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物之一。
谷物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谷物中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而小麦作为其中之一,其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对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小麦的品种选择对于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土壤、气候、水分等环境因素,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小麦品种。
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品种之间的互补性,多搭配几个品种种植,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提高整体产量和品质。
(二)合理密植小麦是营养生长期较长的植物,采收时是整株收割,故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上的产量。
但是太过密植也会使小麦生长期间间食物含量不足,从而影响品质和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在实际栽培中,应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品种等因素来进行科学的密植。
(三)合理施肥小麦生长期需要大量的养分,特别是氮、磷、钾等。
在施肥上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应强调有机肥与化肥的结合,有机肥主要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化肥主要通过添加氮、磷、钾等养分,为小麦生长提供直接养分。
同时也要注重施肥的时机和施肥的方法,避免一次性过量施肥或者浪费养分。
(四)良好的灌溉技术小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小麦生长期间的灌溉工作尤为重要。
要合理确定灌水时机和灌水量,避免过量的灌溉造成积水,影响根系呼吸和养分吸收;也要避免喷洒过大的水量,导致水浪费和土壤中养分流失。
更重要的是掌握好灌水的技术,如渗滤灌溉、滴灌、喷灌等,为小麦提供合适的水分。
(五)合理田间管理小麦生长期间的田间管理对产量和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及时的除草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杂草不仅会占据养分和水分、增加小麦的生长压力,还会给病虫害提供生存的条件。
在小麦的生长期间,应及时除草。
及时的植保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当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推广,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介绍当前普遍适用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择优质小麦品种选择优质小麦品种是小麦高产的基础。
在选择品种时,应考虑叶面积指数,光温条件,病虫害抗性等因素,以确定适合本地区的品种。
二、科学施肥小麦是一种营养需求量大的作物,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是小麦高产的关键。
应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合适的肥料,并合理科学施肥。
三、避免重茬重茬会导致土壤营养失衡,病虫害滋生,根系损伤等问题,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应适当轮作,并加强土壤管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四、加强病虫害防治小麦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
加强病虫害防治,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式控制病虫害。
五、合理控制灌水量小麦生长发育需要适量的灌溉水,但过量的灌溉会使农田产生水渍,导致水泡病、浸润病等病害滋生。
应根据土壤情况和降雨量合理控制灌水量,避免过量灌溉。
六、科学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小麦高产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选垄、揭盖、跟肥、松土等措施。
应根据小麦的实际生长情况,结合本地区的气候、土壤环境等多种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小麦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粮食作物,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可以保证人们食用小麦的安全性。
要严格把控小麦种子的来源,对小麦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生物制剂等农业生产资料进行严格管理,对采收后的小麦进行质量检测等措施,确保小麦产品的安全性。
总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和总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农业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总结出了一系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些技术要点。
一、选优良品种。
选择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等优良性状的小麦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要选择适应当地环境和生态条件,丰产稳产的优良品种,尽量避免种植单一品种,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二、科学施肥。
合理的施肥是实现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小麦的生长需求,科学配方施肥。
特别是对氮肥的施用要掌握好时机和剂量,确保小麦的吸肥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三、加强田间管理。
做好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对提高产量非常关键。
及时清理田间除草,保持土壤的湿润和松软。
进行适时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病虫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加强休闲作物的轮种管理,合理利用农业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调整播种密度。
适当的播种密度有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密度过大会导致小麦间的竞争加剧,影响穗粒的饱满度;密度过小则会增加杂草的生长,降低土壤的利用效率。
要根据具体的品种和地区特点,选择合适的播种密度。
五、科学控制灌水。
小麦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特别是在抽穗期和灌浆期,要注意适时浇水。
要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小麦的生长需求,合理确定灌水量和灌水频次,避免过度浇水或不足浇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六、合理防治病虫害。
