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定位标志解析
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演示教学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听眶线、听眦线、听鼻线、听口线、听眉 线、瞳间线。
颈静脉孔
眶下裂
面骨
颧骨
枕骨和颞骨岩部
下颌骨(俯卧侧位)
颞颌关节
下颌骨体部(后前位)
乳突(侧位劳氏位)
乳突(伦氏RUNSTROM)
乳突(侧位许氏位)
颞骨岩部(轴位梅氏位)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第一颈椎:上腭 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 第三颈椎:下颌角 第四颈椎:舌骨 第五颈椎:甲状软骨 第六颈椎:环状软骨 第七颈椎:环状软骨下2CM 第2、3胸椎间:胸骨颈静脉切迹 第4、5胸椎间:胸骨角 第六胸椎:双乳头连线中点(男) 第七胸椎:胸骨体中点 第11胸椎:胸骨剑突末端 第1腰椎: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 第3腰椎:脐上3CM 第4腰椎:脐 第5腰椎:脐下3CM 第2骶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尾骨:耻骨联合
鼻付窦(后前位格氏位)
鼻付窦(后前位柯氏位)
鼻付窦(华氏位)
颞骨茎突(侧位)
蝶窦(顶颌位)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胸骨柄、 剑突、肋弓;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 腋后线。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腹上区、左季肋区和右季肋区;脐区、 左腰区和右腰区;腹下区、左髂区和右髂 区。
《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课件:第三节:X线摄影体表定位标志
体表定位标志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常采用“九区分法”:即用两条水平线和两 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个区。上水平线为经 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下水平线为 经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 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和右锁骨中线与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所分的九个区,上部为腹上区、左季肋区和 右季肋区,中部为脐区、左腰区和右腰区, 下部为腹下区、左髂区和右髂区。
侧面定位标志 肩胛上角
肩胛下角
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
脐上3cm 脐 脐下3cm 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耻骨联合
肋弓下缘(最低点) 髂嵴 髂嵴下3cm
体表定位标志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颅骨形态结构复杂,相互重叠。在X线摄影 中须根据体表定位点、线、面,准确地摆放 头颅的体位及 中心线入射点(中心点)。
体表定位标志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1、内踝:胫骨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12、外踝:腓骨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13、胫骨粗隆:胫骨上端前缘的突起。 14、髌骨: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15、股骨内上髁:膝关节内上方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 17、腓骨小头: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的突起。 18、髂嵴: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 19、髂前上棘:髂骨前上方的突起,平第2骶椎高度。 20、股骨大粗隆:股骨上端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合高度
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标志
1、定位点 (1)眉间:两侧眉弓的内侧端之间,称为眉间。 (2)鼻根:鼻骨与额骨相接处,称为鼻根。 (3)外耳孔:耳屏对面的椭圆形孔,称外耳孔。 (4)枕外隆凸:枕骨外面的中部隆起,称为枕外隆凸。 (5)乳突尖:耳后颞骨乳突部向下呈乳头尖状。 (6)下颌角:下颌骨的后缘与下缘相会处形成的钝角称为下 颌角。
体表标志法
体表标志法
腧穴定位法之一。
体表标志,主要指分布于全身体表的骨性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
分类包括:
1)固定标志:固定标志定位,是指利用五官、毛发、抓甲、乳头、脐窝和骨节凸起、凹陷及肌肉隆起等固定标志来取穴的方法。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髎;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之间取膻中等。
两骨分歧处,如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分歧处取巨骨;胸骨下端与肋软骨分歧处取中庭。
