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课件孙国祥【犯罪标准】共41页

合集下载

刑法学课件

刑法学课件

上编刑法总论绪言一、刑法学的研究对象——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二、刑法学的研究体系(一)刑法总论通行:犯罪论——刑事责任论——刑罚论(二)刑法分论.通常与刑法分则体系一致三、刑法学的研究方法:阶级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第一章刑法概述: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任务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完善第三节刑法的体系和解释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任务(一)一、刑法的概念:我国刑法是指为了维护国家与人民利益,根据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及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刑法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又称附属刑法规范)。

狭义刑法即指刑法典。

二、刑法的性质(一)刑法的阶级性质。

刑法是由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根据自身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刑法规定的基本内容是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作为统治阶级的专政工具而存在。

(二)刑法的法律性质。

与其他部门法比较,刑法呈现两个显著的不同点:其一,调控范围的广泛性;其二,强制手段的严厉性三、刑法的任务(一)惩罚犯罪——手段(二)保护人民——目的具体四方面:1.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2.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3.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4.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与安定的政治局面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完善一、我国刑法的创制。

新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于1979年7月1日通过,7月6日正式公布,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它的诞生是我国刑法规范基本具备的标志,我国刑事法治从此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刑法典的完善。

刑法典全面修订工作自1982年决定研究修改刑法始,至1997年历经15年。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同日予以公布,新刑法典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刑法学教程PPT课件

刑法学教程PPT课件

12
第一章 刑 法 概 论
第 一
刑法

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的法律。




念 和 性 质
狭义刑法 常典 普通刑法 主刑法 原则刑法
广 (刑法典)
义 刑
单行刑法 特典 特别刑法 辅刑法 例外刑法

附属刑法 特典 特别刑法 辅刑法 例外刑法
19.07.2020
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大学
13
19.07.2020
后又增 添刑法 修正案 和立法 解释
1954.9颁布 《宪法》
1997.3.14通过修订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97.10.1起实施
19.07.2020
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大学
19
1-3 刑法的制定根据
法律根据
宪法是我国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具体包括: 1. 刑法必须依据宪法的精神和原则而定、修改和补充; 2. 刑法的规定极其解释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否则便没有法律 效力。 3. 刑法的规定必须是宪法精神的具体化、法律化,即通过具 体的刑法规范及其适用保障宪法的实施; 4. 刑事立法必须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进行, 否则就是违宪行为。 总之,刑法的各项具体规定,都应以宪法为根据,并通过惩 治犯罪行为,保障宪法的实施。
19.07.2020
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大学
34
刑法基本原则的其主要特征
刑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性
质与基本精神、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的准则。 其主要特征
(—)刑法基本原则必须是贯穿全部刑法规范的原则
(二)刑法基本原则必须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精神 (三)刑法基本原则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

《刑法学》ppt课件

《刑法学》ppt课件

我们通常所说的刑法学是狭义意义上的。
二、刑法学的理论体系、研究 方法与研究意义
刑法学的理论体系,是指依据一定的 知识原理、原则,将刑法学的具体研究 对象加以排列组合所形成的有机统一的 理论结构形式。刑法学的内在理论联系 与逻辑结构是通过其理论体系而显现的, 因而从总体上把握刑法学的体系结构对 我们认识和掌握刑法学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刑法学》
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 材
《刑法学》 主编 马 克 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参 考 教 材
《犯罪通论》 马克昌 主编 《英美刑法学》 主编 赵秉志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副主编
谢望原 李希慧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刑法学》 主编 高铭暄 马克昌 赵秉志
《刑法学》
执行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刑法的概念(续)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刑法是指所 有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 和,它(刑法的渊源)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 附属刑法。此外,民族自治地方的省级人民代 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 点和刑法典的基本原则(即依当地民族的实际 情况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所制定的变通与补充 规定,也属于广义上的刑法。但由于这种规定 只在特定地域适用,没有普遍效力,本课件将 不探讨其具体内容。狭义刑法即指刑法典。
二、刑法学的理论体系、研究 方法与研究意义(续)
研究刑法学,首先要以辩证唯物主 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其根本指导方法。 具体而言,刑法学研究方法主要有(阶 级)分析研究法、(横向)比较研究法、 (纵向)历史研究法、理论联系实际法、 社会学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但 在具体研究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种 方法,而是要综合各种方法系统研究, 使刑法学研究更加全面深入、科学合理。

