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咎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柳宗元【惩咎赋】
柳宗元【惩咎赋】○惩咎赋(《唐书》本传载此赋。
曰:宗元不得召,内悯悼,悔念往咎,作赋自儆。
盖为永州司马时作。
元和三年秋也。
晁太史取此赋于《续楚辞》,序曰:宗元窜斥崎岖蛮瘴间,堙厄感郁,一寓于文,为离骚数十篇。
惩咎者,悔志也。
其言曰:“苟余齿之有惩兮,蹈前烈而不颇。
”后之君子欲成人之美者,读而悲之。
)惩咎愆以本始兮,孰非余心之所求?处卑污以闵世兮,固前志之为尤。
始余学而观古兮,怪今昔之异谋。
惟聪明为可考兮,追骏步而遐游。
洁诚之既信直兮,仁友蔼而萃之。
日施陈以系縻兮,(《骚》云:日康娱以自忘兮。
系縻,一本作击摩。
)邀尧、舜与之为师。
(一无师字。
)上睢盱而混茫兮,(睢盱,注见《铙歌鼓吹曲》,荒忽不可考信也。
)下驳诡而怀私。
(驳,一作。
)旁罗列以交贯兮,求大中之所宜。
曰道有象兮,而无其形。
推变乘时兮,与志相迎。
不及则殆兮,过则失贞。
谨守而中兮,与时偕行。
万类芸芸兮,(一作纭纭。
《老子》: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注:芸芸,华叶茂盛也。
)率由以宁。
刚柔驰张兮,出入纶经。
(纶,一作伦。
)登能抑枉兮,白黑浊清。
(一本,作清浊。
)蹈乎大方兮,物莫能婴。
奉︳谟以真内兮,(︳,大也。
谟,谋也。
《诗》:︳谟定命。
︳,音吁。
)欣余志之有获。
再征信乎策书兮,谓炯然而不惑。
(炯,一作耿。
征信,一作明信。
)愚者果于自用兮,惟惧夫诚之不一。
不顾虑以周图兮,专兹道以为服。
谗妒构而不戒兮,犹断断于所执。
(断,丁乱切。
)哀吾党之不淑兮,(吾党,谓亻丕文之属也。
)遭任遇之卒迫。
(卒,音猝。
)势危疑而多诈兮,逢天地之否隔。
(《选》:启泰真之否隔兮。
此谓顺宗有疾,宪宗监国之际。
)欲图退而保己兮,悼乖期乎曩昔。
欲操术以致忠兮,众呀然而互吓。
(《集韵》:吓,以口距人。
《庄子》:仰而视之曰吓。
音赫。
注:怒而拒物声也。
又呼驾切。
呀,虚牙切,张口貌。
互字一本作予。
)进与退吾无归兮,甘脂润乎鼎镬。
(《说文》:镬,镌也。
)幸皇鉴之明宥兮,累郡印而南适。
(《汉书》:印何累累,绶若若耶!重积也。
恤徭赋第二段赏析【明代】孙绪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恤徭赋
第二段
明代 孙 绪
作品赏析
• 秦汉时由政府法律规定的成年男子必须为政府从事力役和兵役。开始服役的年龄,即傅籍年龄,秦时为 17岁,西汉景帝二年(前155)定为20岁,后改为23岁;免除徭役的年龄为56岁。
• 汉代徭役有正卒、戍边和更卒3种。正卒为2年,1年在本县作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或楼船,接受 军事训练并负责地方治安;1年赴京都作卫士,负责保卫都城、守卫皇宫、陵苑,或为诸官府服务。56岁 以下的成年男子服2年正卒后一般规定可免除兵役,但遇政府需要,随时仍可征调服役,不得抗拒。戍边 亦称徭戍或屯戍,即到边疆从事“守徼乘塞”。汉律规定每人一生必须戍边1年,若逢边防紧急,则须继 续留守6个月。官富子弟可出钱雇人代役。戍边者由官府供给衣食杂用。更卒,是每个傅籍的男子除服正 卒、戍边两种徭役外,每年还须在本县服1个月的无偿劳役,从事地方的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 转输漕谷等劳动。因役人轮番服役,所以叫作“更”,役人叫作“更卒”。不愿或不能亲自服役者,可 出钱300(一说2000)雇人代役,或官府不需其亲身服役而命令他出钱代役,曰“过更”,这笔代役钱 称作“更赋”。也有因特殊情况免役的,曰“复”。免役者包括:宗室、贵族、有高爵的官僚及其亲属, 县、乡的三老及被选为孝悌力田者;博士弟子、其他通一经者及特诏优许复除者;或生子、服丧者,逢 天灾兵祸之害而暂获复除者;治河有功或皇帝巡行所经地方的人民亦得以暂时免役等等。此外还规定, 获得1级至第4级“不更”爵位的人可以提前4年免役;爵在第9级“五大夫”以上的人可不事徭役。无功 者可以出钱买爵,买爵可纳粟、纳钱、纳奴婢,买爵到第9级以上即可免役。这样,汉代徭役的义务实际 全落到中产阶级以下的人民身上了。
• 明代徭役分为三种,一为里甲役,里甲役即一里的事务,二为均徭,即供官府经常性的差役,三为杂泛, 为临时派遣的一切差役。
蚍蜉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李德裕骈体文
• 《蚍蜉赋》为南楚谪迁辞赋系列里首先展现其对于牛党倾轧梦魇的不平之鸣。 稍迟撰成的袁州辞赋,亦不乏以虫兽隐喻论述朋党真相及其感怀的类化书写。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代杰出的 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 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胸怀大志,饱读经史。以门荫入仕,起家校书郎,迁监察御史,转翰 林学士、中书舍人,历任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山南 西道节度使、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经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 一度入朝为相,受到牛李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唐武宗即位后,入朝为相,执政五年。 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拜为太尉,封为赵国公。唐武宗与李 德裕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绝唱。唐宣宗继位后,忌惮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 十二月(850年),病逝于崖州,享年六十四岁。唐懿宗即位,追复官爵,加赠尚书左仆射。
作品赏析
