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_学前儿童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与保健

合集下载

专题六学前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与保健

专题六学前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与保健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4BA5F9EB2A8BAF443F6B6A44C303FFC13CB1F317EC85E452F0B3C9F20C1D11E1D565FFE38EDC68CB92E3238B67264DF72DF26436476BF8BF
在保健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婴儿期(0-2岁)
营养与饮食
确保提供足够的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母乳或配方奶是婴儿的主要食物来源,逐步引入辅食,并注意饮食的卫生和新鲜度
婴儿期(0-2岁)
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医生会评估婴儿的体重、身高、视力、听力等方面,以确保其正常发育
婴儿期(0-2岁)
预防接种
按照接种计划,及时为婴儿接种各种疫苗,以预防常见的儿童疾病
婴儿期(0-2岁)
睡眠与作息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婴儿通常需要每天16-20小时的睡眠,尽量为其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婴儿期(0-2岁)
安全与防护
注意家居安全,确保婴儿在爬行和行走时不会受伤。使用安全护栏、避免使用锐利或易碎的物品,确保婴儿的玩具和用品符合安全标准
2
幼儿期(2-6岁)
幼儿期(2-6岁)在幼儿期,儿开始学会说话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认知和语言能力得到快速发展
在保健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同时,幼儿期的儿童对身边的人和物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学前儿童是指3-6岁的幼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成长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卫生保健需要得到重视。

以下是对这个话题的一些探讨。

一、生理特点1. 体型和生长状态学前儿童的体型和生长状态发生了很多变化。

如果从身高和体重来看,该年龄段的儿童体型朝着正常方向发展。

此外,他们的骨骼和肌肉也在逐渐强壮。

2. 消化系统和营养需求在学前儿童的消化系统方面,他们的肠胃比较敏感,需要注意饮食卫生。

为了维持健康成长,孩子需要得到充足的营养。

平衡的饮食和每天三餐的保证,都是孩子健康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3. 免疫功能和疾病问题学前儿童的免疫功能还未完善,需要加强抵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

因此,在孩子生活的环境卫生与健康方面要格外注意,以避免病毒感染或食源性疾病。

此外,儿童的视力、听力、言语和认知等方面还在发育中,需要得到相应的关注和教育。

二、卫生保健1. 生活习惯养成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学前儿童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这包括日常生活、饮食和卫生习惯等。

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们需要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2. 疫苗接种根据我国疫苗接种规划,针对一些重要疾病,孩子需要接种疫苗。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疫苗接种过程中感到异常情况或疫苗部位发生剧烈疼痛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3. 安全教育为避免家庭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需要给孩子相应的安全教育。

例如,交通安全、火灾、自然灾害等。

还需要告诫孩子不要轻易接受保健品广告的诱惑。

4. 环境卫生环境的卫生和健康对于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保障幼儿园和家庭的环境卫生,定期消毒,防止传染病的流行。

总之,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卫生保健需要得到重视。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付出不少的努力和关注。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们需要共同合作,以更好地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

儿童各年龄特点及保健重点

儿童各年龄特点及保健重点

儿童各年龄特点及保健重点儿童时期是人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最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经历着身体、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并给予相应的保健重点,对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新生儿期(出生至 28 天)特点:新生儿刚刚脱离母体,身体各系统的功能尚未完善。

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呼吸和心跳频率较快;睡眠时间长,但睡眠周期不规律;消化功能较弱,胃容量小。

保健重点: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一般室内温度在 22 24 摄氏度,湿度在 55% 65%为宜。

注意新生儿的保暖,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

及时更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

提倡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母亲要注意自身的营养和休息,以保证乳汁的质量和分泌量。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体温、吃奶、睡眠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婴儿期(1 个月至 1 岁)特点:这是孩子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体重和身高增长迅速。

开始出现抬头、翻身、坐、爬、站立等动作发育;语言能力逐渐发展,从发出简单的音节到能说单词和短句;乳牙开始萌出;免疫功能尚未成熟,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保健重点:继续坚持母乳喂养至少 6 个月,逐渐添加辅食,注意辅食的种类和质地应符合孩子的消化能力。

定期进行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营养不良、贫血等问题。

帮助孩子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促进动作发育。

按照计划免疫程序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注意口腔卫生,在乳牙萌出后可用纱布或指套牙刷清洁牙齿。

