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形式美分析报告
灵岩寺考察调研报告
![灵岩寺考察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364b7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8.png)
灵岩寺考察调研报告灵岩寺是一座位于我国某省的古老寺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为了进一步了解灵岩寺的情况,我们进行了考察调研。
本次考察调研报告将对灵岩寺的概况、建筑特色、文化底蕴以及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进行全面介绍和分析。
灵岩寺是一座建于唐代的佛寺,位于某省的山间,被群山环绕,景色十分优美。
寺庙占地面积较大,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大雄宝殿、藏经阁等。
山门为寺庙的正门,上书“灵岩寺”三个大字,气势磅礴。
大雄宝殿是寺庙的主体建筑,是供奉佛祖的殿堂,殿内供奉有佛像和菩萨像,香火鼎盛,每天都有众多的游客前来参拜。
藏经阁内珍藏有大量的佛经和佛教文化典籍,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源。
灵岩寺的文化底蕴深厚,传统的佛教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
寺庙内的佛像造型独特,精工细作,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寺庙的建筑风格也融合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以及传统的寺庙建筑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寺庙内还开设有佛学班和禅修班,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和学子前来学习佛教知识和修行。
另外,灵岩寺还定期举办佛事活动,例如庙会和法会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参与。
灵岩寺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寺庙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带来了不少工作机会,提供了就业机会。
寺庙的存在也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例如佛教文化衍生的旅游业,以及周边的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
寺庙还为当地的信徒提供了宗教信仰的场所,满足了信众的精神需求,对社会稳定和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实地考察和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一方面,寺庙管理体制和方式亟待改进,包括更加规范和有效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以及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
另一方面,寺庙的文物修缮和保护也需要加强,确保古老的佛教文化能够得到保护和传承。
综上所述,灵岩寺作为一座古老的寺庙,具有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不仅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当地佛教信众的心灵寄托和学问修行的场所。
应用文书
![应用文书](https://img.taocdn.com/s3/m/4f715444336c1eb91a375d0d.png)
杭州灵隐寺佛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10205109 顾晓丽摘要:佛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关键词:灵隐寺;佛教文化;旅游业;影响佛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文明薪火传承的过程中,深深的浸润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方面面,已经成为不替代的重要的人文旅游景观。
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对佛教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佛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互相联系、共同发展的。
开发佛教文化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佛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研究和弘扬。
一、灵隐寺的佛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佛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组成部分,而且是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佛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利于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佛教资源的开发,以朝圣、做弥撒和烧香拜佛、考察研究为主要内容,因为虔诚的佛教信仰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都会转化为旅游动机。
佛教文化对中国有着深刻影响,并逐渐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佛教教规、礼仪和宗派,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寺院、石窟和佛塔,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历史之久是中外驰名的。
杭州的灵隐寺是非常典型的佛教文化与旅游业结合的寺庙。
(一)灵隐寺的概况, 杭州灵隐寺,是杭州市佛教寺院中最大的古刹丛林,也是东南佛国五山十刹之一。
她不但是广大佛教信徒朝拜敬奉的圣地,也是国内外旅游观光者必到场所。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
寺前有冷泉、飞来峰诸胜。
今日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再建的,全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
灵隐寺内佛像众多,佛教文化深厚。
