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体表标志针刀定位

合集下载

人体体表定位标志

人体体表定位标志

从体表定位对针刀医学的临床治疗操作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针刀治疗是一种闭合性手术,要有效地避开刀下的神经血管和其他重要脏器,都必须对进针点以内的解剖结构有明确的了解,体表定位学就是为了解决针刀医学临床上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

在过去的解剖学文献中已有很多类似于体表定位学的描述,而仅仅是没有明确地将其概念化和系统化而已,因而就没有形成解剖学的专门学科。

因本书的主要目的是阐述针刀医学的基本原理,因此不能用很大篇幅来将体表定位学的所有内容都叙述出来,仅能阐述其部分内容,并明确体表定位学的范围和含义,关于体表定位学的全部内容,将另有专著。

一、头颈部眶下孔的体表定位:位于眶下缘中点以下,相当于鼻尖至眼外角连线的中点.颏孔的体表定位:位于下颌骨体的外侧面,正对下颌第一、二前磨牙间的下方。

面动脉的体表定位:下颌骨下缘和咬肌前缘的相交点为面动脉进入面部的起点,在此处可扪及搏动,先从此点引线至口角外侧约1cm处,再将引线引至内眦.由眼外眦向下做一垂线,再自鼻翼下缘外侧与口角分别向外侧引上、下二条水平线与上一垂线相交,此两条水平线可将面动脉分为三段:口角水平线以下为面动脉第一段;在上、下两水平线间的一段,为面动脉第二段;上水平线至内眦间的一段为面动脉第三段。

腮腺导管的体表定位:位于颧弓下方约1cm处,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的连线的中1/3段。

颞浅动脉的体表定位:是颈外动脉终支之一,起自外耳道前下方平下颌角的后方处,自腮腺上缘穿出后,于颞下颌关节与外耳道间垂直上行,至眶上缘平面以上,继而分为额、顶两支。

面神经的体表定位:在头转向对侧时,取四点:鼓乳切迹点、下颌支后缘上3/5及下2/5的交点、下颌支后缘上1/3与下2/3的交点、下颌支后缘上2/3与下1/3的交点,作三条线:①第一、二点连线的上半部为面神经干的体表投影,此线的中点为面神经干分叉处的定位点;②自①线的中点至第三点的连线表示面神经颞面干的投影线;③自①线中点至第四点的连线表示颈面干的投影线。

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

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

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人体常用体表标志是指在身体表面能够通过触摸或视觉识别的一些特
征点,用于定位和描述各种解剖结构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指导临床诊断和
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表标志及其临床应用:
1.周围动脉搏动点:常用的有颈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等,通过触
摸搏动点可以确定动脉的位置和走向,指导血管内导管插管和手术操作。

2.脊柱线和椎间隙:脊柱线为脊椎骨的后缘线,用于指导穿刺、置管
等操作,椎间隙为相邻两个脊椎骨之间的间隙,用于行硬膜外麻醉等操作。

3.腹股沟:位于下腹部和大腿交界处,是主要的淋巴结集中区,通过
触摸腹股沟可以判断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质地等,指导淋巴结活检和手术。

4.肝脏、胰腺和脾脏:这些器官位于腹部,可以在体表通过敲击、叩击、压痕等方法诊断和评估其大小、位置和功能,指导肝胆胰脾疾病的诊
治和手术。

5.脉搏、呼吸和心电图:通过触摸脉搏、听诊呼吸声和记录心电图等
方法,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诊断心电图异常、
呼吸困难和心律失常等疾病。

总之,体表标志是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对于正确掌握解
剖结构的位置和方向,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

人体体表定位标志教学提纲

人体体表定位标志教学提纲

人体体表定位标志从体表定位对针刀医学的临床治疗操作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针刀治疗是一种闭合性手术,要有效地避开刀下的神经血管和其他重要脏器,都必须对进针点以内的解剖结构有明确的了解,体表定位学就是为了解决针刀医学临床上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

在过去的解剖学文献中已有很多类似于体表定位学的描述,而仅仅是没有明确地将其概念化和系统化而已,因而就没有形成解剖学的专门学科。

因本书的主要目的是阐述针刀医学的基本原理,因此不能用很大篇幅来将体表定位学的所有内容都叙述出来,仅能阐述其部分内容,并明确体表定位学的范围和含义,关于体表定位学的全部内容,将另有专著。

一、头颈部眶下孔的体表定位:位于眶下缘中点以下,相当于鼻尖至眼外角连线的中点。

颏孔的体表定位:位于下颌骨体的外侧面,正对下颌第一、二前磨牙间的下方。

面动脉的体表定位:下颌骨下缘和咬肌前缘的相交点为面动脉进入面部的起点,在此处可扪及搏动,先从此点引线至口角外侧约1cm处,再将引线引至内眦。

由眼外眦向下做一垂线,再自鼻翼下缘外侧与口角分别向外侧引上、下二条水平线与上一垂线相交,此两条水平线可将面动脉分为三段:口角水平线以下为面动脉第一段;在上、下两水平线间的一段,为面动脉第二段;上水平线至内眦间的一段为面动脉第三段。

腮腺导管的体表定位:位于颧弓下方约1cm处,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的连线的中1/3段。

