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Ping命令)

〖实验项目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目的〗:1、熟悉网卡、掌握如何在Windows下如何察看网卡的型号、MAC地址、IP地址等参数。
2、熟悉Windows中的网络组建及各参数的设置和基本意义。
3、网络测试命令PING的用法。
〖实验任务与要求〗:1、网卡是网络中不可缺少的网络设备,掌握其使用情况,及如何设置其参数对网络的正常使用非常重要。
本部分要完成以下任务:(1)利用Windows下ipconfig 命令查看网卡的基本参数。
(2)如何设置网卡的IP地址。
2、Ping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实用程序,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与接收)数据报。
根据返回的信息,就可以推断TCP/IP参数是否设置得正确以及运行是否正常。
(1)Ping 本机IP(Ping 本机机器名;Ping 127.0.0.1)。
(2)Ping 邻近计算机的IP(或者是对方计算机的机器名)。
(3)Ping 网站(前题是能接入Internet)。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1.Ipconfig的使用(1)、开始-运行,在弹出的对框框中,输入CMD将进入黑白屏幕的DOS界面。
(2)、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ipconfig/all查看本机网卡的基本参数。
(2)利用“网上邻居”修改网络参数。
(3)PING命令的使用ping 127.0.0.1ping 本机IPping localhostping 局域网内其他IP PING命令参数:-n:发送count指定的ECHO数据包数,通过这个命令可以自己定义发送的个数,对衡量网络速度很有帮助。
能够测试发送数据包的返回平均时间,及时间的快慢程度。
默认值为 4。
-r:在“记录路由”字段中记录传出和返回数据包的路由。
通常情况下,发送的数据包是通过一系列路由才到达目标地址的,通过此参数可以设定,想探测经过路由的个数。
限定能跟踪到9个路由。
一般情况下,通过ping目标地址,可让对方返回TTL值的大小,通过TTL值可以粗略判断目标主机的系统类型是Windows还是UNIX/Linux,一般情况下Windows系统返回的TTL值在100-130之间,而UNIX/Linux系统返回的TTL值在240-255之间。
网络安全基础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基础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了解并实践常见的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实验材料:1. 一台计算机2. 一台网络服务器3. 一台防火墙设备实验过程:1. 建立实验环境:将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和防火墙设备连接至同一局域网络中。
2. 实施攻击:使用计算机对网络服务器发起常见的网络攻击,如端口扫描、ARP欺骗、DDoS攻击等。
3. 监控防御:观察防火墙设备对攻击行为的识别和阻断情况,并分析攻击者的攻击手法和目的。
4. 实施防御:根据攻击行为和攻击者的目的,调整防火墙设备的配置,加强对网络服务器的防护能力,确保网络安全。
5. 检测恢复:使用网络安全检测工具对网络服务器进行检测,验证防火墙配置的有效性。
6. 总结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经验,总结网络安全攻防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并提出改进建议。
实验结果:1. 攻击行为识别和阻断情况良好,网络服务器受到的攻击次数明显减少。
2. 防火墙配置调整有效,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
3. 防火墙检测工具显示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性良好,未发现异常情况。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掌握了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了解了常见的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通过合理配置防火墙设备,可以有效地防止网络攻击并维护网络安全。
改进建议:1. 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网络安全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攻防策略,及时更新防火墙设备的配置。
2.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演练和实践,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3. 加强对网络服务器的监控和日志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4. 定期与网络安全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网络基础实验报告心得

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我们进行了网络基础实验。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计算机网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实验的心得体会。
二、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和调试方法;3. 熟悉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与实现;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验过程1. 实验一:网络设备认识与连接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网络设备的种类、功能以及连接方式。
