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38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夷夏观念”

38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夷夏观念”

38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夷夏观念”一、“夷夏观念”的概念分析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

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魏淑霞在《“夷夏之辨”的近代嬗变》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充满着抗争、探寻和裂变,给中国人以前所未有的冲击,旧观念的突破、新思想的形成、社会思潮的空前活跃,在这个多变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也同样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在外来因素和内部生成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旧有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不断地被打破和改变,新的观念和见解逐渐生成。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夷夏之辨”观念就被重新提上议程来。

“夷夏之辨”的近代嬗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从“夷”到“洋”的称谓以及涉外事务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从本质上则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中对传统的“华尊夷卑”思想的纠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第二,从“宗藩体制”到“条约外交”的转变,是传统的“华夏中心论”、“华夷朝贡体系”等观念走向末落的表现。

第三,具有近代意义的大民族观的萌生与形成,辛亥革命期间“夷夏之辨”重新被提起,目标直指“反满”,这是革命形势的需要。

革命在完成反满之后,会向着更深层发展,而正是在革命继续深入的过程中,民族革命、大民族精神才被唤醒,即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形成。

贾小叶在《1840-1900年间国人“夷夏之辨”观念的演变》中指出,19世纪中后期,夷夏观念的演变是复杂的。

就下层民众而言,他们仍然依据传统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自目排外;而在上层,夷夏之辨的演变则呈现出两种趋向;一种是在文化层面发挥夷夏之辨开放的一面,主张学习西方,但在政治层面仍然强调夷夏对立,主张制夷、御侮。

这种强烈的族类认同为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一种是依据夷夏之辨封闭的一面,自目排外,反对学习西方。

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微专题4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知识整合】一、“夷夏观念”1.概念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

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仪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2.“夷夏之辨”在近代的嬗变(1)从“夷”到“洋”的称谓以及涉外事务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中对传统的“华尊夷卑”思想的纠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2)从“宗藩体制”到“条约外交”的转变,是传统的“华夏中心论”“华夷朝贡体系”等观念走向没落的表现。

二、晚清外交体制的近代化1.1840年前清朝的外交体制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制度,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并没有专门机构管理涉外事务。

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

礼部下设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责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

另外,鸿胪寺和军机处也参与对外事务。

2.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1)专门性外交机构的设立①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成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特设机构。

总理衙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

②南、北洋通商大臣:《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后演变为南洋通商大臣(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

另有北洋通商大臣,其前身为1861年设在天津的三口通商大臣(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兼管北洋洋务等)。

③总理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

官员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逐渐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外务部则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定了外交规章,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春秋战国时期“华夷”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华夷”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华夷”观念2019-06-27西周统治阶层逃离关中周平王东迁,开始了春秋时期。

那时西周的疆域之内发⽣了许多问题,西周的封建社会⾯临了严重的变化。

⼀些本来是在封建体系以外的⼈民,可以通过累积财富逐渐进⼊社会的上层。

王室能够直接控制的封建体系已经⽆法应付结构性的改变。

封建上层之内分崩离析,最接近王权的⼀些近亲独占了权⼒,许多封建体系之内的⼈物都⾯临着⽆所归属的危机。

另⼀⽅⾯,可能因为⽓候的改变,西周西边和北⾯的⼲旱地区有⼀些族群开始向西周的本⼟迁移。

为了抵抗这些侵⼊的外族,王室⼜从东边调动了⼀些部落兵团,协助王室防卫疆⼟。

⼀时之间,现在的关中地区竟有许多不同的种族,纠缠、聚集在⼀起。

⼈⼝压⼒本⾝使关中⽆法维持。

各种武装⼒量和本来的封君都各⾃割据⼀⽅,不受西周的号令。

⽽西周统治阶层的族群有鉴于情势恶劣,也逃离关中,迁移到东⽅的平原。

例如,和王室⾮常亲近的郑国,就搬迁到河南的东部,在河南列国之中,找了个空隙,建⽴国家。

周幽王妃褒姒与太⼦宜⾅,也就是后来的平王,争夺权⼒。

引起⽝戎和太⼦外家申侯联合侵犯⾸都。

西周覆亡,平王东迁成周(今⽇的洛阳),从此王室号令⼀蹶不振,只有依靠东⽅诸侯:晋、郑、鲁和卫诸国的⽀持;从此,东⽅封国纷纷⾃作主张,争夺霸权。

这就是春秋时代的开始。

王权转变成⼀个⽂化系统的象征从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战争不断,东⽅诸侯各⾃扩张,有的是吞灭弱⼩的邻国,有的则向各⾃的后⽅发展,将权⼒伸展到原本周⼈封建系统不及的外族地区。