《刑法学》全套课件 PPT

《刑法学》全套课件 PPT

第二节 刑法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第3条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 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 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1. 成文法 2. 行为时有效的法律:从旧兼从轻,第12条 3. 规定明确、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不 定期刑 4. 合法解释刑法,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 释


第一种观点认为,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作为结果的危险”, 抽象的危险犯中的危险是“行为的危险”;换言之,前者要求 有构成要件上的危险这样的“结果”,后者则没有这样的要求。 第二种观点认为二者虽然都以对法益侵害的危险作为处罚根 据,但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需要在司法上具体认定的,抽象 危险犯中的危险是立法上推定的危险。 第三种观点认为,抽象危险犯是具体的危险犯的前一阶段; 即侵害意味着发生实害,具体危险意味着侵害的可能性,抽象 的危险意味着具体的危险的可能性。 第四种观点二者只是程度上存在差异,有人认为两种危险的 差异在于对事实的抽象化程度存在差异,即具体的危险犯要求 在具体范围内考察有无危险,抽象的危险犯要求在更广范围内 考察有无危险。 第五种观点认为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紧迫的、高度的危险, 抽象危险犯中的危险是比较缓和的、低度的危险。
二、按照解释结论或技巧所作的分类 1. 平义解释:按照法条字面通常用法进行解释,不缩小 不扩大。 2. 缩小解释:相对于条文的字面意思而言,解释的含义 相对缩小,也称限制解释。 3. 扩大解释:相对于条文的字面意思而言,解释的含义 相对扩张。 4. 类推解释:把刑法条文字面含义扩大解释道包含相类 似的事物。 与扩大解释的区别:禁止类推,扩大解释没有脱离字 面含义。 5. 反对解释:根据条文的正面表述推导其反面含义的解 释方法。


《刑法学》教学课件(刑法总论)第一章

《刑法学》教学课件(刑法总论)第一章
定义:不能直接援引为定罪处刑的法律依据, 但却为理解刑法规范内容不可或缺的行政法 规、国际条约、风俗习惯、法院判例等。
三、刑法典的编纂体例
1.编 2.章解释的含义
(一)国内学者 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二)国外理论 司法工作者或者学者赋予刑法规范特定含
1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总和(早期)。 2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主流)。 3 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刑法是规定犯罪成立条件与刑罚适用标准 的法律规范体系
1. 刑法是一种法律规范; 2.规定犯罪成立条件与刑罚适用标准是刑法 特有的内容;
3. 刑法是具有特定目的、功能的规范体系。
2. 理论根据:刑法的保障功能 3. 解释方法:合目的论、补充法
四、刑法解释的种类
(一)刑法解释的效力分类
1. 法定解释
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对刑法规范 作出的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解释。
1
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特定程序制定
的法律解释。
2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
适用刑法中具体问题的解释。
4. 论理解释(逻辑解释):即运用形式逻辑 来探求刑法规范真实含义的刑法解释方法。
本章思考题
1 . 怎样理解“保护人民”这一刑法基本价值与 “惩罚犯罪”等刑法功能的关系?
思考提示:“保护人民”是刑法的根本目的, “惩罚犯罪”必须服务于这一根本目的为限度。 2 . 如何理解刑法应该严格解释?
思考提示:刑法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和制裁方法 的严厉性决定了不论是放纵犯罪,还是滥用刑罚, 都会从根本上危及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刑法 的解释必须比其他法律解释更准确、更合理、更 不容许存在相对模糊的空间。

《刑法》完整 ppt课件

《刑法》完整 ppt课件

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危害结果是许多犯罪的构成要件。 时间、地点、方法是某些犯罪构成的要件。
《刑法》完整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
念 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公民或单位。
自然人主体
单位主体
《刑法》完整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自然 案例:何某9岁丧父,与母亲一起生活。后其
案例:李某某日驾驶“解放”牌卡车为其岳父拉
木材,因手续不符合规定,贾某不让李某将木材拉
出门。李某强行开车,企图将木材拉走。贾某赶来
制止,李某一意孤行,仍继续开车出大门,将车前
面的贾某推挤到墙根处,贾某顺势爬上汽车保险杠,
令其停车。被告人不仅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中
途两次急刹车,将贾某摔下。李某见贾某被摔后,
《刑法》完整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分析:法院坚持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充
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对徐建平作出了公正的判 决。2003年4月1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 判处犯故意杀人罪的徐建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徐建平不服,请求二审法院改判。12月 15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 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授权, 核准对徐建平的死刑判决,之后几日对徐建平以 注射方式执行死刑。
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 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完整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观方面
概念
犯罪主体对于他所实施的危 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 态度。包括罪过、犯罪目的和犯 罪动机等因素。
《刑法》完整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观方面

