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赵建军)

合集下载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者:佚名日期:2013年03月28日来源:本站原创【字体:大中小】核心提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工作部署;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深入宣传中央在解决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上的有力措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工作部署;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深入宣传中央在解决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上的有力措施.-------摘自2013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光明网-《光明日报》赵建军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笔:赵建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缺少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其他各项建设必然会受到影响。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科学规划、制度先行,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计划性。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

没有制度建设的制定、执行和完善,就没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发展和完成。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再认识,有助于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发展方向。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要全面审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要反思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详细研究建设的道路、目标及手段、方法的选择。

这是一个再反思、再认识和再提高的过程,它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等方面更加合理和完善。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的标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据可依。

制度是各种法规、章程、规约等的总称,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是要制定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

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时刻尊重自然,培育生态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至关重要。要教育和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通过道德教育与法规约束,把人们尊重自然的意识转化为保护生态的自觉行动。
首先,要十分重视生态道德建设。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好坏。生态道德直接影响着人们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引导人们自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可以有效促进人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健全和完善生态道德规范,教育和引导人们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以生态道德来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活动。要加强生态道德实践,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公民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发展生态工业是改变传统的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发展生态工业,就要加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推进传统企业向高新企业转移,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档次,为生态环境改善创造条件。发展生态工业,就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就要实施清洁生产,做到节能减排,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自然生态的损害。近年来,鹰潭市坚持走创新型绿色“世界铜都”建设之路,在铜业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三废”处理达标率达到100%,资源综合利用和综合单位能耗水平达到全国一流、世界铜行业先进水平,目前该市规模以上铜加工企业78家,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近900亿元。

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然而,对于什么是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又意味着什么,多年来理论学术界谈之甚少。

而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于去年9月在《学习时报》上发表的《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无疑是对生态文明内涵的一次有益探索,在促进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而近日有幸在有关报刊上读到这篇文章的全文,受益匪浅。

我们从文中可以认识到,生态文明并不仅仅只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我们需要进行全新的社会主义实践,即从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过渡到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作为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

而我国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并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

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思想的飞跃,充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生态文明的理想,第一次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实践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成为我们今后奋斗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期待观念和机制先行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的政治报告,体现了党对生态环境危机的清醒认识与实事求是的态度,体现了党对生态环境危机的时代性与全球性的充分把握。

“生态文明”对大多数民众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和“文明”两个是词汇组成,它有着丰富的内涵。

生态,是生物群体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在能量与物质交换方面一个态势,如果这种态势处于平衡状态,那就是生态平衡;如果这种态势处于不平衡状态,那就是生态失衡。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文化水平方面的综合反映;文化,又是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习俗、法制等)的总和。

“生态文明”应该是人类社会保证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的一种高度的文明机制。

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观念先行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它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生产和消费模式等方面都和以前的文明形态有着本质区别。

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吸收传统与西方的优秀文明成果,在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改造与革新各种不合理的、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不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因此要牢固树立以下观念,建设生态文明。

1、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意识。

在人类发展中,从古至今,人类始终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类中心主义的不断强化,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冲突和紧张。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彻底转变这一观念,就是要变人对自然的征服关系为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即树立人与自然平等一体的观念,这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

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之中,而不是在此之外,更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互利互惠的统一整体。

2、牢固树立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思想。

环境与经济之间不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是可以相互促进发展的。

牢固树立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思想,就是要使人们清楚的知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是天然的矛盾,现有的或者说已经出现的矛盾不是发展本身的问题,而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导致了矛盾的出现和加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超越性”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超越性”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超越性”解读作者:禚明亮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01期[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根本性超越,这种“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与西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道路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生态文明作为衡量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彰显了该道路的创造性和人民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根本性超越,是对人民未来利益发展的根本维护,是人类实现真正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人民性;生产方式[中图分类号]D6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599(2015)01-0072-05[收稿日期]2014-12-18[作者简介]禚明亮(1986—),男,山东临沂人,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外共产党、公安队伍意识形态等。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特征之一。

“生态文明”一词是在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率先出现的概念。

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知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经过多年实践,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决策,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提出要在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诸多方面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机制。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2013年4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海南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良好环境视为一种“生态红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