“中原”的涵盖地区,因此扩⼤了;同时,版图的重整,也将中原的区块,从⼩国林⽴,转变成⼏个⼤集团。

争夺霸权的过程中,由齐桓公开始,提出尊王攘夷的⼝号。

后来,经过⼀段时间的争夺,晋国长期据有中原霸主的地位,⼀直到晋国分裂为韩、赵、魏。

尊王是尊重周王的地位,虽然周王已经没有真实的王权了。

但是王权,却从封建顶端的地位,转变成⼀个⽂化系统的象征。

攘夷,则是抵抗外族,《左传·定公⼗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即说明相对于王室代表的“华夏”是“我者”,相对于“他者”,则是华夏以外的所谓“外族”,例如楚国代表的南⽅,以及北⽅许多所谓“戎狄”。

“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阅读答案资料讲解

“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阅读答案资料讲解

“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阅读答案“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阅读答案“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阅读答案文章来自: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至少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那个时代,也许更早些时候,中国人就在自己的经验与想像中建构了一个“天下”。

他们想像,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

大地仿佛一个棋盘一样,或者像一个回字形,四边由中心向外不断延伸,中心是王所在的京城,中心之外是华夏或者诸夏,诸夏之外是夷狄,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形成了与南夷北狄相对应的“中国”概念。

古代中国历史的记录和书写者处在中原江河之间,他们当然要以这一点为中心,把天下想像成一个以我为中心的大空间,更何况很长一个时期,中国文明确实优越于他们周围的各族。

②古代中国人一直对这一点很固执,固执的原因是,除了佛教以外,古代中国从来没有受到过真正强大的文明的挑战,古代中国人始终相信自己是天下的中心,汉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顶峰,周边的民族是野蛮的、不开化的民族,不遵循汉族伦理的人是需要拯救的,拯救不了就只能把他们隔离开来。

中国人不大用战争方式来一统天下,也不觉得需要有清楚的边界,常常觉得文化上可以“威服异邦”,而此邦与异邦的地理界限也会随着文明的远播和退守在不断变动。

凡是周围的国家,中国人就相信他们文明等级比我们低,应当向我们学习、进贡、朝拜。

不过,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尽管古代文献中这样的自我中心主义很明显,但是这种中心与边缘的划分并不完全是空间的,往往中心清晰而边缘模糊,而且,这种关于世界的想像,空间意味与文明意味常常互相冲突和混融,有时候文明高下的判断代替了空间远近的认知。

③应当说,这种观念多少给中国古代人的世界想像带来一些弹性空间,使他们不至于为了异族的崛起或异文明的进入而感到心理震撼,可以从容地用“礼失求诸野”、“乘桴浮于海”、“子欲居九夷”等等说法,宽慰自己的紧张。

所以,在充满自信的古代中国。

元明清时期华夷观念的演变及其影响

元明清时期华夷观念的演变及其影响

元明清时期华夷观念的演变及其影响华夷观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信仰,主要是指对于中国之外的外族种族的看法和态度。

在元明清时期,华夷观念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在元和明朝时期,华夷观念逐渐被重新定义,而这种定义对华夷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文化和经济交流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元朝继承了中国唐宋等朝代的传统华夷观念,即将自己视为“中华”的代表,将外族看作是“夷狄”,认为他们具有落后、野蛮的特点,需要服从于中央政府的统治。

但是,元朝也受到了蒙古、西亚等地区文化的影响,对于外族的看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汉族社会中涌现出了一批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学者,在他们的影响下,元代官方对于外族的认知逐渐向着多元化、包容化和实用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元朝还积极开展了对于外族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汉族社会和外族社会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相对于元朝时期,明代显得更加封闭与保守。

明初的皇帝朱元璋不仅高度重视汉族与外族的区别,并且强制限制汉族与外族的交往,力图重构华夷思想。

在这一时期,汉族社会对于外族的看法日益强化,民间出现了一些以“排外”为中心的文化现象,比如说以“锁燕帘”和“拒蒙门”为核心的民间文化,这表明明代社会的民族意识逐渐加强。

