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特征及作用

合集下载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特性和作用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特性和作用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特性和作用活性污泥是城市污水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反应主体,是由细菌、微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所组成的絮状体颗粒。

良好的活性污泥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和良好的沉降性能,絮体的大小约为0.02-0.2mm,茶褐色,微具土壤味,密度1.005kg/m3,含水率99%。

活性污泥中生存着各种微生物,构成了复杂的生物相。

在多数情况下,活性污泥中的主要微生物是细菌,原生动物构成其基本营养层次,然后是以细菌为食的掠食性原生动物占优势。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主要取决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原生动物能用来改善水质、评价和指示污水厂的运行和处理效果。

原生动物与细菌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功能关系。

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的作用为:分泌粘液可促进生物絮凝;吞食游离细菌和微小污泥有利于改善水质;可用于作为污水净化程度的指示生物等。

原生动物个体大,便于观察,对于环境变化比细菌更为敏感、更容易反映环境的变化。

根据原生动物的生理特征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种属、数量、活性等方面的变化,可以迅速为活性污泥工艺提供有益的指示信息。

因此,直接观察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个体生理的变化情况,也能反映出细菌的生长变化状况,即间接地评价污水处理过程和处理效果的好坏,从而起到指导生产运行的作用。

一、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1、原生动物的形态原生动物为真核原生生物,是单细胞的微型动物,由原生质和一个或多个细胞核组成。

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相同,具有新陈代谢、运动、繁殖、对外界刺激的感应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等生理功能。

原生动物个体很小,长度一般在100~300 μm之间,它们都具有细胞膜。

原生动物一般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核,其形状多种多样,它们在其细胞内产生形态的分化,形成了能够执行各项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的胞器。

在运动胞器方面有鞭毛、伪足和纤毛;在营养胞器方面有胞口、胞咽和食物泡;用以排出废料和调节渗透压的胞器有伸缩泡等。

2、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分为以下几类:①动物性营养:以吞食细菌、真菌、藻类或有机颗粒主,绝大多数原生动物为动物性营养;②植物性营养:在有阳光的条件下,一些含色素的原生动物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③腐生性营养:以死的机体或无生命的可溶性有机物质为主;④寄生性营养:以其它生物的机体(即寄主)作为生存的场所,并获得营养和能量。

活性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特征及作用

活性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特征及作用

活性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特征及作用收稿日期:2005201210作者简介:邵巧霞(19752),女,1999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助工,太原市河西北中部污水净化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1邵巧霞摘 要:分析了活性污泥中细菌、微型动物等微生物的特性、分类,阐述了微生物在提高出水水质方面的作用,提出掌握活性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特征及作用,可以为工艺运行提供及时的信息,以提高治水处理的效果。

关键词:活性污泥,微型动物,指示生物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 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物质,在废水生物处理中,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处理构筑物及何种工艺流程,都是通过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使活性污泥具有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机物的活力,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处理后出水水质的好坏同组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活性有关。

活性污泥是由细菌、微型动物为主的微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所形成的茶褐色的絮凝体。

其中的微生物主要由细菌组成,细菌主要有菌胶团细菌和丝状菌,数量可占污泥中微生物总量的90%~95%左右,细菌在有机废水的处理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如在A -B 活性污泥法中,A 段在很高的负荷下运行,停留时间、污泥龄期都相对较短,在这种情况下,较高级的真核微生物无法生存,只有某些短世代的原核细菌才能适应、生存并得以生长繁殖。

此外,活性污泥中还有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微型动物[1]。

在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存在大量的原生动物和部分微型后生动物,通过辨别认定其种属,据此可以判别处理水质的优劣,因此将微型动物称为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指示生物[2]。

1 微生物类群的分类1.1 肉足虫其细胞质可伸缩变动而形成伪足,作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常见的有变形虫和表壳虫。

1.2 鞭毛虫具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鞭毛是其运动器官,常见的有滴虫、聚屋滴虫、眼虫、豆形虫和粗袋鞭虫等。

活性污泥微生物学(实际经验总结,绝对实用)

活性污泥微生物学(实际经验总结,绝对实用)

.活性污泥微生物学卓祥和编写二〇〇八年九月活性污泥微生物学工业废水或城市污水排入水体后,使水体受到有机污染。

有机污染是当前水体污染的普遍倾向,因此有机污染的治理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如果被有机污染的水体是河流,在流径一段距离后,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被氧化、分解,最后恢复到原来的清洁程度,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挣。

微生物在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不断消耗河流中的溶解氧,而溶解氧则可在流动的河流表面从大气中得到补充。

