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_9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_9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教案[导入]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教学目标]1.说出自然灾害的类型,解释每种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能够合理的处理人地关系。

2.通过洪涝、地震、海啸、蝗灾等灾害图片、影像资料、动画课件的呈现,使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有着感性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提取、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

3.通过对干旱、洪涝、地震、滑坡等灾害及其关联性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思考:想一想:在地球的各圈层中都有哪些自然灾害?答: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一、气象灾害[引入]:大气圈中,高低压的强弱及其控制范围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和移动路径的不同,都可能引起降水、气温等天气要素的频繁波动,产生突变,这种突变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害。

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

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干旱这种气象灾害。

(一)干旱1.干旱的概念投影:干旱的类型、成因、危害、分布、防御[点拨]: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2.干旱的危害[点拨]:干旱的危害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3.干旱的分布(读图)[点拨]: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二)洪涝1.洪水灾害[点拨]:洪水灾害是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原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2.雨涝灾害[点拨]: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引申]: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的区别雨涝主要由大雨、暴雨引起,所以常和洪水灾害有密切关系。

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本章教材内容进行以下分析:一、分析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章是高二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中的内容,这章的内容是对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与分布规律,探讨缓解自认灾害的有效措施使全人类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章共分为三节内容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认灾害的影响》。

本章是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知识的基础,同时对今后学习自然灾害等知识有重要影响。

所以学好本章,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打好基础。

2、本章的难点、重点知识①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②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

③理解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含义;④能够阐述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⑤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灾情。

二、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带来的多方面影响;2、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和成灾的地理背景;3、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变化的影响。

三、分析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2、图导图解法这节课涉及的图表资料较多,许多地理知识都通过图表资料来表达。

图导图解教学法既可以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分析学生高二学生好奇心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强,这些特征非常有利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分析学法1、导学法2、探究式学习法六、分析教学过程本章教学过程设计如下: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可由学生举例(举厦门的实例),通过分析,归纳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思考中提供的相关的案例。

2.关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踢、灾情等概念,不需要特别说明或深入理解,只需留下前线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逐步加深和巩固。

3.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学生比较熟悉和容易接受。

4.可由学生自己罗列可能受灾的财产项,注意提示各灾种、各受灾体、受灾方式的对应关系。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

专题:降水导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降水的形成条件、降水种类、影响降水的要素及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学会剖析地理图形,判断年降水量的散布规律及影响要素,拓展对降水形式的认知。

3、培育地理中心修养,提高地理学科技术,建立人地协调观。

经过阅读有关事例资料,提高获得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商讨降水的有关问题,提高调用有关地理知识,增强论述地理基来源理,剖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建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直面考题】读我国某地年降水量等值线散布表示图(以下图),达成以下各题。

1.图示地区内年降水量的最大差值是()A.960mm B.600mm C.1000mm D.1200mm2.该地域年降水量的散布规律是()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由周围向中间递加C.由东南向西北递加D.由西南向东北递加3.影响该地域年降水量等值线曲折闭合的主要要素是()A.海陆地点B.地形地势C.洋流D.大气环流【研究活动】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节气见到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较强的冷空气碰到暖湿气流时,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润湿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

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

气象上把这类天气现象称为“冻雨”。

贵州省威宁县是我国“冻雨之乡”。

(1)剖析威宁冻雨多发的自然原由。

(6分)(2)并说明冻雨对当地带来的影响。

(6分)答案第2页,总3页(【自绘与降水有关知识的思想导图,成立知识网络】【课后提高】2013年12月13日,埃及开罗(30°N,31°E)的市民一早醒来,发现整座城市已经被白雪覆盖,这是开罗112年来初次下雪。

这场百年一遇的降雪还席卷了埃及、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等中东国家,造成了多地交通瘫痪。

零度以下的气温更是令200多万叙利亚难民的生活火上浇油。

1)剖析中东地域降雪稀有的原由。

(4分)2)一场忽如其来的大雪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也会带来一些利处,试列举起码三点利处。

