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知识:无锡寄畅园造园布局特点
无锡寄畅园&退思园
1.崇尚自然、 妙造自然。 2.建筑与环境的巧妙结合。 3.充满文人趣味。 4.意境深远。
退思园
退思园简介
• 退思园位于吴江市东北部的同里镇,距苏州城约18公里。 该园为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致仕回乡后所建的宅园, 园名寓有“退则思过”之意,在园与宅之间介以庭院一区 作为过渡,总体上呈左宅、中庭、右园之格局。园内建筑 主要有船厅“旱船”和“闹红一舸”,“岁寒居”,主体 建筑“退思草堂”,“辛台”、“菰雨生凉轩”、“水芗 榭”、“眠云亭”。可谓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 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 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 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明朗之感。又因其环池建筑 物均贴近水面,尺度显得很亲切,被誉为“贴水园林”。
退思草堂
闹红一舸
菰雨生凉轩
2.理水
一是借水源,造水景。寄畅园的水源自天下第二泉。二泉水进入园以后, 运用各种手法,组成各种有聚有散,有静有动,有大有小,有声无声的 水景。
二是水面有聚有分,有静有动。寄畅园集中用水和分散用水相 结合的方法,以聚为主,以分为辅,塑造了多变的水景。园中 最大的水面锦汇漪属于静态之水,那么八音涧属于动态之水了。 充满了流动之美,音响之趣。
• 园的面积虽不大, 但近以惠山为背景, 远以东南 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景, 空间感、 秩序感极为强 烈。园内池水、 假山是引惠山的泉水和开采山 中的黄石做成, 所以, 寄畅园在借景、 选址上 都相当成功, 处理简洁而效果丰富, 水平甚高。
1、叠山
• 叠山的主要部分在寄畅园南部。
一是选石。石质要统一,黄石、湖石,不能混用。 二是造型。所谓假山,其实不假,其气质甚至胜出真山。
论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寄畅园景观特点分析
论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寄畅园景观特点分析摘要:江南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江南气候温和湿润、水网密布、花木生长良好,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园林艺术格调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
寄畅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她“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
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
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关键词:古典园林造园艺术自然精神境界山水景观苏州园林寄畅园正文: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涵盖宽泛,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
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
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
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
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
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
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寄畅园(上)
寄畅园(上)寄畅园坐落在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麓,惠山横街的锡惠公园内,毗邻惠山寺。
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约公元1527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号凤山)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
回无锡后,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
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
1952年秦氏后人秦亮工将园献给国家。
寄畅园属山麓别墅类型的园林。
面积为14.85亩,南北长,东西狭。
园景布局以山池为中心,巧于因借,混合自然。
凤谷行窝是从惠山寺日月池畔入园的第一个建筑。
门前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入室为古朴门厅三间,正中悬“凤谷行窝”一额,系朱屺瞻所书,两侧抱柱一联,系取翁同和旧名,高石家书。
联云:杂树垂荫,云淡烟轻;风泽清畅,气爽节和。