我国古代,就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谚语。

这种利用溶解氧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称作好氧微生物。

排入水体的污水,一部分以悬浮状态的有机物沉淀至水底,无法不断获得溶解氧。

此时,另一种称为厌氧微生物发生作用。

厌氧微生物是自养性的,以发酵方式分解有机物和合成微生物机体。

厌氧分解能产生有机酸、醇、硫化氢、二氧化碳、沼气和热能。

所以受有机污染的水体常发生底泥冒气泡现象。

民间的沼气池和堆肥是厌氧微生物作用的例子。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污水处理工程中,水中溶解氧≥2mg/L为好氧区(Oxic Zone),主要功能是降解有机物和进行硝化反应(又称碳化和硝化);0.2~0.5mg/L为缺氧区(Anoxic Zone),在兼氧微生物作用下能起到脱氮的反硝化反应;<0.2mg/L的称为厌氧区(Anaerobic Zone),微生物能吸附有机物并释放磷,以便在好氧区吸收磷从剩余污泥排出而起到除磷功能。

水中溶解氧在0.5~2mg/L属于有氧区范围,有相应的微生物菌种存在,起到相应的有机物氧化、氨氮硝化和硝酸盐反硝化的作用。

利用好氧微生物、兼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清除水中有机物的技术,被称作生物处理技术。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按处理设施的载体不同,分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两种。

如以填料和膜片作为载体的各种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等处理设备属于生物膜法;以水为载体的各类曝气池、氧化沟等属于活性污泥法。

也有两者结合,在水中设置填料载体的接触氧化法等。

24种污水处理微生物菌相及指导意义

24种污水处理微生物菌相及指导意义

24种污水处理微生物菌相及指导意义微生物在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调试、后期稳定运行和工艺调整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污水处理指标作用,通过镜检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状况,可以获得该活性污泥的相关性状信息,对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下面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4种微生物的特征、生活环境以及对污水处理的影响,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一、楯纤虫(Aspidisca)【名称】楯纤虫【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体长:25-40µm体宽:18-29µm【形态】体形小,甲呈三边的圆形,前端最狭小,后端最宽阔而平直,少许钝圆,背面凸出,前触毛4根,倾斜的列成一行,腹触毛3根,列在前半部,臀触毛5根,相当长而细,倾斜的排列在后部。

【生态】以细菌为食物,生态范围较广,但对化学物质极为敏感,可作为有毒物质判定的生物指标。

楯纤虫可作为水质处理良好的指示生物,大量出现时,处理水BOD大多在15㎎/l以。

但楯纤虫过多时,2000个/ ml以上,不断地在活性污泥翻来翻去,也会影响污泥的沉降效果。

【图片】二、板壳虫(Colepidae)【名称】板壳虫(Colepidae)【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长:55---65微米宽:28---32微米【形态】身体呈圆桶状榴弹形,中间少许膨大,体长和体宽的比率约为2比1。

形态固定不变,或多或少呈棕褐色;由外质形成的板壳有15---20行,板壳由横沟分成六段,每段形成一定形式和数量的“窗格”。

纤毛均匀地分布在全身,胞口位于最前端,为纤毛所围裹不易看到。

【生态】板壳虫能捕食藻类,小型鞭毛虫,以及小的纤毛虫,也吸食已经死亡的轮虫。

经常出现在BOD负荷较低,溶解氧浓度高,处理水BOD低的时候。

【图片】三、棘尾虫(Stylonychia)【名称】棘尾虫(Stylonychia)【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长:110---120微米宽:45---50微米【形态】体形呈长椭圆形,但二侧差不多平行,在口缘处有凹陷,纤毛系统有8根前触毛,5根腹触毛,5根臀触毛,臀触毛的两根明显的突出在体外,身体非常强直,后面3根尾触毛长而坚硬不动,背有短的刚毛。

活性污泥微生物组成

活性污泥微生物组成

活性污泥微生物组成
1.活性污泥微生物及其作用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体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主要是细菌。

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
2.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值规律
纯菌种的间歇增殖规律已经学过——《水微生物学基础》,细胞增长过程中存在“对数增长期、减速增长期、内源呼吸期”。

同样,在多种菌种共存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的增长的过程,存在适应期、对数增长期、减速增长期、内源呼吸期。

下面从有机物量F、微生物量M、耗氧速率(有机物降解速率)、污泥活性四个方面分析各个阶段特征。

1)适应期
也称调整期、吸附期,底物投入后,微生物在新环境下与底物接触,先吸附但不分解,适应环境,酶系统发生变化,不分裂,但个体增大。

时间较短5-15min。

书上提到后期会发生增值,因量太少,一般不考虑。

2)对数增长期
吸附后,F/M高>2.2,在O2充足的条件下,降解速度很快、生物增长也很快,耗氧量最大,污泥活性很强但松散、凝聚沉降性较差。

3)减速增长期
随着F↓、M↑、使得F/M↓,底物的量限制着微生物增长速度,增长速度越来越缓慢,部分微生物不得不分解体内营养及不易降解的有机物,逐渐活性变差、沉降絮凝性提高,某点处微生物数量达到最高、总降解速度最快,维持一定时间后,环境中已很少有营养可被摄取,进入内源呼吸期。

4)内源呼吸期
F/M很小,充分曝气,混合液中营养耗尽,几乎全部微生物只能分解体内营养以维持生。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得特征及作用活性污泥中得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与藻类三种,此外还有真菌、病菌等。

