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17种清明节传统食物
清明节传统食物
![清明节传统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030e5b3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6.png)
清明节传统食物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祭祀先祖,缅怀逝去的亲人而设立的一个特殊的日子。
在这一天,不仅要烧香、扫墓、悼念亲人,还要吃一些特别的食物来缅怀过去。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清明节的传统食物。
1. 清明糕清明糕是一种传统的清明节食品。
由糯米粉和其他配料制成,糯米粉一定要煮熟了再加调料搅拌均匀,最后蒸熟,才能与其他配料混合,制成美味的清明糕。
清明糕外形圆盘状,味道香甜软糯,半透明的外表像晶莹剔透的琉璃一样,清明节人们会吃清明糕,以此代表重温先祖的情感。
2. 鸡蛋糕除了清明糕,鸡蛋糕也是清明节期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它和平时的蛋糕不同,有许多特殊的配料,如桔叶、桂花、糖等。
制作鸡蛋糕时,一般要选择新鲜的鸡蛋,然后将蛋白和蛋黄分开,蒸熟后再混合一起。
鸡蛋糕外形呈小圆球状,口感甜香软糯,象征着分离后再重聚的美好祝福。
3. 青团青团是一种粘性较大的糯米饭团,因其颜色呈青翠色而得名。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吃青团。
制作青团时,先将糯米粉和绿色食品配料混合,然后揉成团状,再搓成球状即可。
青团口感软糯,稍带咸甜味,外表绿油油的,十分好看。
青团代表着重温亲情,强调节日氛围的凝聚力。
4. 柳条饼柳条饼,又叫柳叶饼,是一种传统的清明节食品。
它采用的是黄豆、面粉等为主要原料,以柳叶和碱水为辅助。
制作时,先把黄豆泡软,然后磨成黄豆浆。
之后在黄豆浆中加入面粉和热开水,然后揉成面团,再搓成条状,最后用柳条包裹成扇形,用架子蒸熟即可。
柳条饼口感香甜软糯,外形翠绿柳叶,寓意着故乡之思,亲情之情。
5. 麻花面当说到清明节,不得不提麻花面。
这是一种传统的清明节美食,以面筋、面粉、白糖、芝麻、鸡蛋等材料制成,经过多次折叠、揉制和拉面而成。
麻花面可口甜美,口感柔滑,香甜可口,非常适合用来庆祝清明节和回想过去的时光。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烧香拜祭祖先,然后就坐在墓前享用一些美味的清明传统食品。
这些传统食品以甜糯和色香味俱佳为特点,也传承着故乡的情感和亲情的味道,给亲友带来了温暖的回忆和美好的希望。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和传统食物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和传统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ecbc9d3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a.png)
【导语】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之⼀,它不仅是⼈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也是⼈们踏青的好时期。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和传统⾷物,欢迎阅读!【篇⼀】清明节的传统⾷物 1、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螺蛳的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螺蛳⾷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可拌、可醉、可糟、可炝,⽆不适宜。
若⾷法得当,真可称得上“⼀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鸡蛋、蛋糕、夹⼼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品的习俗。
2、⾯花 做⾯花是陕北妇⼥的拿⼿好戏。
她们⽤⾃⼰灵巧的双⼿,能将发了酵的⽩⾯捏成各种形状的⾯花。
⼯具只是梳⼦、剪⼦、锥⼦、镊⼦等⽇⽤品,辅料则是红⾖、⿊⾖、花椒⼦和⾷⽤⾊素。
蒸出来的⾯花栩栩如⽣,尤如艺术珍品,令⼈爱不释⼿,舍不得马上吃掉。
“⼦推馍”和⾯花除了⾃⼰⾷⽤,还⽤来馈赠亲友。
母亲要给当年出嫁的⼥⼉送,称为送寒⾷。
农村孩⼦给⾃⼰⽼师送,让离开家门独⾃在偏僻的⼭乡⼩村教书育⼈的园丁分享节⽇的美⾷。
3、“鸡蛋”和“凉馒头” ⼭东清明节吃什么呢?⼭东清明节吃鸡蛋和凉馒头,莱阳、招远、长岛清明节吃鸡蛋和冷⾼粱⽶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
泰安清明节吃冷煎饼卷⽣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东清明节吃什么总和⼀些“有趣说法”相关。
4、吃馓⼦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的⾷俗。
“馓⼦”为⼀油炸⾷品,⾹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寒⾷节禁⽕寒⾷的风俗在我国⼤部分地区已不流⾏,但与这个节⽇有关的馓⼦却深受世⼈的喜爱。
现在流⾏于汉族地区的馓⼦有南北⽅的差异:北⽅馓⼦⼤⽅洒脱,以麦⾯为主料;南⽅馓⼦精巧细致,多以⽶⾯为主料。
在少数民族地区,馓⼦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最为有名。
5、“⼦推馍” “⼦推馍”⼜称⽼馍馍、⾯花,也叫蒸⼤馍。
清明节祭祖煮什么菜
![清明节祭祖煮什么菜](https://img.taocdn.com/s3/m/63c4b3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7.png)
清明节祭祖煮什么菜清明节祭祖煮什么菜?01【红烧肉】红烧肉是祭祖必备的菜肴,吃红烧肉,寓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财富的象征。
红烧肉也是农村人,用于招待远道而来的宾客的最好礼仪,以前的农村,平时无缘无故不会做红烧肉,只有有客人到了,或者祭祖了才会做一锅红烧肉,表示对祖先和客人的尊敬。
