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见自然灾害共85页
中国常见自然灾害

(二) 区域性寒潮
寒 潮
寒潮过程的划分
(三) 全国性寒潮 凡同样影响强度的站点数达到区域性寒潮 标准的一半以上时,则作为“强冷空气”
(四) 区域性寒潮
凡同样影响强度的站点数达到强冷空气 标准的一半以上时,或日平均气温的过 程总降温7 ℃ ,负距平的绝对值>3 ℃的 总站数20站;或虽未达上述标准,但造 成了一定灾害的过程,一律作为“一般 冷空气”
其他
7%
台风、冰雹
11%
洪涝
27%
干旱
55%
1989—— 2002 年平均各
类气象灾害引起的受灾面 积与受灾农作物总面积的 百分比 ( 资料来源于国家气候中心
)
雨 涝
是由于长时间降水偏 多,使农田受淹、江河 洪水泛滥, 从而造成 工农业生产严重损失, 交通中断,甚至造成重 大人员伤亡。
是中国仅次于干旱的气候 灾害, 雨涝每年造成的粮食损 失约占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总 损失的27. 5%, 个别严重雨 涝年份损失更严重。全国平 均每年洪涝受灾耕地约 0.07×108 ~ 0. 1 ×108 hm2 ( 1. 0~ 1. 5 亿亩)
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
青藏高原灾害带
青、藏及川西北
西北灾害带
青藏高原灾害带
海洋灾害带
暴风雪、地震、 寒潮、雪崩等
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
小结
海洋
东部和南部海域 台风、风暴潮、赤潮等
东南沿海
东部 中部 西部 青藏高原
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 台风、风暴潮、 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
第三级阶梯 洪涝、旱灾、病虫害等 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阶梯 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西北内陆的新、甘、宁、内蒙古西部地区 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 青、藏及川西北 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暴雨或冰雪融水短时间内提供充足的水源。
分别介绍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三种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危害,让学生加深对这三种主要地质灾害的理解,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
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了解这些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是为了有效地防御灾害,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左图是寒潮过后,人们在抢救牲畜。右图是受寒潮带来的冻雨的影响,电力设施倒塌。
结合图片,介绍和分析四种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危害。
主要的地质灾害
除了气象灾害外,我国也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2008年汶川发生8.0级地震、2009年青海玉树发生地震、2010年甘肃舟曲遭受泥石流重创、2013年四川雅安发生地震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我们称为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往往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微课讲稿)
环节
PPT截图
微课脚本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好,这一讲的内容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常常带来巨大的损失,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们先来看两组图,回顾一下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发生在我们国家的特大自然灾害。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被称为“汶川大地震”。
同学们可以在图中找到滑坡体,滑坡损毁了道路,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泥石流具有发生范围小、流速快、破坏性强、偶发性的特点。在泥石流发生后,往往会造成农田、城镇、村庄、公路、桥梁、水电站的损毁,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我国的泥石流灾害:包括暴雨泥石流和冰川泥石流
(1)空间分布:P54
分布广但不均匀;
以燕山、太行山等山脉连线为界:
以西多呈带状或片状分布;主要
分布区:华北山地、黄土高原、秦
岭山地、川滇山地、青藏高原东南
山地(冰川);
(2)成因:P52阅读
以东多呈零星分布。
自然原因:地形起伏大(坡度大);岩石破碎;植被覆盖较差;
华北地区干旱越来越严重 的社会经济原因?
华北地区 干旱严重 的原因?
云贵高原干旱 严重的地形、 地质原因?
浙江洪涝发生月份以及 原因?
从降水的角度分析, 广东洪涝多发原因?
我国de降水 特点
冷气流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注四意、观五察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降水 特点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梅 雨雨
蝗虫的生态习性:喜晒太阳,喜欢温暖干
燥的昆虫
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
10%~20%
蝗灾与旱灾相伴而生。
我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
蝗”的记载。
②农作物因素:农作物本身的抗虫性及
栽培措施
蝗虫吃玉米、小麦、水稻等,不吃大豆、果树等, 因此在蝗虫发生地尽量多种植大豆、果树等。
③害虫天敌因素:维持生态平衡可抑 制害虫增殖等。 (3)蝗灾的防治措施:
中路 东路
(2)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我国后,经河套 一带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影响我国大部分 地区。
(3)东路:从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我国东北地 区,经华北地区南下。
西路 中路 东路
5、我国不易受 寒潮侵袭的地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广东、 海南、台湾一带。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ppt(湘教版选修5)PPT课件