• 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胸怀大志,饱读经史。以门荫入仕,起家校书 郎,迁监察御史,转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历任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 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使、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 淮南节度使等职。经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受到牛 李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唐武宗即位后,入朝为相,执政五年。外攘回 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拜为太尉,封为赵国公。唐 武宗与李德裕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绝唱。唐宣宗继位后,忌惮位高权重,五 贬为崖州司户。
自怜赋第二段赏析【唐代】陆龟蒙骈体文
• 陆龟蒙(?—约881年),字鲁望,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 先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诗人、农学家。 陆龟蒙举进 士不第,曾作湖、苏二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 甪直)。与皮日休齐名,人称“皮陆”,实逊于皮。其诗求博奥险 怪,七绝较爽利。写景咏物为多,亦有愤慨世事、忧念生民之作, 如《杂讽九首》《村夜二篇》等。文胜于诗,《四舍赋》《登高文》 等均忧时愤世之作。小品文写闲情别致,自成一家。主要收在《笠 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 稻鼠》等。著有《耒耜经》《吴兴实录》《小名录》等,收入《唐 甫里先生文集》。
国学 骈体文
自憐赋
第二段
唐代 陆龟蒙
作品赏析
• 《自怜赋》序云:“余抱病三年于衡泌之下,医甚庸而气益盛,药非良而价倍 高。每一把 臂、一下杵,未尝不解辍食而后致也。亦已至矣。圣人云五福六 极之数,日寿、 曰富、日康宁、日贫、日疾、日忧。既贫且疾,能无忧乎?忧 既盈矣,能无伤乎? 人既伤矣,能无夺寿乎?是不蒙五福,偏被六极,谁其怜 之?”在这三年中陆龟 蒙最主要的成就是编纂了《笠泽丛书》三卷。陆龟蒙的一 生起起伏伏,在贫病交 加中离开了那个纷乱的世界,中和初(881年)陆龟蒙遇 病而卒。
聖人云:五福六極之數,曰壽,曰富,曰康寧,曰貧,曰疾, 曰憂。既貧且疾,能無憂乎?憂既盈矣,能無傷乎?人既傷矣, 能不奪壽乎?
………………………………………………………
………………………………………………………
"五福"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在《尚书·洪范》中,周武王代替殷商后,想把国家治理好, 就问叔叔箕子:"怎样使天下人安定呢?"箕子说:"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五福:一曰寿(百姓健康长寿), 二曰富(百姓富起来),三曰康宁(健康安宁),四曰行好德(道德),五曰考终命终(自然老死)。其中有 三样涉及健康。六极:一曰夭短折("夭"就是夭折,"短"是短命,"折"是意外死亡),二曰疾(疾病),三 曰忧(忧虑),四曰贫(贫穷),五曰恶(恶事),六曰弱(弱小)。这六样也和生命健康有关。
蠺赋第二段赏析【唐代】陆龟蒙骈体文
……………………………………………………… ………………………………………………………
蚕,繁体字作蠶。《说文解字》说:蠶,任丝也。从,朁聲。意即肚子里有丝之虫。成为“天虫” 之蚕,是后来的事。我国养蚕的历史有近五千年,神话传说中轩辕黄帝的正妃嫘祖即教万民养蚕 缫丝。在一些蚕桑产地,至今依然保留着祭拜蚕神或者蚕花娘娘的风俗。自古以来,不管官方和 民间,对蚕都是十分重视的。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从蚁蚕到熟蚕吐丝做茧一共五龄,经四 次“眠”,四次蜕皮)、做茧化蛹、破茧成蛾等阶段。古代历史上,描写蚕的诗词歌赋多不胜数。
THANK YOU!
• 陆龟蒙在《蚕赋序》叙述创作宗旨亦云:“诗人硕鼠之刺,于是乎在。”可见 其主张诗文应具有讽喻时政之功用。
• 所以,蚕之一物,在不同人手里就有不同的作用,在能够与民休息的统治者手 里,就是强国富民的宝贝,在贪官污吏手中就是剥削压迫的工具。变的不是蚕, 是世道人心。
作品赏析
•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荀子即称颂蚕“功被天下,为万世 文”,可见对蚕评价之高。而他又从功立身废、事成家败、 女身马头、屡化不寿、善壮拙老、有父母无牝牡、冬伏夏 游、食桑吐丝、前乱后治、夏生恶暑、喜湿恶雨、三伏三 起等外形变化、生活习性各方面进行描写,揭示了家蚕变 态、眠性、化性、生殖、性别、食性、生态、结茧、缫丝 和制种等方面特征,可见当时养蚕、做丝、织绸工艺之成 熟。当然,他说有父母而无牝牡,说明当时或许还不懂分 辨蚕之雌雄。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陆龟蒙(?—约881年),字鲁望,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 先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诗人、农学家。 陆龟蒙举进 士不第,曾作湖、苏二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 甪直)。与皮日休齐名,人称“皮陆”,实逊于皮。其诗求博奥险 怪,七绝较爽利。写景咏物为多,亦有愤慨世事、忧念生民之作, 如《杂讽九首》《村夜二篇》等。文胜于诗,《四舍赋》《登高文》 等均忧时愤世之作。小品文写闲情别致,自成一家。主要收在《笠 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 稻鼠》等。著有《耒耜经》《吴兴实录》《小名录》等,收入《唐 甫里先生文集》。
惩咎赋节选【明代】袁袠骈体文
THANK YOU!
