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场(成尚荣).docx
儿童立场(成尚荣)
小孩立:教育从里出(成尚荣)一、教育站在小孩的立上故事常常引我教育的深度思虑,近来期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想象小《遥的声音》,又我有了深刻的反思。
小中的主人公正彦的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乐得示。
假期来了,堂哥悠地去,而正彦却被逼着每日坐一个小的去上班。
那一天,了,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打示,不幸被汽撞死。
在惨生的那一瞬,堂哥正好路,听正彦着向:“⋯⋯玩⋯⋯好?” 以后正彦家里接到逝世的正彦打来的。
一天,堂哥去他家,响了,果真是正彦那狐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堂哥着筒悄声而又定地:“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自行。
” 此后,逝世的正彦再也没来。
[1] 篇小用那来自遥的声音来表示:一个被剥了游乐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望,也不得平易。
是一个虚假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忍的:成人常常站在自己的立上,以了孩子的名,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果却害了孩子,甚至牲了他宝的生命。
是一个生在日本的故事,却我感到它就真切地生在中国,生在我的身,震惊着我的心灵。
我不得不追:此刻教育的中心价终归定位在哪里?教的崇拜使命终归是什么?于是,教育的立一命就么峻地抵达我眼前,需要我作出回答。
此,我绝不含糊地回答:小孩的展是代教育中心价的定位,小孩立是代教育的立。
教育是有立的——尽管你可能不自也可能你未思虑。
立,是和理所抱的度和所的地位,即你是的。
不一样的立,表示了不一样的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理事物的方向方式和局。
教育的立有三条基准:教育是了的,是依靠来睁开和行的,又是从哪里出的。
无须置疑,教育是了小孩的,教育是依靠小孩来睁开和行的,教育从小孩出。
就是教育的立,所以,教育的立是小孩立。
小孩立明地揭露了教育的根本命,直达教育的主旨。
教育是以最有价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睁开的活和程。
种道德的方式,就是受教育者尊地生活在教室里和校园里。
受教育者“尊”,教育者就得站在他的立上,保他,想着他,引他。
因此,种道德的方式,是“人”的方式,彰的是教育者立的道德,既反响了教育本和主旨的深刻,又反响了受教育者在教育程中地位的正确掌握。
儿童立场观照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为学而教
儿童立场观照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为学而教什么是教学?“教”是教师的主体活动,而“学”应当是学生和学习,所以,教者应当是去研究所教的对象和对象的活动特点,这样才能使教成为一种科学活动,才能使课堂成为自己和儿童共同成长的乐园。
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中有句精辟的论述: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这句话明确地指出了现代教育应当关注的是儿童。
具体地说,应该是关注儿童的视角,研究儿童的心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如果都能站在儿童的认知水平上去进行,教师的教学意图就能走进孩子的心里,孩子们学习就会感到很快乐。
但如果教学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仅有理念指导或仅凭经验而为,缺乏数学教学心理学的支撑,就不能把握数学学习活动设计的本质或原理,无法对数学教学作出科学的解读,也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从而使教学或流于形式,或枯燥无味,或事倍功半,甚至阻碍儿童的成长。
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不停地去追问一个问题:“我是为了学而教了吗?”一、课堂中的情境和活动应当是学之所需的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在一节内容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中,当教者出示:12只桃子,每只小猴分3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要求学生列式,学生齐声说出12÷3=4。
教师愣了一下,只板书出了式子,没有写出得数,而是要求学生拿出小三角形来摆一摆。
我们可以设想,这位教师这时候心里是非常不快的,因为一是他没有要求说出得数,结果孩子们不听话,直接说出来了;二是没想到结果就这样被揭示出来了,那些“精彩”的探索性活动过程还没展现呢,精心设计的教案也没有办法得以实施啊?所以,他不置可否,要求用摆三角形的方法去研究12÷3到底等于几。
这里有儿童立场吗?没有,只有教案,只有教,没有学。
其实儿童的心理特点就是这样,喜欢表现,敢于说出自己的经验,当他们说出12÷3=4的时候,应该是愉悦的,因为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这肯定是正确的答案,他们应该还是得意洋洋的,因为他们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不仅会列式了,还会计算了。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读书心得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读书心得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读书心得
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张艳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成尚荣所长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一文中谈到“教育的立场”这一命题,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其实,我们现在在教育教学中也都在提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比如我们学校践行的就是“绿色课堂”理念。
但在实践中,有时候发现还是有很多是流于形式,比如前置性作业,大多数只是在公开课的时候才选择。
这责任其实也不能全部推给老师,老师理念的落后,以及实践精神的缺乏是一个方面。
还有学生家庭条件的.限制也是一个方面,再者,学校资金的保障又是另一个方面。
所以,这个观点的“必然性”“合理性”经常被遮蔽住了。
一切都是从学生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看了让人心酸不已。
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还少吗?双休日的青少年活动中门口的拥堵,老师家的门铃的不断想起……再看孩子们的脸,有几个是带着微笑的?童年的自由,童心都已在补课中泯灭了!还有,学生一进学校,老师、学校就开始紧张,生怕出点啥差错,于是学校成了“鸟笼”,学生总有健美的翅膀也无法飞翔!所有时间都在教育者的掌控中!不知道学生他们的呼吸是否顺畅?不知道口中喊着“以学生为本”,是否只是停留在口号上。
成尚荣《儿童立场》美文摘抄
成尚荣《儿童立场》美文摘抄1. “儿童是脚,教育是鞋。
”就像每个人的脚都不同,需要合适的鞋子,儿童也需要适合他们的教育啊!2. “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成为他自己。
”可不是嘛,想想如果都变成一个模子,那多无趣呀!3. “把儿童当儿童。
”哎呀,我们大人可不能总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孩子呀!4. “儿童立场,说到底是人性的立场。
”这不就像我们对待他人也要有人性关怀一样吗?5. “站在儿童立场上,教育才会有真正的发生。
”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怎么能懂他们呢,教育又怎么能有效呢?6. “儿童的可能性比现实性更重要。
”就像一颗种子,有无限的可能,怎能不重视呢!7. “尊重儿童的独特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各有各的闪亮啊!8. “理解儿童,才能引领儿童。
”只有懂了孩子,才能带着他们往正确的方向走呀!9. “儿童立场是教育的根本立场。
”这是多么重要呀,就如同根基对于大厦一样!10. “要倾听儿童的声音。