02【蛋饺】蛋饺颜色金黄,形似元宝,每一次祭祖,家家户户都会做蛋饺,象征着财源广进,而且蛋饺这道菜中,即富含肉蛋等优质蛋白,又有充足的矿物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味道也非常好,把鸡蛋摊薄放上肉馅,对折好,加水煮开就可以了,操作也很简单。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饺子、蛋饺都是元宝。
”用来祭祖,再合适不过了。
03【油豆腐】油豆腐作为豆腐的炸制食品,其色泽金黄,内如丝肉,细致绵空,富有弹性。
系经磨浆、压坯、油炸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油豆腐既可作蒸、炒、炖之主菜,又可嵌入肉馅焖煮,是荤宴素席兼用的佳品。
我们的油豆腐一般都是嵌入肉馅的,这样的油豆腐形似口袋,口袋里有肉,寓意钱财来得快,袋与代谐音,老辈人说,吃了油豆腐,一代更比一代好。
04【红烧鸡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和凤都是神话里的动物,而凤的形象****于鸡。
《太平御览》中写道:“黄帝之时,以凤为鸡。
”传说鸡为日中乌,鸡鸣日出,带来光明,寓意能够驱逐妖魔鬼怪。
所以,祭祖时一定要做一盘红烧鸡,寓意无病无灾,身体健康。
05【红烧鲫鱼】无论是祭祖还是过年,鱼是不能少的,鱼与余谐音,有年年有余的寓意,因此,每到特殊时节,人们都会做上一盘鱼,用鱼形来寓意“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等,而且吃鱼时也有习俗,不能一次性吃完,要余一点明天吃,这叫有吃有余。
06【腌鸡腿】腌鸡腿的寓意,与上面的红烧鸡块有些相似,所不同的是,肌肉发达,健壮有力的鸡腿,除了象征能够驱逐妖魔鬼怪,还有身体健康,强壮有力的寓意。
而且腌鸡腿味道香醇,咸香入味,人们总是想把最好的献给祖先。
07【黄豆芽】黄豆芽在我们农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如意菜,因为它发芽之后的形状非常像玉如意,所以它象征着万事如意,平安幸福。
2022清明节的传统食物及养生原则
![2022清明节的传统食物及养生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7a8791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3.png)
2022清明节的传统食物及养生原则清明节传统食物1、青团江南地区的人在清明节的时候有吃青团的饮食习俗。
青团是用一种叫做浆麦草的植物用工具捣烂之后挤压出汁液,把汁液与糯米粉揉捏成团,这样青团那个青色的皮就做好了,中间包上红豆沙制成的馅料,然后放在蒸笼中蒸熟,出锅之后在表面涂抹上一层菜油,这样青团就做好了。
2、润饼菜泉州人在清明节的时候有食用润饼菜的习俗,润饼菜是由面粉烘制成薄皮,在食用的时候中间包裹上海蛎,肉丝,胡萝卜丝,芜荽等食材,然后食用,口感清爽味道甜润。
3、馓子在清明节的时候,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馓子的习俗,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虽然南方和北方都会吃馓子,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做法却有所不同,南方的馓子以米面做为主料,制作精巧细致,而北方的馓子是以麦面做为主料,制作大方洒脱。
4、子推馍在清明节的时候有吃子推馍的饮食习俗,是用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品质。
子推馍的外形像古代将领的头盔,一个有半斤到一斤重,又叫做老馍馍,子推馍的中间包着红枣或者鸡蛋,顶端的四面则贴着面花,面花也就是面做的小馍,可以捏成各种形状。
食用子推馍还有一些规定,不同形状的子推馍不同的人食用,像圆形的子推馍是只能男性食用,条形的梭子馍是已婚妇女食用的,而未婚女性则是食用抓髻馍,儿童则是食用不同形状的面花。
5、粽子大家都知道粽子是在端午节的时候食用,用来纪念屈原的节令食品,但是最初吃粽子并不是在端午,而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因此还有很多地方有在清明节的时候吃粽子的习俗。
6、鸡蛋在清明节有食用鸡蛋的饮食习俗,起源于先秦时代的一些地方,并且古人认为在清明节的时候吃鸡蛋,也就是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整年都有一个好身体。
清明节这天的鸡蛋不仅可以吃,还可以拿来玩,主要有两种鸡蛋的玩法,分为画蛋和雕蛋,而画的蛋还可以食用,雕的蛋则是拿来赏玩的。
7、薄饼在厦门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吃薄饼”,也就是在厦门有清明节扫完墓之后一家人一起食用薄饼,不仅仅是厦门,闽南多数的地方都有吃薄饼的习俗。
清明节传统美食制作全攻略
![清明节传统美食制作全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d252f4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e.png)
清明节传统美食制作全攻略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祭祖和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除了要扫墓祭奠先人外,还会制作一些传统的清明美食来祭拜祖先,示意对过去亲人的思念和怀念。
以下是一份清明节传统美食制作全攻略。
1.清明粿:这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传统美食,在南方地区尤为流行。
制作清明粿的方法很简单,首先将糯米浸泡一段时间,然后蒸熟。
接下来,将蒸熟的糯米搅拌均匀,用红枣、核桃、花生等材料加入,继续搅拌并搓成圆形。
最后,将搓好的圆形糯米团沾上糯米粉,放入竹蒸笼中蒸熟即可。
2.青团:青团是另一种清明节传统美食,也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汤圆。
不同于其他节日的汤圆,青团的特点在于其外层绿色,内层填充着豆沙、红枣或花生馅。
青团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首先将糯米粉和熟糯米混合搅拌,加入菠菜汁或苦荞茶汁调色。
然后,将调好颜色的糯米粉搓成团,外层包裹豆沙、红枣或花生馅,最后上锅蒸熟。
3.马蹄糕:马蹄糕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传统糕点,形状像马蹄。