(二)灵隐寺的佛教文化佛教文化艺术包括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主要用于表现佛教信仰和佛教生活。
游山赏水?浙江篇:杭州灵隐飞来峰(三)
![游山赏水?浙江篇:杭州灵隐飞来峰(三)](https://img.taocdn.com/s3/m/891ab83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9.png)
游山赏水浙江篇:杭州灵隐飞来峰(三)(三)冷泉亭的对面就是有名的灵隐寺,我们便去灵隐寺。
灵隐寺坐北朝南,在路边,可以看到“天王殿”,殿为重檐建筑,黄色墙面,青瓦覆顶。
门口正上方悬挂着上下两块牌匾,上面一块题有“云林禅寺”,乃是清高宗康熙皇帝所赐,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即由此而来;下匾题有“灵鹫飞来”,为黄元秀先生所书。
这个门口平时是不对外开放的。
在殿前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石经幢,为江浙吴越时期重要的历史遗存,它们和灵隐寺两石塔共同见证了灵隐寺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经幢中“幢”的原始形态是立于佛前的以宝珠丝帛装饰的柱杆,以流苏的晃动来“藉表麾群生,制魔众”。
唐初(7世纪)开始出现模拟丝帛的八角形石幢,柱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建于寺庙大殿前用以宣扬佛法。
灵隐寺这两座经幢东经幢高7.17米,西经幢高11米,幢身上部叠置华盖、腰檐、联珠、仰莲、伞盖、流云、覆莲以及盘石等,盘石上雕刻迦陵嫔伽,双手合十,背有翅膀,形象生动。
据所镌之《建幢记》及附记中所载:是由吴越国王建造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原立于钱氏家庙奉先寺,后吴越国纳土于宋,奉先寺毁,乃于景佑二年(1035)由灵隐寺住持延珊迁建于今址。
经幢原为十二层,现已残损,为多层八面形,下部三层须弥座,束腰部分雕有佛像,幢身刻佛经,东幢刻“大佛顶陀罗尼”经文,西幢刻“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经文后刻有建幢记,文末署:“天下大元帅吴起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己巳岁闰五月日。
”古人有诗赞道:高幢垂五代,瑞拱寺门雄。
地涌虬蟠角,天成神鬼工。
莲花开仰覆,佛顶峙西东。
卓出灵峰北,招摇云雾中。
在天王殿前东侧绿地中有一座重檐方形凉亭,内立一座石碑,这是乾隆皇帝御碑亭。
碑的正反面均为乾隆御书灵隐寺题咏,碑两边是康熙御书诗。
能够辨读的有康熙帝题诗:灵是西方鹫,飞来住岌峨。
名山观不少,此地比宁多。
法苑开龙象,清径沲蔚萝。
诸天应栏护,御辇昔曾过。
丁丑春日御笔。
还有乾隆帝按康熙诗韵御笔题诗:飞来峰畔路,法相坐嵯峨。
地域文化视角下旅游景点空间规划探析--以灵隐寺为例
![地域文化视角下旅游景点空间规划探析--以灵隐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00bf49987c24028905fc334.png)
【城市旅游研究】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城市,也是一座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旅游城市。
如今,杭州市已经拥有了十分成熟的城市管理机制,且未来杭州将会全面推动旅游产业向观光、度假、会展转型升级。
这就要求杭州市众多旅游景点要在景区区域保持现有品质稳步提升的势头下,对景区周边空间进行总体规划利用,使之与景区发展配套。
一、杭州灵隐寺空间规划布局(一)灵隐寺区位在对杭州灵隐寺空间布局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对灵隐寺这一空间概念进行明确。
首先,灵隐寺在大多数人思维中,就是指灵隐寺寺庙建筑围墙中的空间。
这一狭义的灵隐寺寺院空间是指始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缮并保存至今的七大殿、十二堂、四阁、三楼、三轩等,共占地近87000平方米的灵隐寺寺院。
然而仅以狭义的灵隐寺空间布局探讨我们整体规划布局,显然是无法充分对其进行利用的,因此在笔者看来灵隐寺有一个广义的空间界定。
灵隐寺的广义空间定义应由灵隐寺的主体建筑、寺庙附近以及寺庙主体附近的其他相关区域组成。
该空间区域的范围是东临石莲亭,南临杨家塘,西临龙门山,北临北高峰。
该空间区域的文化遗产直接来源于灵隐寺,因此也可称为灵隐寺的文化辐射区。
(二)灵隐寺寺院建筑布局现存灵隐寺建筑结构主体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由政府资助陆续修复,清朝顺治年间灵隐寺再次开始重建,于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建成之后形成大致今天的规模。
而如今的灵隐寺南部西经幢、西部大门与法云弄、法云古村的法云安缦度假酒店通过灵隐支路相连接,因而有了路径上的接触。
二、法云古村法云安缦空间规划布局(一)法云安缦区位法云安缦度假酒店位于栖霞路西侧的山谷之间,沿着这条竹林密布青草菁菁的路径开车约五分钟,即可到达天竺古村,而法云安缦就坐落在其另一侧,毗邻灵隐寺和永福禅寺。
法云安缦与当地村民合约承包周围茶园,总面积约140000平方米。
按照前文观点,法云安缦正好处于广义灵隐寺空间区位内,位于其西南部位,正好承接了来灵隐寺游览的游客,并在半开放式的布局内,在空间布局上与灵隐寺南部西经幢、西部大门进行充分的有机互动。
场地路径与建筑——以灵隐寺为例
![场地路径与建筑——以灵隐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c8f4622d4d8d15abf234e2a.png)
尺度/规模
轴线/礼制
移步异景/艺术效果
尽管中、西方文化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在某些方面也是有其共通点的,比如对皇权的景仰,比如对礼仪 的传承,比如对美的向往。于是,在场地路径设计中出现了相类似的表现手法。首先表现为尺度的设计, 在宫殿 建筑中为了表现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威严,整体尺度较大,已经完全超越了人的尺度,场地路径往往很宽,距离很 长,人行走其中显得很渺小,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威慑。其次表现为轴线和序列,场地路径与建筑内部空间序列相 结合,营造层层递进的心理效果。同时,古典建筑非常关注构图,于是在场地路径设计中,通过对景、借景等手 段设置最佳观察点,以期将建筑最美的瞬间呈现给人们。
传统场地路径 —— 中国传统场地路径
“空明”的意境(作者自摄于林,或附缀园林,或穿插园林,其配置多追摹自然,灵活多变,境界无穷,体 现佛家“空明”的境界。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在中国园林中均有体现,使其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有充满情趣、意境层深的自 然景色。
路径设计手法 —— 路径消隐于场地
