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办法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案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案:促进产学融合,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人才背景:产教融合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共享资源、共同研发项目、共同培养人才等方式,实现教育和产业的有机融合。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
方案:1. 搭建平台:建立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提供信息共享、项目对接、资源整合等功能,促进双方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
2. 项目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高校和企业共同策划研发项目,利用高校的科研实力和企业的实践经验,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升级。
3. 人才培养:制定实施产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实际工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同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4. 师资培训:为高校教师和企业员工提供相关的师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产教融合的需求。
5. 资金支持: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的开展,包括科研资金、项目资助、奖励等形式,鼓励企业和高校积极参与合作。
6. 评估机制: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评估机制,对项目和人才培养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合作模式,确保合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效果:1.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展研发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 加强校企合作关系:通过产教融合,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促进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为高校提供实践基地和科研支持。
4. 增加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实践经验:师资培训和企业员工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可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推动教学和实践的深度融合。
总结: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融合的重要举措。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的目标与资源,旨在促进产业与教育的融合发展。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的融合,通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为了实施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一、建立校企合作的机制1、成立校企合作工作组。
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工作组,负责统筹协调校企合作事务,制定合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学校与企业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沟通与合作的透明化,方便双方的信息交流。
3、确定合作项目。
根据学校教学资源和企业需求,确定合适的校企合作项目,建立合作框架及合作模式。
二、实施教育教学改革1、开展产学研结合的课程。
将企业实际项目纳入教学计划,与企业共同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案,提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建立岗位实习制度。
与企业联合开展实习项目,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提升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
3、开展双向导师制。
学校派出教师到企业进行指导,同时企业派出专业人员到学校担任企业导师,进行双向指导和交流。
三、促进科研成果转化1、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
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推进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
学校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对学校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将技术推向市场。
同时,与企业合作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加快科研成果的落地。
3、联合申报科研项目。
学校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同进行科研,提高科研项目的质量和实用性。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1、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并组织创新创业比赛和创业实训。
2、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
学校与企业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同时,企业也能从中选择合适的人才。
3、组织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
学校与企业合作,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和企业家进行专题讲座,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增加行业认知和实践经验。
校企协同育人实施方案
校企协同育人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紧密对接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加大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现就进一步推进全校校企协同育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改革部署,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教育与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融合、优势互补,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二、目标任务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依托优势主导产业,开展校企“双元”育人试点。
三、具体措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聘请一批政治思想过硬、管理经验丰富、热心教育事业的行业专家担任“辅导员”,充分发挥行业专家资源优势,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1.嵌入思政育人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时俱进。
健全项目组织管理架构,成立“专家团队”,制定章程、工作手册等,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按照专业特长对接班级一对一分配。
构建行业、学校、专业部“1+1+1”全员育人模式,搭建主题班会、学生座谈会、研讨会等工作平台,围绕学校思政工作要点分解明确工作任务,共同探索思政育人规律。
开办“专家讲座”,结合专业需求和思政课程建设需要,推进常态化、品牌化思政课程建设,与广大学生分享“为学之道”和“为人之道”。
2.嵌入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协同模式提质升级。
探索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参与、跟踪、反馈,让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见习就业全过程,并结合就业情况及时优化调整方案。
创新“引企入教”工作模式,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并贯穿专业规划、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
邀请行业专家担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审核性评估,把企业需求和专家智慧融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3.嵌入职业发展体系,强化目标导向培养理念。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施方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必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二、目的:
为了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推进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并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三、合作模式:
1、企业提供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在企业提供的基地上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校企合作;
2、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学校招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实现校企合作;
3、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提供人才培养的实践基础,学校组织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实现产教融合。
四、实施步骤:
1、联合校企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合作意向、项目内容、责任等事项;
2、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实习培训的时间、地点、任务和达成的目标等;
3、确定教学基地,学校组织教师到企业教学基地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培训;