颞浅动脉的体表定位:是颈外动脉终支之一,起自外耳道前下方平下颌角的后方处,自腮腺上缘穿出后,于颞下颌关节与外耳道间垂直上行,至眶上缘平面以上,继而分为额、顶两支。

面神经的体表定位:在头转向对侧时,取四点:鼓乳切迹点、下颌支后缘上3/5及下2/5的交点、下颌支后缘上1/3与下2/3的交点、下颌支后缘上2/3与下1/3的交点,作三条线:①第一、二点连线的上半部为面神经干的体表投影,此线的中点为面神经干分叉处的定位点;②自①线的中点至第三点的连线表示面神经颞面干的投影线;③自①线中点至第四点的连线表示颈面干的投影线。

人体体表定位标志

人体体表定位标志

从体表定位对针刀医学的临床治疗操作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针刀治疗是一种闭合性手术,要有效地避开刀下的神经血管和其他重要脏器,都必须对进针点以内的解剖结构有明确的了解,体表定位学就是为了解决针刀医学临床上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

在过去的解剖学文献中已有很多类似于体表定位学的描述,而仅仅是没有明确地将其概念化和系统化而已,因而就没有形成解剖学的专门学科。

因本书的主要目的是阐述针刀医学的基本原理,因此不能用很大篇幅来将体表定位学的所有内容都叙述出来,仅能阐述其部分内容,并明确体表定位学的范围和含义,关于体表定位学的全部内容,将另有专著。

一、头颈部眶下孔的体表定位:位于眶下缘中点以下,相当于鼻尖至眼外角连线的中点。

颏孔的体表定位:位于下颌骨体的外侧面,正对下颌第一、二前磨牙间的下方。

面动脉的体表定位:下颌骨下缘和咬肌前缘的相交点为面动脉进入面部的起点,在此处可扪及搏动,先从此点引线至口角外侧约1cm处,再将引线引至内眦。

由眼外眦向下做一垂线,再自鼻翼下缘外侧与口角分别向外侧引上、下二条水平线与上一垂线相交,此两条水平线可将面动脉分为三段:口角水平线以下为面动脉第一段;在上、下两水平线间的一段,为面动脉第二段;上水平线至内眦间的一段为面动脉第三段。

腮腺导管的体表定位:位于颧弓下方约1cm处,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的连线的中1/3段。

颞浅动脉的体表定位:是颈外动脉终支之一,起自外耳道前下方平下颌角的后方处,自腮腺上缘穿出后,于颞下颌关节与外耳道间垂直上行,至眶上缘平面以上,继而分为额、顶两支。

面神经的体表定位:在头转向对侧时,取四点:鼓乳切迹点、下颌支后缘上3/5及下2/5的交点、下颌支后缘上1/3与下2/3的交点、下颌支后缘上2/3与下1/3的交点,作三条线:①第一、二点连线的上半部为面神经干的体表投影,此线的中点为面神经干分叉处的定位点;②自①线的中点至第三点的连线表示面神经颞面干的投影线;③自①线中点至第四点的连线表示颈面干的投影线。

针刀人必备的体表定位图文详解

针刀人必备的体表定位图文详解

针刀人必备的体表定位图文详解脊柱的检查通常以视、触、叩诊相互结合,其主要内容包括脊柱的弯曲度、有无畸形、脊柱的活动度及有无压痛、叩击痛等。

脊柱的棘突与椎体的定位棘突定位胸椎棘突定位腰椎棘突定位1.第7颈椎棘突是颈椎棘突最隆起的一个。

当低头时,在项部下方正中线上最突出的一个,能随摇头而左右摇动,而其下方的第1胸椎棘突则完全不动,可资区别。

第七颈椎棘突2.第3胸椎棘突与肩胛冈内侧端平齐。

3.第7胸椎棘突与肩胛骨下角平齐。

4.第12胸椎棘突在第12肋肋角距后正中线5厘米处。

5.第4腰椎棘突(或棘间) 与髂嵴最高点平齐。

6.第5腰椎棘突与髂结节平齐。

为菱形窝的上点。

肥胖者为一凹窝,为下背部正中沟的终点。

7.第2骶椎棘突与髂后上棘平齐。

为蛛网膜下腔的终点。

8.第3骶椎棘突与髂后下棘平齐。

9.骶尾关节在臀裂的上端。

为菱形窝的下点。

10.尾骨尖在肛门的后上方,正常有一凹窝。

(二)椎体定位(以成年人立正姿势为标准)椎体的定位有两种方法:1.以棘突定椎体的位置颈椎、**胸椎和腰椎的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中、下位胸椎棘突与下一位椎体的下缘平齐。

(1)下**的棘突与下一个椎体的中部平齐;(2)腰椎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

2.从躯干前部体表标志定椎体位置:(1)下颌角平齐第2颈椎体;(2)舌骨平齐颈3~4椎间隙;(3)环状软骨平齐颈6椎体;(4)胸骨上切迹平齐胸2椎体;(5)剑突平齐胸9椎体;(6)季肋下缘平面与腰3椎体等高;(7)脐平齐腰3~4椎间隙。

二、脊柱弯曲度(一)生理性弯曲正常人脊柱有四个前后方向的弯曲,即颈椎段稍向前凸、胸椎段稍向后凸、腰椎段明显向前凸、骶椎则明显向后凸,类似“S”形,称为生理性弯曲。