不过,随着明代逐渐走向繁荣富贵,一种渐进的汉化思路在国王和学者之间形成。

在这一时期,中国官员和文人开始积极向外推己见,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和制度,也同时向外界传播他们对于华夷关系的看法。

清代时期,中国社会的华夷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康熙、乾隆时期,清朝的皇帝将华夷观念转化为一种用于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的工具。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华夷思想,开始尝试着将“中央文化”列为“世界文化”的代表,得到全球文化的认可。

同时,清朝还积极地向西方传教士、商人、学者等开放社会,推行对外交流,并用邮政、海运等方式扩大了国际贸易规模。

这些转变改变了华夷观念的历史地位,将其从一个传统观念转变为一种现代的思想模式。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巩固训练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巩固训练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巩固训练一、单选题1、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

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B.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C.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D.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2、《百家讲坛》中曾提到的“塞北三朝”,实际上指的是两宋时期出现的少数民族政权。

其中与北宋、南宋都对峙过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辽、金B.西夏、金C.辽、西夏D.金、蒙古3、公元166年,汉朝与大秦(古罗马)进行丝绸的转手贸易,大秦派使者出访东汉;汉朝还与朝鲜、日本、越南有密切的交往,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日本北九州一带)使者的金印“汉委(倭)奴国王”印。

这些史实证明汉代对外交往的特征是( )A.对外交往以亚洲国家为主要对象B.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C.对外交往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D.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4、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六篇关于少数民族的列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先例。

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都被司马迁追述为黄帝的子孙后代。

司马迁的民族思想突出反映了( )A.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B.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C.北方民族大交融出现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5、在回纥民族分布区,唐太宗时期设置了燕然都护府,唐高宗设置了瀚海都督府,而到了唐玄宗以后安北都护府辖境内的各羁縻府州与唐王朝的政治关系不再紧密, 渐渐疏远。

由此说明了( )A.回纥的政权已经瓦解B.唐玄宗反对羁縻府州制C.国力强盛边疆才安定D.回纥助唐平叛安史之乱6、康熙帝时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由中枢机构、直属机构、附属机构和派出机构组成,主要职责是管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以及处理与沙俄的关系。

这反映出当时( )A.蒙古新疆等地区的叛乱频繁B.理藩院基本承袭元朝宣政院职能C.清朝依靠少数民族加强统治D.清朝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7、有学者认为: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是中英间第一次通使。

主题一 家国同构——古代中国政治的基本模式

主题一 家国同构——古代中国政治的基本模式

主题整合练主题一家国同构——古代中国政治的基本模式一、选择题1.(2019山东济南期末,2)有学者把西周的分封制比作“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说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

这体现了西周分封制()A.强化了周王与诸侯国的关系B.消除了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C.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2.(2019广西南宁摸底,24)按照周代庙制,祖先的宗庙,天子立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

超出定制之庙,要择吉日将神主迁入太祖之庙,而其宗庙则被毁弃,此举称为“迁庙”。

这说明周代()A.天子具有绝对权威B.祭祀仪式非常严格C.宗法观念根深蒂固D.注重维护亲疏贵贱3.(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3)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A.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4.宋代形成了一个惯例:“国朝以来,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议之,不然犹使各条具利害,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

”这一惯例()A.有效防止了君主乾纲独断B.降低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C.表明君主权力有下移趋势D.彰显了政府决策的开明性5.(2019山东济宁二模,27)明太祖强调:“盖蛮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

”明成祖也认为:“驭夷狄有道,谨边备是也……其来侵犯,则有以御之;其来归服,则有以处之。

”这反映出明初统治者()A.认识到必须改变传统“华夷”观念B.强调完善民族地区的行政机构C.意识到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D.注重稳定边疆秩序以巩固统一6.(2019安徽淮南二模,27)清代司法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因时所需,皇帝谕旨,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 (1)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 (1)

[纵向梳理]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1.(2018·济南一模)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后,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成就了晋文公“取威定霸”的业绩。

同年冬天,晋文公在温(河南温县)会盟齐、宋、鲁等诸侯,周襄王被召唤赴会。

这说明当时()A.处于西周末期,宗法分封制崩溃B.晋文公取得了直接控制诸侯的权力C.周天子仍是道义上的“天下共主”D.周天子的权威彻底被大国诸侯取代C[题干论述的是分封制,不是宗法制,故A项错误;晋文公在会盟齐、宋、鲁等诸侯的时候,还需要把周襄王召去,说明晋文公并不能直接控制诸侯,故B项错误;晋文公成为霸主之后,在会盟齐、宋、鲁等诸侯的时候,“周襄王被召唤赴会”,说明周襄王还是有一定的权威的,周天子仍是道义上的“天下共主”,故C项正确,D项错误。