生态文明建设期待机制先行

生态文明建设期待机制先行

生态文明建设期待机制先行作者:杨素玲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02期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的政治报告,体现了党对生态环境危机的清醒认识与实事求是的态度,体现了党对生态环境危机的时代性与全球性的充分把握。

生态文明”对大多数民众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和“文明”两个是词汇组成,它有着丰富的内涵。

生态,是生物群体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在能量与物质交换方面一个态势,如果这种态势处于平衡状态,那就是生态平衡;如果这种态势处于不平衡状态,那就是生态失衡。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文化水平方面的综合反映;文化,又是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习俗、法制等)的总和。

“生态文明”应该是人类社会保证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的一种高度的文明机制。

生态文明是全国要达到的目标已经成为一个共识,那么怎样从目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换来高速发展的模式向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模式转换,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应在全社会建立良好的生态文明机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与执行。

1、建立绿色信贷机制,协调经济与环境发展。

根据实际情况,环保部门与金融部门联动,金融机构要依据环保部门的核查报告,对不符合产业政策、重污染、高能耗项目,未履行环评审批或“三同时”验收不合格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单位或企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或不按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污、超标排污、超总量排污或违法排污的单位或企业,金融机构不得新增任何形势的授信支持,控制流动资金贷款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信贷。

鼓励、支持和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项目和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项目。

以金融政策支持节能减排。

2、建立工业园生态化机制,促进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工业园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有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

另外,工业园是工业发展的趋势,在推动企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研究思路 我国社会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自身需求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出现矛盾,人
与自然出现了不和谐因素。为了获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活模式和现代化模式 的生态转型成为必然。生态现代化建设,是追求一种人类发展的崭新模式,即要 求在环境友好的状况下,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西方生态 现代化理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生态现代 化的概念是德国学者胡'in矛u简尼克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是以 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体现了一种新 的发展理念。建设生态现代化,必须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综合起来考虑,把生 态建设看成是发展之义、发展之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由先 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 许多国家纷纷将理论转为实践,探索出自己的生态之路,这些理论探索和实践经 验将给予我们有选择性的推进生态现代化以帮助和启示,特别是在十七大上,胡 锦涛总书记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 新要求之一,对我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有了明确的要求,吸取适用的经验, 找到一条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合理路径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205
Abst ract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modemization was proposed towards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n some developed countties in the west.It reflected their shift of attention to ecology in social economic system.polici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mentality and ideology.This theory emphasizes how an enterprise.a government.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can adj ust their behaviors when faced with ecological problems.It points to a new approach to ecologic issues for US,that 1S,government,enterprises,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in China should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in the theoretical frame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offer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The ecological modemization theories indicates that the union of the economic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ecology modernization not only jS desirable.also iS feasible.For China to achiev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or“good and fast development”strategic goals,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ference.

《学习时报》: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赵建军)

《学习时报》: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赵建军)

刚刚闭幕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

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

早在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八大公害事件”,已经暴露出了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生态破坏。

至20世纪70-8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臭氧层损害、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全面爆发,而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速,也使得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危机不断升级。

痛定思痛,国际社会形成了以下共识: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必须彻底清算“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和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联合国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的文件《21世纪议程》,是开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两个突出标志。

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

中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经历了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的发展中大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摆脱贫困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和百姓的迫切心愿,“发展是硬道理”深入人心。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代价开始逐步显露出来。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1994年中国率先制定并出台《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6年在“九五计划”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张。

着眼永续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着眼永续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着眼永续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者:俞哲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3年第6期俞哲(中共葫芦岛市委党校,辽宁葫芦岛 125000)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在党的报告中独立成篇,而且以面向未来的精神,将视角扩展到了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新高度。

生态文明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融共处的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的保证,更是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和永续发展的基础。

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20世纪中叶以来,工业化进程加速,自然资源被掠夺性开采,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生态平衡遭到人为破坏,森林退化、土地沙漠化、资源短缺等各种生态问题层出不穷。

人类凭借先进科技获得了空前的干预自然能力,创造了巨额物质财富,也为竞争性的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人类意识到要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在改造自然界时同步提高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认知。

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更加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的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中华传统生态文化,融合了西方现代环境科学,成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着眼点。