小麦的病虫害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定期巡视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
通过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七、适时收获。
小麦的收获时机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要根据小麦的抽穗情况和籽粒的成熟度,确定适当的收获时机。
过早收获会导致籽粒的品质不好,影响产量;过晚收获则会使籽粒的营养物质流失,降低产量和品质。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农民生产实践的总结和科学家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在实际栽培中,要根据具体的地理、气候、土壤等条件,结合科学管理和技术要点,合理选用品种、施肥、管理疫情以及作业操作,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对于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育种选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一、育种选种1. 选育优质抗病品种小麦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基础,育种工作首先要选育出耐逆境、抗病害的优质品种。
目前,我国已经选育出了许多高产的小麦品种,各地种植者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品种,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2. 种子处理在种子处理方面,可以进行浸种、干热处理等措施,使种子消毒、消毒,增加种子的萌发力和抗病能力,提高小麦产量。
二、田间管理1. 种植密度小麦的种植密度对于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过大或者过小的密度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来说,种植密度在每亩750-900株之间为宜,株距在10-15cm为宜,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小麦的产量。
2. 水肥管理小麦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因此在田间管理中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
及时进行水肥施用,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表土覆盖上一层稻草或麦秸,可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
3. 施肥小麦生长初期需要施加磷、钾肥,中后期需要施加氮肥。
在肥料施用方面,应做到量少、多次,适时施肥,避免一次施入过多肥料造成短时间内的快速吸收,从而引发病虫害的滋生。
4. 田间杂草管理小麦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田间的除草工作,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防止杂草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5. 栽培措施在小麦生长初期,要加强耕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中后期要合理控制浇水,避免过多或过少的灌溉。
三、病虫害防治1. 病虫害防治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在田间管理中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防范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加小麦的抗病能力,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4. 合理间作在田间管理中,可以适量种植一些对害虫有防治作用的植物,例如:黄秆根、百善草等,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小麦的危害。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要点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要点为:一、注意选择高肥水地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要求土壤养分必须全面、充足,才能满足其高产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选择地力高、水浇条件好的地块,要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二、注意适期晚播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基本苗。
要防止播量过大,造成后期管理被动。
三、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节肥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有的不抗倒伏,特别对于群体过大的麦田,在返青至拔节前须进行一次化控处理,可喷施多效唑或麦业丰。
要重施起身拔节肥,控制多余下落穗的形成,促进穗大粒多。
四、注意浇好灌浆水、麦黄水、喷施叶面肥浇好灌浆水,对于增粒重、预防干热风有重要作用。
天气干旱,运用麦黄水,有利于下茬套种,防止早衰。
在5月上中旬,结合防治病虫害,喷2~3次叶面肥,如0.2%~0.3%磷酸二氢钾,能减轻干热风危害,增产效果明显。
五、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说优质小麦更易遭受病虫害,如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蚜虫比常规品种发生早且重。
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早防治。
六、喷施一次小麦宝在小麦刚破口、抽穗扬花前约达60%~70%的时候喷施一次小麦宝,激活小麦内生物酶活性,促进雌、雄性器官发育协调,增强功能叶光合作用,明显减少空秕率,提高结实率及千粒重,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七、抗旱增产1、深浅轮耕,以土蓄水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透水性,加大蓄水量,并能促进根系下扎和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水肥利用率。
但深耕一定要因地因时制宜,一般在整地早、降水多、墒情足的年份宜深耕,耕深22—25厘米,耕后接着耙实、耧平;耕后少雨干旱,往往会因土壤不实而严重失墒。
实践证明,旱地小麦在3—4年时间里,遇足墒深耕一年,以后浅耕2—3年,既能达到深耕改土的目的,又增加了沉土保墒的机会,是旱麦增产的重要措施。
2、增施肥料,以肥调水旱地麦田要尽量多施有机肥,配方施足无机肥,尤其要施足磷肥,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蓄水保肥能力和水分的利用率。
一般地块,每亩可施有机肥2500—3000千克,碳铵和过磷酸钙各50千克,并酌情配施适量钾肥和微肥;如果地力差,可在三四年内连续亩施标准氮肥40—60千克,磷肥50—100千克。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主食之一。
而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内容,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下面将就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做一些介绍。