明代骈体文
惩咎赋 节选
明代 袁袠
第一段
• 余以回禄之警,逮系诏狱者百日,幽困之极,赋以自惩。 其辞曰: • 孟夏徂暑兮从狱,辞历杪秋兮旷旬。时遭幽辱兮,抑志而 自尤,絷岸狴兮蹇累囚。余不德兮婴祻,罟罪釁积兮,逢 此震怒。
第二段 省略 第二段
• 祝融孔威兮播凶虐,挟飞帘兮火大作。天降孽兮突焚,如 官弛禁兮荡丘墟。乏禆竈之先智兮,愧国侨之训令。谋不 臧兮,讵曰予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段
• 皇听察兮法无私,诏覆讯兮穷刑书。嗟屦校兮荷黑索,体 肤伤兮屡抶。扑日冥冥兮锢阴扉,寝下湿兮棘重围。卒孔 武兮恣残,诟虫■〈艹罒冖羽,上中中下〉■〈艹罒冖羽, 上中中下〉兮靡夜昼。
第四段—第六段 略
作者简介
• 袁袠(1502-1547)字永之,号胥台,吴县长洲(今 江苏苏州)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选庶吉士, 授刑部主事,改兵部,以司署火,谪戍湖州。赦归, 以荐起补南兵部主事,历员外郎,出为广西提学金 事。谢病归,读书横塘别业。工文章,精笔札,诗 名噪一时,无有举其能书者,而书却风态可赏。卒 年四十六。
惩咎赋第三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THANK YOU!
• 题为“惩咎赋”,顾名思义,就是惩戒过失,悔念往咎。因而此赋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作者错 在何处”这个问题:“惩咎愆以本始兮,孰非余心之所求?处卑污以闵世兮,固前志之为尤。” 作者认为总结教训必须抓住根本,自己之所以遭受磨难,就在于本身的追求有不合适的地方: 处在卑微的地位上而悯念当世,参与革新。
• 柳子等革新志士一再遭贬被禁锢的原因十分清楚,根源在于反对派的`仇视、痛恨、穷追不舍, 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是一场惊心动魄、你死我活、统治阶级内部控制最高统治权之争。反对派 先采取谗、妬、构手段,视形势危疑之际,转行“诈”术。当柳子表示忠于宪宗时,群言鼎沸, 众起攻之,有理莫辩。当宪宗把革新志士外放远州刺史时,又遭“鬼责”,罗织罪名,再贬远 州司马禁锢,致柳宗元抱恨终天,这是历史悲剧。《赋》中“咎”界定为“凶祸”,展读《惩 咎赋》,体现了柳子深思熟虑,贯穿大中之道理论,系统总结永贞革新之得失,无情解剖自己 之言行,足以表现一位青年革新政治家伟大人格。
• 《惩咎赋》对永贞革新主要教训之检讨:一是策略不对头,警惕性不足,未随客观形势之变 化及时调整斗争策略,一意孤行犯主观错误;二是暴起领事,群众基础差,忽视团结,没有争 取朝中观望大臣共谋革新,犯下宗派之错误。以下试分析永贞年间几件史实为证。王叔文擅权 抑宰相杜佑。《新唐书》云:“德宗崩,诏杜佑摄宰相兼盐铁度支使,王叔文为副。杜佑不亲 事,叔文遂专权。”又“叔文欲摇东宫,冀佑为助,佑不应。乃欲逐之,未决而败。”革新派 未争取团结实权派宰相杜佑等共事,影响众多官员看风使舵,有的附会革新派,有的消极观望, 后纷纷转向,陷革新派孤立无援。
囚山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囚山赋
第二段
唐代 柳宗元
作品赏析
• 《囚山赋》作于元和九年(814年)。此时柳宗元被贬谪于永州,此地四面环山,久不得出, 因此,丘林草木都视被柳宗元视为囚牢,故有作此赋。 [韩醇诂训]说:柳宗元“在永时所著文 皆有感愤之意,如前《闵生》、《梦归》等赋,情见乎辞,有不能己者。(说前赋未能尽抒其 意)《囚山》有后二赋而作。” 《囚山赋》是“婉秀”之作,全篇仅一百九十字。文简意幽, 化山水为牢,泄愤于林麓。将《囚山赋》与《永州八记》对读,同一山水,所处者感情相背, 风马牛不相及。十年贬放山林,幽独为狴牢(牢狱),“攒(积聚)林麓以为丛棘兮,虎豹咆 (hǎn虎吼叫)代狴牢(监狱)之吠嗥(号叫)。阳不舒以拥隔兮,群阴沍而为群。” 恶兽守 护,阴阳相隔,群阴为伍。宋晁补之录《囚山赋》于《变骚》,并有评语说:“语云:仁者乐 山,自昔达人,有以朝市为樊笼者矣,未闻以山林为樊笼也。宗元谪南海久,厌山不可得而出, 怀朝市不可得而复,丘壑草木之可爱者,皆陷阱也,故赋囚山。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柳宗元(773—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 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 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 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 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欣下颓以就顺兮,曾不亩平而又高。沓云雨而渍厚土兮, 蒸郁勃其腥臊。阳不舒以拥隔兮,群阴冱而为曹。
………………………………………………………
………………………………………………………
元和九年(814年),朝廷颁布诏令,召“八司马”中仍在贬所的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韩晔、陈 谏等人入京。柳宗元于元和十年正月接到诏命,结束了十年贬谪永州的生活。但八司马返京后不 到一个月,再次被任命为远州刺史,又被逐出京城。柳宗元被任命为柳州刺史,刘禹锡则被任命 为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刺史。在柳宗元等人的努力下,刘禹锡才被改为连州(治所在今广东连 州)刺史。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二十七日,柳宗元到达柳州任所,开始他四年的刺史生活。元和十 四年(819年)十一月八日,柳宗元病死于柳州。他死后,家境十分凄凉,留下四个年幼子女,无力 治丧。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为之筹措丧葬费用,柳宗元的表兄卢遵负责办理丧事,于次年七月将其 归葬于万年县之先人墓侧。他的作品则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子女也由刘禹锡资助 抚养。
佩韦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佩韦赋
第二段
唐代 柳宗元
作品赏析
• 《佩韦赋》,六百多字,文中引典说古人有数十处,几占全篇的三 分之二。随声寻韵,反复研读,如在文翰史海里荡漾。柳宗元篇首 说:“柳子读古书,睹直道守节者即壮之,盖有激也。恒惧过而失 中庸之义,慕西门氏佩韦以戒,故作是赋。”柳宗元遍读古书,每 见“直道守节者”就盛赞光大之。
