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警句体现的哲学道理
蕴含哲学道理的名言警句
![蕴含哲学道理的名言警句](https://img.taocdn.com/s3/m/3165a3e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d.png)
蕴含哲学道理的名言警句
1. "我思故我在。
" - 笛卡尔
2. "知识就是力量。
" - 培根
3. "生活中有风险,拒绝无能。
" - 爱默生
4. "一个人只有在拥有别人喜欢他的能力之后,才能真正地开始去喜欢别人。
" - 柏拉图
5.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 - 赫拉克利特斯
6. "人生的真谛在于承受痛苦,并从中寻找意义。
" - 尼采
7. "幸福不是目的地,而是旅程中的一部分。
" - 亚里士多德
8. "知道自己一无所有是智慧的开始,接受自己的一无所有是智慧的终点。
" - 泰戈尔
9. "谁想改变世界,必须先改变自己。
" - 孔子
10.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不是为了适应它。
"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名言警句成语俗语蕴涵的哲学道理(一)
![名言警句成语俗语蕴涵的哲学道理(一)](https://img.taocdn.com/s3/m/135ebd8ea0116c175f0e4882.png)
名言警句成语俗语蕴涵的哲学道理(一)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
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
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
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4、掩耳盗铃。
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
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是这个道理。
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说明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
例如,一张《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7、有志者,事竟成。
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反之,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又如,“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等亦属同理。
8、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
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
9、心外无物。
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
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唯心主义。
10、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
这是陈云同志的一贯主导思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和迷信盲从的奴隶主义。
也就是说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20条名言警句
![20条名言警句](https://img.taocdn.com/s3/m/68d3bd2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6.png)
20条名言警句范文一:关于20条名言警句的启示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20条名言警句,它们虽然简短,但是含有深刻的道理,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第一句名言警句是“时间就是金钱”。
这句话告诉我们时间非常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第二句名言警句是“人人生而平等”。
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
第三句名言警句是“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话告诉我们知识非常重要,有了知识才能有力量,才能改变自己和世界。
第四句名言警句是“昨日种种,皆成今日事实”。
这句话告诉我们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为了现在的事实,我们要对自己的行动和言语负责,不能轻易后悔。
第五句名言警句是“不怕慢,就怕停”。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进展缓慢就停下来,只要一直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以上是我对20条名言警句的一些浅见,它们都是非常有道理的,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思考它们,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写作重点:本文以解释名言为主,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说明,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和亲和力。
用词分析:文章主要用词简单易懂,符合学生的口吻,没有过多冗余的词汇,显得文笔流畅。
范文二:20条名言警句的哲理意义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20条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虽然简短,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义。
第一句名言警句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我们应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不要贪婪。
第二句名言警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道路是漫长的,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追求。
第三句名言警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用心去做事,留下美好的记忆。
第四句名言警句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这句话告诉我们事物的本性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寄托希望于不可能的事情。
第五句名言警句是“观念决定命运”。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的观念和想法会影响我们的命运,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
高二政治名言警句体现的哲学原理
![高二政治名言警句体现的哲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76fcedfa45177232f60a2fe.png)
论物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2 .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3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 .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5 .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6 .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7 .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8 .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9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人们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18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关于道理的名言警句
![关于道理的名言警句](https://img.taocdn.com/s3/m/9aa2c0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3.png)
关于道理的名言警句道理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思考中总结出的智慧,它以简练的文字形式传递给后代,成为名言和警句。
这些名人、哲学家、领袖等智者们的话语经过岁月的洗礼,仍然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启示和指导。
下面是一些关于道理的名言警句,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一些思考和启迪。
1. 无情者无敌,无欲者无敌。
——庄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欲望是人类内心的驱动力之一,但也会让我们迷失自我、失去理智。
只有克制欲望,清心寡欲,才能真正面对人生的挑战、解决问题,变得强大无敌。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这句名言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互动关系,单纯的学习而不进行思考只会使知识变得空洞无骨,只有通过思考将所学内容消化吸收,才能真正从中获得智慧和洞见。
3. 成功者是跟难题做斗争的人,而不是避开难题的人。
——罗曼·罗兰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轻易可得的,只有勇敢面对挑战、勇于解决难题的人,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
逃避和回避只会束缚自己的发展。
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这句名言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和对坚持信念的呼唤。
面对死亡的无情和不可预测,只有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有所意义。
5.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这句警句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处境的理解。
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如意的境遇,但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才能够在逆境中成长和前行。
6.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刘备这句名言警句告诉我们,人生中有着许多的机会,但它们都是瞬间即逝的。
我们要学会抓住机遇,及时行动,否则,时间再来,也无法重现痕迹。
7.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孟子这句话表达了人在做事时要有自己的计划和努力,但最终结果还是要看天时地利的因素是否配合。