幼儿期(1 3 岁)特点:孩子的体格生长速度较婴儿期减慢,但智能发育加快。

开始学会走路、跑跳,活动范围扩大;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出现任性、固执等情绪特点;饮食逐渐从以奶类为主过渡到以谷类为主。

保健重点: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定时进餐。

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与保健

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与保健

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与保健学前儿童是指3到6岁之间的孩子,是儿童发育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和生理发展将奠定他们未来健康成长的基础。

以下是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及相应的保健方法:1.快速的身体增长:学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非常迅速。

他们每年可以长高约5到7厘米,体重增加4到5公斤。

为了保证他们健康的发育,要提供充足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饮食应多样化,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避免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

2.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明显的发展。

他们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例如走路、跑步、跳跃等。

为了促进他们的运动发展,可以给孩子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和活动,例如踢球、跳绳、爬山等。

3.发展中的感官系统:学前儿童的感官系统在这个阶段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官开始变得更加敏感。

为了保护他们的感官系统,要避免过度暴露于噪音、强光和有害的化学物质等。

同时,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体验,例如触摸不同材质的物体、听不同类型的音乐等。

4.语言和认知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和认知能力也在这个阶段快速发展。

他们能够掌握和使用越来越复杂的语言结构,并开始理解和运用抽象的概念。

为了促进他们的语言和认知发展,要给予他们良好的语言环境,与他们进行交流和对话,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

5.社交和情绪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交和情绪发展在这个阶段也非常重要。

他们开始与其他孩子接触,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

同时,他们也开始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并学会了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为了帮助他们的社交和情绪发展,要给予他们机会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共情能力。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特点包括快速的身体增长、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感官系统的发展、语言和认知发展、社交和情绪发展等。

为了保护他们的健康和促进他们的发展,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运动、保护感官系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社交和情绪能力等。

第六单元学前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与保健课件

第六单元学前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与保健课件

胎儿期常见疾病及预防
01
02
03
总结词
胎儿期是生命的起点,这 个阶段的常见疾病主要与 遗传因素和母体环境有关 。
胎儿期常见疾病
先天性缺陷、遗传性疾病 、宫内感染等。
预防措施
做好婚前和孕前检查,避 免近亲结婚,孕妇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及预防
总结词
新生儿期是宝宝出生后的 最初阶段,这个阶段的常 见疾病主要与新生儿免疫 系统和适应新环境有关。
幼儿期心理发展与教育引导
总结词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幼儿开始有自我意识和创造力,家长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和支持。
详细描述
在幼儿期,家长需要为宝宝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和支持,促进宝宝的认知、语言和创造力发展。同时,家长也需 要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帮助宝宝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通过亲子游戏、阅读、 绘画等方式来引导宝宝进行创造和表达,培养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期保健
总结词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详细描述
幼儿期是培养宝宝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应引导宝宝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和饮食,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吃饭、洗手、上厕所等自理能力,培养其独立性和自信心。
幼儿期保健
总结词
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
VS
详细描述
幼儿期的宝宝好奇心强,但安全意识薄弱 ,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家长应加强对宝宝 的安全教育,教会宝宝认识常见的危险物 品和安全标识,教育宝宝遵守交通规则、 不随意乱跑等安全常识,同时加强家庭安 全管理,确保宝宝的安全。
总结词
早期发展干预。
详细描述
新生儿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此时进行适当的早期发 展干预有助于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家长可以 通过与宝宝进行亲密互动、刺激感知等方式进行早期发展 干预。

儿童各年龄特点及保健重点

儿童各年龄特点及保健重点

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保健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各年龄段的特点及相应的保健重点。

(一)0-2岁0-2岁是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最迅速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建立安全感。

特点:1.生理特点:0-2岁婴幼儿的脑部发育迅猛,通过各种感官和动作来探索周围环境。

2.心理特点:婴幼儿对周围环境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通过模仿、触摸、抓握等方式与环境进行互动。

此外,婴幼儿也需要建立安全感,接受父母和其他主要照顾者的关爱和亲密接触。

保健重点:1.饮食营养:提供充足的母乳或婴儿配方奶,并逐渐引进辅食,保持均衡的营养摄入。

2.安全环境:婴幼儿在这个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伤害,家长应保持室内外环境的安全,避免使用有毒物品和危险玩具。