此外,肩胛冈平第三胸椎棘突,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
2)活动标志:活动标志定位,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动标志来取穴的方法。
如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取。
又如,曲池宜屈肘于横纹头处取之,外展上臂时肘峰前下方的凹陷中取肩髃;取养老时,应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当尺骨小头桡侧骨缝中取之。
常用体表定位标志课件
01
腰大肌
位于腰椎两侧,是腹部深层肌肉之一。
02
髂嵴
位于髋关节两侧,是骨盆最突出的部位。
03
腹股沟管
位于腹前外侧部,是大腿与腹部之间的裂隙。
06
CATALOGUE
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上肢体表定位标志
肩胛骨
锁骨
肱骨
尺骨与桡骨
位于背部,与肩胛下角 、肩峰、肩胛冈等结构
共同组成肩部轮廓。
呈“S”形,位于颈部两 侧,是上肢与躯干的连
常用体表定位标 志课件
目 录
• 基础知识 • 头部体表定位标志 • 颈部体表定位标志 • 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 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 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01
CATALOGUE
基础知识
人体体表标志的定义
01
人体体表标志是指人体表面具有 显著特征的部位,用于定位、描 述和识别人体结构。
02
人体体表标志在医学、解剖学、 体育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对 于诊断、治疗、康复和运动训练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03
CATALOGUE
颈部体表定位标志
颈前部标志
喉结
男性特有的体表标志,位于颈前 正中,甲状软骨上端,便于寻找
气管和食管。
颈前正中线
从喉结下至胸骨上窝的垂直线, 是许多颈部血管、神经和食管的体 表投影。
胸骨上窝
颈前正中线上,胸骨柄上方的凹陷 处,可作为气管的体表定位标志。
颈侧部标志
胸锁乳突肌
位于颈部两侧,起自胸骨柄和锁 骨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的肌肉
3
胸骨角
位于胸骨柄与胸骨体交界处,两侧平对第二肋骨 。
胸部侧面标志
腋窝
位于腋中线上,上肢内 侧与胸壁之间。
人体体表定位(网络整理)
人体体表定位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1.尺骨茎突前臂近腕部内侧的突起2.桡骨茎突前臂近腕部外侧的突起3.尺骨鹰嘴肘关节背侧的突起4.肱骨内上髁肘关节内侧的突起5.肱骨外上髁肘关节外侧的突起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6.肱骨大结节位于肩峰外下方的突起7.锁骨横向位于胸廓前上方可触及到的内低外高的骨骼8.肩峰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9.肩胛骨喙突肩峰前内下深按可扪及到的突起10.肩胛下角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11.内踝小腿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12.外踝小腿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13.胫骨粗隆胫骨上端前缘的突起14.髌骨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15.股骨内上髁膝关节内上方的突起16.股骨外上髁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17.腓骨小头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到的突起18.髂嵴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19.髂前上棘髂骨前上方的突起,平第2骶椎高度20.股骨大粗隆股骨上端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合高度二、胸部体表定位标志1.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 胸椎下缘高度2.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端连接,平对气管分叉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3.剑突末端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体高度二、胸部体表定位标志4.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部,由第8~10肋软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度5.锁骨中线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6.腋前线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7.腋中线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8.腋后线通过腋窝后缘的垂线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九分法” 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9 个区。
