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真理之美的悲剧

合集下载

四大悲剧读后感

四大悲剧读后感

四大悲剧读后感悲剧,是古希腊戏剧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描绘了主人公在命运的摧残下所经历的痛苦和悲哀。

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四部被誉为“四大悲剧”的作品,它们分别是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埃德蒙特》以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这四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感人至深的情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俄狄浦斯在解开自己身世之谜的过程中,不幸发现自己杀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的故事。

这部作品通过对命运、自由意志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人类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真相的追求。

在读完《俄狄浦斯王》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命运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对自由意志和人生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另一部代表作,它讲述了安提戈涅为了守护自己的家族尊严,不顾一切地抗命王权的故事。

这部作品通过对个人意志与国家法律的冲突,展现了人性中的坚韧和对于正义的追求。

在读完《安提戈涅》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个人意志与社会法律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于正义的不屈不挠的追求。

《埃德蒙特》是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埃德蒙特在家族纷争中所经历的痛苦和折磨的故事。

这部作品通过对家族、权力和复仇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人类内心的黑暗和对于家族纠葛的无奈。

在读完《埃德蒙特》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族纷争所带来的痛苦和折磨,以及对于权力的渴望和复仇的欲望。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家族纷争中所经历的痛苦和挣扎的故事。

这部作品通过对复仇、疯狂和死亡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人类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真相的追求。

在读完《哈姆雷特》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复仇所带来的痛苦和挣扎,以及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和探索。

四大悲剧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感人至深的情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通过对命运、自由意志、正义、家族纷争以及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探讨,这些作品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命运和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悲剧作品追求和美人生作文

悲剧作品追求和美人生作文

悲剧作品追求和美人生作文
就说那《哈姆雷特》吧,哈姆雷特的命运多惨呀!他满心正义,想要为父亲报仇,却在复仇的路上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和痛苦。

这难道不是悲剧吗?可咱们仔细想想,哈姆雷特的坚持,他对正义的追求,难道不让人佩服吗?
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和祝英台那么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后双双化蝶。

这多让人伤心啊!但换个角度看,他们的爱情那么纯洁,那么坚定,不正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心中对真爱的向往吗?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讨论悲剧作品。

“哎呀,悲剧太惨啦,我可不喜欢!”小刚直摇头。

我连忙说:“可是小刚,悲剧能让咱们懂得好多道理呢!”
“能懂啥道理?不就是让人哭鼻子嘛!”小刚还是不理解。

这时候,小丽说话了:“我觉得悲剧能让我们更珍惜现在的幸福呀。


“对对对!”我赶紧点头,“就像咱们看了那些悲惨的故事,才会知道自
己现在的生活多美好,不是吗?”
大家都不说话了,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其实啊,悲剧作品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生活中的苦难和不幸,也让我们更加明白,要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

虽然悲剧里的人物可能遭遇了很多痛苦和挫折,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就像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哪怕路途艰难,也一直坚定地往前走。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候可能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可是想想那些悲剧作品中的人物,他们经历的可比咱们惨多了,不还是咬牙坚持着吗?
所以呀,悲剧作品不是让我们只看到悲伤和痛苦,而是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前行,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和美人生。

课题研究论文:浅谈悲剧《俄狄浦斯王》的美学特征

课题研究论文:浅谈悲剧《俄狄浦斯王》的美学特征

159556 美学论文浅谈悲剧《俄狄浦斯王》的美学特征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公认为希腊悲剧代表作,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是“十全十美的悲剧”。

整部剧笼罩在一片静穆中,像命运的钟摆一下下敲击着人的灵魂,最终走向既定的结局,而喷涌而来的矛盾与冲突――杀父娶母,遗祸城邦,及其连带而来的“怜悯与恐惧”,在最后俄狄浦斯刺瞎双眼,以自责洗清自己的过错后,归于和解,达到了彻底的净化。

为何这部悲剧能带给人如此强烈的审美经验?本文将从三个层面审视其美学特征,来找寻答案。

一、悲剧性对象是有价值的生命悲剧在人物塑造上往往具有其非常性质,往往超出一般人之上,像普罗米修斯,是半人半神的;像希波吕托斯,具有格外高尚的品格;像麦克白,虽然是坏人,却有极大的意志力量。

在《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同样具有非常性质,他出身高贵,拥有非凡的智慧,性格刚毅勇敢,他是忒拜城的救世主,破解了狮身人面怪兽的谜语,解救了忒拜。

在往后十几年中,他以英明伟大的君主形象统治着忒拜。

而当忒拜城遭受瘟疫,其更是一心要解救他的城邦于困苦之中,不顾一切地追查凶手,要为城邦清除污染,可以说是集人类理想的出众品质于一身。

就是这样伟大崇高的君王,遭受的却是最残酷的命运,他不顾一切要为城邦清除的污染正是他自身。

一直以来尽力避免逃避的宿命最终还是找上了他,他在无意间杀父娶母,酿成了无法挽回的罪恶。

当真相大白时,曾经被宙斯的祭司称为“我邦的君王”,将祭坛称为“你的祭坛”,被视为与天神平起平坐的俄狄浦斯,成为了“最可怜的”、“为天神所憎恨”的人。

而戏剧的观众或者是读者目睹了整个过程,目睹萦绕在他身上的宿命逐渐浮出水面,充斥着观众或者是读者的是一种强烈的悲剧快感,是对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心灵震颤。