”我们大人也得听听孩子的想法呀,不然怎么沟通呢?11. “让儿童站在舞台中央。
”对呀,他们才是主角,我们要给他们展示的机会!12. “儿童立场意味着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不就是这样,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呀!13. “保护儿童的好奇心。
”那可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动力呀,怎么能不保护呢!14. “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
”我们也得试着像孩子一样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呀!15. “儿童立场是教育的灵魂。
”没有这个灵魂,教育就不完整啦!16. “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
”孩子也有情感呀,我们不能忽略了!17. “儿童是未被承认的天才。
”他们有那么多的潜力等待被发掘呢!18. “尊重儿童的发展节奏。
”不能催着孩子长大呀,他们有自己的步伐!19. “把儿童放在心上。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呀,他们可是我们的未来!20. “儿童立场是教育的初心。
”我们不能忘了这个初心呀,要一直坚守!我的观点结论:成尚荣先生关于《儿童立场》的这些阐述真的太深刻、太有意义了!让我们更加明白要如何对待孩子、教育孩子,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领悟和实践。
关于“儿童立场”教育理念的再思考
关于“儿童立场”教育理念的再思考作者:秦兰来源:《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18年第11期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中指出:“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所谓儿童立场,就是儿童教育过程要从儿童视角出发,研究儿童心理,遵循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
儿童立场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和出发点,体现了儿童教育者基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它直接影响着儿童教育者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进而直接关系到儿童能否更和谐、理想地成长。
随着“儿童立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更多地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关注儿童的自身经验和需求,更多地在教育观念和实践中形成基于儿童立场的转变与思考。
我们在一所幼儿园看到的环境,感受到的氛围,基本体现了这所幼儿园的儿童意识与儿童经验,也基本体现了这所幼儿园的儿童立场。
幼儿园的儿童立场首先要基于“儿童的经验”,然后根据“儿童的经验”构建儿童在园所的生活环境。
“儿童的经验”来自于儿童自己的生活经历,孩子成长的环境是孩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环境创设中立足儿童的经验,才能引发其真实地参与和体验,触及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引发孩子的主动学习。
(一)变“预设主导”为“自由自主”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应把主动权交给儿童,充分发挥儿童参与的主体性,唤醒儿童已经拥有的经验和技能,自发地收集材料;环境中所有操作材料应具有生活化、低结构、可变性和操作性特点,可以随游戏需要不断增添与更新,以便幼儿根据需求跨区使用;同时,教师还要引领儿童以不同的方式自由地表达,共创环境,在活动中促进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
户外游戏中,教师要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器械,并将器械自由摆放组合,自主创新玩法。
如在一些空间较大的幼儿园,可以引导孩子自主观察楼层中的主要建筑标志,设计楼层指引与标识,让孩子在切身参与中体验小主人的成就感;还可以依据自主设计的楼层指引图示,去寻找活动教室,自发开展活动。
总之,幼儿园应处处体现出“把空间留给孩子”的理念,让幼儿自主探索,并从中学会自我管理。
故事中的儿童立场成尚荣
故事中的儿童立场成尚荣故事中的儿童立场成尚荣一、故事与儿童立场。
1.故事是伟大的。
不要小看故事,不要小看故事讲述,千万。
20世纪的思想家汉娜?阿伦特认为,“特定的人类生命,其主要特点……就是它充满着最终可以当作故事来讲的事件……"①的确,故事与人类生命紧密相连,进而可以认为,故事本应是人类生命的一种形态,创造故事是在创造生命,讲述故事是在讲述生命意义。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把故事叙述界定为“戏剧性的模仿和人类行为的构想,而叙述故事的艺术便给予我们一个人人可以分享的世界"。
②的确,故事的叙述与倾听,是在交流、分享,是在感悟和思考,在这一分享世界里大家都在进步。
理查德?卡尼,这位波士顿学院的教授认为,“叙述故事就是将时间从零碎的时刻与个人无关的消逝向一种模式、情节、神话转变。
从而将时间人格化"。
③的确,人格已融化在时间里,融化在故事里。
创造与讲述故事的深层意义是对时间的追寻,对价值完善的追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赵汀阳用一个比喻来描述故事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一个故事”。
的确,讲述故事正是讲述文化,享用文化,文化这一故事让我们拥有文化的思考,而文化的进步让我们迈向自由的境界。
所以,故事是伟大的。
2.儿童立场是神圣的。
教育有自己的立场,教育立场说到底是儿童立场。
只有真正站在儿童立场上,才会有真正教育、良好教育的发生;如果抛弃儿童立场,站在另外的立场上,教育很可能是一种“伪教育",甚至是“反教育"。
儿童立场既复杂又简单。
说其复杂,是因为儿童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复杂、丰富而又神秘的世界,要对儿童立场进行界定、阐释,还涉及诸多问题,需要认证、厘清,也是很复杂的事。
说其简单,是因为陶行知早就认为,“儿童社会要充满着简单之美"。
④儿童立场,就是把儿童当主语,从儿童出发,把儿童发展当作评判教育的根本的、唯一的尺度和原则。
因此,说简单,其实不简单,真正想儿童之所想,为儿童之所为,谈何容易?法国女革命家、思想家卢森堡曾经批评那些革命家,在急急忙忙赶往伟大事业的路上常常没心没肺地撞倒孩子,她认定这是一件罪行。
读燃荻《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有感
读燃荻《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有感最近阅读了《燃荻》第十期,成尚荣老师写的《读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一文中写到“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读来颇有感触。
记得一次美术活动,大部分的孩子正专心致志的画着。
这时总有几个小小的声音传过来“我要画……。
”“你在画什么呀,能让我看看吗?……”“我画的是……,我还要画……”作为老师的我仔细听着观察着,孩子们绘画时的自言自语和互相对话。
发现这些孩子说“画”正是他们在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用笔和色彩展现出来。
我没有制止这一行为,相反找机会和孩子一起痛快的说。
于是,在教学中我做到:鼓励孩子在绘画前“说一说”,“今天,我们画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有什么用处”等等。
帮助孩子抓住艺术对象的形态、结构、颜色等特征,使孩子在理解对象的基础上为能从容地表现对象打下基础。
赞同孩子绘画时“说说”如一个孩子在边画轮船边说:“我要画解放军在开炮。
”思维就此停住了。
我就接上他的话说:“可能是军事演习吧!那海里,天空中,陆地上还可能会有什么呢?”“天上飞机在扔炸弹……”通过对话进一步引领孩子畅快地发挥想象力,画其所知,画其所想,画其所爱。
讲评时“更要说”通过动手动脑,孩子创作出多姿多彩的作品,头脑中也孕育了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而且也很想介绍给别人听。
我就充分利用这个良机,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多说“画”。
如在一次画娃娃的活动中,孩子画了跳舞的、唱歌的、做操的、笑的、哭的……等姿态各异的娃娃。
我首先鼓励每个孩子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结果大家都编出了有趣的故事,借机我也了解他们想画的内容和画出的内容是否相符。