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轻易放弃,努力把握好自己力所能及的部分。
8.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钱钟书这句名言表达了成功的信念和决心。
名言警句哲学道理
![名言警句哲学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60567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2.png)
名言警句哲学道理
以下是一些名言警句及其哲学道理:
1.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莎士比亚
这句名言表达了人类的一种普遍感受,即人生的经历和遭遇都是一种缘分,人们应该珍惜每一次相遇的机会,因为它们构成了我们的人生经历。
2. “我不能改变风向,但我可以调整我的帆船来到达我想去的地方。
”——乔布斯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即我们不能控制所有事情的结果,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动,以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
3. “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被他的穿着或外表所衡量。
”——Coco Chanel
这句话强调了人的内在价值不应该被外表所左右,我们应该重视人的内在品质和能力。
4. “在你想要批评别人之前,先想想他们是否有你所没有的优点。
”——马克·吐温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不要轻易地批评别人,而是要先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5. “一个人的成就不是由他的财富或地位来衡量,而是由他的品质和行为来决定。
”——比尔·盖茨
这句话强调了人的品德和行为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追求财富和地位。
以上这些名言警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可以引导人们思考和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名言警句体现的哲学原理培训讲学
![名言警句体现的哲学原理培训讲学](https://img.taocdn.com/s3/m/328e1391de80d4d8d05a4f77.png)
名言警句体现的哲学原理名言警句体现的哲学道理第一部分唯物论部分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対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4.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画饼充饥、掩耳盗铃: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6.按图索骥、郑人买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8、审时度势: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9.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规律具有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10、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制约。
12、“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人们日常活的外部力在人们头脑中的匀想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3、树欲静而风不止: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4.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15、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规律。
16、刻舟求剑: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观点。
1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18、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9、“月有阴睛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2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做座右铭及理由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做座右铭及理由](https://img.taocdn.com/s3/m/e41f932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e.png)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做座右铭及理由在我国古代哲学经典中,《孟子》是备受推崇的一部著作。
其中,孟子的名言警句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智慧而著称。
这些名言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和伦理道德起到了指导作用,更是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孟子》中的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的理由及其深刻意义。
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以别人的武器攻击别人的盾牌,形容自相矛盾,毫无意义。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避免自相矛盾,明辨是非,言行一致,深刻地启示了人们应该追求内心与行为的一致性,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品质。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引出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义观念,它深刻地指出了君臣之间的关系,也对当今的社会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这也提醒我们,人民的利益是最重要的。
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孟子·离娄下》中的名言,是一个人应该修身立德的重要准则。
这个“有则改之”的道理在如今的社会中也同样适用,无论是在学业还是工作中,都需要更加努力以求更好。
总结孟子的名言警句涵盖了诸多方面的哲理和道理,这些理念在当今社会同样适用。
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以这些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我们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古代智者的智慧和人生哲理,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品格和道德观。
我们可以把《孟子》中的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并从中获得智慧和启发。
个人观点在当今社会,人们更加需要内心的力量和修养,而《孟子》中的名言警句正是可以给予我们这种力量和修养。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处理人际关系、修身立德,在日常生活中指引我们走向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道路。
我个人认为,将《孟子》中的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是非常有益的举措。
在总结了《孟子》中的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及理由后,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收获,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让自己在修身立德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无疑是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们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
名言与哲学原理(马哲)
![名言与哲学原理(马哲)](https://img.taocdn.com/s3/m/83a8833831b765ce050814ff.png)
名言警句体现的哲学原理、方法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王充)3、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范缜)5、水是万物的本原。
(泰勒斯)6、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王充)7、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8、原子是“宇宙之砖”9、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主观唯心主义10、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王守仁)11、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
(贝克莱)12、“拍脑袋决策”13、疑邻偷斧14、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属于客观唯心主义15、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子夏)16、理生万物;未有这事,已有此理。
(朱熹)17、“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18、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孔子)辩证唯物主义1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2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主客观唯心主义经常考,而且是结合名言考,很容易搞错,这里谈一个窍门:凡是词语里有“我”、“心”的全是主观唯心主义,其它的比如上帝、天、观念的就是客观唯心主义,这两者的区别在于,主观唯心主义“自大”,除我和我心外,其它都是假的,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只有自我才是惟一存在的“唯我论”。
客观唯心主义则是“我”、“心”外的一些事物是老大,比如上帝,比如天、理念、绝对观念、道。
看完上面总结,思考下面的话(注意理性和理念的差别)英国大主教贝克莱: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我)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倡言“世界是(我)感觉要素的复合”康德的“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尼采的“自然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叔本华的“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波格丹诺夫的“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经验就是指我的经验)杜威的“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