一、良种选育良种选育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首要环节。
合理选用适宜当地生长条件的小麦品种,对保证小麦高产产量和提高品质至关重要。
要选用既耐寒又耐旱的小麦品种,具有抗倒伏、抗病虫、耐贮藏、适应性强的优良特点。
因而,在小麦选种上应选择抗性强的、高产稳产的小麦品种,确保其生长发育旺盛,从而为后期的高产创造有力的条件。
二、土壤改良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和能量基础,土壤的肥力状况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在小麦高产栽培中,土壤改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要做到合理施肥,针对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施肥,保证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
其次要进行有机质的添加,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此外还需要进行土壤酸碱度调节,保持土壤的适宜酸碱度。
只有做好了土壤改良工作,才能保证小麦的生长发育,最终实现高产高质的目标。
三、合理密植合理的密植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发挥土壤的养分,提高每株小麦的养分吸收,从而增加小麦的单株产量。
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小麦的光合作用效率,保证小麦植株的生长旺盛,最终提高小麦的总产量。
四、科学浇水科学浇水是保证小麦高产的重要环节。
在小麦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适时适量的浇水。
一般来说,小麦在出苗阶段需要多浇水,保证幼苗的生长发育。
在拔节孕穗的阶段需要控制浇水量,避免干旱。
在抽穗灌浆期则需要充足的水分,保证小麦穗粒的灌浆。
科学浇水可以保证小麦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五、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小麦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病虫害防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加强对土壤病害的防治,保证土壤的健康。
其次要对小麦病虫害进行定期的防治,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传播。
小麦种植 高产技术
小麦种植高产技术小麦是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主食。
在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是关键问题之一。
以下是一些小麦种植的高产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基础。
在品种选择上,一方面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水分条件,选择适应性良好的品种;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各种品种的优点和缺点,选择高产、稳产、耐倒伏、抗病虫害的品种。
二、严格控制播期小麦的播种时间是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播种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对小麦的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北方地区小麦最适合的播种时期是在每年的10月中旬至11月初,南方地区是在每年的11月下旬至12月初。
三、控制密植小麦的密度是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密度过大,既会导致空间竞争,造成小麦植株之间的养分、光照、水分等资源的互相竞争而影响产量。
如果密度过小,则会浪费水、肥料和劳动力。
对于不同品种和不同栽培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合理施肥小麦的施肥是保证高产的重要措施。
在施肥时,既要注重基础施肥,又要注重追肥。
基础施肥要分地区、分品种进行,充分发挥土地肥力,使小麦在生育期间能够充分吸收并利用现有的养分。
追肥应根据小麦生长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在保证小麦居于较好的生长状态的前提下,适当使用速效肥和缓效肥的组合,配合用草炭、稻草等有机肥,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五、科学防治病虫害小麦在生长发育期间受到的危害最大的是病虫害。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
常见病害有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等。
对这些病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式进行防治。
六、多种农业措施综合运用提高小麦产量不是单一的措施所能解决的。
需要通过多种农业措施的综合运用来实现。
如合理的轮作技术、田间管理措施、提高机械化程度、改善土壤环境等。
只有通过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小麦的高产。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则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将针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展开深入探讨,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主题。
一、优质种子的选择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必须从选种开始。
优质种子是高产的基础,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土壤条件的耐旱、抗病的小麦品种非常重要。
要注意种子的纯度和活力,避免使用劣质种子影响产量。
二、科学施肥技术在实际栽培过程中,适当的施肥技术也是关键。
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科学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小麦的生长需求。
还需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式,避免施肥不当导致的生长不良或肥料浪费现象的发生。
三、合理的灌溉管理针对不同的生长期,制定合理的灌溉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旱季要做好保墒工作,及时补充土壤的水分;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避免因为水浸造成的小麦逝去或减产。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制约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产量损失。
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并在发现病虫害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病情扩大影响产量。