4、开展企业实习活动,学校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并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5、整理并归档学生实习成果,与企业和学生保持联系,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
五、实施效果:
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善,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和发展前景,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优秀人才。
合肥市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办法
合肥市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办法根据《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合发〔2015〕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快建设合肥特色、全国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互利共赢”的原则,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形成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目标任务(一)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
到2020年,构建完善职业教育融入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紧密对接,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相适应的新格局。
(二)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
到2020年,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完善财政、金融、人才评价等激励政策及问责机制。
(三)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依托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发挥集团理事会的作用,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到2020年,在全市建设1个辐射全市的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30个市级产学研合作联盟,30个校企共建的专业创新团队,50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0个市级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1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个省级产学研合作联盟,50个省级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建设10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三、重点工作(四)搭建合作平台,完善合作机制。
1.发挥职教集团作用。
充分发挥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和集团理事会的作用,大力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责任单位: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2.设立校企合作机构。
在职业院校(本办法所称的职业院校,是指国家或社会力量依法设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等)成立校企合作领导机构,明确专人负责校企合作工作。
重庆市产教融合实施方案
重庆市产教融合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劳动力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就业质量和劳动力素质,重庆市决定实施产教融合计划,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校企合作,培养更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二、实施目标
1. 加强产教融合合作机制建设,促进产业与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3. 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政策体系,推动产教融合工作的长效发展。
三、实施措施
1. 建立产教融合合作机制,促进校企合作。
鼓励企业参与学校课程设置,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2. 支持高等院校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
3. 完善产教融合政策体系,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 加强产教融合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推动产
教融合工作的长效发展。
四、实施保障
1. 加大政府投入,支持产教融合项目的实施。
2. 建立产教融合项目资金专项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规范。
3. 加强产教融合实施的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产
教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预期效果
通过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的推动,预计将有效促进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总之,重庆市将加大对产教融合工作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产教融合工作的深度开展,为重庆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于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
关于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点领域之一。
为了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化,各级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进行综述和分析,以期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一、国家政策倡导与引导国家政策对于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促进高等教育产业化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强高等教育和企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该指导意见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育人基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并提出了鼓励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开展校企合作的措施。
另外,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开放办学改革创新培育世界一流教师教育特色高水平高校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要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推动高水平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实现实践教学改革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这些国家政策的出台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环境,为各地区、各高校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二、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各地区的政府也积极出台了相关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政策,以适应本地区的发展需求。
以江苏省为例,2017年江苏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该文件重点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推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训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类似的政策在其他省份也有出台,不同地方的政策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有所差异,但总体目标都是促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三、高校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中,高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许多高校建设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这些基地通常由高校与企业合作成立,提供学生实践教学、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服务。
例如,某高校与当地的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一家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专门用于学生的实践教学。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方案1. 引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旨在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项具体的实施方案,以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
2. 目标与意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目标是建立紧密的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以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2.推动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紧密对接,提高教学质量;3.促进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动,实现双赢。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意义在于:1.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就业率;2.紧密结合产业需求,提高教育质量;3.促进校企合作,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3. 实施步骤3.1 确定合作的学校与企业首先,需要确定合作的学校和企业。
