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观经济学考核说明

合集下载

820宏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820宏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宏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1、参考书
(1)《微观经济学》(第4版),高鸿业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宏观经济学》(第4版),高鸿业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试题类型
名词解释、简要回答、图示分析、计算、论述
3、样题
图示分析题:假设政府削减收入税。

运用IS-LM模型,在以下两个假设条件下,
在保持货币存量不变的情况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使产出增加量变少;而采用适当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满足由于收入增加而引起的货币需求增加,维持利率不变时,则不会产生挤出效应,从而收入增加较多。

4、考试大纲
(1)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问题
(2)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3)效用论
(4)生产论和成本论
(5)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
(6)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和供给方面
(7)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
(8)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9)国民收入核算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0)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1)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实践
(12)失业与通货膨胀。

811宏微观经济学

811宏微观经济学

《宏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必修课。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有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内容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理论,国民收入核算和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三、考试方式闭卷四、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2、简答题3、论述题4、计算题五、考试知识点引论掌握要点:(1)经济学定义、稀缺性、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等基本概念。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3)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4)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微观经济理论部分1、均衡价格理论掌握要点:(1)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的含义与需求规律。

(2)需求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3)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4)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的含义与供给规律。

(5)供给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

(6)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

(7)均衡价格的含义。

(8)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9)需求弹性的含义。

(10)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的含义。

(11)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12)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

2、消费者行为理论掌握要点:(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4)消费者均衡。

(5)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6)预算线的含义。

(7)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8)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9)不确定性和风险3、生产理论掌握要点:(1)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江苏开放大学《宏微观经济学》计分作业2

江苏开放大学《宏微观经济学》计分作业2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 060031课程名称宏微观经济学评阅教师第 2次任务共 4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任务内容:(请将各题答案填在作答结果相应位置)专题讨论:规模经济:中国彩电行业的洗牌案例内容改革开放之后,国人的收入明显增加,冰箱、彩电、洗衣机替代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成为人们家庭建设上追求的新“三大件”。

当时的电视机是主要黑白的,后来彩电才进入了为数不多的家庭。

可无论是黑白电视还是彩色电视,由于日本的品牌质量出色,在市场上几乎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是日立、东芝、索尼、JVC、三洋、松下等品牌。

当时中国的经济还处于极度的短缺当中,电视机在“票证时代”还是一种奢侈品,人们需要凭关系、走后门才能买到,如果哪个家庭拥有一台日本原装进口的14寸电视机是件令人羡慕的事。

国家开始批准引进彩电生产线后,中国电视机行业开始迅猛发展。

据统计,到1985年,全国共引进了113条彩电装配生产线,几乎遍布于全国各省;彩电企业也遍地开花,到九十年代中期,全国的彩电企业超过了200家。

在这股迅猛发展的浪潮中,涌现出了长虹、TCL、康佳、创维、海尔等为国人所熟知的品牌。

长虹挑起行业内的第一次大规模价格战,电视机行业从此全面洗牌,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竞争力的彩电品牌尚有5、60个,价格战的冲击使得很多企业退出市场,高路华、乐华、嘉华、熊猫等品牌陆续消失;TCL、长虹、康佳、创维、海信、海尔和厦华等七大品牌占据了国内市场约75%的市场份额。

彩电业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特征越来越明显。

案例分析任何产业都有其适度的发展规模,而彩电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性较为显著的产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迅猛发展使得中国电视机的产量大增,到1985年我国电视机年产量就超过美国,达到1663万台,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电视机生产国。

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达到1934万台,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

宏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其答案

宏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其答案

第3次作业一、问答题(本大题共50分,共10小题,每小题5分)1.试举一则亲身经历的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

2.请问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和成因是什么?3.垄断厂商可以任意定价吗?4.在许多城市,公共汽车和地铁都是十分拥挤。

有人主张通过提高票价缓和供求矛盾,有人不以为然。

你看呢?5.从县城到边远小镇要绕很远山路,政府想修一条隧道,并通过收费回收投资。

设Q为每天来往车辆数,P为收费标准,P=25-0.5Q。

隧道建成后,每天分摊建设费用500元,不计维护费用。

如果建设费用和征收费用都归承包商,有人愿意承包吗?若需要补贴,应如何补贴?6.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有哪些不同,企业、行业、全社会面对的要素供给曲线有何区别?7.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量的变化关系。