上水平线为经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下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和右锁骨中线与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9个区上部为腹上区、左季肋区和右季肋区中部为脐区、左腰区和右腰区下部为腹下区、左髂区和右髂区四、腹部体表定位标志常用的体表定位标志还有:(1)胆囊底体表投影为右侧肋弓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2)成人肾门约平第1腰椎高度,肾上极平第11胸椎下缘,肾下极平第2腰椎下缘(3)膀胱位于耻骨联合上方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部位前面观对应平面上腭上腭牙齿咬合面下颌角舌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环状软骨下2cm 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角侧面观对应平面第1颈椎第2颈椎第3颈椎第4颈椎第5颈椎第6颈椎第7颈椎第2、3胸椎间盘第4、5胸椎间盘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肩胛上角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部位第6胸椎第7胸椎第11胸椎第1腰椎第3腰椎第4腰椎第5腰椎前面观对应平面侧面观对应平面双乳头连线中点(男)胸骨体中点肩胛下角胸骨剑突末端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脐上3cm 肋弓下缘(最低点)脐髂嵴脐下3cm 髂嵴下3cm 第2骶椎尾骨髂前上棘连线中点耻骨联合五、头颅体表定位点、定位线及基准面1.定位点(1)眉间:两侧眉弓的内侧端之间(2)鼻根:鼻骨与额骨相接处(3)外耳孔:耳屏对面的椭圆形孔(4)枕外隆凸:枕骨外面的中部隆起(5)乳突尖:耳后颞骨乳突部向下呈乳头尖状(6)下颌角:下颌骨的后缘与下缘相会处形成的钝角2.定位线(1)听眶线:为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下缘间的连线。
人体体表定位标志
判断疾病的位置和程度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躯干部的定位标志 ,判断疾病的位置和程度,如肺炎、 胸膜炎等。
04 四肢部定位标志
四肢部概述
四肢是人体的重要部分,包括上肢和 下肢。上肢包括肩、臂、肘、前臂、 腕和手等部位,下肢包括髋、股、膝 、小腿、踝和足等部位。
四肢部包含多种骨骼、肌肉、血管、 神经等组织,对于人体运动、感觉等 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对体表定位标志的普及和推 广,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对其的
认识和应用能力。
创新发展
鼓励研究和创新,探索新的体表定 位标志和测量方法,提高诊断和治 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多学科合作
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 同推动体表定位标志的研究和应用 发展。
1.谢谢聆 听
和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02
解剖学研究
四肢部定位标志是人体解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理解人体结构
、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03
运动与康复
四肢部定位标志在运动和康复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健身、体育训
练和康复治疗中,需要准确掌握四肢部的位置和功能,以制定合理的训
练计划和康复方案。
鼻尖
鼻尖是面部的正中央,也是经外奇穴的定位点,具有治 疗鼻部疾病的作用。
03
下颌
下颌是面部的正下方,也是经外奇穴的定位点,具有治 疗口腔疾病的作用。
头面部定位标志的应用
01
02
03
针灸治疗
头面部定位标志可以用于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相应 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生理 功能。
推拿按摩
头面部定位标志可以用于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相应 的部位来缓解身体的疲劳 和不适。
人体体表定位标志的注意事项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以体表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确定经穴位置的方法。
体表解剖标志有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大类:•固定标志--指各部由骨骼和肌肉所形成的凸起或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
根据固定标志定位,如两眉之间定印堂,鼻尖定素髎,脐中定神阙,两乳头连线中点定膻中等。
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绉纹、尖端等。
根据活动标志定位,如屈肘纹头取曲池,握拳掌横纹头取后溪,张口取听宫、听会,闭口取下关等。