我们学习了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设备的安装、配置和调试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连接网线、配置IP地址、设置子网掩码等基本操作。
2. 实验二: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网络拓扑结构的概念,并了解了常见的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型、总线型等。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设计了符合实验要求的网络拓扑结构,并实现了网络设备的连接。
3. 实验三:网络通信测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利用ping命令测试了网络设备的连通性,并分析了网络故障的原因。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网络通信测试的基本方法,提高了网络故障排查能力。
4. 实验四:网络安全配置我们学习了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如设置防火墙、配置入侵检测系统等。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网络安全配置的基本方法,提高了网络安全意识。
四、实验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
2. 团队协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网络安全意识: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保护网络设备,防止网络攻击。
4. 不断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迅速,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步伐。
实验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学无止境,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
网络原理基础实验预习与报告

管理学院网络课程实验报告与预习报告2011年9月实验一、网线制作与测试1.预习报告要求:1.) 了解标准T568A与T568B网线的线序,掌握T568B网线的制作和连通性测试方法。
T568B网线的制作方法:(步骤1 )剥线(步骤2 )理线( 步骤3 ) 插线(步骤4 )压线连通性测试方法:将双绞线两端分别插入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打开电源。
如果网线制作成功,则依次从1到8号,发射器和接收器上同一条线对应的指示灯会亮起来。
如果出现任何一个灯为红灯或黄灯,都证明存在断路或者接触不良现象。
此时最好再将两端水晶头用网线钳压一次。
如果故障依旧,再检查两端芯线的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若不同,则剪掉一端并按另一端芯线排列顺序重新制做水晶头。
若相同,则表明制作过程中连接不良,须照以上步骤重做。
直到测试全为绿色指示灯闪过为止。
2.实验结果记录3)如果两个接头的线序发生同样的错误,网线还能用吗?会有什么后果?答:如果两个接头的线序发生同样的错误,网线还能用实验二、计算机联网方法1.预习报告要求:1)预习实验指导书中实验二的计算机联网方法、计算机网址即IP地址的配置;PC 机联网方法:(1)观察实验机柜中的交换机,每台PC机通过RJ45网线连接在交换机的以太网(ethernet)接口上。
(2)用IPconfig /all 命令显示计算机当前的IP地址配置。
(3).配置的计算机IP地址。
(4).网络连通测试:使用Ping命令,测试各台PC之间是否连通。
IP地址的配置:进入我的电脑→控制面版→网络连接→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协议→属性; 察看现有IP 地址或输入IP地址。
网址配置方法:2 ) 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ipconfig /all检查主机的网络地址。
Ping是测试网络连接状况以及信息包收发状况非常有用的工具,是网络测试最常用的命令。
输入Ping命令,向目标主机(地址)发送一个回送请求数据包,要求目标主机收到请求后给予答复,从而判断本机是否与目标主机(地址)连通网络的响应时间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认识网络设备和实验室拓扑结构

虚拟机是一台软件计算机,它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就好像一台物理计算机一样,包含自己虚拟的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设备。我们常利用虚拟机进行网络操作系统的学习。
Cisco Packet Tracer是由Cisco公司发布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为学习思科网络课程的初学者去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境。用户可以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由网络节点设备和通信介质构成的网络结构图),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
2、网络协议及分层
为了降低协议的复杂性,将协议进行分层,各层之间互不影响,例如:文件传输或电子邮件服务模块的设计,不必关心底层通信线路是光纤还是双绞线。
OSI模型共分七层:从上至下依次是
应用层指网络操作系统和具体的应用程序,对应WWW服务器、FTP服务器等应用软件
表示层数据语法的转换、数据的传送等
会话层建立起两端之间的会话关系,并负责数据的传送
路由器:由器(Router)又称网关设备(Gateway)是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所谓逻辑网络是代表一个单独的网络或者一个子网。
4、案例分析
分析上图中从PC0向PC3发送信息需要经过哪些主要步骤?