学校需选择与企业紧密相关的专业,保证合作的有效性和互补性。
同时,企业也需具备开展校企合作的资源和条件。
3.2 建立合作机制在确定合作的学校和企业后,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合作机制。
合作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双方的合作协议,明确合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2.设立合作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协调双方的合作事宜;3.定期召开合作会议,共同研究和解决合作中的问题;4.确定合作的项目和任务,明确工作计划和时间表;5.建立合作的考核与评价机制,确保合作的质量和效果。
3.3 实施合作项目根据合作协议和工作计划,双方开始实施合作项目。
合作项目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实习和实训: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2.课程开发与更新: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课程或更新课程,保证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的对接;3.专业培训和讲座:企业向学生提供专业培训和讲座,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传授;4.科研与技术合作:企业与学校合作进行科研项目或技术开发,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5.资源共享与互助: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和互助,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
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实施方案一、背景产教融合是指企业与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通过共同开展教育培训和产业研究,促进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
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旨在搭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教育机构和企业的优势,实现产业和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推动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以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
具体目标如下:1.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教育机构和企业的有效对接;2. 加强产业研究与教育培训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企业的创新能力;3. 推动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4.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三、实施步骤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步骤:1.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设立校企合作委员会,由教育机构和企业的代表组成,负责制定合作计划和政策,协调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2. 搭建信息平台:建设校企合作信息平台,提供企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对接的功能,方便双方的合作交流。
3. 制定合作计划: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培养目标,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计划,明确合作内容、时间和责任分工。
4. 实施合作项目:按照合作计划,开展产业研究和教育培训项目,提供实践机会和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 评估和改进:定期对合作项目进行评估,了解合作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合作方案,以提高合作成果。
四、资源保障为了保障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我们将提供以下资源支持:1. 资金支持:为合作项目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包括项目研发、设备购置和师资培训等。
2. 人力支持:配备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3.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为合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4. 知识支持:教育机构提供专业的教育培训资源,企业提供实践机会和行业知识。
五、风险及对策在实施校企合作下的产教融合实施方案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1. 合作资源不足:由于资源限制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合作项目无法顺利进行。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方案
当前,我国产教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校企合作不够紧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从多方面深化产教融合。
三、目标定位
1.构建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毕业生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3.推动政策体系完善,为产教融合提供有力支持。
(2)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明确产教融合的责任主体、支持政策、保障措施等。
2.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1)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与企业实际生产环境相似的实习实训条件。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部门、行业组织、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产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
2.明确责任分工,各级政府、行业组织、职业院校和企业要按照职责推进产教融合工作。
3.加强监督检查,对产教融合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确保项目落地见效。
4.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产教融合政策、成果和经验,提高社会各界对产教融合的认识和支持。
二、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产教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校企合作不够紧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从多方面深化产教融合。
三、目标定位
1.构建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毕业生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3.推动政策体系完善,为产教融合提供有力支持。
六、附则
本实施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建设实施办法
XXXX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建设实施办法为进一步推进学校产教融合办学与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促进学校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学校产教融合工作实施成效,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XX)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XX)95号)等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以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XX省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部署,深化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形成全校共同推进产教融合的工作机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第二条总体目标围绕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建设,注重顶层设计,集成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特色,构建“人才共育、基地共建、人员互聘、信息共享、协作服务和文化交融”运行机制,实施“一专一名企、一师一方案、一生一专项”产教融合实践模式,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力争通过2-3年建设,形成一批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建设成果,学校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等方面建设成效突出。
牵头创建“金乡县职教集团”,力争成为济宁市乃至XX省中职院校产教融合建设的标杆与示范。
第二章任务与举措第三条创新学校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形成适应区域行业企业需要的标准体系搭建学校产教融合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将产教融合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学校建设与发展各个环节,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建设,实施落实学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政策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
充分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与计算机、财经、商贸、机械、机电类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行业核心技能实训基地,合作开发教材、承载合作教育项目等,并逐步形成包括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专职教师组成的师资库。
校企共建制度,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标准,开展实训教学项目,实施“一专一名企、一师一方案、一生一专项”产教融合实践模式,形成“人才共育、基地共建、人员互聘、信息共享、协作服务和文化交融”的长效运行机制。