同时真正拨动他们内心最敏感神经的东西,是悲剧性对象身上闪烁着的熠熠生辉的悲剧精神。

俄狄浦斯一直在奋力反抗,不停地逃避这个神谕告诉他的可怕命运,在竭力避免杀父娶母的宿命。

伟大的悲剧的故事

伟大的悲剧的故事

伟大的悲剧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伟大的悲剧故事,它们或让人感动,或让人痛心,或让人深思。

这些悲剧故事所蕴含的人性、命运、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深刻意义,让人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些伟大的悲剧故事吧。

首先,我们来谈谈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俄狄浦斯王》。

故事中的主人公俄狄浦斯是个英俊、聪慧的年轻人,但他却不幸地遭遇了命运的捉弄。

在追寻自己身世真相的过程中,他不仅发现了自己杀父娶母的罪行,还不幸导致了母亲的自杀,最终自己也绝望地剌瞎了自己的双眼。

这个故事让人深思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命运和自由意志的思考。

接着,我们再来说说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

故事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聪明、敏感的年轻王子,但他却被困在了家族和国家的复仇之中。

在复仇的过程中,他不仅失去了爱人奥菲莉亚,还亲眼目睹了家人和朋友的死亡。

最终,他也在复仇的漩涡中丧命。

这个故事让人深思欲望和复仇的毁灭力量,引发了人们对人性、道德和命运的思考。

最后,让我们再来谈谈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悲剧故事,那就是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客轮在处女航中不幸与冰山相撞,导致了大量乘客和船员的死亡。

这个悲剧不仅让人们深感震惊和悲痛,更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类对自然的傲慢和对生命的珍视的思考。

在这些伟大的悲剧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命运的无常、道德的挣扎、情感的纠葛。

它们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尊严,引发了我们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正是这些悲剧故事,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更加努力地追求真理和善良,更加坚定地走向光明和希望的未来。

因此,让我们铭记这些伟大的悲剧故事,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中永远的警示和启示。

苏格拉底:终其一生,追寻真理,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苏格拉底:终其一生,追寻真理,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苏格拉底:终其⼀⽣,追寻真理,认识⾃⼰的⽆知就是最⼤的智慧苏格拉底与他的学⽣柏拉图,还有柏拉图的学⽣亚⾥⼠多德,被后世的⼈们称之为古希腊中的三位贤者,可见苏格拉底在教育⽅⾯有何等伟⼤的贡献,他们师徒三⼈还被⼈们称之为西⽅哲学的奠基⼈,可是这样的伟⼈,在当时腐朽封建的社会中没有得到⼀个好的下场,最终他被判以死刑,因为被当时的法庭认为侮辱雅典的神明,⽽且他引进的新神理论会腐蚀当时青年们的思想。

这样的判决在现在看来相当可笑,让青年更加进步居然变成了荼毒青年的思想,虽然他到最后有逃跑的机会,可是他仍然选择放弃,即使他的国家这样对他,他仍然爱着这个国家,他认为如果⾃⼰逃跑了,会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正因为这样的家国情怀,他选择饮下毒汁⽽死。

学习者苏格拉底出⽣于雅典⼀个普通民众的家中,他的⽗亲是雕刻匠,母亲则是助产妇,他母亲的职业为他后来的“助产术”教育思想带来了很⼤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五官堪堪算是端正,嘴唇⼗分肥厚,眼睛也很突出,整体的⾝材⾮常矮⼩,可是在这样毫不出⾊、甚⾄说有些丑陋的外表下,却隐藏着⼀颗神圣的⼼。

当时的雅典,可以称之为世界⽂化的交流中⼼。

苏格拉底所⽣活的时期正是伯利克利所领导的盛世,当时全世界有名望、有思想的⼈们都在向雅典聚集,正因为有这么多的智者,才让雅典有更为⾃由的辩论舞台,可以说,如果你想和⼈有所交流,探讨⾃⼰的观点的话,那么去雅典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年轻时候的苏格拉底就⼗分热爱学习,他对于知识有⽆穷⽆尽的欲望,苏格拉底曾经向当时有名的学者普罗泰格拉求学,后来⼜在⼥智者狄俄蒂玛⼿下学习,在这之后他说⾃⼰有了“灵迹”的跟随。

苏格拉底对于⾃⼰的⽣活要求⼗分严格,他坚信,不断磨练⾃⼰的⾝体,也可以磨练⾃⼰的意志,所以,⽆论是在什么时候,严寒还是酷暑,他都只穿着⼀件⾮常寻常的单⾐,⽽且也不怎么穿鞋⼦,在饮⾷⽅⾯没有丝毫的讲究,只要能让⾃⼰填饱肚⼦就可以。

他认为这个世界上的种种物质诱惑,会让⾃⼰⽆法安⼼下来研究⾃⼰想要学习的东西,所以他只潜⼼做⾃⼰的研究,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不在他的关⼼范围之内,甚⾄⾃⼰的⽣平乃⾄思想都是由⾃⼰的弟⼦所记录下来的。

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

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

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引言《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著名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所创作的一部悲剧,剧中揭示了人类对命运的探索和命运对人类的影响。

俄狄浦斯王作为剧中主人公,通过寻找自己的身世真相,最终发现自己与命运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文将探讨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并思考它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1. 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俄狄浦斯王深信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无论他如何努力逃避和干涉,最终都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

他面对着一系列神秘而不可预测的事件,不得不去追寻真相。

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独特命运,他的行动和选择只是命运中必然的一环。

这种不可抗拒性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们无法主宰,只能接受和应对。

2. 命运的双刃剑俄狄浦斯王的命运不仅带给他荣耀和权力,也给他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他通过击败斯芬克斯并解决了神谜,成为底比斯国王,享有崇高的统治地位。