• 《佩韦赋》是用西门豹佩韦来论说中庸之义的,即柳宗元在《与吕 道州温论非国语书》说的:“吾自得友君子,而后知中庸之门户阶 (台阶)室。”柳宗元敬慕西门豹为人,所以作《佩韦赋》赞扬他。 韦字,古时指熟牛皮,即加工过的柔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 郑国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半路遇到伐郑的秦军,他假借受郑君之托 先以“乘韦”和十二头牛犒军,以此迷惑秦兵,“且使遽(匆忙; 急)告于郑”,救了郑国。这里说的“乘韦”是指四张熟好的牛皮。
作品赏析
• 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曾在《楚辞集注·离骚》中写道,“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用“江离与辟芷”为披,用“秋兰”这种秋天开花的兰 草为佩,其用意不难知之,诗人也是在提醒自己要时刻像香草那样高洁,保持 高尚的品行。我想,不管是“佩韦以自缓”还是“佩弦以自急”,还是像屈原 所说的那样,这都充分体现了古人对高尚品格追求的执着和无穷的人格魅力。
• 人们用牛皮编结成有韧性的皮绳、皮带,作一种装饰物佩戴。《史记》载: “西门豹以性急,尝配韦以自缓。”说西门豹用佩韦提醒自己做事不要急躁。 《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卷二王俦注引黄唐曰:“佩服之设,非以 为观美,法象(效法,取法)以成己(作自己的标志物)也。玉佩取其德,玦 (半环有缺口的玉佩)佩取其断,觿(xī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佩取 其解纷,象环佩取其立义。” 《礼记》说;“古之君子必佩玉。”这是一种 时尚。文中的“象环”是用象牙制作的环形装饰物,称象牙环。《礼记玉藻》 说:“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用丝带系着)”唐李商隐《李義山文集》 三《端午日上所知剑启》说:“廁(侧佩)玉玦于君侯,擬(效仿)象环于夫 子(孔子)。”柳宗元在这里用佩韦喻君子气象,以刚柔相辩中庸之义。文中 所引用的人物各色各样,事迹繁杂,“昏上乱臣之间,崛强自异”。
惩咎赋第二段赏析【明代】袁袠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袁袠(1502—1547年)字永之,号胥台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袁鼏第四 子。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卒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年四十六岁。五岁知书,七岁赋诗有奇 语,廿四岁乡试解元,明年考进士,张璁先看到他的考卷,非常赏识,力主取他为状元。但其 余考官误以为这份考卷出于他的党羽之手,就共同商议,把他压低为二甲一名进士。榜发后, 张璁见到袁袠,道出缘由,不料袁袠耿直,既不道谢,更不答理,张璁大怒。后来袁袠主持河 南乡试,以选拔得人著称。改任兵部武选司主事,整治旧弊,刚有所作为时,不料一天仓库失 火,这时张璁已入内阁,权势更炽,就给袁袠加上纵火的罪名,把他逮捕入狱,要杀他而后快。 关了几个月,毕竟查无实据,但还把他谪戍湖州。经此横祸,他看透了官场黑暗。后遇赦回家, 他感叹身世,与唐伯虎蒙冤曾被命谪湖州为吏役相仿佛,而伯虎文集当时已罕有流传,于是他 出资刻印《唐寅文集》。后来虽然他再次起用,也只沉浮下僚,如主事、佥事之类的小官,遂 引疾归,读书于横山(今七子山),并筑横山草堂。卒年仅四十六岁,文徵明为他写墓志铭。 袠诗文俊爽,有《胥台集》二十卷,又有《世纬》(均《四库总目》)、《皇明献宝》、《实 吴中先贤传》等并行于世。
作品赏析
• 正德、嘉靖年间,文徵明辈继承吴中诗派的精神内涵,其诗歌创作与明中叶后 高涨起来的复古思潮,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的。他们不法古,不为形式所约束, 注重富有色彩的辞藻,这与他们中多书画家密切关联。而有些诗文甚至通俗流 畅。袁袠与他们有频繁交往,感情笃厚。
• 奉文徵明为师,称“内翰小子师,卓行古人杰”。袠《与文衡山书》:“六安 茶一囊,三黄鸡一只,面一袋,米一石。左右即刻。过山房口教也。袁子袁袠 稽颡再拜谨白衡翁老先生太史亲丈门下。”彼此保持着很好的亦师亦友关系。 又为姻亲,文长孙女适袠侄梦鲤,所以信中有“亲丈"之称。鼒六十寿时,文 徵明应袠之请,为其二伯父作《赋得望湖亭》诗。正德十一年,同试应天,时 文年已四十余,七试应天,有诗《失解东归口占》,袠年方十五,两人皆不利。 后文授翰林院侍诏,数年后致使归,诸友送,文作《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 袠时在翰林,作《送文内翰徵仲还山歌》,发“怜余薄宦滞京华,北雁南归每 忆家。何日拂衣三岛去,时来问字有侯芭”之愿。刚登宦途的他已萌辞归之心, 却不知竟是“浮湛中外二十年”,稍后又作《送文太史归田五首》。
平权衡赋第二段赏析【唐代】刘禹锡骈体文
• 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 “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 《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 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平权衡赋
第二段
唐代 刘禹锡
作品赏析
• 平权衡:指统一度量衡。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 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
• 《平权衡赋》是贞元九年应礼部省试时所作的应试之文,此文不见载于刘禹锡本集,但见于((文苑英华》 卷一零四和《全唐文》卷五九九,《登科记考》卷十三“贞元九年”:“是年试《平权衡赋》,以‘昼夜平 分株钧取则’为韵。”确为刘文无疑。这段话大意是说:有着美好的道德修养的人,持正而处于中间的位 置,处世公平而遵循规矩,所以当年舜帝同律度量衡,用来齐远近、立民信;孔子说谨权量,审法度,修 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论语尧曰),这都是非常可取的啊。刘禹锡接下去又提到,“得平则正,我之道兮允 执厥中”,“允执厥中”是《尚书。虞书》“大禹漠”中的话,舜帝告诫大禹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引现代哲学史家认为,孔子的中庸思想,是由包括《尚书》在内的先秦典籍中 关于“中”的思想演化而来的。刘禹锡把“允执厥中”和孔子的中庸之道联系在一起的提法,正好与现 代研究者不谋而合。很明显,这里刘禹锡阐发的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瓶赋第一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THANK YOU!