3.亲子互动:提供温暖和稳定的养育环境,与婴幼儿进行良好的亲子互动,如抱抱、唱歌、讲故事等,以促进感情的发展和安全感的建立。

(二)3-5岁3-5岁是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掌握日常生活技能,例如自理、说话和社交。

特点:1.语言能力:在3-5岁时,儿童的语言能力迅速增长,他们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2.社交能力:儿童在这个阶段开始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并逐渐发展友谊和合作能力。

3.发展动作技能:儿童能够学会穿衣、自己吃饭和使用洗手间等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

保健重点:1.健康饮食: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蔬菜、水果和谷物等。

避免高糖和高盐的食物。

2.发展认知和语言能力:通过阅读书籍、唱歌、讲故事等方式促进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发展。

3.安全和卫生:教育儿童关于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洗手、刷牙等。

此外,要保持家庭和幼儿园环境的安全。

(三)6-12岁6-12岁是儿童正式进入学龄阶段,他们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得更加稳定。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0. 引言在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育和身体状况有着显著的差异。

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了解各个年龄期儿童的特点并根据特点进行相应的保健措施。

本文将分别介绍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的特点及相应的保健措施。

1. 幼儿期(0-3岁)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保健。

1.1 身体发育特点幼儿期儿童的身体发育迅速,身高、体重和头围均呈增长趋势。

此时,儿童的骨骼、肌肉和器官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需要注重提供适当的营养,包括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1.2 社交能力发展在幼儿期,儿童开始体验到与他人的社交互动。

他们能够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和声音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因此,与其他儿童的互动和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对他们的社交发展至关重要。

1.3 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幼儿期也是儿童语言和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

他们开始学习识别和使用语言,并能够理解简单的指示和问题。

家长和保育者应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与他们进行正面的互动和交流。

1.4 注意事项幼儿期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展完善,因此容易受到感染的侵害。

除了保持个人卫生的基本措施外,还需要定期接种疫苗以增强免疫力。

此外,幼儿期儿童应避免暴露在烟雾和有害物质的环境中,以避免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进入学前教育阶段的时候,他们开始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和新环境。

以下是关于学龄前期儿童的特点及相应的保健建议。

2.1 社交和情绪发展在学龄前期,儿童开始与更多的人接触,并发展起友谊和社交技巧。

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并逐渐掌握自我控制能力。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如幼儿园和托儿所,并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2.2 运动发展学龄前期儿童的运动发展非常重要。

他们应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如跑步、跳跃和爬行等。

儿童各年龄期特点与保健

儿童各年龄期特点与保健

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期都有自己特定的发展特点和保健需求。

以下是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与相应的保健建议。

1.0-2岁(婴幼儿期)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开始逐渐习惯了生活的规律。

他们的重要任务是学会控制和协调身体运动,并发展感官和认知能力。

此时,儿童的关键保健需求包括:-提供足够的营养:母乳是婴幼儿最好的食品,所以鼓励母乳喂养,至少在头6个月。

如有需要,可以选择配方奶。

同时,逐渐引入固体食物,让婴幼儿获得均衡的营养。

-充分的睡眠:婴幼儿需要足够的睡眠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建立一个固定的睡眠时间表,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建立日常的卫生习惯:教导婴幼儿正确的洗手、洗澡、刷牙等卫生习惯,减少传染病的风险。

2.3-5岁(学龄前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学龄前教育,他们的身体和认知功能都在快速发展。

儿童在这个阶段的保健需求包括:-提供均衡的饮食:提供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饮食,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大脑发育。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导儿童正确刷牙、洗手和洗澡等卫生习惯,并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6-12岁(儿童期)在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生长速度开始减慢,他们开始接触更多的学术知识和社交活动。

保健需求包括:-健康的饮食:提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的均衡饮食,避免过多食用高糖、高脂肪和加工食品。

-适度的体育锻炼:鼓励儿童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和协调能力。

-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鼓励儿童参与团队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13-18岁(青春期)青春期是一个身体和情绪变化迅速的时期,儿童正在转变成为成年人。

儿童在这个阶段的保健需求如下:-营养均衡的饮食:儿童需要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来支持他们身体的发育和骨骼的形成。

