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问题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应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的重要思想传统和理论来源,它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不仅为中国领域的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持,同时也对于中国的整体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应用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传承,对于推进中国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方法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与思想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理论基础的哲学体系。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历史的产物,是由内部矛盾和相互作用所决定的,人类的意识和社会发展也同样是由物质的历史演变而来的。
辩证法则是一种能够揭示和解释各种存在内部的矛盾和转化的方法论和思想工具。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批判现代性”作为其核心价值观,力求对于社会现实和主要矛盾做出深入的分析、思考和评估。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强调了科学技术的运用和社会实践的探索,认为美好的社会未来是通过人类共同的努力、实践和充分的发展而来的。
二、当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理论建设当前,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为了更好地应对和适应这些挑战和变化,中国的哲学和理论建设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在此背景下,许多学者和哲学家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应用,试图探索中国哲学和哲学思想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
首先,当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理论建设强调宏观的分析和整合,梳理和理清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脉络和哲学思想传承。
其次,中国的哲学思想和理论研究注重跨学科和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尝试将哲学观点与化学、物理、生物、社会科学等多种类型的学科体系进行对接和融合。
最后,当代中国的哲学理论建设还注重将“就事论事”与“大局考虑”两者相结合,深入剖析和分析中国当下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和问题,同时在全局范围内进行哲学思考和分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和文化变革中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的作用。
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探索与新时代哲学的现实关注
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探索与新时代哲学的现实关注作者:陈先达臧峰宇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18年第04期[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入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解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探究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实际需要,应以问题为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经验及其内蕴的实践逻辑,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本文深入讨论了上述问题。
陈先达先生回顾了学术生涯中的一些细节,阐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实质与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实问题,很多观点颇具启发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史;历史观;问题意识;文化自信[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8)04-0004-09臧峰宇:陈老师,20世纪70年代末,您与靳辉明先生合写了《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探究马克思如何真正“成为马克思”的问题。
后来有10多年时间,您一直走向马克思主义史的深处,这与您之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比较而言,可谓发生了一次研究转向,转向思想史研究。
记得您说过,发生这个转向的原因与您当时对国际国内哲学思潮的看法有关。
这次转向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您分析了“青年马克思热”的深刻社会政治原因,对一些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
陳先达:情况确实如此,此外也与我这时到人大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工作有关。
当时,马列所还编写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列宁思想史》,这些书都是从整体性角度写的,就是将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当作一个思想整体。
我不同意一些国外学者对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的关系的看法,不同意将马克思主义归结于黑格尔哲学,归结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或以异化为核心重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认为这样会曲解历史唯物主义。
我们应当反思过度强调单纯以文献手稿为依据的研究方式。
从常识角度看,人的思想一定是越来越成熟的,不可能到老了反而没有年轻时思想成熟。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分期、方法、主题和重大问题、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后继者继承和发展了的思想观点的科学体系,是关于整个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条件与正确道路的学说,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部分。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部分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社会经济运动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应用和证明,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条件和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客观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应用、发展、创新和建设的历史过程及其一般规律。
作为一门学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指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应用、发展、创新和建设的历史过程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应用、发展、创新和建设的历史过程及其一般规律1、具体描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主要代表人物创立、应用、丰富、发展、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重点描述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前途和命运、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要理论环节。
2、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而产生、修正、丰富和创新的一般规律(创新规律、重心转移规律、具体化规律、民族化规律、大众化规律,等等)。
中特预测题(专业学位)
简答一、卡夫丁峡谷的跨越问题(1)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确切内涵:关于马克思所引用的“卡夫丁峡谷”一词的含义,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认识。
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
所谓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就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
另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意指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前资本主义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实现生产方式的变更,同时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