• 柳宗元认为,鸱夷里盛的是酒,能诱惑人心,使国家败亡,民不聊生。而瓶里 盛的是水,平淡无味,但不像《瓶赋》中的鸱夷,诱惑人心,就像前面我们在 总结《酒箴》总结出来的:瓶就是一个君子的象征,而鸱夷就是一个小人的象 征,而柳宗元正是那种正人君子啊!所以,柳宗元自比瓶,就是想做这种正人 君子。作鸱夷固然好,可是鸱夷十分圆滑,不值得我们学习。
• 苏轼说:扬雄做《酒箴》,只有反问没有回答。柳子厚(即柳宗元)做《瓶赋》,大概是补充 其不足。子厚以瓶子为借鉴,近似于懂得大道理而乐天知命。赵无咎取这首赋,写文字说:当 年扬雄做《酒箴》,认为酒囊盛酒而瓶子盛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酒的香甜比喻小人,用水的淡泊比喻君子。 所以酒囊饭袋得意升官发财,而散淡君子却远居孱弱,这是扬雄想要从流合污的言辞。而柳宗 元拿出正直的论调以反驳,认为宁可做洁净的瓶子而委屈自己,也不要做昏庸的酒囊饭袋以愚 弄世人。
昔有智人,善学鸱夷。鸱夷蒙鸿,罍罃相追。谄 诱吉士,喜悦依随。开喙倒腹,斟酌更持。
………………………………………………………
………………………………………………………
西汉末期的扬雄写了一篇《酒箴》,以讽刺西汉末期腐朽的政治与污浊的官场。你就象那水瓶一 样,水瓶的居所,在井沿上,他处在很高的面临深渊的境地,稍一动便接近危险.美酒,他不沾边, 到是装了一肚子的井水。他受瓶上绳子的控制,不能随意动作。一旦绳子被井壁挂住,便会碰上 井壁砖,身子被抛进黄泉里,骨肉化为井泥.。这样的命运。还真不如装酒的鸱夷(装酒的容器)呢! 鸱夷很圆滑,肚子大得像壶,他整天装满了美酒,还常有人借他去盛买来的酒。他常被当作是重要 器物,,一般被放在皇帝乘车后面的属车中,他出入皇帝与太后宫中,,在公家奔走营求。
酬德赋第二段赏析【明代】卢柟骈体文
………………………………………………………
………………………………………………………
《魏郡卢柟》诗云:”卢生富结撰,扬马有遗则。及乎为诗歌,雅好在李白。春风扬波澜,浩渺 靡所极。仰见朝霞媚,俯见水五色。蛾眉一成妒,雄飞?其翮。朝奏狱中书,夕为坐上客。妻子不? 人,长歌下震泽。”王世贞说他”少负才,敏甚。读书,一再过,终身不忘”;”才高,好古文 辞,不能?而就绳墨”;”柟为人跅弛,不问治生产,时时从倡家游,大饮,饮醉辄弄酒骂坐”;” 下笔数千言立就”;出狱家贫,乃为《九骚》。赵王览而奇其文。坐握麈尾,辨说挥霍数百千万 言,风雨集而江波流也。鸣毫飒飒,倏忽而为辞”;”柟既以别世贞去,南游金陵,陆光祖为祠 部郎。留月余。走越历吴,勿所遇。还益落魄,嗜酒,病,三日卒”;”柟死时,世贞方坐家难” (《卢柟传》)。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酬德赋
第二段
明代 卢 柟
作品赏析
• 嘉靖三十一年至三十九年(1552~1560年),卢柟度过了潦倒困 苦的晚年。出狱后,卢柟来往于浚县和滑县,与浚县令陆光祖、董 世彦,滑县令张佳胤经常相聚,或开怀畅饮、或登山览胜,时有诗 赋相赠。后陆光祖升南京礼部主事,卢柟相送数百里,依依不舍。 张佳胤升户部福建主事。谢榛留滞安阳赵王府,卢柟前去拜见答谢 赵王及谢榛搭救之恩,赵王读了卢柟的文赋,立即召见,并赏赐金 百镒。于是诸王人人争相宴请卢柟。卢柟在酒宴上,开怀畅谈,挥 霍数百千万言,急若风雨,口若悬河,潇洒挥毫,片刻之间写成辞 赋。喝到酒酣,旧病又犯,使酒骂座,赵王渐渐疏远卢柟。等到离 开安阳回家的时候,赵王赠金已经所剩无几。
• 和他的几个父辈相比,朱厚煜实可称得上一方明君。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彰德时逢 大灾,庄稼颗粒无收,平民百姓度日如年,眼看就要饿死,纷纷出外讨饭。当地政府对此毫无 办法,还是赵康王上书明世宗,请求拿出自己的俸禄1000石赈济灾民,方才一解燃眉之急。
反小山赋第二段赏析【元代】赵秉文骈体文
• 金代李经因得小山,而作《小山赋》表达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观念。其友赵秉文作《反小山 赋》,针对李经之赋进行辩论,在序言中说:“无尘道人李天英家海壖,得小山,宝而字之,名 曰玄峰,寝作于花阴月窦之间,适甚为赋。闲闲老人笑曰:是犹有所待也。若知天壤间皆吾几 格间一物,又何待辇石于山、函花于鼎之为适哉?乃为赋反之。”
• 《反小山赋者认为无尘道人这样做还是 “有 所待”, 是 “心为物役”, 故作 《反小山赋》, 标榜 “听其两忘, 其乐也天 ” 的道家思想, 有贾谊 《鵩鸟赋》 的影子: 嗟石来前, 孰形子镌。 匪山而拳, 玉立巉焉。匪溜而涓, 玉痕隐然。 天台卧云, 海滨籍烟。 几代子宝, 几姓子传。 子入 吾室, 吾以子贤。 琼花晚醉,璧月夕眠。 我家我林, 吾以子便。 我学我仕, 吾以子迁。 子岂吾友, 吾不子捐。 石不能对, 请以臆宣。
• 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 集》。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反小山赋
第二段
元代 赵秉文
作品赏析
• 金朝如同宋朝一样,尊崇儒学与孔子。早在金军进军曲阜时,金兵意图摧毁孔子墓,即被完颜 宗翰制止。自金熙宗时开始尊孔,在金上京立孔庙,又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虽然金帝完颜亮 轻视儒学,到金世宗与金章宗时又大力尊孔崇儒,修孔庙与庙学,并且推崇《尚书》、《孟 子》。金朝初期的文学比较朴陋,文学家大多是韩昉等辽人与宋人。直到蔡圭出现,才被称为 金朝文学正传之宗,其他尚有党怀英,其他还有赵沨、王庭筠、王寂、刘从益等。金章宗时期 有名的文学家有赵秉文、杨云翼、李纯甫与元好问等,女真人中有名的有金帝完颜亮与金章宗。 金帝完颜亮南下侵宋时,在扬州赋诗,有句云:“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海陵 王立志灭宋统一,作诗言志,笔力雄健,气象恢宏。金章宗酷爱诗词,制作甚多,但意境只在 宫中生活,近似宫体诗。
解崇赋第二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
