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歌_战声
郭沫若的天狗原文赏析
结语:郭沫若的文学作品
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影响,让我们在其中学习感悟到了许多的知识。以上就是小编整理收集的郭沫若的天狗原文赏析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扩展阅读:郭沫若作品大全
《天狗》
《笔立山头展望》
郭沫若的天狗原文赏析
郭沫若
是我们中国的著名文学
家,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是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郭沫若的天狗原文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天狗》原文
郭沫若
一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
二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正因为如此,第三节中,这汇聚了“全宇宙的能的总量”的“天狗”终于暴烈地行动起来,它“飞奔”、“狂叫”、“燃烧”,“如烈火一样地燃烧”、“如大海一样地狂叫”、“如电气一样地飞跑”,并且无情地“剥”、“食”、“吸”、“啮”自己的肉体,毁灭自己旧的形骸,进而渗透入自己的精神细胞,在内在本质上更敏锐、更自觉地把握自我意识。最后,以“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收束全篇,将“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新生的革新精神,以奇异的光彩描画出来,从而使整首诗在主题意向上统一到郭沫若式的“涅磐”精神的基调中。
天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把自我的情感熔铸到“天狗”的形象中,直接以“天狗”自比,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每行诗均以“天狗”自比,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每行诗均以“我”为主语起笔,又多以带有肯定语气的判断词“是”强化比喻,直抒胸臆,以造成火山般喷发式的奔突,汹涌澎湃的激情。充分表现出五四时代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性解放和自我新生的社会精神。
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郭沫若)【圣才出品】
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郭沫若4.1复习笔记一、生平及创作道路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笔名沫若。
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和历史剧作家。
(一)生平经历与创作概况1.幼年(1)文学影响①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熏陶,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
②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论,林琴南翻译的外国文学名著,都对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2)社会活动目睹清政府统治的腐败和黑暗,民主意识和反叛精神不断增强,多次参加反抗军阀统治和教育当局的学潮。
2.日本留学(1)经过①东渡日本学医:1914年初留日期间,广泛涉猎大量世界名著。
泰戈尔、歌德、海涅、雪莱、惠特曼等诗人的作品对他产生了极大的鼓舞和深刻的影响。
②诗的创作爆发期:1919年上半年~1920年上半年1921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女神》,开辟一代诗风,成为中国现代新诗运动真正的奠基之作。
③成立“创造社”:1921年7月1921年7月,郭沫若与郁达夫、成仿吾、田汉、张资平等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共同发起组织了创造社。
(2)思想在接受西方文艺理论和哲学思潮的过程中,他特别受到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泛神论”哲学思想的影响。
(3)影响学医的兴趣逐步以至完全被文学所取代,开始创作白话新诗和小说。
3.第一次归国:1923年~1928年(1)经过①1923年回国后,在继续从事创造社工作的同时,又创作了许多新诗和历史剧。
如:先后结成诗集的《星空》《前茅》《瓶》和历史剧集《三个叛逆的女性》。
②1924年,翻译日本经济学家河上肇的著作《社会组织和社会革命》,开始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③1926年夏,参加北伐,任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在实际革命斗争中更清醒地认识了中国社会的本质问题。
④1927年3月底,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前夕,郭沫若写下震惊中外的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朗诵版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朗诵版披荆斩棘走革命,海内外同胞颂赞扬。