明代正德年间,秦观第17代后裔秦金,购置惠山寺建于元代的僧舍,用来修建他的别墅园林。
秦金号凤山,而园子又建在惠山的山谷里,因此风谷有包含地名人名两层意思。
行窝区别于皇帝的行宫,也表明这座别墅处于草创阶段,以山林野趣为主,把它们连接起来,理解就是,所谓“风谷行窝”,就是凤山先生建在惠山山谷里富有野趣的别墅园林。
乾隆十分钟爱此园,每次下江南必游此地,后来还特意在颐和园仿此园建立“惠山园”。
虽是初春在寄畅园中却树木繁茂,许多古木的树龄长达三四百年,令人瞠目。
这个园子最出彩的一点就是巧以借势,浑合自然,借惠山之余脉,引二泉之潜流,背依山石,前临曲池,做得既古朴又洗练,在众多的江南园林中别树一帜,属于山峦别墅型园林。
借景塔影借景,是我国传统的造园手法之一,可以互借,也可以外借。
寄畅园主要赏景建筑都背东面西。
为便于西借惠山,从知鱼槛、涵碧亭、环翠楼、凌虚阁等主要观赏点望去,但见惠山绿嶂巍峙,山顶游人蠕动,既远又近。
“名园正对九龙岗”,“春雨雨人意,惠山山色佳”。
寄畅园
课题名称浅谈寄畅园造园艺术摘要寄畅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站在新时代的角度来看,它仍然是一个值得借鉴与学习的范本。
本文主要从寄畅园的历史和造园手法等方面入手,探究寄畅园空间布局的艺术特征,着力分析寄畅园的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底蕴相结合的人文景象,这对我国现今园林有着很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寄畅园;造园法则目录1 概况 3 2借景艺术 3 3叠山艺术 3 4理水艺术 3 5建筑艺术 4 6植物造景艺术 4 7 小结 4 参考文献 4 谢辞 51 概况寄畅园是中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中国山麓别墅园林的代表。
它位于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麓,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
惠山横街的锡惠公园内,毗邻惠山寺。
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至2000年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锡惠名胜区对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毁坏的寄畅园东南部进行了修复,恢复了其全盛时期的园林景观[2]。
使整个古园气机贯通,充满雅致。
总体上说,寄畅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
2 借景艺术借,是借景,是景物之间相互资借关系处理,以丰富园景,增加园趣,扩大景观效果[3]。
借景,是我国传统的造园手法之一,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可以互借,也可以外借。
寄畅园面积15亩。
该园虽小,却能利用山水地形,巧妙运用借景,将惠山、锡山秀色揽人围内,以有限的空间,造无尽的意境,从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典范。
寄畅园主要赏景建筑都背东面西。
为便于西借惠山,从知鱼槛、涵碧亭、环翠楼、凌虚阁等主要观赏点望去,但见惠山绿嶂巍峙,山顶游人蠕动,既远又近。
“名园正对九龙岗”,“春雨雨人意,惠山山色佳”[4]。
寄畅园
无锡地理位臵
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长 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 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 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 常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 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就 位于无锡。无锡自古就是我 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四 大米市之一。无锡同时也是 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我 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 素有布码头、钱码头、小上 海之称。无锡地处太湖之滨, 风景绝美秀丽,历史千年悠 长,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 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 具有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 和厚重而悠长的历史文化。
使用者与使用状况
