混用。

11.手术准备:在使用药物进行手术前应咨询医生。

12.携带药物:携带原包装药物,避免阳光直射。

13.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药品分类摆放常识

药品分类摆放常识

药品分类摆放常识一,药品基本知识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2,药品剂型: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散剂,注射剂,糖浆剂,口服液,软膏剂,眼膏剂,滴眼剂,滴耳剂,滴鼻剂,酊剂,栓剂,喷雾剂,气雾剂,外用贴剂等.3,药品包装药品分大包装—药品外箱包装、中包装——药品中盒包装、小包装——药品最小包装4包装盒内容1 药品名称:商品名——药品经过依法注册的商标通用名——国家规定的化学通用名称2 规格:药品的含量及小包装数量;3 产地:药品的生产厂家;4 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5 批准文号:国家批准的药品执行文号;6 适应症:药品的主要功能主治;7 用法,用量:药品的服用方法及用量;8 不良反应;9 禁忌,注意事项,药品最小单位上至少标有品名,规格,批号,有效期;二,药品分类按照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用药与外用药及功能主治进行分类;1, 药品与非药品:以药品批准文号进行区分;1 药品:国药准字H化学药制剂+区域代码年份+编码国药准字Z中成药制剂+区域代码年份+编码2非药品:保健品——卫食准字消毒剂——消卫准字卫生材料,医疗器械——管械准字2,内用药与外用药1内用药:供口服,经口腔消化道吸收的药品;2外用药:外用涂抹软膏,喷剂,栓剂,滴眼,耳,鼻液等;药品包装上明显标有红底白字:外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1处方药:凭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2非处方药:在医师指导下,患者可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药品包装右上角标有“OTC”字样:红色为甲类非处方药;绿色为乙类非处方药;4,按功能主治划分:抗菌消炎类,心脑血管类,降糖类,胃肠类,肝胆肾类,抗感冒类,清热解毒类,呼吸系统类,儿科类,妇科类,伤风湿类,维生素及矿物质类,养血安神类,中成药类,其它类,外用类,保健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三,药品摆放1,药品根据分类划分摆放于相应柜台,货架;2,药品摆放按药品类别,名称分排,分列整齐码放,不同品种之间有一定间距,不得倒置,混放;3,同一品名,规格不同的药品,要区分并间隔摆放,避免发生混淆,拿错剂量; 4,药品销售后,应及时将柜台内药品摆放整齐,恢复原样;5,药品售空,及时补货;如缺货,应调整货位,不得出现空缺;6,药盒应保持清洁,不得有灰尘及污染;7,药品按照有效期远近摆放,先销售近效期药品;药品销售知识一,熟悉药品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1,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功能主治,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2,了解不,同药品的禁忌:如抗生素类药品易发生过敏反应,对胃肠,肾,肝功能有刺激性等;根据患者不同身体素质进行选药;3,了解不同药品的适宜人群:如妊娠禁忌,儿童用药,老年用药;二,介绍药品1,根据顾客症状,要求介绍相应对症药品;2,顾客所需品缺货时,应向顾客介绍其它同类同效品种;如:这种药我们则售空了,不如用一下这种,它们的成份是一样的,只是产地不同,但效果也不错;3,要向顾客推荐店内的新品种,优势品种;注:心脑血管用药,降糖药,降压药不宜随意推荐;这些药品有一定的用药习惯,以患者用药习惯为准,避免发生药品不对症,造成身体损害;4,学会搭配销售药品1 