制作马蹄糕的方法很简单,将糯米粉用水调成糊状,加入适量的糖和红枣、核桃等均匀搅拌。
然后,将搅拌好的糯米糊倒入蒸锅中,蒸熟后取出,待凉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4.茶蛋:虽然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重要日子,但是也有许多人会在清明节期间外出郊游和野餐。
茶蛋是一种非常适合野餐的传统美食。
制作茶蛋的方法也很简单,将鸡蛋煮熟后,用勺子轻敲鸡蛋壳,使蛋壳裂开但不破裂。
然后,将茶叶、盐、红枣、核桃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将煮沸后的茶水倒入碗中放入鸡蛋,浸泡数小时,待鸡蛋表面呈现茶香色泽即可食用。
除了以上的传统美食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性的特色美食也是清明节期间的传统食物,例如江南地区的素菜包子和重庆地区的酸辣粉等等。
清明节期间,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传统美食,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习俗来制作和品尝美食,感受节日的氛围。
总的来说,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除了要祭拜祖先和扫墓外,还可以制作传统的美食来缅怀和怀念先人。
清明节吃什么风俗食物(一览)
![清明节吃什么风俗食物(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3c2d7a0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6c.png)
清明节吃什么风俗食物(一览)清明节吃什么风俗食物清明螺到了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青团子每逢清明之时,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鸡蛋民间有句俗语说,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
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
芥菜饭一到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
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
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馓子中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清明节吃馓子是深受到了世人的喜爱,由于南北方的差异,各地方做的馓子用料也就各不一样,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艾粄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其他此外,由于南北各地在过清明时节时还有许多的食品习俗,例如: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物。
清明节的传说关于清明节的传说(一)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二)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
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
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
全国各地清明节吃什么食物
![全国各地清明节吃什么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6edd5c7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5.png)
全国各地清明节吃什么食物自古以来清明节都是一个汉族的传统节日,在这天有两重意义,一个是指气候上,代表节气,一个是民俗中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全国各地清明节吃的一些食物,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各地清明节食俗江南吃青团子: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这首《吴门竹枝词》诗说的就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
团坯制好后,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将它们入笼蒸熟。
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所以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是清明与寒食节时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
现在店里做青团,有的采用浆麦草,有的采用青艾汁,也有用其他绿叶蔬菜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
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当作春游小吃。
营养价值方面,艾草有平喘、利胆、消火、抗菌、驱寒除湿等功效,而小麦草的汁有去油解腻、消食降火的功效,同时还能起到美容的作用。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李秀成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
没有抓到李秀成,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李秀成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李秀成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
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