• 长江区 长江中下游和钱塘江流域,这里雨量 充沛,物产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产区, 这里旱灾多发季节是7~8月,故称伏旱。伏旱 期间,季风雨带已经北移,而这一地区高温,
蒸发强烈,有时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城市供 水。有的年份,雨季(以梅雨期为主)降水不多, 还可形成夏旱或夏秋连旱。
• 华南区 华南是全国雨季最长的地区。除由季 风引起的降雨外,还多台风等热带系统形成的 降水。但这里气候炎热,蒸发强度大,广西等 地岩溶地貌使雨水容易流失,加上该地区经济 发达,全年都能种植,故一年四季都会出现旱 灾。就危害而言,以夏秋旱灾为主,春旱次之。 沿海地区的旱灾频率与强度均超过内陆。台湾 由于中央山脉阻挡东北季风,故其西部平原在 冬春是旱季。严重春旱常席卷华南全区,夏秋 旱则地方性明显。
• 干旱对干旱区、半干旱区与旱灾区的影响不同。 干旱区年年干旱,属荒漠状态,几乎没有旱灾, 即使有旱灾也只能造成对全国来说微不足道的 损失。半干旱区许多地方“十年九旱”。但是, 这里的经济与人口靠少量降水维持,特别是牧 业与少量旱作农业。一些完全依靠融水灌溉的 绿洲农业不受当地干旱的影响,而是决定于来 水的多少。干旱影响最大的旱灾区,恰是长年 雨水较多、干旱程度较低的地区。正是在这样 的地区才有稠密的人口与繁荣的经济,受到偶 发性干旱的影响,就会形成重大的灾害。
• (2)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减少污染、浪费, 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价; 控制人口数量;海水淡化。
• (3)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 充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 水渗入地下;横断山区地势起伏,落差大,水 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高中地理课件-中国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台风、寒潮、风沙等海洋灾害:海啸、风暴潮、赤潮、咸潮等生物灾害:蝗灾、鼠灾、生物入侵、森林火灾等1.1.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形成原因影响地区带来后果寒潮秋末、冬季、春初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的强冷空气侵入除西藏、云南南部等地外的大部分地区严寒、大风、霜冻,影响生产和生活台风夏、秋季节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西北太平洋最多东南沿海地区狂风暴雨带来灾害,但可缓解伏旱旱灾、洪涝春夏多旱、夏季多涝降水季节不均,年际变化大,台风带来的暴雨大部分地区常交替出现水旱灾害给国民经济、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沙尘暴春季源于蒙古和我国沙漠地区,在春季随风来袭西北、华北地区,有时侵袭到江淮地区破坏草原,加速荒漠化,影响交通2.2.2.对所有自然灾害采取的对策共同之处有:①加强对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预警系统;②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RS/GIS/GNSS),实施预防措施;③建立健全各种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环保意识与减灾意识。
自然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自然属性:再生性质: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总特点:总量大、人均不足、分布不均1.1.2.3.l 中国人均水资源3.3.水能资源4.矿产资源省区主要产地黑龙江鸡西、鹤岗、双鸭山河北开滦、峰峰山东兖州江苏徐州贵州六盘水陕西神府宁夏石嘴山辽宁抚顺、阜新河南平顶山、义乌山西大同、平朔、阳泉安徽淮北、淮南四川攀枝花内蒙古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准格尔、东胜煤炭资源4.油气资源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及东部浅海大陆架地区。
4.非能源矿产矿产主要产地省区铁鞍山辽宁迁安河北邯郸河北白云鹗博内蒙古自治区大冶湖北马鞍山安徽攀枝花四川镜铁山甘肃石碌海南4.非能源矿产锑锡矿山湖南钨大余武宁江西铅锌水口山湖南锡铁山青海钼杨家杖子辽宁金堆城陕西铜德兴江西铜陵安徽东川云南白银甘肃矿产主要产地省区4.非能源矿产汞铜仁贵州镍金昌甘肃金招远山东锰湘潭湖南桂平广西壮族自治区锡个旧云南矿产主要产地省区能阳能5.核能6.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化学资源舟山渔场长芦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