通过分析让学生对网络分层、协议、以及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有更深刻的了解。
1)2PC0发出PDU(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之间的数据单位),因为目的地址是192.168.30.2,不在同一网段,所以先要找到网络出口。
IP:源IP地址192.168.20.1,目的IP192.168.30.2
ICMP:用来存放错误信息
4)PC0直接将这个包发送给路口器的Fa0/0端口,路由器收到后将原来的二层包丢弃,重新打包,通过交换机广播。
2024版《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使用`tracert`命令跟踪路 由路径
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 连通性
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网 络连接状态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网络配置结果 展示主机名、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
认网关的配置结果 2. TCP/IP协议分析结果
展示捕获的数据包,并分析各层协议 头部信息,包括源/目的IP地址、源/ 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等
01 1. 环境搭建
02
安装和配置实验所需的软件和工具,如虚拟机、操作系
统、网络模拟器等;
03
构建实验网络拓扑,包括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和防火墙
等组成部分。
实验内容和步骤
2. 防火墙配置
选择一种防火墙软件或设备,如iptables、pfSense等; 配置防火墙规则,包括访问控制列表(ACL)、网络地址转换(NAT)、 端口转发等;
1. 连接路由器和交换机, 并启动设备
实验步骤
01
03 02
实验内容和步骤
3. 配置路由器接口,并启用路由协议 4. 配置交换机VLAN,并启用STP 5. 验证配置结果,确保网络连通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
01
实验结果
02
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成功,网络连通性良好
03
各设备运行状态正常,无故障提示
04
分析
02 如何提高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3
如何优化网络服务器的性能?
04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管理和维护网络服务 器?
05
实验五:网络安全与防火 墙配置
实验目的和要求
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
通过实验,了解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 的作用和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4700字

三一文库()〔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4700字〕网络基础部分实验实验一:传输介质与网线制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LA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性能及各自特点。
2.学习双绞线、同轴电缆网线的制作和掌握网线制作工具,电缆测试仪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1.掌握LA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连接方法与实际使用。
2.独立制作一根合格的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的网线。
三、实验设备实验所需设备有5类双绞线,RJ-45头,细缆,BC接头,型头,端接器、同轴电缆、收发器、AUI电缆、双绞线、同轴细缆压线钳,电缆测试仪,剥线钳、剪刀等。
四、相关基本知识1.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
2.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
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传输介质等基础知识。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原理目前计算机网络的有线通信大多采用铜芯线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粗缆与细缆,无屏蔽双绞线(UP)、光纤等。
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网络终端设备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成相关传输介质所需的电信号或光信号,然后通过传输介质、网络设备进行传输。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信息传输格式,因此,它们也就具有不同的传输方式、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
在组建局域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 (如覆盖范围、应用对象、性能要求、资金情况等)来决定采用何种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及相关的网络连接设备等。
双绞线:双绞线是由两根绝缘金属线互相缠绕而成,这样的一对线作为一条通信链路,由四对双绞线构成双绞线电缆。
双绞线点到点的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0米。
目前,计算机网络上用的双绞线有三类(最高传输率为10 Mbps)、五类线(最高传输率为10 0 Mbps)、超五类线和六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250 Mbps)、七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600 Mbps)。