微生物中细菌就是分解有机物得主角,其次原生动物也有一定得作用.活性污泥中主要以菌胶团与丝状菌存在,游离得细菌较少。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较多,经常出现得原生动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漫游虫、吸管虫、变形虫等.此外还有一些后生动物,如轮虫与线虫。

因此,活性污泥就是一个复杂得微生物世界。

对工艺管理者来说,应会识别微生物,并了解它对污水处理过程得指示作用.下面就是几钟生物相对活性污泥得指示情况:1、活性污泥良好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盖纤虫、累枝虫、聚缩虫、内管虫、独缩虫等吸附性原生动物。

如果此类微生物占总数得80%以上,个体在1000个/mL 以上得话,应该判断为具有高净化效率得活性污泥.2、活性污泥处于恶劣状况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波豆虫、豆型虫、草履虫、弹跳虫、屋滴虫(大多数为游泳型),可以判断为絮凝体细碎.严重恶化时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消失。

3、在活性污泥分散解体时出现微生物:辐射变形虫、多核变形虫、扇形变形虫等肉足类.可判断为絮体变小出水混浊,SS升高,而这类微生物急增时必须调整工艺状态,减少回流污泥量与通气量,则可以印制污泥解体.4、在活性污泥出现恢复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漫游虫、徐叶虫、徐管虫、尖毛等(全毛类)5、在活性污泥膨胀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浮游球衣藻与霉菌.丝壮菌就是造成污泥膨胀得诱导生物,丝壮菌大量增殖就是,则吸附型得原生动物急剧减少,污泥性能恶化,形成所谓得漂泥现象。

一旦出现丝壮菌增殖得趋势,4-7天后SVI急剧上升甚至会超过200。

6、进水负荷低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游仆虫、狭甲虫等生物。

判断为有机物较少,应增大曝气量。

溶解氧不足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扭头虫、丝壮菌等,此时污泥发黑并放出腐臭味,应增大曝气量。

曝气过量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肉足类及轮虫类,包括阿米巴虫,高负荷与毒物流入时出现得微生物主要有;盾纤虫与钟虫得锐减就是负荷过高与毒物流入得征兆,大多数微生物灭绝时活性污泥已被破坏,必须进行恢复。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特征和作用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特征和作用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特征和作用摘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主要取决于水中的微生物。

原生动物能用来改善水质、评价和指示污水厂的运行和处理效果。

根据原生动物的生物特征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种属、数量、活性等表现,通过其组成和数量的分析,可以迅速为活性污泥工艺提供有益的指示信息,从而指导污水厂的生产运行。

关键词活性污泥原生动物指示生物污水处理厂1 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形态原生动物门属真核原生生物界,是单细胞的微型动物,由原生质和一个或多个细胞核组成。

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相同,具有新陈代谢、运动、繁殖、对外界刺激的感应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等生理功能。

原生动物个体很小,长度一般在100~300 μm之间。

它们都具有细胞膜。

多数种属的细胞膜结实而富有弹性,从而使原生动物本体保持一定的体形。

但也有一些种属,例如变形虫,只有一层极薄的原生质膜,不能保持固定的体形。

原生动物一般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核,其形状多种多样,它们在其细胞内产生形态的分化,形成了能够执行各项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的胞器。

在运动胞器方面有鞭毛、伪足和纤毛;在营养胞器方面有胞口、胞咽和食物泡;用以排出废料和调节渗透压的胞器有伸缩泡等。

有些种类的原生动物的细胞膜内分布着肌丝,具有收缩变形的功能。

营养方式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分为以下几类:①动物性营养,以吞食细菌、真菌、藻类或有机颗粒为生,绝大多数原生动物为动物性营养,有些具有胞口、胞咽等摄食器;②植物性营养,在有阳光的条件下,一些含色素的原生动物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如植物性鞭毛虫,但种类和数量都很少;③腐生性营养,以死的机体或无生命的可溶性有机物质为生;④寄生性营养,以其它生物的机体(即寄主)作为生存的场所,并获得营养和能量。

分类1981年国际原生动物学会公布了原生动物分类系统,其中在水处理中常见的有三类:①肉足类,其细胞质可伸缩变动而形成伪足,作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运动速度达3 μm/s,典型的肉足类为变形虫属、简便虫属、表壳虫属和鳞壳虫属等;②鞭毛类,具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

活性污泥微生物指示作用

活性污泥微生物指示作用

活性污泥微生物指示作用
1、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是固着型纤毛虫,比如钟虫属、累枝虫属、盖虫属、聚缩虫属等,说明污泥凝聚沉降性能较好。