………………………………………………………
公元814年 十月 柳宗元在永州,此前撰《段太尉逸事状》上史馆,二并致书韩愈,有《与史官 韩愈致段秀实太尉逸事书》。 春,作《岭南节度飨军堂记》、.《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湘 源二妃庙碑》、《送易师杨君序》等。柳宗元在贬所十年,创作甚丰,从其学者甚多。韩愈《柳 子厚墓志铭》:“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 法度可观。”在永州期间,另作有《瓶赋》、《牛赋》、《解崇赋》、《闵生赋》、《梦归赋》、 《乞巧文》、《哀溺文》、《骂尸文》、《憎王孙文》、《谤誉》、《鞭贾》、《吏’商》、 《三戒》、《宋清传》、《河间传》、《李赤传》、《封建论》、《四维论》、《时令论》等。
作品赏析
• 解祟,消除灾祸。 汉 扬雄 《太玄·干》:“次八,赤舌烧城, 吐水于缾。测曰:‘赤舌吐水,君子以解祟也。’” 范望 注: “祟,犹祸也。以水解火,祸之散也。”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柳宗元(773—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 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 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 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 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 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 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伤往赋第二段赏析【唐代】刘禹锡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伤往赋
第二段
唐代 刘禹锡
作品赏析
• 刘禹锡悼念亡妻作《伤往赋》,中有“瑶台倾兮镜奁空”之语,后遂以“瑶台倾”指妻子。 • 在第一任妻子不幸病逝后,刘禹锡续娶了福州刺史薛謇之女。薛小姐虽然从小养尊处优,但就和后来的
朝云一样,没有因为朗州地远而选择放弃。相反,她的誓言就如温庭筠后来所说的,“共郎长行莫围棋 (为妻)”。薛氏以她的深情与坚韧,为刘禹锡的生命增添了一束温暖而短暂的光亮。 • 元和八年(813年),在朗州陪伴刘禹锡度过八个年头的薛氏,终于耗尽她生命的最后一缕光,撒手人 寰。刘禹锡留着泪为她写下了两首悼诗。 • 悒悒何悒悒,长沙地卑湿。楼上见春多,花前恨风急。猿愁肠断叫,鹤病翘趾立。牛衣独自眠,谁哀仲 卿泣?郁郁何郁郁,长安远如日。终日念乡关,燕来鸿复还。潘岳岁寒思,屈平憔悴颜。殷勤望归路, 无雨即登山。——《谪居悼往二首》 • 比起同时代别的男人来说,刘禹锡这样真性情的就少很多了。他是一个会当着旁人面前为亡妻哭泣的人。 一边哭泣,一边还在嘴里诉道:“十年夫妻,你陪我走过了辉煌到落寞的人生,也添下了二子一女。如 今一旦离去,且不说未能看见我重归朝堂而深感遗憾,就是眼前的生活,离开了你,又该怎样活下去呢? 我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抚摸着摇篮里的孩子,他还那么小,谁来给他换洗衣服啊?便是饿了哭唤,又 有谁听能到啊?……”
• 贬谪所带来的身体束缚和未开化之地导致的心灵空虚在《伤往赋》中几乎凝聚为实质,因发妻离世所带来的悲哀和着往事的艰辛一股脑的喷涌,“还抱影以 独出,纷百哀而攻中”、“悲之来分惯予心,汹如行波游浸淫”,这种举目无亲的感觉所带来的怅然直抒与刘禹锡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形象是由较大差异的, 其为人刚毅,诗风豪气十足,且乐观无比,如写于播州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瑇瑁赋第二段赏析【元代】陈樵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瑇瑁和海龟长得相似,而二者有同样都是长寿物种。拥有了这样的特性,玳瑁 自然也被人们认作了长寿吉祥的象征。 “(王)莽篡位二年,兴神仙事……先鬻 鹤髓、玳瑁、犀玉二十余物渍种,计粟斛成一金,言此黄帝谷仙之术也。”
• 《神农本草》认为它是“寒,无毒,主解岭南百药毒”,这种说法可不是古人 的臆想,今天的医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玳瑁确实有能够帮助人们治病的疗 效。
国学 骈体文
瑇瑁赋
第二段
元代 陈 樵
作品赏析
• 瑇瑁:属爬行纲,海龟科的海洋动物。一般长约0.6米,大者可达1.6米。头顶有两对前额鳞, 吻部侧扁,上颚前端钩曲呈鹰嘴状;前额鳞2对;背甲盾片呈覆瓦状排列;背面的角质板覆瓦 状排列,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四肢呈鳍足状。前肢具2爪。尾短小,通常 不露出甲外。
• 玳瑁的背上的十三片鳞甲是玳瑁最珍贵的部分,素有“海金”之美誉。表面光滑,晶莹剔透, 具有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血丝花纹,用它制作的工艺品美不胜收。
作品赏析
• 玳瑁古名瑁、文甲,是一种生活在热带深海底的爬行动物。因其寿命可长达 1500年,且背上又有十三块状如盾形、分三行做覆瓦状排列的鳞片,所以,玳 瑁又叫“十三鳞”、“长寿龟”。玳瑁鳞片材料珍稀,质地晶莹剔透,花纹清 晰美丽,色泽柔和明亮,用它做成的工艺饰品光彩夺目,宝气华盛,品位高贵 典雅,是一种神奇而不可思议的“海洋瑰宝”。
蠹赋第二段赏析【南宋】刘克庄骈体文
图片欣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者简介