然而,当他发现自己与命运交织在一起,揭示了自己杀死父亲娶母亲的真相后,他的命运开始逆转。

他失去了王位和荣耀,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因为犯下的罪行而受到惩罚。

这就表明命运并非完全利大于弊,有时候它可能成为人们的沉重负担。

3. 命运与自由意志的角力在剧中,命运和自由意志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辩证关系。

当俄狄浦斯王得知自己注定会杀父娶母时,他选择逃离科林斯,试图逃避命运的安排。

然而,正是他的逃避行动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导致他最终走向命运的深渊。

这种命运与自由意志的激烈对抗告诉我们,纵使我们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在命运面前我们依然是微不足道的。

4. 命运的启示和意义通过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珍贵的启示和体会。

首先,我们应该对于生活中的各种变数保持谦卑和敬畏的态度,因为我们无法预测和掌控命运的安排。

其次,在命运面前,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

尽管命运可能给我们带来不幸和痛苦,但我们依然应该坚守信念,努力追求真理和正义。

最后,我们要相信无论命运如何摆布,我们都有自己的反抗和选择的权力,我们可以勇敢面对命运,去迎接人生的挑战。

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

悲剧《俄狄浦斯王》给我的心灵震撼悲剧是强力撞击情感的艺术,是提升精神、净化灵魂的艺术。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破坏给人们看。

”它作为一种戏剧冲突,即具有肯定价值的主人翁遭受挫折以至毁灭,唤起人们以悲为特点的审美感受。

从观念和事态的角度看,悲剧的规律性是死亡向复生过度,而从情感角度来看,则是悲哀向欢乐的过度。

作为古希腊时期最有特色的悲剧代表作之——《俄狄浦斯王》,同样为我们呈现了属于悲剧的特有的美。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宇宙、对自然知之甚少,坚信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主宰命运,于是,悲剧的主人公大都是神或英雄,他们崇尚事迹和精神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

戏剧创作也同样与命运的不可改变性有着必然的联系。

《俄狄浦斯王》被誉为命运悲剧的最高诠释,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位被国人视为救星的俄狄浦斯王在命运的安排下,铸成杀父取母而不自知的大错,一旦真相大白,他经受了巨大的痛苦,愤而自残双目,自我放逐,归于毁灭。

整部戏充满着如此适合于表现人物个性的质朴自然、富于行动性和潜台词的对白,丝丝入扣、层层递进,明快质朴,与优美的合唱形成相互辉映的“悲剧诗”。

从悲剧的形象塑造来看,主人公俄狄浦斯王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悲剧美学色彩的人物。

如果说剧本《俄狄浦斯王》传世给我们的是古典悲剧的命运感的话,那么俄狄浦斯这个人物形象本身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人的自由对于必然的反叛,更多的道出是人类生存困境这个永恒的话题。

在我看来,一切的不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如果要使不幸转变为悲剧,就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使人进入必定要毁灭的悲剧困境,相反,如果没有行动,没有挑战,没有抗争,就意味着对不幸的接受,忍受,哀叹,这是悲剧之前尚未达到悲剧的未觉醒的文明。

这就是为什么雅斯贝尔斯曾说过:“生命的真实存在没有在失败中沮丧,相反,它是自己完整而真切的被感觉到。

”人类在反抗不幸,克服困境的拼死斗争中,以挫折和毁灭为代价,使精神得以提升,它深刻的揭示了悲剧的美学特征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理事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这就完成了悲剧向非悲剧的过度,从而使情感由深刻的悲哀向高度的欢乐发展。

地理学与真理时刻的现代悲剧_莫莱蒂_现代悲剧地理_论析

地理学与真理时刻的现代悲剧_莫莱蒂_现代悲剧地理_论析

地理学与真理时刻的 现代悲剧———莫莱蒂“现代悲剧地理”论析●万书辉弗兰克・莫莱蒂(Franco Moretti )是西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系执教多年,2000年移师斯坦福大学,一直负责“小说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

代表作有《被当作奇迹的符号》、《世界之路:欧洲文化中的教育小说》、《现代史诗:从歌德到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世界秩序》、《欧洲小说地理》等。

其中,《欧洲小说地理》一书再度打开了“文学地理学”(1iterary geography )研究领域。

在一百张地图里,他不仅绘制了现代性的文学地理,而且从微观与宏观的分析层面上绘制了在塑造空间想像与地理想像中文学的角色。

①《真理的时刻:现代悲剧地理》选自《被当做奇迹的符号》,作者开宗明义,指出本文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文学文类的空间界限,而非惯常讨论的时间界限。

围绕这个中心,他着重关注了现代悲剧的德国中心问题,现代悲剧与小说的文类界限问题,以及悲剧地理与革命政治的关系问题。

一、悲剧分析的空间视角20世纪以来,人文学科中的“地理学”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由此而来的“空间理论”也备受关注。

在此领域内,法国学者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 )的“空间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 ),美国学者爱德华・索亚(Edwar Soja )的“第三空间”(The Third Space )和大卫・哈维(David Har 2vey )的“空间美学”(The Aethetic of Space )均影响深远。

那么,空间分析方法如何形成的?又是怎样进入文学研究领域的呢?战后以来,西方国家的地理学研究一直以区域地理学为主导,这是深受经验主义哲学影响的一个学科领域。

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计量地理学风行一时,该学派所推崇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当时及其之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浮士德 读后感