高中地理优秀说课稿模板:《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高中地理优秀说课稿模板:《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高中地理优秀说课稿模板:《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高中地理优秀说课稿模板:《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摘要】高中地理优秀说课稿模板:《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是为您整理的最新考试资讯,请您详细阅读!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下午要上选修5 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本节准备用1 课时的时间讲完。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以下分析:
一、分析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高二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中的内容,在学习了前两节自然灾害概念、特点和分布规律后,这一节主要学习《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本节内容是探讨人类生活中不合理的生产生活会诱发自然灾害和现代生活中人类如何缓解自然灾害。

本节是对第一章知识的升华,让学生明白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也有影响,同时对今后学习第三章《防灾与减灾》有重要影响。

所以学好本节,能为今后生活中的防灾和减灾打好基础。

2、本节的难点、重点知识。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2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

2.运用资料(如照片)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
2.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程度
三、教学方法
1.通过实例,归纳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
2.采用播放录像、收集报刊资源等,了解自然灾害的影响
四、教具准备资料卡片、投影仪(片)。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不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飓风“卡特里娜”,还是带来空前灾难的巴基斯坦地震;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2019年都不会忘记“自然灾害”这个名词。

自然灾害现在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死伤或流离失所并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2019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300多亿美元。

自然灾害正以它
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性,让人类不得不深思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发生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教学设计
-如何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防治的政策措施及实际操作。
2.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发言,相互交流,整合观点,形成小组共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内容涵盖自然灾害的分类、成因、影响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地理实践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成因、影响及防范措施,特别是地震、台风、洪水等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在自然灾害分析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
(二)教学设想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关注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的最新动态,为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选择一种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分析其成因、影响及我国相应的防范措施。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逻辑清晰,观点明确。
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绘制自己所居住地区或熟悉地区的自然灾害空间分布图,并分析其成因。要求图文并茂,标注清晰。
3.学生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需要加强实践操作,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说课稿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说课稿
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人类在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制定应急预案、进行灾害演练等。
02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 影响
城市化进程与灾害风险
城市化进程加速灾害发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财富高度集中在城市,城市地区 面临的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风险增加。
紧急救援体系
建立健全的紧急救援体系,包括 专业的救援队伍、物资储备和运 输网络,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
迅速响应并提供救援。
临时安置与救助
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安置场所和 必要的生活救助,保障其基本生
活需求。
恢复重建计划
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计划,包括基 础设施、房屋、产业等方面的重 建,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
通过对潜在灾害区域进行风险评 估,建立预警系统,提前预测和 告知可能发生的灾害,以便采取
适当的应对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在灾害易 发区域进行高风险活动,减少灾害 发生的可能性。
生态系统保护
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特别是森林 、湿地等自然资源,以增强自然的 防灾能力。
紧急救援与恢复重建措施
森林砍伐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降低 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
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往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给受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打击。
生态环境破坏
灾害不仅直接破坏生态环境,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泥石流 堵塞河道、洪水冲刷土壤等,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
生活和经济秩序。
科技在应对灾害中的作用
0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3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32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

2.运用资料(如照片)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2.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程度●教学方法1.通过实例,归纳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2.采用播放录像、收集报刊资源等,了解自然灾害的影响●教具准备资料卡片、投影仪(片)。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不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飓风“卡特里娜”,还是带来空前灾难的巴基斯坦地震;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2005年都不会忘记“自然灾害”这个名词。

自然灾害现在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死伤或流离失所并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2004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140亿美元,而2005年则可能大大超过这一数字。

自然灾害正以它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性,让人类不得不深思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发生与那些因素有关呢?请大家看课本第一个标题。

[讲授新课]一、自然灾害(板书)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

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转承]那么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哪些条件呢?2、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条件[学生活动]:回答[点拨]:自然灾害形成的具备条件:—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提问]那么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的自然异变发生在哪些地方呢?[学生活动]:讨论回答[点拨]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7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7