]二、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政治方面: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1)秦朝时期:完成国家统一;确立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2)西汉时期: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汉武帝采用察举制选官,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3)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对中央集权构成潜在威胁。

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

2.经济方面:秦汉时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

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初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理论。

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

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辉煌。

[针对训练]2.(2018·北京延庆一模)刘邦认为,秦始皇全面实行郡县制,不分封子弟为王是失策,致有“孤立之败”。

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古代中国,从商周时期的“夷夏异制”到春秋战国以来的“华夷一体”,体现了对中原地区最高境界“华夏”的认同。

这一认同()A.体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B.说明了游牧民族大量内迁C.彰显了国家统一的潮流D.证实了诸侯争霸日益剧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

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少数民族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各少数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即“华夷一体”,这是民族交融不断发展的结果,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确有大量游牧民族内迁,但这不等于华夏认同,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华夷交往问题,不是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排除C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但争霸战争不等于华夏认同,排除D项。

故选A项。

2.阅读下图。

该画像砖表明()A.工商集镇开始大量涌现B.东汉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C.封建庄园经济分工细致D.东汉时期民众的生活状况【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

从图片的注释“画像砖·住宅建筑·东汉”及画像砖的内容看,材料体现了东汉时期民众的社会生活状况,D项正确;图片反映的不是工商业集镇,排除A项;材料只有东汉建筑画像,无比较对象,无法说明东汉建筑业的发展速度,排除B项;东汉庄园经济发达,但材料未体现庄园经济的分工,排除C项。

故选D项。

3.李白崇道,写有“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这样参禅打坐的诗句;杜甫崇儒,也有“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之咏;白居易佛道兼修,晚年干脆皈依佛教,以“香山居士”自许。

这些事例反映了唐代()A.唐诗因为科举制而盛行 B.知识分子都有宗教倾向C.诗歌创作水平达到顶峰D.三教合流趋势更加突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_一统_与_统一_试论中国传统_华夷_观念之演变_柳岳武

_一统_与_统一_试论中国传统_华夷_观念之演变_柳岳武

DOI:10.16064/34-1003/g0.2008.03.009“一统”与“统一”—试论中国传统“华夷”观念之演变——柳岳武(河南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开封475001)摘要:“华夷之辨”为中国从“天下一统”向近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搭建了桥梁。

古代中国正是在“华夷之辨”的过程中实现了诸民族间的融合,并最终形成近代多民族统一的国家。

本文立意不仅在于阐释华夷观念之演变在推动中国从“天下一统”向近代多民族国家统一过程中所曾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而且在于借此为中国近代国家的形成提供一种阐释模式。

关键词:“华夷”观念;“一统”;统一;演变中图分类号:K28文献标志码:A“天下一统”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重要政治目标,“华夷之辨”可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过“华夷之辨”这一潜移默化手段,中国古代统治者们不仅在政治理念上宣扬了自己天下一统的帝王身份,而且在实际统治中,促使了中国统一范围的扩大。

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传统“华夷”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但主脉络最终导致了中国从“天下一统”走向了近代多民族统一国家。

本文立意在于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华夷”观念产生的政治目标和其历史演变去阐释以上观点,并对这一观念在推动中国最终形成多民族国家中所曾经起到的作用做出新的评价。

一中国古代“华夷之辨”的政治目标和“一统”意义(一)古代中国“华夷”观念产生之政治目标理清古代以来“华夷之辨”产生的政治目标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一思想何以在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方意识中长期存在,而且有助于理解其对中国古代“大一统”事业所曾起到的历史作用。

一般人认为,中国古代“华夷之辨”之思想,重点强调的是“华夷”之间的差距,因此,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华、夷”相区别。