• 明嘉靖初年(约公元1527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号凤山) 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秦金殁,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 秦梁。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秦瀚修葺园居,凿池、叠山,亦称 “凤谷山庄”。秦梁卒,园改属秦梁之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燿。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回无锡后, 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 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 名园。1952年秦氏后人秦亮工将园献给国家,无锡市人民政府进行整修保护, 逐渐恢复古园风貌。寄畅园是中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1988年1月13日国 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至2000年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由锡惠名胜区对在太平天国的寄畅园东南部进行了修复,先后修复了凌虚阁、 先月榭、卧云堂等建筑,恢复了其全盛时期的园林景观,使整个古园气机贯 通,充满雅致。 同行的评价 锡惠公园的里的园中园,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康熙乾隆这两位生于北方的 皇帝南巡多次驾临此园。而乾隆更是回京后令工匠仿造寄畅园的设计在京城 内仿建了一处园林,乾隆更是留下“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的评价, 由此可见寄畅园在园林建造上精巧别致。院内的小桥流水,碑林怪石,亭台 阁楼中无一不透现出古人巧夺天工的建园造诣。接下来用网上查来的资料向 大家介绍一下这座江南名园。 富江南园林的风味。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寄畅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本科课程作业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园林史》课程江南园林——寄畅园赏析学寄畅园赏析[摘要]寄畅园山水占地面积达全园的三分之一多,该园以山水为主,搭以疏朗的建筑。
形成一座以山水为主,建筑为辅的山麓别墅。
而其又是叠山、造水等方面的佼佼者,同时也极大应用了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园林中借景、障景手法的典范。
[关键词]江南园林;寄畅园;自然。
一、历史背景寄畅园就位于惠山,明嘉靖年间,南京的兵部尚书秦金在此地建了别墅,称“凤谷行窝”。
万历年间,官至湖南巡抚的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
回无锡后,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
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因在秦氏流传百年也被叫做“秦园”。
二、园林布局寄畅园位于锡山和惠山之中,做假山以借惠山余脉。
园以水为主题,分别引自惠山寺日月池和二泉书院积香池(现已无水),水体整体形状呈葫芦状,鹤步滩和知鱼槛位于中部,把水体分为大小两个空间。
而先月榭和嘉树堂分位于左右,使得两者都获得了最好的观赏位置。
同时水面七星桥的设计,使水达到断而未尽。
寄畅园的山石以土石为主,与惠山余脉融为一体,南部为九狮山,峰回路转。
在北部开凿出一条山谷,建为八音涧。
三、风格特色“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良好的地理条件对一个园林由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寄畅园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山地园林的代表,寄畅园东临锡山,西靠惠山,为其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天然条件。
构造的园林也是清新雅致,具有山林野趣。
总体来说,寄畅园的园林特色具有以下几点特点:1.改造自然,忠于自然。
设计者在园中堆叠假山、营造水体,并不是单纯地挖湖堆山。
而是为了巧借自然,使山水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同时园林以山水为主体,使其尽可能展现自然的风貌。
不同于众多的文人园林,注重的更多是个人情感的表达,秦代后裔追求的是自然。
2.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寄畅园建筑主要集中在南部,却没有和园中假山形成明显的界限,而是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无锡寄畅园简介
无锡寄畅园,坐落在惠山东麓,其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
全园虽小,但因布局巧妙,造园手法精妙,空间变幻巧妙,给人以小中见大、身临其境之感。
下面是寄畅园的简介:寄畅园是中国江南古代园林代表作品之一,位于惠山古镇4A景区惠山东麓,前临溪流,后倚竹冈。
全园以巧妙的借景、因地制宜、精巧玲珑等建筑手法和别致的建筑布局将园外美不胜收的惠山寺众山之景和园内潺潺流水的锦砾山和狭长土地联系起来,使园内外的山光水色和园林建筑融为一体,给人以小中见大之感。
园内古木众多且都经过了百年甚至数百年之久,故有“古惠山名园”之美誉。
整个园林以山水为主,园中建筑以廊桥、亭子为主,融和了南方和北方的建筑风格。
廊桥和亭子在园中错落有致,让人在游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的建筑之美。