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
李秀成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
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
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
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清明节吃哪些传统食物
![清明节吃哪些传统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a6e849a23186bceb19e8bba7.png)
清明节吃哪些传统食物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习俗,每个节日都有独具特色的食物,那么清明的特色食物是什么呢?清明节吃的传统食物有哪些?下面跟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清明节吃的传统食物1、暖菇包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
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
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
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
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2、馓子(sǎn)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3、鸡蛋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
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4、子推馍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
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
顶子四周贴面花。
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
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
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
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
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美,古时叫寒具。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5、青团子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dd3fde18c8d376eeaeaa31ea.png)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清明节传统美食【一】:青团子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
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清明节传统美食【二】:艾�{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一年四季不生病”。
艾�{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
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
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
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
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清明节传统美食【三】:暖菇包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
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
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
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
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清明节传统美食【四】:馓子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清明节传统美食【五】:鸡蛋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_清明节习俗的意义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_清明节习俗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2472b0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1.png)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_清明节习俗的意义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
既然这样,那你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清明节的风俗习惯和意义,供大家参考。
清明节的饮食习惯清明必吃十大食物1.螺蛳田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
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市场买回的田螺要放养三天,在盆中滴上几滴麻油或菜油,让田螺排尽肠腔内的泥质污物,每天换水几次,用刷子刷净、绞去尾部,焯水后高温加热、炒熟、焖透。
