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和作用

合集下载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扮演了调整情绪的角色。

在纪录片中,每一集都会涉及到不同地域的美食和食材,每一道菜都有它独特的故事和文化背景。

而伴随着美食的介绍和展现,背景音乐会根据美食的特点和所处地域的环境变化而变化,以突出所呈现的场景和氛围。

在介绍四川菜的时候,背景音乐通常会选择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音乐,给人一种浓郁的山水田园风情;而在介绍广东菜的时候,则会选择一些轻快、节奏感强的音乐,来突出广东菜的海鲜特色和饮食文化。

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还起到了衬托美食的作用。

美食是纪录片的主角,而背景音乐正是为了凸显美食的魅力和特点。

一首好的背景音乐可以让观众更加投入地感受到美食的味道和情感。

在片中,配上悠扬的音乐,食材的剪辑和烹饪过程的准确重现,总能给人一种引人入胜的视听体验。

在介绍北京烤鸭的时候,配以悠然动听的京胡演奏作为背景音乐,不仅能够让观众更好地欣赏到烤鸭的制作过程,还能够更好地体验到烤鸭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内涵。

背景音乐还能够帮助纪录片的叙述和引导观众的情绪。

纪录片中的美食故事大多以时间和情节发展的方式呈现。

背景音乐可以通过节奏、音调和情感上的变化来引导观众的情绪,并与剪辑和讲述者的解说相呼应,使整个故事更加连贯流畅。

在烹饪阶段,背景音乐一般会选择一些流畅、动感的音乐,以提升观看时的饱满感和紧张感;而在品尝阶段,背景音乐则可能选择一些慢节奏或抒情的音乐,以更好地表达出人们品味美食时的愉悦和满足。

背景音乐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调整情绪、衬托美食、叙事引导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价值。

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来搭配美食的展示和叙事,背景音乐不仅能够加强美食的表现力,同时也能够增强观众的观看体验和情感共鸣。

背景音乐作为《舌尖上的中国》的一项重要元素,成为了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之一。

导演如何进行纪录片的音效与配乐设计

导演如何进行纪录片的音效与配乐设计

导演如何进行纪录片的音效与配乐设计纪录片是一种以真实事件为主题的电影或电视节目,通常通过采访、实地拍摄和档案资料的结合来呈现事实真相。

除了视觉表达外,音效与配乐在纪录片制作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导演需要有效地运用音效与配乐来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突出纪录片的主题和叙事效果。

本文将探讨导演如何进行纪录片的音效与配乐设计。

一、音效设计音效在纪录片中起到了强化现实感和增强观众体验的作用。

导演需要精心挑选和处理音效,使其能够准确地表达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1. 选择适当的音效导演应该根据纪录片的主题和情感需要选择合适的音效。

例如,如果纪录片讲述的是自然环境,可以运用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吹树叶、水流声等。

如果纪录片讲述的是历史事件,可以运用相关的历史音效,如爆炸声、枪声等。

选择适当的音效可以增强观众对故事的参与感。

2. 合理运用音效处理技术导演可以运用音效处理技术来调整音效的音调、音质等特性,使其更好地适应纪录片的氛围和叙事需要。

音效处理技术包括均衡器调整、混响效果、音量控制等。

例如,在讲述紧张刺激的场景时,可以适当增大音效的音量和音调,以加强观众的紧张感。

二、配乐设计配乐在纪录片中扮演着增强情感和设置氛围的重要角色。

导演需要精心选择和运用合适的配乐,使其有机地融入纪录片的叙事中。

1. 理解纪录片的主题导演在进行配乐设计时,要深入理解纪录片的主题和情感需要。

配乐应该与纪录片的主题相契合,能够突出故事的核心内容和情感表达。

例如,如果纪录片讲述的是悬疑事件,可以选择神秘悬疑的配乐,以增强观众的紧张感和好奇心。

2. 选择合适的音乐风格导演可以根据纪录片的题材和情感需要选择合适的音乐风格。

不同的音乐风格能够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如果纪录片讲述的是温馨感人的故事,可以选择柔和、温暖的音乐;如果纪录片讲述的是激烈激动的事件,可以选择激昂、激烈的音乐。

3. 控制音乐与纪录片声音的平衡导演需要注意控制音乐与纪录片中的对话和环境声音的平衡。

探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作用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探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作用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探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作用——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摘要在当今繁荣的电视节目中,电视纪录片独树一帜,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蕴涵深厚,具有多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由于受纪实主义影响,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随着纪录片故事化倾向的日趋明显,音乐也逐渐受到节目创作者的认同与重视。

电视纪录片与影视作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影视剧有专业演员生动丰富的表演,而纪录片中的人物却是现实中非职业演员的一般人。

因此,为了突出纪录片的故事性与可视性,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就不可忽视,其功能地位也更应该在纪录片中得以彰显。

2012年,一部以中国美食为记录对象的人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晚间黄金档播出后,迅速引起收视狂潮。