此外,寄畅园的四季景色也非常迷人。
春天,园中的梅花、樱花、海棠等花卉竞相开放,花香四溢;夏天,园中的竹林和芭蕉给人以清凉之感;秋天,园中的桂花、菊花争奇斗艳;冬天,园中的蜡梅和翠竹为人们带来一丝生机。
寄畅园的历史也非常悠久。
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几经变迁,最终成为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变迁是清康熙年间,园归侍郎王兰治所有,他在园中建书楼藏书,取《兰亭序》所言“寄畅山水之间”句,把园林题名“寄畅”,并列入无锡“五园林”。
此外,在清朝乾隆年间,园主将此园作为贡品带入宫中,得到了皇帝的称赞。
这些历史事件使得寄畅园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总之,无锡寄畅园是一座非常值得一游的古典园林。
它以山水为主,建筑布局巧妙,空间变幻巧妙,给人以小中见大之感。
四季景色也十分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它的历史悠久,曾被列为无锡“五园林”,并作为贡品带入宫中得到皇帝的称赞。
总之,无论是对于古典园林爱好者还是对于只是想欣赏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无锡寄畅园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好去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寄畅园如今已成为惠山古镇的一张名片,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游览。
寄畅园案例分析
4
园林设计讲求“寓诗情画意于自然景物
中”。陈从周教授在《说园》中说到: “中国 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 个综合艺术品, 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 成‘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境界”, 这话说 得非常贴切。众所周知, 园林历来是人们亲近 自然的一种介质, 对于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 更是大多数人闲暇放松的乐土。寄畅园就是 这样的一个园林, 它的文化含量丰富, 个性特 征鲜明,同时又多彩多姿, 极具艺术魅力, 在中 国古代园林中可算得上是艺术的极品。
后其曾孙秦耀于万历年间大修,改建成“寄畅
园”。
A
2
寄畅园整体上可分为5 个区块:山水区、入口区、卧云堂
区、嘉树堂区和湖石假山区,主园路贯通这5 个区。山水区
占整个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在基址原有地势地貌基础上,
通过“因高堆山,就底挖池”的造园手法塑造而来,是对基
址环境的理性利用和回应,也是寄畅园根据基址环境特征表
A
6
一·崇尚自然、妙造自然
寄畅园的造园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法自 然”的思想观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 寄畅园之所以崇尚自然、 追求自然, 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 而在于对潜在自 然之中“道”与“理”的追求。寄畅园为山麓园, 景物皆面山而 构, 纳寄畅园为山麓园, 景物皆面山而构, 纳园外山景于园内。在 营造建筑、山水与植物上遵循追摹自然的原则, 并竭力追求顺应 自然的天成之美。因此,寄畅园在形式上呈现出来的是不规则、 不对称的布局, 植物配置不按直线排列, 姿态自然天成, 不受人工 约束。在寄畅园的设计中虚实关系表现为山为实, 水面为虚; 近景 为实, 远景为虚; 景物为实, 倒影为虚等许多景致的对比, 这是受
寄畅园
+
嘉树堂 七星桥—寒碧亭 滩 光月榭 美人石
知鱼槛—鹤步
+
穿过含贞斋, 来到九狮台,始有山穷 水尽之感, 然而从九狮台处一折而 变的豁然开朗, 锦汇漪由此映入眼 帘, 从而造成“虚中见实”之效。
+
+
锦汇漪水面南北纵深, 池岸中部 突出鹤步滩, 与鹤步滩相对处突 出了知鱼槛, 二者把水面划分为 两部分, 若断若连。池北又有七 星桥连接陆地, 似隔还通, 层次 丰富。 横跨锦汇漪的“七星桥”, 不用 江南水乡常见的拱桥, 而是平桥, 缩短了桥与水面的距离,表现出 池水的溢漫丰盈。七星桥后面 的廊桥, 又遮挡了锦汇漪尾水的 去向, 让人产生无穷的意境。
+ + +
美人石—锦汇漪—郁盘亭—郁盘长廊 知鱼槛—鹤步滩—七星桥—涵碧亭 嘉树堂—八音涧
寄畅园分析
+
+
园名:寄畅园(秦园) 面积:约1公顷
+
寄畅园西靠惠山, 东南是锡 山, 园的总体布局抓住这个 优越的自然条件, 以水面为 中心, 西、北为假山接惠山 余脉。东部以水池、水廊为 主, 池中有方亭, 相互对映; + 园内池水、假山是引惠山的 泉水和开采山中的黄石做成; + 近以惠山为背景, 远以东南 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景, 空间 感、秩序感极为强烈。
+ +
+
一个建筑与两层廊道将小院划分出 四个层次; 出偏门廊道的放大的观水空间为第 一层;建筑对水面的临踞姿态为第 二层;折叠的廊道产生的多角度观 赏为第三层;廊道与墙体围合的假 山为第四层 其中水面消失于建筑下方,假山蔓 延出廊道的分割线,成为水岸,使 得层次间相互渗透,增添了趣味。
无锡寄畅园赏析