(2)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主要理论有:(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和社会主义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三)俄国在相对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实践。
(3)跨越卡夫丁峡谷所具备的内在条件落后的东方国家绕开资本主义制度直接进人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20世纪实践所提供的事实,至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其二,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就。
其三,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潮。
(4)“跨越论”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即我国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正确认识马克思、恩格斯“跨越”与“不可跨越”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作家认为, 任何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都要受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客观规律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是不可跨越的。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跨越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可以跨越, 而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的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水平则是不可跨越的。
但是马克思也认为,社会发展的五大形态的每一阶段不是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社会都必定要经过的,社会发展的具体模式是可以跨越的。
因此,不是每个国家都必须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紧紧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出发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后马克思主义 历史哲学 历史创造论的学理系统 历史创造论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构建方法 历史 卢卡奇 利润 创新发展 准备阶段 具体实践 修正 俄国 体系建构阶段 伯恩施坦 伦理学 价值选择 价值评价 价值论 价值观建构 价值本质 价值创造 以人为本 人类学唯物主义 人类学价值观 人的生命本性 人本存在论 五重路径 主题相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哲学 中国化 中国传统哲学 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 上层建筑 "人类性重担"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推荐指数 10 6 3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热点问题介绍(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热点问题介绍(三)第三部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理论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对历史脉动作出敏锐的反映。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亲历着两场深刻的转变:一是国内的社会转型,即从封闭停滞到改革开放,从传统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世界的格局转变,即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以对话代替对抗,在政治多极化转变过程中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要求理论研究必须紧扣“时代性”,只有这样才能跟上世界历史前进的步伐;国情认知的新特点,要求理论研究必须立足“民族性”,唯其如此才能准确把握本民族在世界历史格局中的定位。
将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结合需要一种深透的世界历史眼光。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勾画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蓝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既避免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历史挫折,又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民族精神的瑰宝“,她作为社会转型期理论的自觉要求与积极成果,代表着改革开放20年来中华民族最大的理论收获。
一、世纪之交的理论视点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理论成为国内理论研究的视点中心,党的十五大以来,以邓小平理论为母题的研究工作更臻热烈,表现为主题更广泛,内容更深刻,成果更丰富。
究其原因,概要述之,主要基于下列三个条件。
(-)党的十五大的召开开创了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境界。
党的十五大的历史性贡献是把邓小平理论正式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对之作出了历史的科学的评价。
十五大之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实践过程中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回响。
以十五大报告对邓小平以及邓小平理论的科学评价为起点和指针,邓小平理论研究在各个领域普遍展开,诸多研究、探索、阐发邓小平理论的作品纷纷面世,这其中既有郑必坚、龚育之、石仲泉等老一辈理论家的理论贡献,也有众多中青年学者的理论成果。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改革开放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的背景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还存在在不可忽视的可能性。
历经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后。
法制、政治被破坏,经济领域也是百废待兴。
人民群众对于冲破束缚,前进发展有着迫切的需求。
而当时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
当时有两个最突出的状况,一是经过十年动乱国民经济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二是整个社会出现了很严重的信仰危机。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国民经济走到崩溃的边缘,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民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使计划经济逐渐松动。
党的富民政策出来后,乡镇企业起来了,外资进来了,农民实行承包了。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了三年,农村的面貌就有了一个根本的改变。
联产承包解决了温饱之后,农民就开始搞商品生产,开始想着致富,就开始搞乡镇企业,并带动了农村的工业化发展。
从此,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二、改革开放的原因从必然性上进行分析,改革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必然途径,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社会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
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
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旧的社会体制的变革。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两边,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或手段,来改变与生产力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想适应的上层建筑。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视野和问题域
/
TE R A R O HO EI L I N 马克思主义论苑 T^H Z C O
I ,
、 ,
资产阶级充 当的只不过是世界历史不 自觉 的工具 ,在
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 ,不可能完成人类社会 由史前 史向人类史 的最终转变 ,不可能实现个人 的 自由而全 面发展 与人类 的解放 ,资本 主义只是为世界历史性的
思想、X / 平理论 、“ gJ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
们分析 和考察问题的新视野 。究竟何谓世界历史视野