•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 ),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 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 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 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刘克庄生前曾自编文集,嘱林希逸为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其季子山甫汇为 《大全集》 200卷。《四部丛刊》收《后村先生大全集》196卷,系影印抄本。 词集有《宋六十名家词》本《后村别调》 1卷,《后村丛书》本《后村长短句》 5卷。
作品赏析
• 蠹,木中虫。——《说文》 • 掌蠹物。——《周礼·翦氏》。注:“穿食人器物者,蠹鱼亦是也。” • 树郁则为蠹。——《吕氏春秋·达郁》。注:“蠹蝎木中之虫也。” • 又如:蠹役(欺压百姓的吏役);蠹怪(蠹虫的精怪);蠹薮(蛀虫聚集的地
方);蠹贼(蠹,蠹虫;贼,蟊贼);蠹蝎(水中的蠹虫);木蠹;蠹字(蠹 虫所蚀如字的痕迹);蠹物(本指穿蚀衣服的蠹虫。引申泛指为害之物) • 桧死,汝为曰:“朝廷除此巨蠹,中原恢复有日矣。”——《宋史·宋汝为传》 •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聊斋志异·促织》 • 又如:蠹民(指害人的人或事物);蠹政(害民的政令);蠹言(害人的言 辞);蠹役书办(腐败,刁钻的吏役书办) • 流水不腐,户枢不~。~蛀。~害。~弊(弊病,弊端)。 • 是勤可以远淫辟地,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 • 又如:蠹木(蛀坏的梁木);蠹心(蛀蚀内部);蠹书(蠹册。被虫蛀坏的 书);蠹国(侵蚀、危害国家);蠹朽(木材被蠹腐烂)
宻宻疎疎,稍己着行,鲁不数年,類鳥物戕,疑此三者 盛於春陽,如人蚤逹,理不得長。
秋声赋第二段赏析【唐代】刘禹锡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秋声赋
第二段
唐代 刘禹锡
作品赏析
• 【相国中山公】指李德裕,中山是他的封地。【天官太常伯】指王起,会昌元 年判太常卿事。【皆得时行道之余兴】验证了我前面说的,李德裕做赋正是仕 途得意之时。但此时的刘禹锡已经年过七十,在洛阳居闲职,一辈子中年富力 强的时代都在远谪中消磨掉了。【况伊郁老病者乎?吟之斐然,以寄孤愤。】 可见他当时的心境,与李德裕、王起是截然不同的。
碧天如水兮,窅窅悠悠。百虫迎暮兮,万叶吟秋。欲辞林而萧 飒,潜命侣以啁啾。送将归兮临水,非吾土兮登楼。晚枝多露 蝉之思,夕草起寒螿之愁。
………………………………………………………
………………………………………………………
《秋声赋》是刘禹锡为“寄孤愤”而创作的。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刘禹锡作《秋声赋》。 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与《秋声赋》颇为一致,可见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会与《秋声 赋》的写作年代太远。公元836年秋天,刘禹锡患了足疾,此后一直疾病缠身。这首诗中明写诗人 有病,与这个时期诗人的健康状况颇符,说明这首诗断不会作于公元836年之前。根据刘禹锡、李 德裕、令狐楚生平交往,太常伯当为王起,即此赋当创作于会昌元年秋。图片欣赏Fra bibliotek作者简介
•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 “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 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 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节度使杜佑幕府, 深得信任器重。杜佑入朝为相,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 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革新 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 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春柳赋第二段赏析【清代】尤侗骈体文
……………………………………………………… ………………………………………………………
《三辅黄图》书中记述了西汉时“灞桥折柳”赠别的风俗。随着“折柳”的兴盛,古代出现了许 多“折柳桥”、“情尽桥”、“销魂桥”、“折柳亭”、“送客亭”等建筑,宋代计有功《唐诗 纪事》载:“雍陶典阳安(今四川简阳境),送客至情尽桥。问其故,左右曰:‘迎送之情止也,故名。’ 雍命室为一诗云:‘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是因送客折柳而更改桥名。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载:“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 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销魂桥也。”