①事实上无论是古代儒圣的“华夷之辨”,还是君王的“华夷之辨”并非如此。

从中国历史的长时段上看,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化外”即完成“一统”。

这一目标的确立起码存在两点诱因:其一是古代中国统治者思想中的“一统观念”,其二是中国农耕社会所渴望的稳定的周边环境。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意可知,与唐朝相比,宋朝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更多;元朝时期除了设置市舶外,还制定和实施完整的市舶法则,说明海上贸易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外贸的管理,不是传统的赋税征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外贸管理制度的完善,而非国家治理体系的重构,排除B项;“成熟”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C.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D.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4.唐朝政府首先在广州、福州、扬州等港设立市舶司,负责海外贸易的管理及关税的收取。宋代处于特殊的政治格局下,为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招徕蕃商入华贸易,于东南沿海遍设市舶。元承宋制,除在重要港口置市舶外,还制定和实施完整的市舶法则。这反映出唐至元朝()
A.西欧农业生产较为发达B.东西方之间贸易规模有限
C.西欧封建君主权力加强D.香料是贵族生活的必需品
8.因为交通便利、人员聚集带来商机而自发形成的桥市,成为宋代城市、乡村最繁华、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桥市商业业态多样,展现出独特的活力。这一现象表明()
A.工商食官格局的突破B.市镇专业分工的深化
C.坊市分区制彻底废弛D.商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A.文书资料的记载必须与考古发掘相印证
B.印章是唯一能确认墓主身份的实物证据
C.敦煌文书是官方的文献记载可信度最高
D.多学科合作能让考古变得更加精准可靠
10.牙行也称牙人、牙商等,起初是作为商品贸易中介人而存在。宋神宗年间牙行活动开始官方化,经营牙行须经政府批准并交纳税课。明代,正德年间“官设牙行与民贸易”、嘉靖年间由牙行协助政府收税与稽查。由此看出()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精品]春秋战国时期“华夷”观念

[精品]春秋战国时期“华夷”观念

[精品]春秋战国时期“华夷”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华夷”观念在当时社会内引起了极大关注,从史书中也可以看出,
当时华夷观念在民间十分流传。

从其根源上来说,“华夷”的观念源于周文王时期的周文
王庙,从此,华夷之分在中国历史上开始流传。

古代的“华夷”,指的是中国文化圈和中外文化园的区别,是地理上和文化上的概念,表明中外文化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这样的想法影响了后世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维持了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维持了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安定。

到了战国时期,“愚夷”“华夷”这一概念,受到了一系列国际政治经济渊源的影响,渐渐在当时的国家间形成了新的分界线,把国家分成了“内华”与“外夷”两类。

而内外
夷的区别也更为明显,“内华”属于中部国家,共同分享着相似的文明,而“外夷”则指
其他外围地区,不共同分享同样的社会格局和文化观念。

正是由于这种“华夷”观念,战国时期开始形成了一种以“内华”为中心,多国家通
过吸收外夷侵略国家资源和文化,外夷又通过向内华提供贡献等方式弥合文化差异,形成
以共同文化为基础的“华夷一体”的局面。

战国时期的“华夷”观念,对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局势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
仅启发了华夏君子摒弃封建倾向的空间,而且也为外国的贡献者、投机者们提供了一定的
垫脚石。

总之,战国时期的“华夷”观念,不仅反映了当时国家之间 bug 夹的斗争局面,而
且也在形成合理的“华夷一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周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支撑,并且仍在影响着现代以及未来的文化交流局势。

2024届新高考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钟;考试时间150分)2023.12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天”在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自然哲学的范畴,但它又同时具有道德哲学或人生哲学的内涵。

张岱年说:“古代哲学中所谓天是有歧义的,或以指主宰之天,或以指自然之天,或以指义理之天。

”他还指出古代先贤中,孔子、墨子、孟子及董仲舒都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是世界的最高主宰”。

宋明理学或讲天即理,或认为心即天,其要义都在强调天的独一和绝对。

就是说,遵从“天”是对绝对客观外在的承认,也是一种道德上的必然要求。

基于这一认识,先秦时代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天下”观念。

“天下”观念的基本原理,就是“‘天下’万物都反映着并且要服从于‘天’的意志”及“世界上只能有一个‘天下’”。

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思想根源,是先秦“天下”观念中所表现的“周边民族集团与中原王朝同属一个‘天下’”的认识,这是“天”作为最高主宰的外在表现。

由于“天”在道德上的内涵,“天下”观念还有另外一层道德上的必然,亦即“四夷”尊崇中原,具有道德上的合法性和优先性。

甚至可以说,“天下”观念在早期中国首先是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而存在的。

当然,早期中国相对周边高度发达的文明,是“天”的外延和内涵被普遍认同的客观原因。

古代中国对于“天下”观念的叙述,可以理解为道德与制度的系统构建。

早期中国的“五服”及周的封建与宗法制,秦汉之后的羁縻、土司制度乃至宗藩制度,都是对于“天下”的制度构建。

除了原本所具有的道德属性之外,“天下”观念亦因此成为一种维护秩序和安全的手段而被实用化。

可以说,“天下”观念兼具道德与实用之二者,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制度化的安排。