通过食物展现的人间况味,不但撩动了观众的味蕾,共鸣着观众的乡土情缘,也让很多人对片中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在纪录片中音乐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2年火遍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指出大型纪录片中音乐体现的类型和功能,即情感升华功能、主题深化功能及风格铸造功能,从而总结出《舌尖上的中国》音乐的成功之处和借鉴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今后中国纪录片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纪录片音乐类型功能舌尖上的中国The research of the music type and function in the documentary ——for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s an example AbstractIn today's prosperity of TV programs, TV documentaries, which theme is extensive, rich in content, contains profound, has a variety of unique form of expression. Due to the effect of documentary doctrine, music application in the documentary is relatively small, but as the documentary story tendency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music also gradually show creator of recognition and attention. Documentary television and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 the biggest difference lies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lay lively and vivid with professional actors, and the characters in the documentary is real African professional actors of ordinary people. Therefore,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documentary narrative and visibility, cannot ignore the role of music in film, its functional status is also more should manifest in the documentary.In 2012, a documentary recorde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food as object of humanistic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fter CCTV evening primetime, quickly lead to TV audiences. Through food show the human condition, stirring the audience's taste buds, not only struck a chord with the audience's local love, also let a lot of people has a strong interest on music in the movie, at the same time also let us feel the music in the film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12 through the national fire "on the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imed at the large-scale documentary reflect the types and function of music, emotional sublim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theme and style casting functions, and sums up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music success and significance, has high academic value, for the futur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ocumentary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opinion.Keywords: documentary ;music;type;function;on the tip of the tongue.一、国内优秀纪录片音乐简述1979 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心态、伦理价值和文化观念也在进行着调整和变化,人们开始怨恨虚伪、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倍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中国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该纪录片在播出时引起了轰动,掀起了一股关于中国美食的热潮。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除了美食的展示外,背景音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作用。

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起到了强化情感的作用。

美食是一种全球性的情感,而背景音乐可以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更加深刻。

在纪录片中,当镜头切换到一道美味的菜品时,悠扬的音乐会使观众更加情不自禁地被吸引,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食物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通过背景音乐的渲染,美食的味道、色彩和香气更加清晰地传递给观众,使观众们对美食的向往和热爱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起到了情境营造的作用。

在纪录片中,通过选用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为每个场景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绪。

比如在展示西南地区的美食时,可以使用民族乐器的音乐为画面增添浓厚的民俗气息;而在展示东北地区的美食时,可以选择节奏明快的音乐来凸显东北人的豪爽和热情。

通过音乐的选择和运用,不仅可以增加美食的声音元素,更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加深了对中国美食多样性的认识。

背景音乐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仅通过音乐的情感传递,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情境,更增加了节目的吸引力,使得观众对美食的欣赏和热爱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背景音乐也使整个节目更具有感染力,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幅美味佳肴的画面,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背景音乐是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这部纪录片增添了许多魅力。

试论纪录片创作中音乐的应用

试论纪录片创作中音乐的应用

音乐 创作 一经 同影视 艺术 结合 , 不再属 于单 纯音乐 的范 畴 . 就 而形 成~ 个新 的概 念。它 既不 是独立 的音 乐作 品 , 不是仅 仅 为 又 了说 明画 面 内容的被 动 因素 , 是发 挥音 乐的特 性成 为综 合艺 术 而 中不 可缺 少的 艺术表 现手段 。 这里 , 乐 同画 面相辅 相成 、 在 音 殊途 同 归, 从不 同 的侧 面达 到 了共 同为作 晶 主题 服务 的 目的 。 二 、 乐 目前 在纪 录片 中应用 的地位 音 电视音 乐音 响是 纪录片 中不 可缺少 的一 个组 成部分 。在 纪录 片 中, 运用 恰 当的 音乐 可 以强化纪 录片 的表现 力 , 到画 龙点睛 的 起 效果 。音 乐可 以烘托 气氛 , 即运 用声 统 ~ 的原 则 , 为画 面配 f : 气 氛 、 绪与 之相 同 的音乐 , 情 使画 面所展 现 的气氛 得 以强 测, 加 画 增 耐的 感染 力度 。烘托 气氛 的音 乐足在 作 品气 氛浓 烈 的关键 处 . 使
2 0镞 9 01
试论纪录 片创作 中音乐的应 用
口李传韧
( 山东大学文学院 山东济南 2 0O ) 5 10
摘 要: 音乐具有丰 富的表情性和多方面的描绘功能 , 在渲染气氛、 时空转换 、 示人物 内・ - 界等许多方面, 揭  ̄L 2 ̄ - 因有其他手段无法表现的效果而被 广泛运用于纪录片 3中。本文通过音乐在纪录 片运用 中与画面剪辑, - " 主题等之 间的关 系阐述, 从而证 明音 乐在纪录片 中的重要地位 . 关键词: 美学特征 ; 画面; 主题; 风格 ; 附属性; 创造性


插入 , 丧失 了 音乐 在时 闽上 的连贯 性, 音乐思 维带来 了一定 因此 对 的 限制 。如何在 间 断性 中保 持 统 的风格 足 电视纪录 片音 乐努 力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影视音乐是指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影视作品中起到配乐或配音效的音乐。