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和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和校企合作实施方案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和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导语:在当前快速变革的社会环境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和校企合作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和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实施方案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背景和重要性1. 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背景在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实际技能的教育形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长时间以来,职业教育与实际产业之间的鸿沟一直存在,学生学得的理论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势在必行。
2. 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性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能够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它能够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
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生产环境,学习最前沿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自身竞争力。
另企业也能够从中受益。
他们可以通过与职校合作,获取有竞争力的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实施方案1. 搭建平台和机制搭建平台和机制是实施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第一步。
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成立校企合作研究中心或实验基地。
这种合作机制能够促进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2. 设计课程体系设计适应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是实施深度发展的关键。
学校需要与企业一起研究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调整和改进课程设置。
课程的设计要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实践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3. 优化教育环境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提高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效果。
学校可以建设实训实验室、创客空间等实践教学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行业了解和指导。
4. 建立评价体系建立评价体系能够及时反馈职校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效果。
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实施方案范文
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实施方案范文一、前言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迅速变革,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传统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适应现实工作环境方面存在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产教融合联合培养机制应运而生,正在逐渐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了更好地促进产教融合联合培养机制的落地和实施,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以供参考和执行。
二、实施目标1.建立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搭建共同培养人才的平台。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缩小学校教学和产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3.研究培养模式,促进教学与实践的融合,提高人才的质量和复合型能力。
4.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长期发展。
三、角色分工1.学校方:负责制定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落实学生实习实训计划,对学生实习实训过程进行管理和评估。
2.企业方: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和资源,提供专业导师指导和辅导学生进行实践项目,参与学生的综合评价,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3.政府方:为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协调企业资源,提供相关的政策指导。
四、实施步骤1.确定合作意向:学校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确定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目标和各自职责分工。
2.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建立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制定实施工作计划。
3.资源整合和共享:学校和企业相互整合资源,共享实践教学设备和场地,促进双方资源互补,实现优势互补。
4.指导教师培训: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指导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与企业实际需求的融合。
5.学生选派及实践安排:学校根据培养计划和企业需求,选派学生到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制定详细的实践安排。
6.实践教学评价: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进行评价,包括项目实施情况、学生表现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综合评价和反馈。
“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往往无法与实际工作需求有效对接,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难、培养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这不仅对学生个人发展产生影响,也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进程。
因此,建立一种“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1.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促进产学深度融合: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知识交流和经验分享,培养出更符合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实际工作需求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和创业。
3.加强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对接: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具体措施1.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共同合作的平台,如校企合作实验室、产教联盟等,为双方提供良好的交流与合作环境。
2.指导教师与企业导师联合指导: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进行实践性教学和职业规划指导,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3.实施双向实习制度: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有规定的时间进行企业实习,亲身参与实际工作,锻炼实践能力。
同时,企业也可以派遣员工到学校进行实地教学和技术交流,促进双方的互动与合作。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增加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项目实训、企业讲座、实地考察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建立学历与证书双重认证制度:学生完成学校学习和企业实习后,不仅能够获得学历证书,还可以获得相关职业证书。
这样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专业实际能力。
四、实施效果1.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经过校企合作的培养,学生掌握了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最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x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x发〔x〕95号)和《XXX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x办〔x〕4号),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推行,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
二、主要任务(一)构建教育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1.统筹产教融合规划布局。
将产教融合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
结合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xx市、人才强市战略,同步规划产教融合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重大项目。
统筹中高职发展,打造一批“江淮工匠”培养基地。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1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最新)2.促进初等教育融入区域创新系统。