路径消隐的经典手法就是园林中 常用的曲径通幽,柳暗花明。路径两 旁的高树、假山都能给人产生一种压 迫感,配合尽头开阔的景色,使人在 路径中体验先抑后扬的情感效果。
还有一种是路径服务于建筑,而 建筑实现消隐,地景建筑作为一种新 兴的生态建筑理念,不仅打破了建筑 设计、景观设计、雕塑设计的界限, 而且为建筑诉诸与人文与地域、生态 与科技的平衡追求到了新途径。
场地中的水要素自东向西被恰如其分地刻画 为瀑布、缓流、激流、深潭等人工形态,对应香 客微妙的心境变化:嘈杂——渐静——荡涤—— 平静。在引导香客与游人按照既定路线前行的同 时,幻化为内心对宗教朝圣的神圣记忆。
途中,山石刻就的飞来峰造像则如缓缓铺就 的长卷画,其所渲染的宗教氛围使信徒在步移景 异的观赏过程中接受教化。
佛教中国化视野下的杭州灵隐寺——以明清时期为例
![佛教中国化视野下的杭州灵隐寺——以明清时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9378c1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b.png)
摘要佛教来到中国,经历了一段时期的磨合之后,与中国文化实现了较好的融合。
二者相互融合的过程,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
佛教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亦深深地影响了佛教,佛教中国化堪称异质文明相互融合的典范。
佛教究竟如何影响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又究竟如何影响佛教?本文旨在通过对明清时期杭州灵隐寺的研究,来透视佛教与中国文化互动的问题。
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杭州灵隐寺的历史沿革。
通过对杭州灵隐寺发展历史的回顾总结,探讨一座普通寺院如何成为著名寺院。
探讨在中国社会,成为著名寺院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需要经历怎样的历史过程。
第二部分探讨灵隐寺的建筑艺术。
寺院建筑是佛教文化的静态呈现,灵隐寺从寺院选址、到殿堂建筑,到花木布景,无不透露着佛教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的信息。
第三部分以“灵隐寺的僧人”为探讨主题。
从早课到晚功,从诵经到坐禅,僧人们修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们解读佛教文化的基本信息。
第四部分以“灵隐寺与政治”为探讨主题。
作为东南名刹,在明清两代,上至帝皇,下至杭州地方官员,都与灵隐寺发生过一定的关系。
研究这一问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政教关系模式,理解佛教如何实现与中国政治环境的调适。
第五部分以“灵隐寺与杭州地方社会”为探讨主题。
在本部分,笔者考察了灵隐寺在杭州各阶层民众宗教生活中的地位,分析了灵隐寺的社会功能。
通过对明清时期杭州灵隐寺的全方位、多层次探讨,考察佛教与中国社会融合的内在机理,进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传统,也为当下中国的信仰建设寻找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杭州佛教灵隐寺佛教中国化Abstract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Sinicization of Buddhism.After a period of time since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to China,a good combination of Buddhism and Chinese culture finally formed.Buddhism and Chinese culture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each other and the process iS nowadays regarded a s a model of culture fusion.However,how does Buddhism influence Chinese culture?And how does Chinese culture influence Buddhism?By researching Lingyin Templ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is paper is going to discus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灵隐寺社会实践活动(2篇)
![灵隐寺社会实践活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ced87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0.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地了解佛教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灵隐寺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也为灵隐寺的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佛教文化,感受佛教的博大精深。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通过参观灵隐寺,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 为灵隐寺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活动地点: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四、活动内容1. 参观灵隐寺在导游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灵隐寺的主要景点,如飞来峰、济公殿、大雄宝殿等。
通过实地观察,学生们对佛教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2. 体验佛教仪式在导游的指导下,学生们参与了佛教仪式的体验,包括敲钟、击鼓、诵经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感受到了佛教仪式的庄重和神圣。
3. 参加佛教讲座在灵隐寺的文化活动中心,学生们聆听了佛教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佛教的历史、教义、戒律等方面,使学生们对佛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志愿者服务学生们在灵隐寺内进行了志愿者服务,如帮助整理佛具、清理环境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体会到了服务他人的快乐和满足感。
