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捺)教案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11课 捺》西泠版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11课 捺》西泠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b7df0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d.png)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11课捺》西泠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捺的正、斜、横三种书写方式
2.学习并掌握“捺”的笔画结构和顺序,通过练习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书写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他们能够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并且能够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体现出审美品质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捺”的结构和书写方式
2.加强练习,提升书写能力
三、教学难点
1.通过练习掌握“捺”笔画的顺序和结构,加深对字形结构的理解
2.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使学生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
四、教学内容
1.讲解掌握“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在字的结构中,“捺”是指字形中斜向下的笔画,其特点是由顶部稍微向右偏移,中部下弯,尖部朝下,并以尖部结束。
在书写中,“捺”是非常常用的一种书法技法,掌握“捺”对于学生的书写能力非常重要。
2.介绍“捺”的书写方式
在书写“捺”时,需要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书写,可以分为三种基本书写方式:
2.1 正捺
正捺的书写方向是从上向下,从左向右,逐渐变细,尖端朝下。
在书写时要注意掌握书写的速度和手感,使得笔画的粗细渐变自然,线条流畅。
2.2 斜捺
斜捺书写方向是斜向下,从左上向右下,笔触变细变细再变粗,尖端同样朝下。
斜捺的书写难度比较大,需要掌握笔触的力度和速度,更加注重手感和遒劲的线条。
2.3 横捺
横捺书写方向是从左向右,水平书写,逐渐变细,尖端朝下。
横捺的书写相对比较简单,需要掌握笔画的平稳和横向速度的均匀。
3.讲解“捺”的笔画结构和顺序。
捺的写法教案
![捺的写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bbda2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7.png)
捺的写法教案教案标题: 捺字的写法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捺字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捺字的基本写法和技巧。
3. 学生通过练习,提高捺字写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准备:1.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
2. 教师准备捺字的示范材料,如书法作品或字帖。
3. 学生需要准备纸张和字帖。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一幅展示捺字的书法作品或字帖,并与学生一起观察和讨论。
2.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捺字是什么?捺字有哪些特点?知识讲解:1. 教师向学生介绍捺字的定义: 捺字是一种书法技法,指画笔从上而下、从左而右,以流畅的曲线向下倾斜写成的字。
2. 教师详细解释捺字的特点:a. 字体形态上捺字基本上呈“撇”的形状,笔画多以斜线或曲线为主。
b. 捺字以流畅、连贯为宜,体现书法作品的流畅美和动感。
c. 捺字要注意笔画的粗细变化和用笔的力度掌握。
示范演练:1. 教师用黑板或白板向学生展示捺字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教师通过示范第一个捺字,并鼓励学生跟随示范一起写。
3.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逐个指导并纠正学生的写法。
个别指导:1. 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笔画结构、用笔力度等方面。
2.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供实时的反馈和指导。
巩固练习:1. 学生使用字帖进行自主练习,同时互相检查并给予反馈。
2. 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字进行捺字练习,教师一对一辅导。
总结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关于捺字的写作体会和心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书法作品,并相互评价。
拓展活动:1. 学生可自由选择一个诗词或自己的名字,用捺字的技法完成书法作品。
2.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书法作品,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评论和建议。
教案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书法作品的完成度、准确性和美感。
3. 学生对于捺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注:该教案只是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和指导,具体教案撰写中应根据教材要求、学生年级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6.捺|人美版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6.捺|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bd0c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0.png)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6.捺|人美版教学目标1.理解捺的概念和本质;2.了解捺的形态和演变过程;3.掌握捺的基本笔画和技巧;4.能够熟练运用捺来书写相关字体。
教学重点1.理解捺的概念与特点;2.掌握捺的基本笔画;3.运用捺来书写相关字体。