感冒——消炎——呼吸:感冒会引起呼吸系统症状,并引发炎症;2 呼吸——消炎——含片:呼吸系统并发炎症,配以消炎药,含片缓解症状;药物搭配选择要熟悉药品的药理药性并酌情考虑,不可随意搭配;5,销售抗生素药品时,要询问了解顾客是否有过敏史,避免发生过敏现象;如青霉素,沙星类,磺胺类等;三,药品销售1,营业员销售药品时应随拿随放,归放原位,售出药品应及时补充,摆放整齐;2,售空药品应及时填写缺货记录,通知采购人员订货;3, 顾客所需,但店内暂无品种,应及时登记,通知采购人员订货,并告知顾客会尽快购进;4,营业员销售处方药时,应向顾客索要医师开具的处方,并签字留存保管并做好记录;5,收款员收款时应双手接款接票,并叮嘱顾客清点好余款,双手递回;药店药品分类摆放药品摆放是药品分类管理要求的主要体现,规范合理的摆放有利于零售药店加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减少因放置混乱而错拿药品等事件的发生;因此,药店摆放药品应遵循以下七条原则;1、特殊药品特殊管理原则;有二类精神药品经营资格的药店,应设立专柜存放精神药品,不能与其他药品混同摆放,不要放在特别醒目的位置,并做到专人管理、专册登记,保证存放安全;2、药品与非药品分开原则;非药品应在药柜之外摆放,不应与药品混放,更不能摆在药品的中间;有经营避孕药具等家庭常用医疗器械资格的药店,应设置医疗器械专柜;3、处方药集中陈列原则;鉴于目前处方药属于“双轨制”管理阶段,对必须持处方购买的药品应集中摆放,并制作明显标识,以提示消费者购买时出示处方;外用、易串味药单放原则;为防止药品成分相互影响,应将外用和易串味药品单独摆放,并相对分开;4、按用途分类原则;为方便消费者选购和经营者取药,药店应按用途分类摆放药品,如内科用药、伤科用药等;5、按功能放置原则;在分类摆放的基础上,药店要再按功能分类放置药品,如内科用药可分为呼吸内科用药、消化内科药、神经内科用药、心血管内科用药等;6、非处方药突出原则;在以上原则下,药店在摆放药品时,要把非处方药摆在最醒目的位置,并尽可能地突出乙类处方药,以方便消费者选择购买,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健、自我药疗能力;7、西药部分与中成药分柜摆放西药部分分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妇科用药、五官科用药、皮科用药、维生素与矿物质类药七类;中成药按治疗科别又分为内、外、妇、儿、皮肤、骨伤、五官科用药七类处方药尚不规范的实际情况,扩大双轨制药品分类的类别范围,分为化学药品与中成药两类,中成药仍为内、外、妇、儿、皮肤、骨伤、五官科用药七类,化学药品采取综合分类方法分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妇科、皮科、五官科、抗生素、激素、与抗病毒类、抗微生物类、其它类十类品的陈列法则药品陈列作用重大,但实施起来往往使经营者感到困惑;其实,药品陈列也有一定的法则可以遵循;药品陈列五大法则:一、保药品数量充足,品种规格齐全;如果在药店内没有充足的药品作为支持,任何一个陈列都不会获得成功;切记最好的陈列材料就是药品本身;二、保证畅销、应季药品获取良好的陈列位置;药品陈列位置的好坏将极大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陈列越显着,药品被购买的机会越多;一定要保证畅销、应季药品陈列于黄金位置;以带动销售;三、确保标价清晰易辨1、确认所有药品均有标价,且标示清晰易辨;2、对促销药品,请加注显着标识;四、定期清理货架1、保持药品清洁,先进先出,及时补货;2、及时更换破损和过期的药品;3、药品正面朝向消费者,排列整齐;4、保持柜台和货架清洁;。