针刀治疗立体定位方法(初学者必看)祖国医学包括中医,针炙强调辩证论治与辩病论治相结合,而针刀医学做为中西医结合的成功范例更强调辩位论治。

定位是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病损部位确定了,治疗就落实了一半,笔者就针刀定位思路谈一下自己粗浅的体会。

人体体表定位标志

人体体表定位标志
1.胸骨颈静脉切迹 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 胸椎下缘高度
2.胸骨角 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 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端连接,平对气管分叉 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
3.剑突末端 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体高 度
二、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4.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部,由第8~10肋软 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 度
〔4〕听口线:为外耳孔与同侧口角间的连线。 与同侧听眶线约呈212°角
五上、水头 平颅线体为表经定过位两点侧、肋定弓位下线缘及最基低准点面的连线,下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股沟韧带 与中同点侧 的听连眶线线和约右呈锁骨22中°线角与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与同侧听眶线约呈23°角 〔 141.〕髌听骨眶线膝:关为节外前耳方孔可与活同动侧的眼骨眶骼下缘间的连线。
5.锁骨中线 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 6.腋前线 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 缘的垂线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九分法〞 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局部为9 个区。上水平线为经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 点的连线,下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髂嵴最高 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为左锁骨中线 与左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和右锁骨中线 与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9个区 上部为腹上区、左季肋区和右季肋区 中部为脐区、左腰区和右腰区 下部为腹下区、左髂区和右髂区
三、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常用的体表定位标志还有: (1)胆囊底体表投影为右侧肋弓与腹直肌外缘交
界处 (2)成人肾门约平第1腰椎高度,肾上极平第11胸
椎下缘,肾下极平第2腰椎下缘 (3)膀胱位于耻骨联合上方
四、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部位
前面观对应平面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以体表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确定经穴位置的方法。

体表解剖标志有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大类:固定标志--指各部由骨骼和肌肉所形成的凸起或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

根据固定标志定位,如两眉之间定印堂,鼻尖定素髎,脐中定神阙,两乳头连线中点定膻中等。

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绉纹、尖端等。

根据活动标志定位,如屈肘纹头取曲池,握拳掌横纹头取后溪,张口取听宫、听会,闭口取下关等。

全身各部主要体表标志部位体表标志说明头部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额角(发角)完骨枕外隆突头部有发部位的前缘正中头部有发部位的后缘正中前发际额部曲角处颞骨乳突枕骨外侧最隆起的骨突面部眉间(印堂)瞳孔、目中两眉头之间中点处平视,瞳孔中央颈项部喉结第7颈椎棘突喉头凸起胸部胸骨上窝胸剑联合中点乳头胸骨切迹上方凹陷处胸骨体与剑突结合部乳头中央腹部脐中(神阙)耻骨联合上缘髂前上棘脐窝中央耻骨联合上缘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髂脊前部的上方突起处侧胸侧腹部腋窝顶点第11肋端腋窝正中央最高点第11肋骨游离端背腰骶部胸椎棘突1-12腰椎棘突1-5骶正中嵴、尾骨肩胛冈根部点肩峰角髂后上棘肩胛骨内侧缘近脊柱侧肩峰外侧缘与肩胛内连续处髂嵴后部上方突起处上肢部腋前纹头腋窝皱襞的前端腋后纹头肘横纹肘尖腕掌、背侧横纹腋窝皱襞的后端尺骨鹰嘴尺桡骨茎突远端连线上的横纹下肢部髀枢股骨内侧髁胫骨内侧髁臀下横纹犊鼻(外膝眼)腘横纹内踝尖外踝尖股骨大转子内辅骨上内辅骨下臀与大腿的移行部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中央腘窝处横纹内踝向内侧的凸起处外踝向外侧的凸起处简便取穴法,是在取穴时结合一些简便的活动标志取穴的方法。

简便取穴法简便易行,临床应用时可与体表标志法、骨度法、指寸法结合起来。

常用的简便取穴有下列几种:取风市自然立正垂臂,股外侧中指端所指之处即是。

取列缺两手虎口自然平直相交,食指尖端所指处即是。

用体表骨性标志协助中医穴位定位

用体表骨性标志协助中医穴位定位

用体表骨性标志协助中医穴位定位用体表骨性标志协助中医穴位定位1.头部眉弓(superciliary arch):为位于眶上缘上方,额结节下方的弓状隆起。

男性隆起较明显。

在眉弓附近有阳白、鱼腰等穴位。

眶下孔(infra-orbital foramen):位于眶下缘中点的下方约0.8cm处,眶下血管及神经由此穿行。

在眶下孔有四白穴分布。

颧弓(zygomatic arch):由颞骨的颧突和颧骨的颞突共同组成,全长均可触及。

在颧弓附近分布有颧髎、上关、下关等穴位。

耳屏(tragus):为位于耳甲腔前方的扁平突起。

在耳屏前方约1cm处可触及颞浅动脉的搏动。

在耳屏前方由上至下依次分布有耳门、听宫、听会三穴,为治耳聋之要穴。

在《治病十一证歌》中有云:“听会兼之与听宫,七分针泻耳中聋,耳门又泻三分许,更加七壮灸听宫。

”下颌角(angle of mandible):位于下颌体下缘与下颌支后缘相交处。

在此附近分布有天容、大迎、颊车等穴。

天容在下颌角后、胸锁乳突肌前缘;大迎在下颌角前1.3寸凹陷中;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