教学难点1.掌握捺的运用技巧和方法;2.熟练掌握捺的书写规律。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介绍秦汉之际流传的楷书八法和草书的草经,并引出草书中的捺法。
2. 讲解捺的概念和特点(1)捺是指斜向下的笔画,它是右斜与左斜的交叉线段。
(2)捺由基本捺和补充捺组成,基本捺是指编写各种字形的基本捺形,而补充捺是在基本捺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和改进的捺式,常用于字的首尾和书写时的呼应。
3. 学习捺的基本笔画(1)左斜横钩捺:从上到下,向左斜下弯曲的一撇,有钩;(2)右斜横钩捺:从上到下,向右斜下弯曲的一撇,有钩;(3)左斜竖撇捺:斜向右下的一笔,撇出左侧;(4)右斜竖撇捺:斜向左下的一笔,撇出右侧;(5)左斜竖钩捺:从上到下,向左斜下弯曲的一撇,有钩;(6)右斜竖钩捺:从上到下,向右斜下弯曲的一撇,有钩。
4. 学习捺的发展演变通过讲解汉字发展的历程和草书的演变过程,引出捺的多变性和灵活性。
5. 授课实践(1)对比练习:将不同字体中的捺分别提取出来进行比对,发现不同字体间的捺的变化和差异。
(2)书写实践:从简单的捺的结构入手,逐渐提高难度,最终完成一组规范的书写作品。
6. 课堂总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强调捺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捺在草书中的运用。
巩固练习1.完成《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6.捺|人美版》中的附加练习;2.自行准备一篇有关捺的作品,并请同学们进行点评。
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掌握捺的概念与特点,以及运用不同的捺的方式书写不同的字体,引导学生在书写中体现出草书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汉字书写的熟练度和美感。
捺的教学教案
![捺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a29a2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7.png)
捺的教学教案教案标题:捺的教学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捺字的基本概念和形态结构。
2.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捺字的技巧和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捺字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捺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 捺字的正确书写方法。
3. 捺字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捺字的教学材料,包括示范字、练习纸等。
2. 学生准备书写工具,如铅笔、钢笔等。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通过展示捺字的示范字,引发学生对捺字的兴趣,并询问学生对捺字的了解程度。
2. 教师简要介绍捺字的定义和基本构造,让学生对捺字有初步的认识。
探究:1. 教师逐笔讲解捺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每个笔画的特点和书写顺序。
2. 教师通过示范书写捺字,让学生模仿跟写,纠正姿势和笔画顺序上的错误。
实践:1. 学生自主练习捺字的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2. 学生可以通过书写捺字的练习纸,或在日常写字中尝试运用捺字。
巩固: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捺字的集体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相互欣赏和评价。
2. 教师提供一些捺字的应用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捺字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拓展:1. 学生可以自主探索更多的捺字,拓展自己的捺字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可以尝试在书写中创造性地运用捺字,丰富自己的书写风格和表达方式。
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书写过程和成果,以及学生对捺字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2.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帮助彼此进步。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书法展览或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了解和欣赏捺字的艺术魅力。
2. 学生可以尝试学习其他书法字体,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捺的写法及其变化教案
![捺的写法及其变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0a774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c.png)
捺的写法及其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捺的基本写法。
2. 让学生了解捺的变化形式。
3. 培养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捺的基本写法。
2. 捺的变化形式。
教学难点:1. 捺的起笔、转笔和收笔。
2. 捺的变化形式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毛笔、墨汁、练习纸。
2. 相关捺的例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讲解捺的定义和作用。
2. 引导学生观察捺在汉字中的位置和形状。
二、捺的基本写法(10分钟)1. 讲解捺的起笔、转笔和收笔。
2. 示范捺的书写过程。
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捺,体会捺的书写要领。
三、捺的变化形式(10分钟)1. 讲解捺的变化形式,如长捺、短捺、平捺、斜捺等。
2. 示范捺的变化形式的书写过程。
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捺的变化形式,体会捺的变化要领。
四、练习捺的书写(10分钟)1. 学生独立书写捺,注意把握捺的起笔、转笔和收笔。