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 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

刑法学完整全套教案PPT教学电子课件

刑法学完整全套教案PPT教学电子课件
• 侦查程序与侦查监督:侦查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 的强制性措施。侦查监督是对侦查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包括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侦查监督和人民法院 对审判前的侦查监督。
• 起诉程序与审查起诉: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 过全面审查,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活 动。审查起诉是对起诉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审查和监督。
网络犯罪及其治理对策
网络犯罪的概念与特点
阐述网络犯罪的定义、类型及特点, 如跨国性、匿名性、高智能性等。
治理网络犯罪的对策
提出针对网络犯罪的治理对策,如完 善法律法规、提高技术能力、加强国 际合作等。
网络犯罪的治理挑战
分析网络犯罪在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挑 战,如法律滞后、技术难题、国际合 作不足等。
黑恶势力犯罪及其打击策略
刑事证据的概念和种类
刑事证据的收集和审查 判断
刑事证据的证明标准和 证明力
刑事证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用来证明案 件事实的材料。根据证据的来源和表现 形式,可分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 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 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等。
刑事证据的收集必须依法进行,严禁以 非法手段收集证据。审查判断证据应当 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从证据的客观性、 关联性、合法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犯罪的形态
犯罪既遂
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 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犯罪预备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 着手实行。
犯罪未遂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 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刑法学第二章课件

刑法学第二章课件
被告人王某虽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 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但他盗窃的系其亲属的财物,社会危 害性不大,情节显著轻微,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
(二)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对犯罪行 为的否定的法律评价。在罪刑法定原则下,没有 刑事违法性,也就没有犯罪。
犯罪属于违法行为,但它不是一般违法行为, 而是刑事违法行为,即触犯刑法的行为。
第三
危害行为是违反刑法规定的行 为。这是危害行为的法律特征。违 反刑法规定,既包括禁止性罪刑规 范,也包括命令性罪刑规范。
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多 种多样,刑法理论通常将各 种各样的危害行为概括为两 种基本形式
作为是指行为人以
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刑
作 为
法禁止的行为,即“不
当为而为之”。
(二)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
的复杂客体中程度较轻的,刑法予以
一般保护的社会关系。
随机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侵害
的犯罪客体中可能由于某种机遇而出
现的客体。
2

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
1 犯罪对象是犯罪行 为直接指向的具体人或 具体物,是可以为人的 感觉直接感知的;犯罪 客体是抽象的,必须通 过人的抽象思维才能把 握。
2 犯罪客体决定犯 罪性质,犯罪对象则 不一定。
(三)犯罪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
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 的重要特征,它表明凡 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 事违法性的行为都应受 到刑罚处罚。
应受刑罚处罚性对 于犯罪的立法规定 和司法认定也具有 重要意义。
在此,我们应区分 不应受刑罚和不需 要受刑罚。
第二节 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我国刑法分则 根据同类客体的不 同把所有的犯罪分 为十大类,每一类 罪为一章,构成刑 法分则的基本体系。

《刑法学》课件

《刑法学》课件

态形罪 犯
态形犯共的织组会社黑
态形犯共的团集罪犯般一
态形犯共的伙团罪犯义狭
态形犯共杂复
态形犯共单简
态形犯共殊特
态形犯共般一
态形罪犯同共
罪犯同 共
为行的意同人利权经 � 为行的务业事从 � 为行的令命行执 �
为行务职行履 � 为行险避急紧 � 为行卫防当正 �
为行的性害危会社除排
当过卫防
。害损大重成造度 限要必过超显明能不�件条度限的卫防当正� 。害侵法不的行进在正受 免利权他其和产财、身人的人他者或人本、益 利共公、家国使了为�件条观主的卫防当正� 。行实人本 者害侵法不对针能只�件条象对的卫防当正�
。是不则象对罪犯�础基的类分罪犯是体客罪犯�
别区的象对罪犯与�
体客类同� 体客般一�
体客杂复、体客一单�体客接直�
{类种�
体客的罪犯、一
人盲② 人 力能制控和认 岁周81满不 的哑又聋又① 辨失丧全完未尚 岁周41满已 全健
力能任责事刑轻减 力能任责事刑无对相 力能任责事刑无全完 力能任责事刑全完
殴斗相互 拨挑卫防
时适不卫防
卫防想假 卫防当正非
。态状行进的束结未尚且并始开 经已于处正害侵法不�件条间时的卫防当正� 。利权的使行时害侵 法不到受在民公是�件条因起的卫防当正 �
件 条立 成 的 卫 防 当 正
当过卫防是还卫防当正是为行华田
。亡死已某黄�验查经后�案投所出派近附向即立�怕害分十华 田。下倒声应某黄�去挥某黄向�棒木根一的角墙在靠起拿华田�中 怕害乱慌�后其随紧刀持某黄而�同胡死了进跑果结�跑就头扭华田 。表手的戴自和钱的有所袋口出交他让并华田向逼刀把某黄。某黄年青 的刀持个一出跳处口岔个一的同胡从�时同胡的僻偏条一过路�来归 耍玩家学同从华田�上晚天一�生学的班术武校学育体市是华田