清明必吃十大食物2.虾“三月黄鱼四月虾,五月三黎焖苦瓜。
”关于清明虾,曾经有诗这样描述:“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
说的正是清明春雨淅沥,河鲜生长让人垂涎的景象。
现在“清明虾”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雨水足,新虾未“散春”,运气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虾肚里有虾籽。
清明必吃十大食物3.河蚌据说和螺蛳一样,清明前后的河蚌最肥美。
“春天喝碗河蚌汤,不生痱子不长疮”。
老扬州常见的做法是河蚌烧豆腐、咸肉烧河蚌,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
都说明河蚌要在春天,尤其是在清明前吃。
因为清明前水中的蚂蟥、微生物还未频繁活动,因而这个时候的河蚌最干净,肉质也最肥厚,特别脆嫩可口。
清明必吃十大食物4.菠菜菠菜为春天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对春季因肝阴不足所致的高血压、头晕、糖尿病、贫血等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哈佛大学的另一项研究发现:每周吃2―4次菠菜的中老年人,可降低患视网膜退化的危险。
贫血者可取菠菜100克煮汤。
视力模糊者可取鲜菠菜、羊肝各500克,将水烧沸后入羊肝,稍滚后下菠菜,并加适量盐、麻油、味精,熟后即可食用。
清明必吃十大食物5.马兰头每到清明时节,马兰头特殊的香味最为吸引人。
许多野菜都是春天长成,最嫩时也是在春天,像马兰头一旦过了清明,就会逐渐变老,嚼不动了,因此这几天是最适合吃马兰头的。
祭奠亲人的五碗菜
![祭奠亲人的五碗菜](https://img.taocdn.com/s3/m/51a311b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d.png)
祭奠亲人的五碗菜
1、安乐鸡:安乐鸡是祭奠亲人时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式。
它的制作方法比较复杂,主要用料包括猪大肠、鸡血、米粉、虾米、海带片、青豆仁、黑木耳和其他调料。
2、香菇酿肉:这是一道以香菇和肉为原料的菜式,通常在祭奠亲人时会准备。
香菇酿肉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主要用料有香菇、猪肉、葱、姜和其他调料。
3、花生猪脚:花生猪脚是一道经典的家常菜,通常在祭奠亲人时会准备。
花生猪脚的制作方法比较复杂,主要用料包括猪脚、花生、葱、姜、蒜、黄豆酱、生抽、醋和其他调料。
4、清汤白菜:清汤白菜是一道很受欢迎的家常菜,通常也会在祭奠亲人时准备这道菜。
清汤白菜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主要用料有白菜、清汤、盐和其他调料。
5、虾仁蛋汤:虾仁蛋汤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通常在祭奠亲人时也会准备。
虾仁蛋汤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主要用料有虾仁、蛋、清汤和其他调料。
东北清明节吃什么_清明节
![东北清明节吃什么_清明节](https://img.taocdn.com/s3/m/03debae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c.png)
东北清明节吃什么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这天也是吃货最爱的日子。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东北清明节吃什么,欢迎大家阅读。
东北清明节食俗1:吃驴打滚驴打滚是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
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
“驴打滚”的原料有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
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
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豆面卷子北京称驴打滚,是满洲以及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满洲地区一般叫豆面卷子),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
源于满洲,缘起于承德,盛行于北京。
由于清朝的八旗子弟爱吃粘食,“驴打滚”很快就传到了北京,成为北京的一种风味小吃。
东北清明节食俗2:吃麻花麻花是汉族特色小吃,把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制而成,形容衣裤等因磨损而要破的样子。
我国各地麻花有天津麻花,山西稷山麻花,陕西咸阳麻花,湖北崇阳麻花,苏杭藕粉麻花等。
其中天津以大麻花出名,山西稷山麻花以油酥出名,苏杭藕粉麻花以原始工艺出名,而湖北崇阳以小麻花出名。
麻花把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熟即可。
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小麻花热量适中,低脂肪。
既可休闲品味,又可佐酒伴茶,是理想的休闲小食品。
在东北地区,立夏时节有吃麻花的古老习俗。
其中天津麻花最为出名。
东北清明节食俗3:吃鸡蛋清明吃鸡蛋和小葱,据说是取其清白之意,即要清清白白地做人。
清明时分吃鸡蛋和小葱很合时宜,因为清明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家里养的鸡开始多产蛋,地里的小葱也长得郁郁葱葱。
小时候,家里穷,平日里根本捞不着吃鸡蛋。
但过清明节时,母亲便会煮上十几个鸡蛋,我们每人可分到两个。
但谁也舍不得吃,总是一会儿捧在手里,一会儿揣进衣兜里;一会儿拿出来闻闻,一会儿又将手伸进兜里摸摸……直到不小心把鸡蛋挤破了才吃掉。
清明节的传统祭祀食品
![清明节的传统祭祀食品](https://img.taocdn.com/s3/m/6e24925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2.png)