太行之巅高歌嘹亮,铁血柔情实为昂。
诗人战士情怀壮,笔墨丹青如也香。
沧桑岁月留余音,诚挚赞美郭沫若。
相传郭氏义与才,烈火烹茶魂敢挥。
诗作歌谣感人肺,眷恋中华英雄血。
伤时怒气如虎踞,悲毁栖鹞厌鱼跃。
峰顶怒吼声依旧,诚挚赞美郭沫若。
壮志凌云天地间,红颜青衫情比金。
风华正茂豪气冲,坚韧脊梁已执膺。
家国情怀激荡人,诚笔真情泪湿巾。
觉醒新民晨曦光,诚挚赞美郭沫若。
高山仰止摄影才,花开歌艺任风摇。
流云叠翠燕翔处,杏花吐艳鹊啼遥。
诗歌豪情临大地,破茧挣脱是凤凰。
三生无悔为中华,诚挚赞美郭沫若。
古今诗骚求英才,龙泉剑术砺战怀。
红尘依然情义在,博学多才书香开。
鱼水亲情浸灵魂,浓墨重彩映华夏。
九州万物共赞扬,诚挚赞美郭沫若。
史载伟人崇壮举,克劳秀才多卷翘。
庸庸碌碌谁与伦,豪杰儿女盼彪炳。
磅礴豪情凛世间,奇才异士争传颂。
此情此景含泪眼,万般情愫溢胸臆。
叱咤风云伟业成,英魂魅力展光辉。
三千年华千秋盛,百花齐放万道飞。
胸怀大志千秋续,诚挚赞美郭沫若。
太行山高人更高,大漠戈壁更特立。
英魂高飞笔墨擦,红尘自当热血挽。
昔日风雨今犹在,重返山巅再续写。
踏尘砥砺唤英雄,诚挚赞美郭沫若。
高山仰止抱大志,泱泱豪情振中华。
青云直上鹏图志,诗魂舞动华夏风。
凤凰展翅任翱翔,砥砺前行昭英雄。
铿锵有力斩黄巢,诚挚赞美郭沫若。
伟大诗人颂赞词,永垂不朽书史碑。
一生热血向太阳,英魂永驻大地康。
大江东去浩浩荡,伟业瞩目彰显扬。
英雄永在山河侧,诚挚赞美郭沫若。
红尘遐想翱翔志,大义豪情映乾坤。
千秋万代传奇人,声振寰宇了乾坤。
龙腾虎跃雄风卷,峥嵘山河豪情存。
一代楷模永闪耀,诚挚赞美郭沫若。
郭沫若同志朗诵版:披荆斩棘走革命,海内外同胞颂赞扬。
太行之巅高歌嘹亮,铁血柔情实为昂。
诗人战士情怀壮,笔墨丹青如也香。
相传郭氏义与才,烈火烹茶魂敢挥。
诗作歌谣感人肺,眷恋中华英雄血。
伤时怒气如虎踞,悲毁栖鹞厌鱼跃。
峰顶怒吼声依旧,诚挚赞美郭沫若。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 (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学习提示①这首诗是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中的代表性作品。
诗人设想站在地球”边上“全方位俯瞰地球,放出声声呼喊,纵情高歌,想象着那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和狂暴的太平洋,意在赞美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壮强大的力量。
②学习这首诗歌,我们要密切关注整首歌是创作的历史大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中国的“五四运动”爆发时期,诗人由海外留学归来,在浩瀚的大洋之上,感受到了家乡故土之上正在翻涌的时代强波,有感而发。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歌除了“青春”主题,还有对时代的思考,对变革的探索,拥有更加宏大的思辨内涵。
素养目标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感悟诗人所要表达的革旧出新的创造精神。
2.了解浪漫主义的诗作风格,把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3.诵读诗歌,感悟诗歌中所包含的巨大力量和革命热忱。
重难点明白《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内在的情感旋律,把握诗作的内容加深理解,探究诗歌的情感。
一、新课导入1.对下句,猜人物他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
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
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
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思索了片刻,对道:。
由于对句不凡,表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结果全体偷桃学生一律免罚了。
对句: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人物:郭沫若。
2.新诗奠基人—郭沫若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
生于四川乐山沙湾。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
这个时期,他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人生经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郭沫若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
1924年到1927年间,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
抗战开始后回国,这一时期著有《屈原》等历史剧及大量诗文。
郭沫若的代表作
郭沫若的代表作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黄浦江口》平和之乡哟!我的父母之邦!岸草那么青翠!流水这般嫩黄!我倚着船围远望,平坦的大地如像海洋,除了一些青翠的柳波,全没有山崖阻障。
小舟在波上簸扬,人们如在梦中一样。
平和之乡哟!我的父母之邦!一九二一年四月三日2、《诗的宣言》你看,我是这样的真率,我是一点也没有什么修饰。