双绞线电缆的连接器一般为RJ-45.(二)实验步骤1.首先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裁出计划需要使用到的双绞线长度。
基本网络组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网络组建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网络拓扑设计、设备配置、IP地址规划、子网划分以及网络测试等。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网络环境中,提高网络组建和故障排查的能力。
实验环境1. 硬件设备:路由器2台,交换机2台,PC机5台,网络线缆若干。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Packet Tracer网络模拟软件。
实验内容一、网络拓扑设计1. 拓扑结构:设计一个简单的星型拓扑结构,包括一个核心交换机和5个边缘PC 机。
2. 网络设备:核心交换机负责连接所有边缘PC机,边缘PC机通过交换机接入核心交换机。
二、设备配置1. 配置核心交换机:- 配置VLAN,为不同部门划分虚拟局域网。
- 配置端口,为每个端口分配VLAN。
- 配置路由,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2. 配置边缘交换机:- 配置端口,将端口连接到对应的PC机。
- 配置VLAN,与核心交换机保持一致。
3. 配置PC机:- 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 配置DNS服务器地址。
三、IP地址规划与子网划分1. IP地址规划:采用192.168.1.0/24网段进行IP地址规划。
2. 子网划分:将192.168.1.0/24划分为两个子网,分别为192.168.1.0/25和192.168.1.128/25。
四、网络测试1. 测试设备连通性:使用ping命令测试PC机与核心交换机、边缘交换机以及其他PC机的连通性。
2. 测试路由功能:使用traceroute命令测试数据包从PC机到目标PC机的路由路径。
3. 测试VLAN功能:测试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
实验步骤1. 搭建网络拓扑:在Packet Tracer中搭建实验拓扑,连接网络设备。
2. 配置设备:按照实验内容,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3. 规划IP地址与子网划分:规划IP地址,划分子网。
4. 测试网络:进行网络连通性、路由功能和VLAN功能的测试。
实验1(网络基础与应用)参考

实验1 网络基础与应用1.1 网络命令及应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IP/TCP/UDP/ICMP等协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熟悉并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
【实验环境】两台以上装有Windows 2000/XP/2003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熟悉并使用常用的网络命令,包括:ping、ipconfig、netstat、tracert、net、at、nslookup等。
(1)pingping是使用频率极高的用来检查网络是否畅通或者网络连接速度快慢的网络命令,目的是通过改善特定形式的ICMP包来请求主机的回应,进而获得主机的一些属性。
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主机交换数据包。
如果ping运行正确,就可以相信基本的连通性和配置参数没有问题。
通过ping命令,可以探测目标主机是否活动,可以查询目标主机的机器名,还可以配合arp命令查询目标主机的MAC地址,可以进行DDoS攻击,有时也可以推断目标主机操作系统,还可以直接ping一个域名来解析得到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
(2)ipconfig执行ipconfig/all,就会看到所有网络配置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一般用来检测手工配置TCP/IP参数设置的正确性。
如果计算机和所在的局域网使用了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那么执行ipconfig/all,可以了解计算机是否成功的租用到IP地址,如果租用到IP地址,则可以了解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信息。
(3)netstatnetstat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命令,用来显示计算机上网时与其他计算机之间详细的连接情况和统计信息(与IP、TCP、UDP和ICMP协议相关的统计数据)。
netstat命令一般用来检测本机各端口的网络连接情况。
(4)tracert用法:tracert IP地址或域名该命令用来显示数据包达到目的主机或经过每一个路由或网关的IP地址,并显示到达每个路由或网关所用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配置实验实验目的: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配置方法2. 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3.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实验环境:1. 两台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2. 网线若干根3. 路由器一台4. 交换机一台5. 网线转接头若干实验原理:计算机网络是通过一系列网络设备(包括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和任务协作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配置包括计算机网络的连接、配置和管理。
本实验将通过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互联。