天牖虽离下颌角较远,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但亦可通过“平下颌角”而定位。

乳突(mastoid process):位于耳垂后方,其根部的前方有茎突孔,面神经由此孔出颅。

此处附近有翳风、翳明、失眠、完骨等穴。

枕外隆凸(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是位于枕骨外面正中的最突出的隆起。

此处附近有天柱、风池、哑门、风府等穴分布。

2.颈部舌骨(hyoid bone):适对第3、4颈椎间盘平面,有廉泉穴分布。

胸骨上窝:位于颈静脉切迹上方的凹陷处,分布有天突穴。

3.胸部颈静脉切迹(jugular notch):为胸骨柄上缘的切迹,平对第2、3胸椎之间。

胸骨角(sternal angle):为胸骨柄与体连结处微向前突出的角,该角平对第4胸椎下缘,向两侧接第2肋软骨,体表易于触及,是计数肋的标志。

体表标志与定位

体表标志与定位
肱骨内、外侧髁:在肘关 节两侧的稍上方,内侧 髁突出较明显。
尺骨鹰嘴:在肘后方容易 摸到。
桡骨头:在肱骨外上髁的 下方,伸肘时在肘的后 方容易摸到。
桡骨茎突:为桡骨末端的 骨性隆起。
尺骨茎突:可在尺骨头下 方摸到。
三角肌:在肩部,使肩部构成圆 隆状的外形,从前、外、后侧 包绕肱骨的上端。在止点在臂 外侧中部呈现一小凹。 肱二头肌:在上臂的前面,在此 肌的内、外侧各有一纵行的浅 沟,内侧沟较明显。肱二头肌 腱可于肘窝中央摸到。当屈肘 握拳旋后时,可明显地在上臂 前面见到膨隆的肌腹。 肱三头肌:在上臂的后面,三角 肌后缘的下方可见到肱三头肌 长头。
髌骨:在膝关节前面的皮 下可摸到。 髌韧带:为髌骨下方的纵 行粗索,在皮下可摸到。 内踝:位于胫骨下端内侧 面的皮下,易摸到其隆 凸。 外踝:位于腓骨下端的膨 大隆起,较内踝低。 跟结节:位于足后部皮下 突出处。
胫骨内、外侧髁:位于胫 骨上端内、外两侧皮下 最隆起的部位。 胫骨粗隆:位于胫骨上端 前面,屈膝时更明显, 为胫骨内、外侧髁间前 方的骨性隆起。 胫骨内侧面:位于皮下, 向下可延至内踝。 腓骨头:位于胫骨外侧髁 的后外方皮下,位置稍 高于胫骨粗隆,屈膝时 较明显。
三、四肢部
上肢标志

骨性和肌性标志
锁骨:全长位于胸廓前上方皮 下,是颈、胸的体表分界标 志。 肩胛骨:位于背外上方皮下, 其中内侧缘、下角、肩胛冈 和肩峰较明显。肩峰为测量 肩宽的体表标志。喙突位于 锁骨内侧2/3与外侧1/3交界 处下方皮下。
大结节:位于肩部最外侧 皮下。
肱骨内、外上髁:位于上 臂下端内外两侧皮下最 为隆凸处。
竖脊肌:指脊柱两旁的纵形肌性 隆起。 斜方肌:在项部和背上部,可见 斜方肌外上缘的轮廓。正中线 及胸椎棘突向肩峰伸展呈三角 形的轮廓,一般不明显。 背阔肌:在背下部可见此肌的轮 廓,它的外下缘参与构成腋后 壁。 胸大肌:胸前壁较膨隆的肌性隆 起,其下缘构成腋前壁。 腹直肌:腹前正中线两侧的纵形 隆起,肌肉发达者可见有三条 横沟,即为腹直肌腱划。

针刀医生必须掌握的颈部体表定位

针刀医生必须掌握的颈部体表定位

针刀医生必须掌握的颈部体表定位针刀姐说针刀医生必须掌握的颈部体表定位,图文并茂,清晰易懂。

针刀医生必须掌握的颈部体表定位一颈项部寰椎(C1)与颅骨的枕部形成滑膜关节----寰枕关节,无椎体无棘突,像是处于颅骨与枢椎间的垫圈。

(图2-1)枢椎(C2)前部有一特有的垂直突起即齿突。

齿突的前部与寰椎的后部形成滑膜关节----寰枢关节。

(图2-2)寰椎、寰枢关节均无椎间盘而依靠致密的韧带网及周围的肌肉、筋膜维持稳定。

头部向前姿势使寰椎必须后旋以保持视线水平,致使枕下肌缩短而卡压第1、2颈神经,这是临床上紧张性头痛的常见原因。

针对枕下肌群的松解有明显的疗效。

钩突是C3-7椎体上表面后缘的隆起。

横突有明显的前后两部分,前部与后部围成一个中心开口即横突孔,其内有椎动脉走行,横突最外侧的突出是前后结节;它们上节段是6条肌肉的附着点,在下节段是9条肌肉的附着点。