清明节的传统祭祀食品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祭祀祖先的日子。
在清明节,人们会烧纸、扫墓,还会准备和食用一系列的传统祭祀食品。
这些食品既代表着对先人的怀念,也寄托了人们的思念之情。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清明节的传统祭祀食品。
一、清明粽清明粽是清明节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
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包裹在竹叶或者草叶中蒸煮而成的食物。
而清明粽则是在包裹糯米的同时,还会加入一些特色的馅料。
例如,有些地方会在粽子中加入红豆沙、花生、蜜枣等甜味馅料,而有些地方则会加入咸味的熟肉、蛋黄等。
清明粽不仅口感独特,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根据传说,清明节是诗人屈原的忌日,当时人们为了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将糯米做成粽子扔入江中,以拟人化地表达对屈原的思念之情。
因此,在清明节吃粽子不仅是一种纪念活动,也是对屈原的敬仰之意。
二、青团青团是清明节传统的一种糕点。
它的外观呈圆形,色泽青翠,内部有软糯的糯米馅料。
制作青团的原料主要有糯米粉、豆沙馅、花生粉等。
制作过程中,将糯米粉加水搅拌均匀,然后捏成一块块小面团,再包入豆沙馅或者花生粉,最后上锅蒸熟即成。
青团的名称与清明节的节气有关。
所谓“青”,是指春天的青翠色彩;所谓“团”,则是寓意团聚、团圆。
因此,在清明节食用青团,既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也寄托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三、鸭蛋糕鸭蛋糕是一种传统的浙江传统食品,也是清明节祭祀时常见的食品之一。
鸭蛋糕是由麦芽糖、鸭蛋黄、白糖、芝麻等原料制作而成。
制作过程中,先将麦芽糖加热融化,然后加入鸭蛋黄和白糖拌匀,最后加入芝麻炒熟碾碎后均匀混合,制成小块状。
鸭蛋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外观颜色呈金黄色,具有丰富的芝麻香味,口感酥脆可口。
人们相信吃鸭蛋糕可以祈求福气,祈福平安。
四、糖葫芦糖葫芦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传统小吃,也是清明节期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糖葫芦是由山楂、苹果、草莓等水果串成一串,先蘸上糖浆,再在外层旋涂一层糖霜而成。
糖葫芦的制作过程繁琐,但是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仍然乐此不疲地制作和食用。
清明节山东人吃什么
![清明节山东人吃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31e2b3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f.png)
清明节山东人吃什么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逝者和祭拜祖先而设立的
日子。
在山东,清明节的祭祀活动通常包括祭侄、拜祖、扫墓等。
除
了祭祀仪式,清明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习俗就是清明节祭扫食品。
祭扫食品
祭扫食品是在清明节期间用来祭祀祖先、祭拜逝去亲人、安抚冤魂,同时也是供应给活人食用的传统食品。
山东人在祭祀过程中,通常会
给亲人用品带上面食、饼干、糕点等食品,作为祭品。
清明节的糕点
山东人在清明节期间,传统的糕点主要有百子糕、绿豆糕、莲花糕
和姜汁糕等。
•百子糕:百子糕起源于山东,在南方地区也非常受欢迎。
百子糕用糯米做成,中间夹心有豆沙、花生或者麻蓉等馅料,是
非常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
•绿豆糕:绿豆糕是山东清明节的传统食品之一,通常用绿豆粉、糯米粉、白糖、油和芝麻等原料制作。
绿豆糕口感绵软,
味道清甜,非常适合清明节祭祀活动和食用。
•莲花糕:莲花糕是山东清明节传统糕点之一,由糯米粉和莲蓉制成。
莲花糕形状像莲花,口感绵软,味道清香,非常适合
清明节期间的祭祀活动。
四川清明节吃哪些食物
![四川清明节吃哪些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4b05923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a.png)
四川清明节吃哪些食物四川清明节吃哪些食物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川清明节吃哪些食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四川清明节吃欢喜团欢喜团也叫糖油果子欢喜团四川成都一带清明节有以糯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
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
清人《绵城竹枝词》有诗云:“‘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
村醪戏比金生丽,偏有多人醉脚盆。
”2、四川清明节吃草粑粑清明草粑粑在宜宾的东、南片区,清明草粑粑的做法大同小异,但所用清明草的部位却大不相同。
宜宾市区是分界线,以东用的是清明草的嫩叶,做出来的粑粑是绿色的;以西是用黄黄的花,做出来的粑粑是黄色的。
而我,综合了东、西两大片的做法,叶子和花各用一半,颜色虽然绿中带黄,但香味和其他两种差不多。
其实这草草粑,光有清明草是出不来那个香味的,还有其中的野苦藠、腊肉,一个都不能少。
3、清明时节的传统食物3.1、子推馍:“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
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
顶子四周贴面花。
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
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
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