• 折柳赠别之俗始于汉朝。“折柳”一词最早见于六朝无名氏所撰的《三辅黄图》一书。此后 “折柳”在诗文中为送别的同意语。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速长,用它送友意味 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 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含有愿春色长留人间,永葆青春的意思,表现了人们珍惜春光 的良好心愿,此为其一,其二,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柳既是很容 易扦插的树种,又是极易长大的速生树木,可谓生机蓬勃,戴柳又有前程发达之意。相传,黄 巢起义时,曾规定戴柳为号,就是取其生机勃发、容易成功的寓意,现在我国北方及闽台等还 有清明戴柳的习俗。
作品赏析
• 《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玉,接踵联肩, 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踏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看柳,这点,从许 多关于清明的诗词可以看出来,如,宋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 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 《惩咎赋》对永贞革新主要教训之检讨:一是策略不对头,警惕性不足,未随客观形势之变 化及时调整斗争策略,一意孤行犯主观错误;二是暴起领事,群众基础差,忽视团结,没有争 取朝中观望大臣共谋革新,犯下宗派之错误。以下试分析永贞年间几件史实为证。王叔文擅权 抑宰相杜佑。《新唐书》云:“德宗崩,诏杜佑摄宰相兼盐铁度支使,王叔文为副。杜佑不亲 事,叔文遂专权。”又“叔文欲摇东宫,冀佑为助,佑不应。乃欲逐之,未决而败。”革新派 未争取团结实权派宰相杜佑等共事,影响众多官员看风使舵,有的附会革新派,有的消极观望, 后纷纷转向,陷革新派孤立无援。
洁诚之既信直兮,仁友蔼而萃之。日施陈以系縻兮,邀尧、舜 与之为师。上睢盱而混茫兮,下驳诡而怀私。旁罗列以交贯兮, 求大中之所宜。
………………………………………………………
………………………………………………………
永贞元年(805年)秋天,柳宗元先是被眨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再眨为永州司马,同年深冬到达 永州。《新唐书·柳宗元传》写道:“既窜斥,地又荒疬,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 仿《离骚》数十篇,读者成悲恻。”此赋就是众多仿效《离骚》作品中的一篇。:“咎”:“凶 祸”也。在 古代 君主专制官僚统治机构中,官场即战场,宦海沉浮,司空见惯。忠臣贤相,仁人 志士时有遭诬陷被贬斥、流放或死于非命,难以预料的凶祸,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作品赏析
• 《惩咎赋》作于元和三年(公元 808 年)秋。《柳河东全集》本《赋》题解云:“盖为永州司马 时作于元和三年秋也。”何以知之?《赋》写有“逾再岁之寒暑”句。柳母卢氏卒于元和元年 五月十五,元和二年五月为卒后一岁(年),元和三年五月为亡故二岁,故锁定《惩咎赋》为元 和三年所写。《赋》末云:“幸余死之已缓兮,完形躯之既多。苟余齿之有惩兮,蹈前烈而不 颇。……配大中以为偶兮,谅天命之谓何。”柳子获悉宪宗对其“罪行”有所松动,心中大快, 绝望之情有所减轻,幻想宪宗有朝一日诏其返京效劳。宪宗初年施政基本上沿革新派未竟之业, 如削藩强化皇权,整顿盐铁赋税等等。柳子寄希望于宪宗,后半生应吸取永贞革新的教训,继 承古圣贤的业绩,奉行大中之道,不再偏颇。上述真切表达柳子创作《惩咎赋》的意图。
图片欣赏
者简介
• 柳宗元(773—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 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 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 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 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 题为“惩咎赋”,顾名思义,就是惩戒过失,悔念往咎。因而此赋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作者错 在何处”这个问题:“惩咎愆以本始兮,孰非余心之所求?处卑污以闵世兮,固前志之为尤。” 作者认为总结教训必须抓住根本,自己之所以遭受磨难,就在于本身的追求有不合适的地方: 处在卑微的地位上而悯念当世,参与革新。
• 柳子等革新志士一再遭贬被禁锢的原因十分清楚,根源在于反对派的`仇视、痛恨、穷追不舍, 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是一场惊心动魄、你死我活、统治阶级内部控制最高统治权之争。反对派 先采取谗、妬、构手段,视形势危疑之际,转行“诈”术。当柳子表示忠于宪宗时,群言鼎沸, 众起攻之,有理莫辩。当宪宗把革新志士外放远州刺史时,又遭“鬼责”,罗织罪名,再贬远 州司马禁锢,致柳宗元抱恨终天,这是历史悲剧。《赋》中“咎”界定为“凶祸”,展读《惩 咎赋》,体现了柳子深思熟虑,贯穿大中之道理论,系统总结永贞革新之得失,无情解剖自己 之言行,足以表现一位青年革新政治家伟大人格。
国学 骈体文
惩咎赋
第二段
唐代 柳宗元
作品赏析
• 《惩咎赋》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作者错在何处”这个 问题,接着在进行历史追述的过程中揭示了古今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和生死进退三方面的矛 盾,最后写愿意继续承受各种不幸而绝不改变自己志向。全赋继承了有问有答的传统体制,但 采用的是自问自答,比喻贴切形象,通过典型事象造成抑郁幽暗的氛围,和《楚辞》的某些篇 章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