或世界历 史眼光?马克思在 《 共产党宣言》 德意志 、《
意识形态 》与 《 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 中回答 了这一
问题 。他通 过揭 示历 史 向世 界历史 转 变 的条件 、过
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I,主张共产主义是 l l
一
中国向度与世界 向度结合起来深入推进 马克 思主义中 国化研究 。这一新 的理论视野 ,我认 为就是 马克思 主 义的世界 历史视 野或世界历史眼光 ;由它出发 ,我们
将发现一个新 的问题域 。
项世界历史性 的事业I,形成了一种历史主义的生成 2 J
视野主要着眼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 ,不仅强调空间 上的整体性 ,将部分与整体 有机统一起来 ;而且强调 时间上 的整体 性 ,将过去 、现在 与未 来有机 统一起
来 ;更 为重要 的是 ,世界历史视野强调人 的活动与发 展构成历史 的内容和规律 ,将历史 主客体有机统一起
理论 创新 与 中国社会 主义现代 化实 践事业 的健康 发
程 、机制 和方 向 ,创立 了其世界历史理论 ,形成 了一
观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的相继诞生 ,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问题 也一再 成为理论界研究 的焦点 。值得
【2017年整理】从哲学的角度看改革开放
从哲学的角度看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七大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为进一步澄清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推进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从唯物论视角看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运动着的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
人们在认识世界时,就要实事求是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理解和把握世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当时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先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国民经济走到崩溃的边缘,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民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使计划经济逐渐松动。
党的富民政策出来后,乡镇企业起来了,外资进来了,农民实行承包了。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了三年,农村的面貌就有了一个根本的改变。
联产承包解决了温饱之后,农民就开始搞商品生产,开始想着致富,就开始搞乡镇企业,并带动了农村的工业化发展。
从此,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1984年,中共中央做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
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形成总体开放格局;1996~2000年,宏观调控使经济软着陆;2001年,跨入世贸组织大门。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特殊背景下,奥运会成为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2360美元。
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由1978年的381元上升到1987年的1112元后,1992年达到2311元,2003年超过万元大关,达到10542元,到2007年又迅速攀升至18934元,扣除价格因素,2007年比1978年增长近10倍,年均增长8.6%,而同时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是3.3%。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分析中国改革开放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分析中国改革开放----- by 华东师大刘萍( 09041312)风雨兼程,万物更新,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塑造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回首当初往昔岁月,老一辈还记忆犹新,再看如今天翻地覆的变化,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对于改革开放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此,我想用马哲思想来简单阐述下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作为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老一辈领导者在社会发展中总结经验,吸收教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独创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在这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我国治理有方,繁荣富强。
由此深刻的证明了改革开放这一政策是对马哲思想正确运用的最好体现。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我国改革开放有何必然性呢?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认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是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在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就会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智慧、更加接近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主义处于初始起步阶段,工业不发达,农业不充裕,再加上文革留给我们的烂摊子,可以说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
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国情下如何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我国原有体制生产力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育、科技、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解放被旧体制束缚的生产力。
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天地——从马克思的“人类性问题域”出发
2 ・ 8
陈 燕: 马克思 主义哲 学研 究的新天地
问题域” 来概括。这是马克思直接面对他那个阶 级斗争激烈 时代 之“ 所 创立 的阶级 性天空 。 地”
这一 理论 , 于 今 天 少数 既专 制 、 黑 暗 的前 现 对 又
这里 , 再一次使人想起 “ 提出问题 比解决问
巡察 , 只能是“ 顶天不立地” 即脱离实际的教条 。
主义 , 是 真 正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所 最 应 当反 对 这
“ 顶天立地” 的研究。其葆贬 自明。而作者认为,
当代需要的是第五种 :开天辟地” “ 的研究。所谓 “ 开天辟地” 天” 地“ 自 的“ 和“ , 然与“ 顶天立地” 的
一
那么 , 出路何在呢?这里首先是要对马克思
有个 全面 的深切 的理解 。
《 马克思对人类学哲学的理论构建研究》 这
课题 的提 出 , 就是 建立 在对 马克思 的全 面 理解
命时代转向了全世界 、 全人类 的“ 和平 、 发展 、 环 境” 时代, 这当然是世界历史的巨大进步。
二是要认 识 “ , 天” 即马克 思思想 理 念 中哪些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一句话 , 旧的哲学 在 方向而构建的一整套理论, 马克思称之为“ 人类 亮 出,
天地里的任何探索都不可能“ 开天辟地” 。改革
开放以来 ,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原来 的本体
政治经济学和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 历史唯物
主义 、 实践唯物主义等。在此基础上 , 马克思也 只能是阶级性的马克思。对此 , 以用“ 可 阶级性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 西部项 目(8 z o 1阶段性成果 。 ox x o ) 作者简介 : 燕 , 陈 曲靖师 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主要从 事马克思主义哲 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研 究。
完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三条路径