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
“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3.2、清明饭: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叛。
常用的草药有艾草、麻叶、鸡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荠菜、枸杞叶等。
将需用草药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饭块蒸熟即成。
清明节吃什么好1、春笋:性味甘微苦,能解除胃肠燥热、通便理气去瘀,因其含较多纤维素,大便稀溏者不宜多食,风湿病人也不宜食用。
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食物
![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328a8fc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7.png)
【导语】各地都有不同的清明节⾷品,由于寒⾷节与清明节合⼆为⼀的关系,⼀些地⽅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的习惯。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清明节有哪些传统⾷物,欢迎阅读!【篇⼀】清明节有哪些传统⾷物 1、青团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
将雀麦草汁和糯⽶⼀起舂合,使青汁和⽶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沙、枣泥等馅料,⽤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
蒸熟出笼的青团⾊泽鲜绿,⾹⽓扑⿐,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的节令⾷品。
上海也有的⼈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鱼。
2、鸡蛋和冷饽饽 在⼭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粱⽶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
泰安吃冷煎饼卷⽣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晋中⼀带还保留着清明前⼀⽇禁⽕的习惯。
很多地⽅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品分吃。
晋南⼈过清明时,习惯⽤⽩⾯蒸⼤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外⾯盘成龙形,龙⾝中间扎⼀个鸡蛋,名为“⼦福”。
要蒸⼀个很⼤的总“⼦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
上坟时,将总“⼦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之。
上海旧俗,⽤柳条将祭祀⽤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后存放着,到⽴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3、清明菜粑粑 清明将⾄,民间传统是要吃那个清明菜粑粑的。
以⽰对先⼈的悼念之情。
第⼀步:掐清明菜。
要⼩清明菜的尖尖,连尖只⼏⽚叶⼦。
很多⼈掐错了,将⼤清明菜掐来,那不成,⼀是不清⾹,⼆是⽼了,喂猪就不太喜欢吃。
第⼆步:将清明菜洗净切细碎,在开⽔⾥煮茸和,关⽕。
就这菜和⽔(适量,不另加),加⼊糯⽶粉,揉搓成⾯团样。
第三步:将⽼咸菜与⽼腊⾁(煮熟了的)、野葱⼉(不是家葱哈,有点类似,根为⼩球形),跺碎,放猪油炒⾹,舀起盛在盘⾥作馅。
第四步:将馅包⼊糯⽶团,做成包⼦状,可⼤可⼩,放⼊蒸笼蒸熟即可。
上⽓后,⼏分钟即好。
味道:清⾹,糯⽽爽⼝,乡味⼗⾜。
有农家乐之韵。
4、吃枣饼 清明节南⽅吃青团,⽽北⽅地区⼤多吃枣饼、麦糕、环饼、枣锢飞燕等⾷物为主。
清明节主要吃的食物
![清明节主要吃的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d90299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d.png)
清明节主要吃的食物
《清明节主要吃的食物》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祖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祭奠先人,也会吃一些传统的食物来纪念和怀念逝去的亲人。
在清明节,主要吃的食物有以下几种:
1. 清明粿:清明粿是一种用糯米和绿豆制成的传统食物,通常会在清明节这一天食用。
清明粿的外形呈扇形,寓意着祭祖的同时也祈求天下太平。
清明粿口感软糯,甜味十足,是清明节期间不可缺少的美食之一。
2. 春笋:清明节正是春季,春笋成熟,因此成为了清明节主要的食材之一。
人们会用春笋做成各种美味佳肴,比如酸笋、爆笋等,清淡清香,非常适合春季食用。
3. 梅花酥:在南方地区,清明节时节很好,梅花盛开,因此梅花酥也成了清明节的特色美食。
梅花酥是一种外皮酥脆,内馅软糯的点心,也寓意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4. 青团:青团是古代汉族渔家人的祭祀食品,因其绿色代表了生命的新生和希望,所以清明节吃青团也成了传统习俗。
青团外皮用糯米粉混合芋头、浆麦、豆沙等食材制成,内馅则有红豆沙、绿豆沙、芋头沙等,味道香甜可口。
清明节主要吃的食物以清淡、清香、新鲜为特点,充分体现了
春季清明的气息。
人们在享用这些美食的同时,也在默默怀念着那些已经离开的亲人,祈求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安然无恙。
北方清明节必吃的9种食物
![北方清明节必吃的9种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1191116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4.png)
北方清明节必吃的9种食物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