其次,发动所有孩子找一找,该作品有哪些优点,这样画的好处是什么。
把评价作品的标准教给孩子,帮助孩子学习如何评价同伴的作品,把握住每次评价的重点,根据不同的绘画主题内容,侧重于造型、色彩、布局、构图或情感内涵。
当然,老师的评价占多一些,结合孩子的自身评价与相互评价,这样做解决了如何正确地评价幼儿作品的问题,有利于发展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评价能力,有助于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立场下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作文是一个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教作文?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给了语文教师启示:“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只要顺应儿童的天性,一切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作文教学就一定能水到渠成。
一、从儿童兴趣出发,激发写作的内驱“儿童立场”告诉我们: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应该给学生什么;学生想写什么,教师就应该让他们写什么。
作文教学应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一)淡化习作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习作教学的阶段目标:一、二年级是“写话”,重点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三、四年级是“习作”,重点是“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五、六年级也是“习作”,重点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习作和想象习作”“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显然,这样的目标设计强调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淡化了习作的硬性要求。
例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篇习作《猜猜他是谁》,编者并没有刻意地告诉学生“我们要开始写作了”,而是用一个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写一写、猜一猜”的游戏情境中:选择一个同学,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不能在文中出现他的名字,但是要让别人读了你写的内容,能猜出你写的是谁。
根据这样的提示,学生们“你写我猜”,而为了让同学猜出自己写的是谁,自然而然地,他就要把这位同学的一两个特点写清楚。
这样的作文,让学生一开始就消除了对作文的陌生感,从而对习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创新表达形式《课标》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注重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因素。
现行的灵活多变的教材常常给学生惊喜,让学生在尝试中写作、在惊喜中写作,其写作的灵感被不断地激发,写作的热情被不断地点燃。
例如,教材中有这样的习作题:要求同学们先仔细观察图画,在图中填几种动物(画或贴都行),天上、水中、地上都可以填,然后给整幅画涂上颜色,再把它写成一篇有趣的作文。
成尚荣《儿童立场》读后感
成尚荣《儿童立场》读后感我们每位老师或许常常会有这样的感慨:哎呀,真忙啊,在学校忙、回家也忙。
谁说不是呢,总感觉我们老师有做不完的事情。
如果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甚或几件烦心事叠加在一起时,这个时候一般来讲,我们内心或多或少会窝着一肚子火,带着这样的情绪工作、生活,总在不经意间既伤了自身,又伤了学生。
可能当一切烦忧烟消云散后,回想一下,往往发觉那些所谓的闹心事,压根就不值得大惊小怪,只徒增烦恼罢了。
自己的内心平静了,心态平复了,该干嘛不还得干嘛吗?诸多不快自然而然也就置之脑后了。
然而,事过境迁,老师看似平常、不值一提的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微妙变化,究竟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其实,我们的态度对孩子所发生的变化,每次都能从孩子的肢体语言、眼神变幻中显而易见地觉察到。
成老在《儿童立场》第一辑《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儿童》中,引用了卢森堡所批评的话来定义这样“没心没肺”、随心所欲的教师的行为态度:“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
”成老这样评价到:一个连孩子都要伤害的人根本就不是一个革命者。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赶往伟大的教育事业的路上,也常常撞倒孩子,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也不管你承认还是否认。
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不知道儿童在哪里,儿童是谁。
成老认为,教育的大智慧正是认识儿童,发现儿童,促进儿童发展;教育的愚蠢与错误也正是因为“儿童缺场”,对儿童的漠视与误读。
我记得上个星期一上公开课《海底世界》时,有一个环节是现场指导小组内的学生边介绍边表演一种海底动物,然后请代表上台演一演。
通常情况下,我都不会给成绩既落后又捣蛋的学生机会,(当然,平日里的常态课我必点他们无疑,虽然他们总是答非所问。
)因为毕竟一个学期一次的公开课,且不说上得有多精彩,单是近乎十几天的闭关准备工作就足够折磨人的'了。
尽管每次的公开课,那些个孩子都铆足了精神,把手举得高高的,小脸憋得红通通的,好像只要老师一点他,就摩拳擦掌地厮杀一番。
儿童立场(成尚荣)
儿童立场:教导从这里动身(成尚荣)一.教导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故事经常激发我们对教导问题的深度思虑,比来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理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入的反思.小说中的主人公平彦的时光不是本身控制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假期光降了,表哥安闲地去垂纶,而正彦却被妈妈逼着天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指点班.那天,妈妈记错了时光,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德律风请示时,不幸被汽车撞逝世.在悲剧产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德律风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逝世去的正彦打来的德律风.一天,表哥去他家,德律风铃响了,果真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果断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路去踢足球.骑自行车.”此后,逝世去的正彦再也没来德律风.[1]这篇小说用那来自遥远的声音来标明:一个被褫夺了游玩权力的孩子,逝世后的魂魄也无所依附,也不得安定.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穿了一个残暴的实际:成人们往往站在本身的立场上,认为了孩子的名义,去请求孩子.教导孩子,但成果却损害了孩子,甚至就义了他们珍贵的性命.这是一个产生在日本的故事,却让我们认为它就逼真地产生在中国,产生在我们的身边,震动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不克不及不追问:现在教导的焦点价值毕竟定位在哪里?教师的崇高任务毕竟是什么?于是,教导的立场这一命题就这么严格地来到我们面前,须要我们作出答复.对此,我们应毫不暧昧地答复:儿童的成长是现代教导焦点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导的立场.教导应是有立场的——尽管你可能不自发也可能你未思虑.立场,是熟悉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立场和所处的地位,即你是为谁的.不合的立场,标清楚明了不合的立场,影响着甚至决议着处理事物的偏向方法和终局.