五、合理密植技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合理的密植技术也能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
通过合理的株行距和穗行距,增加单株穗数和有效穗数,进而提高小麦的产量。
六、留种管理在收获之后,合理的留种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注意收获后及时选种,挑选具有良好生长状况和较高产量的植株作为下一年的种子,从而保证下一年的小麦能够继续高产。
总结回顾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不仅需要科学的栽培技术,同时也需要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
优质种子的选择、科学施肥技术、合理的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合理密植技术和留种管理都是实现小麦高产的关键。
只有在科学的栽培技术和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下,小麦的高产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农业专家,我深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的重要性。
只有充分利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和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才能确保小麦的高产。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但由于受到气候、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小麦的产量并不稳定。
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进行具体介绍。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与改良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小麦,酸碱度适中,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以利用翻耕、施肥和灌溉等手段,改善土壤的肥力和水分状况,增加小麦的产量。
2. 种子选择选择抗逆性强、叶绿素含量高、生长势旺盛、抗病虫害的小麦种子进行种植。
在选择种子的要注意保证种子的纯度和发芽率,提高种植效率。
3. 合理密植小麦的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但是要避免密植过度导致小麦植株生长不良。
一般来说,小麦的密植范围在25-30万株/亩之间比较合适。
4.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保证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并且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小麦的营养需求,施用适量的氮、磷、钾等肥料,以及微量元素,增加小麦的生长力和抗逆能力。
5. 种植期和栽培措施选择适宜的种植期,避开气温过高或过低的时段,保证小麦的生长发育。
在栽培方面,及时耕耘、中耕、松土、排水等措施可以帮助小麦根系生长,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湿性,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
6. 病虫害防治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注意清除病虫害隐患,定期喷药防治病虫害,避免对小麦的危害,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
二、田间管理措施1. 土壤保护在小麦生长期间,要注重土壤的保护和管理,避免土壤侵蚀和流失。
采取覆盖、植被保护、排水排渍等措施,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有利于小麦的栽培和生长。
2. 水分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做好小麦的灌溉工作,保证小麦的生长所需的水分。
在干旱地区,要采取节水措施,避免水分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5. 空气流通保证小麦田的通风良好,避免病虫害滋生,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6. 理顶和掐顶适时进行小麦的理顶和掐顶,有利于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和产量,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小麦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为了获得更高的小麦产量和品质,必须采用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那么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呢?以下是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的要点:一、合理选地小麦是一种对土壤要求很高的作物,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
因此,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种植小麦,有助于保证小麦的生长和发育顺利。
二、优化施肥对于小麦来说,土壤肥力对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足够的营养会提高小麦光合作用的效率并增加产量,因此施肥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肥要因地制宜,具体的施肥方案应根据当地土壤肥力状况、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而制定。
同时,应注意施肥时间、施肥量以及施肥方式。
三、合理浇水小麦是一种需要大量水分的农作物,要保持土壤湿润度和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因此,要注意合理浇水,以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施水应均匀,要避免出现积水和干旱状态。
四、保持良好的通风性通风是小麦生长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要尽量保持地块通风性良好,以保证小麦充足的氧气供应和 CO2 排出,有助于植株的生长。
此外,适当的通风还有利于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小麦产量。
五、防治病虫害小麦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防治病虫害是小麦高产栽培不可缺少的环节。
首先要注意防范,科学施肥和合理种植是预防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同时,可以采取化学药剂等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治。
六、选择抗旱、抗病品种小麦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的适应环境条件也不同。
因此,在栽培小麦时,应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抗旱、抗病品种,以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总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了选地、施肥、浇水、通风、防治病虫害和选择适量品种等方面,如果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当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当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物。