我爱的是那些工人和农人,他们赤着脚,裸着身体。
我也赤着脚,裸着身体,我仇视那富有的阶级:他们美,他们爱美,他们的一身:绫罗,香水,宝石。
我是诗,这便是我的宣言,我的阶级是属于无产;不过我觉得还软弱了一点,我应该还要经过爆裂一番。
这怕是我才恢复不久,我的气魄总没有以前雄厚。
我希望我总有一天,我要如暴风一样怒吼。
一九二八年一月七日2、《血肉的长城》爱国是国民人人所应有的责任人人都应该竭尽自己的精诚,更何况国家临到了危急存亡时分。
我们的国家目前遇着了横暴的强寇,接连地吞蚀了我们的冀北、热河、满洲,我们不把全部的失地收回,誓不罢手。
有人嘲笑我们是以戎克和铁舰敌对,然而我们的戎克是充满着士气鱼雷,我们要把敌人的舰队全盘炸毁。
有人患了恐日病,以为日寇太强,我们的军备无论如何是比它不上,然而淞沪抗战的结果请看怎样?我们并不怯懦,也并不想骄矜,然而我们相信,我们终要战胜敌人,我们要以血以肉新筑一座万里长城!4、《战声》战声紧张时大家都觉得快心,战声弛缓时大家都觉得消沉。
战声的一弛一张关于民族的命运,我们到底是要作奴隶,还是依然主人?站起来啊,没再存万分之一的幸,委曲求全的苟活快不是真正的生。
追求和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天性,然而和平的母体呢,朋友,却是战声。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日晨5、《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一)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二)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一.课题《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二.教学目的1、诵读诗歌,体会了解郭沫若气势蓬勃的诗性,领略诗歌生动的语言,领略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之美。
2、伴随着五月崇尚科学、民主、自由的时代精神,让我们了解诗人对旧社会、旧思想的批判否定,表现诗人对科学、民主、自由的向往。
3. 了解郭沫若创作诗歌的艺术特点,试着自己创作一首以“致敬青春”为主题的诗歌。
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学重难点学习了解诗歌,体会郭沫若诗歌的特点,并试着自己创作一首以《献给青春》的诗歌。
五.教学方法朗诵法、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六.教学过程1.背景介绍:《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
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的社会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这首诗意境壮阔,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当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成功的影响,决心从日本归国为中国民主科学社会做贡献,但在归国的海面上看到那海上的壮观景象,于是,一首诗歌在作者的笔下诞生了,表现了诗人对封建的社会的批判和对新思想。
当时作者正在中国5 月4 日运动爆发后在日本一个医学院大学求学,5月4日运动所创造的巨大“权力浪潮”横渡太平洋,给了对时代脉搏始终敏感的年轻朝气的郭沫若,有了直接挥手横竖书写的机会。
诗中描绘的气势磅礴的情景,象征着五四运动的气势磅礴。
撇开其他层面不谈,它也是世界趋势的大规模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
5月4日运动摧毁了洪都如洪岛的一切反封建反殖民思想网络,为未来5 月4 日运动展示的是一幅辉煌的图画。
二是宏观上,世界规模化工业生产的趋势正在席卷日本和中国,并试图向全世界蔓延,这是历史进步的不可阻挡之势。
第四章:中国现当代文学 诗歌
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样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 • • • • • • • • • • • • • 青沈沈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 光芒万丈地,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 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 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划平! 出现了哟!出现了哟!耿晶晶地白灼的圆光! 从我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 太阳哟!我背立在大海边头紧觑着你。 太阳哟!你不把我照得个通明,我不回去! 太阳哟!你请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 太阳哟!我眼光背开了你时,四面都是黑暗! 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生命照成道鲜红的血流! 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诗歌照成些金色的浮沤! 太阳哟!我心海中的云岛也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了! 太阳哟!你请永远倾听着,倾听着,我心海中的怒涛!