教导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导是为了谁的,是依附谁来睁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动身的.毋庸置疑,教导是为了儿童的,教导是依附儿童来睁开和进行的,教导应从儿童动身.这就是教导的立场,是以,教导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光鲜地揭示了教导的根本命义,直抵教导的宗旨.教导是以最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法睁开的运动和进程.这种道德的方法,就是让受教导者庄严地生涯在教室里和校园里.让受教导者“庄严”,教导者就得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呵护他们,想着他们,引领他们.因而,这种道德的方法,是“人”的方法,彰显的是教导者立场的道德,既反应了对教导本质和宗旨的深入熟悉,又反应了对受教导者在教导进程中地位的精确掌控.从某种角度说,儿童不雅是教导不雅的焦点和基本,教导不雅应根植于儿童不雅,而只有真精确立了精确的儿童不雅才会有光鲜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是由教导的本质和宗旨所划定的,儿童立场是真正的教导.优越教导的光鲜标记和成功的根本动因.儿童立场的命题也使我们想起教导中的主体.“……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人只有作为某种运动的发出者才是主体.”[2]教导这种运动的主体毕竟是谁呢?这就要考核运动的“发出者”是谁.教师是教导的筹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是真正“发出”教导需求的倒是儿童,是因为儿童焕产性命活气的诉求才有了教导运动,儿童是教导运动的发出者,是以儿童是教导的主体,那么,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就应站在儿童立场上.儿童立场是主体教导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必定的.合理的.但是,命题的“必定性”和“合理性”经常被掩蔽.在教导的实际中,儿童立场受到了激烈的冲击,最为凸起和轻微的是,成人们(当然包含教师)以惯有的思维,从本身的立场动身,把本身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本身的兴致代替儿童的兴致,最终以就义儿童为代价实现本身预定的教导意愿和目标.而最冠冕堂皇的来由就是“一切为了儿童”,最风行的最有号令力的标语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看起来,儿童立场似乎是光鲜的.果断的,但成果是,儿童在儿童立场上的缺位,成人在儿童立场上的越位,最终是儿童立场异化为成人立场,最后只剩下成人立场.其效果是让孩子“伤”在了起跑线上,“一切为了儿童”被改写成了“一切为了成人”.这种认为了儿童名义的成人立场导致了教导的功利主义,导致了教导的分数至上,这一切又在“一切为了儿童”的旗帜下疏浚无阻.教导应当解蔽,应当如马斯洛所说的“再圣化”,回到教导应有的立场上去——真正站在儿童立场上.这就是教导的转义,是我们的答复.二.儿童立场的焦点:发明儿童和引领儿童儿童立场有着丰硕的内在,但其特质与焦点是若何对待儿童和对待儿童.只有真正熟悉儿童和发明儿童,才干苦守儿童立场.也许我们答复苦守儿童立场的来由还相对轻易,而答复儿童立场的特质与焦点却不轻易.⒈关于“儿童”的学问是所有学问中最重要而又最不完全的.人是谁?若干人一次又一次地发出蜜意的召唤.的确,“自知者明.知人者智”.但在“人”的问题前我们经常很茫然,今天也许还只能像卢梭所说的,“我认为人类的各类常识中最有效而又最不完全的,就是关于‘人’的常识.”[3]而我认为,在最不完全的“人”的常识中,最凸起的又是关于“儿童”的常识.是以,又正如卢森堡所说,“……一个匆忙赶往巨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恶!”[4]我们经常无情地撞倒孩子,这是无庸争辩的事实,其根起源基本因是我们不知道“儿童是谁”,不知道“儿童在哪里”.儿童就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并未真正熟悉他们,更未真正发明他们.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站在成人立场上对待他们,于是认为儿童是“小大人”.陈鹤琴师长教师早就作了揭穿:“常人对于儿童的不雅念之误缪,认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所不合的就是儿童的身材比成人小些罢了.……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们游戏?为什么逼他一举一动更像我们成人一样?这岂不是明明证实我们认为儿童同成人一样的不雅念么?”[5]显然,缺少对儿童的熟悉和发明,就不成能有儿童立场的树立,也就不成能有优越的教导产生.可以这么断定:教导的根本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问题,基于对儿童的熟悉的儿童立场是教导的根本立场.⒉儿童在转义上是自由者和摸索者.伊斯拉谟斯认为,拉丁文中的“儿童”意味着“自由者”,是以,“在心性上,儿童是缪斯性消失”.[6]蒙台梭利说,儿童是小小的摸索者,是“天主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儿童就其本性来讲,是富有摸索精力的摸索者,是世界的发明者”;贾德甚至这么说,“……我们家中那张新买的婴儿床上,有一件平庸的事正在产生.就在那儿——婴儿床的雕栏后面——世界正被创造.”[7]自由和摸索是儿童的本性和转义,教导就应适应这种本性,苦守这一转义,引诱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摸索和发明.但是,事实倒是,我们用一味的强迫灌注贯注.简略的“告知”和机械反复的练习,损害了他们自由和摸索的本性,损坏了“儿童”的转义,竟在不知不觉中“撞倒”了他们.不过,我们正在转变,转变本身,转变教导,因而转变了立场.冬天,小同伙发明放在手里的小冰块化了,他们比试着,并评论辩论着:为什么会化?如何才使冰化得快一些?师长教师引诱他们分离用微波炉.带盖子的菲林盒做实验,实验后知道了冰的熔化与温度有关系;小同伙又发明水变成冰“长个子”了,师长教师又引诱他们在有刻度的瓶子.划上线的杯子.盒子里做实验,知道“长个子”的冰是水变成的,水变成冰体积就会变大;小同伙想,瓶口加上盖子还会不会“长个子”呢?会不会向下“长个子”呢?在师长教师的启示下,实验的成果带盖子的瓶盖被顶歪了,杯子盒子变形了,小同伙们说,水变成冰的力气真大呀![8]显然,儿童的本性和摸索者的精力在教师引诱下得到呵护,也得到成长;常识应“活”在儿童自立的探讨和体验之中.此类的案例不竭增长,我们的立场和教导真的在不竭转变.⒊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康德早就认定:“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消失,但有无穷的可能性.”处在成长进程中的儿童更是有无穷的可能性.所谓可能性,就是“还没有”.儿童的可能性,一是说儿童还没有成熟.因为未成熟,所以会产生问题,出缺点.有错误是正常的;正因为还没有成熟,所以存有巨大的潜能,教导就是要开辟这种潜能,在让他们在成熟的进程中释放能量,又蓄积新的能量.二是说儿童还没有肯定.儿童的一切都有待从新发明,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不雅察儿童,发明儿童成长的各种可能性,帮忙他们找到成长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其间,教师对儿童的评判亟需谨严,有时须要耐烦等待,不然,正如卡夫卡所说,缺少耐烦是人的主罪,因缺少耐烦而进不了天堂.进不了天堂是小我的小事,损害了儿童则有可能就义将来.三是说儿童还没有完成.“完成”是个进程,教导不克不及停滞本身的脚步,在儿童成长的一个个阶段,“完成”一个个义务,促使他们一步步逼近一个个目标,又在他们面前竖起新目标.所以,马克思·范梅南说:“对待儿童其实是对待可能性,对待一个正在成长进程中的人.”[9]对待可能性,必定要向可能性封闭.但是,天然界老是竭尽全力地把可能性隐蔽在个中,没有人可以或许确立或预言这些可能性.我们其实不是锐意地确立或预言儿童的可能性,但必须竭尽全力地去查找各种可能性.因为是可能性,所以“不该用发明现成的器械的方法来使之成为问题”[10],而运用一双擅长发明的眼睛,透过儿童的“实际性”去发明可能性,转变“发明现成的器械的方法”,创造新的方法,“可能性”老是在新的方法的催发下而冒出聪明的绿芽.皮亚杰说得好:“聪明的成长表示为新的可能性的产生”.[11]总之,儿童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就是生成性.可塑性.创造性.儿童恰是用“可能性”来暗示.启示教导,来挑衅.转变教导.⒋儿童成长的暗码——童心.童心从别的一个角度表现着可能性,可能性隐蔽在童心中,查找可能性起首要呵护童心.我们可以这么说:童心是儿童成长的暗码,当然也应是教导的暗码.起首,童心意味着创造性.一年级的小同伙写过一首诗《梦中》:“梦中,/我把小手伸出来/让它透透气;//梦中,/我把小脚踢出来, /让它散漫步;//梦中,我把小屁股钻出来,/让它乘乘凉.