它在影视作品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给影片增添情感、渲染氛围、表达人物内心世界,进一步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效果。

影视音乐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影视音乐进行分类和介绍。

按照音乐形式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可以将影视音乐分为原创音乐和改编音乐两类。

原创音乐是指专门为某部影视作品创作的音乐,根据影片的情节、角色和氛围等特点进行创作。

原创音乐能够突出影片的故事情节,贴合影片的表现手法,塑造出与影片内容相呼应的音乐形象。

改编音乐则是从其他音乐作品中借用和改编而成的音乐,通过对原曲进行重新编排、改变曲调或加入新的元素,使其适应于影视作品的需要。

改编音乐能够借用其他音乐作品已经传达的情感和意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按照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使用方式,可以将影视音乐分为背景音乐和主题音乐两类。

背景音乐是指在影片中起到配乐和配音效的音乐,它通常以柔和、抒情的方式出现在影片的背景,为影片营造出温馨、悲伤、紧张等不同的情感氛围。

背景音乐的作用是强化影片的表达效果,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影片的情感内涵。

主题音乐则是电影或电视剧中的主题曲,在片头或片尾出现,它通常具有鲜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够迅速激发观众的共鸣。

主题音乐往往能够成为影片的代表,成为观众对影片的印象和记忆。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为影片营造出合适的情感氛围,提升影片的艺术效果,还能够加深影片的主题和情节,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影片的内涵。

好的影视音乐能够成为影片的亮点和代表,甚至成为一部影片的经典之作。

对于影视制作人员来说,选择合适的影视音乐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影片的质量和观众对影片的评价。

浅谈音乐在电视纪录片中的运用

浅谈音乐在电视纪录片中的运用

浅谈音乐在电视纪录片中的运用作者:姚冬梅来源:《活力》2011年第12期关键词电视纪录片;音乐;影像表达电视纪录片创作,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

以“真实世界再现”的纪实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非虚构艺术作品。

在对生活过程的忠实记录和生动细节描述中,表现着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评判和情感,这就构成了我们熟悉的纪录片的艺术品格。

纪录片在制作和编辑的过程中,离不开艺术文化元素的植入,为作品增添丰厚的艺术文化底蕴,从而提升作品的内涵。

一、音乐在影像表达中的作用音乐具有丰富的表情性和多方面的描绘功能,在渲染气氛、时空转换、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等许多方面,因有其他手段无法表现的效果而被广泛运用于纪录片当中。

在纪录片中,运用恰当的音乐可以强化纪录片的表现力,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1音乐表达情绪。

音乐不但可以直接表现人类各种细微复杂的情感情绪,而且能够直接触及人的心灵的最深处。

电视纪录片中音乐的旋律作用于观众的情感神经,观众在观看画面传达的信息的同时,由音乐激发起的兴奋、悲哀、欢乐、凄婉等等心理情绪,使观众对画面的认识更加深入,对创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得更深刻。

2音乐揭示画面的本质,深化主题。

黑龙江电视台纪录片《日本细菌战》在表现而今幸存的当年感染炭疽菌的老人时,没有采用一句解说词,完全采用音乐的叙事方式,进而达到了一种“无言胜万语”的境界,把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所经历的几十年的伤痛,把那段血淋淋的历史以一种更震慑人心的冲击力展现给了观众。

3音乐表现时代背景、地域色彩。

在纪录片中一支特定音乐的应用可以交代出更多的信息和主题。

比如纪录片《邓小平》,当《春天的故事》的旋律响起时,我们很自然就会了解到所要交代的时代背景。

而当《青藏高原》高亢悠远的声音飘过万里雪山,观众也能很自然就会感知到片中所要呈现的地域。

4音乐能将几个不同类型的画面组接起来产生一个整体感。

音乐在电视纪录片中的这种功能到处都可以看到。

在电视纪录片中,一段音乐或歌曲可以自由地把不同空间、时间的画面连成一片构成一个段落。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影视音乐指的是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影视作品中使用的音乐,可以分
为原声音乐和配乐两种类型。

原声音乐指的是影视作品中原本存在的音乐,如现场表演、
背景音乐等。

配乐则是指专门为影视作品而创作的音乐,一般由作曲家根据影片的情节、
场景、角色等所需创作。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氛围烘托:影视音乐能够通过旋律、节奏、和弦等手段来塑造影片的视听效果,营
造出各种情感氛围,使观众更加沉浸在作品中。

例如,在悲剧场景中使用悲伤的音乐可以
加强氛围烘托效果,让观众更加感同身受。

2.情感表达:音乐是感性的语言,能够通过旋律、歌词等表达情感,帮助观众更好地
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情感戏中使用经典的情歌可以加强人物之间的感情交流,
使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剧情。

3.节奏推动:配合节奏明快的音乐能够为影片的节奏感和时序感加速或者减速,推动
剧情的发展和情节的转折。

例如,速度快且律动感强的音乐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紧张和刺激,真实地感受到影片的动态演进。