5. 交流互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与寺庙的僧人进行了交流互动,了解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和修行方式。
同时,学生们也向僧人请教了有关佛教的问题。
五、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佛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2.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 学生们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
4. 活动得到了灵隐寺方面的高度评价,为寺庙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六、活动总结灵隐寺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佛教文化,还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仙灵所隐,禅修天地——游览千年古刹灵隐寺有感
![仙灵所隐,禅修天地——游览千年古刹灵隐寺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b203dcd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c.png)
仙灵所隐,禅修天地—游览千年古刹灵隐寺有感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路法云弄1号,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为国家5A级景区。
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有近1700年历史,是杭州最早的名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
一、历史沿革灵隐寺的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
东晋咸和初,他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其规模稍有可观。
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曾作过全面修葺,香火旺盛。
然而,唐末“会昌法难”,灵隐受池鱼之灾,寺毁僧散。
直至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新建石幢、佛阁、法堂及百尺弥勒阁,并赐名灵隐新寺。
鼎盛时曾有9楼、18阁、72殿堂,僧房1300间,僧众多达3000余人。
南宋建都杭州,高宗与孝宗常幸驾灵隐,主理寺务,并挥洒翰墨。
宋宁宗嘉定年间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
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立志重建,广筹资金,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梵刹庄严,古风重振,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
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南巡时,赐灵隐为“云林禅寺”。
新中国成立后,灵隐多次进行大规模整修。
至今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曾在灵隐寺内拍摄著名电视剧《活佛济公》。
进入新世纪,灵隐寺以其得天独厚的佛教文化、宏伟壮丽的殿宇建筑和秀美幽雅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现在灵隐寺成为人们学佛、观光、祈福、休闲的佛教胜地。
二、建筑风格现在人们看到的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再建的,灵隐寺布局与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全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三大殿。
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所题。
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2.5米,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
灵隐寺
![灵隐寺](https://img.taocdn.com/s3/m/b11a776e58fafab069dc0201.png)
灵隐景区导游内容:飞来峰概况----青林洞、玉乳洞----理公塔、龙泓洞----大肚弥勒佛----多闻天王----壑雷亭、冷泉亭、翠微亭----灵隐寺概况----天王殿----大雄宝殿及释迦牟尼像----“五十三参”图----济公、疯僧----药师殿----藏经楼和华严殿----五百罗汉堂讲解1:飞来峰概况各位游客,杭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素有“东南佛国”之称。
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今天在杭州仍能感受到。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灵隐景区。
灵隐景区不仅有闻名全国的千年古刹灵隐寺,也还有古代石窟艺术瑰宝飞来峰石刻造像。
这里名山胜水,名人轶事,名泉名亭,名寺名佛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幽雅、秀丽,文化浓郁的仙山佛国。
各位游客,请看这面写有“咫尺西天”的照壁。
“咫尺”是距离很近的意思。
就是说,在这里只要再迈进一步就是佛国世界了。
看着这弧形状的照壁,就好像这佛教圣地正展开怀抱,欢迎各位游客抛弃一切烦恼,清净无为地进入景区。
从前,这里是灵隐、天竺的大山门。
山门最早建于东晋时期,从这里既可以去灵隐寺,也可以到天竺三寺去烧香拜佛。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看灵隐飞来孤”,我们眼前的这座奇秀的小山峰,就是苏东坡诗句中提到的飞来峰。
它高仅168米,却有“灵鹫峰”“东南第一山”的美誉。
相传在1600多年前,印度高僧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奇峰怪石,风景绝异,惊奇地说:“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时飞来?”因此后人取名此山为飞来峰。
还有人说,飞来峰是从峨眉山飞来,并流传着济公活佛抢新娘救生灵的故事。
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其实飞来峰形成于地质史上的二叠纪时期,距今已有2亿年历史,是一座石灰岩山峰。