//梦中,/我一个喷嚏,/吓得妈妈跳了起来,/惊醒了,看着我的睡相,/妈妈心疼得/把我的小手.小脚.小屁股/一个一个藏进暖融融的被窝/于是,喷鼻甜的梦又开端了……//”[12]充满童趣,充满想象力,想象力对儿童来说比什么都珍贵.可见,创造力是童心不灭.成人的创造性是儿童的品性的延续.我们永葆童心,就会永葆创造性.其次,童心意味着奇特的思维.李肇星在《儿子三岁》中说,儿子经常本身提问题本身解答,比方,“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噢,因为它只有一条腿.我有两条腿,太好了.”又比方,“大海为什么不断地喊呢?”“有的浪跑得太远,大海叫他们回来.”“为什么很多字不熟悉呢?”“它们没告知我它们的名字.”[13]……儿童老是以他的眼睛看世界,他们有他们的不雅察方法.思维方法.说明方法和表达方法.读了这些自问自答笑声老是从心里响起,在响起的笑声后我们想到更多的是,思维方法的奇特往往意味着创新的开端.童心啊,你老是把我们导引到一个新的视域.一个新的高度;教导啊,假如慢待了.忽视了.挤压了童心,那绝对是无用的,并且是有害的.暗码往往是教导成功的窍门.⒌童年永久是一个深入的话题.世界是一个价值有涉的“大丛林”,既有天使,也有魔鬼,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儿童正处于成长时代,须要来自成人世界的呵护,也须要来自成人世界的引诱.童年可能是一块糖,也可能是一颗药,因为可能性是有偏向性的.当下的情况对儿童提出了各种严格的挑衅.一是享受式.娱乐化的生涯方法.我们要引诱儿童寻求快活和痛苦,但不克不及寻求生涯的享受,不克不及让娱乐化成为生涯的主旋律,更不克不及代替教导,不然会“娱乐至逝世”.二是虚拟世界中的陷阱.虚拟世界让儿童获得最新的信息,换了一种方法,进入一个新的寰宇.但是虚拟世界存有很多诱惑,布有很多陷阱,低俗.粗俗.恶俗的器械会慢慢侵蚀儿童的心灵,消蚀崇高和圣洁的情绪.儿童必须靠教导加强本身的辨认和抵制才能.三是家庭情况的变更.仳离家庭.单亲家庭以及各类“问题家庭”的增多,儿童心理悄然产生变更,产生心理缺点与障碍,亲情的淡漠导致情绪的偏狭甚至异化,“问题家庭”导致“问题儿童”的产生.此外,留守儿童也正呈现着新的问题,须要我们审阅.四是全球化布景下,使多元价值不雅产生激烈的碰撞,焦点价值不雅被掩蔽被隐约.在勉励学生尊敬.吸纳多元价值不雅的同时,若何澄清.分辩和选择;在勉励学生大胆揭橥本身看法的同时,若何擅长倾听.接收精确价值不雅的指点,并予以成长,都对教导提出了新的请求.杜威早就指出:“儿童的生涯是琐碎和光滑的,他们老是在以本身心目中最凸起的器械临时性地组成全部宇宙.但谁人宇宙是变更的,它的内容在以惊人的速度消掉和从新组合.”它是一块璞玉,假如放任儿童按照他本身无指点的自发性去成长,那么,“从光滑的器械成长出来的器械,只会是光滑的器械.”[14]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关于“师之惰”的古训,教师对儿童的引领任何时刻都不成能有涓滴的松弛.儿童立场,决不是对儿童的姑息和放任,严厉请求是另一种爱的方法和情势,“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并未过时,仍是对儿童教导的命题.儿童立场是一个完全的概念.三.儿童立场上的教师:长大的儿童儿童与成人是两个不合的世界,经常产生冲突.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跟成人的冲突,主如果由成人引起的;在儿童的心理和心理成长进程中,成人始终像“一个失去惊人力气的伟人站在边上,等待着猛扑曩昔,并把他压跨.”[15]这种描写和比方其实不夸大,儿童立场始终向教师发出了最为严格的问题:教师,你该是谁?你该怎么办?有名的特级教师李吉林作出了最为简练和光鲜的答复:我,一个长大的儿童.李吉林的答复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又具有西方的伦理价值.我国古代老子早就说过,圣人的精力状况往往回于婴孩;蒙台梭利也作了“作为教师的儿童”的断定.“长大的儿童”的寄义,马克思作了深入精辟的说明:“成人不克不及变成儿童,不然他就稚气了.但是儿童的无邪岂非不使人认为高兴吗?他本身不该在更高的程度上使儿童的纯朴的本质再现吗?”[16]“长大的儿童”是在更高的程度上再现儿童的本质,其旨意是在更好地解儿童.发明儿童,其目标是在更好地开辟儿童.引领儿童.成长儿童.此外,“长大的儿童”是提示我们,教师要与儿童配合成长,跟着儿童一路“长大”,与儿童分享“长大”的快活.可以说,“长大的儿童”是对教师在儿童立场上脚色.感化最形象最活泼最精确的定位.有一个案例一向在我心头缭绕.斯紫辉是儿童教导家斯霞的堂姐.她是一位小学数学教师,但她每礼拜要给学生上一堂故事课,故事的内容来自《爱的教导》.学期停滞,斯师长教师专门召开定名主题班会,用书中的人物来定名班上的同窗.于是就有了勤奋的“裘里亚”.正派的“卡隆”.大胆的“马尔柯”……班上一位插班生蒋风一向等待师长教师对本身的定名.然而,没有.蒋风咬紧牙关才没使那滴男儿泪落下来.在预备分开教室时余光一扫,斯师长教师发清楚明了本身的忽视,一楞,随之脸上又阳光朗照:“蒋风,你跟我来.”在宿舍里,斯师长教师诚恳地检讨本身:“师长教师太粗心了.我怎么把你给忘了呢?其实,你比裘里亚更勤奋,比卡隆更正派,比马尔柯更大胆.如许吧,师长教师把本身最心爱的书,这本《爱的教导》送给你,填补师长教师的过掉吧.”说着,掏出笔在扉页上题写了一行字:“不要怕做平常的人,但要永久记住,让本身那颗平常的心,随时出现出不服凡的光荣来.”蒋风那颗不轻弹的男儿泪终于掉落下来.从此,这本书和那题词一向陪同着他走上了儿童文学的研讨之路,成为我国有名的儿童文化理论家.[17]之所以这么完全地论述这一故事,是因为它启示我对“长大的儿童”的懂得.其一,教师起首要变成孩子.但是要当孩子,必须使本身往撤退退却一步,即回到孩子时代去,和孩子一路想.一路玩.一路学,如许,你才可能走进儿童.一位数学师长教师竟然每周一节故事课,因为她知道孩子最爱听故事;在分开教室一刹那,她在余光里发清楚明了学生的等待与委屈,富有童心的人才可能如斯迟钝.其二,教师要用孩子爱好的方法教导孩子.孩子爱好.敬慕故事中的人物,于是用来定名班上的学生.如许,书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走到了一路,其实,此时教师也成了儿童,三个“儿童”有了一次俏丽的约会.从深层意义上说,教师的平生都是一种邀请,邀就教室里的儿童,邀请课程中的儿童,也在邀请本身的参加.这种孩子爱好的方法,是一种爱的方法.其三,教师变成儿童,是为了引领儿童.勤奋.正派.大胆的精力.品德的造就成了教导永恒的主题,师长教师不克不及让故事走向俗气,而应引领儿童走向崇高,在儿童的心里筑起一块高地,在“平常”与“不服凡”之间让儿童查找到价值思惟和朴素的辩证.“长大的儿童”是一种教师聪明的别解,本质上是一种大聪明,因为聪明是与人生的高度相契合的. 大智与大爱相伴而行,大智须要大爱来支持,大爱应当成为大智.教导应当有大爱.教师爱应当具有母爱的品德与特色,但又必须超出母爱.教师爱的根本内在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教师施爱的根本门路和方法,育人是教师施爱的根本目标和最终价值.正因为此,教师爱更讲偏向性,这种爱的偏向直指小我的成长与平易近族将来的联合;教师爱更讲科学性和纪律性,循序渐进,战胜急躁与功利,寻求价值理性与对象理性相联合,重视念头.进程和成果的联合;教师爱更讲公平,面向所有学生,尤其关爱“落后生”,并且尽可能使教导成为看得见的公平,让学生逼真领会到教导公平的暖和;教师爱具有非情境性,情境转变的只能是爱的方法,而不会转变爱的品德,因而教师爱更具稳固性.这就是教师爱,这就是大爱.一个充满大爱的教师站在儿童立场上必定是优良的“长大的儿童”.教师应当有大聪明.教师聪明是关于教书育人的聪明.起首教师聪明具有道德感,分散表示在对学生的尊敬和信赖上,让学生真正像人.真正像孩子生涯在教室里和校园里;其次,教师聪明的载体是才能,并且这些才能慢慢形成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才能构造”,面临各类教导现象能实时调剂教导对策和教导行动;再次,教师聪明要妥当处理好常识与聪明的关系,消解常识对聪明的纠缠,使聪明处于教授教养的主导地位,完成“转识成智”的义务,让常识成为力气,让聪明把学生引向自由;最为重要的是把创做作为聪明的焦点,造就学生的创新精力和实践才能.这就是教师聪明,这就是大聪明.一个具有大聪明的教师才干在儿童立场上笔底生花,具有光鲜的作风,充满魅力.“长大的儿童”恰是用大爱与大智筑高儿童立场,瞭望儿童的将来,续写儿童与“长大的儿童”这世界上最动听的故事.如许,从儿童立场动身,我们将创造最圣洁的儿童教导,创造太阳底下最辉煌的事业.。
幼儿老师读书随笔 《儿童立场 教育从这里出发》学习心得
幼儿老师读书随笔《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学习心得最近阅读了《燃荻》23期上成尚荣老师的文章,《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一文,从中学到了很多。
文章中作者以一篇日本作家的幻想小说引出儿童立场的主题。
以一个虚构的故事,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教育孩子,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