药品常识

药品常识

正确识别药品、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对正确区分和选择药品非常重要。

现将药品、保健食品及其批准文号知识介绍如下: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3、目前,国家药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药准(试)字+1位汉语拼音字母+8位阿拉伯数字”其中“准”字代表国家批准正式生产的药品,“试”字代表国家批准试生产的药品。

字母共分7个,分别代表药品的不同类别:H表示化学药品、Z表示中药、S表示生物制品、B表示保健药品、T表示体外化学诊断试剂、F表示药用辅料、J表示进口分包装药品。

8位阿拉伯数字的前2位代表原批准文号的来源,其中10代表原卫生部批准的药品,19和20代表2002年1月1日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其它数字代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代码。

如如北京11、天津12、河北13、山西14、内蒙古15、辽宁21、吉林22、黑龙江23、上海31、江苏32、浙江33、安徽34、福建35、江西36、山东37、河南41、湖北42、湖南43、广东44、广西45、海南46、重庆50、四川51、贵州52、云南53、西藏54、陕西61、甘肃62、青海63、宁夏64、新疆65。

数字第3、4位代表换发批准文号之年公元年号的后两位数字,但来源于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仍使用原文号年号的后两位数字。

数字的后4位为顺序号。

例如:1、某药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4023744,表明该药为化学药品,原批准书文号是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2002年统一换发的批准文号,该品种的顺序号为3744。

药品常识科普

药品常识科普

药品常识是指关于药物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的用药原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品常识科普:
1. 药物分类:药物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用途进行分类,例如抗生素、止痛药、抗凝药物等。

了解药物的分类有助于理解其作用和适应症。

2. 药物剂型:药物可以以不同的剂型存在,如片剂、胶囊、注射剂、口服液等。

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用药方式和患者需求。

3. 药物剂量:药物剂量是指使用药物的量,通常以毫克(mg)或克(g)为单位。

正确的药物剂量是确保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4. 药物适应症:药物适应症是指药物的推荐使用范围和目标疾病或症状。

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可以帮助避免不合理的用药。

5.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的生理或心理反应。

了解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6.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包括增强或减弱疗效、增加不良反应等。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可以避免不良的药物组合使用。

7. 药物保存:药物在保存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以保持其稳定性和有效性。

过期药物和破损包装的药物应及时处理。

8. 用药禁忌:某些人群或特定情况下可能存在禁忌使用某些药物的情况,例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

了解用药禁忌可以避免不适当的用药。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药品常识科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实际用药过程中,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以确保正确和安全地使用药物。

食品药品安全常识范本

食品药品安全常识范本

食品药品安全常识范本食品药品安全是关乎人们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识。

以下是一份食品药品安全常识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食品安全常识1. 购买食品时,应选择正规的商场、超市及健康证明齐全的食品店购买,避免购买过期、变质或不合格的食品。

2. 注意食品包装的完好性,不要购买有破损、变形或漏气现象的食品,以免外界污染或细菌滋生。

3. 注意食品的保存方式,尤其是易腐烂的食品,如肉类、海鲜、蔬菜等,应根据不同食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保存温度和时间。

4. 食用水要经过过滤、煮沸等处理,以确保无害杂质和病原菌的存在。

5. 食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如洗手、佩戴手套、使用清洁工具等,避免细菌污染。

6. 注意食品的烹饪温度和时间,确保食品彻底煮熟,杀死可能存在的病原菌。

7. 食用过敏体质的人士应注意避免食用对自己有过敏反应的食品,如海鲜、花生、乳制品等。

8. 不买不明食品,不吃含有违禁添加物的食品,如苏丹红、瘦肉精等。

9. 不吃过敏性食品配方奶粉,不给婴儿喂食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婴儿食品。

10. 家庭自制食品要注意卫生,保持厨房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二、药品安全常识1. 购买药品只在正规的医院、药店或药品批发企业购买,避免购买假冒伪劣药品。

2. 药品外包装上应有明确的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同时药品名称和用法用量要与医生开具的处方相符。

3. 在购买药品时,需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对应的药品,不要随意更换或擅自增减剂量。

4. 药品应保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药品受潮、失效或变质。

5. 定期清理药品柜,将过期、失效或损坏的药品及时丢弃,以免误服造成不良反应。

6. 注意药品的可能副作用和禁忌症,避免不当使用或搭配使用药品。

7. 所购药品应保留购买凭证和说明书,以备随时查阅。

8. 药物过敏体质的人士应在使用药物前先进行过敏试验,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9. 儿童和老年人在使用药品时需格外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药物过量或误服。

用药小常识分享

用药小常识分享

用药小常识分享
1.药品存放要注意:药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也要远离儿童和宠物。

2. 遵医嘱服药: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加大剂量。

3. 食物影响药效:某些药物在饭前或饭后服用有不同的效果,有些药物甚至需要空腹服用。

在服药时要注意饮食指导。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会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减弱或副作用增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 药品过期不可使用:过期药品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过期药品应按照规定的方式处理。

6. 副作用及时处理: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7. 多种药物交叉使用时要注意: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遵医嘱使用,不可随意更改或增加药物剂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8. 药品不可共用: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药品的剂量和种类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药品不可共用。

9. 饮酒会影响药效:有些药物会与酒精发生反应,导致药效下降或副作用增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0. 药品正确处置:用完药品后应按照规定的方式处理,不可随意丢弃或倒入排水系统,以免污染环境。