高中政治:格言、名句、警句蕴含的哲学原理解析
![高中政治:格言、名句、警句蕴含的哲学原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410c31fd0a79563d1e7208.png)
高中政治:格言、名句、警句蕴含的哲学原理解析1.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解读:混乱和有序.胆怯和勇敢,弱小和强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解读:要想治好心头之病,必须用治心病的药;要想把铃铛解掉,还要请来拴铃铛的人。
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个事物的具体矛盾各不相同,各有其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性。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该名句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
3.贤士殉名,贪夫死利解读:道德高尚的人为名节而牺牲,贪婪的人为私利而亡。
哲理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反对错误的意识。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解读:有和无相伴相生,难和易相互形成,长和短互相对照,高和低互相依附,音和声互相应和,前和后互相跟随。
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又互为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统一体中,同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该句中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矛盾的双方,它们既对立又统一。
5.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解读:提起渔网上的总绳一撒,网眼就全部张开;解释清楚一卷的内容,其余篇目的意思也就明白了。
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为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为次要矛盾,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举一纲”、“解一卷”就是抓主要矛盾。
6.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解读:堆积九仞高的土堆,就是差一筐土也不能成功。
名言警句诗句中的哲理
![名言警句诗句中的哲理](https://img.taocdn.com/s3/m/6baa6f27647d27284b73512b.png)
名言警句诗句中的哲理------唯物辩证法部分◆《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
”这表明了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这段话说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树立全局观念。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体现,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事物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无风不起浪”、“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体现的哲理是: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共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两句话都强调了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亚里士多德说:“人体中的手,才算是真正有意义的手”。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
体现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守株待兔”错误在于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世异同事异,事异则备变。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名言警句哲学原理唯物辩证法部分
![名言警句哲学原理唯物辩证法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ab1005ec5ef7ba0d4a733b82.png)
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部分◆《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
”这表明了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这段话说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体现,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事物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无风不起浪”、“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体现的哲理是: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共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两句话都强调了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亚里士多德说:“在任何状态中或在某一状态中的一只手不能算是人的一部分;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部分,假如是只死手就不算是人的一部分了”。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
体现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守株待兔”错误在于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这句话肯定了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但没有看到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哲学道理的名言警句
![哲学道理的名言警句](https://img.taocdn.com/s3/m/1d2c48f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a.png)
有哲学道理的名言警句01.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02.当你看到一个没有右手的人,就不会抱怨你右手上的哪个胎记了。
03.自卑是更可怕的贫穷。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04.懒惰受到的惩罚不仅仅是自己的失败,还有别人的成功。
05.懒惰是意志薄弱者的隐藏所。
06.给事物赋予什么样的价值,人们就有什么样的行动。
07.告诉你一个宝藏的地点,它就在你的生命里。
08.最热烈的火焰,冰封在最沉默的火山深处。
09.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
10.能使我们感觉快乐的,不是环境,而是态度。
11.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12.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13.当伟人真正站在你面前,你会觉得他比你矮。
14.失败缘于忽视细处,成功始于重视小事。
15.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16.如果你坚信自己最优秀,那么你就最聪明。
17.人生的冷暖取决于心灵的温度。
18.人最可悲的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
19.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0.荆棘的存在是为了野草不轻易地任人践踏。
21.聪明人创造的机会多于碰到的机会。
22.只要努力,你就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23.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24.你用一百分的努力和成功做交换,没有不成交的。
25.我们心中的恐惧,永远比真正的危险巨大的多。
26.信念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刃。
27.改变自我,挑战自我,从现在开始。
28.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为不舍昼夜。
29.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30.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
名言警句的道理(精选6篇)
![名言警句的道理(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74ea3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0.png)
名言警句的道理(精选6篇)篇1:关于道理的名言警句1.只要目标向前,你可以到任何的地方。
2.困难里包含着胜利,失败里孕育着成功。
3.我年轻时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干下去。
4.骄傲是胜利的敌人,努力是成功的朋友。
5.一个人是在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反抗中创造成功的。
6.大胆的尝试只等于成功的一半。
7.失败是坚韧的最后考验。
8.痛苦的记忆是泪水洗不净的,只有汗水才能把它冲掉。
9.上游,是勇士劈风破浪的终点;下游,是懦夫一帆风顺的归宿。
10.英雄的事业必定包含着艰险,如果没有艰险也就不成为英雄了。
篇2:关于道理的名言警句1.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青春苦甜。
集雄心壮志,创锦绣前程。
2.勤奋的含义是今天的热血,而不是明天的决心,后天的保证。
3.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步,比进步。
4.当今之世,舍我其谁!5.穿透石头的水滴,它的力量来源于日积月累。
6.登高山务攻绝顶,赏大雪莫畏严寒。
7.可以失败,不可以失志;可以失望,不可以绝望。
8.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
9.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10.我从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只怀疑自己有没有努力。
11.愚蠢的人总是为昨天悔恨,为明天祈祷,可惜的是少了今天的努力。
12.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13.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会成功。
14.克服困难,勇敢者自有千方百计,怯懦者只感到万般无奈。
15.路灯经过一夜的努力,才无愧地领受第一缕晨光的抚慰。