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质地松脆,易受水蚀和风化,常年累月就形成许多形状各异的岩洞。
大自然造就了“无石不奇、无水不清、无洞不幽、无树不古”的飞来峰。
特别珍贵的是,在天然岩洞里和山崖上,布满了五代至宋、元时期的大批石刻造像。
【最新2018】灵隐寺考察报告-推荐word版 (9页)
![【最新2018】灵隐寺考察报告-推荐word版 (9页)](https://img.taocdn.com/s3/m/13ac900383c4bb4cf7ecd136.png)
在乌镇的布局中,由于历史上曾地跨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加之吴越文化的积累、沉淀,观念上明显受中国传统儒文化和运河商业文化的影响。儒文化对营建中流行的风水学说等往往是排斥的,故而很少见常因风水而设的斜门左道,为避免气冲而立的屏墙、照壁,或当
二、主要收获
1、生态园基本概况
(1)琵琶湾生态园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邵家坝村,距离杭州市区37公里,景区总面积1368亩,有千亩原生态有机果园、百亩荷塘,农庄内现有星罗棋布的水塘以及肥沃的农田,呈现了一派怡适优雅的田园水乡风光,是一个风景优美的综合性生态游乐区。景区以有机农业观光及四季采摘体验为主题,致力发展有机果蔬产业与休闲观光农业,倾情打造枇杷节、荷花节、葡萄节、草莓节等特色农事节庆及农事体验活动;
③裸心谷度假村
采用当地民居的建筑风格,结合当地建筑材料和建筑技艺,如石砌体、竹子和可循环使用的木材框架结构以及传统的土墙建筑等,包括周围村子里的旧家具,拆房剩下的雕花木梁、石墩、马槽都成了他们的装修材料。而最具创意的是对马槽的使用,下面凿了个下水孔成了一个双人使用的洗手盆。
在裸心谷,每栋树顶别墅及夯土小屋均配有能源记录表,为客人记录耗电量及环境足迹,如耗电量低于标准的还可以获得房费折扣。室内没有空调没有煤气,夏天靠电风扇,冬天靠每个房间安装的火炉,而烧的也是由本土废木料、木屑压
杭州寺庙调研报告
![杭州寺庙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1e34f7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a.png)
杭州寺庙调研报告杭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众多古老而富有特色的寺庙。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了解杭州寺庙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寺庙在当地文化和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寺庙的历史背景杭州寺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最早的寺庙建筑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
南宋时期,杭州是中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吸引了大批的文人墨客以及宗教信仰者。
寺庙成为了宗教活动、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二、寺庙的建筑特色杭州寺庙的建筑风格多样,融合了南方的水乡特色和北方的建筑风格。
寺庙建筑通常以大型的殿堂为主体,有丰富的雕刻和彩绘,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
许多寺庙还保存了大量的古籍文献和艺术品,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宝库。
三、寺庙在当地文化和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寺庙在杭州的文化和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宗教活动和文化传承是杭州寺庙的核心任务,每年寺庙都会举办各种宗教仪式、学术讲座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
寺庙还经营着一些商业活动,如佛具、文学艺术品和纪念品的销售,成为当地经济的一部分。
寺庙也是杭州社会服务的一部分,许多寺庙开设了医疗、教育和慈善机构,为当地居民和社会提供了帮助。
寺庙还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通过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四、对杭州寺庙调研的启示调研杭州寺庙使我深刻认识到寺庙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寺庙既是宗教信仰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保护和传承寺庙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另外,寺庙也应该更加注重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
寺庙可以与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合作,开展更多的慈善和社区服务活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杭州寺庙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宗教、文化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研寺庙,我对杭州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寺庙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潜力。
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更加重视寺庙的保护和发展,促进杭州寺庙事业的繁荣和传承。
灵隐寺形式美分析
![灵隐寺形式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b133ed647d27284b7351fa.png)
灵隐寺旁 的飞来峰,也 是杭州的名胜, 是灵隐地区的 主要风景点。
7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 袒胸露腹的弥勒佛。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 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具 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8
试着挖掘其中的形式美?
一、整齐一律
9
二、对比与调和
这里利用的是色 彩对比。增强了视 觉冲击力,达到鲜 明、醒目、深刻的 视觉效果。
从建筑细部上看 日本建筑的大殿前檐喜欢加一个山花 向前的抱厦作为入口装饰(如东大寺金堂) 这是宋金时代 流传过去的 而在中国早就不流行了