全身各部主要体表标志部位体表标志说明头部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额角(发角)完骨枕外隆突头部有发部位的前缘正中头部有发部位的后缘正中前发际额部曲角处颞骨乳突枕骨外侧最隆起的骨突面部眉间(印堂)瞳孔、目中两眉头之间中点处平视,瞳孔中央颈项部喉结第7颈椎棘突喉头凸起胸部胸骨上窝胸剑联合中点乳头胸骨切迹上方凹陷处胸骨体与剑突结合部乳头中央腹部脐中(神阙)耻骨联合上缘髂前上棘脐窝中央耻骨联合上缘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髂脊前部的上方突起处侧胸侧腹部腋窝顶点第11肋端腋窝正中央最高点第11肋骨游离端背腰骶部胸椎棘突1-12腰椎棘突1-5骶正中嵴、尾骨肩胛冈根部点肩胛骨内侧缘近脊柱侧肩峰外侧缘与肩胛内连续处髂嵴后部上方突起处肩峰角髂后上棘上肢部腋前纹头腋后纹头肘横纹肘尖腕掌、背侧横纹腋窝皱襞的前端腋窝皱襞的后端尺骨鹰嘴尺桡骨茎突远端连线上的横纹下肢部髀枢股骨内侧髁胫骨内侧髁臀下横纹犊鼻(外膝眼)腘横纹内踝尖外踝尖股骨大转子内辅骨上内辅骨下臀与大腿的移行部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中央腘窝处横纹内踝向内侧的凸起处外踝向外侧的凸起处简便取穴法•简便取穴法,是在取穴时结合一些简便的活动标志取穴的方法。
简便取穴法简便易行,临床应用时可与体表标志法、骨度法、指寸法结合起来。
常用的简便取穴有下列几种:•取•风市•自然立正垂臂,股外侧中指端所指之处即是。
•取•列缺•两手虎口自然平直相交,食指尖端所指处即是。
体表定位标志
五、头颅体表定位点、定位线及基准面
3.基准面
(1)正中矢状面:将头颅纵向分为左、右均等的 两部分的切面
不位于正中,但与其平行的面,均称为矢状面
五、头颅体表定位点、定位线及基准面
(2)解剖学水平面:经颅骨听眶线,将 头颅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水平断面 (3)耳垂额状面:沿外耳孔作解剖学水 平面垂直线,将头颅分作前后两部分的 冠状断面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9个区
上部为腹上区、左季肋区和右季肋区
中部为脐区、左腰区和右腰区
下部为腹下区、左髂区和右髂区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常用的体表定位标志还有:
(1)胆囊底体表投影为右侧肋弓与腹直肌外缘交 界处
(2)成人肾门约平第1腰椎高度,肾上极平第11胸 椎下缘,肾下极平第2腰椎下缘 (3)膀胱位于耻骨联合上方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0.肩胛下角 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 椎下缘等高 11.内踝 小腿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12.外踝 小腿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13.胫骨粗隆 胫骨上端前缘的突起 14.髌骨 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5.股骨内上髁 膝关节内上方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 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 17.腓骨小头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
(2)听眦线:为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间的连线。 与同侧听眶线约呈12°角 (3)听鼻线:为外耳孔与同侧鼻翼下缘间的连线。 与同侧听眶线约呈13°角
五、头颅体表定位点、定位线及基准面
(4)听口线:为外耳孔与同侧口角间的连线。 与同侧听眶线约呈23°角 (5)听眉线:为外耳孔与眉间的连线。与同侧 听眶线约呈22°角 (6)瞳间线:为两瞳孔间的连线
部位 第6胸椎 第7胸椎 第11胸椎 第1腰椎 第3腰椎 第4腰椎 第5腰椎 前面观对应平面 侧面观对应平面
体表标志与定位
尺骨鹰嘴:在肘后方容易 摸到。
桡骨头:在肱骨外上髁的 下方,伸肘时在肘的后 方容易摸到。
桡骨茎突:为桡骨末端的 骨性隆起。
尺骨茎突:可在尺骨头下 方摸到。
三角肌:在肩部,使肩部构成圆 隆状的外形,从前、外、后侧 包绕肱骨的上端。在止点在臂 外侧中部呈现一小凹。 肱二头肌:在上臂的前面,在此 肌的内、外侧各有一纵行的浅 沟,内侧沟较明显。肱二头肌 腱可于肘窝中央摸到。当屈肘 握拳旋后时,可明显地在上臂 前面见到膨隆的肌腹。 肱三头肌:在上臂的后面,三角 肌后缘的下方可见到肱三头肌 长头。
髌骨:在膝关节前面的皮 下可摸到。 髌韧带:为髌骨下方的纵 行粗索,在皮下可摸到。 内踝:位于胫骨下端内侧 面的皮下,易摸到其隆 凸。 外踝:位于腓骨下端的膨 大隆起,较内踝低。 跟结节:位于足后部皮下 突出处。
胫骨内、外侧髁:位于胫 骨上端内、外两侧皮下 最隆起的部位。 胫骨粗隆:位于胫骨上端 前面,屈膝时更明显, 为胫骨内、外侧髁间前 方的骨性隆起。 胫骨内侧面:位于皮下, 向下可延至内踝。 腓骨头:位于胫骨外侧髁 的后外方皮下,位置稍 高于胫骨粗隆,屈膝时 较明显。
三、四肢部
上肢标志
骨性和肌性标志
锁骨:全长位于胸廓前上方皮 下,是颈、胸的体表分界标 志。 肩胛骨:位于背外上方皮下, 其中内侧缘、下角、肩胛冈 和肩峰较明显。肩峰为测量 肩宽的体表标志。喙突位于 锁骨内侧2/3与外侧1/3交界 处下方皮下。
大结节:位于肩部最外侧 皮下。
肱骨内、外上髁:位于上 臂下端内外两侧皮下最 为隆凸处。
竖脊肌:指脊柱两旁的纵形肌性 隆起。 斜方肌:在项部和背上部,可见 斜方肌外上缘的轮廓。正中线 及胸椎棘突向肩峰伸展呈三角 形的轮廓,一般不明显。 背阔肌:在背下部可见此肌的轮 廓,它的外下缘参与构成腋后 壁。 胸大肌:胸前壁较膨隆的肌性隆 起,其下缘构成腋前壁。 腹直肌:腹前正中线两侧的纵形 隆起,肌肉发达者可见有三条 横沟,即为腹直肌腱划。
人体体表定位标志 ppt课件
17
2020/12/27
五、头颅体表定位点、定位线及基准面
(2)解剖学水平面:经颅骨听眶线,将 头颅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水平断面
(3)耳垂额状面:沿外耳孔作解剖学水 平面垂直线,将头颅分作前后两部分的 冠状断面
18
2020/12/27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5.股骨内上髁 膝关节内上方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 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