16.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
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17.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18.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19.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20.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
篇3:关于道理的名言警句1.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最新名言警句哲学原理唯物辩证法部分
![最新名言警句哲学原理唯物辩证法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1071d0a125c52cc58bd6bed0.png)
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部分◆《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
”这表明了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这段话说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体现,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事物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无风不起浪”、“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体现的哲理是: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共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两句话都强调了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亚里士多德说:“在任何状态中或在某一状态中的一只手不能算是人的一部分;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部分,假如是只死手就不算是人的一部分了”。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
体现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守株待兔”错误在于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这句话肯定了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但没有看到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言警句体现的哲学原理、方法论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部分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人们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18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19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属唯心主义。
20恩格斯说:“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21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这句话告诉我们宗教观念仍然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2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意思是说,宇宙万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天地、阴阳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
承认世界是物质的,而不是意识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3“有信路路畅通,无信步步难行”体现了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4孟子说:“心之官则思。
”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李时珍说:“人的记忆皆在于脑。
”这些论断的共同点在于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作基础。
25“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6“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27“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体现的哲学观点是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部分◆《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
”这表明了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这段话说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体现,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事物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无风不起浪”、“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体现的哲理是: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共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两句话都强调了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亚里士多德说:“在任何状态中或在某一状态中的一只手不能算是人的一部分;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部分,假如是只死手就不算是人的一部分了”。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
体现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守株待兔”错误在于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这句话肯定了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但没有看到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世异同事异,事异则备变。
”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白居易在《杨柳枝》中写道:“古歌旧曲请君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刘禹锡在《杨柳枝词》写道:“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这两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开拓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几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刻舟求剑”的错误在于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这首诗体现了生物的运动变化是有某种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的,生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
”这段话表明的哲学道理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
”给我们的启示是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在它具有不可违抗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尊重客观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唐朝诗人杜苟鹤在《小松》中写道:“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不是风动,不是嶓动,仁者心动”这两句话都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运动的,却否认了是物质在运动,是一种典型的离开客观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
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效果。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对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毛泽东说:“多思出智慧”。
这说明思考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黑格尔说:“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这体现了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统一的关系。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哲学上启示我们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方向转化。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所包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这一段话体现哲理是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段话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孔子曰:“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
”这一思想体现的哲理有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的;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体现了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唐朝诗人李商隐有首诗这样写道:“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归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这首诗主要蕴涵的哲学道理是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给人的哲学思考是:认识自然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规律首先要掌握规律。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主要体现的哲理是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先要创造一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