园林史课程论文展开的天然山水画卷——无锡寄畅园赏析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展开的天然山水画卷——无锡寄畅园赏析摘要:寄畅园是江南地区一座保存较完好的明末清初的别墅型私家园林,其巧妙的选址,别具匠心的叠山理水,偏多野趣的景色,无不表现出别墅型私家园林的造园特色,不愧是一座优秀的屮国古典园林。
关键字:寄畅园因借自然叠山理水花水配罝建筑布局正文寄畅园位于无锡城西的锡山和惠山间平坦地段(即锡山风景名胜区内),占地约1公顷,属于中型别墅型私家园林。
元代原为佛寺的一部分,明正德年间兵部尚书秦金辟为别墅;后经秦氏几代人的经营,寄畅园更为完美,名声大噪。
清咸丰十年(1860年),园曾毁于兵火。
如今的园林是后来重建的,但山水格局未做变动,依旧传承着文人园林简远、雅致的特质。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名,很多都含有隐喻(象征)的特点。
寄畅园也不例外,其初名为“凤谷行窝”,后取王義之《兰亭序》“一觥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文意,更名为“寄畅园”。
1寄畅园布局寄畅园总体布局为水池偏东,池西聚土石为假山,两者构成山水骨架。
假山约占全园面积的23%,水面占17%,山水一共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建筑布置疏朗,相对于山水而言数量较少,故王穉登《寄畅园记》评价:“兹园之胜……最在泉,其次石,次竹木花药果蔬,又次堂榭楼台池沼。
”寄畅园区位图寄畅同平面图寄畅园西靠惠山,东南是锡山,园的总体布局抓住这个优越的自然条件,以水面为中心,西、北为假山接惠山余脉。
东部以水池、水廊为主,池中有方亭,相互对映。
园的面积虽不大,但近以惠山为背景,远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景,空间感、秩序感极为强烈。
园内池水、假山是引惠山的泉水和开采山中的黄石做成,所以,寄畅园在借景、选址上都相当成功,处理简洁而效果丰富,水平甚高。
在路线的组织上,寄畅园运用了江南园林常用的疏密相间手法。
从现在西南角的园门入园后,是两个相套的小庭院,走出厅堂,则视线豁然开朗,一片山林景色。
无锡寄畅园的造景手法和特点
无锡寄畅园的造景手法和特点无锡寄畅园是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文化景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被誉为“江南园林之冠”。
寄畅园的造景手法独特,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寄畅园注重以自然为基础的景观塑造。
园内山水环绕,水面辽阔,山势峻峭。
园内的山石、湖泊、小桥、流水等元素都是依照自然山水的形态进行布置,力求还原大自然的美景。
园内的山石取材广泛,有奇峰异石、古树名木等,使整个园区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其次,寄畅园注重以意境为核心的景观设计。
园内的建筑、假山、花草树木等都是根据传统文化和意境进行设计和布置的。
园内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如亭台楼阁、廊桥流水等,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园内的假山也是根据传统的意境进行塑造,有的象征着山水世界,有的象征着人们向往的仙境。
花草树木的选择也非常讲究,力求营造出一个和谐、宜人的环境。
再次,寄畅园注重以文化为内涵的景观打造。
园内有许多文化元素和历史故事融入其中,如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历史人物的故事等。
在园内漫步时,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领略到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文化元素和历史故事使寄畅园更具有教育意义和观赏价值。
最后,寄畅园注重以人文为主题的景观呈现。
园内有许多与人相关的景观和活动,如游船、垂钓、草坪休闲等。
这些景观和活动不仅给游客提供了观赏和娱乐的机会,也使游客能够更好地融入其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之,无锡寄畅园的造景手法独特,特点鲜明。
它以自然为基础,以意境为核心,以文化为内涵,以人文为主题,打造了一个美丽而富有魅力的园林景区。
这里既有大自然的美景,又有人文历史的底蕴,无论是游客还是艺术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感动。
无锡-寄畅园解析
是园亭究属游观之地,必
著名的造园名家张涟(字南垣) 须建立家祠,始可永垂不
数建筑毁于兵火,后稍作补葺。 1952年,秦氏后裔将私园献给国
史
“沤寓”。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 1506年)之夏,“葺园
和他的侄儿张轼精心布置,掇
朽”,将园内嘉树堂改为
山理水,疏泉叠石,园景益胜。 “双孝祠”,寄畅园为祠
家,即作保护性修复。又将原贞 节祠纳入园中,即今“秉礼堂”
瞰 图
东入口
凤谷行窝
九狮台
梅亭
寄
秉礼堂
含贞斋
八音涧
嘉树堂
畅
园
平
面
图
南入口
邻梵阁 卧云堂 碑亭 美人石
锦汇漪
先月榭
鹤步滩
知鱼槛
凌虚阁
郁盘亭
砖雕门楼
七星桥 涵碧亭
东入口
造 园 总 体 布 局
寄畅园总体布局为水池偏东,池西聚土石为假山, 两者构成山水骨架。
假山约占全园面积的23%,水面占17%,山水一共 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建筑布置疏朗,相对于山水而言数量较少.