17.腓骨小头 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到的突起
18.髂嵴 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
19.髂前上棘 髂骨前上方的突起,平第2骶椎高度
20.股骨大粗隆 股骨上端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
合高度
6
2020/12/27
5.锁骨中线 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
6.腋前线 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
7.腋中线 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
8.腋后线 通过腋窝后缘的垂线
8
2020/12/27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九分法”
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9 个区。上水平线为经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
点的连线,下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髂嵴最高
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为左锁骨中线
髂嵴下3cm
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耻骨联合
2020/12/27
五、头颅体表定位点、定位线及基准面
1.定位点 (1)眉间:两侧眉弓的内侧端之间 (2)鼻根:鼻骨与额骨相接处 (3)外耳孔:耳屏对面的椭圆形孔 (4)枕外隆凸:枕骨外面的中部隆起 (5)乳突尖:耳后颞骨乳突部向下呈乳头尖状 (6)下颌角:下颌骨的后缘与下缘相会处形成的钝角
8.肩峰 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
9.肩胛骨喙突 肩峰前内下深按可扪及到 的突起
2
2020/12/27
人体体表标志定位与解剖(含人体解剖图)
⼈体体表标志定位与解剖(含⼈体解剖图)今天给⼤家介绍⼈体头颈部相应⾻骼体表标志和肌性标志,以及体表各肌⾁的起⽌点、运动功能以及神经⽀配,⽂中所配均为实体照⽚,尤其适合于从事康复科、⾻科、针灸推拿、针⼑等领域的医务⼯作者。
上项线:位于枕外隆凸的两旁,向乳突基部伸展弯曲的横⾏⾻嵴,有胸锁乳突肌和斜⽅肌附着。
枕外隆凸:枕鳞中央的⾻性隆起,位于头颈交界处,枕部正中线有项韧带附着乳突。
乳突:乳突为位于⽿垂后⽅的圆丘状⾻性隆起,是颞⾻乳突部的⼀部分。
第7颈椎:位于颈椎与胸椎的交界处,因此形态与胸椎接近。
第7颈椎棘突⽐其他颈椎棘突长且粗⼤,近似⽔平位的伸向后⽅,末端不分叉呈结节状,往往于⽪下形成⼀隆起,故第7颈椎⼜名隆椎。
甲状软⾻:颈部前⾯的⽅形软⾻,不成对,左右各⼀,由前缘相互愈着的呈四边形的左、右软⾻板组成。
愈着处称前⾓,前⾓上端向前突出,称喉结。
12⽉31⽇北京-中医诊疗局部雕塑美容减肥、⽆痕线雕提升术精品班—点击查看详情环状软⾻:紧接于甲状软⾻下⽅,不成对,位于喉部最下⽅,⽓管最上⽅,与⽓管的最上⼀节相连成环形。
部位:位于颈阔肌深⾯,两侧颈部外侧,分为胸⾻部和锁⾻部。
起点:胸⾻柄前⾯、锁⾻胸⾻端上缘内1/3。
⽌点:颞⾻乳突及上项线外侧。
运动功能:单侧收缩,头部向同侧屈,并使头转向对侧,双侧同时收缩,肌⾁合⼒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后⾯使头后伸,肌⾁合⼒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前⾯则使头前屈(如:头顶球)。
神经⽀配:胸锁乳突肌受第⼗⼀对脑神经副神经(Ⅺ)及⼀部分颈丛前⽀的⽀配(C3和C4)。
练习⽅式:头顶垂直负重并转动,如顶沙包头颈转动。
颈阔肌部位:颈阔肌位于颈前部⽪下,与⽪肤密切贴合的⼀块薄⽽宽阔的肌⾁。
起点:颈阔肌下缘起⾃胸⼤肌和三⾓肌筋膜,肌纤维斜向上内⽅,越过锁⾻和下颌⾻⾄⾯部。
⽌点:前部.肌纤维⽌于下颌⾻的下颌底和⼝⾓,其最前部的肌纤维左右相互交错,后部肌纤维移⾏于腮腺咬肌筋膜和部分⾯部肌⾁表⾯。
运动功能:收缩时牵引⼝⾓向下,并使颈部⽪肤起皱褶。
体表标志定位法名词解释
体表标志定位法名词解释
嘿,咱今天来说说体表标志定位法。
这可不是啥高深莫测的东西哦!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我们身体上那些明显的标志来确定位置。
比如说吧,有一次我去看医生,医生要在我肚子上找个地方检查。
他就一边嘴里念叨着什么“脐上几指”“肋下多少”,一边用手在我身上比划着。
我这才明白,原来医生就是在用体表标志定位法呀!他通过我肚脐眼啊、肋骨啊这些身体上的明显地方来准确找到要检查的部位。
所以啊,体表标志定位法就像是我们身体上自带的地图一样,能帮助医生啊、治疗师啊这些专业人士更准确地在我们身上操作。
它可真是个实用的小妙招呢,让一切都变得有章可循啦!这就是我对体表标志定位法的理解啦,咋样,是不是很容易懂呀!。
医学影像学之体表定位标志
医学影像学之体表定位标志一、四肢结构体表定位尺骨茎突尺骨末端腕部内侧的突起。
桡骨茎突桡骨末端腕部外侧的突起。
尺骨鹰嘴肘关节背侧的突起。
肱骨内上髁肘关节内侧的突起肱骨外上髁肘关节外侧的突起。
肱骨大结节位于肩峰外下方的突起。
锁骨横向位于胸廓前上方可触及的内低外高的骨骼。
肩峰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
肩胛骨喙突肩峰前内下深按可扪及的突起。
肩胛下角位于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上肢上举时,肩胛下角抬高内踝胫骨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外踝腓骨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胫骨粗隆胫骨上端前缘的突起。