2016年2月 学 术 交 流 Feb.,2016总第263期 第2期 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263 No.2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收稿日期]2015-01-1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方法论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发展”(12XZX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整体性教学内容及其教学转化研究”(14JDSZK102);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马克思主义逻辑整体性研究”(310811155008)[作者简介]代建鹏(1979-),男,江西九江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完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三条路径代建鹏(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93;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710064)[摘 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旨在贯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与观点。
马克思主义有三大存在形式,即思想形成、学科体系与实践转化。
完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需要三管齐下:深入考察马克思主义形成史,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与思想原型;详细梳理马克思主义学科史,体悟前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与认知结构;努力追踪马克思主义经验史,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存在样态与现实境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形成史;学科史;经验史[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2-0026-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也取得了诸多成果。
同时也应看到,很多研究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与方法。
本文认为这一理解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内容相对比较稳定,因而其间的内在统一性也会具有较强的静态性,而基本立场与方法易于脱离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观点而变得抽象与空洞。
浅谈从哲学认识论的视角论析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浅谈从哲学认识论的视角论析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摘要]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经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实践证明,这一科学判断是正确的。
它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党的十一届三申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鲜明的特点。
3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新视角着重论析邓小平把“改革”与“革命”看成一对不可可分割的社会矛盾范畴,是中中国第一次革命的继续;改革革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运动的发展要求,它是一场深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改革革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践,它能从根本上长远上保障障人民群众利益的落实。
[关键词] 邓小平;改革革;中国;第二次革命;认识识论“改革是中国的第第二次革命”,这是19855年3月28日邓小平会见日日本友人的话题。
当时他还说说:“改革能否成功,再过几几年就能看清了。
”讲话已过过去24个多年头,实践证明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中国人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改革是决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择,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以来最鲜明的特点。
如果我我们的社会、国家和共产党离离开了改革,就会走上一条毫毫无生气的死路。
失败会等着着我们!一、“改革”与与“革命”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的社会矛盾范畴,30多年前前在中华大地上推行的改革是是中国第一次革命的继续“改革”是眼前国内外的流流行语,可是越过30多年,,在哲学词典上却是找不到的的词目。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将“改革”,释释义为“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客观情况的:技术改革、文字字改革、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将“革命”释义为“被压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
革革命破坏旧的生产关系,建立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力。
推动社会的发展。
”历史史唯物主义认为,“改革”与与“革命”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发展过程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互联系的两个环节;“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自我调整和和完善的举措,是对社会具体体体制与机制的变革,体现了了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质变;“革命”则是社会基本本矛盾根本冲突的反映,属于于社会基本制度的变革,体现现了社会发展申的根本性质变变化。
浅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浅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论文摘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而言,需要学习和摸索以及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性。
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以下的6个二级学科,都是很有必要的。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方法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研究生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仍着力在对具体内容的认知及其梳理,这当然是需要的,但毫无疑问是不够的。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而言,需要学习和摸索以及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性。
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以下的6个二级学科,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背景底色和理论空间马克思主义在其产生之后,如同人类一切重大的思想形态或重大的理论学说,都有一个其创始者、原创理论与后继者、后来实践之间的互动。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有必要研究其概念、范畴和原理,因为它们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土壤底蕴”、“背景底色”和“理论空间”等。
例如,马克思主义发展论本身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内容本身,即不同于理论认知,也不能等同于实践,而是根源于实践而对实践所作的能动的思维理论和逻辑把握。
其研究的基本对象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自身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的生成和演变的历史逻辑;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自身转化为其对象世界之中并从而认识、改造这一世界的实践进程;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自身所独有的逻辑规律;四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即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逻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发展论研究的概念范畴有:马克思主义的主旨及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与事实;马克思主义的取向与趋势;马克思主义的现有与应有;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与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文体与话语;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与“非正统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性与现代性;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民族性;马克思主义的“西方性”与“非西方性”;马克思主义的区域性与世界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学术性与理论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等等。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件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围绕着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 题形成了新的执政党观(或建党观)