日本寺庙建筑是仿照中国唐代前后时期的 比如大殿建 在一个平座之上 这是干栏建筑的特点 屋里用帷幕作为隔断 墙壁暴露木框架结构 斗拱粗大 间隔较长 屋檐探出深远 屋 顶有用树皮或草制成的山花才用悬鱼惹草装饰 日本的塔是 没有内部空间的 中心就是一根木柱子 顶部有长长的宝刹相 轮 这是中国南方佛塔的特点 窗户采用整块木板 开口很小 若有窗棂 多为最简单的直棂
5
药师殿为近年重建,殿中供奉药师佛像及日光天子、 月光天子。因为人们对身体健康的祈求,因此药师殿的 人比较多,都来祈求身体健康。
6
飞来峰不仅风景美, 而且是我国南方古代 石窟艺术重要地区之 一。在青林洞、玉乳 洞、龙泓洞、射阳洞 以及沿溪涧的悬崖峭 壁上,有五代至宋、 元年间的石刻造像330 余尊。
进天王殿,殿内供奉弥勒菩萨、四大天王和韦陀菩萨。四大天王 像高8米与弥勒菩萨同时重塑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弥勒佛后 壁佛龛里站着手执金刚杵的韦陀菩萨,韦陀佛像造型端庄,由独块香 樟木雕成,是南宋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很具观赏价值。
3
大雄宝殿高33.6米, 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单 层重檐寺院建筑之一。
闽浙佛教寺庙园林景观初探——以闽浙地区南普陀寺、开元寺、灵隐寺为例
![闽浙佛教寺庙园林景观初探——以闽浙地区南普陀寺、开元寺、灵隐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0e43e83ddccda38366bafaf.png)
闽浙佛教寺庙园林景观初探——以闽浙地区南普陀寺、开元寺、灵隐寺为例作者:王振东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5年第4期王振东(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摘要:我国古典园林是古建筑和园艺的综合艺术,其中寺庙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之一,并占有重要地位。
闽浙地区是我国古代建造各种寺庙最多的地区之一,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最古老的寺庙得以保存下来。
本文通过对闽浙佛教寺庙园林文化品质的分析,阐述了闽浙寺庙园林独特的宗教、地域人文性特点;通过闽浙寺庙园林布局形式和植物造景配置设计,探讨了闽浙佛教寺庙园林的空间组织关系及园林景观造景手法。
关键词:闽浙地区;佛教园林;景观;空间;植物造景作者简介:王振东(1989-),男,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建筑艺术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为皇家、私家、寺观园林。
在现存的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主要分布在北方,私家园林主要是在江南、岭南,寺观园林分布较广泛,同时数量上远超过另外2个类型。
1闽浙佛教寺庙园林的历史形成与分类1.1 闽浙佛教寺庙园林的历史佛教寺庙园林即佛寺附属园林,包括寺庙内部庭院和外围的园林化环境。
东汉,佛教传入,魏晋盛行,佛寺大量出现。
灵隐寺即始建于东晋时期。
隋、唐时期寺庙建筑制度已趋于完善,包括殿堂、寝膳、客房、园林4部分功能分区。
至此,灵隐寺已极具规模。
明清时期,宗教成为统治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为了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大力提倡各种宗教,寺、院、宫、观、堂庵等种类繁多,数量激增,闽浙地区寺庙发展也达到了一个高潮时期。
1.2 闽浙佛教寺庙园林的形成原因闽浙寺庙园林与其它地区寺庙园林一样都是在历史、文化、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作为“神”在世间的宫苑,寺庙园林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儒道佛对自然的态度形象地描绘了佛教的“极乐世界”,同时,地处沿海地区闽浙佛教也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
传入中国后从印度以塔为中心的“塔院型”转变为以殿堂为主的“庭院式”,为寺庙的园林化提供了条件。
从杭州灵隐寺考察分析佛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从杭州灵隐寺考察分析佛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03b11f619e8b8f67c1cb9de.png)
毕业论文题目:从杭州灵隐寺考察分析佛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专科生毕业论文手册系院旅游规划系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班级04景区(2)班学生1、毕业论文任务书专业旅游规划系班级04景区2 学生姓名一、论文选题方向: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分析二、主要参考资料:[1]石高俊《中国旅游资源》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韦章尧《杭州旅游业未来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3]赵福莲《千年灵隐》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4] /Article/flqy/200701/3439.html[5]/Article/view/zhejiang/200609/1709.html三、论文的主要内容:一简述灵隐寺的佛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二灵隐寺的佛教文化与自然山水的共生共荣性三灵隐寺的佛教文化对杭州旅游业的影响四关于灵隐寺的佛教文化对杭州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四、毕业论文进度安排:第一阶段;选题开题阶段2007年3月19日—21日第二阶段;搜集材料、编写提纲、写出初稿2007年3月25日--4月30日第三阶段;定稿和答辩阶段2007年4月30日—5月10日五、毕业论文工作期限:任务书发给日期 2007 年3月19日论文工作自 2007 年3月19日至 2007年5月10日学生常萍惠指导教师王昆欣系主任周国忠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任务下达人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和接受任务的学生均应签字。
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学生毕业论文开题前下达给学生。