高产栽培技术是指通过优化栽培管理措施,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栽培方法。
以下是当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1. 地力充足:选择优质土地种植小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pH值适宜、富含养分,并提前进行土壤消毒处理,防止土壤传播病害。
2. 种子选择:选择优质的小麦种子,具有良好的抗逆性、耐病虫害能力和高产性。
可选择经过亲本选育和深加工处理的新型耐旱、耐病品种进行种植。
3. 良好基础施肥:在小麦播种前进行基础肥的施用,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施肥时注意合理配置各种养分,满足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养分需求。
4. 减轻水分胁迫:根据天气条件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小麦生长过程中发生缺水或水分过多的情况。
尽量采用滴灌或喷灌技术,减少水分蒸发和浪费。
5. 强化播种管理: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密度,避免高温或寒冷对小麦生长的不利影响。
同时进行整地整平,加强土壤保墒措施,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6. 防治病虫害:合理使用农药,选择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并进行防病环境改良和病虫预警,提高病虫害防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7. 调整灌溉制度:根据小麦生长的需水量,结合土壤含水量和灌溉技术条件,合理安排灌溉次数和量,以保证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
8. 栽培增产技术:采取站岗式肥料的布施,适时实施追肥,根据小麦生育期需肥的不同特点,根据施肥技术的不同,采用追肥技术,做到及时性,适量性,有机化,人工化。
9.合理调节株型:根据小麦品种的特点和株型调节的需求,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和修剪方法,调整小麦株型,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10.安全收获和合理贮藏:在小麦成熟期进行安全收获,选择合适的收获机具和收获时间,以避免小麦质量损失。
收获后,对小麦进行除杂、晾晒和储存,确保小麦质量的储存和使用。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据了粮食种植的重要地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利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和农业技术手段,最大化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下面,介绍一些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 土壤调理小麦喜欢在富含养分、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因此,在小麦栽培前,应对土壤进行调理。
首先,对土壤进行深翻,使其疏松,有利于通气和排水。
其次,施入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
最后,根据土壤酸碱度,适量添加石灰和其他土壤改良剂,调整土壤pH值。
2. 种子选择和处理选用高质量、高产量的小麦品种,是小麦高产的前提。
同时,在小麦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处理方法可以包括浸泡法、热水处理法、种子包衣法等。
3. 合理的播种时间和密度小麦的播种时间和密度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小麦的适宜播种时间为10月底到11月初,南方地区为11月中旬到12月初。
同时,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环境,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300公斤左右,种子行距为25-30厘米,植株株距为14-16厘米。
4. 施肥技术小麦的施肥应该结合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需要,采用分期施肥和配施有机肥、矿质肥等多种肥料的施肥方法。
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施肥也应有所区别,如在孕穗期和拔节期应增施氮肥,增加籽粒的质量和数量。
5. 病虫害防治小麦容易受到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影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在小麦生长期间,应及时进行病虫害调查,科学选择防治措施,如选择抗病虫小麦品种、精准施药、合理轮作等。
论述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论述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高产潜力。
为了实现小麦高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栽培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
选用良种而不是传统粗放栽培的“黑穗”小麦,种子选择繁育良好的小麦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等优点的小麦品种。
选择适宜的品种可以确保小麦的生长结果丰收。
二、适宜的土壤及施肥技术
小麦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最好选择沙质土壤,避免盐碱化,土面积要注意长期保育。
施肥方面,应根据土壤状况和小麦生长需要合理施肥,生长初期适度增加氮肥,中后期增加磷钾肥,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可以提高小麦产量。
三、合理的播种和密度控制
在播种前,要先进行灭蚜处理,在此之后,适宜的播种期一般在秋季,温度适宜、湿度适宜,最好在9月30日至10月10日之间种植。
密度方面按照墒情制定,一般1亩种量不低于100公斤,盘高不低于18厘米,密度控制在10~12棵/
平方米,总可获得丰厚的丰产。
四、适当的田间管理
及时排灌、松土、中耕、施肥、除草、修剪等是田间管理中的重要措施,及时消灭病虫害,促进肥沃作物增长,保持土壤肥沃和水分,确保小麦的正常生长。
同时,进行适度、適量、适时的管理,使用农药请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减少小麦窒息,并提高质量和产量。
综上所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品种,适宜的土壤及施肥技术,合理的播种和密度控制,以及适当的田间管理。
这四个方面是协同作用,遵循科学的种植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就可以使小麦产量提高并使种植效益最大化。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稳产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目标。