• 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 学,1921年7月与成仿吾、郁 达夫等在日本组织成立创造社, 1923年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 国。1928年流亡日本,1937年 7月从日本回国。
• (2)主要作品:诗集《女 神》、诗文集《星空》、诗 集《前茅》、《恢复》,自 叙传《我的童年》、《反正 前后》、《创造十年》、 《北伐途次》,诗集《战声 集》等;
5、冯至:“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 人”(鲁迅语),主张情感、艺术 的节制。哲理、沉思。 日常生活—内在哲理—生命体验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冯至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我们都能让它化为尘埃: 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 象秋日的树木,一棵棵
《郭沫若》专题介绍
3、历史剧本 :《屈原》(已拍摄发行)、《虎符》、《棠棣之花》、《孔雀 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 《聂嫈》《高渐离》;
4、 回忆录:《洪波曲》 5、评论集: 《雄鸡集》 6、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 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郭沫若文集》(38卷) 等。
郭沫若,男,汉族,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1892年11月16日出生,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早年赴日本留 学,后接受斯宾诺沙、泰戈尔、惠特曼等人思想,决心弃医从文。 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这一 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 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 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 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 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1928 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 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 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 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 席,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 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
保存的郭沫若的故居
郭 沫 若 的 著 作
郭 沫 若 的 著 作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of the Volume Seve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1.宗璞(第4课《紫藤萝瀑布》)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2.沈复(第5课《童趣》)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卒年不详。
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
工诗画、散文。
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作品有《浮生六记》。
3.流沙河(第6课《理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1948年始发表作品,1950年到引ji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著名诗作有《就是那一只蟋蟀》。
4.玛丽·居里(1867-1934)(第9课《我的信念》)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5.孔子(前551—前479)(第10课《论语》十则)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6.朱自清(1898-1948)(第11课《春》)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郭沫若《炉中煤》全文赏析
郭沫若《炉中煤》全文赏析
《炉中煤》是郭沫若所作的一首经典的抗战诗歌,表现了抗战期间的深重压力和民族情感。
全文如下:
炉中煤,自光自热,烈火中煎熬。
国难当头焦土飞,克敌宝刀出鞘来。
八年敌辱何惨重,八年艰难路可何。
人民英雄挺胸膛,烽火战场绝不怕。
强敌欺凌何处尽,天下奇壮我无敌。