生态文明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昭示着人类文明进入新阶段。

契合国际社会绿色发展趋势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倡导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美国运用多种政策鼓励绿色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采取补贴、加大资助等措施支持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日本在促进绿色发展方面的法律体系在全世界最为健全,投入到绿色能源方面的研发费用全球最多;欧洲在低碳、循环科技研究领域起步较早,技术比较成熟,市场比较完善,同时通过减税、政府强制采购和环境税收体系等鼓励实施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作者:陈昌泉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0年第09期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并重,大力推进平原县的生态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平原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四位一体”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现代化建设是完全契合的。

200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从全县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生态平原”的战略设想,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我们把资源消耗、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使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效益,保护资源和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

我县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部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法淘汰一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着力培植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型示范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要继续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模式,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

节能减排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平原县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总量,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盲目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要继续加大节能降耗的力度,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积极开发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加大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摘要: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将有力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以全新的形式,迎来国际中国社会的绿色希望。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路径,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一、生态文明的内涵什么是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至此,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正式载入党的史册。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又同时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文明建设。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生态文明是改造生态环境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它表现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生态方面的意识、政治决策、法律法规、生态伦理、文学艺术等的提高和完善,以及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改造生态环境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

近代工业文明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

但同时,人类对自然的干扰也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引起了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人类文明,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有关,由于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

其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

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二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

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物质产品的生产,在原料开采、制造、使用至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

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建军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并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当前的热词之一。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理念,如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

一、不可承受的生态毁坏之“重”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创造了超过以往所有时代的物质财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

征服大自然,榨取大自然,单向度地向大自然索取成为传统工业文明的主流意识,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领先优势,既率先开展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又曾从殖民地掠夺资源与财富,积累了强大物质基础、技术和资金优势,以巨大投入治理了自身环境,缓解了自身的生态危机。

而且,它们仍在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生态环境成本,形成了低储蓄、高消费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夹击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愈加严重,危害日趋严重,步西方国家后尘的路子是走不通的,必须正视面临的和潜在的危机。

十八大报告从全局、战略的高度指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紧迫性、意义和作用,并为中国的小康社会指明了一条生态文明之路。

水污染是不可承受的第一“重”。

传统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超过了中国的环境容量,来自工业生产的氮、磷污染物在水中长期累积,加速水环境的恶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减少了生态用水,加剧了水环境污染;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降低了水源涵养功能,使水环境更趋恶化。

2012年,我国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仅长江、珠江水质良好,其中有15.5%为劣Ⅴ类水质。

七大水系总体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近岸海域Ⅳ类和劣Ⅳ类海水水质占23.2%,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作者:赵俊俊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教育学院来源:《中国发展》添加日期:11年08月24日摘要: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要求。

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依据,而且是解决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诸多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因此,一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要完善环保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1生态文明的内涵及提出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要求,并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这既是中共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也是在发展问题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深刻反思和重大突破。

从广义上理解,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的另一种更为高级的文明形式,是人类面对工业文明的困境、反思工业文明发展的误区而开拓的一种新型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良性运行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

它主要包括经济生产、政治制度、文化、环境建设四个层面的内容,不仅要求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要求民主权利的增加、民主程度的提高,以及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环境文明的文明体系。

狭义的生态文明主要是从经济生产层面来说的,是指人类在经济发展中,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和保护自然,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将发展的力度、速度和资源利用的效率、效益结合起来,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建设应突出制度安排

生态文明建设应突出制度安排

陈剑:生态文明建设应突出制度安排2013年01月07日08:4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十七大基础上,提出了五位一体建设, 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更突出了制度安排。

这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一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是“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三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四是“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五是“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社会行为是制度安排的结果,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

党的18大突出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对推进生态文明整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16大以来,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视。

例如,2011年,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突出:一是环境产权制度不明晰,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

这包括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刚起步,相关法律制度尚未确立,使得交易的合法性成为问题,即交易后合法的排污量难以界定;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 由于环境产权界定不清,利益主体不明,再加上支持资金严重不足、补偿标准低且缺乏可持续性,我国生态补偿机制还很不完善。

二是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和全社会参与机制尚未建立,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完善,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尚未建立。