- 1 -。

安全用药常识

安全用药常识

安全用药常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药品被开发出来。

尽管药品可以治疗和缓解许多疾病,但它们也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因此,使用药品时必须注意安全,这是任何人都应该了解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安全用药的常识。

1.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使用药品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任何药品都有它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如若使用不当,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使用药品前,必须先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剂量等信息。

此外,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和治疗效果,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药品。

但是,有些人经常自行使用药品,滥用药品。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过量使用、不当使用等问题,在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方面都会有所体现。

2.规范用药规范用药就是按照药品的用法、用量、用时和用期正确使用药品。

在使用药品过程中,必须遵守医生开具的处方,严格按照用法和用量使用药品,不可以自行改变药品的用量或药品的用法。

此外,在使用药品后,要及时了解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3.充分认识药品在使用药品之前,必须先了解药品的特性,包括药物的成分、药效、作用机理、不良反应等方面。

此外,对于有关药品的注意事项,也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特别是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4.药品的保存药品的储存也是使用药品前必须了解的知识之一。

为保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必须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光线不强的地方。

在药品保存过程中,不能将不同药品混淆存放,以免影响药品的效果。

此外,药品还需要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防止误食。

5.过敏反应使用药品时,有的人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如头晕、恶心、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药物过敏反应。

如果出现这些反应,应停止使用药品并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有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使用药品时必须非常小心。

6.不良反应药品的不良反应分为轻微、中度和重度三种。

轻微不良反应是指药物过敏反应、嗜睡、头痛、恶心、胃肠不适等反应,这些反应是暂时的,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药品分类摆放常识

药品分类摆放常识

药品分类摆放常识一、药品基本知识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药品剂型: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散剂、注射剂、糖浆剂、口服液、软膏剂、眼膏剂、滴眼剂、滴耳剂、滴鼻剂、酊剂、栓剂、喷雾剂、气雾剂外用贴剂等。

3、药品包装药品分大包装——药品外箱包装中包装——药品中盒包装小包装——药品最小包装4、包装盒内容(1)药品名称:商品名——药品经过依法注册的商标通用名——国家规定的化学通用名称(2)规格:药品的含量及小包装数量。

(3)产地:药品的生产厂家。

(4)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

(5)批准文号:国家批准的药品执行文号。

(6)适应症:药品主要功能主治。

(7)用法、用量:药品的服用方法及用量。

(8)不良反应。

(9)禁忌、注意事项药品最小单位上至少标有品名,规格、批号、有效期。

二、药品分类按照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用药与外用药及功能主治进行分类。

1、药品与非药品:以药品批准文号进行区分。

(1)药品:国药准字H(化学药制剂)+区域代码(年份)+编码国药准字Z(中成药制剂)+区域代码(年份)+编码(2)非药品:保健品——卫食准字消毒剂——消卫准字(健字)卫生材料、医疗器械——管械(准)字2、内用药与处用药(1)内用药:供口服,经口腔消化道吸收的药品。

(2)外用药:外用涂抹软膏、喷剂、栓剂、滴眼、耳、鼻液等。

药品包装上明显标有红底白字“外”字: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1)外方药:凭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

(2)非处方药:在药师指导下,患者可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药品包装右上角标有“OTC”字样:红色为甲类非处方药;绿色为乙类非处方药。

4、按功能主治划分:抗菌消炎类、心脑血管类、降糖类、胃肠类、肝胆肾类、抗感冒类、清热解毒类、呼吸系统类、儿科类、妇科类、骨伤风湿类、维生素及矿物质类、养血安神类、中成药类、其它类、外用类、保健品、医疗器械、化妆品。

药品产品知识培训

药品产品知识培训

药品产品知识培训作为医疗行业的从业者,我们需要掌握药品产品的相关知识。

这不仅是保障我们的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我们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的保障。

一、药品产品分类药品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西药:西药是指以化学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制造的药物。

西药的特点是效果比较明显,具有特定的治疗目的。

2.中药:中药是指以天然植物、动物或矿物为原料制成的药品。

中药的特点是缓慢、柔和,对患者的身体相对温和,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3.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以生物材料为原料制作出来的药品。

它包括:生物制品、疫苗、免疫制品、血液制品等等。

二、药品临床试验流程临床试验是指将药品先在人体中进行试验的过程。

整个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前期研究:主要是研究该药物在体外的特性,检验药效,安全临床试验的可行性。