而且镜检时会发现轮虫等后生动物;
2、当出现大量游泳型纤毛虫类原生动物,比如豆形虫、肾形虫、草履虫时,说明活性污泥的菌胶团尚未形成良好状态,处于曝气启动阶段;
3、当曝气混合液中出现大量扭头虫时,说明曝气池内已经发生厌氧反应;
4、当混合液中各种变形虫和轮虫出现大量繁殖时,说明曝气过度,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变差;
5、当出现大量游仆虫属时、鞍甲轮虫属、异尾轮虫属等原生动物时,表示进水浓度极低;
6、当盾纤虫数量急剧减少时,说明混合液有冲击负荷和有毒物质进入;
7、当出现鞭毛虫(一般只有波豆虫属和屋滴虫属)时,说明活性污泥性能差;
8、当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都消失时,表示活性污泥状态极端恶化;
9、当出现漫游虫属、斜管虫属、尖毛虫属等缓慢游动或者匍匐前进的原生动物时(类似于曝气启动阶段),表示活性污泥状况在渐渐好转。

活性污泥中常见微生物

活性污泥中常见微生物

活性污泥中常见微生物微生物在调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指示左右,通过镜检而根据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发现该活性污泥的好差,其指示作用有:(1) 着生的缘毛目多时,处理效果良好,出水BOD和浊度低。

(如5小口钟虫、八钟虫、沟钟虫、褶钟虫、瓶累枝虫、微盘盖虫、独缩虫)这些缘毛目的种类都固定在絮状物上,并随之而翻动,其中还夹杂一些爬行的栖纤虫、游仆虫、尖毛虫、卑气管叶虫等,这说明优质而成熟的活性污泥。

(2) 小口钟虫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很好时往往就是优势菌种。

(3) 如果大量鞭毛虫出现,而着生的缘毛目很少时,表明净化作用较差。

(4) 大量的自由游泳的纤毛虫出现,指示净化作用不太好,出水浊度上升。

(5) 如出现主要有柄纤毛虫,如钟虫、累枝虫、盖虫、轮虫、寡毛类时,则水质澄清良好,出水清澈透明,酚类去除率在90%以上。

(6) 根足虫的大量出现,往往是污泥中毒的表现。

(7) 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累枝虫的大量出现,则是污泥膨胀、解絮的征兆。

(8) 而在印染废水中,累枝虫则作为污泥正常或改善的指示生物。

(9) 在石油废水处理中钟虫出现是理想的效果。

(10) 过量的轮虫出现,则是污泥要膨胀的预兆。

(11) 另在一些对原生动物不宜生长的污泥中,主要看菌胶团的大小用数量来判断处理效果。

如何根据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来判断污泥的状况? (1)活性污泥净化性能良好时出现的微生物有钟虫、累枝虫、楯纤虫、盖纤虫、聚缩虫及各种后生动物及吸管虫类等固着性生物或匍匐型生物,当这些生物的个数达到1000个/mL以上,占整个生物个体数80%以上时,可以断定这种活性污泥具有较高的净化效果。

(2)活性污泥净化性能恶化时出现的生物有多波虫、侧滴虫、屋滴虫、豆形虫等快速游泳的生物。

这时絮体很碎约100um大小。

严重恶化时只出现多波虫、屋滴虫。

极端恶化时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都不出现。

(3)活性污泥由恶化状态进行恢复时出现的生物为漫泳虫、斜叶虫、斜管虫、尖毛虫等缓慢游泳型或匍匐型生物。

【干货】活性污泥微生物组成、作用、增值规律、净化过程及影响因素

【干货】活性污泥微生物组成、作用、增值规律、净化过程及影响因素

【干货】活性污泥微生物组成、作用、增值规律、净化过程及影响因素1. 活性污泥微生物及其作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体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主要是细菌。

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2. 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值规律纯菌种的间歇增殖规律已经学过——《水微生物学基础》,细胞增长过程中存在“对数增长期、减速增长期、内源呼吸期”。

同样,在多种菌种共存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的增长的过程,存在适应期、对数增长期、减速增长期、内源呼吸期。

下面从有机物量F、微生物量M、耗氧速率(有机物降解速率)、污泥活性四个方面分析各个阶段特征。

1) 适应期也称调整期、吸附期,底物投入后,微生物在新环境下与底物接触,先吸附但不分解,适应环境,酶系统发生变化,不分裂,但个体增大。

时间较短5-15min。

书上提到后期会发生增值,因量太少,一般不考虑。

2) 对数增长期吸附后,F/M高>2.2,在O2充足的条件下,降解速度很快、生物增长也很快,耗氧量最大,污泥活性很强但松散、凝聚沉降性较差。

3) 减速增长期随着F↓、M↑、使得F/M↓,底物的量限制着微生物增长速度,增长速度越来越缓慢,部分微生物不得不分解体内营养及不易降解的有机物,逐渐活性变差、沉降絮凝性提高,某点处微生物数量达到最高、总降解速度最快,维持一定时间后,环境中已很少有营养可被摄取,进入内源呼吸期。

4) 内源呼吸期F/M很小,充分曝气,混合液中营养耗尽,几乎全部微生物只能分解体内营养以维持生命,活性变差、凝聚沉降性好,出现原生动物、污泥量减少、水变清。

由以上分析看,要利用活性污泥净化污水,必须发挥其吸附性、降解性、凝聚沉降性,但对数增长期凝聚沉降性差、内源呼吸期降解太慢,只有减速增长期的末端同时具备较好的降解性、沉降性、供氧条件也容易满足。