由多层复杂内容构成的抽象的“天下”观念,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巩固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维度的“统合”功能。

一是“天下”观念使“华夷一体”或“华夷一家”思想有了理论根基。

1古代中国的地方(边疆)治理与社会保障(原卷版)

1古代中国的地方(边疆)治理与社会保障(原卷版)

3.元代地方设立了 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4.明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管行政、军政和 。
二、清朝的边疆政策
1.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
,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
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

3.在西南地区实行“
”,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A.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
B.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
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
13.(2017·广东汕头调研)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下表
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 )
时间 出身
宋太 宋太 宋真 宋仁 宋英 宋神 祖宗 宗宗宗宗
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将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
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先秦的各个朝代设立专职人员管
理养老事务,如“乡大夫”,具体登记“免除赋役”的老者信息等。国家实行“学中养老”,
将有智慧的老人奉养在学校,以兴教化,明人伦。
——摘自朱海龙、欧阳盼《中国人养老观念的转变与思考》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5.(2018.4·浙江高考·5)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
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6.(2016·江苏单科·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

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一)——观点评论类 含解析

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一)——观点评论类 含解析

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一)——观点评论类观点评论(析)类试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

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历史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

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具有“借古鉴今”的功能,很受命题者的青睐。

下面以典型高考题为例,分析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以期学生能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典例1(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

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答题思路解析:第一步:明确答题要求——“评析”“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第二步:解读“观点”的内涵(如:时间界定、包含因子等)观点梳理:归纳材料中的观点(是什么);有几种观点?赞成(或正确)、反对(或错误)、片面等均可。

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第三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内涵相关的史实。

评论和阐述自己的观点:①判断观点(是否同意)②多角度举出理由(为什么)中国发生变化的时间定位: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1919年)观点一: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

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

观点二: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

奴儿干都司的设立()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2.梁启超说:“(西方)继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

(中国)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中国“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根本原因在于()A.封建制度的腐朽B.科学技术的落后C.八股取士的影响D.西方列强的侵略3.明朝有人记载:“自此夷(荷兰)通市,遂得彼所用诸炮,因仿其式并方制造,即未能尽传其精奥,已足凭为长城矣。

”这说明当时()A.明政府仍厉行海禁政策B.中国全面学习西方技术C.传统的华夷观念被打破D.人们忧患意识仍较淡薄4.明朝中后期,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加之又具有票拟权,而且比六部更接近皇帝,所以尽管内阁从来没有被正式地告知统领六部,但凭借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权威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

这一变化反映出()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内阁已经取代六部C.内阁权力不受制约D.君权受到内阁制约5.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外贸的绝唱。

郑和下西洋是典型的朝贡贸易,这种贸易形式()A.通过商品平等交换完成交易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体现C.以政治目的为主D.以经济目的为主6.1686年3月,康熙下令:“今罗刹复回雅克萨筑城盘踞,若不速行扑剿,势必积粮坚守,图之不易。

其令将军萨布素等……速修船舰,统领乌喇、宁古塔官兵驰赴黑龙江城。

”此战的胜利()A.稳定了东南沿海的社会秩序B.为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C.助推沙俄接受中国谈判建议D.强化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7.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清朝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当今中国疆域的版图,其中清朝前期疆域南到()A.台湾岛B.海南岛C.南海D.南海诸岛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9.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公元前124 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的学习科目为“五经”,一律由儒学五经博士教授,同时下令全国各郡国设置学校。

汉武帝的这些措施A.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B.宣告了“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C.确立了儒学在文化上的主导地位D.推动了儒学走向世俗化和生活化2.《诗经》祭祀诗中商人多神化商汤、武丁等祖先,崇尚先王的暴力和武功;而周人塑造的祖先则多是文质彬彬的形象,他们赞颂祖先带领民众在治理田畴、勘察居住点、建筑房屋等方面的贡献。