2. 学生尝试书写捺的变化形式,体会捺的变化运用。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捺书写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捺的基本写法和变化形式,能够在书写汉字时正确运用捺。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捺的形状和位置,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要加强学生的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六、案例分析:捺在常用字中的应用(10分钟)1. 分析捺在常用字中的应用,如捺在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汉字中的作用。
2. 学生观察、分析老师提供的捺在常用字中的应用案例。
七、捺的书写技巧与审美(10分钟)1. 讲解捺的书写技巧,如如何把握捺的力度、速度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捺的审美特点,如捺的流畅、饱满、舒展等。
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捺的书写,注意把握捺的书写技巧和审美特点。
八、课堂练习:创作带有捺的字(15分钟)1. 学生独立创作带有捺的汉字,注意运用所学捺的书写方法和变化形式。
2. 学生互相交流、欣赏彼此的创作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九、捺的书写在日常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0分钟)1. 讲解捺在日常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如捺的书写规范、捺的搭配等。
幼小衔接笔画教案捺
![幼小衔接笔画教案捺](https://img.taocdn.com/s3/m/20d094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e.png)
幼小衔接笔画教案捺教案标题:幼小衔接笔画教案-捺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掌握汉字书写中的捺字形结构和正确的笔画顺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提高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幼儿认知卡片,上面有捺字的示范。
2. 幼儿练习用的纸张和绘图工具,如彩色铅笔或毛笔。
3. 捺字的示范作品或图片。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前几堂课学习的笔画基本知识,如横、竖、撇、捺等。
- 提问幼儿:“你们还记得什么是捺吗?它是由哪几个基本笔画组成的?” - 通过互动讨论,帮助幼儿回忆和巩固已学知识。
2. 示范与讲解(10分钟):- 准备幼儿认知卡片或课件,上面有捺字的示范。
- 通过示范,向幼儿展示捺字的正确书写方式和笔画顺序。
- 强调捺字的基本形态和特点,如向下的直线和结尾的弯曲。
- 解释捺字的意义和用法,例如“捺”在汉字中的常见位置和组合。
3. 练习与巩固(15分钟):- 分发练习用的纸张和绘图工具给每个幼儿。
- 让幼儿在纸上模仿示范,练习捺字的正确书写方式。
- 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幼儿可能出现的错误。
- 鼓励幼儿多练习,逐渐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4. 创作与展示(10分钟):- 鼓励幼儿运用捺字的基本形态创作简单的图画或字母。
- 提供一些创作的示范,如“捺”字组成的小鸟、花朵等。
-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与同伴分享。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 与幼儿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强调捺字的书写要点和笔画顺序。
- 提问幼儿:“你们觉得今天的练习有什么收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拓展活动:1. 继续练习捺字的书写,逐渐提高书写的速度和准确性。
2. 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环境中的汉字,找出其中的捺字,并尝试模仿书写。
3. 制作捺字的拓印工具,让幼儿用拓印方式体验捺字的书写过程。
4. 制作捺字的游戏或拼图,让幼儿通过游戏巩固和扩展捺字的认知。
幼儿园大班捺教案
![幼儿园大班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f991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4.png)
幼儿园大班捺教案
教学目标
•学生能正确掌握捺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方法。
•学生能在书写时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持笔画清晰、流利。
•学生能理解捺字的含义,增强对捺字的认识和印象。
教学内容
1.了解捺字的特点和书写方法;
2.向孩子展示各种捺字,让学生认识并模仿;
3.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任务,让他们熟练掌握捺字;
4.进行生动的教学互动环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去运用捺字。
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介绍捺字的意义、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引导孩子们对捺字发出自己的看法;
–让孩子们先看看书里、报纸上、广告牌等各种地方的各种捺字,了解捺字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自己动手画捺字
–给孩子们分配版面、笔和纸,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能力尽可能地画出捺字;
–让孩子们留意自己的姿态和手势,保持笔法流利和连贯;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纠正孩子们的笔画,以便他们更加了解、掌握捺字的基本书写技巧。
3.练习笔画和书写捺字
–分组安排孩子们进行比较有趣的练习任务,例如逐个书写捺字的不同组合、顺序和技巧,并注重提高孩子们的速度和精确度;
–在教学过程中广泛使用语音交互和互动游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并提高孩子们的记忆力和学习经验。
4.教学总结
–让孩子们重温本堂课所学到的内容,巩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提供对于下堂课的预告,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动力。
教学计划
•时间: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适龄:幼儿园大班。
教学评估
•老师会根据学生的书写差异、速度、姿态等因素对其进行评估;
•在学期末进行期末评价。
教学资源
•《童话大全》;
•笔、纸等书写材料。
捺的写法教案