浮士德  读后感

浮士德精神”启示人类要永不满足于现状,才能产生动力促使人进取,而不断追求真理才能反过来指明进取的方向。

同荷马,但丁,莎士比亚一起被尊为世界四大诗人的歌德,从1774年25岁时着手,直至1832年82岁,几近花了六十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巨著《浮士德》。

浮士德可说是歌德毕生心血的结晶,这一人物虽离我们有三,四百年之久,但是他的悲剧与他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使其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在于探索,追求与实践。

浮士德的精神融会于他的悲剧之中,而他一生经历了五个悲剧。

先是知识的悲剧。

他孜孜不倦,对中世纪的各种知识“全都进行过彻底钻研”,结果绝望得几乎自杀,一直在生与死间徘徊,最终与魔鬼约定,借其之力去阅历人生。

其次是爱的悲剧。

在“魔女的丹房”里喝了汤药以后,浮士德再返青春,象征着他由中世纪跳到了资产阶级在欧洲全面兴起的十八世纪。

人生遇到的头一个问题就是爱情,一切反封建斗争往往是从这里找到触发点的。

(如席勒的〈〈阴谋与爱情〉〉。

)浮士德在魔鬼的操纵下,也就是邪恶意念的驱使下毁掉了甘泪卿,后遁入自然,寻求解脱,寻求新的起点。

第三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悲剧。

浮士德进入皇宫,(以歌德进入魏玛宫廷为背景。

)浮士德在皇宫里,只不过是不待弄臣名号的弄臣,这是可悲的。

后来,皇帝想见古希腊美人海伦,浮士德借魔力见到海伦的阴魂后激动的在爆炸事故中昏死过去。

第四个是美的悲剧。

浮士德寻得海伦并与之结合后,生子欧富良,象征诗并借以影射拜伦的欧富良摔死后,海伦随之消逝,其衣物托起浮士德飘回北方。

第五个是理想的悲剧。

这时的浮士德已坚定地确立了主体意识,像高耸的大山屹立在坚实的生活地基之上,任何外力都不可能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他茫然自失。

一切前人归之为命运的盲目的力量,扣开他的心扉之前,都必须受到理性的审验。

可是最后,忧愁还是吹瞎了他的眼睛,他在理想中死去。

从浮士德整个人生看出:“永不满足现状”是他精神的第一方面。

他洞悉生活的辩证法:快乐必然同时包含痛苦,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后,必然又唤起新的欲望;一种要求达到后,必然又产生新的要求,他是永不满足现状的,他是要不断的探索,永远地追求下去的。

《浮士德》“爱情悲剧”的社会内容和象征意涵

《浮士德》“爱情悲剧”的社会内容和象征意涵

《浮士德》“爱情悲剧”的社会内容和象征意涵歌德作为最伟大的德国文学家之一,其主要代表作《浮士德》,以浮士德思想精神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写出了一位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先进分子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逐步在追寻社会崇高理想的道路上探索人生的真理。

作为诗剧虽未有首尾和连贯的情节,却完整的表现了浮士德命运的五大悲剧。

其中的“爱情悲剧”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使其影响广泛。

这部发生在封建宗教统治森严的德国社会的“爱情悲剧”,以浮士德和平民少女——玛甘泪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一位刚从书斋生活出逃的老博士,在恢复情欲后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当“小我世界”的追求到达一定程度后,精神世界向往“大世界”的探索。

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和传统伦理道德对人性自由的束缚,还象征着人类的自强不息的探索。

本篇论文就以《浮士德》中的爱情悲剧为主,探索歌德让“爱情悲剧”出现第一部中的意义、这部爱情悲剧中所反映的社会内容以及“爱情悲剧”中蕴藏的的象征意涵。

关键词:爱情悲剧;社会内容;象征意涵;人类发展AbstractThispaperisbasedonthelovetragedyofFaust,exploreGoeheletthemeaningofthelov etragedyinthefirst,andthislovetragedyreflectsthesocialcontentandsymbolicmean ings.Keywords:lovetragedy;socialcontent;symbolicmeanings;humandevelopmentTOC\o"1-3"\h\z\u摘要I引言1一、“爱情悲剧”存在的必要性2(一)历史性2(二)社会性3(三)象征性3二、“爱情悲剧”的社会内容4(一)封建宗教的统治4(二)社会伦理旧俗的压制6三、“爱情悲剧”的象征意涵7(一)人类发展的追求71.人格发展中的本我与超我72.锲而不舍的发展与实践9(二)哲学思想的升华101.灵与肉102.善与恶113.“小我”与“大我”13结论14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是经历启蒙运动后的德国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德国文学也因为他创作的存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并在整个欧洲文学的发展史中留下了精彩的一幕。

追求真理的故事

追求真理的故事

追求真理的故事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那些追求真理的故事。

追求真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探索之一。

从古至今,无数人在这条道路上前赴后继,他们或是为了科学的进步,或是为了社会的公平,或是为了心灵的解脱。

他们的故事,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着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在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名叫苏格拉底。

他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苏格拉底一生都在探求真理,他认为人的智慧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

他常常在雅典的广场上与人讨论问题,以引导他人思考,探求真理。

然而,由于他的思想挑战了当时的权威,最终他被控煽动青年背离传统信仰,被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求真理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在近现代,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名叫爱因斯坦。

他以其相对论和光量子假说等理论成就了科学史上的一座高峰。

爱因斯坦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他相信科学是揭示世界真相的唯一途径。

他曾说,“科学的最高成就是发现了自然的规律,而这些规律是绝对真理。

”爱因斯坦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求真理需要坚持不懈,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只有如此才能接近真理的殿堂。