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A.践行儒家民本观念B.执政观念趋向理性C.尤其重视基层治理D.开始强调以文治国3.永乐三年,他率领二万七千八百多人,分乘二百零八艘木制帆船,由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开始了持续二十八年之久的航海壮举,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这一壮举,史称A.郑和下西洋B.鉴真东渡C.法显西行D.空海求法4.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600多年来,中国与亚非各国关系的佳话流传不衰。

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A.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推动明朝政治革新进程D.扩大海外贸易的规模5.造成下图所示漫画中“悲剧”的措施是A.使枢密院与“三衙”分权B.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C.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D.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权力6.汉代妇女盛行自由改嫁,而唐代中、上层妇女大多选择守寡。

这种变化折射出A.儒家思想文化的发展B.唐代妇女更自由富足C.妇女贞节观念愈淡薄D.程朱理学观念已普及7.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

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B.鲜卑、女真、蒙古、匈奴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鲜卑、女真、党项、蒙古8.“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交往。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问答题训练 人教版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问答题训练 人教版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问答题训练1、思考:秦汉、隋唐、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建设和变革的三个重要时期。

据此回答:(1)秦汉时期在制度建设上有哪些成果?(2)隋唐时期制度变革有哪些主要表现,与秦汉时相比其制度变革的进步性有哪些?(3)明清时期制度变革的内容主要有哪些?应怎样评价?(1)秦朝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位世袭、帝位终身、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两汉承袭秦制,有所损益:设中朝、扩大尚书台权力,削弱相权;设刺吏,建立一套完整的监察制度;建立以察举为主要途径的多种形式的人才选拔制度;建立系统完整的行政管理和赋税制度——编户制度。

(2)隋唐:创科举,打破世家望族对仕途的垄断;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中央集权制;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后期实行两税法;改革府兵制、实行募兵制。

(3)明清:专制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废行省,设“三司”;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创建卫所制度;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明制,在中央增设军机处。

赋税制度方面,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清朝实行摊丁人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评价: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统治,阻碍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赋税制度的变革,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有利于促进工商业的繁荣。

2、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明清时期、英国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法国波旁王朝建立后都曾出现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趋势,但同时中国与西欧的专制统治也出现“分道扬镳”的迹象。

试结合史实说明这两种情况,指出君主专制本质,并分析其对本国社会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

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明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以八股取士;清朝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

英国削弱旧贵族势力,反对天主教会,建立英国国教;法国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拥有对各省的调兵权,取消国内关卡,严格控制思想文化,对臣民某某信仰严加限制。

分道扬镳的迹象: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是封建地主阶级,采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政策。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

把西方人称为“夷”,反映了中国人的自大心理。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认识不断加深,逐渐认识到西方人的优点。

B、C、D三项表述皆不准确。

答案:A解析:材料中“欲制夷患,必筹夷情”体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答案:A解析:②“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主张;③君主立宪是维新派的主张;①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④马克思主义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得到传播并成为主流的。

答案:C解析:A项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它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四个选项中最早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著作。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史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材料反映出李鸿章认为日本富强的原因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可见李鸿章并未认识到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中国落后的根源。

答案:D解析:洋务运动希望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自身力量的提高,从而达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

答案:A解析:从“一一循序行之”这一信息看,这是一种改良主张。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梁启超系维新派人士,其政治主张即维新变法,变革中国君主专制制度。

A为魏源等人的主张,C为洋务派的主张,D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故选B。

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B项错误。

维新派借助儒家学说宣传变法,而不是否定传统文化,C项错误。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D项错误。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对此坚决清除是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为出发点的。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根据时间和内容可以判断杜威所谈运动为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五四运动爆发。

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两幅图片分别代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它们都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答案:D解析:上述三位历史人物分别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康有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孙中山、资产阶级激进派的陈独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阅读答案“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阅读答案
文章来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至少在战国时代已经
形成,那个时代,也许更早些时候,中国人就在自己的
经验与想像中建构了一个“天下”。

他们想像,自己所
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

大地仿佛一
个棋盘一样,或者像一个回字形,四边由中心向外不断
延伸,中心是王所在的京城,中心之外是华夏或者诸夏,诸夏之外是夷狄,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形成了
与南夷北狄相对应的“中国”概念。

古代中国历史的记
录和书写者处在中原江河之间,他们当然要以这一点为
中心,把天下想像成一个以我为中心的大空间,更何况
很长一个时期,中国文明确实优越于他们周围的各族。