八年炉火烧双眸,社稷彻晓光炉火。
炉中煤,即光即热,铜壶烹沸所多得。
灾难临头震惊世,克敌要塞出横批。
八年急公好义今,八年饥寒冻盖深。
人民有国终须建,烽火不熄割据侵。
强敌侵略何处尽,天下英勇我千秋。
八年爆炸布良夜,国士流血遍天柱。
炉中煤,自光自热,马蹄铁蹄鼓梆谐。
海外赤族心盼你,岂容走尽多少曲。
八年战争作修行,八年经验为本功。
山河重整英雄合,万民复兴报国功。
强敌灭亡何处尽,天下人民我喜迎。
炮声狂怒回廊响,民族气魄重苍生。
在《炉中煤》中,郭沫若引用了炉中煤的形象,来比喻战士们的顽强不屈和民族精神的鼓舞。
诗中也表现了抗战时期国家遭受到的巨大压力和艰难困苦,但也展现出人民英勇不屈、共同抗击侵略者的气概。
整首诗歌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情感,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情感和强烈的激励意义。
郭沫若标明为眷恋祖国的情绪的诗作
郭沫若标明为眷恋祖国的情绪的诗作郭沫若,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他的诗作以强烈的爱国情绪和对祖国的眷恋而著称。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新中国的岁月里,郭沫若用他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幅关于祖国的动人画卷。
本文将从郭沫若标明为眷恋祖国的情绪的诗作中选取几首,探究他对祖国的情感表达。
其一,郭沫若在《七律·读报身世事》中写道:“大江东去,浩浩荡荡,胡雁哀鸣。
我去淮南,越过秭归,越过秭归。
忽人essage罝弗稿,无言不去。
思君如此不忍思。
忽如其来,忽如其来,远山霭灭,红顶雁飞。
绿杨丝丝白日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他以大江东去、胡雁哀鸣的景象,形容着离乡别井之苦,同时诗中不断重复的“忽如其来”、“远山霭灭”等词汇,表现出他对祖国的无边眷恋之情。
而在《写西山老妇》这首诗中,郭沫若用细腻的笔触将祖国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严婆严婆,你儿在部队塌内守秩序。
你儿是军人背时年廿八了,谁家小媳妇家公自古守贞操廿八年?”这里的“严婆严婆”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善良老妇的形象,通过对这个老妇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军人的崇敬和对社会风气的思考。
郭沫若通过这首诗向世人展现了他眷恋祖国,思念家乡的情感。
郭沫若的诗作中也不乏对祖国山河之美的赞颂。
比如在《小洞天》中,诗人写道:“山如桂,石如峰,忽豁然开我的心胸;水如玉,滢如莹,我知玄机串玉京。
”他用生动的词句将精湛的山水之美呈现在我们眼前,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之情。
在郭沫若的诗作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对祖国的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敬仰。
比如《破幽梦》中的这句:“我是黄沙,我是黄河,黄河永远向东流。
”他以黄河为象征,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对祖国历史的敬仰之情。
而在《清明日》中他写道:“往事如烟,峥嵘年华,星辰秋水,白骨高堂。
”通过这些表达,郭沫若将对祖国历史的思考融入诗作之中,激发读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此外,在一些革命题材的诗作中,郭沫若对祖国的眷恋更显深沉。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
D、文艺的成果 a、抗日根据地 戏剧:《兄妹开荒》《白毛女》《血泪仇》 小说: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艾青:《雪里钻》《毛泽东》 B、国统区 戏剧: 郭沫若《屈原》《高渐离》等 茅盾《清明前后》 夏衍《法西斯细菌》 吴祖光《风雪夜归人》 宋之的《雾重庆》
小说:茅盾《腐蚀》 张天翼《华威先生》 沙丁《淘金记》
给农民(《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 (5)建国后——土改
(6)1956年后——土地国有,集体耕种
(6)1956年后——土地国有,集体耕种 (7)改革开放后——包产到户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二)、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 1、国营经济 2、合作社经济 3、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4、个体经济 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叶圣陶《倪焕之》《稻草集》 巴金《家》 老舍《骆驼祥子》
F、诗歌:殷夫《孩儿塔》 臧克家《烙印》《最恶的黑手》
G、戏剧:田汉——南国社 夏衍——上海艺术剧社 曹禺《雷雨》
H、电影:《渔光曲》 《马路天使》
I、音乐:《义勇军进行曲》 《毕业歌》 等