干旱干旱的起因确实在于气候变化,而推动这个变化的还是人类的手。
大量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是全球变暖的根本驱动力。
降雨量不足是春旱严重的原因之一。
华北地区春旱:时间:3--5月原因:1.北方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夏季风弱,雨季未到,降水较少;2.春耕需水量大,但雨季未到,地下水位低;3.受反气旋控制,天气多大风,加剧地区水分蒸发。
危害:1.造成地区春种农作物严重干旱,粮食减产或者枯死;2.土壤沙化,造成严重的沙尘暴;3.流行病毒兴起,对人畜健康产生威胁。
治理措施:1.植树种草、培植防护林,防止水土流失(三北防护林)。
2.建立有效的检测机制,及时监管并发布旱情预测;3.政府各部门及时协调,建立有效、及时的抗旱体系,在发生旱灾能够快速反应;4.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发展滴、喷灌;5.跨流域调水。
长江地区伏旱:时间:7--8月份原因:1.夏季风北移到黄河流域,长江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少雨;2.人类围湖造田,自然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危害:1.造成农作物过旱,粮食减产;2.加剧流行病多发,对人畜健康造成危害;防御措施: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和救灾工作;2、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远距离调水等应急供水方案,采取提外水、打深井、车载送水等多种手段,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牲畜饮水;3、限时或者限量供应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缩小或者阶段性停止农业灌溉供水;4、严禁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暂停排放工业污水;5、气象部门适时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
南水北调工程调水原因:1.南北方水文分布不均,北方多干旱,南方多涝灾;2.北方工、农、生活用水大,本地水资源缺乏,造成发展制约;三线方案:东线方案:长江下游--天津惠及范围:苏、皖、鲁、冀、津五省市优势:1.可以利用京杭大运河河道,开发难度小;2.流经地区人口众多,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区域,需求量大;3.联通长江、淮河、黄河水域,提供便利的内河航运。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

时间
涉及省市
旱情
2009年
中国多省遭遇严重干旱
连续3个多月,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 15个省、市未见有效降水。冬小麦告急,大小 牲畜告急,农民生产生活告急。不仅工业生产 用水告急,城市用水告急,生态也在告急。 据统计,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现已达1500 多万亩。仅昆明山区就有近1.9万公顷农作物受 旱,13多万人饮水困难。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24亿亩,897万人、752 万头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中央财政先后 下达特大抗旱补助费2.23亿元。 全市伏旱日数普遍在53天以上,12区县超过 58天。直接经济损失71.55亿元,农作物受旱面 积1979.34万亩,815万人饮水困难。
一)成因
1.地壳板块滑移漂移,导致表层水分渗透流失转移,使地表丧 失水分 2.水土流失,植树被破坏 3.天文潮汛期所致,季风气候出现异常导致雨季缩短、雨量减 少 4.水利工程缺乏或者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没有涵养水源 5.没有顺应洪涝和干旱汛期规律,做到洪涝时蓄水涵养,干旱 期取水调水,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水资源动态平衡 6.其他
2005年华南南部现严重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年来少见严重初春旱2004年中国南方遭受53年来罕见干旱造成经济损失40多亿元720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2003年江南和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秋连旱其中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伏秋冬连旱旱情严重干旱面积大达4054万公顷受灾面积609亿亩成灾面积402亿亩
三)地震逃生
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 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 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 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 能从室内跑出去。 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 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 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 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 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 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 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 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 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 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 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课件