②古代中国人一直对这一点很固执,固执的原因是,除了佛教以外,古代中国从来没有受到过真正强大的文
明的挑战,古代中国人始终相信自己是天下的中心,汉
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顶峰,周边的民族是野蛮的、不开化
的民族,不遵循汉族伦理的人是需要拯救的,拯救不了
就只能把他们隔离开来。

中国人不大用战争方式来一统
天下,也不觉得需要有清楚的边界,常常觉得文化上可
以“威服异邦”,而此邦与异邦的地理界限也会随着文
明的远播和退守在不断变动。

凡是周围的国家,中国人
就相信他们文明等级比我们低,应当向我们学习、进贡、朝拜。

不过,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尽管古代文献中
这样的自我中心主义很明显,但是这种中心与边缘的划
分并不完全是空间的,往往中心清晰而边缘模糊,而且,这种关于世界的想像,空间意味与文明意味常常互相冲
突和混融,有时候文明高下的判断代替了空间远近的认知。

③应当说,这种观念多少给中国古代人的世界想像
带来一些弹性空间,使他们不至于为了异族的崛起或异
文明的进入而感到心理震撼,可以从容地用“礼失求诸野”、“乘桴浮于海”、“子欲居九夷”等等说法,宽
慰自己的紧张。

所以,在充满自信的古代中国。

很多儒
家学者一直倾向于夷夏之间的分别在于文明而不在于地域、种族。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唐代中叶才发生了根本
性的变化,而到了宋代,这种变化更是剧烈。

宋代虽然
出现了统一国家,但是,燕云十六州被契丹所占有,西
北方的西夏建国与宋对抗,契丹与西夏都对等地与宋同
称皇帝,而且宋王朝对辽每岁纳币,与西夏保持战争状态,这时候,东亚的国际关系,已经与唐代只有唐称君主、册封周边诸国成为藩国的时代大不一样了,从这一
状况来看,东亚从此开始了不承认中国王朝为中心的国
际秩序。

④这一转变相当重要,这使得传统中国的华夷观念
和朝贡体制,在观念史上,由实际的策略转为想像的秩序,从真正制度上的居高临下,变成想像世界中的自我
安慰:在政治史上,过去那种傲慢的天朝大国态度,变
成了实际的对等外交方略;在思想史上,士大夫知识阶
层关于天下、中国与四夷的观念主流,也从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的天下主义,转化为自我想像的民族主义。

对于
国际政治的实际策略,与对于世界秩序的传统想像之间。

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节选自葛兆光《宋代“中国”仪式的凸显》,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表述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最晚在战国时就已经形成,而在这之前,中国人也已经在自己的经验与想象
中建构了一个“天下”。

B.“中国”这一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形成,而古代中国历史的记录和书写者自然也以“中国”为中心,把天下想象成一个以我为中心的大空间。

C.古代中国人有一种文明优越感,常常觉得在文化上可以“威服异邦”,而随着文明的远播和退守,此邦
与异邦的地理界限也会不断变动。

D.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想象,空间意味与文明意味常常相互冲突和混融,文明高下的判断代替了空间远
近的认知。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首先从“华裔”观念的形成说到“天下”观念的建构,从“天下”观念,谈到“中国”这一概念
的形成。

B.第②段逐层论述了古代中国人的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和原因,并进一步指出其在空间意味与文明意味之
间的复杂关系。

C.第③段指出,儒家关于夷夏之别在于文明而不在于地域、种族的观念至唐代中叶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宋代尤其剧烈。

D.第④段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夷夏之别”认识的转变对于传统中国的华夷观念和朝贡体制是的重大意义。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中国人的“中国”意识既与南夷北狄的观念相对应,也与很长的时期内中国文明确实比周围的民族
优越的事实密不可分。

B.即使有异族的崛起或异族文明的进入,古代中国
人也可以从容地用“礼失求诸野”、“乘桴浮于海”、“子欲居九夷”等等说法宽慰自己。

C.从没有佛教以外的真正强大的文明挑战过中国文明,因此古代中国人固执地认为中国文明优于其他民族。

D.随着“天下”观念的转变,中国对于国际政治的实际策略,与对于世界秩序的传统想象之间,出现了很
大的差异。

参考答案:整理
1.CA“也许更早”建构天下;B“大约”在春秋时期;D“有时候”文明高下的判断代替了空间远近的认知。

2.B先论述“原因”,在表述“表现”。

3.D“这一转变”指的是古代中国人关于“夷夏之别”的认识的转变。

文章来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