同时,要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避免肥胖。

-注意心理健康:青春期是情绪波动的时期,儿童需要得到家庭和学校的支持。

鼓励开展健康的兴趣爱好,例如运动、音乐、绘画等。

幼儿各个阶段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重点

幼儿各个阶段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重点
2、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 高。
3、保健重点:加强保暖、喂 养、预防感染。
4、围生期:胎龄满28周至出 生后1周。死亡率最高。
幼儿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保 健重点
三、婴儿期
1、概念:出生后至1周岁 前。又称乳儿期。
2、特点:生长发育最迅 速;易患呼吸道、消化道 疾病及传染性疾病。
3、保健重点:提倡母乳 喂养、指导合理营养、及 时添加辅食;做好预防接 种。
生理现象:出牙时个 别小儿出现流涎、睡 眠不安、低热。
恒牙:共28-32个, 17-30岁出齐。
出牙延迟:12个月 仍未萌出乳牙
出牙延迟临床意义:
营养不良、佝偻病、 甲减、21-三体。
幼儿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保 健重点
三、脑和脊髓的发育
脑的发育:
发育最早但不完善。
新生儿脑重(370克)达成人脑重 (1500克)25%左右,为体重的1/91/8;
你能估算5个月、10个月的宝宝的体重大概 是多少吗?
➢ 体重计算公式: ➢ 1-6个月: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 7-12个月:6kg+月龄×0.25(kg)
=6个月体重+(月龄-6)×0.4(kg)
➢ 2-12岁:=年龄×2+8(kg)
幼儿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保 健重点
(二)身高(长)
幼儿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保 健重点
神经反射的发育
出生时存在而后逐 渐消失的反射:
(1)觅食反射 (2)吸吮反射 (3)握持反射 (4)拥抱反射
幼儿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和保 健重点
神经反射的发育
出生时不存在后逐 渐出现并终生不消 失的反射:
(1)腹壁反射
(2)提睾反射
3-4个月前的婴儿 肌张力高, Kernig征阳性。

学前儿童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与保健

学前儿童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与保健

学前儿童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与保健学前儿童是指3至6岁的孩子,这个阶段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认知和社交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有一个良好的保健意识对儿童的健康和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学前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并提供相应的保健建议。

3岁至4岁的学前儿童主要处于游戏探索阶段。

他们对于自己的身体特征和感受开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能够辨认自己的名字、年龄和性别。

在这个时期,他们开始在团体游戏中参与,学会与其他孩子分享和合作。

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有了显著的进步,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为了促进他们的发展,家长可以鼓励他们参加各种适龄的游戏和体验活动,提供适合的玩具和教育玩具,以及增加语言和社交交流的机会。

5岁至6岁的学前儿童进入学前教育阶段,这是一个独立和自我探索的阶段。

他们开始逐渐学会自己穿衣、洗脸和刷牙等基本生活技能。

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能够构建简单的故事情节和角色。

同时,他们也开始对数字、字母和颜色等具有概念性的事物感兴趣,可以通过适龄的游戏和教具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他们进行有趣的学习和创造活动,提供安全和温馨的学习环境,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学前儿童保健需要特别关注儿童的饮食、睡眠和运动。

首先,儿童的饮食应该均衡多样,包括蔬菜、水果、谷物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尽量避免油炸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其次,儿童需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保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学前儿童每天需要大约10至12小时的睡眠时间,家长应该制定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每天规定固定的睡眠时间和睡前的放松活动。

最后,学前儿童应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户外跑步、跳绳和球类运动等,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协调能力。

此外,学前儿童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教师要注意儿童的环境安全,保证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没有安全隐患。

同时,还要教育儿童有关交通安全、火灾安全和防拐骗等常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危险的能力。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及保健要点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及保健要点
注重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定期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预防常见传染病;避免过度消毒,适当接触环境中的微生物有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
运动发展
学前儿童开始掌握基本的大、小肌肉协调
提供安全的运动环境,鼓励学前儿童参与各种户外和室内活动;引导学前儿童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跑步、跳跃、投掷等;避免长时间的静坐,鼓励适量的户外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
社交情绪发展
开始表现出对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愿意与他人互动
提供丰富的社交环境,鼓励学前儿童与同龄人和成人互动;培养学前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教会他们表达情感和处理冲突的方式;给予学前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建立安全、稳定的情感关系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及保健要点
特点
描述
保健要点
快速生长阶段
学前儿童处于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
提供充足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规律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是确保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鼓励适量的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生长发育异常
免疫系统发育
免疫系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渐发育成熟,但尚不完全成熟