沿海或越南沿海 登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菲律宾以东洋
西北 路径
面向西北方向 移动,穿过台 湾岛或琉球群
岛
在我国台湾以及福 建、浙江和江苏 沿海一带登陆
从菲律宾以东洋
• (3)台风不的利影影响响
有利影响
大风、暴雨、风暴潮, 带来降水,一是缓
淹没农田,倒塌房 解旱情,二是降
屋寒潮活动时间上的规律 温解暑
寒潮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两个特点:(1)季节性:主要发生
• 舟曲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地 势 西 北 高 、 东 南 低 , 年 均 降 水 量 400 毫 米~800毫米,白龙江穿城而过。直至20世 纪50年代,舟曲县全境还是被森林覆盖, 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湿润,素有“陇上桃 花源”之称。
• 材料二
• (1)泥石流属于____________灾害(填灾害类 型)。
• (2)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 并分析原因。
•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1951~1981年地表 温度越高,寒潮的频次越低,大致呈负相关。 这是因为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强盛,冷空 气活动频繁,因此寒潮频次高。第(2)题,寒潮 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是春季和秋 季。因为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秋季主要为收 获季节,农作物受冻减产。
主 蒙古的蝗区;②沿海 华北和西南区的 要 蝗区:渤海蝗区和黄 大部以及西北区 分 海蝗区;③内涝蝗区: 的少数地区;② 布 河北保定、邢台、邯 耐旱鼠类危害区: 区 郸,山东聊城、德州 西北区的大部、
蝗灾与旱涝的关系
我国的气象灾害 读下图,回答问题。
• (1)判断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 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灾害(共37张PPT)

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 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
原因: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 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 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 海南、台湾等地,受寒潮影响相对较小。
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 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
地震的震级: 表示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
级,震级越大,释放能量越多。 (震级每大一级,能量就大31.6倍。)
地震的烈度: 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叫作地震烈
度。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中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
1.2 我国地震的分布 地震东少西多,灾情东重西轻, 死亡人口下降、经济损失上升。
(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 面气压形势图”。
(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 可能是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梅雨
夏初,江淮地区出现的阴雨连绵的天气
天气特征:长时间的连续降水, 日照时间短, 湿度大。
(2)寒潮的有利影响
①促进地表热量交换,维护全球的热量平衡。 ②寒潮带来的大范围雨雪天气,在保持土壤湿度的同时,春天消融 缓解春播旱情。
③寒潮带来低温,还可以大量杀死潜伏在土壤中过冬的害虫和病 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⑤寒潮还可带来风力资源。
④净化大气。带来的雨雪天气,增加了空气湿度,减少北方的扬尘 天气,也会使飞沫中的病毒随雨雪降落。
降水量:大小与集中程度;
来水 水系:支流多少、水系形状与流域面积大小
我国的自然灾害ppt

旱灾区主要分布在常年雨水较多、干旱程度较低的广大东部季风区。
?思考
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季风到来的早晚、 势力的强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 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 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 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 要原因。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 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 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 灾频发区。
该材料反映了干旱的什么特征?
资料l:1981--2001年全国农业受灾面积波动情况图。
该材料反映了干旱的什么特征?
【实践活动】
阅读“1951~1988年中国干旱等效频度分布” 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图中能反 映出来的我国干 旱灾害的特点有 哪些? 出现频次高、影 响范围广。华北 地区旱灾频次居 首位
四、影响我国的台风
台风的形成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热力条件:比较高的温度(海洋的温度 至少要保持27摄氏度以上); 水汽条件:源源不断的充沛的水汽; 动力条件:垂直方向上空气强烈辐合 上升,水平方向上强烈受地转偏向力 作用。
【探究活动】
1.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2.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 台风? 3.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逐渐增强? 4.台风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1)说明图示涝渍 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 因。(6分)
主要位于平原地 区,地势低洼,受季 风气候影响,暴雨集 中;人口稠密;经济 较发达,受灾较重。
(2)如何有效预防 涝渍灾害?(4分)
加强监测、预报、 预警。建立完善的 排涝系统。
三、影响我国的寒潮
1.分析寒潮发生在什么季节?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课件