8.简述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9.回顾我国几十年来相对价格的变化,并解释其原因。

10. LAC曲线是SAC曲线的包络线,为什么LAC曲线不经过每一条SAC曲线的最低点,而是有且只有一点经过。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50分,共5小题,每小题10分)1.某君向银行贷款14万元购买住宅,年利率为5.13%,10年还清贷款。

问:某君每月应向银行还款多少?2.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15q+10。

试求:(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3.解释外部性、公共品及相关内容4.已知下列经济模型,国民收入Y=C+I+G,投资I=20+0.15Y,消费C=40+0.65Y,政府支出G=60。

⑴试求Y、C、I、的均衡值;⑵求出投资乘数;⑶求出平均消费倾向。

5.设某国有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30L0.75K0.25,劳动年工资总额为0.5万元,资本(万元)年利率为10%,问:(1)当总成本为5000万元时,企业能够达到的最大产量及其劳动、资本雇佣量。

宏微观经济学复习大纲(2006年6月16日)

宏微观经济学复习大纲(2006年6月16日)

宏微观经济学复习大纲(2006年6月16日)一、考试题型、分数比例1、单项选择题(15题,15分)2、多项选择题(5题,10分)3、判断题(10题,10分)4、名词解释(5题,15分)5、简答题(3题,20分)6、计算题(2题,15分)7、论述题(1题,15分)二、复习方法1、第1、7、9、11、17章不作为考试重点2、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三种题型重点复习导学上相应的题型(见导学参考答案);3、计算题范围为宏观、微观各1道,重点掌握:均衡价格和弹性;成本收益;国民收入4、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重点掌握以下内容:第二章供求理论一、重点名词均衡价格需求规律二、重点掌握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2.需求的价格弹性。

3.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效用理论一、重点名词收入效应无差异曲线边际效用二、重点掌握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2.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一、重点名词机会成本边际产量边际技术替代率二、重点掌握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3.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4.短期平均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的关系。

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及其发生作用的条件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一、重点名词完全竞争寡头垄断垄断竞争二、重点掌握1.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2.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第六章分配理论一、重点名词洛伦兹曲线吉尼系数二、重点掌握2.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3.洛伦兹曲线和吉尼系数是如何体现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一、重点名词外部经济公共物品二、重点掌握1.外部性与资源配置。

3.科斯定理及其评述。

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重点名词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二、重点掌握1.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

2.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及其评述。

5.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及其计算公式。

第十二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一、重点名词总需求总供给二、重点掌握1.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3.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

昆明理工大学878宏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昆明理工大学878宏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宏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微观部分,约占50%。

宏观部分,约占50%。

四、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结构为:单选题约25分名词解释约25分简答题约30分计算题约30分论述题约40分合计150分第二部分考察的知识及范围一、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1、需求的基本理论2、供给的基本理论3、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4、弹性理论5、供求曲线的运用二、效用论1、基数效用论2、序数效用论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4、不确定性和风险三、生产论1、生产函数2、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4、规模报酬四、成本论1、成本的概念2、短期成本3、长期成本五、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1、完全竞争厂商2、垄断市场3、垄断竞争4、寡头与博弈论初步5、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比较六、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生产要素的需求2、生产要素的供给七、福利经济学1、基本概念: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帕累托最优状态。

2、帕累托最优条件和完全竞争3、社会福利函数八、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垄断2、外部影响3、公共物品4、不完全信息九、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他总量2、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3、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十、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均衡产出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3、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4、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5、乘数论十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投资的决定2、IS曲线3、利率的决定4、LM曲线5、IS-LM分析6、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十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财政政策及财政政策的效果2、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的效果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十三、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经济政策的目标2、财政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3、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十四、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总需求曲线2、总供给曲线3、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十五、国际经济学1、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2、汇率与对外贸易3、国际收支平衡4、弗莱明-蒙代尔模型十六、经济增长理论1、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2、经济增长模型3、经济增长因素分析4、关于经济增长的争论十七、通货膨胀理论1、通货膨胀及其原因2、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3、价格调整曲线4、政府针对通货膨胀的政策。