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成尚荣老师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儿童立场的核心: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
1.关于“儿童”的学问是所有学问中最重要而又最不完备的。
我们让孩子的一举一动更像成人恰恰证实我们以为儿童和成人一样的观念。
显然,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发生。
2.儿童在本义上是自由者和探索者。
在教育上要给孩子们更多的发挥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探索。
机械重复的训练,伤害了他们自由和探索的天性,破坏了“儿童”的本义。
3.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
儿童正处在发展过程中,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他们还未成熟,所以会发生问题,有缺点、有错误是正常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帮助孩子们去实现他们的种种可能。
4.儿童发展的密码——童心。
想象力对儿童来说比什么都宝贵。
思维方式的独特往往意味着创新的开始。
5.童年永远是一个深刻的话题。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应该认识这种天性,并加以引导。
会玩是一种技能,一种创新,一个连玩都没有新意的学生,要想培养他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不可能的。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往往站在成人的立场,以成人惯有的思维,把成人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成人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最终却以牺牲儿童为代价,实现预定的教育意愿和目标。
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既然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就要使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儿童立场:从“公理”到“现实”有多远
儿童立场:从“公理”到“现实”有多远作者:王銮美来源:《家长·下》2020年第12期【摘要】儿童立场的核心是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只有把儿童看作教育的中心和起点,给儿童创造适宜的生态教育环境,把自主权交给儿童,才能真正做到儿童立场。
本文从儿童立场思想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儿童立场思想的概念和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根据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儿童立场思想转化为现实实践的途径,以期能为儿童立场思想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儿童立场;生态教育;理论;实践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5-0187-02Children's Position:How Far is it from"Axion"to"Reality"?(Dongying City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China)WANG Luanmei【Abstract】The core of children's position is to discover and guide children.Only when children are regarded as the centerand starting point of education,an appropriate ecolog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is created for children,and autonomy is given to children,can children's position be truly achieved.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ldren’s stand‐point thinking,analyzes the concept of children’s standpoint thought and som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practice,and pro‐poses ways to transform children’s standpoint thought into practical practice based on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in the hope that it can help children standpoint thinking Practice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Keywords】Children's position;Ecological education;Theory;Practice一、儿童立场思想的现状近年来,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大力提倡“儿童立场”,认为“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儿童”“只有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才能坚守儿童立场”。
重做孩子,一起成长
重做孩子,一起成长作者:张梦嘉来源:《家长·中》2020年第05期摘要:《儿童立场》是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的著作,这本书是从理论与实践、儿童本身与教师视角,阐释了作者的儿童立场。
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解放儿童,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儿童。
不要一味地高高在上,有时候我们完全可以退到后面去,做一个安静的听众。
关键词:儿童立场:学前教育所谓“儿童立场”,就是教师要维护儿童的人格与尊严,从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
儿童立场不是一句空话,也不只是表面的尊重,需要我们蹲下来,用儿童视角,重新审视教育。
《儿童立场》中清晰阐述了如何在教育中更关注、理解孩子。
一、承认无知本书写到:承认无知,是一种谦虚,是一种美德。
我想教师更应该在儿童面前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而不是时刻携带着“教师包袱”。
我们班级曾一起阅读过宫西达也的“恐龙系列绘本”,为孩子们打开了恐龙世界的大门。
每天都有孩子拿着不同的恐龙照片来问我这是什么恐龙?吃肉吗?恐龙都是可怕的吗?会飞的恐龙会被霸王龙吃掉吗?我不敢说我不懂,我害怕孩子们鄙视我,害怕他们说你不是教师吗?连这些都不知道。
我会悄悄地到手机上查资料,然后解答孩子们的问题。
因为他们的问题太多,最后实在回答不过来,我只能承认我不知道,但是我愿意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
由此我们班衍生出来一个微课程“我和恐龙有个约会”。
我和孩子们一起制定有关恐龙这个课题要学习的知识,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在课后做有关恐龙的调查。
我们一起收集不同的恐龙模型带到班级里和同伴一起观察。
孩子们还可以在区域游戏中继续研究,益智区的恐龙拼图、阅读区有关恐龙的书籍、建构区可以用积木搭建不同样子的恐龙、表演区中一起演绎恐龙乐园。
孩子们在这样的过程中認识了更多不同种类的恐龙,了解了更多的恐龙知识。
我也学到了很多从前不知道的知识内容。
因为我承认了我的无知,因为孩子们的热情,才会有这样的探究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快乐、知识,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而我也学会了思考、学习,用这样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他们是快乐的,我也是幸福的。
语文教学应坚守儿童立场
2013-06教研论坛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和所处的地位。
原国家督学成尚荣指出:“所谓‘儿童立场’,就是指教育是为了儿童的发展,教育是依靠儿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的需求出发。