并解释原因。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寒潮发生频次的变化规律是 呈波动起伏。第(2)题,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秋季主要为收获 季节,农作物受灾影响最大。第(3)题,读图即可判断;寒潮是 冷空气的快速移动形成的,频次越高,冷空气活动越频繁,气 温越低。 答案:(1)C (2)D (3)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高)。 温度低的年 份,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
我国主要的地质、地貌灾害 1.地震
分布范围广 (1)特点 频率高、强度大
震源浅、危害大 (2)多发的原因: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会 处,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分布不均,分为西部地震带和东部地震带 (3)分布
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2.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
分布
4.台风 热力条件:比较高的温度(至少在26℃ 以上)
(1)形成条件 水汽条件:源源不断的充沛的水汽 动力条件:垂直方向上空气强烈辐合上 升,水平方向上受强烈地转偏向力作用 时间:每年的5~10月,尤以7~9月最
(2)时空特点 多(夏秋季节) 空间:东南沿海,势力强时也影响到北方 甚至内陆
(3)危害:造成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经济损失较大。 (4)登陆路径。
【知识拓展】华北地区多气象灾害的原因分析
4.(2012·衡阳模拟)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区域寒潮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从西北向东南增加
C.从西向东递减
D.从西向东增加
(2)寒潮来临时,我国北方农民常用熏烟办法防寒,保护农作物,
原因是( )
A.烟雾可以阻止寒潮前进
高二地理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PPT教学课件

解析:要求学生从总体上分析影响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人为 因素,要根据各洪灾区的共性特征。
课内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2009年11月10日~11日受寒潮影响,我国东北、华北大部 分地区出现了大幅度降温,许多地区寒风凛冽、雪花飞扬。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D川盆地 B.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山东、台湾、海南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旱灾
洪涝
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
少;平原多,高原山地
全国有四个多发中心:华 少。具体有五个多发区:
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 ①两广大部、闽南和台湾;
区
②湘赣北部;③苏浙沿海
和闽北;④淮河流域;⑤
海河流域
多为春季,夏秋次之
多为夏季
中国地理环境的自然灾害

中国地理环境的自然灾害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国家,因此自然灾害种类繁多,频次高,危害大。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地理环境中的主要自然灾害,并分析其成因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缘和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带上。
中国位于世界地震活动带上,主要有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
据统计,中国每年平均发生地震500多次,其中破坏性地震约20次。
1.典型案例:2008年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近9万人死亡,数百万人受灾。
汶川地震的原因是由于印度板块向北运动,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的抬升和四川盆地的变形。
二、洪水洪水是中国最常见、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中国地域广阔,大部分地区都有洪水发生,尤其是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
洪水的主要来源有暴雨、融雪、冰凌等。
1.典型案例:1998年长江洪水1998年夏,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水,造成4000多人死亡,数百万人口受灾。
这次洪水的主要原因是长江流域遭遇持续性强降雨,加上长江上游的森林砍伐严重,导致水土流失,江岸决堤。
三、干旱干旱是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
中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尤其在北方地区。
干旱的原因主要有降水不足、气温升高、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1.典型案例:2011年北方大旱2011年,中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涉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份。
干旱导致粮食减产、水资源紧张,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四、台风台风是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气旋。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台风影响最为频繁的地区,每年平均有6-8个台风登陆。
台风过境时,带来强风、暴雨,引发洪水、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1.典型案例:2013年台风“海燕”2013年10月,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造成超过600人死亡,上千人受伤。
随后,“海燕”转向中国海南岛,给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带来严重损失。
生活知识_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
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在很短时间里,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
泥石流来势凶猛,而且经常与山体崩塌相伴相随,冲毁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庄、城镇,对农田和道路、桥梁及其他建筑物破坏性极大,给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极大危害。
泥石流预防措施:划分泥石流的危险区、潜在危险区或进行泥石流灾害敏感度分区;加强水文、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小范围的局部暴雨的预报。
随时注意灾害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
应急要点: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跑至沟谷两侧山坡或向高地跑。
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
不要停留在低洼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去山地户外游玩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
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找寻宿营棚。
当遇到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时,应警惕泥石流的发生。
应对滑坡、泥石流的措施1.气象灾害(1)洪涝洪涝是因降雨过多或强度过大而引起的江河决堤、山洪暴发、内涝积水不退、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
我国每年的4~9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时期,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辽河下游、华南地区和松花江流域是主要受灾区。
解放后我国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是1991年夏发生在江淮地区和太湖流域的大面积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85亿元。
1975年8月5~7日河南驻马店地区3天降雨量达1605毫米,引起山洪暴发,使两座水库溃坝,淹没农田113万公顷,冲毁京广铁路线100千米,死亡数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多亿元。
(2)干旱干旱是久晴、高温、持续少雨或不雨的气象灾害。
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灾、旱灾、风灾