寄 畅 园 鸟 瞰 图
寄 畅 园 鸟 瞰 图
位于惠山古街横街寄畅园入口对面 清康熙、乾隆两帝,分别六次南巡,七次到无锡,每次抵锡必到惠山,临幸寄畅园。此房为当时地方官员迎候皇帝,提前集中在此恭 候之处。故借用“朝房”名称,称“寄畅园朝房”,实际使用次数只有十余次,因而面积不大。
寄 畅 园 鸟
南入口
造
园
空
间
在到达开阔的水面前, 又必须经过山间曲折的小
手
路。这种分割空间和景色
解【
】寄 畅 园 江 南
私 家
造园 园林 析
1寄畅园布局
简介湖广巡抚秦耀所有。
秦耀系东林党人,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耀因其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归乡,回无锡后,因朝政失意,罢官回乡,心情郁闷,所以就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借王羲之“寄畅山水荫”诗意,改园名为“寄畅园”。
万历时构列二十景,秦耀逐景赋诗。
1寄畅园布局寄畅园西靠惠山,东南是锡山,园的总体布局抓住这个优越的自然条件,以水面为中心,西、北为假山接惠山余脉。
东部以水池、水廊为主,池中有方亭,相互对映。
园的面积虽不大,但近以惠山为背景,远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景,空间感、秩序感极为强烈。
园内池水、假山是引惠山的泉水和开采山中的黄石做成,所以,寄畅园在借景、选址上都相当成功,处理简洁而效果丰富,水平甚高。
在路线的组织上,寄畅园运用了江南园林常用的疏密相间手法。
从现在西南角的园门入园后,是两个相套的小庭院,走出厅堂,则视线豁然开朗,一片山林景色。
在到达开阔的水面前,又必须经过山间曲折的小路。
这种分割空间和景色的处理手法,造成了对比效果,使人感到园内的景色生动和多彩。
因借自然寄畅园因其选址之巧妙,能充分收摄周围环境的美好景色,使视野得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到园外从锦汇漪水池东岸向西望去,透过水池及西岸假山上的蓊郁林木,可远借惠山优美山形,构成远中近三层次景深;2.2叠山理水(关于理水)整体布局以聚为主(以锦汇漪为中心,展开景观空间序列);南北长而东西窄的锦汇漪水池,又通过中部两岸的鹤步滩与东岸的知鱼槛对峙收束,把水池划分为似隔又合的南、北两水域;北水域的北端利用平桥“七星桥”及其后的廊桥,再划分为两个层次,中端做成小水湾架石板平桥(即鹤步滩),北水域被划分为四个层次,加大了景深,又与南水域开敞的景观形成对比。
寄畅园的水池的处理很成功。
水面南北纵深,池岸中部突出鹤步滩,上植大树二株,与鹤步滩相对处突出知鱼槛亭,划分水面为二,若断若续。
(山) 池北又有平桥浅低,似隔还通,层次丰富。
山的轮廓有起伏、有主次。
其中部较高,以土为主,二侧较矮,以石为主,土石间栽植藤蔓和树木,配合自然。
无锡寄畅园
1、叠山 、 叠山的主要部分在寄畅园南部。 叠山的主要部分在寄畅园南部。
2、理水 、
寄畅园的水池的处 理很成功。水面南 北纵深,池岸中部 突出鹤步滩,上植 大树二株,与鹤步 滩相对处突出知鱼 槛亭,划分水面为 二,若断若续。
3、叠山理水 、
池北又有平桥浅低, 池北又有平桥浅低,似隔 还通,层次丰富。 还通,层次丰富。山的轮 廓有起伏、有主次。 廓有起伏、有主次。其中 部较高,以土为主, 部较高,以土为主,二侧 较矮,以石为主, 较矮,以石为主,土石间 栽植藤蔓和树木, 栽植藤蔓和树木,配合自 山虽不高, 然。山虽不高,而山上高 大的树木却助长了它的气 假山间为山涧, 势。假山间为山涧,引惠 山泉水入园, 山泉水入园,水流婉转跌 泉声聒耳,空谷回响, 落,泉声聒耳,空谷回响, 如八音齐奏,称八音涧, 如八音齐奏,称八音涧, 天下第二泉”相连。 与“天下第二泉”相连。