![捺的写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fc06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b.png)
捺的写法教案捺的写法教案一、引言在书法艺术中,捺是一种常见的书写技法,通过运用捺的写法,可以使书法作品更加生动、饱满。
本文将介绍捺的写法教案,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技巧。
二、捺的基本概念捺是指用毛笔或者钢笔在纸上斜向下压,形成一条斜线的书写技法。
捺的特点是线条流畅、有力,给人以稳重、沉稳的感觉。
捺的写法可以应用于汉字的横、竖、撇、捺等部首,使字体更加立体、有层次感。
三、捺的基本要领1. 笔法捺的笔法要求笔尖与纸面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通常为30度左右。
笔尖要稍微用力,使墨水或墨汁充分渗透纸张,形成饱满的线条。
同时,要保持手腕和手臂的协调运动,以保证线条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2. 用笔顺序在书写中,捺的用笔顺序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是常用的用笔顺序。
通过正确的用笔顺序,可以使捺的线条更加流畅,整体效果更加美观。
3. 线条的粗细变化捺的线条可以通过笔的用力和角度的变化来实现粗细的变化。
在书写中,可以通过加大用力和增加角度来形成粗线条,通过减小用力和减小角度来形成细线条。
这样的变化可以使捺的字体更加丰富多样,增加艺术感。
四、捺的实践演练1. 基本笔画练习首先,进行基本笔画的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汉字部首,如“丿”、“乚”、“丷”等,通过多次重复练习,熟悉捺的笔法和用笔顺序。
2. 单字练习在掌握了基本笔画后,可以进行单字的练习。
选取一些常用的汉字,如“人”、“山”、“水”等,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捺的技巧和要领。
3. 短句练习在掌握了单字的练习后,可以进行短句的练习。
选择一些简单的短句,如“春风吹又生”、“山高水长”等,通过将多个字的捺连起来,形成整体的书写效果。
五、捺的艺术表现1. 线条的变化捺的线条可以通过用笔顺序、用力和角度的变化来实现不同的效果。
可以通过加粗、加细、加重或加淡等手法,使捺的字体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2. 结构的调整在书写中,可以根据字形的特点进行结构的调整。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排列,使捺的字体更加均衡、协调,形成整体的美感。
《第9课捺》教案三年级上册书法
![《第9课捺》教案三年级上册书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bdd78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8.png)
2024 湘美版小学书法三年级上册《第9 课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捺画的形态特征,了解捺画的种类,如平捺、斜捺。
2. 掌握捺画的书写要领,通过练习能够较为规范、流畅地书写捺画。
3.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培养学生耐心、专注的学习品质,增强学生对汉字书写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掌握平捺和斜捺的起笔、行笔、收笔的动作要领。
2. 能够准确区分平捺和斜捺在形态和书写上的差异。
(二)教学难点1. 捺画的出锋和捺脚的形态表现,做到舒展自然。
2. 在含有捺画的汉字中,合理安排捺画与其他笔画的关系,使整个字结构平稳、美观。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捺画的书写示范视频、不同字体中捺画的图片等。
2. 学生书写用具,如毛笔、宣纸、墨汁、砚台等。
3. 展示台,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1. 展示一些包含捺画的汉字,如“人”“之”“走”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中的捺画。
2.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捺画像什么?它在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10 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平捺和斜捺的形态,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平捺:形态较为平缓,水平方向的坡度较小,捺脚较平。
斜捺:倾斜角度较大,捺脚较尖。
2. 讲解平捺和斜捺的书写要领。
平捺:起笔轻,向右下渐行渐按,行至捺脚处稍顿,然后向右水平方向出锋。
斜捺:起笔稍重,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至捺脚处顿笔,然后向右出锋。
3. 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示范,边写边强调关键的动作和笔画的形态。
(三)练习(20 分钟)1. 学生先在练习纸上进行空写练习,感受书写的动作和节奏。
2. 然后进行实际的书写练习,每种捺画练习10 遍左右。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坐姿、握笔姿势和书写方法。
3. 练习书写包含平捺和斜捺的简单汉字,如“之”“达”“近”等,体会捺画在字中的运用。
中班捺的笔顺教案
![中班捺的笔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fccb1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d.png)
中班捺的笔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捺的笔顺规则。
3. 提高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认识,提高书写速度和字形的美观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捺的笔顺规则。
难点:正确书写捺,使字形美观。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捺的笔顺动画。
2. 准备捺的字卡和练习册。
3. 准备好毛笔、墨水、纸张等书写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捺的笔顺动画,引导学生关注捺的书写顺序。
2. 讲解:教师讲解捺的笔顺规则,让学生明白如何正确书写捺。
3. 示范: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捺,边写边讲解每个笔画的顺序和要点。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捺,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的书写姿势和笔顺。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作业中运用捺的笔顺,提高书写效果。