4.角色塑造:影视音乐还可以通过旋律、风格等来塑造角色形象,进一步丰富角色的
性格特点。

例如,在动作片中采用硬摇滚风格的音乐,可以为主角创造出冷酷、勇敢、坚
毅的形象。

总之,影视音乐是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
的元素。

它能够通过烘托氛围、表达情感、推动节奏以及塑造角色等手段来赋予作品更加
丰富的内涵和感染力,从而取得更加出色的艺术效果。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1. 引言1.1 背景音乐在电视纪录片中的重要性背景音乐在电视纪录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帮助节目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增加节目的表现力,还可以引导观众的情绪,突出地域特色,增加节目的艺术感染力。

背景音乐的选取和运用直接影响着观众的观影体验,可以让观众更加投入节目内容,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层情感。

在电视纪录片中,《舌尖上的中国》充分利用了背景音乐的作用,通过精心选取适合场景的音乐,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生动而真实的中国美食画面。

背景音乐的存在让观众更能沉浸在节目中,体会到中国不同地域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背景音乐不仅仅是简单的配乐,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和艺术表达,为整个节目增添了无限魅力。

1.2 《舌尖上的中国》对背景音乐的运用《舌尖上的中国》还通过胡军等知名音乐人的原创音乐,为节目增添了独特的表现力和情感。

这些原创音乐不仅旋律动人,更是与节目内容紧密结合,为观众呈现出更加生动和感人的画面。

通过音乐的力量,节目成功引导着观众的情绪,使他们更加投入于故事和食物之中。

《舌尖上的中国》对背景音乐的运用是极为成功的。

精心选取的音乐不仅突出了中国各地的地域特色,更是增加了整个节目的艺术感染力。

背景音乐在节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精心选取和运用,使节目更能深入人心,让观众对中国美食文化留下深刻印象。

2. 正文2.1 营造氛围和情感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的背景音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之一就是营造氛围和情感。

通过精心选择的背景音乐,观众可以更好地融入到节目中,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气息。

在节目中,背景音乐往往与所展示的食材、烹饪过程和食物的美味相得益彰。

当节目展示一道美食时,柔和的音乐会让观众感受到食物的诱人香气,仿佛能够闻到食材的芬芳。

而当节目展示食材的故事或者制作过程时,背景音乐则会带领观众进入故事情节,感受到食材背后的韵味和情感。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影视音乐,顾名思义,是指音乐与影视的结合。

影视音乐已经成为影视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配合影视画面、情节和人物性格等来进一步推动故事情节或者突出视觉效果,是整个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这篇文章里,笔者主要想谈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1. 原创电影音乐原创电影音乐是指专门为某部电影创作的音乐作品。

它是根据电影的场景、情节和人物性格等要素制作的。

原创电影音乐可以有效地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2. 归集音乐归集音乐是指没有专门为某一部影片而创作的音乐,而是从现有的音乐库中选择适合电影情节和氛围的音乐。

归集音乐不仅可以用于电影,也可以用于电视剧、纪录片等影视作品。

3. 插曲及主题曲插曲及主题曲经常出现在电影和电视剧中。

主题曲鲜明地表达了影片主题,强烈的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提高了观众的印象和记忆力。

插曲的作用则是通过音乐的节奏、情感和氛围等来推进故事情节。

1. 增加情感的表达音乐可以通过旋律和情感来表达电影中的情感。

旋律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电影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增加观众的情感投入度。

例如,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音乐《My Heart Will Go On》栩栩如生地表达出了玛丽苏和杰克之间的爱情。

2. 塑造角色性格电影中的音乐可以通过旋律、节奏和气氛来塑造角色性格。

适合音乐的角色通常是坚定自信、英勇无畏的。

例如,在电影《独行侠》中,音乐通过紧张激动的旋律和节奏,展现出主角杰森·鲍恩的坚韧、英勇和顽强不屈。

3. 提高节奏和氛围音乐可以增加电影节奏和氛围,使整个影片更加生动。

在电影的高潮处把音乐配上来,可以增加紧张感和视觉效果。

例如,在电影《速度与激情》中,音乐配合着高速的跑车场面,让观众更加投入于电影,体验那高饱和度的极速感。

4. 帮助记忆影视音乐中的主题曲和插曲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记忆电影内容。

例如,大部分人都能够唱出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题曲《Feather Theme》,这首音乐几乎成为了整个电影的代表,让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影视音乐是指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影视作品中用于表达情感、推动叙事和增强视觉效果的音乐作品。

它在影视作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有很多,下面就进行简要的浅谈。

1. 主题曲:主题曲是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音乐作品之一,它往往出现在片头或片尾,用来表达影片的主题、情感和意境。

主题曲的旋律通常很容易让人记住,并且与影片情节紧密相关,通过主题曲可以很好地引导观众进入影片的氛围。

2. 背景音乐:背景音乐是指在影片中作为配乐使用的音乐,它以轻柔、静谧的方式存在,用来营造影片的氛围和情感。

背景音乐通常会根据影片情节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影片的进程和情感。

背景音乐的选取对于影片的整体效果非常重要,它可以轻松地改变影片的气氛,增加观众的情绪。

3. 插曲:插曲是指在影片中以一首或多首曲子的形式出现的音乐。

它通常与影片中的某个情节或场景紧密相关,通过音乐的表达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表达人物的情感。