因此传统活性污泥法系统(普通曝气池)将反应条件控制在减速增长起末端。

3. 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过程生物处理的实质是污染物(营养物)被转化为无机物和细胞质,活性污泥法即是如此。

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组成介绍

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组成介绍

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组成介绍好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由细菌组成。

其数量可占污泥中微生物总量的90% ~95%左右,在处理某些工业废水的活性污泥中甚至可达100%。

此外污泥中还有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微型动物,在处理某些工业废水的活性污泥中还可见到酵母、丝状真菌、放线菌以及微型藻类。

1.菌胶团菌胶团是活性污泥的结构和功能中心,是活性污泥的基本组分,一旦菌胶团受到破坏,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将明显下降或丧失。

在活性污泥培养的早期。

可以看到大量新形成的典型菌胶团,它们可以呈现指状、垂丝状、球状、蘑菇状等多种形式。

进入正常运转阶段的活性污泥,具有很强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能力的菌胶团会把污水中的杂质和游离微生物吸附在其上,形成活性污泥絮凝体。

因此,除少数负荷较高、处理污水碳氮比较高的活性污泥外,只能在絮粒边缘偶尔见到典型的新生菌胶团。

细菌形成菌胶团后,可以防止被微型动物所吞噬,并在一定程度上免受污水中有毒物质的影响,而且具有很好的沉降性能、有利于混合液在二沉池迅速完成泥水分离。

通过观察菌胶团的颜色、透明度、数量、颗粒大小及结构松紧程度等可以判断和衡量活性污泥的性能。

新生菌胶团无色透明、结构紧密,吸附氧化能力强、活性高;老化的菌胶团颜色深、结构松散,吸附氧化能力差、活性低。

2.丝状细菌丝状细菌同菌胶团细菌一样,是活性污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长丝状形态有利于其在固相上附着生长,保持一定的细胞密度,防止单个细胞状态时被微型动物吞食;细丝状形态的比表面积大,有利于摄取低浓度底物。

在底物浓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比胶团菌增殖速度快,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则比胶团菌增殖速度慢。

丝状细菌增殖速率快、吸附能力强、耐供氧不足能力以及在低基质浓度条件下的生活能力都很强,因此在污水生物处理生态系统中存活的种类多、数量大。

活性污泥中丝状微生物包括丝状细菌、丝状真菌、丝状藻类等细胞相连且形成丝状的菌体,其中以丝状细菌最为常见,它们同菌胶团细素—起。

活性污泥常见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常见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常见的微生物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微生物在调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指示左右,通过镜检而根据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发现该活性污泥的好差,其指示作用有:(1) 着生的缘毛目多时,处理效果良好,出水BOD5和浊度低。

(如小口钟虫、八钟虫、沟钟虫、褶钟虫、瓶累枝虫、微盘盖虫、独缩虫)这些缘毛目的种类都固定在絮状物上,并随窗之而翻动,其中还夹杂一些爬行的栖纤虫、游仆虫、尖毛虫、卑气管叶虫等,这说明优质而成熟的活性污泥。

(2) 小口钟虫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很好时往往就是优势菌种。

(3) 如果大量鞭毛虫出现,而着生的缘毛目很少时,表明净化作用较差。

(4) 大量的自由游泳的纤毛虫出现,指示净化作用不太好,出水浊度上升。

(5) 如出现主要有柄纤毛虫,如钟虫、累枝虫、盖虫、轮虫、寡毛类时,则水质澄清良好,出水清澈透明,酚类去除率在90%以上。

(6) 根足虫的大量出现,往往是污泥中毒的表现。

(7) 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累枝虫的大量出现,则是污泥膨胀、解絮的征兆。

(8) 而在印染废水中,累枝虫则作为污泥正常或改善的指示生物。

(9) 在石油废水处理中钟虫出现是理想的效果。

(10) 过量的轮虫出现,则是污泥要膨胀的预兆。

另在一些对原生动物不宜生长的污泥中,主要看菌胶团的大小用数量来判断处理效果。

相关微生物的图片提供如下:1、变形虫(阿米巴)amoeba.顾名思义,变形虫是能变形的。

不过这种变形也是有限度的。

?一些种类的变形虫能向四外伸出假足,以探查水中的化学成分,决定移动方向。

而有些种类根本没有假足。

他们猎食时覆盖它的猎物,把猎物裹起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食物泡,食物泡可以消化吸收猎物。

?大多数变形虫对人体无害,但有几种变形虫能产生人类疾病:阿米巴痢疾,主要发生在贫穷国家。

变形虫食性广,单细胞藻类,细菌,小原生动物,真菌,有机碎片等皆是它们的食物. 变形虫生命力强,在条件不好时,可以形成一个包囊(休眠体)度过难关。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特征及作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与藻类三种,此外还有真菌、病菌等。

微生物中细菌就是分解有机物的主角,其次原生动物也有一定的作用。

活性污泥中主要以菌胶团与丝状菌存在,游离的细菌较少。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较多,经常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漫游虫、吸管虫、变形虫等。