四、围绕着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 “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形成了新的发展观。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五部分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丰富而又宝贵的 经验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
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经验,有区别,又有联系,本质上是一致的。
其中一条特别重要的经验,是在总结经验中 发展,在总结经验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 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从大的方面来说,至少有十 三次。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给我们供了许多 启示。究其要点而言,主要有:(见附件)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附件:
第七次是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 话《论十二大关系》。
第八次是党的十五大报告。 第九次是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 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第十次是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 年大会上的讲话。 第十一次是党的十六大报告。 第十二次是党的十七大报告。
第十三次是胡锦涛在纪念“三中” 全会大
会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附件:
考察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党对历史经验的 科学总结,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中发展。 启示之二,总结历史经验的关键在科学。 启示之三,紧紧围绕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主题。 启示之四,以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为重点。
3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第五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述评【专题名称】哲学原理【专题号】B1【复印期号】2008年10期【原文出处】《哲学动态》(京)2008年7期第99~101页【作者简介】胡梅叶,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8862(2008)07-0099-03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与安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于2008年3月28~29日在安徽芜湖召开。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代表80余人参加了论坛。
与会代表围绕着“3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3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以1990年为界,有学者将3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1990年以前,真理标准大讨论拉开了思想解放的序幕,对人道主义和异化、主体性原则、实践唯物主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讨论涉及一些被长期忽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对教科书体系进行了全面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与实质进行“正本清源”。
1990年至今,哲学界对1978年以后提出的新观念进行消化、反思和积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与价值进行探讨;对主体性哲学、生存论哲学、价值哲学、政治哲学、经济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以及人学等具体领域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特点,研究成果颇为丰硕。
毋庸讳言,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有些研究以纯学术、纯哲学自居,沉迷于史料的挖掘,耻于谈论现实,使学术性与现实性对立起来。
因此,今后要抓住文本阅读、问题意识和现实关切这三个维度,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上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形态的多样化问题前些年,国内学术界曾经提出并讨论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与学术性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的实质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它是现实性的,是一元的;另一方面,作为学术探究的对象,它又具有某种相对独立性,可以展开不同观点的对话、争论和研判。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可以被适当地、相对地区分为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
这里着重谈谈学术层面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化学术形态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值得追求的,它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开放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前提意义和促进作用。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形态应该形成多样化的格局呢?首先,马克思创立的哲学本身,就内在地蕴含着做出多种阐释的可能性,从而为多样化的阐释提供了原初根据。
任何一种伟大的思想,其内涵都是丰富的而不是贫乏的,它必然地包含着做出不同解释的可能性,这就给出了多样性诠释的文本基础。
以中国思想为例,韩非子就说过:“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譬如,“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 (《韩非子·显学》)西方思想自然也不例外。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离世后,就出现了所谓“新康德主义”,其中也有分化,如“马堡学派” 和“海德堡学派” 的分野。
黑格尔学派随着它的创始人黑格尔的去世而解体,衍生为保守的老年黑格尔派和激进的青年黑格尔派。
其实,马克思作为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不可能摆脱这一命运。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中潜含着做出不同解释的可能性,这本身正是一种思想或学说富有内在生命力的表现。
其次,解释学背景的不同,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不同的学术形态提供了依据。
时代的裹挟不能不影响到哲学的建构和诠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问题域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推荐指数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科研热词 非传统安全 边疆安全问题 边安学 马克思 语境论的世界观 组织情报职业需求 理论分野 旧唯物主义 新唯物主义 数学哲学 招聘网页挖掘 情报过程 情报职业 学科范式 儒家 伦理 中和位育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中国特色 "阶级性问题域"" "问题意识" "问题域" "观念变革" "方法论"
推荐指数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11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 问题域 1 问题取向 1 重新理解马克思 1 课程论研究 1 理论范式 1 市民社会 1 公共领域 1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1 中国现代化 1 世界历史眼光 1 《问题域的转换》 1
推荐指数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科研热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笔谈 人类学哲学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问题域转换 西方哲学 自由主义 自然主义 群治 现代性 海德格尔 汉学研究 正统阐释者 梁启超 本体论 整体论 数学真理困境 思想酵素 形而上学 哲学传统 佛学 于连 中国思想 不可或缺性
马克思哲学理念深层含义