2.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小规模试验,主要着重观察药理作用和安全性。

第二阶段是中规模试验,主要着重研究疗效和剂量反应关系。

第三阶段是大规模试验,主要针对药物的安全性和功效进行确认。

3.上市后研究:上市后研究通常指新药上市后所进行的后续观察研究。

三、药品的使用及贮存1.正确服药方法:药品应该按照医生的指示来使用。

我们也应该注意药品的服用方法,比如是否空腹等。

2.药品贮存:药品应该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避光的地方。

避免药品受潮、受热、受紫外线照射等。

3.药品过期:药品过期后,其活性成分有可能降解失效,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在药品过期后应该及时进行销毁。

四、常用的药品常识1.利福平:利福平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其特点是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同时具有相对较小的肝肾毒性。

利福平是通过干扰细菌蛋白合成来发挥功效的。

2.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消炎药,其含有的水杨酸成份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达到镇痛、消炎、解热的功效。

3.头孢:头孢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是破坏细菌细胞壁从而破坏细菌的结构与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需要,成人 的建议每日摄取量是5μg。过量造成的主要毒副作用是血钙过多。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 成人每天推荐摄入量14毫克。
THANKS FOR WATCHING
POWERPOINT TEMPLATE
04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望】
1. 2. 3. 4. 5. 6. 7. 望神 望色(青赤黄白黑) 望形态 望头颈、五官 望皮肤 望分泌物与排泄物 望舌
中国人的正常面色为微黄红润有光泽; 青色:主寒证、痛证、淤血、惊风。 赤色:主热证。 黄色:主虚证、湿证。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黑色:主肾虚证、寒证、痛证、水饮证、瘀血证。
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02
.
03
04
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 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 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 、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VITAMIN
维生素B(Vitamin B)是B族维生素的总称,全部属于水溶性维生 素,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只有数小时,必须每天补充。 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每人每天最佳摄入量应为200~300毫克 ,不超过1000毫克。长期、过量服维生素C的人,引起腹部绞痛与腹泻。 可使儿童日后易患骨病。可能发生尿路结石和肾结石,严重者可致血尿和 肾绞痛。导致血栓形成。可降低妇女的生育力,且影响胚胎的发育。
注射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 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置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 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DRUG DOSAGE FORM
灭菌 • 煮沸灭菌法,沸水30~60min • 低温间歇灭菌法,60~80℃,1h,室温下24h等芽孢发育成繁 殖体再60~80℃,1h,反复三次以上。
外包装/说明书
02
DRUG DOSAGE FORM
靶向制剂 散剂 胶囊剂 颗粒剂 眼膏剂 生物技术制剂 包合物和固体分散剂 软膏剂 缓释剂 栓剂 注射剂和眼用液体制剂 丸剂 经皮吸收制剂 片剂 液体制剂 涂膜剂 凝胶剂 粉(喷)雾剂
气雾剂 膜剂
浸出制剂
控释制剂
DRUG DOSAGE FORM
鼻流清涕,为外感风寒; 鼻流浊涕,多数外感风热;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麻黄→治无汗风寒的,做冰毒的
石膏→做石膏像的,清热泻火的
四大热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 川贝母味甘,贵;浙贝母味苦,便宜 人参、西洋参、高丽参都是人参,性寒
VITAMIN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 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 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体内既 不能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 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乳剂型基质分为:水包油型,油包水型,乳化剂(表面活性剂)
03
ANTIBIOTIC
抗生素是抗菌药的一种,是微生物的某些代谢产物。
抗菌药作用机制:
• • • •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影响细菌胞浆膜通透性;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影响细菌叶酸急核酸代谢; XX西林 头孢XX 名称含有霉素 XX沙星
ANTIBIOTIC
细菌耐药性对策
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则必须能有效抑制和杀灭病原体,否则尽 量避免病原菌与抗菌药物接触。体外测试选用。剂量要适当,疗程 要足够。剂量小疗程短,对细菌抑杀不彻底,较易产生耐药性;剂 量太大,疗程太长,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和毒性。 2. 防止滥用 3. 研制新的抗菌药物 4. 研制抑制和逆转细菌耐药性的有效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