实验步骤:一、网线的制作首先,我们需要制作两根网线,用于连接路由器和两台计算机,以及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根据网线的制作标准,将网线的线序排列整齐,并用压线头压紧。
二、路由器的配置1. 连接路由器电源,并使用电脑通过网线连接到路由器的LAN口。
2. 打开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通常为192.168.XX.XX),并输入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用户手册或路由器背面标签上会有提示)。
3. 配置路由器的上网方式(如拨号、动态IP、静态IP等),并设置正确的上网参数。
4. 配置路由器的DHCP功能,以便计算机能够自动获取正确的网络配置。
三、交换机的配置1. 将两台计算机连接到交换机上,并确保计算机能够正常上网。
2. 进入交换机的管理界面,配置交换机的端口为“trunk”模式,以便计算机能够通过交换机连接到网络。
四、计算机的配置1. 确保计算机的网卡驱动程序已正确安装,并能够正常识别网络设备。
2. 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检查计算机是否可以正常连接到网络。
3. 在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中,设置不同的网络适配器,以便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使用(如局域网、互联网等)。
五、测试网络连接1. 将两台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并使用浏览器等工具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2. 使用网络测试工具(如ping命令)测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通性。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第1章 网络基础实验

实验思考题
▪ 通过本实验,你的体会是什么? ▪ 思考如果你的计算机要连接到互联网,需要哪些网
络参数? ▪ 思考什么时候使用直通线,什么时候使用交叉线。 ▪ 什么是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和全局配置模式? ▪ 根据家中的无线路由器说明和步骤,配置无线网络。 ▪ 配置PC-B防火墙,同时阻止PC-A访问PC-B的
第1章 网络基础实验
1
实验简要介绍
▪ 本章实验是学生接触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实验。
▪ 通过本实验,实验者能够: ➢ 了解常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 ➢ 了解网络中心布局和规划; ➢ 掌握网络基本命令的使用; ➢ 掌握网线的制作和使用网线实现两台计算机通信; ➢ 掌握使用交换机组建小型局域网; ➢ 掌握如何组建无线网络。
6
实验步骤
▪ 参观网络中心,认识常用的网络设备 ▪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 制作双绞线 ▪ 运行Packet 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交
换机和一台工作站PC,配置交换机,组建小型交换 网络 ▪ 配置PC的IPv4地址并验证连通性,配置PC的无线 网卡,配置无线路由器,使用手机登录到无线网络 ▪ 配置主机PC-B的防火墙,测试防火墙是否生效,配 置R1为SSH Server,在R2上远程SSH登录R1,在 PC上远程SSH登录R1
• 客户机预装WindowsXP或Windows 7 • 服务器预装Windows2003及以上系统 • 无线路由器 • 手机
• 实验所需软件
• packet tracer6.2
4
实验原理
▪ 通过让学生参观学校网络中心,对网络有个初步认 识,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以及了解网络设备。 通过网络基本工具的使用,能够使用网络工具诊断 常见的网络故障,理解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 并学会网线的制作。通过交换机组建局域网,帮助 学生掌握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有具体 的认识。
网络基础实验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系、部主任(签字):审批(签字):抽查(签字):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No讲授内容作业与补充实验二:网络基础实验1、实训目的(4)学会熟练查看汁算机与网络相关的基本配置信息(5)学会在局域网内共享资源(6)了解局域网内的通信形式2、实训环境单机(windows xp)和星状局域网3、实训内容(1)査看并记录网络的相关信息①我的电脑-一右键一-属性一一讣算机名,査看计算机需,和工作组信息。
②右击“网上邻居”-一属性-一右击“本地连接”—“属性”。
记录网卡,安装协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等信息。
(2)共享网络资源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更改工作组划称,例如:小组1 (工作组名称: GR0UP1);小组 2 (GR0UP2).步骤2、査看小组IP 地址,保证在一个网段内。
步骤3、小组成员查看本工作组内汁算机,保证小组成员电脑在一个工 作组内。
双击“网上邻居” 一点击“査看工作组计算机”文件迈) 綢惋密査看■◎) 收斂工貝迂) 帮o 启退▼挂亲文件夹 |T7F] ▼工廉加一个网上邻店 ©査看网幺各炷接令 谟去冰雄或小型办公网 二齿彖反戎小型币・公室迤 7舌无线网细 必査君工作粗计算机步骤4、小组成员共享资源所共享文件夹点击右键,选择“共享和安全”桌而我口勺电脑 我的文档归京文档 打印机和传真其它仪st 运堂gss 网的设备」也址①)T 网上驷陌冋细任劣• • • • • • • • • • • • • • • •••••••••••••••••••••*17. 34.9Z. 56:gm“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夹”前打上对勾,点击应用。
步骤5、小组成员双击工作组中英他人的电脑名称,拷贝资源。