6.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的书写情况,强调捺的笔顺规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和习惯。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练习册中有关捺的练习题。
3. 教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书写情况,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拓展:1. 教师通过PPT展示其他含有捺的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捺是如何书写的。
2. 学生尝试分析这些字的捺笔顺,并与教师进行讨论。
3.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捺在汉字中的变化,如长捺、短捺、平捺等,并讲解其书写要点。
七、书写技巧:1. 教师讲解书写捺时的一些技巧,如如何控制毛笔的湿度、如何运用手腕力量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书写捺,注意运用所学技巧。
3.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书写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八、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掌握的内容,强调捺的笔顺规则和书写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九、评价与反思:1. 教师对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笔顺、字形、书写速度等方面。
2. 学生对自己的书写情况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将继续学习新的笔顺规则,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源和练习题。
一年级书法教案捺
![一年级书法教案捺](https://img.taocdn.com/s3/m/6499bdd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b.png)
一年级书法教案捺篇一:小学一年级书法教案第一课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1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讲授新课。
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
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
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
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
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
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
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
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
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
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巩固练习: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第二课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2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检查书写用具摆放的位置、坐姿、站姿和执笔。
三、讲授新课。
老师:四四方方一座城,四条公路穿城中,两条最长,两条最短,看看四条公路组成一个什么字?黑板上贴有一张方白纸,标出中心,用四张红纸条,请同学贴出。
捺的写法教案
![捺的写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6176c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f.png)
捺的写法教案教案: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捺字的基本概念和写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通过实践体验和创意发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捺字的基本概念和写法2. 捺字的练习与创作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和示范2. 学生练习和创作3. 教师评价和指导教学资源:书法纸、毛笔、墨汁、水杯、毛巾、书法字帖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师生问好,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回顾之前学过的书法字体,让学生回忆书法字的特点和写法。
步骤二:讲解捺字的概念和写法(10分钟)1. 通过投影或手写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捺字的特点和字形结构。
2. 示范捺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方法,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3. 强调捺字的笔画要有起笔、横平竖直和收笔的规范动作。
步骤三:捺字的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书法纸、毛笔、墨汁等书法用品。
2. 让学生先模仿教师的示范,练习捺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姿势和笔法,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步骤四:捺字的创作(20分钟)1. 让学生自由发挥,利用捺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进行创意发挥。
2.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姿势和笔法,创造出个性化的捺字作品。
3. 提供书法字帖或其他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宽创作思路。
步骤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捺字作品,并向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感受。