来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德曼〕[3](p4),从而 形成了“两个马克思”的长期争辩。西方学者把《手稿》的核心 精神理解为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把它与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 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为根底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是 有它的政治深意的,那就是反对斯大林的专制极权制度。当然, 大多数思想家没有走上这种极端的理解,他们一般都力图在青年 马克思思想和老年马克思思想中发觉共同的东西。其主要表现是: 认为早期关于人的思想或人本主义同样是后期思想的依据。到了 五六十年头,马尔库塞、弗洛姆等都在做这样的否认两个马克思 相对立的理论工作。马尔库塞在其《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底》中 认为,人是马克思一生探究的红线。“对从德国哲学的最有生命 力的阶段的干脆关系中成长起来的马克思说来,全部人类历史实 践中的问题始终是人自己的问题”[3](p121),因此,“在马克思 理论的全部阶段上,他的理论的根底都包括了哲学的根 底”[3](p94),即都是以人本身的问题为根底的。这就是力图以 人本哲学把马克思前后时期统一起来的理论思路。接着是 e?弗洛 姆的更有力的论断。他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一书中,以青 年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统一老年马克思的思想。他说“:青年马 克思在《手稿》中所阐述的人的本质的思想在马克思一生的思想 中有连续性。”[3](p40)他认为,“并不须要把马克思一分为二。 事实上,在《手稿》中马克思所表达的关于人的根本思想和在《资
第8页 共11页
由,当前的很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究,不能不走着一条陈旧的 传统“天地”的道路。
这样的中国化只能是落后于时代精神的中国化,对解决中国 问题不会有助。那么,出路何在呢?这就是要以马克思所说的“人 类性”、“人类学”这种哲学范畴为立足点,绽开对“人类性问 题域”的探究。《马克思对人类学哲学的理论构建探究》这一国家 课题的提出和批准,就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立场的理解 根底上提出来的。然而,依据双重使命的理念,这一理论仅仅是 马克思理论中的干脆的、显性的理论。在这个理论背后,还有一 种间接的、隐性的、深层的理论,这就是马克思出场伊始就站在 世界历史高度即广义人类学高度,依据人类历史的进步方向即人 类解放方向而构建的一整套理论,马克思称之为“人类精神的真 正的视野”[5](p116),笔者概括为“人类性问题域”。依据初步 探究,它有丰富的、一系列的理论内容,如人类学价值观,人类 学方法论,从人类学高度对于人的一般本性的探究,对于人类的 社会特性如社会性、实践性、历史性、辩证性等等的探究,对于 人类一般的生存开展问题的探究等等。很明显,相对于前一种传 统的已充分显现出来的“天空”来说,这是一种隐藏在这一天空 背后的、更高更深广的天空。而只有这一天空,才能与全人类的 生存开展问题以及它在今日这个全球化时代的现实之“地”结合 起来,形成一种马克思主义探究的新天地。然而,虽然这一以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问题域黄小妹雷泽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0)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迅速发展,其研究视域和范围都不断拓展。
根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实和理论背景,可将这段时期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对每一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过程中所讨论的问题域进行梳理,展现各个时期的研究状况,理清其发展脉络,对把握这段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明晰其今后发展趋势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域作为一场社会革命与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启迪了我们的思路,改变了我们研究问题的方法,带来了理论研究的根本性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视域和范式上都有所拓展和转换,呈现出健康的、蓬勃的发展态势。
但正是在这样一个众声喧哗的热闹场景之中,我们反而模糊了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整体状况的把握。
对三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研究的众多问题域,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梳理和概括,明晰其发展脉络,这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史研究有重要作用,同时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来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与理论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迅速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得到更新;对外开放使中国很快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从农村到城市的全面改革;从创办经济特区到实行全面的对外开放;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我国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我国的教育、文化、外交事业得到很大发展。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都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问题来源。
1978年以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逐步摆脱“左”的束缚,走向活跃。
这三十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量成果涌现,呈现出一片繁荣之态。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业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社会环境与研究氛围。
与此同时,随着国门打开,各种类型的学术观点与理论体系再度被引进,为我们提供了别样的视角、可供借鉴的方法和材料,还在一定程度上激活我们的思路。
二、问题域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三十年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作者简介:黄小妹(1984—),女,湖北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6级硕士研究生;雷泽临(1982—),女,湖北荆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6级硕士研究生。
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属于思想解放后提出问题的阶段,主要是围绕真理标准、人道主义与异化等问题进行的,它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找到了突破口,扩展了视野,确定了基本的问题研究领域。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属于问题走向凝练,逐渐形成鲜明的理论增长点的阶段。
学术分科日益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更为专门化和学术化。
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人学、认识论等都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三个阶段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属于多元、分散、全方位、立体研究的阶段。
这一阶段,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倍受关注,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广泛影响,现代性、全球化的观点与方法也日益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视野。
(一)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结束“文化大革命”并开始改革开放,重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也是正本清源,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指导下恢复和发展正常的学术研究的时期。
80年代初,学术界在对“文化大革命”粗暴践踏人的批判中,举起了人道主义旗帜,中国在80年代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对马克思人道主义的解释。
到80年代中期,进而形成了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热潮,并虽几经曲折,至今未衰。
这一阶段比较有影响的学术动态是关于以下几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问题的讨论。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虽然具有很强的政治背景,但也引发了不少理论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某种尖锐的方式,把要不要解放思想的问题突出出来,而只有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什么是实事求是、如何实事求是的问题。