如果无法査看工作组中其他成员,实行以下步骤:设置来宾“Guest”网络访问权限讣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用户权限分配->拒绝从网络访问这台计算机,如下图所示,打开“拒绝从网络访问这台il•算机”,删除"Guest"账号,并点击下面的应用按钮。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验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验实验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与测试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
2. 学会使用网络设备搭建基本的网络拓扑。
3. 掌握网络测试的基本方法。
实验环境:1. 计算机若干台。
2. 交换机或路由器。
3. 网线若干。
4. 网络测试工具,如Wireshark。
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网络拓扑图。
2. 使用网线将计算机、交换机和路由器连接起来,搭建网络拓扑。
3. 配置各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4. 使用网络测试工具,如Wireshark,进行数据包捕获和分析。
5. 测试网络连通性,使用ping命令检查网络设备间的连通状态。
实验结果:1. 网络拓扑图。
2. 网络配置参数。
3. 网络测试结果,包括数据包捕获和分析报告。
实验二:TCP/IP协议栈的理解和应用1. 理解TCP/IP协议栈的层次结构和功能。
2. 掌握TCP/IP协议栈中各层协议的作用和特点。
3. 学会使用网络命令工具分析网络通信过程。
实验环境:1. 配置好的网络环境。
2. 网络命令工具,如ipconfig, ifconfig, netstat等。
实验步骤:1. 学习TCP/IP协议栈的层次结构。
2. 配置网络环境,确保网络通信正常。
3. 使用网络命令工具查看网络配置信息。
4. 分析网络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包,理解各层协议的作用。
实验结果:1. TCP/IP协议栈层次结构的描述。
2. 网络配置信息的截图或记录。
3. 网络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包分析报告。
实验三:网络安全基础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会使用基本的网络安全工具和方法。
3. 掌握网络安全防护的基本策略。
实验环境:1. 网络环境。
2. 安全工具,如防火墙、杀毒软件、加密工具等。
1. 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2. 配置网络安全工具,如防火墙规则、杀毒软件等。
3. 模拟网络攻击,如DDoS攻击、SQL注入等。
4. 分析攻击过程,学习如何防护和应对。
网络基础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网络基础应用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网络基础概念和协议;2. 熟悉网络设备的配置和使用;3. 学会使用网络诊断工具;4. 提高网络故障排查能力。
实验内容:一、实验一:网络基础概念与协议1. 实验目的:了解网络基础概念,熟悉TCP/IP协议栈。
2. 实验步骤:(1)阅读网络基础教材,了解网络基础概念;(2)学习TCP/IP协议栈的层次结构;(3)了解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概念;(4)掌握DNS、HTTP、FTP等常用协议的工作原理。
3. 实验结果:通过阅读教材和自学,掌握了网络基础概念和TCP/IP协议栈。
了解了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概念,以及DNS、HTTP、FTP等常用协议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二:网络设备配置与使用1. 实验目的:熟悉网络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2. 实验步骤:(1)了解网络设备的类型,如交换机、路由器等;(2)学习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如CLI(命令行界面);(3)配置交换机VLAN、端口镜像等功能;(4)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功能。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能够使用CLI对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基本配置。
学会了配置VLAN、端口镜像、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功能。
三、实验三:网络诊断工具的使用1.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网络诊断工具,提高网络故障排查能力。
2. 实验步骤:(1)了解网络诊断工具的种类,如ping、tracert、netstat等;(2)学习使用ping检测网络连通性;(3)学习使用tracert追踪数据包传输路径;(4)学习使用netstat查看网络连接状态。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网络诊断工具的使用方法。
能够使用ping、tracert、netstat 等工具检测网络连通性、追踪数据包传输路径和查看网络连接状态。
四、实验四:网络故障排查1. 实验目的:提高网络故障排查能力。
网络10个基础实验

实验一、双绞线的连接一、实验目的1.掌握RJ45头与双绞线的连接方法。
2.掌握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RJ45头2个,无屏蔽双绞线(1米)一条。
2.工具(RJ45钳一套、、双绞线BNC测线器一套)三、实验环境普通机房实验四、实验步骤A、双绞线的制作步骤:1、把双绞线的一端约2厘米的保护皮剥落,然后按不同的颜色把线分成独立的四组。
2、拆开每一组线,按一定的顺序(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把每一根导线都拉直,然后用RJ45工具钳把拉直的线约预留2厘米后剪平。
3、左手按紧剪平的线,把RJ-45(水晶)头套进,然后用力往上挤,直到导线顶住水晶头的外壳顶部,再用工具钳夹稳水晶头。