插曲可以是歌曲、器乐曲或纯粹的音效,它们都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效果,能够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影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4. 配乐:配乐是指将音乐作品与影片中的具体场景或情节相结合,起到强化和丰富影片表达的作用。

配乐与影片中的画面、动作和对白相协调,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效果。

配乐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创作的质量和与影片的契合度。

1. 表达情感:影视音乐通过旋律、节奏和音色的组合,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

它可以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让观众更深入地感受到影片中人物的情感状态。

悲伤的音乐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和悲伤,快乐的音乐能够让观众分享到人物的快乐和幸福。

2. 推动叙事:影视音乐在电影和电视剧中起到了推动叙事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节奏的变化、音乐的高潮和低谷等手法,引导观众关注影片中的重要情节和转折点,增强观众的紧张感和期待感。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影视音乐是指在影视剧、电影、纪录片等影视作品中使用的音乐,它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是影视制作中必须要了解的内容。

本文将从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1. 原创音乐原创音乐是指专门为某一影视作品量身定制的音乐。

这类音乐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与影视作品密不可分。

原创音乐包括主题曲、片尾曲、片中插曲等,它们为影视作品增添了乐曲情感和艺术氛围。

原声音乐是指录音时所捕捉到的自然声音,包括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人声、自然声音(如水流、风声)以及道具产生的声音等等。

原声音乐对于影视作品的表现效果十分重要,可以使得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影片场景的氛围。

3. 配乐配乐是针对影视作品中的特定场景而制作的音乐,它是一种音乐表现手段。

配乐不仅可以展现场景的情感、氛围,还可以展示角色的性格、心理、状态等多方面特征。

配乐的时长一般较短,通常不超过一分钟。

4. 摇滚音乐摇滚音乐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类型,它的主打元素是强烈的鼓点、吉他和贝斯等。

这种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常常被用来表示冲突和动态场面的氛围,使观众更容易进入影视作品的状态。

1. 情感表达影视音乐是表现影片情感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歌词、旋律、节奏等表现出影视作品的主题、氛围和情感。

观众听到音乐时,会随着音带入影片情节,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场景。

可以说,影视音乐与故事情节相得益彰,吸引观众的感官体验。

2. 剧情推进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具有推进剧情的作用。

在一些情节高潮处,音乐会激发观众的情感,带动情节发展。

此外,影视音乐在一些时刻也扮演着预告剧情发展的重要角色,让观众更加期待影片的结局。

3. 标志性作用影视音乐还具有标志性作用。

不少影视作品的主题曲或片尾曲都成为了经典曲目,成为人们对于影视作品的印象之一,这也为电影和电视剧等影视作品添加了良好的口碑。

4. 应景效果影视音乐还可以应景,搭配影片的场景和背景音效产生统一的视、听效果,更好的传递影片所要表达的精神,使观众情景中的感官体验更协调,更真实。

浅析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及运用5500字

浅析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及运用5500字

浅析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及运用5500字毕业/2/view-12173283.htm在记录片中,音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丰富表情性和多角度的表现功能,在纪录片整体气氛的渲染,画面时空的转换和片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等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恰当的音乐运用可以有效强化纪录片的表现力,对纪录片整体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甚至可以说,音乐在纪录片中是作为剧作结构而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内纪录片定义;客观音乐;主观音乐;音乐运用;发展态势前言纪录片是真实世界真实生活的复原和再现,它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画面。

是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能够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概念,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并运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

当今社会的大形势下,纪录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对于纪录片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音乐也是值得研究的。

本片论文着重对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做主要分析。

一、纪录片的概念(一)纪录片的定义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愿,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二)纪录片的表现元素画面,就是在纪录片拍摄时过程中,用摄像机镜头记录下来的图像。

纪录片作品中,把一系列的镜头根据导演的思维加以组织编排,最终形成观众看到的纪录片作品。

音乐、音响,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响包括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同画面一同录制的同期声,如人说话声,自然音响,能够真实地表达环境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特征。

音乐是指在纪录片后期编排中被加入的主观背景音乐和以画面中人或物为声源所发出的音乐。

解说词,是纪录片构成的主要元素之一,是纪录片制作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它与画面配合,对话面所不能表达的意思做进一步的解说,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二、音乐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视听艺术中声音和画面是不可分割的,电视记录片和其他电视节目一样,是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感知中展开的。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食物为主题的纪录片,通过展示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展现中国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背景音乐在这部纪录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增强观众对画面的感知和情感体验,还能够提升纪录片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背景音乐能够增强观众对画面的感知。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视觉和音频的双重刺激,让观众对所展示的食物和文化产生更直观的感知。

背景音乐可以与画面相辅相成,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为观众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音频环境,使观众更加沉浸在画面中,增加对食物的情感共鸣。

背景音乐能够增加纪录片的情感体验。

食物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往往与人们的情感和记忆紧密相连。

通过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引发观众对于食物的情感共鸣,让观众在欣赏美食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愉悦和满足。