”我们以这样的理论来看当下的语文教学活动,不难发现诸多缺失“儿童立场”之处,这说明“儿童立场”在教师心里扎得不够深,在课堂上体现得还不够足。
我认为,“儿童立场”必须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激活学生的生命活力,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律动,让师生浸润生命的滋养,直至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站在儿童立场教学就要真实而全面地了解儿童1.了解儿童的体验学生的体验蕴藏在他们的声音中。
它可能是一段叙说、一次交谈,也可能是一个句子、一个标点符号。
如,上《林冲棒打洪教头》前,我请学生写出自己的问题和学习要求,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请老师让我朗读,另外我想看看电视剧中关于这个故事的镜头。
这位学生的体验是:形象直观的教学更能引起学习兴趣,此外,朗读是他的长项,他之前曾因此获得过老师的赞美,希望再次获得赞美。
再如,《在大海中永生》的教学伊始,我让几位学生读课题,都读不出应有的感觉。
此刻,我感觉学生虽然预习了课文,但伟人“邓小平”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
2.“倾听”儿童的思想一位善于倾听的教师不会仅仅满足于了解学生的体验,还善于倾听学生声音背后所隐藏的思想,使其成为对教学有价值的素材。
如,在《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伊始,一位学生说:“装满昆虫的衣袋一定很有趣,我也想把自己的衣袋里装满昆虫,那样上课才有趣。
”他的潜意识是上这样的语文课一定要有趣,假如我们教师把它当成科普类文章,学生则感到索然无味。
二、站在儿童立场教学就要以儿童文化的视角来解读文本1.设计更多的感悟点如,《爱如茉莉》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感悟和表达茉莉般的爱,而爱的温度却隐藏在字词的背后,因此选择什么样的词语,其实就是选择了感悟点,著名特级教师薛发根教师设计的感悟点就非常丰富:“奔”“叮嘱”“紧握”“憔悴”“直奔”“探”……实际上,站在儿童立场上,学生也可能从文中“这样睡”等其他词语感悟到“爱”,不管学生提出哪个感悟点,也不管学生用什么方式去感悟,如果教师去倾听他们并认可他们的独特感受,那么他们就与教师以及他人建立了精神上的交往,从而为他们获得新的感受提供良好的基础。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
成尚荣
【期刊名称】《人民教育》
【年(卷),期】2007(000)023
【摘要】故事常常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最近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刻的反思。
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
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
【总页数】5页(P5-9)
【作者】成尚荣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1
【相关文献】
1.从儿童立场出发,浸润革命文化教育--以《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例
2.儿童立场: 幼儿园的环境从这里出发
3.从儿童立场出发实施自主、合作、科学探究教学方法
4.从儿童立场出发,融合习作教学的素材链——以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为例
5.立足现实,从儿童立场出发——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里出发(成尚荣)一、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故事常常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最近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又让我们有了深刻的反思。
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掌握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
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而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
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不幸被汽车撞死。
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
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
”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
[1]这篇小说用那来自遥远的声音来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也不得安宁。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这是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却让我们感到它就真切地发生在中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我们不得不追问:如今教育的核心价值究竟定位在哪里?教师的崇高使命究竟是什么?于是,教育的立场这一命题就这么严峻地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对此,我们应毫不含糊地回答: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
教育应是有立场的一一尽管你可能不自觉也可能你未思考。
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抱的态度和所处的地位,即你是为谁的。
不同的立场,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处理事物的方向方式和结局。
教育的立场应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又是从哪里出发的。
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
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义,直抵教育的主旨。
教育是以最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和过程。
这种道德的方式,就是让受教育者尊严地生活在教室里和校园里。
让受教育者“尊严”,教育者就得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保护他们,想着他们,引领他们。
因而,这种道德的方式,是“人”的方式,彰显的是教育者立场的道德,既反映了对教育本质和主旨的深刻认识,又反映了对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地位的准确把握。
从某种角度说,儿童观是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教育观应根植于儿童观,而只有真正确立了正确的儿童观才会有鲜明的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是由教育的本质和主旨所规定的,儿童立场是真正的教育、良好教育的鲜明标志和成功的根本动因。
儿童立场的命题也使我们想起教育中的主体。
“,,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人只有作为某种活动的发出者才是主体。
”[2]教育这种活动的主体究竟是谁呢?这就要考察活动的“发出者”是谁。
教师是教育的策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是真正“发出”教育需求的却是儿童,是因为儿童焕发生命活力的诉求才有了教育活动,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发出者,因此儿童是教育的主体,那么,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就应站在儿童立场上。
儿童立场是主体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必然的、合理的。
但是,命题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常常被遮蔽。