寻找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核心

寻找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核心

寻找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核心作者:吴丽娟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03期[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其在精神领域的核心是高度发展的环境意识。本文对研究环境意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这有助于明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精神领域的核心坐标系,进而有利于寻求改善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有效途径。[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意识;理论回顾[中图分类号]C1,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3-0059-02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在精神领域的核心则是高度发展的环境意识。一、环境意识的思想轨迹(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环境意识坐标有学者指出,“孔子和老子都认为,与自然保持和谐是最重要的,这比单单谈环境保护要深刻得多”。这一认识直接道出了我国儒家与道家思想中环境意识的基本特征。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综观环境意识的前世今生时,往往发现,这一特征的先进程度是令人吃惊的。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所指出的,东方世界观具有生态智慧。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环境意识就像一个充满古老智慧的思想坐标,虽然历时久远,但依然有着强大的力量去引领那些徘徊在现代化的旅途而迷失了生态方向的人们回来追寻。(二)西方社会理论中的环境意识轨迹1.环境意识的边缘化与再回归之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巴克尔以及亨廷顿,他们相继阐释的环境对人类社会具有决定作用的自然主义世界观发展到19世纪中后期,一度影响了所有的社会科学思想家。随着人类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的不断发展,环境对社会和文化发展影响的有限性认识逐渐成为主流。在此基调之下,环境意识的发展呈现了几条日益边缘化的线索。一是人类学研究中的极端文化主义潮流。二是生态伦理学或环境哲学研究中的人类中心论主流。三是经济学研究中的生态缺失倾向。四是社会学研究中人类豁免主义的确立。以此为线索,环境意识已在社会科学领域完全变成了次要思想。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意识在社会研究领域开始走上了回归之路。在生态伦理学领域,由施韦兹、辛格、泰勒以及利奥波德分别代表的生物中心论与生态中心论开始走向理论中心。在经济学领域,卡普最早将公害问题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社会学领域,卡顿和邓拉普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新生态范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环境社会学呈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2.环境意识的客观性与建构性之分。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角度来说,出现了环境问题进而环境意识的建构性问题。在20世纪70-80年代,环境问题始终是作为一种客观现实而提出的,是真实的并且是可以被证明的。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巴特尔、汉尼根、贝克等人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者开始趋向于环境问题的问题化研究。“环境问题是如何被大家所意识到的”成为问题的核心,他们通过这种方法“最终使自己走入公共意识”。3.环境意识的环境主义与生态政治之变。环境意识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回归直接引发了学术界从意识形态方面对工业社会文明的集体反思和批判,萌生了从局部的环境主义向伴随全局性变革的生态政治转变的深刻倾向。激进的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认为,生态危机是父权制的产物,女性附属地位的改变对生态危机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生态学学者将资本主义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制度作为生态危机的主因。因此强调要对“人类”的概念进行细分,并提出弘扬社会正义的解决思路。由挪威哲学家纳斯创立的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则将物质主义和人本主义归结为环境恶化之源,主张以分散化的、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人类社区取代现在大规模聚集的人类生存方式,以生物或生态中心取代人类中心。在生活上提倡绿色消费主义,在政治上提倡绿色政治。可以发现,这一反思和批判过程体现了环境意识指向的深刻变迁,蕴涵着现代环境意识的社会思想,不再是工业文明框架内的补丁,而是具有了颠覆性的力量。它期待一种新的生态文明,以取代——曾经取代了狩猎采集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工业文明。二、环境意识的理论脉络概括说来,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围绕环境意识的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境意识的内涵与概念“环境意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复杂概念”。虽然这一单词在1933年已经出现,但赋予其现代内涵大体上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关于环境意识内涵与概念的不同主张及见解也主要见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区间之中。在这一时期,国际上关于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 Literacy)的探讨构成了环境意识概念的重要内涵——“其含义与环境意识的含义极为接近”。1968年,美国学者Roth针对当时媒体所渲染的公民中的环境盲(Environmental Illiterates)现象,提出了环境素养的概念。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以环境素养为题报告指出,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发展环境素养,而环境素养则包含人与其环境关系发展的新的认识、知识、概念和态度。