在小麦的栽培和管理过程中,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是确保高产稳产的关键,下面就针对小麦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进行简要阐述。
一、小麦的栽培技术1.选择良种良苗:在小麦种植前,应选用品质优良、抗性强、产量高的良种,同时应从优质、强抗的母体种植材料中选出生长良好、生长健壮的种苗,并进行尽快定植。
2.合理施肥:小麦的根系比较发达,需要充分的营养供应,因此,应根据土壤类型和农作制度进行科学施肥,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3.适当控制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应选择适合的栽培密度,避免株间距过大或过小,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4.科学管理土壤水分:小麦的生长环境中,土壤水分的充足与否是影响小麦产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科学管理土壤水分,进行适时的灌溉和排水措施,从而调节土壤水分的含量。
5.合理病虫防治: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栽培小麦的过程中,应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采用安全、环保、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从源头上保障小麦的品质与产量。
1.灌溉管理: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灌溉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根据小麦所处的生长环境,制定适同的灌溉方案,保证灌溉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同时避免过量灌溉或过少灌溉的情况发生。
2.施肥管理:小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应根据小麦所处的地区、化肥性质、土壤肥力等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确保小麦的生长与发育。
4.定期田间管理:定期进行田间管理,如清除田间杂草、及时修剪茎秆等,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加速开花授粉、并为收获期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的简要阐述。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工作者也应不断创新、探索新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为促进小麦产量稳步增长和质量提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一、产量结构高产田43-46万穗/亩35粒/穗43克/千粒每亩500kg以上(有机质1.2%以上)中产田36-42万穗/亩30粒/穗40g/千粒每亩400kg以上(有机质0.9%以上)二、科学施肥(一)配方施肥按照生产100公斤小麦需要一定比例的氮、磷、钾进行施肥(N:P:K=3:1.5:3.5),高产田需纯N 14-16kg,P(五氧化二磷)8-10kgK (氧化钾)5-8kg例:80斤3个15的复合肥和40斤尿素基本符合这一比例,也可用其它。
(二)氮肥后移施肥磷、钾肥和50%氮肥作基肥,于耕地时施入土壤中,50%的氮肥于拔节时作拔节肥。
三、精细播种(一)选用良种选于本地的小麦品种有:冬性品种:皖麦52、淮麦22、豫麦22、周麦16、豫70-36、济麦22晚茬麦:偃展4110(二)选时播种早茬麦(大豆、玉米等茬)在10号前后播种晚茬麦(棉花、红芋等茬)在20号前后播种三)选墒播种土壤含水率在80%为适墒,不足时应造墒播种于播前10天,耕后浇水600方。
(四)适量播种半冬性8-10kg偏春性12-14kg 晚播3天多播种0.5kg四、加强冬前管理培育壮苗(一)壮苗标准冬前个体3-5分蘖;分茎6-7叶;群体60-80分蘖。
(二)查苗补苗,保证苗全三)防治地下害虫常年地下害虫严重,可播耕地时用锌、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0.3千克加水1-2千克,拌细土25千克撒施。
出苗后发现有地下害虫时用2%甲基异柳磷粉2千克拌细土25千克,顺垄撒施。
(四)防治纹枯病苗期主要发生在地下茎上,有梭粉形褐色病斑。
可用12.5%禾果利30克/亩,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75克,或井岗霉素40克兑水50千克,顺垄浇于根部。
五)化学除草1、药物双子叶杂草,可用巨星单子叶杂草,可用骠马2、施药时间年前11月中旬(温度10℃以上)年后2月下旬至3月上旬(温度10℃以上)3、注意事项①选晴天、无风、微风,上午9点后喷药②喷药要均匀,不漏不重③注意安全五、加强春后管理(一)春季生长三阶段1、返春--拔节期:2月中旬--4月初①春后分蘖高峰期:决亩穗数②二棱末期:决定小穗数时期一般壮苗80-120万株/亩,能成穗40万左右弱苗40-60万株/亩,只能成穗30万左右2、拔节--抽穗--开发期一般3月底4月初拔节4月15号前后抽穗4月20号-25号开花,此期决定小麦颖花数,即决定小穗(小码)的粒数(一般1-4粒)3、灌浆--成熟期一般从4月25号-6月初,大约35天左右。
当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当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小麦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存在于各个不同的气候条件下。
为了提高小麦产量,农民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高产栽培技术。
下面介绍当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1. 选择优良品种选择抗病、抗虫、高产的小麦品种是成功高产的首要条件。
根据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同时要注重小麦品种的选择与更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2. 育苗技术育苗是增加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
果壳生态护理、精填种、预增温度等育苗技术有利于提高小麦苗的质量和出苗率。
3. 合理施肥小麦需要充足的养分来保证其健康生长和高产。
施肥必须科学,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同时,对于有机肥也应采取适宜的施肥方式,以增加土壤肥力并促进小麦生长。
4. 病虫害防治小麦病虫害抗性差,这样可以导致严重的减产。
不同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要分别处理,例如种植抗病害品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加强封杀病菌等。
5. 地膜覆盖栽培在地膜覆盖下种植,可以增加土壤温度和保持水分,有效地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提高其生产能力。
6. 精细管理对于小麦的精细管理,要包括除草、插穗、人工授粉、理土、通风等。
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单株产量,实现高产的目标。
7. 加强灌溉覆盖栽培小麦也要加强灌溉。
尽量做到浅层水分充足、适期深层水分供给,合理浇水、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可实现高产栽培技术要求。
总体来说,高产小麦的栽培技术是通过选择适宜品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覆膜栽培、精细管理、加强灌溉等多项措施实现。