在教育的现实中,儿童立场受到了猛烈的冲击,最为突出和严重的是,成人们(当然包括教师)以惯有的思维,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把自己的需求当作儿童的需求,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最终以牺牲儿童为代价实现自己预定的教育意愿和目标。
而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一切为了儿童”,最流行的最有号召力的口号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看起来,儿童立场似乎是鲜明的、坚定的,但结果是,儿童在儿童立场上的缺位,成人在儿童立场上的越位,最终是儿童立场异化为成人立场,最后只剩下成人立场。
其后果是让孩子“伤”在了起跑线上,“一切为了儿童”被改写成了“一切为了成人”。
这种以为了儿童名义的成人立场导致了教育的功利主义,导致了教育的分数至上,这一切又在“一切为了儿童”的旗号下畅通无阻。
教育应当解蔽,应当如马斯洛所说的“再圣化”,回到教育应有的立场上去一一真正站在儿童立场上。
这就是教育的本义,是我们的回答。
、儿童立场的核心: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儿童立场有着丰富的内涵,但其特质与核心是如何看待儿童和对待儿童。
只有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才能坚守儿童立场。
也许我们回答坚守儿童立场的理由还相对容易,而回答儿童立场的特质与核心却不易。
1•关于“儿童”的学问是所有学问中最重要而又最不完备的。
人是谁?多少人一次又一次地发出深情的呼唤。
的确,“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但在“人”的问题前我们常常很茫然,今天也许还只能像卢梭所说的,“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 [3]而我以为,在最不完备的“人”的知识中,最突出的又是关于“儿童”的知识。
因此,又正如卢森堡所说,“,,一个匆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肺地撞倒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 [4]我们常常无情地撞倒孩子,这是无庸争论的事实,其根本原因是我们不知道“儿童是谁”,不知道“儿童在哪里”。
儿童就在我们面前。
但是,我们并未真正认识他们,更未真正发现他们。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站在成人立场上看待他们,于是认为儿童是“小大人”。
陈鹤琴先生早就作了揭露:“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缪,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小些罢了。
,,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们游戏?为什么逼他一举一动更像我们成人一样?这岂不是明明证实我们以为儿童同成人一样的观念么?”I5L 显然,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就不可能有儿童立场的建立,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发生。
可以这么判断: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问题,基于对儿童的认识的儿童立场是教育的根本立场。
2•儿童在本义上是自由者和探索者伊斯拉谟斯认为,拉丁文中的“儿童”意味着“自由者”,因此,“在心性上,儿童是缪斯性存在”。
⑹蒙台梭利说,儿童是小小的探索者,是“上帝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贾德甚至这么说,“,,我们家中那张新买的婴儿床上,有一件神奇的事正在发生。
就在那儿一一婴儿床的栏杆后面一一世界正被创造。
[7]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
但是,事实却是,我们用一味的强制灌输、简单的“告诉”和机械重复的训练,伤害了他们自由和探索的天性,破坏了“儿童”的本义,竟在不知不觉中“撞倒” 了他们。
不过,我们正在改变,改变自己,改变教育,因而改变了立场。
冬天,小朋友发现放在手里的小冰块化了,他们比试着,并讨论着:为什么会化?怎样才使冰化得快一些?老师引导他们分别用微波炉、带盖子的胶卷盒做试验,试验后知道了冰的融化与温度有关系;小朋友又发现水变成冰“长个子”了,老师又引导他们在有刻度的瓶子、划上线的杯子、盒子里做试验,知道“长个子”的冰是水变成的,水变成冰体积就会变大;小朋友想,瓶口加上盖子还会不会“长个子”呢?会不会向下“长个子”呢?在老师的启发下,试验的结果带盖子的瓶盖被顶歪了,杯子盒子变形了,小朋友们说,水变成冰的力量真大呀![8]显然,儿童的天性和探索者的精神在教师引导下得到保护,也得到发展;知识应“活”在儿童自主的探究和体验之中。
此类的案例不断增加,我们的立场和教育真的在不断改变。
3.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
康德早就认定:“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但有无限的可能性。
” 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儿童更是有无限的可能性。
所谓可能性,就是“还没有”。
儿童的可能性,一是说儿童还没有成熟。
因为未成熟,所以会发生问题,有缺点、有错误是正常的;正因为还没有成熟,所以存有巨大的潜能,教育就是要开发这种潜能,在让他们在成熟的过程中释放能量,又积蓄新的能量。
二是说儿童还没有确定。
儿童的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观察儿童,发现儿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
其间,教师对儿童的评判亟需谨慎,有时需要耐心等待,否则,正如卡夫卡所说,缺乏耐心是人的主罪,因缺乏耐心而进不了天堂。
进不了天堂是个人的小事,伤害了儿童则有可能牺牲未来。
三是说儿童还没有完成。
“完成”是个过程,教育不能停止自己的脚步,在儿童发展的一个个阶段,“完成”一个个任务,促使他们一步步逼近一个个目标,又在他们面前竖起新目标。
所以,马克思•范梅南说:“看待儿童其实是看待可能性,看待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
”[9]看待可能性,一定要向可能性敞开。
但是,自然界总是不遗余力地把可能性隐藏在其中,没有人能够确立或预言这些可能性。
我们并不是刻意地确立或预言儿童的可能性,但必须不遗余力地去寻找种种可能性。
因为是可能性,所以“不应用发现现成的东西的方式来使之成为问题”[10],而应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透过儿童的“现实性”去发现可能性,改变“发现现成的东西的方式”,创造新的方式,“可能性”总是在新的方式的催发下而冒出智慧的绿芽。
皮亚杰说得好:“智慧的发展表现为新的可能性的产生”。
[11]总之,儿童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就是生成性、可塑性、创造性。
儿童正是用“可能性”来暗示、启迪教育,来挑战、改变教育。
4•儿童发展的密码一一童心。
童心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着可能性,可能性隐藏在童心中,寻找可能性首先要呵护童心。
我们可以这么说:童心是儿童发展的密码,当然也应是教育的密码。
首先,童心意味着创造性。
一年级的小朋友写过一首诗《梦中》:“梦中,/我把小手伸出来/让它透透气;//梦中,/我把小脚踢出来,/让它散散步;//梦中,我把小屁股钻出来,/让它乘乘凉。
//梦中,/我一个喷嚏,/吓得妈妈跳了起来,/惊醒了,看着我的睡相,/妈妈心疼得/把我的小手、小脚、小屁股/一个一个藏进暖融融的被窝/于是,香甜的梦又开始了,, // ” [12]充满童趣,充满想象力,想象力对儿童来说比什么都宝贵。
可见,创造力是童心不灭。
成人的创造性是儿童的品性的延续。
我们永葆童心,就会永葆创造性。
其次,童心意味着独特的思维。
李肇星在《儿子二岁》中说,儿子常常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比如,“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 “噢,因为它只有一条腿。
我有两条腿,太好了。
”又比如,“大海为什么不停地喊呢?”“有的浪跑得太远,大海叫他们回来。
”“为什么许多字不认识呢?” “它们没告诉我它们的名字。
” [13],,儿童总是以他的眼睛看世界,他们有他们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解释方式和表达方式。
读了这些自问自答笑声总是从心里响起,在响起的笑声后我们想到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独特往往意味着创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