美国学者Rosalyn Mckeown-Ice于1999-2000年进一步提出环境素养具有7方面特征:一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敏感性;二是了解有关自然界的知识;三是了解有关人与人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四是了解人和自然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五是了解环境问题;六是拥有分析环境问题的技能;七是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对环境负责任的生活方式。中国对环境意识概念的采用与理论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日渐活跃。一般认为,环境意识就是一种认识,一种观念,一种文化。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采取类似于国际上对环境素养的界定方式,认为环境意识还包含着实践要素和行动维度。(二)环境意识的层次与结构一般而言,层次划分涉及到纵、横两个方面。纵向方面,主要是从环境意识的内涵出发,按照从对环境的感观认识到自觉参与环境保护行为倾向之间的不同的层次进行区分,表现为环境意识光谱中从浅绿到深绿的递进分布形态。横向方面则主要根据环境意识的不同形式进行划分。从形式上,环境意识可以被分为个体环境意识和群体(社会)环境意识。与此不同,前述Hungerford、陈飞星等人则同时采用了纵横两方面视角来划分环境意识的层次。在每个横向层次上都可以各自对应所有的纵向层次,从而形成了矩阵型的平面环境意识结构。王民按照环境意识的层次、部分、同层次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描述了立体的环境意识结构。进而,杨莉等人在详细划分了环境意识纵横方向的层次以外,又为其添加了时空维度。这一认识突破了环境意识已有的矩阵型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进一步刻画了环境意识的多维结构特征。(三)环境意识的产生与影响人类的环境意识在近50年来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在这一认识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存在着两方面的倾向。一是强调环境意识所反映的“生态环境这一特定的客观存在”。二是强调环境意识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独立的意识形态而出现。在此,对环境意识发挥影响和作用的具体社会机制进行识别成为问题的核心。在某种意义上,这一识别过程可能也会对环境意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作出解释。汉尼根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两个重要的社会设置——科学和大众传播媒介,在建构环境风险、环境知识、环境危机以及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一社会建构的过程,勃格和勒克曼也指出,要建构某种主观现实,只要知道关于它的知识、合理性常识以及传播手段,就可以使其在社会共同体中固定或普遍存在下来。一般认为,环境意识的产生与作用都要遵循同样的社会建构过程。洪大用教授因此指出,运用建构主义的概念来分析作为一种观念的环境问题,分析其建构的社会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四)环境意识的测评、比较与分析定量、数理研究与经验调查是环境意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对环境意识(环境素养)进行测评的研究倾向自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在数理方法方面,Hungerford等人做了环境素养组成部分的层次模型分析并创建了环境素养模式,Sia则在此基础上对环境素养模式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ines和Marcinkowski等人又先后对这一模式进行了修改和分析。经验调查方面,邓拉普以“人类中心倾向”与“环境中心倾向”为理论假设进行了量表设计与调查,英格尔哈特则以4-12个项目来测量公众的价值倾向(包括物质主义倾向与后物质主义倾向),发掘价值倾向与环境意识水平之间的关系。迟于国外,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出现对环境意识进行数量化分析的重视倾向,但在相关的调查与实证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洪大用将环境意识的综合概念进行分解,制定了包含4组13项19道问题的环境意识总加权量表。陈德权等按照目标层、单元层与次元层的划分方法设立环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谭千保等则对学生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问卷的建构程序与测试方法进行了讨论。(五)环境意识的培育、保护与提高在国外研究中,对诸多环境意识影响因素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社会改革与环境教育、政府与公众团体的协作以及公众价值倾向等方面。国内对环境意识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同样强调环境教育。除此之外,与国外有所不同,国内的研究更为重视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行为、媒体宣传等方面。尤其认为经济发展是提高环境意识的根本背景,政府是推动公众环境意识提高的行为主体,教育和大众传播是政府推动环境意识提高的主要载体,相关制度和法规是政府推动的主要形式。有研究显示,我国环保工作以及公众的环境意识都存在着明显的政府依赖型特征,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模式,而西方则是自下而上,从而使得国内外环境意识的对策思路侧重点有所不同。三、环境意识的思想回顾与理论总结综观环境意识研究将近50年的已有成果,可以发现,相关研究已涵盖了环境意识论领域所涉及的几乎所有方面,但迄今为止并没有能够树立起一个完整的理论形象。首先,已有的研究缺乏一个统一或者兼容的思想框架。有学者虽然不断尝试构建新的理论框架,如政治经济学范式、系统论范式、建构主义范式、整合研究范式等,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范式能够统一多元化的研究思想。这一局面大大降低了各方面研究成果的知识累积效果。其次,虽然对于环境意识的产生、作用、培养、提高等问题的探讨一直是已有文献中比较重要的部分,相关的对策建议也在不断提出,但是对问题的核心部分——环境意识产生和作用的深层社会机制,还没有给出完善的理论解释。这也正是使相关对策建议的主要理论基础仍然薄弱的原因。再次,在西方相关研究的理论视野中,纵向的社会设置如大众传媒、环境教育等受到较多的关注,横向的民间环保社团等非政府组织被直接作为一个发育成熟的因素加以考虑。但在西方直接的环境意识理论研究中,仍然没有明确纳入大的社会转型和组织、制度变迁的背景,而这恰恰是当代中国最大的,也是最为深刻和深远的现实背景之一。不关注这一背景,就有可能误解环境意识的形成机制,失去重塑环境意识的良机。责任编辑邹顺桥。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作者:周生贤来源:《经济》2008年第01期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