(2)史学成就 A、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 B、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 C、 史学著作: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如:土地政策变迁中的“减租减息”;保护民族工商业 等。
一大会址
2、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 力的发展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过程 是“三个代表”的一个典型实证。
(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党的土地 政策始终围绕争取土地的农民所有制,其根本 目的有二:一是为解放生产力,二是代表最广 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
郭沫若的现代诗简短
郭沫若的现代诗简短郭沫若(1892年-1978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
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也是新文学运动中的杰出代表。
郭沫若以其独特的现代诗风格著称,他的现代诗作品深受时代的熏陶,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探讨,也有对人性与自然的审视。
他以犀利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想象力,塑造了许多令人震撼的形象和场景。
郭沫若的现代诗短小精悍,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厚的思想与情感。
下面,我将选取几首郭沫若的现代诗,简要分析其中的精彩之处。
1. 《咏唐山》唐山,一座曾经被庄重沉稳的古城。
然而,在1939年的战火中,这座城市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郭沫若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这座城市的悲壮与破碎:庙宇倒塌了,学校消失了,铁路断裂了。
唐山城,你是个烟囱的尸骨!这首诗中的“庙宇倒塌了,学校消失了,铁路断裂了”一句简洁有力地表达了战争给唐山带来的巨大破坏,而“烟囱的尸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城市的残垣断壁。
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郭沫若让读者触摸到了战争的残酷性,感受到了城市被摧毁后的凄凉与悲伤。
2. 《神女》这首诗以神秘与神圣为主题,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郭沫若对女性的赞美与崇拜。
没有紫罗兰能够埋葬我我涅而不垢这首诗的开头“没有紫罗兰能够埋葬我”使女性成为了一种超越寻常的存在,她具有与众不同的力量和魅力。
这里的紫罗兰既可以代表寻常的世间事物,也可以象征对女性的束缚与限制。
而最后一句“我涅而不垢”,则表现了女性的纯洁与坚强,她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达到一种超然与超越的境界。
3. 《战士》郭沫若参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神州大地的革命斗争,这首诗正是对共产党战士的赞美与歌颂。
风中的火,星夜的悲歌,我追随着我的梦这首诗通过对“风中的火”和“星夜的悲歌”的描绘,表现了战士们勇敢无畏的精神。
他们在党的指引下,不畏艰辛与困难,始终追随着自己内心的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诗中的“我的梦”可以理解为共产主义的理想,也可以理解为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郭沫若诗集有哪些
(1892~1978)
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者、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
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诗集汇总:
《天狗》《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
周年》
《太阳问答》《咒麻雀》《题毛主席在飞机中工作的摄影》
《女神》《红透专深(调寄十六字令)》《四害余生四海逃》
《流溪河水库观鱼》《星空》《钢,铁定的一〇七〇万吨!》
《瓶》《前茅》《恢复》
《战声集》《新华颂》《骆驼集》
《百花齐放》《沫假设诗词选》《笔立山头展望》
《诗的宣言》《凤凰涅槃》《血肉的长城》
《炉中煤》《春莺曲》《莺之歌》
《太阳礼赞》《天上的街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罪恶的金字塔》《夜步十里松原》
《黄浦江口》《战声》《骆驼》
《晨安》《静夜》《霁月》
《郊原的青草》《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我向你高呼万岁——斯大林元帅》
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
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