2. 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肯定和建议。
3.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步骤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总结和鼓励,并强调书法字体的重要性和美学价值。
2. 学生回顾捺字的基本概念、写法和练习过程,总结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和难度,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书法字体,如行书、楷书等。
学生也可以尝试用其他材料替代毛笔和墨汁,如铅笔、水彩、颜料等进行创作,开拓艺术表现形式。
捺的写法幼儿园中班教案
![捺的写法幼儿园中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be087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6.png)
捺的写法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捺的写法进行汉字书写。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控制笔画粗细、长短,学会在纸上写出符合规范的汉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和美感。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捺的写法2.捺的写法的特点和技巧3.捺的写法的练习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分析孩子画画时常使用的捺的线条,给孩子提出问题:“小朋友,你画画时常使用的那一种线条叫什么?”引导孩子回答“捺线”。
2. 了解捺的写法给孩子出示一字一捺的三级字表,以“捺”字为例,引领理解捺的本质意义。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并要求孩子自己尝试。
3. 练习捺的写法教师在黑板上画好“捺”字,要求孩子在自己的练字本上,模仿教师的教法和笔画,写出符合规范的“捺”字。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捺的写法,例如:捺线的划分应该有规律,笔画的轻重要掌握得到位等。
4. 捺的写法的练习教师给孩子出示一个简单的带捺字,例如“鱼”、“扇”等,要求孩子自主体验、创意书写,并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发言,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技能点,加深孩子对捺的写法的理解和认知。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了互动式、观察式和让孩子动手实践式三种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对孩子书写成果的检查,也要注重孩子对捺的写法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评价。
六、教学体会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孩子们获取了新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了书写的技巧和过程。
这为后续课堂的教学提供了基础,也促进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自我提升。
书法教案(捺的书写)
![书法教案(捺的书写)](https://img.taocdn.com/s3/m/8921d2880912a216147929fe.png)
三、课堂小结:
找出练习中学生共性的问题,并适时加以纠正。
学生练 习
课 堂 练 习
1、摹写斜捺、平捺及其后边所带文字。
2、临写斜捺、平捺及其后边所带文字。
3、跟教师练习汉字“之、木”的书源自。课 堂 小 结找出练习中学生共性的问题,并适时加以纠正。
布 置 作 业
每天坚持认真书写10个字
看示范 听讲解
2、平捺:(教师示范讲解)
写法与斜捺相似,只是倾斜度比斜捺小,低刃可取平,也可略向 右上方捺出。
(五)注意:
斜捺与平捺最大的区别在于捺身倾斜度与低刃的不同,两者相似 的地方是先向右下方画反向圆弧,然后顿笔捺出。
三、课堂练习:
1、摹写斜捺、平捺及其后边所带文字。
2、临写斜捺、平捺及其后边所带文字。
板书设计
捺的书写
1、斜捺:2、平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基本掌握斜捺、平捺的书写规则,并能用 于实际的文字书写中,学习效果较好。
二、讲授新课:
(一)捺的两种变化:
在中国汉字的书写中,撇的书写一般分为斜捺和平捺两种变化。
(二)运笔要点:
下笔由轻到重,在捺的末端稍顿一下笔,然后捺出。力里变化为 轻f重f轻;速度变化为快f慢f快。
(三)捺的书写:(教师示范讲解)
1、斜捺:(教师示范讲解)
空中洛笔,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由轻到重运笔,至下端稍顿,然 后折笔向右,由重到轻捺出,末端如刀刃状,低刃取平。
课题
捺的书写
教学目标
1、认识捺的两种变化。
2、能正确书写、运用各种捺的笔画变化。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重点
运笔轨迹的把握
幼儿园中班笔画捺教案
![幼儿园中班笔画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8531c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a.png)
幼儿园中班笔画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笔画“捺”的基本形态和书写方法。
2.掌握笔画“捺”的规范书写姿势。
3.能够正确书写常见的带有笔画“捺”的汉字。
4.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毛笔。
2.资源:与笔画“捺”相关的图片和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引导幼儿回顾并复习已学过的笔画,如横、竖、撇等。
2.引入笔画“捺”–让幼儿观察和描述笔画“捺”的形态特点。
–示范教师用毛笔写出笔画“捺”的正确书写姿势。
3.练习笔画“捺”–配发练习册,让幼儿在册子上模仿书写笔画“捺”。
–在黑板上画出笔画“捺”的样例,让幼儿跟随老师一起模仿。
–分别让幼儿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纸上书写笔画“捺”。
4.教授带有笔画“捺”的汉字–首先出示“门”字,并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笔画,特别是带有笔画“捺”的部分。
–引导幼儿模仿老师的书写姿势,用毛笔在纸上写出“门”字。
–教授其他带有笔画“捺”的汉字,如“刀”、“人”、“了”、“一”等,重点讲解每个字的结构和书写方法。
5.温故知新–让幼儿在练习册上继续书写带有笔画“捺”的汉字,巩固所学内容。