4、用测线器测试做好的双绞线是否可用?根据双绞线的T568B标准,为什么线的排布要按附表所示?实验二、局域网的组建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安装对等网络协议的方法。
2.掌握共享资源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普通机房实验三、实验步骤1、TCP/IP属性设置(1)在桌面上,右键单击"网上邻居",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进入网络窗口,如图,单击"属性"。
(2)进入如图2的【Internet协议(TCP/IP)】窗口以后,先单击如图3的【使用下面的IP地址】标签,配置本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每个正式入网的用户都被网络中心分配给了一个合法IP地址,不同的用户拥有各自不同的IP地址和相同的子网掩码,如有疑问请向网络中心查询)以及网关,DNS服务器,如图3所示。
图2 图32、标识计算机(略)3、文件共享A(1)选择要共享的文件夹或磁盘,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选择"共享"标签,弹出如下对话框。
(2)选择"共享该文件夹",输入共享名,设置用户数为"最多用户数","确定"后返回属性对话框。
网络基础应用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网络基础概念,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2. 掌握网络配置的基本方法,包括静态IP地址配置和动态IP地址配置。
3. 熟悉网络工具的使用,如ping、tracert等,用于检测网络连通性和路径追踪。
4. 了解网络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提高网络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计算机、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配置工具、网络诊断工具等。
三、实验内容1. IP地址配置(1)静态IP地址配置步骤:1)打开计算机的网络连接设置。
2)选择“Internet协议版本4(TCP/IPv4)”。
3)点击“属性”,进入TCP/IP属性设置界面。
4)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填写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5)点击“确定”保存设置。
(2)动态IP地址配置步骤:1)打开计算机的网络连接设置。
2)选择“Internet协议版本4(TCP/IPv4)”。
3)点击“属性”,进入TCP/IP属性设置界面。
4)选择“自动获取IP地址”和“自动获取DNS服务器地址”。
5)点击“确定”保存设置。
2. 网络工具使用(1)ping命令功能:检测网络连通性。
步骤:1)打开命令提示符。
2)输入“ping IP地址”命令,如“ping 192.168.1.1”。
3)观察命令执行结果,判断网络连通性。
(2)tracert命令功能:追踪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路径。
步骤:1)打开命令提示符。
2)输入“tracert IP地址”命令,如“tracert 192.168.1.1”。
3)观察命令执行结果,分析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路径。
3. 网络故障排除(1)检查网络连接1)检查计算机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如网线是否连接牢固、网络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检查网络设置是否正确,如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2)检查网络设备1)检查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检查网络设备的配置是否正确。
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

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网络拓扑结构搭建,以及配置和使用相应的网络设备,实现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了解,掌握TCP/IP协议、FTP协议等网络协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环境
本实验所用设备为PC机、路由器、交换机等,所用软件为TFTP、FTP、Telnet等。
三、实验内容
1. 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并模拟实现。
2. 配置路由器,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3. 配置交换机,实现多个主机之间的通信。
4. 使用FTP协议和TFTP协议实现文件传输。
5. 使用Telnet协议对设备进行远程管理。
四、实验步骤
1. 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并利用模拟软件搭建。
2. 配置路由器,配置IP地址和路由表,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3. 配置交换机,包括VLAN的划分等,实现多个主机之间的通信。
6. 使用Telnet协议实现设备远程管理。
五、实验重点
1. 掌握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
2. 掌握FTP协议和TFTP协议的使用方法。
3. 掌握Telnet协议的使用方法。
4. 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及原理。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时需注意安全,如防火、防电击等。
2. 实验前请认真阅读实验要求,并确认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做好。
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关闭所有设备,并清理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来自127.0.0.1的回复:字节=32时间<1ms TTL=128