2、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从杭州灵隐寺考察分析佛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开题日期 2007年3月21日从杭州灵隐寺考察分析佛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04景区(2)班姓名常萍惠学号2004301021开题报告:公元一世纪中叶,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千九百余年。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佛教文化早已渗入到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并已成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宋灵隐寺造像逸闻刍议
![南宋灵隐寺造像逸闻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dd0d1a929b6648d7c0c746d6.png)
南宋灵隐寺造像逸闻刍议”马宗洁内容摘要:南宋灵隐寺造像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南宋灵隐寺佛像逸闻反映南宋时期帝王、国戚、官员、平民、神僧对灵隐寺佛造像艺术的不同态度,揭示南宋灵隐寺佛造像艺术的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及其在后世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汉地佛造像理论史研究的重要史料。
南宋灵隐寺菩萨像逸闻反映人们对菩萨信仰所蕴含的独立精神的深刻理解。
南宋灵隐寺罗汉像逸闻反映灵隐寺罗汉造像中纳入中土高僧像,是汉地罗汉信仰的衍生内容;灵隐寺罗汉像的摹本被南宋皇室收藏,但其在民间的影响力不及有“活佛罗汉”之称的道济禅师。
南宋灵隐寺造像的逸闻内容丰富,多出自世俗之人手笔,反映南宋时期灵隐寺造像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是南宋美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研究灵隐寺的悠久历史、杭州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也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南宋灵隐寺佛造像菩萨造像罗汉造像南宋时期佛教兴盛,灵隐寺闻名于世,南宋时期灵隐寺造像的逸闻在宋、明、清代的笔记、小说、方志等古典文献中屡见不鲜,其中以南宋灵隐寺佛像、菩萨像、罗汉像的逸闻居多。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地佛造像理论史研究”(批准号18BZS132)阶段性成果,原载于光泉主编《灵隐寺与南宋佛教一第三届灵隐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5,内容有修订。
**马宗洁,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須◎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十二辑)—南宋灵隐寺佛像逸闻南宋灵隐寺佛像逸闻的内容包括帝王供蕈赞佛像、郡王端午供佛像、官员礼拜供佛像、平民首先参佛像、神僧吐金装佛像等。
(-)帝王供蕈赞佛像帝王供蕈赞佛像的逸闻包括宋孝宗供佛像和宋理宗赞佛像。
1.宋孝宗供佛像明代《西湖游览志馀》记载:“别有一种毒蕈,形似而味美,食之杀人。
宋乾道初,灵隐寺后生一蕈,圆径二尺,红润可爱。
寺主惊喜,以为珍品,不敢食,献于杨郡王。
王亦奇之,曰:’是当为玉食。
‘奏进于孝宗。
诏以美味宜供佛,复赐灵隐寺。
盖朝廷初不知其出于寺也。
复持至寺,盛之以盘,经日,颇有汁液沾濡,两犬争舐之,一时狂死。
【2018-2019】灵隐寺参观报告word版本 (15页)
![【2018-2019】灵隐寺参观报告word版本 (15页)](https://img.taocdn.com/s3/m/735ae15c7e21af45b307a857.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灵隐寺参观报告篇一:华东参观实习报告华东实习总结9月3号,我们全班一起到火车站,坐了16个小时左右的火车,第二天早上终于到达杭州南站。
天气开始转冷,杭州还下起了小雨,我们就很狼狈地坐包车赶到了酒店。
酒店位于西湖区,在西湖景区的附近,周边都是住宅,交通购物不是太方便。
在酒店整顿休息后,我们就出发了。
第一个到达参观的地方是位于杭州钱江新城的规划展览馆。
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位于杭州市市民中心裙楼L座,总建筑面积1201X平方米,以“规划构筑品质生活”为展示主题,定位为亲民、互动、前瞻的“城市窗口”。
展馆共分四层,除序厅外,陈列分为“印象杭州”、“解读杭州”和“展望杭州”三个展厅,设置城市记忆、名城保护、山水之城、蓝图总绘、和谐人居、品质服务、通达出行、基础命脉、亮点前瞻、城市立方、网络都市等主题展区,主要介绍杭州古都文化名城的悠久历史,宣传当今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示生活品质之城的灿烂明天。
馆内大量采用高科技手段,将激光成像、发光地图、电子翻书、虚拟驾驶、历史影片复原、动感踩吧、多通道投影、4D动感多媒体厅、360度环幕影院等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入多项展示环节,是一座集规划展示、科普教育、特色旅游、商务休闲、档案查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规划馆。
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不仅是展示杭州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海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的廊道。
参观完展览馆,我们就在钱江新城附近闲逛,那边是一个新城区,很多新的城市标志性建筑。
钱江新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东南部,钱塘江北岸,距离西湖风景区约4.5公里,距萧山国际机场约18公里。
一期所辖范围为:东临钱塘江,南靠复兴地区,西依秋涛路,北至钱塘江二桥、艮山西路,占地面积约15.8平方公里。
二期占地面积5.2平方公里,占地范围为西至杭甬高速,东靠和睦港,北至艮山东路,南临钱塘江。
西方人眼中的灵隐寺
![西方人眼中的灵隐寺](https://img.taocdn.com/s3/m/42e12cb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c.png)
Lingyin Temple in the Western Perspective 作者: 沈弘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化艺术研究
页码: NULL-NULL页
主题词: 灵隐寺 山门 大雄宝殿 五百罗汉堂 太虚法师 费佩德 梅尔彻斯