郭沫假设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大量著作,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对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奉献。
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芒的旗帜。
著作结集为《沫假设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假设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
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
诗歌类
1、死亡(何雅雯)相遇时脸上是黄昏的表情光线柔软照着深沉的睡眠黑夜降下跺着轰隆隆的脚步是的你来,从雾色的边境从寒苦的山岭与悠长的河流中来平静如捕雀的网只有微风轻轻摆荡我们都要睡入你安详的雷霆像漆黑中一笔红色带了金光亮着寂静的眼,而脸在耳际恻然来不及选择神情也忘了要再说些言语让人留念你说我们都从告别开始重新见面新以现在且慢且慢倾听把脸转过来,看天色渐渐透明起来2、骆驼(郭沫若)骆驼,你沙漠的船,你,有生命的山!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导引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暴风雨来时,旅行者紧紧依靠着你,渡过了艰难。
高贵的赠品呵,生命和信念,忘不了的温暖。
春风吹醒了绿洲,贝拉树垂着甘果,到处是草茵和醴泉。
优美的梦,象粉蝶翩跹,看到无边的漠地化为了良田。
看呵,璀璨的火云已在天际弥漫,长征不会有歇脚的一天,纵使走到天尽头,天外也还有乐园。
骆驼,你星际火箭,你,有生命的导弹!你给予了旅行者以天样的大胆。
你请导引着向前,永远,永远!3、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4、女孩子(艾农)她走来断断续续走来洁净的脚沾满清凉的露水她有些忧郁望望用泥草筑起的房屋望望父亲她用双手分开黑发一支野桃花斜插着默默无语另一支送给了谁却从来没人问起春天是风秋天是月亮在我感觉到时她已去了另一个地方那里雨后的篱笆象一条蓝色的小溪5、别金门(艾农)趁夜色走出你美丽的胸怀像走出一首诗朦胧而陌生陌生的白沙湾朦胧的木麻黄科思念如若是脚印一如复印一幅画一如复印一个唇吻留在你每一寸肌肤之上此后你美丽的胸怀趁夜色走进我的梦里像走进一首诗朦胧而陌生陌生的是我朦胧的是你6、奶娘(刘半农)我呜呜的唱着歌,轻轻的拍着孩子睡。
郭沫若女神诗集第一篇
郭沫若⼥神诗集第⼀篇郭沫若⼥神诗集第⼀篇 郭沫若,他是⼀个主观性、抒情性很强的浪漫主义诗⼈。
第⼀辑 ⼥神之再⽣ Alles Vergaengliche ⼀切⽆常者 ist nur ein Gleichnis; 只是⼀虚影; das Unzulaengliche, 不可企及者 hier wird’s Ereignis; 在此事已成; das Unbeschreibliche, 不可名状者 hier ist’s getan; 在此已实有; das Ewigweibliche 永恒之⼥性 zieht uns hinan. 领导我们⾛。
[①] ——Goethe ——歌德 序幕:不周⼭中断处。
[②]巉岩壁⽴,左右两相对峙,俨如巫峡两岸,形成天然门阙。
阙后现出⼀⽚海⽔,浩淼⽆际,与天相接。
阙前为平地,其上碧草芊绵,上多坠果。
阙之两旁⽯壁上有⽆数龛⽳。
龛中各有裸体⼥像⼀尊,⼿中各持种种乐器作吹奏式。
⼭上奇⽊葱茏,叶如枣,花⾊⾦黄,萼如玛瑙,花⼤如⽊莲,有硕果形如桃⽽⼤。
⼭顶⽩云叇,与天⾊相含混。
上古时代。
共⼯与颛顼争帝之⼀⽇,[③]晦冥。
开幕后沈默数分钟,远远有喧嚷之声起。
⼥神各置乐器,徐徐⾃壁龛⾛下,徐徐向四⽅瞻望。
⼥神之⼀ ⾃从炼就五⾊彩⽯ 曾把天孔补全, 把⿊暗驱逐了⼀半 向那天球外边; 在这优美的世界当中, 吹奏起⽆声的⾳乐雝融。
不知道⽉⼉圆了多少回, 照着这⽣命底⾳波吹送。
⼥神之⼆ 可是,我们今天的⾳调, 为什么总是不能和谐? 怕在这宇宙之中, 有什么浩劫要再!—— 听呀!那喧嚷着的声⾳, 愈见⾼,愈见逼近! 那是海中的涛声?空中的风声? 可还是——罪恶底交鸣? ⼥神之三 刚才不是有武夫蛮伯之群 打从这不周⼭下经过? 说是要去争做什么元⾸…… 哦,闹得真是过⽕! 姊妹们呀,我们该做什么? 我们这五⾊天球看看要被震破! 倦了的太阳只在空中睡眠, 全也不吐放些⼉炽烈的光波。
⼥神之⼀ 我要去创造些新的光明, 不能再在这壁龛之中做神。
郭沫若《战声集》中“们”之意象考释
作者: 逯艳
作者机构: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版物刊名: 郭沫若学刊
页码: 20-26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3期
主题词: 郭沫若 《战声集》 “们” 大众化 “乌托邦”
摘要:�战声集》作为郭沫若抗战初期的诗集,出版于《恢复》之后、《蜩塘集》之前,诗集虽然只收录了二十一首诗歌,但其潜在的文化价值却相当丰富,而学界对此关注不足。
《战声集》开篇诗作《们》中的"们"意象,不仅串联起整个诗集,同时还在郭沫若后续诗集中频繁出现。
借助"们"这个意象,郭沫若从《战声集》开始的"大众化"诗歌创作理念逐渐脉络清晰。
为了实现诗歌的"大众化",郭沫若在《战声集》中采用智性鼓舞与感性动员相结合的策略,在实现"小我"向"大我"自觉转变的同时指向无产阶级的"乌托邦",显露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热望。
由此,郭沫若抗战期间为了文艺"大众化"降格诗美表象背后潜藏的深意便获得一种解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