背景音乐还能够调动观众的情绪,从而提高观众对纪录片的情感投入程度,增加观看的乐趣。

背景音乐能够提升纪录片的艺术性。

纪录片是一种融合了现实与艺术的影像作品,除了要准确地展现现实生活,还要通过一定的手法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背景音乐作为其中的一个元素,能够通过音乐的选择、编排和演奏等手法,为纪录片增添一层独特的艺术气息。

通过音乐的精心设计,使得整部纪录片更加具有美感和感染力,从而提高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

背景音乐还能够传递文化内涵。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食物为切入点,展示了中国的民俗文化、地域特色和历史传承。

通过背景音乐的选用,可以结合不同地域特色的音乐元素,传递出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

选用传统的古琴、二胡等乐器的音乐,可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可以展现不同地域的风情和民俗文化。

通过背景音乐的传递,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和丰富的食物资源。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档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通过介绍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文化,展示了中国丰富的食材资源和独特的烹饪技艺,旨在向观众传递中国美食的文化内涵和生活哲学。

在这部纪录片中,背景音乐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背景音乐在纪录片中起到了衬托画面氛围的作用。

纪录片多以自然风光和美食场景为主,背景音乐往往能够与画面相呼应,营造出更加生动、自然、美好的氛围。

在纪录片中展示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和渔民捕鱼的情景时,背景音乐选择了悠扬欢快的乡村曲调,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江南水乡的安逸和宁静。

背景音乐在纪录片中起到了温暖和治愈的作用。

纪录片中讲述的故事往往与生活、人情、亲情有关,而背景音乐的选择往往能够增加观众对于故事情绪的共鸣。

在纪录片中介绍祖孙三代经营的面馆时,背景音乐使用了一首悠扬而温暖的古琴曲,让观众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和传统手艺的传承。

背景音乐在纪录片中起到了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纪录片中展示了一大批的食物制作师傅、农民、渔民等人物,背景音乐的选择往往能够将他们的形象更好地展示出来。

在纪录片中介绍一位面点师傅的故事时,背景音乐选择了一首节奏紧凑、激昂的音乐,将师傅的技艺和创作过程展示得更加生动和有力。

背景音乐还在纪录片中起到了串联故事的作用。

纪录片通常分为多个篇章,每个篇章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地域特色,而背景音乐的选择能够将不同篇章的故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整体的叙事风格和情感线索。

在纪录片中展示豫菜的故事时,背景音乐选择了一首悠扬而叙述性强的音乐,将不同地方的豫菜故事串联在一起,使整个篇章更加连贯和流畅。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不仅可以衬托画面氛围,还能够温暖和治愈观众的情绪,塑造人物形象,以及串联故事情节。

通过背景音乐的选择和运用,这部纪录片能够更好地展示出中国美食的文化内涵,让观众深入了解中国的食物文化和生活哲学。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影视音乐是指在影视作品中使用的音乐,它包括了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各种类型的影视作品。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塑造角色形象,增加故事情节的紧张感,甚至能够成为影视作品的一大卖点。

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是影视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和阐述。

影视音乐可以按照其作用和使用方式进行分类。

从作用的角度来看,影视音乐可以分为配乐和主题曲两种。

配乐是指在影视作品中用作背景音乐,主要用来增强情感、烘托氛围和塑造角色形象。

而主题曲则是影视作品的主题曲或片尾曲,通常在片头或片尾播放,用来展现影视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这两种类型的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各有其独特的作用,都能够对影视作品产生重要的影响。

影视音乐还可以按照其音乐风格和类型进行分类。

根据其音乐风格和类型的不同,影视音乐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多种类型。

每一种类型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在古装剧中使用的古典音乐能够增强古代氛围,民族音乐则可以增加影视作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感。

而流行音乐则更适合用来表现时代感和现代都市生活的氛围。

选择适合的音乐类型对于影视作品的制作至关重要。

影视音乐还可以按照其在影视作品中的使用方式进行分类。

它可以作为场景背景音乐使用,也可以作为人物主题音乐使用。

在不同的背景和情节中,影视音乐的使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在紧张的战斗场景中可以使用激烈的音乐,而在浪漫的爱情场景中则可以使用柔和的音乐。

影视音乐的使用方式直接关系到影视作品的氛围和效果,因此也是影视音乐分类的一个重要方面。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

影视作品是通过影像和音乐来传达情感和故事的,而影视音乐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精心设计的音乐配合,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影视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增强观赏体验。

我国纪录片中音乐的特点及其功能研究

我国纪录片中音乐的特点及其功能研究

我国纪录片中音乐的特点及其功能研究作者:江虹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5期【摘要】纪录片是用写实的镜头记录真实生活的影视艺术形式,以电视或银幕为载体,通过人的视觉与听觉接收其中所要传递的信息。

视听结合不仅能弥补观众感官上的单调,还能使纪录片要表达的情绪信息完整展现出来,音乐和画面的有机结合是保证纪录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