此外还有一些后生动物,如轮虫与线虫。

因此,活性污泥就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世界。

对工艺管理者来说,应会识别微生物,并了解它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指示作用。

下面就是几钟生物相对活性污泥的指示情况:1、活性污泥良好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盖纤虫、累枝虫、聚缩虫、内管虫、独缩虫等吸附性原生动物。

如果此类微生物占总数的80%以上,个体在1000个/mL以上的话,应该判断为具有高净化效率的活性污泥。

2、活性污泥处于恶劣状况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波豆虫、豆型虫、草履虫、弹跳虫、屋滴虫(大多数为游泳型),可以判断为絮凝体细碎。

严重恶化时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消失。

3、在活性污泥分散解体时出现微生物:辐射变形虫、多核变形虫、扇形变形虫等肉足类。

可判断为絮体变小出水混浊,SS升高,而这类微生物急增时必须调整工艺状态,减少回流污泥量与通气量,则可以印制污泥解体。

4、在活性污泥出现恢复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漫游虫、徐叶虫、徐管虫、尖毛等(全毛类)5、在活性污泥膨胀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浮游球衣藻与霉菌。

丝壮菌就是造成污泥膨胀的诱导生物,丝壮菌大量增殖就是,则吸附型的原生动物急剧减少,污泥性能恶化,形成所谓的漂泥现象。

一旦出现丝壮菌增殖的趋势,4-7天后SVI急剧上升甚至会超过200。

6、进水负荷低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游仆虫、狭甲虫等生物。

判断为有机物较少,应增大曝气量。

溶解氧不足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扭头虫、丝壮菌等,此时污泥发黑并放出腐臭味,应增大曝气量。

曝气过量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肉足类及轮虫类,包括阿米巴虫,高负荷与毒物流入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盾纤虫与钟虫的锐减就是负荷过高与毒物流入的征兆,大多数微生物灭绝时活性污泥已被破坏,必须进行恢复。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通常,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类相对稳定,但当环境条件改变, 优势菌种会变化。
二、好氧活性污泥净化废水的作用机理
吸附
微生物氧化分解
原生动物吞食
三、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指示作用 1、活性污泥外观的指示作用 颜色浅、无色透明、结构紧密 ——吸附氧化能力强,沉降性能良好 2、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指示作用 根据生物演替判断活性污泥的成熟程度 根据生物种类判断活性污泥和处理水质的效果 轮虫——污泥状况良好,出水水质较好 线虫——系统缺氧,出水水质差 游泳型纤毛虫和鞭毛虫——污泥结构松散,出水水质较 差 根据生物形态和数量变化判断处理条件
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及其作用
一、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1、构成正常活性污泥的主要细菌
假单胞菌属
亚硝化单胞菌属
固氮菌属
微丝菌属
大肠杆菌属
螺菌属
一、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1、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
活性污泥的成熟度与原生动物的种类分布 植物性鞭毛虫 肉足虫 动物性鞭毛虫 游动型纤毛虫 固着型纤毛虫 轮虫 活 性 污 泥 逐 步 成 熟
谢谢!

活性污泥中的指示生物

活性污泥中的指示生物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三种,此外还有真‎菌、病菌等。

微生物中细‎菌是分解有‎机物的主角‎,其次原生动‎物也有一定‎的作用。

活性污泥中‎主要以菌胶‎团和丝状菌‎存在,游离的细菌‎较少。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较‎多,经常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漫游虫、吸管虫、变形虫等。

此外还有一‎些后生动物‎,如轮虫和线‎虫。

可以所,活性污泥是‎一个广阔的‎微生物世界‎。

对工艺管理者来说,应会识别微‎生物,并了解它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指示作用。

下面是几钟‎生物相对活‎性污泥的指‎示情况:1、活性污泥良‎好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盖纤虫、累枝虫、聚缩虫、内管虫、独缩虫等吸‎附性原生动‎物。

如果此类微‎生物占总数‎的80%以上,个体在10‎00个/mL以上的‎话,应该判断为‎具有高净化‎效率的活性‎污泥。

2、活性污泥处‎于恶劣状况‎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波豆虫、豆型虫、草履虫、弹跳虫、屋滴虫(大多数为游‎泳型),可以判断为‎絮凝体细碎。

严重恶化时‎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消‎失。

3、在活性污泥‎分散解体时‎出现微生物‎:辐射变形虫‎、多核变形虫‎、扇形变形虫‎等肉足类。

可判断为絮‎体变小出水‎混浊,SS升高,而这类微生‎物急增时必‎须调整工艺‎状态,减少回流污‎泥量和通气‎量,则可以印制‎污泥解体。

4、在活性污泥‎出现恢复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漫游虫、徐叶虫、徐管虫、尖毛等(全毛类)5、在活性污泥‎膨胀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浮游球衣藻‎和霉菌。