摘要:灵隐寺是杭州西湖风景区最著名的一个佛教古刹,它在浙江佛教发展史和杭州旅游业等领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然而它在清末民初的兴衰历史在中文史料中记载并不完整。
本文试图从一些相关的西文资料中寻找线索,力求用外国人记录的文字和图像材料来复原灵隐寺在那一时期的真实场景和人们对于灵隐寺的历史记忆。
本文所关注的两个焦点分别是灵隐寺已经消失的山门和大雄宝殿内如来佛像格局的变迁。
G20杭州峰会灵隐寺大雄宝殿建筑修缮介绍_夏仁宝.caj
![G20杭州峰会灵隐寺大雄宝殿建筑修缮介绍_夏仁宝.caj](https://img.taocdn.com/s3/m/5309cb7a84254b35eefd34b7.png)
浙江建筑,第35卷,第1期,2018年1月Zhejiang Construction,Vol.35,No.1,Jan.2018收稿日期:2017-07-05作者简介:夏仁宝(1963—),男,浙江台州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建筑加固改造工作。
G20杭州峰会灵隐寺大雄宝殿建筑修缮介绍Introduction on Building Repair of the GreatBuddha′s Hall in Lingyin Temple at G20 Hangzhou Summit夏仁宝1,夏经纬2XIA Rengbao1,XiaJingwei2(1.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2.浙江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浙江杭州310006)摘 要:介绍了G20峰会前夕,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建筑检查、修缮的情况,欲为今后大殿维修留下点史料。
大殿修缮中采用JS防水涂料较好地解决了“在瓦片不换的情况下,解决屋面渗漏水问题,同时消除屋面坠物隐患”;增设构造措施,为超高层高大殿正常性维护保养施工提供便利等方法措施,为古建维修中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同时对古建维修的方法提出看法。
关键词:G20峰会;灵隐寺大雄宝殿;修缮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18)01-0027-041 近代大殿修建经历灵隐寺,为我国东南沿海龙头寺院,创建于东晋咸和初年(公元326—328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历史,为杭州最早名刹,自创建以来,曾毁建10余次。
据考证,今日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再建的。
大雄宝殿为寺内的主要建筑,单层重檐,三叠式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四间,为木结构[1]。
1949年,因木正梁被白蚁蛀空,大殿正中部分倒塌,佛像被压毁。
1952年夏,浙江省民政厅组成“杭州市灵隐寺大雄宝殿修复委员会”,主持大殿修复工作,由政府拨款,经两年多时间修复完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师殿为近年重建,殿中供奉药师佛像及日光天子、 月光天子。因为人们对身体健康的祈求,因此药师殿的 人比较多,都来祈求身体健康。
飞来峰不仅风景美, 而且是我国南方古代 石窟艺术重要地区之 一。在青林洞、玉乳 洞、龙泓洞、射阳洞 以及沿溪涧的悬崖峭 壁上,有五代至宋、 元年间的石刻造像330 余尊。
灵隐寺旁 的飞来峰,也 是杭州的名胜, 是灵隐地区的 主要风景点。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 袒胸露腹的弥勒佛。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 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具 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试着挖掘其中的形式美?
一、整齐一律
二、对比与调和
这里利用的是色 彩对比。增强了视 觉冲击力,达到鲜 明、醒目、深刻的 视觉效果。
大面积的黄色 与小面积的红色在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 协调的艺术效果。
三、奏和韵律
六、统一与和谐
日本的东本愿寺
法隆寺
东大寺金堂
从布局上看 中国寺庙遵守严格的中轴对称设计 而日本 则左右不对称 或者两个大殿并列(如东本愿寺) 或者右塔 左殿(如法隆寺)这是中国南北朝时代传播过去的建筑特点。
从建筑细部上看 日本建筑的大殿前檐喜欢加一个山花 向前的抱厦作为入口装饰(如东大寺金堂) 这是宋金时代 流传过去的 而在中国早就不流行了
日本寺庙建筑是仿照中国唐代前后时期的 比如大殿建 在一个平座之上 这是干栏建筑的特点 屋里用帷幕作为隔断 墙壁暴露木框架结构 斗拱粗大 间隔较长 屋檐探出深远 屋 顶有用树皮或草制成的山花才用悬鱼惹草装饰 日本的塔是 没有内部空间的 中心就是一根木柱子 顶部有长长的宝刹相 轮 这是中国南方佛塔的特点 窗户采用整块木板 开口很小 若有窗棂 多为最简单的直棂
灵隐寺天王殿 正门上悬“云林禅 寺”匾额,为清康 熙帝所题。清康熙 二十八年(1689年) 康熙帝南巡至灵隐, 一日早晨灵隐寺主 持谛晖法师陪同康 熙帝登上北高峰, 只见灵隐寺笼罩在 一片晨雾之中,康 熙帝即景生情题了 “云林禅寺”。
进天王殿,殿内供奉弥勒菩萨、四大天王和韦陀菩萨。四大天王 像高8米与弥勒菩萨同时重塑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弥勒佛后 壁佛龛里站着手执金刚杵的韦陀菩萨,韦陀佛像造型端庄,由独块香 樟木雕成,是南宋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很具观赏价值。
大雄宝殿高33.6米, 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单 层重檐寺院建筑之一。
大殿正中是一座 高24.8米的释迦牟尼 莲花坐像,造像“妙 相庄严”、“气韵生 动”,颔首俯视,令 人景仰,这是我国最 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 之一,是一件不可多 得的宗教艺术作品。
灵隐寺的原释迦牟尼像, 于1949年大雄宝殿正梁 因白蚁蛀空倒塌时被毁。 现在这座佛像是在1953 年重修寺宇时,由中国浙 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 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 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 佛像高十九点六米,比原 先的释迦造像高一倍多, 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佛 像造型端庄凝重,气宇轩 昂,低眉细目,极具风采。
谢谢观看!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