横突上表面有条沟,脊神经在其内走行。

1、颈部运动相关肌肉韧带•头夹肌、颈夹肌:起于项韧带及上位胸椎棘突,止于乳突和上3 个颈椎横突,一侧收缩向同侧旋转,两侧收缩使头后仰,由颈神后支支配。

••前、中、后斜角肌:起颈椎横突,止于第1肋骨面上面、第2肋骨粗糙隆,提1-2肋助吸气,由颈神经前支支配。

•颈长肌、头长肌:位于颈椎前面,低头,侧屈,由颈神经前支支配。

•胸锁乳突肌:起胸骨体、锁骨胸骨端,止于乳突及枕骨上项线。

•骶棘肌:起骶骨背面及骼嵴后部,止于肋骨,横突和乳突,棘突。

•项韧带:浅部附着于枕骨粗隆起的外侧和第7颈椎,在颈椎棘突上和棘突间易于触及,屈颈更明显。

2、骨性、肌肉标志枕骨粗隆:在发际感到一个圆形突起。

上项线:在乳突与下颌角的间隔可触及,位置较深(正常人也可感到压痛)。

在下颌角的下颌支和胸锁乳突肌以后,这两个结构之间的间隙可触及。

(图2-5)寰椎后结节:在枕外隆嵴延伸部分,枕骨大孔的后缘正下方小凹陷处。

(图2-6)枢椎棘突:头部做轻微的屈伸运动在寰椎后结节的下方触摸到的骨性结构。

医生必须掌握的体表定位之肩部

医生必须掌握的体表定位之肩部

题记:针刀体表定位学定义:描述体表与内在解剖结构相对应的点或线的有关的表面解剖位置内容:从体表定位对针刀医学的临床治疗操作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针刀治疗是一种闭合性手术,要有效地避开刀下的神经血管和其他重要脏器,都必须对进针点以内的解剖结构有明确的了解,体表定位学就是为了解决针刀医学临床上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

对安全进行闭合性手术的意义:在施行针刀手术过程中,能有效的避开刀下的神经血管和其他重要脏器1、骨性、肌肉标志斜方肌结节:在肩胛冈的后缘,位于皮下隆起。

(图2-36)肩胛冈的刚上窝:在肩胛冈上方,是冈上肌的附着点。

肩胛冈的刚下窝:在肩胛冈下方,是冈下肌的附着点。

(图2-37)肱骨头:肩关节屈曲90°并旋内、旋外,可感到肱骨头旋转,旋内时可触摸到肱骨的大结节和小结节及中间结节间沟。

(图2-38)肩峰:在锁骨外侧端。

(图2-39)肩胛骨的外端和锁骨肩峰构成肩锁关节。

(图2-40)肩峰的下缘和后缘是三角肌的附着点。

(图2-41)肩胛骨面:在肩锁关节的外侧可触及。

(图2-42)喙突:在肱骨头内侧和锁骨下方,能触摸到的是喙突尖和内侧缘,是肱二头肌短头肌腱、喙肱肌、胸小肌的附着点。

(图2-43)肱二头肌沟:内旋上臂,在肱骨的中点近侧,沟内含有肱二头肌的长头及其肌腱。

(图2-44)2、屈曲三角肌的前部和喙肱肌是肩关节的主要屈肌。

胸大肌的是间纤维、肱二头肌、前锯肌、斜方肌为次要的屈肌。

(图2-45)三角肌:起点在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

止点在肱骨三角肌粗隆。

后部肌束(脊柱部):外展肩关节90°屈曲肘关节,在肩关节的后部可触及。

(图2-46、2-47)中部肌束(肩峰部):肩部外展在前束和后束之间为中部。

(图2-48)三角肌的前部肌束(锁骨部):做肩部水平向前推的动作,可触摸到该肌束。

(图2-49)喙肱肌:前屈外展臂部并屈曲肘关节,在臂部的内侧面、肱二头肌的后方能感到一条绷紧的条索状肌肉即是该肌。

肩周炎针刀诊疗(体表定位)

肩周炎针刀诊疗(体表定位)

肩周炎针刀诊疗(体表定位)
老宗医小针刀订购热线:153****5697
老宗医针刀:
01 / 关于老宗医B款针刀
治疗筋膜层、入骨建议用B款针刀,层次感好,远期疗效好,控刀能力强。

病变在筋膜层的时候(浅筋膜和深筋膜),像气球一样,通过减张减压的治疗,钝性的力更有爆破力,所以减张减压效果好。

02 / 如何区分老宗医AB款针刀
1、手感上的不同:
A款针刀注重锋利度:病变部位直达骨面,建议用A款针刀,切割面整齐,对组织的损伤小,切割组织时,锋利的刀使用力小,给患者带来的痛感小、进针顺畅、不卷刃。

B款针刀注重层次感和突破感:治疗筋膜层、入骨建议用B款针刀,层次感好,远期疗效好,控刀能力强。

病变在筋膜层的时候(浅筋膜和深筋膜),像气球一样,通过减张减压的治疗,钝性的力更有爆破力,所以减张减压效果好。

2、从包装上的区别
整盒包装看底部,底部标注有“B”字样即为B款,未标注即为A 款。

单支包装看背面,背面标注有“B”字样即为B款,未标注即为A 款。

即日起购买针刀的送3dboby解剖破解版软件。

当然如有需要也可免费赠送。

下图为有相关解剖示意图。

老客户如有需要可直接领取找我直接领取有相关解剖。

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与临床应用

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与临床应用

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与临床应用第一篇: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与临床应用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与临床应用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acupoint-located method by anatomical landmark):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臵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可分为:1.固定的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及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是在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可以借助这些标志确定腧穴的位臵。