羲之《答许椽》 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 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 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 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1952年秦氏后人秦亮 年秦氏后人秦亮 工将园献给国家,无锡市人民政府进行整修保护, 工将园献给国家,无锡市人民政府进行整修保护, 逐渐恢复古园风貌。 逐渐恢复古园风貌。寄畅园是中国江南著名的古 典园林, 典园林,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 年 月 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年间, 文物保护单位。1999至2000年间,经国家文物 至 年间 局批准, 局批准,由锡惠名胜区对在太平天国的寄畅园东 南部进行了修复,先后修复了凌虚阁、先月榭、 南部进行了修复,先后修复了凌虚阁、先月榭、 卧云堂等建筑,恢复了其全盛时期的园林景观, 卧云堂等建筑,恢复了其全盛时期的园林景观, 使整个古园气机贯通,充满雅致。 使整个古园气机贯通,充满雅致。
寄畅园案例分析讲述
寄畅园的空间布局的艺术特征
寄畅园西靠惠山, 东南是锡山, 园的总体布局抓住这个优越的自 然条件, 以水面为中心, 西、北为假山接惠山余脉。东部以水池、 水廊为主, 池中有方亭, 相互对映。园的面积虽不大, 但近以惠山为 背景, 远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景, 空间感、秩序感极为强烈。 园内池水、假山是引惠山的泉水和开采山中的黄石做成, 所以, 寄 畅园在借景、选址上都相当成功, 处理简洁而效果丰富, 水平甚高。 在路线的组织上, 寄畅园运用了江南园林常用的疏密相间手法。从 现在西南角的园门入园后, 是两个相套的小庭院, 走出厅堂, 则视线 豁然开朗, 一片山林景色。在到达开阔的水面前, 又必须经过山间 曲折的小 路。这种分割空间和景色的处理手法, 造成了对比效果, 使人感到 园内的景色生动和多彩。寄畅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艺术的杰出 代表,
园林设计讲求“寓诗情画意于自然景物 中”。陈从周教授在《说园》中说到: “中国 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 个综合艺术品, 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 成‘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境界”, 这话说 得非常贴切。众所周知, 园林历来是人们亲近 自然的一种介质, 对于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 更是大多数人闲暇放松的乐土。寄畅园就是 这样的一个园林, 它的文化含量丰富, 个性特 征鲜明,同时又多彩多姿, 极具艺术魅力, 在中 国古代园林中可算得上是艺术的极品。
江南之秀
组员:汪若男 黄洲 刘林峰 蔡超玥 彭夏春
寄畅园坐落在江苏省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 麓,惠山横街的锡惠公园内,毗邻惠山寺。寄畅 园是中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1988年1月13日国 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至2000 年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锡惠名胜区对在太
平天国战争期间毁坏的寄畅园东南部进行了修复,
因地制宜 巧借外景——浅谈无锡寄畅园的造园艺术——摘自一九七九年无锡园林科技资料
了《 画筌 》“ 山本静 ,水流 则动 ;
形 成 了景 观 中 的 前 后 借 景 ,增 加
裔 请 当代 著 名 造 园 家 张 涟 之 侄 张 更 显 得 水 面 悠 深 宁 静 。 池 面 靠 近