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幼儿园》等影片为例,通过纪录片音乐的种类、特点及其功能的介绍,对纪录片音乐的运用进行研究,从而揭示纪录片音乐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纪录片音乐;视听艺术;主题思想一、纪录片音乐的特点美国匹兹堡公共电视台执行副总裁托马斯·斯金纳曾经对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地位有过这样的肯定:“增强纪录片感染力的另一种手法是音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观众要看得懂影片,理解体会故事主要情节,就一定要在观看影视画面的同时配上与主题思想相对应的音乐。

特别是在当代,各国纪录片纷纷崛起的时代,大家都在强调纪录片的纪实性、真实性和故事性,为了增添纪录片的感染力和避免纪录片的枯燥,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地位甚为重要。

而音乐在纪录片中发挥其自身特性揭示影视画面中并没有突显出来的思想感情,深化了纪录片的主题,为纪录片增添了大幅度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一)纪录片音乐具有概括性。

纪录片音乐要求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作为一种渲染情绪和气氛的语言注入作品,能有效的延伸和深化影视画面中的主题思想和语言内涵,此外,还能增强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情色彩。

音乐的概括性很强,主要表现在对情感的概述,它能使人抛开具体的表达和描绘,通过独特的意境对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影片整体的思想情绪和感情色彩给以高度的概括,从而使受众产生一定的延伸思考。

特定的曲调、节奏或者音色能产生对表达特定感情色彩的音乐,比起其他艺术表现形式,音乐更具表达情感的优势。

音乐在纪录片中,要以解释画面的表面情态为前提,深入感受和发掘影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从而抓住影片的主题思想。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

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的作用《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展现中国美食文化的电视纪录片,其背景音乐不仅仅是为了增添视听效果,更是为了带领观众全方位地感受中国食文化的精髓。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背景音乐在该纪录片中的作用。

一、补充视觉语言《舌尖上的中国》以其独特的镜头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各种各样的中国美食,但光有视觉效果并不能完全传达给观众饮食时的内心感受。

这时,背景音乐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比如,在讲述养蜂人的辛苦和汗水时,悠扬的小提琴音乐营造了一种忧郁和温暖的氛围,使人不由自主地对养蜂人和蜜蜂心生敬慕之感。

而在介绍福建土楼时,节奏传递出土楼的稳固和安宁感,搭配上优美的竹笛声音,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福建土楼中,更深刻地感受到土楼文化的魅力。

二、增添情感色彩除了补充视觉语言外,背景音乐还能增添情感色彩。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每一集的音乐都有其单独的特征,例如第一集给人以轻快、欢快感,适合用来描述城市食品的多元化、全球化。

而第十集的音乐则朴素优美、富有中国乡村气息,适合用来描绘中国农村的饮食文化特点。

这些背景音乐不同的情感色彩,使得观众可以从声音中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与价值,并在节目中体会到更深刻的情感触动。

三、突显食材特点除了为纪录片增色添彩外,背景音乐还能凸显食材特点。

比如在介绍“酱爆肉丁”这道来自北京的菜品时,背景音乐选用了京剧元素,使得观众在听音乐时仿佛可以嗅到酱香和炒肉的诱人香气,同时可以了解到这道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

而当介绍重庆火锅时,背景音乐采用了激昂、热烈的音乐,突显了火锅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背景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补充视觉语言,增添情感色彩,突显食材特点,更可以帮助观众深入体验中国美食文化的丰富多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和作用
电视纪录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蕴涵深厚,具有多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由于受纪实主义影响,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是随着纪录片故事化倾向的日趋明显,音乐也逐渐受到节目创作者的认同与重视。

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
音乐与人声、音响共同构成纪录片中的声音系统。

纪录片中的音乐大致可分为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两类。

主观音乐是指纪录片创作者根据纪录片的具体内容,服从纪录片主题表现,在后期制作时加入的音乐。

主观音乐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也就是说片中的音乐并非来自画面所提供的现实世界,而是创作者对画面这一客观世界的感受,是后期制作时加工、组织上去的。

这种音乐以其特有的深度和强度来补充画面不易表达的情感与思想,能够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主观音乐包括选配的符合内容主题的现成音乐,以及专为纪录片而作的符合表达主题的音乐。

客观音乐则主要指镜头画面内人物自身在特定情感支配下的自我表达的音乐。

但由于纪实拍摄所带来的对现场的不可干涉与无法控制,客观音乐也包括画面中的环境音响中的音乐,比如歌曲、演奏,或者广播、收音机中的音乐。

它完全是现实存在的,这种音乐是无法排除的现场声音,并没有明显主观情感的流露,也不影响纪录片的纪实性、真实性。

这种音乐虽构成了纪录片的内容,但并不占主体地位。

占主体地位的仍然是表现对象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气氛中最真实的情感表达的音乐。

虽然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有一定的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在纪录片中所起的作用却是一样的。

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
音乐作为纪录片诸多表现元素之一,对纪录片主题的深化以及纪录片叙事结构的完整性、有序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适时融入音乐的纪录片能更加细腻生动地揭示纪录片的深刻内涵,为纪录片本身增加光彩。