支持XXX、x职业手艺学院整合各类资源、平台、要素,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新创业企业建立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强人才集聚和产业牵引升级能力。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3.完善产教融合学科专业系统。
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和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系统,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好办学根蒂根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和专业群。
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为重点,以新兴产业培养为方向,重点提升旅行、文化、当代服务业、信息产业人才培养能力,做强旅行、文化、当代服务业、信息产业和学前教育专业。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4.强化人才培养需求导向。
加强人才需求调研,正视专业布局与人才需求的研讨。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工作方案。
一、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校企合作平台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基础。
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提供学生实习、就业、创业等机会。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定期交流的机制,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共享。
企业也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和实习岗位,与学校共同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
二、推进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校企合作课程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校应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增设与企业需求相关的专业课程,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
通过校企合作课程的开设,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作机制、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提前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参与课程建设,培养和选拔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三、开展校企合作科研项目校企合作科研项目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研究优势和资源,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获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支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总结起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
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推进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和开展校企合作科研项目是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工作方案。
通过这些工作方案的实施,学校和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产业的发展。
高职教师工作计划——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实施方案
高职教师工作计划——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实施方案旨在推动高职教师参与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二、实施内容1.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师资培训等活动。
同时,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双方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
2. 推进产教融合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同时,将企业生产实际融入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3. 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实验课程开发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4. 促进师资培训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实践锻炼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实施步骤1. 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等。
同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实施方案的推进和监督。
2. 建立合作关系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等。
同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双方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3. 推进产教融合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
将企业生产实际融入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同时开展实践教学和师资培训等活动。
深化校企联合育人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校企联合育人改革实施方案为了深化校企联合育人改革的实施方案,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1.1 建立健全校企联合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方责任及工作职责。
1.2 推动建立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权益分配及责任义务。
1.3 建立校企联合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座谈会议,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
二、开展校企联合育人项目2.1 制定校企联合育人项目计划,包括实践基地建设、实训课程开发等。
2.2 推动校企合作项目制度化,确保项目的稳定开展和长期合作。
2.3 加强项目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和改进校企合作项目。
三、优化校企联合育人资源配置3.1 加强校企联合育人资源对接与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3.2 鼓励企业提供优质实践基地和实训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3.3 支持企业参与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四、加强校企联合育人成果评估4.1 建立校企合作成果评估体系,对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4.2 建立校企联合育人成果展示平台,展示双方的合作成果和经验。
4.3 加强校企联合育人成果的宣传与推广,提高外界对校企合作的认知和认同。
五、加强学生培养质量管理5.1 建立学生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以适应校企联合育人的需求。
5.2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组织。
5.3 建立学生培养质量监测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校企联合育人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公开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办法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职教成〔2018〕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杨国强主席关于“碧桂园职业学院(以下简称职院)是我们基层干部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基地,请大家给予大力支持(2017.6.21)”,“倾集团之力支持职业学院(2016.8.8)”,“将职院打造成为人人都想读的名校”(2018.2.17)的指示,推进集团“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工作走上新台阶,并有效解决校企共育人才实践过程(主要是学生三年级企业实践教学培养阶段)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第一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党的十九大为职业教育提出的明确方向。
集团将根据国务院《意见》中,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明确要求,构建集团产业背景条件下的,需求导向型的,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条“倾集团之力支持职业学院”,“将职院打造成为人人都想读的名校”,这是杨国强主席的办校愿景与建设要求。
“碧桂园职业学院,是我们自己办的学校,如果我们所有部门都重视和帮助它,还有给学生实践锻炼培养的机会,那结果一定是我们的学生很能干,很可能将来成为我们现在中层以上的干部。
这样,职院就将成为我们碧桂园集团的黄埔军校”(2016年8月8日在集团高管会上的讲话)。
集团将遵照杨国强主席的指示,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产业优势资源在人才培养工作和实现国强主席办学目标中的作用。
第三条《办法》明确要求,“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情况应当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集团成立以来,一直在经营发展中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迄今各类公益捐赠与社会帮扶资金超过36亿。
教育扶贫,教育脱贫,发展职业教育参与人才培养,是党和国家的事业需求,是社会的慈善事业,公益事业,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载体。
集团将一如既往,力所能及地承担社会责任,支持教育特别是当前国家政策导向的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事业。
第四条《意见》指出,“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