寄 畅园东 西狭窄 ,南北 引长, 鹤 步 滩两 侧 ,两座 小石梁 半浸 碧
钺 重行 布置 ,疏 泉立 石 ,园景益 西 枕 惠 山山 麓 ,地 势 西 高东 低。 波 ,各将 一 角 池 水 与 大 池 隔 断, 胜。 园风景逶迤宛转 , 全 妙造 自然 , 全 园 以水 池 为构 图 中心 ,东 面一 而 小水 面三 面 为峻岩环 抱 ,水波
形成 又一 院落 ,使 这所 古老 名 园 和 廊桥 分别 收隔 ,将 池水 分成两
位于 江苏 无锡西 郊惠 山之麓。 始 得 以保存 ,并 有所 发展 。现全 园 个 不同情趣 的小水面 ,曲折 幽静 , 建于明正德年间 ( 公元 1 0 6年~ 风致 ,泉 石树 木之 胜 未减 ,苍 凉 水 意连 绵 ,令人 玩 味无 穷。 七星 5 池水轻拍 , 倒影如画 , 12 1年 ) 5 ,原 属秦 姓 私 园,初 名 廓 落 之韵 犹 存 ,在 江 南 园 林 中 , 桥平卧波面 , “ 谷行 窝” 明末清初 ,秦 氏后 仍 不失 为 一所 独 特 风 格 的 名 园。 凤 。
寄畅 园借惠 山九峰连绵逶迤 、 岗峦 起伏 的形 象和 江南 水 乡重洲
其 与 惠 山雄 浑 自然 的 气 势 相 埒。
假 山 临 池 处 有 一 片 伸 向 池 心 浅 渚 、 湖 港 交 叉 的 特 点 ,把 假 山
寄畅园讲解
寄畅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是无锡的一座著名园林。
它是江南地区典型的私家园林,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下面是对寄畅园的简要讲解:
1. 寄畅园的历史:寄畅园始建于明代,原名"南院"。
清代时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风貌。
在园内的建筑和景观中,我们可以看到明代和清代的不同风格。
2. 寄畅园的布局:寄畅园的布局十分精致,园林分为三个部分:中园、东园和西园。
中园是园林的主体部分,以水池为中心,周围分布着各种建筑和景观。
东园和西园则是中园的延伸,增加了园林的景深和层次感。
3. 寄畅园的建筑:寄畅园内的建筑主要有水榭、亭子、廊桥等,这些建筑都巧妙地融入了园林的景观中,使得园林的整体感更强。
4. 寄畅园的植物:寄畅园内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使得园林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
尤其是园林中的古树,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为园林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5. 寄畅园的文化价值:寄畅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也是一座富有文化内涵的园林。
园内的建筑、景观和植物都富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高度成就。
以上就是寄畅园的简要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畅园是江南地区一座保存较完好的明未清初之文人园林,园林总体布局,水池偏东,池西聚土石为假山,两者构成山水骨架,假山约占全园面积的23%,水面占17%,山水一共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建筑布置疏朗,相对于山水而言数量较少,是一座以山为重点、水为中心、山水林木为主的人工山水园。
《寄畅园记》评价:“兹园之胜最在泉,其次石,次竹木花药果蔬,又次堂榭楼台池沼。
”寄畅园是宋以来的文人园林风格(简远、疏朗、雅致、天然)的承传。
要了解其假山、理水特点及借景之妙。
广州陶粒厂广东陶粒厂 编辑:ejdnc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