1.传递感情,抒发情感
音乐的抒情特性使其作用在纪录片中尽显无遗。

充分发挥色彩、音乐、音响、字幕等各种艺术元素的情绪感染力,进而强化纪录片的思想情感,已成为现代纪录片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

音乐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将角色的感情、思绪以及事件发展的剧烈波动表达得淋漓尽致。

即使表现一般自然景物的画面也会被它罩上一层迷人的气氛,产生出巨大的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

比如纪录片《沙与海》中沙漠里骆驼的尸骨和刘泽远不停抽烟的画面,父子俩打沙枣的片段都配有背景音乐,正是配乐把沙漠里生存的艰难刻画得淋漓尽致。

纪录片既可以利用主观音乐抒发情感,也可以利用片中人物发出的客观音乐来抒发情感。

事实上,纪录片中的客观音乐能使纪录片更显淳朴、自然,在不动声色之中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

在纪录片《歌魂》中,整部片子的音乐就是山西省左权县的男女老幼随口唱出的民歌,时而激昂时而低沉的民歌抒发了群众热爱生活的情感。

2.参与叙事,产生节奏
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合理运用可使纪录片本身产生节奏。

纪录片的节奏是指反复出现在其中的声音和画面,它直接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和视觉而使观众产生一种跳动的、有规律的感觉。

出现在纪录片中的恰当的节奏不仅仅使其叙事结构更加严谨,而且使观众对其叙事脉络也有更透彻的了解,更有利于观众的解读和欣赏。

在纪录片中,由于对音乐有规律的使用而使纪录片产生节奏,继而给整部纪录片增色的作品屡见不鲜。

音乐在纪录片《龙脊》中是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出现的。

瑶族山歌配以流动的云和整齐梯田的画面在《龙脊》中一共出现了四次,不仅仅使片子拥有了跳动的脉搏,而且使片子的框架结构更加稳重清晰。

张以庆的纪录
片《幼儿园》中,音乐《茉莉花》的反复出现也使片子产生一种节奏感,与《龙脊》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音乐只有与画面密切配合才能为纪录片制造出优美的节奏,否则便有损于其节奏感。

也就是说纪录片中音乐的应用既要适时也要适当。

比如在纪录片《神鹿啊,我们的神鹿》中,音乐的出现虽达7次之多,但每段的音乐各异,与之相配的画面也各不相同,因此给观众的感觉更多的是情感的抒发。

3.烘托气氛,渲染情绪
轻松快乐的音乐表达一种愉快的情绪,凄凉忧郁的音乐表达一种悲伤的情绪。

利用音乐烘托气氛、渲染情绪的做法在电视纪录片中是较为含蓄的。

它不太像其他影视作品常常大张旗鼓地、酣畅淋漓地将大段音乐泼洒到作品中去,而是小心谨慎地、惜墨如金地对音乐加以选择和利用。

在纪录片《重逢的日子》中,音乐一共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是女主人公与后夫商议离婚之时,以音乐为背景的雨巷画面的插入营造了后夫无可奈何的心理氛围。

第二次是在离婚不成之后,女主人公的前夫与后夫一起喝汽水,女主人公一旁独坐,音乐不失时机地加入,营造了女主人公内心一种晦迷凄凉、倍感压抑的情绪。

第三次是在片子的结尾,女主人公送前夫回台湾,前夫与女人洒泪而别之时,音乐营造了人生离别、愁绪满怀的氛围。

三段音乐均很简短,却准确地营造出纪录片主题所需要的环境、心理氛围。

4.组接画面,过渡转场
音乐能将几个不同类型的画面组接起来,产生一种整体感。

在纪录片中,音乐的应用虽然从整体上看是不连贯的,但它在局部上的连贯性常常对所伴随的跳跃的画面起着一种组织作用,使它们在观众的心理上产生一种连贯感。

音乐在电视纪录片中的这种功能到处都可以看到。

在电视纪录片中,一段音乐或歌曲可以自由地把不同空间、时间的画面连成一片,构成一个段落。

刘郎的《西藏的诱惑》主要讲述了四位文艺家对西藏的“朝圣”,从中升华出一个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

整部片子都伴随着空旷辽远的背景音乐,并用了六首歌,其中《朝圣的歌》在片头、片尾用了两次,其余应用到片中的有《深情》、《西部》、《祈求》、《洗浴》、《追求》。

在这里,音乐的应用不仅营造了片子空灵的氛围,强化了主题,也组织了材料,结构全篇,使之前后呼应,作品节奏起伏分明,抑扬顿挫,浑然一体。

结语
音乐是一种细腻、直接和丰富地表达感情的艺术形式,在纪录片中使用音乐,可以使纪录片声情并茂,音画并举,增强纪录片的表现力度和感染力。

符合纪录片表达主题的音乐能引发观众共鸣。

画面真实再现当时情景,配上音乐,感情就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然而然地流淌。

音乐是情感抒发的重要渠道,在纪录片中可以使创作者的意图通过音乐这一手段把情感传达得更准确、更饱满,并且增加纪录片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在画面镜头和生动感人的歌声和音乐交互演绎中,情感得以阐发,主题得以深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