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有关知识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于对立统一观点与对立统一关系的几道题
(2014重庆卷)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国,在历史上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如何看待中俄关系的发展。

第一、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

中俄双方经济上互补,政治上合作,文化上交融,具有同一性:中俄双方作为主权独立的大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具有斗争性。

第二,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上合作是以各自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没有差异和对立就没有合作:中俄两国在合作中又要维护各自的利益。

第三,矛盾双方既对立有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俄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推动中俄关系发展
(2013全国卷)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

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

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14分)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但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

(4分)
②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从实际出发,探索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用中保护。

(4分)
(2014.河南南阳高二模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市场经济需要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配合,充分尊重市场客观规律,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市场能做的就让市场去做,社会可以做好的就让社会去做,政府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让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激发更大的活力,这样才能形成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关系
(1)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在资源配置中,政府发挥着宏观调控的作用,市场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3)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政府的作用与市场的作用应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4)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应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通过以上几道题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完全归纳啊)
对立统一观点包括了整个矛盾的观点,但要分析A与B的关系时一定有对立统一关系原理
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就是指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3、高中政治用对立统一观点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怎样区分
它们都是用矛盾的有关内容答题
区别就是:前者要答世界观和方法论,后者只需答方法论
4、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与“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
在高考文综主观题测试中,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即矛盾的观点是常考的高考考点,而命题的角度中比较常见的是“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与“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这两种命题角度,常常被很多学生混淆,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因而“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就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二者之间没有什么不同,因而出现严重失分,以下以2013年高考中与此直接相关的两个主观题为例,分析把握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达到更为准确地回答这类主观题。

例一:【2013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31题,节选】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

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根据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就如何合理开发文化遗产提出两条建议,并说明其哲学依据。

简析:此类“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它的答题范围较广,考虑范围应包括与矛盾有关的所有知识,如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原理及其方法论,从中挑选切合题意的内容,得出本题参考答案如下:
合理开发文化遗产应根据各地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合理开发文化遗产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例二:【2013年高考文综全国卷新课标II第39题,节选】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一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

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

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简析:此类“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它的答题范围较小,主要是直接考虑对立、统一两个方面,原理的分析主要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内容,而方法论则是教材上“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两点内容,即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据此可推导出本题参考答案如下: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但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

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实际出发,探索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办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用中保护。

哲学矛盾分析法主要观点
矛盾分析法:
1.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矛盾即对立统一。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有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工作方法。

(要着重把握其方法论意义即二者辩证关系的地位与作用,在教材)
5.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方法论要求: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共同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7、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具体内容包括:①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与矛盾的观点有区别吗?
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

辩证法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方法论。

哲学中的矛盾对立统一怎么理解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作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称作同一性.要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就必须弄清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同一性有如表现:
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说,任何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各以自己的对立方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对方,它自己也将不会存在.“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比如,一块磁铁总有南北两极,这两极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即使将它切断、打碎,它仍然是南北两极同时存在,要想得到只有南极而没有北极或者只有北极而没有南极的单磁极是不可能的.如果把它的一极磁性消除了,那么它的另一极磁性也将同时消失.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这说的正是矛盾的统一性问题.正因为是冤家,是对立面,它们才能聚集在一起,共同维持统一整体的存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生物进化中的遗传与
变异、认识中的真理与谬误等等,都是这种矛盾双方同一性的表现.我国古代哲学名著《老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意思是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低,音与声,前与后,所有这些对立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着的,没有甲方就没有乙方,反之亦然.
其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这是矛盾同一性的更重要的一层含义.矛盾的相互贯通表现为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矛盾着的每一方都包含和渗透着对方的因素和属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例如吸引中有排斥,排斥中有吸引;化合中有分解,分解中有化合;同化中有异化,异化中有同化;遗传中有变异,变异中有遗传;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绝对真理中有相对真理,相对真理中有绝对真理等等.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一
种表现,是矛盾双方在分子、因素或部分上的相互包含、相互交叉.它是从相互依存形式上的相互联结进到内容上的相互联结,因而它是比相互依存更前进一步的同一性状
态和阶段.
第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你能变成我,我能变成你.事物的转化总是向着自己的他者、即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也表明对立面之间有互相贯通的性质,有内在的同一性.比如,鸡蛋转化为小鸡而不能转化为石头;战争转化为和平,和平转化为战争;成功转化为失败,失败转化为成功,如此等等.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矛盾双方联结达到极端或顶点的状态,是矛盾双方在相互渗透中准备起来的整体性的变化.矛盾双方转化后形成新的统一体,矛盾双方又在新统一体的基础上继续相互依存,因此它又是相互依存的动态形式.
2、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
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术语来表达,如互相否定、互相反对、互相限制、互相离异、互相分化、互相批评等等,这些都是矛盾斗争性的具体形式,从
不同侧面表现着矛盾着的对立面互相排斥的含义.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最广泛的哲学
范畴,它表现为:
第一,矛盾双方的相互差异.即相互区别和限制,“你不同于我,我不同于你”.例如上与下、左与右、强与弱、大与小、多与少等等.矛盾双方的对立与斗争正是在它们存在这种本质差异的基础上展开的,矛盾双方的分离首先体现在本质差别之中.(这点特别要注意让学生理差异就是对立.)
第二,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即“你离开我,我离开你”.相互排除、相互冲突、相互反对等都是这个意思.存在着本质差异的矛盾双方朝各自相反的方向产生相互作用,形成了进一步相互分离、相互抗争的态势.
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克服,即“你吃掉我,我吃掉你”.矛盾对立面的相互排斥的进一步发展是相互克服,矛盾双方都力图剥夺对方的存在,其结果导致了事物的发展、飞跃.克服是矛盾斗争的最高阶段的表现,是矛盾双方相互分离达到极端、顶点的状态.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从两者在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来看,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和事物的稳定性相联系,斗争性同事物的变动性相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主要是指它的有条件性.因为,任何矛盾的统一体,以及贯穿其中的同一性的存在,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只有当某种特定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
才具有同一性,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这种特定条件消失时,矛盾双方就失去同一性,就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所以,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体现着事物的稳定性、常住性,而事物的稳定性、常住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所以,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无条件性.无条件性是指矛盾斗争既存在于具体条件之中,受特定条件所限制,同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
的新条件.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事物的变动性,而事物的变动性则是无条件的,即在任
何条件下都是要贯彻下去的.矛盾的斗争性既存在于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中,也存在于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中.所以,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是,决不能把斗争性的无条件性误认为矛盾的斗争性不与任何条件相联系,而是指事物运动的量变和质变两种
状态都是矛盾斗争引起的,事物运动、发展的绝对性根源于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绝对性.
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的.任何一个矛盾总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只有同一性没有斗争性,或者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的矛盾是没有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是包含着对立的统一,没有斗争性就
没有同一性,这就是所谓的“相反”才能“相成”.所以,同一性必然离不开斗争性.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差异、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就谈不上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其二,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也不是乱斗的,斗争只有在统
一体内部才有斗争,离开统一性就不会有斗争.斗争性的存在要受到同一性的制约,斗
争的形式、规模、激烈程度等,都受到同一性制约.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它们联结起来;真理与谬误由人的认识把它们联系起来,并存在于人类认识的始终.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联结,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