学前儿童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与保健

学前儿童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与保健

学前儿童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与保健学前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与保健学前儿童是指3至6岁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青春期前、儿童期末期的发育时期,因此需要得到特别的关注和保健。

学前儿童表现出的生理、心理、社交和认知方面的特点各不相同,本文将分别探讨学前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以及相应的保健措施。

3-4岁学前儿童的特点与保健3-4岁的学前儿童处于快速发展、探索和感官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身体正在逐渐变得更加灵活,从而能够自由地探索自己的环境。

同时,他们还正在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因此需要得到额外的支持和鼓励。

在这个年龄段,保护学前儿童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注重营养均衡和多样化的饮食习惯,以确保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免疫力的增强。

此外,考虑到儿童长时间的坐姿会对颈椎和眼睛造成不良影响,家长需要监控孩子的学习姿势和视力情况,保证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符合正常标准。

4-5岁学前儿童的特点与保健4-5岁的学前儿童处于更加自我意识和社交意识的发展阶段。

他们可以开始建立社交关系,并且开始意识到自己属于哪个群体。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可以通过游戏和艺术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发展。

由于儿童开始感受到社会的压力和对周围人产生心理压力,因此心理健康对于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适当沟通对于帮助儿童改善和维护情感状态至关重要。

为此,我们建议家长在互动中采用温和的简洁语气,注重孩子各方面表现的积极方面。

5-6岁学前儿童的特点与保健5-6岁的学前儿童正处于认知、社交和情感方面的发展。

他们开始表现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性,这个时候他们会开始体验到自己具有独立思考、自我应对、进取心和自我探究的能力。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应该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因此家长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例如自己独立完成简单的日常任务、自由玩耍的时间等。

此外,家长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安全,家长应该注重安全知识,例如交通安全、火灾预防等,同时建议在安全意识的教育中加入游戏元素。

儿童各年龄期特点与保健

儿童各年龄期特点与保健

儿童各年龄期特点与保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需求。

为了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合理的保健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依次介绍儿童不同年龄期的特点,并提供相应的保健建议。

0-6个月婴儿期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免疫系统仍然不够发达,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母乳喂养是最佳的选择,其中包含丰富的抗体,有助于增强婴儿的免疫力。

当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时,可以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

尽量避免暴露在大量人群中,定期带婴儿进行疫苗接种,以提高其免疫力。

6个月至2岁幼儿期这个阶段的幼儿开始逐渐学会坐、爬行、行走等活动。

对于家长来说,提供一个安全、适合婴幼儿活动的环境至关重要。

注意避免家中的尖锐物品和危险物品可以减少幼儿受伤的风险。

此外,定期的体检和疫苗接种也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3-5岁幼儿期这是儿童开始上幼儿园的年龄段。

在此期间,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才智发展迅速,但他们的免疫系统仍然相对脆弱。

因此,定期的手部卫生、饮食平衡和充足睡眠对于预防常见疾病非常重要。

此外,合理安排幼儿的活动时间,提供各种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游戏,有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6-12岁学龄期学龄期是儿童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开始进入学校,面临课业、社交、身体和情感等不同方面的挑战。

营养均衡的饮食对于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营养非常重要。

同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户外游戏和社交互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体质和适应能力。

此外,避免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是保护学龄期儿童健康的重要方面。

13-18岁青春期青春期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变化最为剧烈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他们经历了身体的快速发育,社交圈的扩大,以及学业和生涯规划的压力。