–小组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带有笔画“捺”的汉字,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书写。
6.课堂反馈–在黑板上出示幼儿书写的汉字,让幼儿分析其中的问题和改进之处。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作品。
四、教学延伸1.观察生活中的笔画“捺”–带领幼儿到校园中观察周围环境中带有笔画“捺”的事物,如门、刀、人等。
–让幼儿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汉字,回到教室后再次练习书写。
2.制作笔画“捺”的拼图–指导幼儿用彩纸剪刀制作笔画“捺”的形状和线条,然后进行拼贴。
–鼓励幼儿将拼贴好的作品展示给小伙伴并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
3.游戏:寻找捺字游戏–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有带有笔画“捺”的汉字,将卡片隐藏起来。
–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寻找卡片,找到后必须正确书写出上面的汉字。
写字(捺)教案
![写字(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15c34ea300a6c30c229fd5.png)
了解掌握“捺”的书写要领
教学准备
笔、作业本
预习要求
了解掌握“捺”的书写要领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旁注
一、导入:
名人写字的故事《祝枝山小楷扇面》
板书课题:捺
齐读课题:捺
二 、新授:
1、讲解“捺”书写要领。
捺是向右的笔画。在楷书中,捺比较难写,特别是捺脚。书写时要先轻后重,向右下慢慢加力,捺脚处用力最重,然后向水平方向提笔收尾。捺脚不能上翘和下斜,不能折笔。注意它是写出来的,不能画。
2、斜捺
(1)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书写要领:
起笔轻,行笔轻到重,收笔平出。
(3)教师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斜捺有什么特点
(4)学生练习写斜捺。
3、平捺
(1)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书写要领:
起笔重,行笔轻到重,收笔平出。
(3)教师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平捺有什么特点
(4)学生练习写平捺。
课 题
7.捺
课时
1—1
总课时
总第:
日期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捺”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捺”。
三、练一练
1、教师范写本课的字
2、学生描红、临写
3、展示优秀作业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捺的书写方法,捺像小鹅脚短平,平捺似水起波粼,反捺如点尾下沉,一气呵成不复行。
教
后
记
(第 篇)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捺》湘美版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捺》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5243b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5.png)
(2)捺在汉字结构中不准确,影响汉字美观。
解决方法:教师可挑选典型汉字进行结构分析,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掌握捺在汉字结构中的应用。
(3)书法审美能力的提升: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有限,难以体会到捺的美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捺的基本笔画书写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捺的起笔、运笔、收笔的顺序和技巧,确保书写规范、流畅。
举例:以汉字“人”为例,讲解捺的书写方法,起笔轻、运笔重、收笔慢,形成美观的捺笔画。
(2)捺在汉字中的应用:教师需强调捺在汉字中的运用,使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带有捺笔画的汉字。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针对性;
2.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3.课后加强辅导,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增加课堂练习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捺》这一章节的内容。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我发现同学们对捺的书写并不陌生,但具体到书写技巧和美感方面,大家还存在一些困惑。这也让我意识到,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对细节的把握。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重点讲解了捺的基本概念和书写方法,并通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捺在汉字中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模仿书写时仍然存在困难,于是我及时进行了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书写要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捺的基本概念。捺是书法中的一类基本笔画,具有特定的书写顺序和形态。它是汉字书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影响汉字的美观度。
捺的写法教案
![捺的写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d9764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d.png)
捺的写法教案教案名称:捺的写法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习捺的正确写法以及相关规范。
3. 通过练习加深对捺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1. 黑板、白板或投影仪。
2. 讲解用的筆和墨水。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捺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捺在书法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捺的特点及其与其他书法字形的区别。