(一)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2.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据表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2.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

3.说出洪涝灾害的类型及含义,并能举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成因,初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及防御措施。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二)教学难点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方法、1.搜集有关自然灾害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并进行分类。

2.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及其带来的损失,并写好调查笔记。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初探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介,了解我国自然灾害情况,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类。

为学习《可怕的自然灾害》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中探究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2008年我国自然灾害的课件:从年初的雪灾,到5.12四川汶川地震。

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回答:略。

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

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板书课题)(2)展示图片,认识灾害师:课前大家搜集了表现各类自然灾害的图片,并做成了剪报或者手抄报,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灾害图片展”。

学生展示图片,作简单的介绍(可以结合具体的背景事件)。

(3)设计图标,了解灾害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可怕的自然灾害,不同的灾害有不同的特征,下面我们仿照教科书第71页的图例给这些灾害画画像吧!教师示范图例。

教师画一幅太阳照射着大地,大地都干裂了的图,并告诉学生这表示“干旱”。

教师给图编一首顺口溜:太阳高高挂,滴雨也不下,大地快冒火,渴坏了庄稼。

高中地理《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案1(人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案1(人教版选修5)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材分析自然灾害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影响日益严重、损失巨大,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因此,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规律,探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有助于提高人类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地球健康与世界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教材的编写意图及实施本章教学内容基于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的部分知识点,包括: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比较同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将上述内容组合成三节,即“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可见,本章教学内容主要介绍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理论性、原理性较强。

教材编写过程中,依据并实施了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强调基础知识,重视阐明自然灾害产生、形成的基本原理本章介绍了自然灾害,以及干旱、地震、洪涝等11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定义,简单列举了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进一步分析了各灾种的形成原因。

为了避免概念过于集中使得课文枯燥乏味,尽量将科学概念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形式多样的图像,以图代文,比如,使用了示意图分析灾害形成条件,使用灾情照片直观展现自然灾害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深入浅出地阐明灾害形成的基本原理。

(二)注重将科研成果科普化、教学化,以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高中地理重视对于“理”的分析,有必要挑选好的案例把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从例到理,有助于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地理原理、概念。

无疑,选择最新的科研成果作为教学案例,具有适时性、实用性、真实性,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科研前沿,还可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地理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比如,选用日本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深圳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洪水的影响等近年研究的新成果作为案例,来阐明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受灾体易损程度的。

高二地理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高二地理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高二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一、分析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章是高二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中的内容,这章的内容是对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与分布规律,探讨缓解自认灾害的有效措施使全人类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章共分为三节内容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认灾害的影响》。

本章是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知识的基础,同时对今后学习自然灾害等知识有重要影响。

所以学好本章,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打好基础。

2、本章的难点、重点知识①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②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

③理解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含义;④能够阐述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⑤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灾情。

二、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带来的多方面影响;2、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和成灾的地理背景;3、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变化的影响。

三、分析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2、图导图解法这节课涉及的图表资料较多,许多地理知识都通过图表资料来表达。

图导图解教学法既可以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分析学生高二学生好奇心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强,这些特征非常有利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分析学法1、导学法2、探究式学习法六、分析教学过程本章教学过程设计如下: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可由学生举例(举厦门的实例),通过分析,归纳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思考中提供的相关的案例。

2、关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踢、灾情等概念,不需要特别说明或深入理解,只需留下前线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逐步加深和巩固。

3、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学生比较熟悉和容易接受。

4、可由学生自己罗列可能受灾的财产项,注意提示各灾种、各受灾体、受灾方式的对应关系。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0

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一、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自然灾害的定义、内涵、形成条件,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四个方面描述自然灾害。

2、掌握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及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1、结合实际,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归纳自然灾害的发生条件,进一步思考人地互相作用的内涵。