《刑法学》(-26页)解析PPT课件

《刑法学》(-26页)解析PPT课件

刑法 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制定于1979年,修订于1997年。 刑法第2条规定
﹛ 5、刑法的体系: ﹛ 6、刑法的解释:
广义:刑法典(狭义)、单刑刑法、附属刑法规 范
狭义:刑法典(修订后的刑法分为总则、分则、 附则共452条)
有权解释: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无权解释:20学21理解释
3
刑法的基本原则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领域内的
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下一页)
2021
7
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a、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 b、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例外规定 c、民族自治地方的特别规定 d、新刑法典施行后制定的特别刑法的规定
2021
8
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

当时法律
现在法律 适用情况 有无溯 旧
及力 兼

不是
为 犯




不是 是
当时

从 轻
现在
有原
原则上: 无 则

适用当时 ①

是(处刑重) 是(处刑轻) 现在

注:按照新刑法典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
2021
9
犯罪概念
1、概念: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且 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特征: ①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刑事违法性 ③应受刑罚惩罚性
①危害行为 不作为:当为而不为之
②危害结果 ③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 其他客观要件: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因素。
2021
15
四、犯罪主观方面
❖ 故意:①直接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 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 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刑法学课件孙国祥【犯罪标准】

刑法学课件孙国祥【犯罪标准】

• 将法条文本视作是超越时空的绝对形式理 性思维,割裂了规范与目的、规范与实践 以及刑法条文本身的逻辑联系,形式化的 倾向导致司法认定抑或理论研究远离社会 现实,只重视描述性的刑法条文技术解析, 而回避或者忽略法条背后的价值与法条适 用的社会现实揭示。司法认定造成了社会 难以接受的价值矛盾,在实务中很快暴露 了其局限性。
• 刑事司法裁判与民众情理对案件的是非判 断具有价值同源性。刑法的适用只有最大 限度体现刑法与社会生活日常情理之间的 内在关联,兼顾社会的价值体系特别是社 会伦理、社会文化等情理价值标准的评价 作用,才能成为软化刑法的刚性。不仅要 求案件审判正当合法,还希望裁判合情合 理,符合社会不断进步的正义观念。
• 二是形成了司法解释的依赖症,司法失去 了应有的能动性。由于缺乏实质性的思维,
当遇到表面文意不明的法条时,如果没有 相应的司法解释,司法就会不知所措地 “发呆”。名目繁多的司法解释已经使刑 法变得面目全非,一些解释甚至前后矛盾。 一些条文由于缺乏司法解释,从来就没有 适用过,造成了立法资源的浪费。
• 事实上,近年来司法实务部门已经意识到 实质标准的重要性,强调刑事司法法律效 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在相关的司法文件 中,不难发现犯罪实质标准在解释法律中 的作用。例如,关于挪用公款罪中“归个 人使用”的司法解释,就将形式上是给其 他单位使用,而实际上是为个人谋利的行 为作为“归个人使用”。“两高”关于办 理办理新类型受贿犯罪的意见,对受贿犯 罪的认定,更多地是从权钱交易的本质特
• 2、利益冲突的比较与衡量。现实生活的 复杂性,利益的多样性,导致一些行为既 有对社会有益的一面,也有对社会有害的 一面,所谓社会有益性与有害性并存。在 此种利益冲突和碰撞的情况下,司法人员 应像立法者一样,根据糅和多种因素的判 断,来评价他们的相对价值。损益权衡后 的重大利益优先的实质判断原则应该发挥 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