步骤二:讲解捺的写法1. 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详细介绍捺的正确写法和相关规范。
2. 注意讲解捺的起笔、顺序、下笔和收笔等要点。
3. 提醒学生注意捺的平稳与美感。
步骤三:练习写捺字1. 教师给学生分发试纸或作业纸,并向学生展示捺字的样本。
2.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练习写捺字。
3. 教师在此过程中适时地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和反馈。
步骤四:共同评价1.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写的捺字,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构造、平稳度和形态美感等方面进行评价。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1. 做一些捺字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捺的理解和掌握。
2.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字体、标识等,并尝试用捺的形式重新书写。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练习用捺的形式书写字体,培养审美意识和书法技巧。
步骤六:总结1. 教师对学生一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强调捺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收获。
2. 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和资源,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
教学评估:1. 在练习写捺字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写字动作和姿势,给予个别指导和反馈。
2. 学生之间互相展示捺字,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3. 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理解情况,进行课后评估和反馈。
捺的写法教案
![捺的写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c7937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2.png)
捺的写法教案一、引言捺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种基本技法,主要用于毛笔字的写作。
捺法的特点是笔画用力均匀,形成干净利落的墨迹,给人稳重、庄重的感觉。
本教案旨在介绍捺的写法步骤和技巧,帮助初学者掌握这一基本书法技法。
二、捺的写法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捺的写作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和工具:- 毛笔:选择一支质量较好、笔笔粗细均匀的毛笔。
- 墨汁:使用墨块加水搅拌成适度稀薄的墨汁。
- 宣纸:选择平滑、质地较好的宣纸。
- 粗细笔:用于练习时方便勾画示意线条。
2. 姿势与笔法- 坐姿:保持身体挺直,将纸放在桌面上。
- 握笔:将毛笔握于中部,保持适度的力度,不过紧也不过松。
- 落笔:将笔尖放于宣纸上,稍微加压使毛笔分散墨汁,然后均匀落笔,与纸面成约30度角度。
- 先以粗细笔在宣纸上勾画出示意线条,以指导捺的方向和形状。
- 从笔画的起点开始,以均匀的力度向终点的方向推进,形成一条直线的捺。
- 捺的方向:一般捺的方式都是从左上到右下,也可以根据具体字形进行适当调整。
4. 实践演练- 练习单笔直捺:选择简单的字形,如“一”或“之”等,通过反复练习来熟悉捺的力度和方向。
- 练习完整字捺:选择不同难度的字进行练习,逐渐提高自己捺字的技巧和流利程度。
三、捺的技巧1. 均匀用力:捺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用力的均匀性,不可出现有力过弱或过猛的情况。
通过练习来培养对力度的掌握能力。
2. 注意速度:捺的速度一般较快,但不可过快以至于失去控制。
初学者可以先慢慢练习,掌握捺的形态后逐渐增加书写速度。
3. 墨汁控制:墨汁不宜太浓也不宜太稀,需要达到适中的稠度,这样才能形成墨迹饱满、有质感的效果。
4. 练习与理解:通过大量的练习,结合观摩优秀的书法作品,逐渐理解捺的技法和精髓,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捺作为一种基本书法技法,在中国传统书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初学者要掌握捺的写法,需要从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开始,通过勤加练习和理解掌握捺的技巧和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捺
课时
1—1
总课时
总第:
日期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捺”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捺”。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捺”。
三、练一练
1、教师范写本课的字
2、学生描红、临写
3、展示优秀作业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捺的书写方法,捺像小鹅脚短平,平捺似水起波粼,反捺如点尾下沉,一气呵成不复行。
教
后
记
(第 篇)
教学难点
了解掌握“捺”的书写要领
教学准备
笔、作业本
预习要求
了解掌握“捺”的书写要领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旁注
一、导入:
名人写字的故事《祝枝山小楷扇面》
板书课题:捺
齐读课题:捺
二 、新授:
1、讲解“捺”书写要领。
捺是向右的笔画。在楷书中,捺比较难写,特别是捺脚。书写时要先轻后重,向右下慢慢加力,捺脚处用力最重,然后向水平方向提笔收尾。捺脚不能上翘和下斜,不能折笔。注意它是写出来的,不能画。
2、斜捺
(1)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书写要领:
起笔轻,行笔轻到重,收笔平出。
(3)教师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斜捺有什么特点?
(4)学生练习写斜捺。
3、平捺
(1)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书写要领:
起笔重,行笔轻到重,收笔平出。
(3)教师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平捺有什么特点?
(4)学生练习写平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