2、运用资料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关注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三、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程度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不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 ---飓风“卡特里娜”,还是带来空前灾难的汶川地震;全球人在2008年都不会忘记“自然灾害”这个名词。

自然灾害现在每年造成百万人死伤或流连失所,并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

自然灾害正以他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性让人类不得不深思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发生于哪些因素有关呢?板书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一、自然灾害1、自燃异变与自然灾害讲述:自燃异变与自然灾害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燃异变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

自燃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过渡:那么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哪些条件呢?2、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点拨:自然灾害形成的条件:一是要有自燃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载体的客体。

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当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无论其程度大小,只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造成损失就形成自然灾害。

探究:做教材2-3页的思考题,辨析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过渡: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但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说课稿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说课稿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选修 5《自然灾害与防治》中的重要内容。

教材通过阐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或加剧,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既是对前面所学自然灾害基础知识的深化和拓展,又为后续探讨如何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通过各种媒体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可能还比较模糊。

此外,高二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的阶段,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但在分析复杂地理问题时,还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式和表现。

(2)理解人类活动如何通过改变自然环境而引发或加剧自然灾害。

(3)掌握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影响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密切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机制。

(2)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影响的措施。

2、教学难点(1)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2)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36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36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自然灾害——————情景导入先思考———————2015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 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644.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4.8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21 769.8千公顷,其中绝收2 232.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 704.1亿元。

近年来,人们遭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重创:狂风肆虐、暴雨侵袭、遮天蔽日的沙尘、石破天惊的地震…… 自然灾害正以它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性,让人类不得不陷入沉思……思考探究:(1)什么是自然灾害?提示: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提示:自然异变和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一、自然灾害的概念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二、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1.诱因:自然异变。

2.承受灾害的客体: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

三、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

——————重点难点掌握好———————自然灾害概念的理解1.自然灾害和自然异变的区别与联系自然异变为自然灾害的诱因,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首要条件。

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导致的一种结果,但并非唯一结果。

如下表所示:自然灾害的形成需具备两个条件:自然异变为诱因(自然属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社会属性)。

如下图所示:3.自然灾害系统的组成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下图所示:——————— 应用体验不可少 ——————1.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南极无人区冰山相撞B .2016年5月12日台湾地震,造成多人受伤C .胶济铁路两列火车相撞D .酸雨危害生物体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 5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自然灾害概述》是普通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章的内容,本章的内容理论性强,是本册教材的基础。

主要介绍了自然灾害的概念、特点、类型、分布、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知识,在这其中选择了与高中学生所见所闻息息相关,又与其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内容,便于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接受学习。

本章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资源观,帮助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程标准的设定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本章教材包括三节,三节教材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全面的论述了“是什么” ,先是学会辨认什么是自然灾害,然后从其产生的原因说起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从自然原因角度入手
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从人为活动诱发的角度展开
2、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以及高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自然灾害的两种属性及其特点;自然灾害类型与分布;人类
活动诱发的自然灾害
难点:
自然灾害的特点;如何呈现知识、把握每种灾害等;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的建立。

3、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知识结构和教材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特
点,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确自然灾害概念及其属性;说出自然灾害的类型,解释每
种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运用地图能够说出世界和我
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了解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的关联性,从而惊醒人们注意自己的行为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资料、动画使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有着感性的
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提取、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

用地图进
行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的学习,培养学生“以
文释图”或“以图释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生活联系很密切,并且在学习必修一第四章时对此内容也有所涉及,所以学生们对于本章的学习比较轻松,且容易接受
2、说教法
(1)说教学方法及依据本着提供给学生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中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设置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同时用多媒体为师生的交流和讨论提供了平台。

(2)说教学手段及依据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学生学法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
边讨论,边解决疑难,获取新知,掌握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分配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1 课时)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3 课时)
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1 课时)
四、教师准备
1)综合各要素认真落实好学生的分组和组内分工,明确责职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认真准备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