2023经济学家理论考核分析模板

2023经济学家理论考核分析模板

2023经济学家理论考核分析模板一、背景在2023年,经济学家理论考核是评估经济学家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方式。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分析模板,帮助经济学家在考核中展现他们的理论水平。

二、考核要点经济学家理论考核主要聚焦以下要点:1. 宏观经济理论* 对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对经济增长、通胀、失业、利率等重要宏观经济指标的解释和分析* 经济周期理论的理解和应用2. 微观经济理论* 对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的理解和运用* 对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的分析和解释* 对市场结构和垄断竞争的理解和运用3. 国际经济理论* 对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理解和运用* 对国际汇率和国际金融体系的解析和分析* 对国际关系和贸易战等影响因素的考量4. 政府与经济* 对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解和评价* 对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分析和判断* 对经济改革和发展战略的提出和评估三、分析模板为了在经济学家理论考核中展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下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分析模板:1. 问题陈述清晰而明确地陈述问题或情境,确保准确理解考核要求。

2. 理论框架提供适当的理论框架来解决问题,包括相关经济理论和模型。

3. 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利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4. 结论与建议基于理论框架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和提出可行的建议。

确保结论与问题相一致并具备实践可行性。

5. 论证与论点使用理论和数据为结论和建议提供充分的论证和支持。

确保逻辑严谨、论证有力,避免主观臆断。

四、总结本文档提供了一个2023经济学家理论考核分析模板,帮助经济学家有效展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在准备考核时,建议经济学家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同时注意清晰表达和严谨论证,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宏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宏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宏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参考书目:详见学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考查目标该课程的考试目的主要在于测试考生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研究方法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了解考生是否具备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现代经济学理论素质,为研究生阶段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经济学基础。

考试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题型名词解释(6题,共30分)简答题(5题,共50分)计算题(2题,共20分)论述题(2题,共50分)三、考查范围(注:考查范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上下册)为主,若有补充其他参考教材的知识点,会在相应部分标注出其他哪位作者的参考教材以及章节。

)《微观经济学》部分导论1、西方经济学的界定;2、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5、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的定义及其表示;2、需求规律及特例;3、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4、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5、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需求;6、供给的定义及其表示;7、供给规律及特例;8、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9、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10、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和市场供给;11、市场均衡及其变动;12、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类型和计算;13、影响需求弹性系数的因素;14、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15、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类型和计算;16、影响供给弹性系数的因素;17、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税收18、弹性和收入第二章消费者选择1、欲望与效用;2、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3、总效用和边际效用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5、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及其计算;6、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7、消费者剩余;8、序数效用论的偏好和选择假设9、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10、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11、无差异曲线的特例;12、预算约束线的含义及其变动;13、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及其计算;14、收入-消费扩展线;15、恩格尔曲线和恩格尔定律;16、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8版,第4章);17、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及市场需求曲线;18、网络外部性(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8版,第4章);19、风险偏好与风险溢价(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8版,第5章)第三章企业的生产和成本1、生产函数;2、短期和长期;3、生产函数的例子;4、短期生产函数及其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6、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7、生产的三个阶段;8、等产量曲线及其性质;9、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10、等成本线及其变动;11、生产要素最优组合;12、生产扩展线;13、经济学中的成本;14、短期成本的概念;15、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16、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17、规模经济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18、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第四章完全竞争市场1、企业收益和市场结构;2、划分市场结构的依据;3、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4、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5、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6、完全竞争企业及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7、完全竞争企业和市场的长期均衡;8、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9、效率分析、政策的损益评价方法(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8版,第9章)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1、垄断的原因和类型;2、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3、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4、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5、价格歧视;6、垄断竞争的特点;7、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8、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9、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10、寡头的特征;11、古诺模型;12、勾结和卡特尔;13、博弈模型;14、纳什均衡;15、占优策略(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8版,第13章);16、博弈分析的简单应用;17、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比较。

宏微观经济学课程考试说明

宏微观经济学课程考试说明

CJ1012——1026“西方经济学”(本)(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说明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西方经济学”(本)(原宏微观经济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科起点的本科开放教育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物流管理等专业开设的基础理论课,为了有效地指导各地电大辅导老师、学生进行期末复习考试,现对本课程考核有关情况作以下说明。