髌骨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股骨内、外上髁膝关节内、外上方的突起。
股骨外上髁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
腓骨小头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的突起。
髂嵴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
髂前上棘髂骨前上方的突起,平第2骶椎高度。
股骨大粗隆股骨上端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合高度二、胸部结构体表定位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胸椎下缘高度。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端连接,平对气管分叉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
剑突末端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体高度。
肋弓胸廓下口的前部,由第8~10肋软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度。
锁骨中线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
腋前线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
腋中线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
腋后线通过腋窝后缘的垂线。
二、脊柱体内结构前面定位标志侧面定位标志第1颈椎上腭——第2颈椎上腭牙齿咬面——第3颈椎下颌角——第4颈椎舌骨——第5颈椎甲状软骨——第6颈椎环状软骨——第7颈椎环状软骨下2cm 颈椎根部最突出的棘突第2、3胸椎间胸骨颈静脉切迹肩胛上角第4、5胸椎间胸骨角——第6胸椎双乳头连线中点(男) ——第7胸椎胸骨体中点肩胛下角第11胸椎胸骨剑突末端——第1腰椎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第3腰椎脐上3cm 肋弓下缘(最低点) 第4腰椎脐髂嵴第5腰椎脐下3cm 髂嵴下3cm第2骶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尾骨耻骨联合——。
体表定位标志总结
体表定位标志总结一、体部1、颈1椎体:乳突尖对应于颈1椎体水平;外耳道水平向下2.5cm左右为颈1椎体水平;颈1椎体平上腭。
2、颈2椎体:平牙齿咬合面水平。
3、颈3椎体:平下颌角,喉的上界水平。
4、颈4椎体:平舌骨水平。
5、颈5椎体:平甲状软骨最突出的部分(喉结)。
甲状软骨位于颈4-6椎体水平之间。
6、颈6椎体:平环状软骨水平。
环状软骨临床上常在此作急救气管切开或用粗针头穿入,以解救窒息;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点。
7、颈7椎体:平环状软骨下2cm。
颈7棘突为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其末端平胸1椎体水平。
8、胸1椎体:大约在颈静脉切迹上方4cm处;颈7棘突末端水平。
9、胸骨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胸2、3间隙水平;平肩胛上角。
10、胸骨角为胸骨体柄交界处,微向前凸,位于颈静脉切迹下5cm,两侧与第二肋骨前端连接,平对气管分叉及胸4、5椎体交界处。
11、胸骨柄中分处相当于主动脉弓最高点。
12、胸6椎体平双侧乳头连线中点(男)(临床中实践多为此标准),男性乳头对第4肋骨。
(为男性乳头连线中点平第7、8胸椎)。
13、胸7椎体:平胸骨体中点、肩胛下角;位于颈静脉切迹下8-10cm,或颈静脉切迹与剑突中点,或颈7棘突下18-20cm。
大约为12个胸椎的中心。
14、肩胛下角位于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
上肢上举时,肩胛下角抬高。
15、胸11椎体:剑突末端为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高度。
16、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缘部分,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度。
用来定位上腹部器官。
比如胆囊和胃。
17、腰1椎体平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
18、腰3椎体对脐上3cm、肋弓下缘最低点。
19、腰4椎体对脐、髂嵴。
20、髂嵴为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其最上部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临床中实践多为此标准)。
髂嵴大约在腹中部水平,大多数人来说也位于或稍低于肚脐水平。
接收器的中心定在这个平面,下腹部就会被包括在接收器的下缘以内。
若要确保膈肌在内的所有上腹部都包括在接收器内,需要将中心定在髂嵴上方5cm,但会丢掉部分重要的下腹部。
常用体表定位标志ppt课件
2019 -
8.肩峰 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 9.肩胛骨喙突 肩峰前内下深按可扪及到 的突起
3
2019 -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0.肩胛下角 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 椎下缘等高 11.内踝 小腿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12.外踝 小腿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13.胫骨粗隆 胫骨上端前缘的突起 14.髌骨 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五、头颅体表定位点、定位线及基准面