127.0.0.1的Ping统计信息:
数据包:已发送= 4,已接收= 4,丢失= 0 (0%丢失),
往返行程的估计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最短= 0ms,最长= 0ms,平均= 0ms
Ping本机IP这个命令被送到你计算机所配置的IP地址,你的计算机始终都应该对该ping命令作出应答,如果没有,则表示本地配置或安装存在问题。
==================================================================
Active Routes:
Network Destination Netmask Gateway Interface Metric
0.0.0.0 0.0.0.0 10.4.24.62 10.4.24.11 20
C:\Documents and Settings\cydn>ipconfig/all
Windows IP Configuration//网络配置窗口
Host Name . . . . . . . . . . . . : 1s11//主机名:1s11
Primary Dns Suffix . . . . . . . ://主DNS后缀
TCP 192.168.242.1:139 jqq315:0 LISTENING
TCP [::]:21 jqq315:0 LISTENING
TCP [::]:80 jqq315:0 LISTENING
4、运行arp命令
tcp_ip网络基础课程实训内容

《TCP/IP网络基础》实验教学大纲实验项目名称:TCP/IP网络基础实验课时:14~19课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一、实验课简介及基本要求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掌握网络的组建,掌握TCP/IP网络的配置和应用,学会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求能对指定实验课题自行动手进行操作和测试分析,通过实验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tcp/ip网络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能正确使用各种网络辅助硬件。
4、能撰写简单的设计性实验,绘制正确的网络拓扑图,了解分析实验结果。
5、实验前应做预习,写出操作步骤。
二、实验项目实验的目的要求本实验是在《TCP/IP网络基础》课内开设,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项重要技能的训练课。
通过课程学习,达到巩固和加深tcp/ip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四、重要实验环境由安装Windows xp系统的pc机、网线、交换机等构建的局域网,并接入国际互联网。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本课以实践为主,任课教师应向学生讲清实验项目的性质、任务、要求,实验项目安排和进度。
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安全制度等。
2、实验前学生需预习本次实验内容及要求和操作步骤方可进入实验室。
3、实验应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每个步骤都要认真记录。
4、实验前教师应清点学生人数,实验后要求学生认真总结实验记录,写出实验报告。
六、考核本实验项目采用平时考核及期末考试综合评定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配: 2 节 编写日期: 年 月 日
课 题
实验二 网络基础
目的和要求
(1)学会熟练查看计算机与网络相关的基本配置信息
(2)学会在局域网内共享资源
(3)了解局域网内的通信形式
重 点
难 点
局域网资源共享
组 织 教 学
(包括教学环节、内容提纲,教具等)
1、教师演示如何查看计算机与网络相关的基本配置信息
2、教师演示如何共享局域网资源
3、小组为单位实现局域网资源共享
提 问
作 业
教 学
后 记
系、部主任(签字): 审批(签字): 抽查(签字):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No.
讲 授 内 容
作业与补充
实验二: 网络基础实验
1、实训目的
(4)学会熟练查看计算机与网络相关的基本配置信息
(5)学会在局域网内共享资源
所共享文件夹点击右键,选择“共享和安全”
“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夹”前打上对勾,点击应用。
步骤5、小组成员双击工作组中其他人的电脑名称,拷贝资源。
如果无法查看工作组中其他成员,实行以下步骤:
设置来宾“Guest”网络访问权限
开始--运行,在里面输入命令:“gpedit.msc”打开组策略。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用户权限分配->拒绝从网络访问这台计算机,如下图所示,打开“拒绝从网络访问这台计算机”,删除“Guest”账号,并点击下面的应用按钮。
(2)共享网络资源
步骤1、以小组为单位,更改工作组名称,例如:小组1(工作组名称:GROUP1);小组2(GROUP2)。
步骤2、查看小组IP地址,保证在一个网段内。
步骤3、小组成员查看本工作组内计算机,保证小组成员电脑在一个工作组内。
双击“网上邻居”--点击“查看工作组计算机”
步骤4、小组成员共享资源
设置本地安全网络访问模式
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网络访问:本地账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型,设置为:经典-本地用户以自己的身份验证。
禁用“帐户: 使用空密码的本地帐户只允许进行控制台登录”
在安全选项设置,选择“帐户: 使用空密码的本地帐户只允许进行控制台登录”,在弹出的本安全设置上勾选“已禁用”。
(6)了解局域网内的通信形式
2、实训环境
单机(windows xp)和星状局域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实训内容
(1)查看并记录网络的相关信息
我的电脑---右键---属性----计算机名,查看计算机名,和工作组信息。
右击“网上邻居”---属性---右击“本地连接”---“属性”。记录网卡,安装协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