在当代,有一位名叫马丁·路德·金的黑人领袖。

他是美国民权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社会改革者之一。

马丁·路德·金一生都在追求真理,他坚信人人生而平等,主张非暴力抗议,呼吁消除种族歧视。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求真理需要勇气和坚持,需要为正义而奋斗,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世界的面貌。

追求真理的故事,如同一本永远不会完结的书,它记录着人类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记录着人类对理想的向往。

每一个追求真理的人,都是这本书中的一章,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

愿我们都能成为追求真理的人,愿我们都能书写属于自己的追求真理的故事。

为真理殉道的第一人——苏格拉底

为真理殉道的第一人——苏格拉底

为真理殉道的第一人——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申辩在哲学史上一直影响深远,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哲学前行的步伐。

本文列举了《申辩篇》,认为苏格拉底在申辩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他的精神和表达了他的哲学信念。

苏格拉底虽是被希腊的民主政体判处死刑,但实质上,苏格拉底是为他所衷爱的哲学殉道。

标签:申辩;智慧;善M.P.摩尔在为18世纪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名画《苏格拉底之死》的注解中说到:“希腊的存在哲学本质上是对死亡的艺术追求,造成这一惊人的哲学革命的人正是苏格拉底,他的信仰远远早于后代大多数人信奉灵魂不朽宗教的哪个时代;当然这也是因为柏拉图为之塑造了一个信仰不朽的灵魂对于可朽的肉体的优越性的超感的理智世界。

在大卫男爵的画中苏格拉底保持着古典而优雅坚定的姿势,为他所崇尚的至善进行辩论,听者虽然表情各异,但是都为苏格拉底不朽的精神所感动。

”[1]古希腊卓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他貌不出众,但言谈话语富有魅力,他在辩论之中度过了一生。

不幸于公元前399年被保守派贵族以他不尊敬城邦所信奉的诸神,而且还引进新神,并且蛊惑青年,使之误入歧途的罪名当众受审,处以死刑。

从表面上看,导致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是污蔑者们的莫须有的诉状。

然而,纵观整个申辩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导致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直接原因是他在申辩过程中的陈诉及他自己的选择——他的申辩措辞、哲学观和生死观。

在柏拉图的诸多对话中,苏格拉底可以说是辩论术的高手。

他不仅能把格劳孔、阿德曼托斯、希琶阿斯这些远非平民百姓的人士驳得哑口无言,甚至能让以修辞论辩为业的高尔吉亚也理屈词穷。

在对话的开始部分苏格拉底陈述了现存的不利于他的偏见,并做了解释,向法庭恳求审讯的公正。

申辩以苏格拉底的反讽开始:“先生们,我不知道我是原告对你们有什么影响,但对我来说,我几乎哟被他们弄得发晕了,因为他们的论点是多么令人佩服啊!”[2]苏格拉底巧妙地把申辩引向了他所熟悉和惯用的方式上去,“我活了70多岁,这是第一次上法庭,所以会对这个地方的辞令完全陌生。

悲剧的命运形式新探——重读经典《俄狄浦斯王》

悲剧的命运形式新探——重读经典《俄狄浦斯王》

悲剧的命运形式新探——重读经典《俄狄浦斯王》悲剧作为一种古老而又经典的文学形式,一直以来都拥有着无穷的魅力。

而《俄狄浦斯王》作为古希腊最重要的悲剧之一,更是被誉为西方文学的开山之作。

这个故事以宿命论和道德悖论为核心,通过主人公俄狄浦斯的命运和罪恶,探讨了人类的智慧、无知和追寻真理的冲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回味。

故事发生在古代希腊的底比斯。

俄狄浦斯是希腊神人,出生时,他的父亲拉伊奥斯被预言说,他的儿子将杀死他。

为了避免这个预言成真,拉伊奥斯将刚刚出生的俄狄浦斯遗弃在山上。

他被一个牧羊人救起,长大后成为科林斯国王的儿子。

然而,宿命的力量是无法逃避的。

在成年后,俄狄浦斯听说了一个关于他命运的预言,即他将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自己的母亲。

为了不让这一预言成真,他离开了科林斯,来到底比斯。

在路上,他与一个蒙面人发生了争斗,在争斗中杀死了对方,不知道这个人正是他的亲生父亲拉伊奥斯。

接着,他解开了杀死斯芬克斯的谜题,并成为底比斯的国王,并娶了国王遗孀,自己的母亲约克忒。

然而,时间和真相的力量是无情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底比斯国家逐渐陷入诅咒和灾难之中。

人们开始怀疑国王和王后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先知预言了真相:俄狄浦斯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在得知真相之后,俄狄浦斯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悲伤之中。

他责问自己和世界,为什么他要遭受这样的命运?他相信他是受宿命的操控,无法逃离自己的命运。

他赤身裸体地离开了自己的王位和王后,流浪于世间。

最终,在一个山间洞穴里,他用锐利的铁钉自己的双眼,彻底失去了光明。

《俄狄浦斯王》以悲剧命运形式的塑造呈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无知的矛盾。

尽管俄狄浦斯是一个英雄人物,他有勇气挑战预言的力量,但正是他的自由意志和埋头追求真相的行为导致了他最终的悲剧。

他的无知和傲慢,使他无法看到真相,同时也使他成为了自己命运的奴隶。

此外,在《俄狄浦斯王》中,宿命和道德悖论的对立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俄狄浦斯王》是希腊古代最重要的悲剧之一,由古希腊大师索福克勒斯创作。