农民需要密切关注小麦生长状况,对不同的气候、土壤、病虫情况作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确保小麦的高产和优质品质。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资和产业发展的支柱。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是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如合理施肥、种植密度、防治病虫害、优质品种选用等,以下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选用适宜的品种选用适宜的品种是小麦高产的关键,应选择早熟、抗病、高产、品质好的品种,如小麦新品种“华麦35号”。
同时,应避免盲目引进外来品种,优先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耕作习惯的本地优良品种。
二、合理施肥小麦生长期需求充足的养分,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生长期需要,进行合理施肥。
原则上要实行“四统一”施肥原则,即一年施肥要均衡、适时、适量、合理配比,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施以不同类型的肥料,严格控制氮肥用量和时间,根据小麦生长需要,适当增施磷、钾等微量元素。
三、适宜密度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小麦造粒数、穗粒数和粒重,提高单株产量。
一般在生长期内根据具体情况,对小麦进行间歇喷施调整,进行间二叶、间三叶、拔节分蘖等次植株锄草,在某些情况下进行摘穗,促进穗与穗之间的协调生长和养分分配,以达到控制株高、增加有效穗数、促进一致成熟的目的。
四、合理田间管理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适时疏苗、摘除不良苗、摘穗、修剪叶片等等,不仅能够及时控制小麦株型,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也能够在减少一些浪费和损失。
五、多措施防治病虫害小麦生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导致小麦产量大幅度降低或产量质量下降。
为了保证小麦高产,需要综合采用多种防治措施,如采用抗病优质品种、加强耕作管理和土壤改良、增加生长有益菌等防治措施,防治意义和效果双重体现。
六、适时收获小麦收获期至关重要,收获时不可大意,一定要精心策划、适时收好。
发现秸秆积存多的地方需要及时处理,搬掉秸秆垛,在当地还可以把秸秆资源开发,秸秆可以提炼出麦秆纸、生产散装颗粒等多种用途。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等特点,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的相关知识。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 种子选择:高产小麦的种子选用至关重要,应选择种子饱满、色泽鲜艳、无病虫害的种子,避免使用长势弱、矮秆、病虫害严重的种子。
2. 合理施肥:小麦是一种喜肥作物,应在播种前充分施足底肥,对土壤进行深翻,使得土壤肥力更均衡,有利于小麦生长。
在生长期间,还需要进行追肥,及时补充作物所需的养分。
3. 优良品种选用: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该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抗逆性。
4. 合理密植:小麦的密植度对产量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应根据品种特性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密植度,以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壤养分资源。
5. 控制病虫害:小麦病虫害较为严重,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包括间作、轮作管理,喷洒农药等,及时排除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6. 土壤管理:小麦喜欢吸收养分充足的土壤,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进行土壤管理,包括施肥、翻耕、水分管理等工作。
二、小麦田间管理措施1. 合理播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和方法,统一培肥、播种、施肥、浇水等作业,确保作物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
2. 及时中耕:小麦生长期间需进行中耕作业,即翻耕和松土,松土有助于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小麦产量。
3. 种植密度控制:在生长期内,需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进行适时的稀苗,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生长空间。
4. 浇水管理:小麦生长期间需注意及时浇水,保证适当的湿度,但又要避免水涝或者缺水的情况。
5. 病虫害防治:在生长期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病害,可以有效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的关键措施,这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根据这些技术和管理措施,科学种植小麦,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也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改进栽培技术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产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具有充分利用光能、强病虫害抵抗力、耐寒性强等特点。
2.土壤改良:小麦喜欢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对于土壤酸性较高的地区,要进行石灰施用调整土壤pH值。
另外,密植和深耕也有助于改良土壤结构。
3.施肥管理:小麦的肥料需求较高,特别是氮肥。
合理施肥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和提高产量。
在播种前要进行充分施肥,种植过程中也要定期补充追肥。
4.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小麦的穗粒密度和单株产量。
根据小麦品种和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确定合适的密植程度。
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栽植穗数控制在500-600个之间。
5.控制病虫害:小麦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如白粉病、锈病、蚜虫等。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合理选择药剂、轮作等,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保障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6.善于田间管理:适时灌溉补充水分,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定期进行除草,及时去除杂草。
及时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
7.合理耕作技术:小麦是浅根作物,浅耕有利于促进根系发育。
小麦的灌浆期对水分需求较大,要避免在此期间进行田间深耕,以免破坏根系。