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着由和谐到失衡、再到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这种和谐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和谐关系的主导因素是自然。

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上保持和谐的同时,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区域性的不和谐。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

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提高。

这时,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利用”变为“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大规模消耗带来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等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2007年11月05日16:24 来源:江西日报有读者提问:“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应怎样理解生态文明?”孙家驹(江西省委党校科研部主任、研究员):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发展目标的高度,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精神。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发展不能走拼资源环境的老路,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发展的自身条件、外部环境和全球趋势,主动去探索符合这三者要求的发展方式,抓住和用好发展的新机遇,主动融入到世界发展生态文明的大潮中。

生态文明的含义是什么?“文明”一词有多种含义,现代使用的主要有两种:一是指文化,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是这种含义的文明;二是指社会进步状态,如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就是这种含义的文明。

国内外学者在谈生态文明时,指的几乎都是社会进步状态含义的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更进步的新文明。

因而,生态文明不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社会某个重要领域的文明,而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

生态文明涵盖了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现在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否为时过早?既然生态文明是高于工业文明的社会整体进步状态,我国还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还处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之中,现在就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不是为时过早?实际上,也确有一些人认为,发展必然要付出环境的代价,只有富起来后才有可能去解决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还要走很长一段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之路。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当年少数工业化国家在发展工业时,绝大多数国家还处在农业文明时代,少数工业化国家消耗全球资源,污染也转移给全球环境;现在全球都在发展工业,发展中国家已不可能走当年少数工业化国家掠夺殖民地资源,并将污染转移到别国去的老路,转变发展方式已是唯一的选择。

生态文明与贵州的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文明与贵州的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文明与贵州的又好又快发展
赵建军
【期刊名称】《当代贵州》
【年(卷),期】2008(0)10
【摘要】@@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主张,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遏制环境污染加重势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引导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重大意义.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赵建军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哲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寄望贵州又好又快发展——曾庆红同志考察贵州纪实
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2010年目标考核分解表的通知3.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实践与探索——以贵州省毕节市生态文明法治工程创建为例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贵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点、难点及对策5.生态文明之光照耀美丽贵州——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与自然共和谐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与自然共和谐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与自然共和谐发表时间:2011-12-23T14:59:34.970Z 来源:《少智报(文综)》2011年第46期供稿作者:王火金[导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江西省东乡县北港学校王火金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这次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新要求。

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它作为一个重要特征,和“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并列提出,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同时展现出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做出的一个庄严承诺,对其重要性和战略意义,我们应该有更深的领会和感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但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也为生态环境的破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的祖先就主张“天人合一”,向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然而,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人类在追求“金山银山”的同时,却逐渐丧失了对生态环境的敬畏,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能源短缺、战争的破坏等诸多问题,已向人类响了生态警钟,环境危机,已经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自然灾害已夺去了数以万计人的生命,并造成了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

如果再这样下去,人类将生活在“幸福”和“坟墓”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文共计1539字刚刚闭幕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

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

早在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八大公害事件”,已经暴露出了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生态破坏。

至20世纪70-8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臭氧层损害、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全面爆发,而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速,也使得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危机不断升级。

痛定思痛,国际社会形成了以下共识: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必须彻底清算“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和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联合国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的文件《21世纪议程》,是开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两个突出标志。

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

中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经历了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和人民生活水平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