这部作品讲述了俄狄浦斯王不断寻找真相的故事。

他面临令人窒息的折磨和痛苦,因为他浪费了生命,最后睁开眼睛才发现真相。

这部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弱点和命运的残酷性。

在读《俄狄浦斯王》这部作品时,我被深深地感动和震撼了。

这位国王一开始被视为英雄,但最终却沉沦在自己所创造的“命运”之中。

他的命运似乎早在他出生之前注定了。

这可怕的命运最终将他引向了他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正是他的爱好、好奇心以及对真相的执着追求,让他成了这一切的受害者。

与此同时,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他引发了连锁反应,将他所爱的人卷进了同样的险境之中。

他甚至不知道他到底是在寻求什么,是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任务还是在逃离自己残酷的命运。

这一切让我对我们的人生和人类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这部作品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解读为一个悲劇剖析。

在古希腊时期,大多数甚至全部的悲剧结局都是悲惨的,因为它们反映了人类的命运和意志。

《俄狄浦斯王》所揭示的真相正是证明了这一点,更让我深刻思考生命中所面对的真相和我们世界的无穷尽可能性。

除了那些本质的问题之外,《俄狄浦斯王》还探讨了自由意志和命运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这是探讨堪称最基本,但也是最深刻的问题之一,因为它涉及到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也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人生方向的问题。

总的来说,《俄狄浦斯王》是一部极富震撼性的文化经典作品。

这部无情的史诗剧涵盖了经济,腐败政治,以及人性的弱点,所有这一切都给现代社会以必要的警示。

我强烈建议所有人都读一读这部作品,以便对我们的人生和意义有着深刻的思考。

名人故事追求真理的智者传世故事

名人故事追求真理的智者传世故事

名人故事追求真理的智者传世故事名人故事:追求真理的智者引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名人因为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和对智慧的追求而闻名于世。

他们的故事激励并启发着后人,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偶像和楷模。

本文将介绍几位追求真理的智者的传世故事,让我们一同感受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从中获得启迪。

一、苏格拉底:真理的坚守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文字,但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其他文献的记述,我们依然可以了解到他的思想和故事。

苏格拉底是一位寻求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者。

他常常在雅典的广场上与人辩论,通过提问和质疑的方式引导他人思考。

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不断质疑和探索,不被现实界限所限制。

然而,苏格拉底的追求真理的行为却引起了当时政府和民众的不满。

他因为被指控煽动年轻人违背传统宗教和道德观念而被法庭判处死刑。

面对死亡的威胁,苏格拉底并没有选择逃离,而是选择了坚守自己的信念。

在死刑执行前,他仍然坚信自己的追求真理的行为是正确的,并且对于死亡的到来毫不畏惧。

苏格拉底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求真理需要勇气和坚持,即使面临困难和逆境。

二、伽利略:对抗错误观念的勇气伽利略·伽利莱是16世纪意大利的科学家和天文学家。

他通过望远镜的观测,提出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理论,这违背了当时的宗教观念和传统天文学的观点。

伽利略被教会视为异端,他的观点被认为是对《圣经》的亵渎。

他被迫在审讯中撤回了自己的主张。

然而,尽管受到歧视和迫害,伽利略并没有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他在内心深处知道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

最终,他通过继续研究和实验,为现代科学迈出了重要一步,开创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伽利略的故事告诉我们,对抗错误观念需要勇气和坚持。

有时,追求真理并不被接受和认可,但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和观点,为真理而努力。

三、爱因斯坦:开启相对论的智慧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颠覆了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并对整个物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俄狄浦斯王》告诉人的道理

《俄狄浦斯王》告诉人的道理

《俄狄浦斯王》告诉人的道理《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一部悲剧,它通过描绘主人公俄狄浦斯的命运和悲剧,传达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1. 人类的命运无法逃避:剧中的主人公俄狄浦斯试图逃避自己的预言命运,但最终却不可避免地被命运所束缚。

这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无法逃避或改变,我们需要面对并接受它。

2. 自知之明的重要性:俄狄浦斯最终发现自己竟然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这是他不曾想到的真相。

故事告诉我们,了解自己的过去和真实可能避免许多不幸的发生。

3. 自负与傲慢的危险:俄狄浦斯在剧中表现出强烈的自负和傲慢,他相信自己能够摆脱命运的束缚。

然而,正是这种自负和傲慢导致了他最终的悲剧。

这警告我们要保持谦逊,不要过度自信或轻视命运的力量。

4. 真相的重要性:整个剧情围绕着俄狄浦斯追求真相展开。

最终,他发现真相是残酷而令人痛苦的,但只有面对真相并承担后果,他才能获得解脱。

这启示我们要勇敢地去追求和面对真相,即使它可能带来痛苦。

总的来说,《俄狄浦斯王》提醒我们要谦逊、接受命运,并珍视真相的重要性。

它反映了人类存在中的困境和挣扎,
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人类的弱点以及我们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追求真理的故事:《奥德赛》鉴赏

追求真理的故事:《奥德赛》鉴赏

追求真理的故事:《奥德赛》鉴赏简介《奥德赛》是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一部史诗,也是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

全诗讲述了雅典王子奥德修斯因触怒海神波塞冬而遭遇的一系列艰险和考验,最终重返家园的故事。

这是一部揭示了人生智慧和真理的壮丽史诗,奥德修斯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经历了心灵与行动上的考验,展现了勇气、智慧、忍耐和毅力。