职院创办以来,一直按照杨国强主席的理念和要求,通过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积极的改革实践探索,集团各相关单位对此予以大力支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职院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由此获得明显的进步。
但应该清楚,由于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工作的创新性、复杂性以及跨界性,当前职院与各相关公司一道开展的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仍存在不少的困难与问题,必须通过政策支持,需求导向,制度规范以及深化改革,来推进这项改革创新事业的发展。
二、建立机制明确职责第五条国家实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
集团支持“校企共同办学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对职院与各相关公司一起开展的“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工作,行使方向引导、管理指导、资源协调、政策激励、工作评价、工作考核等职责,使碧桂园集团校企共同办学理事会成为统筹、指导、协调、支持人才培养工作的机构组织。
第六条“集团共同办学理事会”秘书处(设集团人力资源中心与职院校企合作处两地)负责理事会的日常工作,以及理事会布置工作任务的贯彻检查,督促落实。
理事会办专门网站和简报,作为职业教育政策宣传,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经验交流,师生典型育人事例以及相关企业、职院各类活动资讯等的平台,秘书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
第七条职院教务科研处,校企合作处以及各相关公司人力资源部,是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的职能管理部门,职院各教学部与各专业相关公司,是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的实体单位。
各相关公司应指派一名副总分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指定至少一名专门(或兼职)人员,负责与职院对接。
第八条各相关公司要根据自身承担的共同育人的工作任务,制定工作制度与实施方案,并纳入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实施考核。
理事会成立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年度工作评价或考核小组(条件成熟时组织第三方评估),对职院和相关公司实施评价或考核。
三、产教融合重在落实第九条《办法》明确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职院要在集团校企共同办学理事会的指导下,与各相关公司一道,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工作顶层设计,明确目标任务,职责分解,工作要求,实施程序,进度安排,指标考核等。
各相关公司要在产业实践过程中,按人才培养工作方案的设计要求、培养标准,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第十条职院要按照《意见》的要求,发挥各相关公司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技能竞赛指导、企业实践过程、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的需求导向作用,着力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将企业需求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中,建立健全需求导向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的动态调整机制。
坚持把用人单位的评价,就业市场需求与就业质量作为专业设置和发展规模的重要原则。
第十一条集团各相关公司,要认真学习领会杨国强主席关于职院办学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深刻把握“碧桂园职院是我们基层干部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基地”,“要将职院建成碧桂园集团的黄埔军校”等指示精神实质,清晰了解“德技兼备高薪就业的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各相关公司要与职院一道,共同研究制定并掌握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的培养标准、培养要求与培养路径。
第十二条产教融合的核心,是将企业需求,岗位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将人才培养方式融进企业生产过程,推行工学交替知行合一。
校企共育人才的实质,是职院和相关公司一起,共同完成专业学生从进口到出口各环节全过程培养。
职院和各相关公司要在理事会的统筹下,按《意见》要求,“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节的任务式培养模式。
”第十三条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品行品格、诚实感恩、敬畏社会等)、关键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以及专业所涉及的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岗位能力等,是学生成为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的极重要的构成条件。
职院要通过精准的目标培养方案,坚定的改革创新路径,充分发挥集团各公司优质资源的作用,在大一、大二期间,把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培养好巩固好,把学生做事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好,把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岗位基本能力训练扎实,为学生三年级的专业岗位职务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第十四条黄埔军校涌现的众多将军,主要是在一场一场的战斗战役中,在一个一个的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务岗位的指挥实践中打出来的,练出来的。
职院学生三年级(第五、六学期)安排在企业产业活动中,进行专业岗位职务能力培养,当中,能否落实见习职务岗位,让学生在见习职务岗位实践中接受培养极为重要。
各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要克服困难,制度性设计职院高年级学生的基层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见习职务岗位,计划性做好年度见习学生的企业导师安排,程序性规范落实见习学生的培养环节培养要求,保证学生获得尽可能长时间的岗位职务见习培养锻炼。
第十五条产教融合,工学交替是职院学生培养的基本模式,职院三年级的学生在公司见习专业岗位职务实践培养时,各公司要与专业教学部一道,认真研究培养方案,精准设计实践与学习的交替安排,确保学生每半年能够集中两次,每次3-5天,从学生分派的地点实际出发,或在公司集中学习,或回职院集中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在见习职务岗位实践培养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包括职务素质、能力实践缺陷,也包括职务管理能力需要的理论知识等。
职院要做好精准衔接设计,尽可能保证不因学生集中学习而明显影响各公司的工作。
第十六条职院各教学部、各相关公司要共同研究并做好三年级学生的专业岗位职务能力企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
要按规定要求制定出各专业岗位职务能力的素质、知识、能力标准,要明确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的配置要求,要合理安排学生见习实践培养与相对集中学习提升的时间资源,要建立学生企业实践培养的学分管理制度与见习实践培养管理制度,要畅通网络技术在线学习在线辅导等渠道。
每年5月学生毕业前,要完成专业岗位竞聘工作,确定获得竞聘职务岗位的优秀学生;对在集团就业的毕业生,最迟6月份完成就业聘用协议。
理事会要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的过程管理与绩效评价制度。
四、实践育人强化管理第十七条重视和加强在产业生产过程中培养人才这一环节,不仅要做好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定针对性的培养内容,制定有效可行的培养方式与实施程序,而且要加强实践育人过程管理。
见习培养学生要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各公司要按照员工的要求,岗位职责的要求,岗位职务的要求,对学生实施管理。
第十八条根据“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职院要与相关公司要共同制定好各专业学生培养的质量标准体系、培养的过程要求、培养的基本方式以及培养的质量考核方式等。
各公司要设计并安排好学生见习相应的岗位职务,避免学生从事简单的重复劳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岗位职务能力的培养质量。
第十九条职院要根据产教融合学生专业岗位能力企业实践教学培养的特点,在合理安排学生的见习实践与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对企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管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远程教学和在线学习等方式,补强学生在企业实践培养过程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职务管理素养以及各类实践疑难问题,各种生活、心理、情感等方面指导等,使学生真正处于一种被关心爱护环境下的,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的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第二十条集团根据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状况,支持相关公司建立和完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职院招生与公司用人招聘相衔接,积极实践“学校企业”两个校园,校企育人“双重主体”,专兼教师“两支队伍”,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培养方式“工学交替”等办学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深化职院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第二十一条职院和各相关公司,要按照《办法》的要求,“签订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议,明确学校与企业在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方面的责任”。
“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
五、人才培养重在教师第二十二条理事会高度重视职院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各公司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到职院兼职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