一、考核对象广播电视大学专科起点的本科开放教育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采用大作业的形式,共6次,其中两次为综合思考题,两次计算题,两次理论分析题,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命题,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每次5分,成绩判定以百分制形式进行);目的是强化教学过程的教学效果,培养、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终结性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以考核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为主。

三、考核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本考核说明和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本课程使用的文字主教材是由侯荣华教授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西方经济学》(本科第2版);辅助教材是由刘臣副教授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西方经济学导学》(本科第2版)。

四、考试内容本课程的考核内容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规定的主要内容,以本考核说明为主。

在教师辅导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依据本考核说明规定的“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层次来把握。

重点掌握的内容:是指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原理或与我国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和其从事经济、管理、会计、金融等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要准确记忆、深刻理解并能运用于现实经济生活。

掌握的内容:是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对于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准确记忆,并能对相近或相关的理论进行比较。

806 经济学(宏、微观) Microsoft Word 文档讲解

806     经济学(宏、微观) Microsoft Word 文档讲解

806 经济学(宏、微观)一、考试目标该大纲旨在为选拔硕士研究生而设置,要求考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思想具有较好的理解程度,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二、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答题方式为笔试三、考试内容(微观部分)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论一、西方经济学说的历史与发展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第二章需求与供给一、需求、需求函数、需求定理二、供给、供给函数、供给定理三、均衡、均衡价格、供求曲线变动四、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及其分析五、弹性及影响因素六、价格限制分析七、蛛网模型第三章效用论一、效用理论、消费者剩余及均衡分析二、偏好、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三、预算线四、消费者均衡分析五、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均衡影响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六、不确定性、期望效用与风险第四章生产论一、厂商的概念及目标二、生产函数及形式三、一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含义与关系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六、短期生产三个阶段七、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八、等产量曲线九、边际技术替代率十、等成本线十一、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十二、规模报酬第五章成本论一、各种成本的概念、相互关系二、各种短期成本曲线随产量变化的关系三、各种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四、各种长期成本曲线随产量变化的关系五、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相互关系六、规模经济、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的含义七、最优产出率与最优规模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一、厂商与市场类型的含义与特征二、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三、完全竞争市场的收益曲线四、厂商实现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五、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与长期供给曲线六、生产者剩余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一、垄断的特点和成因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与价格歧视五、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六、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七、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八、寡头垄断市场的概念与特征九、古诺模型与斯威齐模型十、博弈论初步知识第八章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一、生产要素及其报酬二、引致需求三、完全竞争厂商与卖方垄断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四、完全竞争厂商与卖方垄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五、厂商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六、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数量决定第九章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一、要素供给、原则与无差异分析二、劳动供给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工资率决定三、歧视经济学四、土地供给曲线与地租决定五、资本、资本供给与利息决定六、欧拉定理七、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八、贫困分析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一般均衡及实现过程二、经济效率与判断标准三、埃奇渥斯盒状图四、交换、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五、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六、社会福利函数、不可能性定理与均衡多样性七、效率和公平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一、垄断与低效率二、寻租理论三、政府管制四、外部影响与解决方法五、科斯定理六、排他性与竞争性七、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八、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九、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十、委托代理问题(宏观部分)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特点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三: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五:GDP、GNP、DPI的概念六:名义GDP、实际GDP、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七:生产法与收入法核算GDP八:收入循环模型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均衡产出二:消费函数三:两部门与三部门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乘数理论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一:投资的决定二:利率的决定三:IS-LM分析四: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财政政策的影响和效果二:货币政策的影响和效果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经济政策目标二:财政政策工具三:功能财政、赤字与公债四:充分就业与就业预算五:货币政策工具六:存款创造、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七:西方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八:证券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九:期货与期权市场十:现值、投资收益与风险第十七章 AS—AD模型一:衰退与萧条二:AD曲线三:AS曲线四:AS—AD模型对现实的解释第十八章失业和通货膨胀一:失业、周期性失业与自然失业率二:奥肯定律与牺牲率sacrifice ratio三:最低工资与效率工资四:通货膨胀的概念、度量与分类五: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与治理六: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七: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八:菲利普斯曲线第十九章国际经济学一: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二:Heckscher—Ohlin理论三:金本位制四:布雷顿森林体系五:外汇市场干预第二十章国际经济学一:汇率、标价与汇率制度二:实际汇率与均衡汇率三:购买力平价理论四:国际收支平衡表五:开放经济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一:增长核算方程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二:生产率的作用与决定因素三:经济增长政策四:收益递减(diminishing returns 五、追赶效应(catch-up effect六:经济周期含义与特征七:实际经济周期(RBC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本)(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说明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西方经济学”(本)(原宏微观经济学)是国家开放大学专科起点的本科开放教育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物流管理等专业开设的基础理论课,为了有效地指导各地电大辅导老师、学生进行期末复习考试,现对本课程考核有关情况作以下说明。