丝壮菌是造‎成污泥膨胀‎的诱导生物‎,丝壮菌大量‎增殖是,则吸附型的‎原生动物急‎剧减少,污泥性能恶‎化,形成所谓的‎漂泥现象。

一旦出现丝‎壮菌增殖的‎趋势,4-7天后SV‎I急剧上升‎甚至会超过‎200。

6、进水负荷低‎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游仆虫、狭甲虫等生‎物。

判断为有机‎物较少,应增大曝气‎量。

溶解氧不足‎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扭头虫、丝壮菌等,此时污泥发‎黑并放出腐‎臭味,应增大曝气‎量。

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相及其指导作用PPT课件

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相及其指导作用PPT课件
武汉市汤逊湖污水处理厂
模拟特殊环境下镜检结果及相关分析
低污泥负荷 过度充氧
进水pH值过高 进水pH值过低 有毒物质进入活性污泥系统 营养物质配比不均衡
低过污度泥充负氧荷
模 下 镜拟 的 检关特 活 结分殊 性 果析环 污 及境 泥 相 前没经量游变境由小活累纤集未物6发2复活累纤首时不2数大由到前2但2现后当体小44846有过开泳形下于。性枝毛盖发。现正性枝毛先后强量量于恢期活脱生磷形小小小小小时太2始型虫的内污虫活虫现大常污虫活中,。和微没复效性柄动元较有时时时时时4后大减微、微源泥单性适变量。泥单性毒轮活生有。果等不现物素小毒小后后后镜,,营变少生游生呼颜束不应形死对束不的虫性物排不固减象体不的物时,,,检各混养进化,物仆物吸色上强能虫亡p上强是的上尸泥明型。。现足原质的 生各 沟 中种 合 H物水。钟数虫数作变个。力、的个。轮数都体系显原不时生进曝物,种钟值微液质p虫量、量用成体较游钟体虫量出。统。生出,动入气量大生虫有H生p配类开吸开,乳数强仆虫数等锐现,动营变物活,和量H物、值一物比值开始管始生白量。虫。量后减了生物养形数性固生固均累过定的比恢始增虫增物色逐等逐生,降物数不虫量污着物着出枝高低的数均复出加等加体,渐游渐动且低活量足、锐泥型活型现虫缓量衡至现。低。形并减泳减物纤。性开的游减系微性微中、冲和6脱负逐有少型少。毛并不始现仆,统生逐生毒独作~种7柄荷渐生,微,活发能减象虫此6物渐物现缩用,类小,环变物且生且性现得少。等现数恢出象虫。,。、
厂区概况
武汉市汤逊湖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量5万立方米/天,实际处 理量为5.35万立方米/天,服务面积43平方公里。
采用DE氧化沟工艺。
出水CODcr、BOD5、pH值、色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粪 大肠菌群须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活性污泥常见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常见的微生物

微生物在调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指示左右,通过镜检而根据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发现该活性污泥的好差,其指示作用有:(1) 着生的缘毛目多时,处理效果良好,出水BOD5和浊度低。

(如小口钟虫、八钟虫、沟钟虫、褶钟虫、瓶累枝虫、微盘盖虫、独缩虫)这些缘毛目的种类都固定在絮状物上,并随窗之而翻动,其中还夹杂一些爬行的栖纤虫、游仆虫、尖毛虫、卑气管叶虫等,这说明优质而成熟的活性污泥。

(2) 小口钟虫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很好时往往就是优势菌种。

(3) 如果大量鞭毛虫出现,而着生的缘毛目很少时,表明净化作用较差。

(4) 大量的自由游泳的纤毛虫出现,指示净化作用不太好,出水浊度上升。

(5) 如出现主要有柄纤毛虫,如钟虫、累枝虫、盖虫、轮虫、寡毛类时,则水质澄清良好,出水清澈透明,酚类去除率在90%以上。

(6) 根足虫的大量出现,往往是污泥中毒的表现。

(7) 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累枝虫的大量出现,则是污泥膨胀、解絮的征兆。

(8) 而在印染废水中,累枝虫则作为污泥正常或改善的指示生物。

(9) 在石油废水处理中钟虫出现是理想的效果。

(10) 过量的轮虫出现,则是污泥要膨胀的预兆。

??? 另在一些对原生动物不宜生长的污泥中,主要看菌胶团的大小用数量来判断处理效果。

??? 相关微生物的图片提供如下:1、变形虫(阿米巴)amoeba.??? 顾名思义,变形虫是能变形的。

不过这种变形也是有限度的。

???? 一些种类的变形虫能向四外伸出假足,以探查水中的化学成分,决定移动方向。

而有些种类根本没有假足。

他们猎食时覆盖它的猎物,把猎物裹起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食物泡,食物泡可以消化吸收猎物。

???? 大多数变形虫对人体无害,但有几种变形虫能产生人类疾病:阿米巴痢疾,主要发生在贫穷国家。

??? 变形虫食性广,单细胞藻类,细菌,小原生动物,真菌,有机碎片等皆是它们的食物. 变形虫生命力强,在条件不好时,可以形成一个包囊(休眠体)度过难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特征及作用
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物质,在废水生物处理中,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处理构筑物及何种工艺流程,都是通过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使活性污泥具有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机物的活力,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处理后出水水质的好坏同组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活性有。