8.调控光合作用:适度剪除部分叶片,有利于小麦增加透光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产量。
9.穗分补充:对于产量高的品种,要适时进行穗分补充,保证小麦足够的养分供给,增加单株产量。
10.科学收获:根据小麦的生育期和气象条件,合理选择最佳的收获时机。
保证小麦籽粒的质量和产量。
以上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的介绍,通过合理选择品种、施肥、抗虫害、田间管理等措施,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保证粮食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小麦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谷物的首位。
本文介绍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培育壮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1.播前准备
1.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高产优质良种,加快品种轮作。
目前,小麦种植品种多、杂乱现象比较严重,多数品种种植时间长,致使品种抗性降低,是近年来小麦病虫害重发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同一地区或同一田块,应加快推新品种步伐和品种轮换,避免多年种植同一品种。
1.2播前整地
播种前需要整地。
要求地面平整,大不平小平,地面无坷垃,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小麦生育期间无局部积水,耕翻深度一致,蓄水保墒。
翻地前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立方米,以提高地力。
有灌水条件的地块,整地要求地面高度差不超过3.3厘米,以利于灌水均匀一致。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作畦栽培,畦宽120厘米,畦高10厘米。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大力推广小麦小窝疏株密植,普及油菜育苗移栽,严格按小麦、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种植。
做到深沟高厢,排除湿害,早排水、早开沟,尽量降低水位,降低田间湿度。
2.培育壮苗
一是药剂拌种,用矮苗壮、多效唑、矮壮素、壮丰安等拌种能促根增蘖,用立克秀、纹霉净、辛硫磷等拌种能防治病害虫害,要注意拌种药剂量不能过大,并现拌现播,否则会抑制胚芽鞘出土,影响分蘖优势;二是加强对旺长苗的镇压和对冬春麦苗的覆盖工作。
镇压要掌握在晴暖天气,重压旺苗,控蘖促根,控旺促壮,减轻冻害。
稻草、有机肥,沟泥等覆盖麦苗,可以起到培肥、增温、防冻、护蘖、除草、壮苗等作用。
3.科学水肥管理
合理施用冬前肥水。
冬前肥水是进一步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措施。
冬前肥水的施用要根据地力、苗情、墒情、气候条件等来决定;重施拔节肥水。
具体的追肥时间应根据墒情和苗情而定,一般群体适宜的高产田,宜在拔节初期至中期,对于群体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水;浇透孕穗水。
孕穗期是小麦一生中需水临界期,此期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浇好灌浆水。
抽穗灌浆期是小麦需水最多的时期。
小麦在扬花后10-15天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生理用水,同时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增加粒重,提高蛋白质、面筋含量。
3.1施肥管理
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
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并能使小麦充分吸收各种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及其它中、微量元素,促进小麦的增产、增收;合理追肥。
根据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应适当晚追,如果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追,有利于拔节并充分提供小麦开花期间磷、钾养分;叶面追肥,每年干热风多发季节,应用0.1%-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每次间隔5-7天,具有抗干热风和补充磷、钾养分的作用,可使小麦增产。
3.苗期化学除草
杂草不仅与作物争水、争光、争肥,导致弱苗,降低抗病力,还是蚜虫、麦蜘蛛等害虫的隐蔽场所,并造成阴暗、高湿环境,利于各种病虫害发生。
因此没有进行播前除草的田块应进行苗期除草,苗期除草要注意药剂的安全性,避免伤及禾苗,阻碍其生长。
在小麦二叶一心期进行化学除草,可用10%骠马乳油40ml或50%麦乐宁可湿性粉剂150克或20%必除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均匀喷雾。
三、重大病虫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
1、小麦条锈病:小麦锈病俗名“黄疸病”,是小麦生产上毁灭性病害,流行速度快,危害大。
它属远距离空气传播,河谷、风口地带发生严重,所以要加强田间检查,及时、准确掌握该病发生情况,在发病初期必须封锁消灭发病中心,及时用药防治,控制早期
流行。
防治方法:亩用25%科惠乳油40毫升或25%锈白克乳油60毫升或25%菌通散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喷雾,重病田隔7-10天进行二次喷药。
2、小麦赤霉病:该病近年来在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其发生危害特点:在扬花期浸入,造成穗腐,该病对产量影响很大,而且病麦中含有多种毒素。
在防治上应根据天气预报,只要在抽穗扬花期连续3天阴雨天气或扬花期内有7天以上阴雨天气时,就必须抓晴天(用药后4小时无雨)及时用药。
防治方法:在小麦抽穗10%至扬花初期亩用25%使百克乳油20—30毫升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喷雾。
喷药时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若遇喷药后下雨应补施药。
3、小麦白粉病: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均可侵染和危害,被危害叶片和茎秆覆盖着白色霉层斑点,严重时可连结成片,小麦被害后,植株枯萎,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麦粒秕瘦,产量和品质下降,主要发生在两季田和湿度大的麦田(地)及阴湾田地。
防治方法:亩用25%科惠乳油40毫升或25%锈白克乳油60毫升或25%菌通散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喷雾。
4、麦蜘蛛:为害小麦叶片,叶片失绿,无光泽,严重时叶片发黄,植株死亡,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防治方法:当百株螨量达500头以上时亩用20%甲氰菊酯100毫升或25%夺宝乳油50毫升兑水喷雾,重点喷施于下部叶片。
5、小麦蚜虫:当春季气温偏高,雨量适宜,蚜虫发生重,它主要刺吸叶汁,造成叶片发黄失绿,甚至整株枯死,引起严重减产。
若冬春气温偏高,2-3月少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气候温和,无大雨,是蚜虫暴发的最好气候,应特别注意加强防治。
防治方法:亩用25%快杀灵乳油70毫升或10%击诺可湿性粉剂20克兑水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