一、考核对象广播电视大学专科起点的本科开放教育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1.西方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都采用网上考核方式。

中央电大形成性考核平台的网址:;终结性考核的考核平台将由省电大考试中心另行通知。

2.学生在完成形成性考核时,可以再规定的时间段,各自分散完成相应题目的作答;终结性考核则要求学生集中完成。

3.形成性考核则重于基本概念、理论的掌握及应用。

题型为判断、选择、论述等。

终结性考核主要是考核概念、理论掌握的程度,且计算机自动阅卷。

4.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50%,采用“双及格”的方法核算成绩。

三、考核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本考核说明和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本课程使用的文字主教材是由侯荣华教授主编的、国家开放大学出版发行的《西方经济学》(本科第2版);辅助教材是由臣副教授主编的国家开放大学出版发行的《西方经济学导学》(本科第2版)。

四、题型及答题要求1.单项选择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回答这一问题时要求准确无误。

2.多项选择题:检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重点理论的掌握程度。

回答这一问题时要求准确无误。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3.判断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回答这一问题要求只判断正误即可。

判断错误不得分也不扣分。

4.配伍题:本题是针对本课程基本概念而设计的,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考试中的名词以基本概念、重点概念、中心概念为主。

所谓基本概念或重点概念、中心概念是指在西方经济学的某一领域中有相当大的涵盖和解释能力的概念。

回答时只需将左侧的名词与右侧的容相对应即可。

第二部分复习的基本要求第一、全面、认真阅读教材,系统、深刻领会所学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把握重点容、重点概念(重点容为本辅导后面所列容)。

在复习过程中要结合录像讲座、直播课堂及导学,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本课程的容。

第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西方观经济学本身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这也是在编写教材和录制录像辅导中尽力注意的问题。

第三部分各章的复习围第一章导论一、重点名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规分析实证分析二、重点掌握: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3.为什么说西方经济学不是我国制订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4.规分析与实证分析。

三、掌握:1.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

2.如何理解《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形成。

3.为什么说《通论》的出版是经济学说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4.西方经济学的存量与流量分析。

四、了解:1.何为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

3.西方经济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4.边际分析与最优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本章不作为考试的重点)第二章供求理论一、重点名词:需求规律供给规律均衡价格需求的收入弹性二、重点掌握: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2.需求的价格弹性。

3.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4.计算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与均衡价格、均衡产量。

三、掌握:1.交叉弹性。

2.供给的价格弹性。

3.需求曲线及其特点。

4.供给曲线及其特点。

四、了解:1.蛛网理论及其应用。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3.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第三章效用理论一、重点名词: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二、重点掌握: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

2.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

3.正常物品与吉芬物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总效应。

4.计算消费者最大化效用时的产品数量。

三、掌握:1.消费者剩余及其衡量。

2.从基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什么?3.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四、了解:1.从基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什么?2.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一、名词解释:边际产量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扩展线规模报酬二、重点掌握:1.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2.等成本线的特征。

3.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4.短期平均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

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及其发生作用的条件。

6.计算成本、收益和利润最大化。

三、掌握: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2.短期成本曲线及其特征。

3.长期成本曲线及其特征。

四、了解:1.生产函数及其公式。

2.长短期的划分。

3.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一、重点名词: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二、重点掌握:1.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2.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3.斯威齐模型。

4.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收益曲线。

5.计算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产量与市场价格。

三、掌握:1.超额利润的变动规律。

2.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需求曲线的特点。

3.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异同。

4.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四、了解:1.四种市场结构的条件。

2.一级价格、二级价格、三级价格。

3.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卡特尔和价格领袖制。

第六章分配理论一、重点名词:边际产品价值工资率地租利率边际收益产品二、重点问题:1.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与一般商品价格决定相比的特点。