周章旧事:奥德修斯寻找家园之旅奥德修斯是特洛伊战争中的一位英雄,在战争结束后踏上归途。

然而,在返航途中,他因拜访太阳神阿耳库瑞斯岛而惹恼了神明。

由此,他被困宙斯所创造的一个充满危险和谎言的世界——“密涅洛海流”。

在这个世界里,奥德修斯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和难题,例如与波利普姆斯(须发浓密的海怪)、塞壬(美艳妖娆之音引人错误)、克吕托墨涅斯特拉(巧言短语引起联玛)、赫尔墨斯岛上旁遮普阻挠等等。

论世事沉浮:奥德修斯智慧永流传奥德修斯在追求真理过程中充满智慧,他通过伪装身份、运用策略、分辨谎言等方法解决问题。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是他击败了一群自称为人形的食人族——拉亿恩人,并成功将船只逃出。

此外,他还运用自己对财富和社会礼仪的审查来考验和提醒周围的人们。

正是由于这些精心策划、深思熟虑和不屈不挠的行动,奥德修斯才能完成回家的旅程。

追寻真理:奥德修斯思考人生意义《奥德赛》不仅是一部冒险故事,更是一个巨大的思考。

在他经历的各种权谋和欺骗之后,奥德修斯开始面对内心深处的真相:人性的复杂性以及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苦难。

他必须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力来寻找最高价值:家庭、荣誉和成就。

这种思考使奥德修斯成为一个具有智慧和洞察力的英雄。

结语《奥德赛》是一部关于追求真理和勇敢面对挑战的壮丽史诗。

奥德修斯在追求回家途中所经历的艰险和困境,能够激发读者对人生意义、道德价值以及智慧之重要性的思考。

通过反映人类存在与生存条件以及内心与外界之间复杂而微妙的联系,《奥德赛》成为西方文学中永恒而有启发意义的作品。

以上就是关于追求真理的故事《奥德赛》鉴赏的内容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需更多信息或其他主题上的协助,请随时告知!。

浮士德人物形象分析

浮士德人物形象分析

浮士德人物形象分析《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同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浮士德》是歌德根据16世纪一个民间传说写成的诗体悲剧,它花费了60多年的时间,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全书长达一万两千余行诗句,分上下两部;它描写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

而在民间传说的长期流传和欧洲作家的反复加工过程中,浮士德这一形象凝结沉淀了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间欧洲和德国民族广袤深厚大社会心理,其内核是对“历史之谜”期望作出解答的德国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

他对自己生命本真和意义的自我意识,也就表现为分―裂已是:至于型、情欲与理性、人性与神性都处于剧烈的搏斗与奋争中,对意识的分―裂和二元化的体验使他充满了苦恼:“有两个灵魂住在我的胸中,它们总是互相分道扬镳。

”浮士德的灵魂虽然在梅菲斯特的引诱下沦落,但是他却没有完全沦落,他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斗争与矛盾,这也就是善与恶、灵与肉的不断斗争与冲突。

《浮士德》带有歌德的自传色彩,这个人物的身上也融合进了歌德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征,而且这部作品诞生和贯穿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或多或少的带有那个特定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共性。

18、19世纪是一个多元化文化凸现,封建主义走向没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换时期,人的理性主义,人文主义都正处在一个重新建构的重要时期,人性中的善良与丑恶的因子就在不断的斗争与撕裂状态下。

而《浮士德》中的上帝正是代表了人性中善良正义的一方,而魔鬼梅菲斯特却恰恰处于对立面,是丑恶与罪恶的化身。

浮士德这一人物就是“人”的代表,代表着整个人类,而他一生的结局就象征着人类的命运和前途。

浮士德那种超人的智慧和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精神。

这就是人性中的一种积极肯定、向善的精神,尤其是作为人类追求意识的体现者而出现的。

但是,为了凸现他这种人文主义精神歌德运用了辩证法的论证,浮士德这种对生活的肯定,真理的探求都是通过对错误的不断否定来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真理之美的悲剧
——看帕-聚斯金德《香水》
于2006 年由《罗拉快跑》的导演汤姆•提克威(Tom Tykwer)执导完成的根据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小说改编的电影《香水》拥有着曲折的情节与阴郁的主题,而整个故事又带给人们沉思。

通过细读电影,结合创作背景和故事背景,我发现,就其主题而论,影片给我们讲述的是现代人类对心中真理的追寻。

1.人天生是罪恶的,人的罪恶来源于他的欲望
巴蒂斯特的出生就注定了他的不同寻常,他母亲在卖鱼摊旁生的这第五个孩子,本应和前四个一样与鱼肠一起铲进河里,然而他却用惊人的啼哭选择了存活。