活性污泥是由细菌、微型动物为主的微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所形成的茶褐色的絮凝体。

其中的微生物主要由细菌组成,细菌主要有菌胶团细菌和丝状菌,数量可占污泥中微生物总量的90%~95%左右,细菌在有机废水的处理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如在A-B活性污泥法中,A段在很高的负荷下运行,停留时间、污泥龄期都相对较短,在这种情况下,较高级的真核微生物无法生存,只有某些短世代的原核细菌才能适应、生存并得以生长繁殖。

此外,活性污泥中还有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微型动物。

在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存在大量的原生动物和部分微型后生动物,通过辨别认定其种属,据此可以判别处理水质的优劣,因此将微型动物称为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指示生物。

1微生物类群的分类
1.1肉足虫
其细胞质可伸缩变动而形成伪足,作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常见的有变形虫和表壳虫。

1.2鞭毛虫
具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鞭毛是其运动器官,常见的有滴虫、聚屋滴虫、眼虫、豆形虫和粗袋鞭虫等。

1.3纤毛虫
动物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纤毛,作为运动或摄食的工具,具有胞口、口围等吞噬和消化的器官,分固着型和游泳型两种,常见的游泳型有漫游虫、草履虫、管叶虫、斜管虫等;常见的固着型有钟虫、盖虫、独缩虫、聚缩虫、吸管虫、累枝虫等。

1.4后生动物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是不经常出现的,在出水水质较好或较稳定时出现,常见的有轮虫、红斑票贝体虫等。

根据污水厂两年的镜检记录,红斑票贝体虫平时几乎不见,多在8-9月份出现,这时水温较高,一般为22℃左右。

2代谢捕食方式
①通过体表吸收溶解性的有机物,吞噬废水中细小的有机物颗粒,经过新陈代谢作用,然后使之氧化分解为稳定的无机物。

②捕食细菌或游离细菌,维持活性污泥系统中生态平衡及改善出水水质。

通过捕食细菌,能促进细菌的生长,使细菌的生长能维持在对数生长期,防止种群的衰老,提高细菌的活力;由于游离细菌密度小,较难沉淀,易被出水带出而影响水质,微型动物吞噬游离可大大改善水质。

③固着型纤毛虫及吸管虫还可分泌粘液,使之附着在絮凝体上生长;对悬浮颗粒及细菌均有吸附作用,从而有利于菌胶团及絮体的形成。

3提高出水水质方面的作用
①通过某些原生动物的分泌物,在沉降过程中促进游离细菌的絮凝作用,提高细菌的沉降效率和去除率。

②原生动物捕食细菌,提高细菌活动能力,提高对可溶性有机物的摄取能力。

③原生动物和细菌一起,共同摄食病原微生物。

4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指示作用
4.1活性污泥良好时
当活性污泥性能良好时,活性污泥表现为絮凝体较大,沉降性好,镜检观察出现的生物有钟虫属、盖虫属、有肋木盾纤虫属、独缩虫属、聚缩虫属、各类吸管虫属、轮虫类、累枝虫属、寡毛类等固着型种属或匍匐型种属。

4.2活性污泥恶化时
活性污泥恶化时,絮凝体较小,出现的生物有豆形虫属、滴虫属和聚屋滴虫属等快速游泳型的生物。

当污泥严重恶化时,微型动物大面积死亡或几乎不出现,污泥沉降性下降,处理水质能力差。

4.3从恶化恢复到正常时
活性污泥从恶化恢复到正常,在这段过渡期内出现的生物有漫游虫属、管叶虫属等慢速游泳型或匍匐型的生物。

4.4活性污泥膨胀时
活性污泥膨胀多发生在秋冬季节,此时污泥沉降性差,30min沉降比高,而污泥浓度相对较低,导致污泥指数SVI值相对偏高。

丝状菌是导致污泥膨胀的主要生物,由于丝状菌大量繁殖,活性污泥呈棉絮状,颗粒细碎且颜色相对较浅。

4.5溶解氧不足时
曝气池中溶解氧持续不足时,活性污泥颜色较正常时发黑,并散发出臭味。

4.6溶解氧过高时
在一般情况下,每毫升活性污泥中通过镜检,可以观察到300个左右轮虫,而在正常情况下,很少能观察到肉足类生物。

当曝气池中持续曝气量过高时,会出现大量的肉足类及轮虫类生物。

4.7进水浓度和BOD负荷过低时
当污水浓度和BOD负荷过低时会出现表壳虫属,也标志着出现了硝化作用。

4.8其他环境变化时
当活性污泥中指示性生物量急剧减少时,可能是受到有毒物质的影响或某些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此时必须相应采取措施以减小对微生物的影响。

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对曝气池内微生物进行的镜检,是对活性污泥运行状态的判断,是污水处理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

根据曝气池内微生物种群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工艺调整措施,确保活性污泥处于良好状态、污水处理达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