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青春期儿童非常重要。

均衡的饮食、规律的锻炼、良好的睡眠以及有效的心理压力管理都可以帮助他们应对这一挑战性时期。

此外,青春期儿童还需要关注有关性教育和安全的相关知识。

总结起来,儿童各年龄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每个阶段都需要相应的保健措施。

第六单元学前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与保健.ppt

第六单元学前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与保健.ppt

二、幼儿前期的护理与保健 (一)着装 1.面料的选择(纯棉面料,吸湿性、透气
性好) 2.款式的选择(美观大方、穿脱方便、安
全、舒适,便于孩子从事各项运动) (二)盥洗 1、给孩子清洁牙齿 2、清洁外阴 (三)环保
1、减少室内污染
2、不要让孩子吸入二手烟
(四)排泄
耳垢大多会自然排除耳外。
(3)新生儿鼻子的护理
护理者经常注意观察新生儿的鼻孔,及时清理鼻垢和鼻涕, 不要伸入过深。不可硬拔,硬扯,应设法软化后取出。
6、预防感染
新生儿感染往往发生在生产前、生产时和生产后。
(1)一旦发生新生儿感染,必须立即将其送往医院进行 治疗。
(2)要有卫生意识,新生儿的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有 良好的环境卫生,用具清洁,并注意每日煮沸消毒。
米、头围大约34厘米、胸围比头围略小1-2 厘米) (一)新生儿的头部 新生儿头部大约占出生时身长1/4。 新生儿颅骨由柔软的组织连接-顺利通过产 道
两个柔软的点:
大囟门(前囟):头顶上前方,两块颞骨 和两块顶骨之间,呈菱形的空隙。(1岁左 右闭合)
小囟门(后囟):位于头部后面突起部分 的上方,在两块顶骨和一块后头骨的中央, 呈三角形的空隙。(小很多,3个月左右闭 合)
第六单元 学前儿童各年龄期的特点和保健
第一课 胎儿期的特点和保健
1.怎样才能拥有聪明健康的宝宝呢? 2.孕期孕妇应该注意什么? 3.胎儿期胎儿有什么特点?如何保健?
一、胎儿期的特点
1.什么是胎儿期? 2.孕期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指什么?有何特
点? 3.胎儿各器官发展的关键期 见表6—1 4.胎儿致畸敏感期 见图6—1
③及时点眼药,防治分娩时的感染性眼病

2.5.8教学课件学前儿童各年龄期生长发育特点及保健要点

2.5.8教学课件学前儿童各年龄期生长发育特点及保健要点
骼加速钙化过程;由母乳转为普通食物喂养;动作的发展; 语言、思维和交往能力的发展,智能发育较快;好奇心强 和识别危险的能力较差,容易发生危险;活动范围加大, 接触传染病机会增多但免疫力仍较低。 。
5.幼儿期:
3岁至6、7岁入小学前。(学龄前期) 特点:体格发育慢,但四肢增长快;神经系统功能逐渐完善
2.新生儿期: 从胎儿娩出结扎脐带开始,到出生后28天。 特点:从胎内依赖母体生活到胎外独立生活,环境
发生突变。
3.乳儿期:
从出生29天至1周岁,亦称乳儿期。 特点:
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日新月异;消化机能较 弱;主动免疫功能不和体重的增长缓慢,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骨
2.新生儿期: 保健:加强护理,如保暖、喂养、消毒、清洁卫生 围产期:从孕期第28周到出生后1周。围产儿的死亡
率较高,注意保健。
3.乳儿期:
保健:
合理调配营养,适时增加辅食;重视传染病的预防, 按时预防接种和健康检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生 活护理,避免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增强机体适应外界 环境的能力。
;语言和行为的发展出现飞跃,理解能力增强,求知 欲增强,好问、模仿性强;运动协调能力逐渐完善, 可以从事较细致的手工和轻微的劳动;学习简单的文 字、图画和儿歌。
6.学龄期: 从小学开始至青春期前。 特点:身高、体重平稳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系统发育
接近成人;脑的结构发育基本完成,智能发育较快, 但控制力较弱,可塑性较强;在学习过程中神经显著 紧张。
4.幼儿前期:
保健:调配膳食,给予富含营养、质软易消化的食物;继续 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加强预防接种;防止中毒和创伤等 意外事故的发生;进行适合年龄特点的早期教育;养成良 好的生活习惯。
5.幼儿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气质
(Infant Temperament)

定义:气质是一个人的行为模 式,是一个人对新环境适应能 力的程度或是达到一个目的的 一种持续性程度。
婴儿气质类型
(Infant Temperament Sort)
易于抚养型 抚养困难型 发动缓慢型
情绪积极 作息制度规则 接受新事物快 环境适应快
情绪消极
水果 类
蔬菜 类
五谷、杂 粮类
肉蛋类
0-3月 4-6月 7-9月 10-12 月
米糊、稀饭、 蛋黄泥、 面条、面包、 鱼肉泥/松、 馒头 豆腐/浆、 剁碎蔬 米糊、稀/ 肉泥/松 菜 干饭、面条、 面包、馒头
婴儿睡眠 (Infant Sleeping)
年龄 新生儿 2个月 6个月 9个月 1岁 12.5-13
初生时 哭 泣 10个月前 10个月后 说出第一个 有意义的词 模仿成人
发音游戏
肢体活动 口腔动作游戏
语言
游戏活动
(Game Activity)
早期
专注于自己的身体
1岁前
转移到父母身上
1岁时
将注意力集中于外界事物
凝视 吸吮 触摸自己手指 发出愉快的声音
触摸、拍打、抓 父母的脸,同时 发出愉快的声音
消化系统功能差