(4)听口线:为外耳孔与同侧口角间的连线。 与同侧听眶线约呈23°角 (5)听眉线:为外耳孔与眉间的连线。与同侧 听眶线约呈22°角 (6)瞳间线:为两瞳孔间的连线
15
2019
-
五、头颅体表定位点、定位线及基准面
3.基准面
(1)正中矢状面:将头颅纵向分为左、右均等的 两部分的切面
5
2019 -
二、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1.胸骨颈静脉切迹 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 胸椎下缘高度 2.胸骨角 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 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端连接,平对气管分叉 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 3.剑突末端 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体高 度
6
2019 -
二、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4.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部,由第8~10肋软 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 度 5.锁骨中线 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 6.腋前线 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 7.腋中线 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
不位于正中,但与其平行的面,均称为矢状面
16
2019
-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五、头颅体表定位点、定位线及基准面
(2)解剖学水平面:经颅骨听眶线,将 头颅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水平断面 (3)耳垂额状面:沿外耳孔作解剖学水 平面垂直线,将头颅分作前后两部分的 冠状断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九分法”
4
三、头颅解剖定位标志
1.听眶线 为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下缘间的连线。 2.听眦线 为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间的连线。与同侧听眶线约呈12°角。 3.听鼻线 为外耳孔与同侧鼻翼下缘间的连线。与同侧听眶线约呈13°
角。 4.听口线 为外耳孔与同侧口角间的连线。与同侧听眶线约呈23°角。 5.听眉线 为外耳孔与眉间的连线。与同侧听眶线约呈10°角。 6.瞳间线 为两瞳孔间的连线。
的突起部分,如尺骨鹰嘴、肩峰、肩胛下角、 髌骨等。
2020/3/8
5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第2颈椎 第5颈椎 第2、3胸椎间 第6胸椎 第11胸椎 第3腰椎 第5腰椎 尾骨
第3颈椎 第7颈椎 第4、5胸椎间 第7胸椎 第1腰椎 第4腰椎 第2骶椎 耻骨联合
第二节 医学影像学检查的基本体位术语
五、四肢骨骼体表定位标志 四肢骨骼体表定位标志通常使用四肢骨骼
第二章 医学影像学检查的ຫໍສະໝຸດ 本知识第二节 体表定位标志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崔军胜
一、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1.胸骨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胸椎下缘 高度。
2.胸骨角为胸骨柄体交界处,微向前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 端连接,平对气管分叉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
3.剑突末端为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体高度。
2020/3/8
2
4.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缘部分,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 高度。
5.锁骨中线为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 6.腋前线为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 7.腋中线为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 8.腋后线为通过腋窝后缘的垂线。
2020/3/8
3
二、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腹部常用“九分法”来进行 划分,上水平线为经过两侧 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下 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髂嵴最高 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 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股沟韧 带中点的连线和右锁骨中线 与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