于是冷漠斩断母子之情的女子被送上绞刑架,这个本不该存在的生命便存活下来。

这一幕仿佛是一种“轮回”:散发臭味的环境中诞生了新的生命,新的生命导致了另一个生命的死亡。

就这样,谋杀罪落在一个刚刚出生、人智未开、尚无任何思考力的婴儿身上,体现了独特的原罪观:人天生是罪恶的,而且没有能力提高自己的道德。

而在电影里,巴蒂斯特的罪恶的一面得到了特别的强化,甚至于成为了邪恶的化身,于是和他有关的人全部要死于非命。

而他所遇到的人也无一例外具有“恶”的本质:冷酷无情的加拉尔夫人、暴悍凶狠的格里马、贪婪无度的巴尔迪尼。

各色人等都有着不同的欲望。

在这个世界中,人人都为欲望奔忙,而格雷诺耶制造的香水却可以将这个欲望世界中的人之欲望推向极至,满足其最终的需求。

因此,格雷诺耶无意中成了欲望世界的救世主。

为了救世主的救世灵药献出几个少女的生命就显得合情合理。

大众因此失去了审判格雷诺耶的能力和权力。

谋杀者摇身一变, 成为了救世主和领袖,刑场也变成了狂欢地。

巴黎的臭,并非单是街道的臭气,更在于人们对于欲望永无止境的贪婪的追求。

2.追求真理的过程就是追求美
收养者只负责一日三餐,其他孩子则因为他“叫人害怕”而疏远他,甚至想要杀死他。

所谓感觉教育——受人庇护、关照和抚爱,或一个小孩所需要的全部东西,对于童年的他,是完全不存在的。

他六岁时就通过嗅觉掌握周围的一切,他收集无数特殊的气味,清楚地加以区别,随意地加以支配;但正义、良心、上帝、欢乐、责任、恭顺、感谢这些道德情感,却永远与他无缘。

所以在巴蒂斯特的成长过程中,他是残缺的。

正如他自己所言,“生命的精髓在于气味”,而气味代表着存在,没有气味的巴蒂斯特不算是完整的人,他的人格并不完满,所以他的追求便是让自己完满,以气味的形式。

他希望用气味弥补自己的缺陷。

所以在原文中当巴蒂斯特成功配制人的气味后,他开始完全利用气味与人交流。

他配制不引人注意的气味,以避免打搅任何人;配制味道有些浓烈的、略带汗味的香水,使其外表显得粗鲁;而同情的香水,对中老年妇女最有效;想单独一人避免与他人接触的香水,则能产生令人厌恶的气氛。

格雷诺耶制造的气味构成了他与人交往的工具,别人却无法从气味中捕捉到他真正的意图。

终于,当他嗅到卖李子少女纯洁的处女体香时他惊喜的发现,此体香是他“闻”所未“闻”的,他被深深地吸引,寻它而去,陶醉于其中,它是丰富的、圣洁的,以往的香味都是微不足道、毫无价值的,他要嗅足它,占有它。

这香气已经永远的留存于他的心中。

真理只存在于信仰之中,因为真理只有在成为一种个人内心的必需时才具有意义,当巴蒂斯特深深沉醉于少女体香时,于他而言,真理就是拥有这种永恒的人体之香。

于是裸死的少女们成为了真理的象征(德语中真理“Wahrheit”原意即是“裸体的”),成了巴蒂斯特追求真理过程中的牺牲。

也许也只有她们处女身的纯洁,才有可能配制成真理的香水。

人类天生是罪恶的,所以追求真理以补足自我,以追求完满之美。

3.人不可能追求到美,也得不到真理
天生罪恶的人类追求真理,就如苹果树结不出梨一样,往往无所得。

同样的,巴蒂斯特费尽周折,杀死了25位少女,付出了足够丰厚的牺牲,却也没有得到真理。

纵然香水能救他一命,能倾倒众生,能赐予他神的身份。

站在刑台上,看着狂乱的人们,巴蒂斯特又想起了那位红发少女,是她让他第一次接近真理,也是她让他坚定了追寻真理的念头。

然而她死后,香气消散,真理也跟着消失了。

现在自己配制出了完美的香水,举手投足间便能操控所有人,世间一切,触手可及。

然而这并非真理——“他那只握过香水瓶的手,散发着柔和的香味,若是他把手放到鼻子下闻闻,那么他就会感到郁郁不乐,有好几秒钟光景,他忘了跑路,只是呆立着,一个劲地嗅。

他心里想,谁也不知道这香水有多好。

谁也不知道,它是如何精心地制造出来的。

其他人势必屈服于它的作用,他们根本不知道,对他们产生作用并迷惑他们的是一种香水。

唯一在任何时候都认识它的真正美妙的人就是我,因为它是我亲自创造的。

同时,我是它无法迷惑的唯一一个人。

我是这香水不起作用的唯一一个人。


巴蒂斯特悲伤的发现,自己所得到的真理似乎对所有人都有效,唯独对它最虔敬的信徒无效。

自己依然没有任何气味。

他知道,他渴望得到的香味永远不可能属于他。

他手中的玻璃瓶装着整个世界,却没有他所真正需要的东西。

信念崩溃的他选择了死亡。

不同于少女们的牺牲,他回到出生地,让自己死于众人之口。

就算能操控整个世界,依然被美,被真理拒之门外,巴蒂斯特的死是悲剧性的,代表着人类追求真理的彻底失败,代表着人类由于生来的罪恶而始终无法得到美与真理的悲哀。

然而即使如此,人类依然孜孜不倦的追求着真理的美。

影片中,众人对巴蒂斯特的膜拜和分食都是源于他身上的香水,与其说是对他的膜拜和分食,还不如直接说是对“人性香水”的膜拜和分食。

而现代人对香水的膜拜、渴望与占用,实际上也是对人类纯洁美好人性的礼赞与渴求,唯有拥有了它,他们才能远离罪恶和堕落,才能消解仇恨与妒忌,才能得以平和幸福、乐观向上。

所以虽然我们注定达不到美的彼岸得不到真理,但是我们追求真理的过程
即是善与美的体现。

参考:
冯羽陈黎黎,《“香水”:后现代文本的“互文性”阐释》
郑德聘,《人类对美好人性的追寻——对电影“香水”主题的阐释》
沈雳,《沉溺与毁灭———聚斯金德“香水”解读》
谢建文宋健飞,《作为能指的气味——对聚斯金德“香水”的一种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