吸吮能力和吞咽反射弱、贲门括约肌松弛、 胃容量小→溢乳、呕吐 消化功能弱→腹胀、腹泻 脂肪吸收功能差→脂溶性维生素A、K、D 缺乏 肝酶系统发育不成熟→黄疸出现早而重 凝血酶元少→易发生出血 低蛋白血症→水肿
早产儿与足月产儿的主要特征对比
身体一般特征 头身比例 皮肤 早产儿 约为1/3 薄、嫩 足月产儿 约为1/4 干燥、薄的胎脂
新生儿20项行为 神经学评定
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 (NBNA)
NBNA项目内容





行为能力 被动肌张力 主动肌张力 原始反射 一般评估
行为能力



对光刺激反应减弱 对格格声反应减弱 非生物听定向反应 非生物视定向反应 安慰
新生儿外观特点

( Neonate 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 )
皮肤:呈粉红色,足月儿 胎毛不多;胎毛未脱落、 多毛,表示未成熟。 头:占身长的1/4,头发 细软、清晰,头围>胸围。 腹部:膨隆,触之柔软, 肝脏较大。 四肢:短,呈外展屈曲; 足底纹理较多。



呼吸、循环系统变化
3
↑7 4 1.25
3-6
↑6-9 5-6 生长缓慢
前囱(cm)12-18个月闭合 其他 突出的腹部变平, 身体变瘦、长
神经系统发育
(Nervous System Development)
年龄段 脑重 神经细胞髓鞘 化 神经系统成熟所表现 出的行为
幼儿期
占成人 2岁时,运动神经 上下肢能进行精细的动作, 的75% 已髓鞘化 认知能力增强,动作协调 性增加,体温调节趋于稳 定,睡眠和情绪反应平稳 神经细胞的发育、 语言、思维、学习、记忆 的90% 髓鞘的形成、突 等功能不断成熟 触回路的建立在3 -4岁已基本完成
体温管理
(Temperature Management)

发热的处理原则 : (1)居住室温22~25℃ (2)物理降温为主(头部枕冷水袋、 温 水浴或温水擦浴,忌用酒精擦浴) (3)慎用各种退热药
新生儿行为功能评定



新生儿行为功能评定可早期发现脑损伤、 判断新生儿脑损伤的愈后 Brazelton新生儿行为评定量表 (NBAS):由27个行为项目和20个神 经反射项目组成 鲍秀兰新生儿行为神经学评定方法 (NBNA)


7天内的新生儿<35分,判断 新生儿行为功能异常 12-14天的新生儿≤35分, 判断为严重异常
第二节 婴儿保健

婴儿身体发育 婴儿心理行为发育 婴儿保健
婴儿身体发育 (Infant Body Development)

体格发育 体液变化 神经系统发育 其他器官与系统变化 感觉的发育 运动发育
学龄前期 占成人
运动发育
(Sport Development)

放小球于瓶中
幼儿期
粗大动作
学龄前期
精细动作
搭2块积木
独步几步
自己能蹲 用脚踢球 跑能控制 3-4岁 走直线 4-5岁 单足跳、穿衣 3-4岁 会扣纽扣、刷牙 4-5岁 画交叉线、写名字 5-6岁 系鞋带、画三角形
胎毛
头发 耳廓 指甲

短而细,似绒毛

较长
软骨发育不良,薄 软骨发育良好,有 弹性 未达指尖,薄,软 达指尖,一定硬度
早产儿与足月产儿的主要特征对比
身体一般特征 早产儿 足月产儿
乳房小节 足底纹理
睾丸(男)
无 光滑少纹理
未降
有 全足底有条纹
已降
阴唇 吸吮反射
觅食反射 Moro反射 手抓握反射 膝腱反射
其他器官和系统发育