2.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的均衡及其条件。

3.土地的供给曲线及地租的决定4.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二、掌握:1.均衡利率的确定。

2.准地租与经济地租的异同。

三、了解:1.生产要素价格价格形成的特点与原则。

2.资本需求曲线与资本供给曲线。

第七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理论一、重点名词:帕累托最优状态阿罗不可能定理洛伦兹曲线吉尼系数二、重点掌握:1.一般均衡及与局部均衡的关系。

2.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标准。

3.帕累托最优状态与帕累托改进。

4.洛伦兹曲线和吉尼系数是如何体现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5.公平与效率。

三、掌握:1.社会福利最大化及其条件。

2.效用可能性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三、了解:1.交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本章不作为考试的重点)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一、重点名词:不完全信息外部经济科斯定理公共物品二、重点掌握:1.外部性与资源配置。

2.解决外部性的对策。

3.科斯定理及其评述。

三、掌握:1.逆向选择及其防止。

2.不完全信息造成市场失灵。

3.产生委托代理的原因及对策。

四、了解:1.何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2.公共选择理论。

3.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机制来配置,政府如何保证公共物品的供应。

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一、重点名词:国生产总值国生产净值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生产总值二、重点掌握:1.国生产总值的构成及其经济特征。

2.实际国生产总值与名义国生产总值的异同。

3.国民收入核算五个总量指标的特点及其国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4.用三法计算国生产总值、国生产净值、国民收入。

三、掌握:1.国生产总值与国生产净值的异同。

2.国生产总值与个人收入的异同。

3.国生产总值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异同。

四、了解:1.国生产总值指标的缺欠及其完善。

2.两部门、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本章不作为考试的重点)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重点名词: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二、重点掌握:1.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

2.佛里德曼的相对收入理论及其评述。

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其评述。

4.影响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因素。

5.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及其计算公式。

6.计算均衡收入、消费、投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

三、掌握:1.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

2.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

3.影响两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因素。

四、了解:1.消费函数。

2.储蓄函数。

第十一章 IS—LM模型一、重点名词:资本边际效率凯恩斯陷阱 IS曲线 LM曲线二、重点掌握:1.投资与利率的关系。

2.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的异同。

3.产品市场均衡及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

4.货币市场均衡及影响LM曲线移动的因素。

5.计算投资需求量。

三、掌握:1.投资的涵义与分类。

2.IS曲线的形成及数学表达式。

3.LM曲线的形成及数学表达式。

四、了解:1.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2.IS-LM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3.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变动。

(本章不作为考试的重点)第十二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一、重点名词:总需求总供给短期供给曲线长期供给曲线二、重点掌握:1.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2.影响总需求曲线的因素。

3.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

4.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5.计算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

三、掌握:1.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2.总供给曲线为什么根据劳动市场均衡的情况而定。

3.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四、了解:1.总需求曲线位移的理论分析。

2.总供给曲线的具体分析。

3.理性预期下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

第十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重点名词:失业率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滞胀二、重点掌握:1.失业对经济的影响。

2.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菲利普斯曲线的经济含义及我们为什么要阻止其恶化。

三、掌握:1.失业的种类。

2.如何防止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3.如何防止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四、了解:1.滞胀的成因。

2.治理滞胀的对策。

3.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第十四章财政理论与政策一、重点名词:财政政策税收乘数挤出效应二、重点掌握:1.财政政策的容。

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的区别。

3.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及其波动的意义。

4.计算税收乘数、购买支出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

三、掌握:1.财政政策的职能。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3.如何理解赤字预算政策。

4.政府增加公债发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了解:1.公共财政的特征。

2.公平分配理论。

3.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和整体效应。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第十五章货币理论与政策一、重点名词:货币乘数货币政策再贴现率存款准备率二、重点掌握:1.佛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容及其影响因素。

2.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应用。

3.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

4.存款准备率的含义及应用。

5.计算存款乘数、货币供给及货币乘数。

三、掌握:1.货币乘数的涵义与公式。

2.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3.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的货币理论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