在政治目标实现以后,哲学界又深入研讨了实践标准理论本身的问题,发表了不少不同意见。
在实践是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上绝大多数哲学者的意见是一致的,正是由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澄清了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而不是领袖的权威,纠正了“文化大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歪曲。
这一讨论不仅对当时的思想解放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巨大作用,而且对冲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实现传统思维方式的转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在中国现代思想发展史上成为一个人们需要不断回顾的理论事实。
实践标准理论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真理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提供了保证,而且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立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导;[1]砸破了长期严重的思想束缚结成的坚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继续发展。
2.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人道主义是西方近现代思想史中的重要思潮,在马克思主义萌芽、形成和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这使它成为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共同关注的理论焦点。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在80年代初发表了大量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文章,召开了各种类型的研讨会,全国共出版讨论文集20余种。
1984年1月3日,胡乔木在中央党校作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理论报告,该报告公开发表后,这场讨论基本结束。
其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性、共同人性和阶级性究竟是什么关系?有没有共同人性?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如何?争论围绕人性和阶级性的关系展开。
第二个方面是异化问题,主要包括:什么是异化?异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及成熟的马克思著作是否抛弃了异化理论?社会主义有没有异化?第三个方面是更为根本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不是人?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如何?有关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研究,瓦解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存在“一个人学空场”的争论,而此后延续进行的人学体系、内容的探索,更在原有基础上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内涵。
3.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哲学界,发生了一场实践唯物主义大争论,其争论的余波至今未消。
它所涉及的哲学理论问题之广泛,所触及的理论层次之深刻,研究讨论的规模之大,均为新中国建立以来所罕见。
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深化和展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文版的问世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关于哲学现代化和哲学体系改革的讨论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推动力和助燃剂。
这场争论不仅涉及实践唯物主义本身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实践唯物主义的涵义及其辨证唯物主义的关系以及实践范畴的涵义和它在马哲中的地位,而且涉及与之相关的马哲史、西方近代哲学史和当代哲学流派,同时还涉及现时代的特征、时代精神、当代科技革命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诸多领域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吸引了老中青三代哲学工作者的参与,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视野,超越了传统哲学的教科书,使中国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但实践唯物主义的研讨还不够深入,尚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和局限,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不断汲取新知识,促进理论的发展。
(二)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历史任务,我们实行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正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的问题成为研究的中心,人在实践中必须反思自我的价值要求,而对价值论的探讨自然凸现了人的主体性。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哲学的应用功能开始凸显,部门哲学研究随之迅速发展。
1.关于价值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否定价值,但把西方价值论完全看作唯心主义加以否定,从而忽视了对价值论的研究。
价值论问题的提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弥补了学科建设的空缺,特别是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十余年来中国学界关于哲学价值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1986年为第一阶段,也可称为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中人们主要从认识论角度研究价值论在认识论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着重研讨了价值与认识、价值与真理的关系等问题。
1987年——1993年为第二阶段,也可称之为逐步深入阶段。
这一阶段对尚未深入展开的问题,如价值的本质、来源等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提出了一些新见解,由一般的价值论的研究转向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研究,并初步建构价值论的理论体系。
1994年至今为第三阶段,亦可称之为进一步拓展阶段。
这一阶段更加重视从人类生活和实践角度提出价值论需解决的问题,突出了哲学价值论的应用层面。
哲学界关于价值论的研究为我们正确把握马克思提出的实践的思维方式和哲学的本性提供了正确的视角。
可以说,价值论被引入哲学领域,为哲学园地增添了一朵新的奇葩。
2.关于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的研究人的活动的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的研究是从人道主义的讨论中引发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从未否认过人是主体,人有主体性,但我国过去曾经有过把主体性或主观性等同于主观主义的偏向,因而忽视了对人作为活动主体及其主体性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这两部著作的发表,揭开了主体性问题讨论的序幕。
80年代末至90年代,主体性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研讨的中心课题。
讨论主要涉及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主体性的含义、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主体性原则能否成立、主体性原则与客体性原则的关系等等问题。
争论在于如何评价主体性原则,是否应该用主体性原则来改造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它成为主体性哲学。
对此问题至今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关于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的研究,破除了旧唯物主义和各种唯心主义各执一端的偏颇,厘清了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
[2]关于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的研究对于改革开放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关于人学的研究经过70年代末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讨论的首开先河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的准备,中国哲学界关于人学的研究迅速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