如以腓骨小头为标志,在其前下方凹陷中定阳陵泉;以足内踝尖为标志,在其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定三阴交;以眉头定攒竹;以脐为标志,脐中即为神阙,其旁开2寸定天枢等。

2.活动的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据此亦可确定腧穴的位臵。

如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取颊车等。

一头颈部体表定位与临床应用眶上切迹(眶上孔):一般位于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内有眶上神经和血管通过,压迫有明显痛感。

临床上按压该处用来判断昏迷程度。

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 cm处,有眶下神经通过,按压有凹陷感。

拔除上颌1~4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切牙孔:两中切牙腭面之间,顺着牙龈斜插可进入。

拔除上颌1~4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上颌结节:位于上颌第三磨牙的上后内方,颊内侧面与牙龈之间。

拔除上颌4~8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腭大孔:紧靠上颌第三磨牙的腭面内上方。

拔除上颌4~8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

下颌角:下颌支后缘与下颌骨下缘相交处。

在下颌角上2横指(为在操作中方便应用,用示指或中指宽度作为“横指宽”,以横指宽为定位测量的标准。

通过观测统计,1横指宽度平均约为1.8 cm)画一水平线,下颌支后缘前1横指画一平行后缘的斜线,两线相交处即为下颌孔的体表投影,其内侧面为下颌孔,有下牙槽神经通过。

人体体表标志定位与解剖(含人体解剖图)

人体体表标志定位与解剖(含人体解剖图)

⼈体体表标志定位与解剖(含⼈体解剖图)今天给⼤家介绍⼈体头颈部相应⾻骼体表标志和肌性标志,以及体表各肌⾁的起⽌点、运动功能以及神经⽀配,⽂中所配均为实体照⽚,尤其适合于从事康复科、⾻科、针灸推拿、针⼑等领域的医务⼯作者。

上项线:位于枕外隆凸的两旁,向乳突基部伸展弯曲的横⾏⾻嵴,有胸锁乳突肌和斜⽅肌附着。

枕外隆凸:枕鳞中央的⾻性隆起,位于头颈交界处,枕部正中线有项韧带附着乳突。

乳突:乳突为位于⽿垂后⽅的圆丘状⾻性隆起,是颞⾻乳突部的⼀部分。

第7颈椎:位于颈椎与胸椎的交界处,因此形态与胸椎接近。

第7颈椎棘突⽐其他颈椎棘突长且粗⼤,近似⽔平位的伸向后⽅,末端不分叉呈结节状,往往于⽪下形成⼀隆起,故第7颈椎⼜名隆椎。

甲状软⾻:颈部前⾯的⽅形软⾻,不成对,左右各⼀,由前缘相互愈着的呈四边形的左、右软⾻板组成。

愈着处称前⾓,前⾓上端向前突出,称喉结。

12⽉31⽇北京-中医诊疗局部雕塑美容减肥、⽆痕线雕提升术精品班—点击查看详情环状软⾻:紧接于甲状软⾻下⽅,不成对,位于喉部最下⽅,⽓管最上⽅,与⽓管的最上⼀节相连成环形。

部位:位于颈阔肌深⾯,两侧颈部外侧,分为胸⾻部和锁⾻部。

起点:胸⾻柄前⾯、锁⾻胸⾻端上缘内1/3。

⽌点:颞⾻乳突及上项线外侧。

运动功能:单侧收缩,头部向同侧屈,并使头转向对侧,双侧同时收缩,肌⾁合⼒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后⾯使头后伸,肌⾁合⼒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前⾯则使头前屈(如:头顶球)。

神经⽀配:胸锁乳突肌受第⼗⼀对脑神经副神经(Ⅺ)及⼀部分颈丛前⽀的⽀配(C3和C4)。

练习⽅式:头顶垂直负重并转动,如顶沙包头颈转动。

颈阔肌部位:颈阔肌位于颈前部⽪下,与⽪肤密切贴合的⼀块薄⽽宽阔的肌⾁。

起点:颈阔肌下缘起⾃胸⼤肌和三⾓肌筋膜,肌纤维斜向上内⽅,越过锁⾻和下颌⾻⾄⾯部。

⽌点:前部.肌纤维⽌于下颌⾻的下颌底和⼝⾓,其最前部的肌纤维左右相互交错,后部肌纤维移⾏于腮腺咬肌筋膜和部分⾯部肌⾁表⾯。

运动功能:收缩时牵引⼝⾓向下,并使颈部⽪肤起皱褶。

详解体表定位

详解体表定位

表定位学从体表定位对针刀医学的临床治疗操作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针刀治疗是一种闭合性手术,要有效地避开刀下的神经血管和其他重要脏器,都必须对进针点以内的解剖结构有明确的了解,体表定位学就是为了解决针刀医学临床上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