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火灾、旱灾、风灾知识点:中国的五大自然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通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还会引起次生灾害,如山崩、滑坡、海啸等。
2.洪水: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水域因降雨、融雪、冰凌等原因导致水位急剧上升,淹没周边土地和建筑物,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洪水分为流域性洪水、地区性洪水和城市洪水等类型。
3.火灾:火灾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引发的火灾事件,火势迅速蔓延,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自然灾害。
火灾的原因包括雷击、电线短路、炉火失控、吸烟不慎等。
4.旱灾:旱灾是指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量明显偏少,导致土地干燥、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
旱灾分为阶段性旱灾和区域性旱灾。
5.风灾:风灾是指强风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的破坏,包括台风、龙卷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风灾具有突发性、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细节可能因教材和课本的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
习题及方法:1.习题:地震发生时,下列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迅速跳楼逃生B. 躲到墙角或家具下C. 乘坐电梯下楼D. 恐惧不敢动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B。
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速躲避到墙角或坚固的家具下,保护头部,避免被坠落的物品砸伤。
不要选择跳楼逃生或乘坐电梯下楼,这会增加危险。
2.习题:下列哪种情况最容易引发火灾?B. 电线短路C. 炉火失控D. 吸烟不慎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D。
吸烟不慎是最容易引发火灾的行为,因为烟头燃烧过程中可能会掉落在易燃物品上,引发火灾。
雷击、电线短路和炉火失控也可能导致火灾,但相对而言,吸烟不慎更容易发生。
3.习题:旱灾通常发生在哪些地区?A. 沿海地区B. 内陆干旱地区D. 湖泊流域方法/答案:正确答案是B。
旱灾通常发生在内陆干旱地区,这些地区降水量较少,土地容易干燥,农作物生长受影响。
中国自然灾害

中国自然灾害一、气象灾害(1)暴雨:山洪爆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2)雨涝:内涝、渍水;(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土地荒漠化;(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11)雪害:暴风雪、积雪;(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14)龙卷风:局部毁灭性灾害;(15)雷电:雷击伤亡;(16)连阴雨(酸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19)酸雨:作物等受害;(20)沙尘暴: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大气污染、表土流失。
二、海洋灾害(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4)海水;(5)赤潮;(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7)厄尔尼诺的危害。
(8)拉尼娜的危害。
三、洪水灾害(1)暴雨灾害;(2)山洪;(3)融雪洪水;(4)冰凌洪水;(5)溃坝洪水;(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四、地质灾害五、地震灾害(1)构造地震;(2)陷落地震;(3)矿山地震;(4)水库地震等;六、农作物生物灾害(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棉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4)鼠害。
第四节 中国自然灾害

显示了我国的旱灾中心,其中以 华北地区旱灾最为严重。
华北地区
3、台风
• 发生季节:夏秋季节 • 台风的形成条件:形成在热带和副热带海 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是一种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 主要发生地区:西北太平洋(台风) • 大西洋、印度洋(飓风) • 台风的危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山区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世界台风主要发生地
西北大西洋 西北太平洋
孟加拉国湾
台风影响我国路径图:
问题: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呢? 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寒潮
源地 寒 西伯利亚 潮
发生时间 秋末冬 季初春
影响范围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海南、台湾 以外的地区
产生危害的原因 低温、大风、 雨雪、霜冻
寒潮的影响(危害): 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 南方主要表现为降 温、冻害、雨雪等。 思考题: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1、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 2、东北发生寒潮的时间较早,农作物正值 生长季节,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
中国滑坡泥石流最严重的省份: 四川和云南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 的原因有哪些?
山地
盆地 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平原 高原
丘陵
低山
总结我国的地形特征,并思考这对我国的自然灾 害有何影响?
中国气候类型
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高原和高山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不稳定,导致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
二、地质灾害
• 1、地震 • 2、滑坡 • 3、泥石流
(一)地震
我国处在哪些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