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近代教育大师》读后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近代教育大师》读后感]

读《追寻近代教育大师》有感

开学两个月了,寒假作业就是读一本好书,然后写读后感,《追寻近代教育大师》读后感。我选择的就是《追寻近代教育大师》这本书。

《追寻近代教育大师》这部书,我已经读了好多遍了,写不出读后感不是没有思路,而是我抓不住这部书,不,应该是抓不住近代教育大师的灵魂。张圣华先生在这部书的序——《近代教育史,被忽略的黄金地段》一文写到:“我们迷路了吗?”是的,我们迷路了吗?换一句话说,我们触摸到大师们的灵魂了吗?

中国的现代教育风风雨雨,一路走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之抛洒血汗,又有多少辛勤的园丁为之耕耘不待!但是,历史常常在悖论中给走路的人开不大不小的玩笑,大师们换来了什么?我们又换来的是什么?其结果能否禁得住历史的追寻和叩问?

无疑,我们要传承了大师们的衣钵,需要研究大师们的灵魂的支撑,又要进行方向的辨别,同时还要进行与时俱进的修炼。

说句实话,我之所以迟迟不敢下笔写写这篇读后感,是因为,我读完这部书之后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大师们之于教育,基本上是搂草打兔子。严复是翻译家,梁启超、陈独秀、毛泽东是政治活动家,鲁迅、李叔同、朱自清、老舍是文学家。教育不是他们的全部,教育价值在他们的演绎中只是一种工具。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满怀信心的想从这部书中得到一种灵魂的支持,没想到结果却让我自己的教育信念在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中轰然倒塌。

废墟中,思考是一种苦难。

我在想,如果教育是个假定意义上的“市场”的话,那么我们对这个“市场”的信仰应该属于那个层次?

毫无疑问,我们的大师们一致选择了第二个层次:教育上的凯恩斯主义——干预!

无论是纵观还是横观整个中国近代教育,干预是一种方式。大师们之所以选择教育,就是看中了教育的干预功能。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梁启超的“培育新民”蔡元培的“革新人才”,在“救国”“救民”两个层次上,他们以睿智的眼光,选择了后者,借以达到前者的目的,选择了后者也就选择了教育。即使是声称“我是一个迷信教育的人”的陈独秀、“我的终生职向是教育”的毛泽东,他们之所以倾心于教育,也是因为教育有干预社会的功能,帮助他们完成“救国”大业,读后感《《追寻近代教育大师》读后感》。

那么,到这里,我们才会豁然开朗,为什么大师们之于教育,均是搂草打兔子的真正原因,他们之所以又会选择了其他方式,是因为教育干预远不如革命干预来的快!

于水深火热相比。社会主义社会下的国民已经今非昔比了!“救国救民”的社会责任也逐渐淡去了它的火焰,我们走在“强国强民”的缓和道路上,所以,干预对于教育来说,已经只是刀背上的力量。“凯恩斯主义”在教育上也逐渐式微。

比如,方向的式微。

教育的干预的方向不再是社会,而是走向教育的本身,甚至形成了教育形式对教育内容的干预。即教育行政对教育的干预。其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机构,我们的教育行政力量越来越庞大,但往往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基层教育力量逐渐弱化,造成太监急皇帝不急的历史局面。同时,失去了基础的行政往往会政令繁琐,又是督导又是检查,一个教案本需要十几条工序,教师们穷于应付,教育的原始力量也就逐渐被消磨在无奈的隆冬之中。

大师们干预的直接目的是“社会”,通过“干预人”来干预社会,而我们现在直接目的是干预个体的“人”,很少也无能为力完成“通过后”的内容,反而形成了“新科举”的场。有些地方,有些人也许发现了这个问题,开始了教育突围、教育回归,虽然返璞未必归真,至少能证明“内容式微”的程度。

在经济学界,张维迎宣扬应该彻底的埋葬凯恩斯主义。说明凯恩斯主义,在全世界正在风行,而在教育学界,“凯恩斯主义”却渐渐离我们远去。“主流”和“非主流”只是一个角色的定位,而“是”“非”却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结论,结论在哪里?不得而知。

不管怎样,历史已经证明,大师们是民族的脊梁,是中国近代新兴教育的砥柱,闪耀着让后人仰望的光芒,虽然大师们的灵魂已经逐渐离我们远去!但精神很是可嘉,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信念,那种振兴民族教育的宿求,那种执着探索的精神,都会深深的震撼着我们,鼓舞着我们。这足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