在过去的解剖学文献中已有很多类似于体表定位学的描述,而仅仅是没有明确地将其概念化和系统化而已,因而就没有形成解剖学的专门学科。

因本书的主要目的是阐述针刀医学的基本原理,因此不能用很大篇幅来将体表定位学的所有内容都叙述出来,仅能阐述其部分内容,并明确体表定位学的范围和含义,关于体表定位学的全部内容,将另有专著。

一、头颈部眶下孔的体表定位:位于眶下缘中点以下,相当于鼻尖至眼外角连线的中点。

颏孔的体表定位:位于下颌骨体的外侧面,正对下颌第一、二前磨牙间的下方。

面动脉的体表定位:下颌骨下缘和咬肌前缘的相交点为面动脉进入面部的起点,在此处可扪及搏动,先从此点引线至口角外侧约1cm处,再将引线引至内眦。

由眼外眦向下做一垂线,再自鼻翼下缘外侧与口角分别向外侧引上、下二条水平线与上一垂线相交,此两条水平线可将面动脉分为三段:口角水平线以下为面动脉第一段;在上、下两水平线间的一段,为面动脉第二段;上水平线至内眦间的一段为面动脉第三段。

腮腺导管的体表定位:位于颧弓下方约1cm处,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的连线的中1/3段。

颞浅动脉的体表定位:是颈外动脉终支之一,起自外耳道前下方平下颌角的后方处,自腮腺上缘穿出后,于颞下颌关节与外耳道间垂直上行,至眶上缘平面以上,继而分为额、顶两支。

面神经的体表定位:在头转向对侧时,取四点:鼓乳切迹点、下颌支后缘上3/5及下2/5的交点、下颌支后缘上1/3与下2/3的交点、下颌支后缘上2/3与下1/3的交点,作三条线:①第一、二点连线的上半部为面神经干的体表投影,此线的中点为面神经干分叉处的定位点;②自①线的中点至第三点的连线表示面神经颞面干的投影线;③自①线中点至第四点的连线表示颈面干的投影线。

医生必须掌握的体表定位之肩部

医生必须掌握的体表定位之肩部

题记:针刀体表定位学定义:描述体表与内在解剖结构相对应的点或线的有关的表面解剖位置内容:从体表定位对针刀医学的临床治疗操作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针刀治疗是一种闭合性手术,要有效地避开刀下的神经血管和其他重要脏器,都必须对进针点以内的解剖结构有明确的了解,体表定位学就是为了解决针刀医学临床上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

对安全进行闭合性手术的意义:在施行针刀手术过程中,能有效的避开刀下的神经血管和其他重要脏器1、骨性、肌肉标志斜方肌结节:在肩胛冈的后缘,位于皮下隆起。

(图2-36)肩胛冈的刚上窝:在肩胛冈上方,是冈上肌的附着点。

肩胛冈的刚下窝:在肩胛冈下方,是冈下肌的附着点。

(图2-37)肱骨头:肩关节屈曲90°并旋内、旋外,可感到肱骨头旋转,旋内时可触摸到肱骨的大结节和小结节及中间结节间沟。

(图2-38)肩峰:在锁骨外侧端。

(图2-39)肩胛骨的外端和锁骨肩峰构成肩锁关节。

(图2-40)肩峰的下缘和后缘是三角肌的附着点。

(图2-41)肩胛骨面:在肩锁关节的外侧可触及。

(图2-42)喙突:在肱骨头内侧和锁骨下方,能触摸到的是喙突尖和内侧缘,是肱二头肌短头肌腱、喙肱肌、胸小肌的附着点。

(图2-43)肱二头肌沟:内旋上臂,在肱骨的中点近侧,沟内含有肱二头肌的长头及其肌腱。

(图2-44)2、屈曲三角肌的前部和喙肱肌是肩关节的主要屈肌。

胸大肌的是间纤维、肱二头肌、前锯肌、斜方肌为次要的屈肌。

(图2-45)三角肌:起点在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

止点在肱骨三角肌粗隆。

后部肌束(脊柱部):外展肩关节90°屈曲肘关节,在肩关节的后部可触及。

(图2-46、2-47)中部肌束(肩峰部):肩部外展在前束和后束之间为中部。

(图2-48)三角肌的前部肌束(锁骨部):做肩部水平向前推的动作,可触摸到该肌束。

(图2-49)喙肱肌:前屈外展臂部并屈曲肘关节,在臂部的内侧面、肱二头肌的后方能感到一条绷紧的条索状肌肉即是该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体表标志前面观第一颈椎上腭同一平面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第三颈椎下颌角同一平面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第一腰椎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同一平面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侧面和背面观: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第二胸椎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第七胸椎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

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

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

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

也可准确抹清。

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C4棘突不易抹及。

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

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

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

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

L4棘突、或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

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

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5cm,即为一个横突。

(2)胸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不易触抹清。

(3)腰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L3横突:最易触抹。

在骶棘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

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的腰肋部,食指的桡侧贴近患者的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L3横突尖。