牙齿:5-7个月开始,2岁半出齐 胃:出生时呈横位,逐渐变直立 消化液: 初生时:胃液、胃酸已存在 3个月:唾液大量分泌→流涎 肠道:粘膜层发达而肌肉层薄→腹胀
婴儿心理行为发育

语言准备 游戏活动 情绪和社会化发育 气质
语言准备
(Language Preparation)
出生时 完全髓 化
3岁时 完成
感觉(视觉)的发育 (Sense Development)
年龄 初生时 发育特点 对光有反应,能凝视或追随人脸可红 球,但头不能转动 1-3个月 视线可随水平或垂直方向追随物体 6个月前 双眼协调能力尚未发育完善,易出现 内斜视或外斜视 6-9个月 能辨别人脸细微特征的差异,开始认 出陌生人
新生儿期保健
Neonate Health Care
内容(Content)
新生儿生理特点 新生儿保健 新生儿行为功能评定

新生儿生理特点

(Neonat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外观特点 呼吸、循环系统变化 消化系统 免疫系统 体格发育 新生儿几个生理现象 早产儿特点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黄疸 暂时性凝血障碍:常规用VitK1预防 出血倾向 假月经:母亲雌激素撤退所致 乳腺增大、泌乳:母体的孕酮和催乳 素的作用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早产儿特点
(Premature Infant Characteristic)


体温调节功能差 呼吸、循环系统功能不完善 消化系统功能差 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Respiratory and Ciraulatory System)

呼吸的建立:第一声啼哭 呼吸:浅,频率为30-50次/分 循环:心率为120-140次/分 血液循环变为肺循环 卵圆孔功能性关闭 动脉导管关闭(生后3-6月)
消化系统 (Digestive System)


哺乳:易溢乳 大便:胎粪排出时间:生后12小时左右 颜色:深绿色或黑色粘稠糊状 ↓生后3-4天 黄 色 肝脏酶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出现黄疸 和药物中毒
细胞外液:婴儿>成人
插入 图片
体液占体 重的70- 83%
↑:钠、氯离子 ↓:钾、镁、磷离子
易丧失体液→脱水
神经系统发育
(Nervous System Dvelopment)
脑容积生 长速度 颅神经髓化
百分比
婴儿脑重占成人的比例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出生时 3个月 6个月 2岁 6岁
新环境适应慢
睡眠、喂奶时间不规则 反应敏感 多哭闹
活动量小 对新刺激易退缩 但能调整自己
婴儿保健
(Infant Health Care)



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 睡眠 伤害预防 预防接种 乳牙萌出卫生 定期体检和生长监测
婴儿保健
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
月龄 奶类
母乳或婴儿 配方奶 母乳或婴儿 配方食品 母乳或婴儿 配方食品 母乳或婴儿 配方食品 果汁 果汁 果泥 果汁 果泥 全水果 菜汤 菜汤 菜泥 米糊 蛋黄泥
对格格声反应减弱
非生物听
被动肌张力




围巾征 前臂弹会 下肢弹回 腘窝角
围巾征
下肢弹回
腘窝角
主动肌张力




头竖立反应 手握持 牵拉反应 支持反应
头竖立
牵拉反应
支持反应
原始反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踏步反射或放置反射 拥抱反射 吸吮反射
一般评估

觉醒度 哭声 活动度
瞌 睡
安静觉醒
NBNA判断标准
第三节 幼儿和学龄前期保健



身体发育 心理行为发育 幼儿和儿童保健
身体发育 (Body DEvelopment)




体格发育 神经系统发育 运动发育 视觉与听觉发育
体格发育
(Physique Development)
年龄(岁) 身长(cm) 体重/出生 体重 头围(cm)
1
↑10
2
↑8 3 2.5
大阴唇不能覆盖小阴唇 弱
无 无 弱 无
已覆盖小阴唇 强
有 有 强 有
新生儿保健 (Neonate Health Care)


新生儿疾病筛查:PKU、CH、听力障碍、半乳糖血症 呼吸和体温的维持:保暖 感染与伤害的预防:监测母亲有无TORCH感染、 性 传播疾病等 母乳喂养:尽早开奶、按需喂养 新生儿访视:防视应3~4次,时间为3、7、14、28天 预防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 高危儿的管理:HIE、早产低体重儿等的跟踪随访 亲子依恋的促进:产后1小时内母亲与新生儿间的接触 非常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