L4、L2横突:既然L3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L2、L4横突。

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

3,关节突的触抹定位:在棘突的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

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椎者较浅,后者较易抹清。

4,椎体:第L3腰椎体平脐。

触抹法定位法,虽简便、实用,但因个体的发育、肥瘦不一,病理变化千差万别,故准确性较差。

(二)比移法:即从个体的X线片上,测量出各结构间的具体数据,再按比例(即将此数据除以X线片的放大或缩小率),将数据移到人体上,以定出各结构的体表位置。

具体方法如下:1,颈椎棘突定位:从颈椎侧位片上,可以清楚地测量出该片之C2尖至C7顶尖的距离。

而且还可测量出C2棘突尖至C3棘突尖、C3至C4棘突的距离;依次类推,颈椎每个颈椎棘突的位置在一张线侧位片上都能精确地测量出。

而任何人的C2、C7棘突是能准确触抹清楚的。

故在人体上其C2、C7间的距离也能测量出。

根据下列计算就可精确地标出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如X线上其C2-C7,为15cm.而人体的C2-C7为10cm. 其放大率:15cm/10cm=。

若需知人体C4棘突的位置。

则测量X线上C2-C4为6cm。

那么人体上C4棘突,则应位于人体C2棘突下:若要确定人体C5的位置。

则就测量X线片上C2-C5=7.5cm.那么人体上C2-C5的距离,应为7.5cm/=5cm处。

2,腰椎的棘突定位亦可如此。

仅胸椎稍困难点。

再者,利用侧位片,还可粗略估计表皮至黄韧带的深度。

以策针刀安全3,上下关节、横突、椎板间隙、椎板间距的位置,均可在颈、胸、腰段正位X线片上显示出。

因而也可测量出其间的数值关系。

故亦可用比移法在人体表面标出。

目的:以选取进针刀的安全区。

在脊柱周围进针刀,有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危险区。

如患者颈椎正位片上:棘间的中点(A)到其右侧的椎板内侧(b)为0.6cm;(A)到关节突关节的外侧缘(c)为 2.0cm。

假如该片的缩小率为。

故该患棘间的中点到右侧椎板内缘的距离,即为:A- b=0.6cm/=1.2cm.中点到关节突外侧缘的距离,为:A-c=2.0cm/=4.0cm.若D为上下关节突的中点:即为(A-c)-(A-b)X1/2处。

即:(4.0cm-1.2cm)X1/2=1.9cm.故该患者在中点旁1.9cm处(D点)进针,是相对安全的。

亦可用此法选取胸、腰段进针之安全区。

(一)用于诊断:1, 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棘突间位置:2,既知棘突间位置,就可定其椎间孔、脊神经根出口处的位置。

3,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椎体、脊髓节段的位置。

正常成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脊神经根的分布、病损区,在体表的节段性分布,见下表及图:如颈椎病:出现肩、腕以上的上肢外侧痛或麻痛,三角受累最明显,C4、C5棘突及C4-5棘旁压痛明显。

影象学异常所见,也应在颈椎相同节段。

感觉异常部位也为肩及上肢桡侧,但可放射1、2指。

肱二头受累重;二头肌反射异常;C5、C6棘突及C5-6棘旁压痛重。

影象学异常所见节段同。

证,其诊断才会可靠。

不同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激压不同腰脊神经根,其临床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所见,三者均应是相互印证的。

但应注意:在胸腰段,由于脊柱与脊髓节段的长度差,较颈段更大。

故同是节段性皮肤感觉异常,由脊柱或由脊髓病变所致者,则棘突的压痛部位,与颈段就不同。

如下腹部皮节区,是由T11-12脊N根支配。

此区的感觉异常,若是脊髓T11-12节段。

此处相当于T8-9棘突处。

应为T8、T9棘突压痛。

若T11、T12棘突压痛。

L5脊N根受激压之表现。

若为腰椎间盘突出致,应为L4-5椎间盘突出。

则为L4、L5棘突压痛。

若为脊髓病变致,则为脊髓L5节段;其对应于T12棘突、L1椎体节。

则为T12、L1棘突压痛。

余略。

(二)用于治疗:1,使选取的进针点准确:如要准确地选取颈椎棘间点:若术前拍一张与手术体位相同的X线片,对每一个患者所选取的棘间点均会很准确。

如颈椎手术,术前拍一张过屈侧位片(尤其是在C2、C7棘突顶,做一可显影的记号时),则若要选取C2-3、C3-4、C4-5、C5-6、C6-7、C7-T1之棘间点,均会完全准确。

同样,腰椎、胸椎各棘间点的选取,也可准确无误。

选点正确,是针刀疗效的基础。

2,使选取的进针点安全:对针刀来说,行脊柱周围软组织松解术,有相对危险区,即脊柱正中的椎板间隙区。

也有相对安全区,即椎板和上下关节突所在的骨性区。

也有危险区,如颈前区。

还有应视为禁区(我个人认为),如椎管内针刀操作。

棘旁点,都选在相对安全区进针。

即选取上下关节突及椎板所在的骨性区。

如前述的颈椎D点即是。

1.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胸椎下缘高度2.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端连接,平对气管分叉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3.剑突末端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体高度4.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前部,由第8~10肋软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度5.锁骨中线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6.腋前线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7.腋中线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8.腋后线通过腋窝后缘的垂线“九分法”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9个区。

上水平线为经过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下水平线为经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和右锁骨中线与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常用的体表定位标志还有:(1)胆囊底体表投影为右侧肋弓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2)成人肾门约平第1腰椎高度,肾上极平第11胸椎下缘,肾下极平第2腰椎下缘(3)膀胱位于耻骨联合上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