在北方地区,清明节有着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以下是北方清明节必吃的9种食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 清明团子清明团子是北方清明节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
它由糯米粉和豆沙馅制成,形状圆润,口感软糯,甜而不腻。
人们通常会在清明节前后制作清明团子,并且在祭祀祖先时供奉上香。
2. 蒸排骨蒸排骨是北方清明节的传统美食之一。
人们会选择嫩猪肉骨头,用大蒸锅蒸熟,加入葱姜蒜和特制的调料,使得排骨鲜嫩美味。
蒸排骨通常会在清明节当天作为家庭聚餐的一道菜肴。
3. 大葱烧饼北方地区的清明节,人们还会制作大葱烧饼。
这是一种口感香脆的饼类食品,主要由麦面、大葱和各种调料制成。
大葱烧饼在清明节期间非常受欢迎,人们会一起分享和品尝这道美食。
4. 花卷花卷是一种北方地区常见的传统面点,也是清明节期间必吃的食物之一。
花卷的制作需要面粉、酵母和水等原料,经过揉面、发酵、擀面等工序制作而成。
花卷的外观呈现出花瓣般的形状,口感松软,十分可口。
5. 饺子无论是过年还是清明节,饺子都是北方人喜爱的传统食物。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制作各种口味的饺子,如韭菜饺子、猪肉韭菜饺子、虾仁饺子等。
饺子制作繁琐,但吃起来鲜香美味,成为北方清明节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6. 香槟清明节也是中国人纪念逝者的日子,人们会去祭扫墓地,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清明节期间,有些地方还会将香槟置于祭拜的桌子上,向逝去的亲人致以敬意。
7. 桃花酒在北方地区的一些地方,人们还会饮用桃花酒来庆祝清明节。
桃花酒是由桃花发酵而成的酒类饮品,具有淡淡的桃花香味,清甜爽口,喝起来有一股浪漫的味道。
人们在清明节期间可以和亲朋好友一起品味桃花酒,感受春天的气息。
8. 清明糕清明糕是北方地区清明节期间的传统糕点之一。
它由糯米、花生和红豆等材料制成,口感糯软,香甜可口。
清明糕在清明节当天常常被供奉到祖先的墓前,以示对祖先的敬意。
清明节传统食物一览
![清明节传统食物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5f30eac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d.png)
清明节传统食物一览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祭祀日。
清明节是为了追悼我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先祖而设立的,同时也是为了缅怀逝去的亲人。
在这个日子里,人们会扫墓、祭拜和祷告,以此来寄托哀思和缅怀先人。
除了扫墓、祭祀和祷告,清明节还有许多传统食物,这些食物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代表着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清明节的传统食物。
1. 青团青团又叫糯米青果,是一种用糯米和青豆或者芋头熬制成的传统食品。
青团由于含有青豆等绿色食材,因此色泽碧绿,香甜可口,口感软糯。
吃青团是一种寄托哀思、缅怀逝去亲人和祈福平安的方式。
2. 麻糍麻糍是一种糯米粉和芝麻混合糊成的传统食品。
它的口感绵软,香甜可口。
麻糍的“糍”,是指一种中式甜点的称呼,而“麻”,是指其中加入的芝麻。
人们喜欢将麻糍祭拜在祖先的神位上,以此来告慰先祖的灵魂。
3. 赤豆糯米糕赤豆糯米糕是一种将红豆、糯米和白糖混合制成的糕点。
赤豆代表着生命和希望,而糯米糕则寓意着家庭团圆。
清明节人们会将赤豆糯米糕带到墓地上,留给逝去的亲人品尝,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缅怀之情。
4. 饧子饧子又叫桂花饧子或者桂花糕,是一种将糯米粉和糖混合制成的小甜点。
饧子因为其精巧的外观和令人赞叹的制作工艺,是清明节祭奠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
5. 寿桃寿桃是一种和平与健康的象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寿桃通常是糯米粉和豆沙馅制成的,形状酷似桃子,被认为是清明祭祀中的糕点佳品。
总之,清明节传统食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寄托了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激,也代表着对逝去的亲人的怀恋和缅怀。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品尝清明节传统食物,不仅可以缅怀历史,更可以感知传统文化的博大和深厚。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_清明节五大传统食物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_清明节五大传统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9b374d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f.png)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_清明节
五大传统食物
一、青团
在清明的时候,江南地区是有吃青团的习俗的。
青团是需要用到叫“浆麦草”的植物而制作的,先把这种植物捣压出汁水,再用汁水和糯米粉搅拌揉和后,就可以搓团子了,而青团的内陷一般都是用豆沙制成。
青团做好后,把它们放入蒸笼煮熟,拿出来后在青团表面抹上点熟菜油即可。
二、艾粄
艾粄是清明节时候,客家人餐桌必备的食物之一。
清明节吃艾粄在客家人之中有一年四季不生病的说法。
制作艾粄首先要把艾草洗净煮熟捞起后,沥干水份,再把艾草剁成泥,再用煮艾草的水核糯米粉一起搅拌成团,把花生和芝麻等馅料包入团里面,最后封口捏好放进锅隔水煮熟即可食用。
三、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但是在泰宁南北片的暖菇包是有些许不一样的。
泰宁南片是用暖菇草制作暖菇包的,最后是呈圆月状的,跟包子差不多,并且一般多为清明前食用,而泰宁北片则是用暖菇粉制作的,最后是呈弯月状的,和水饺相似。
四、馓子
在清明时候,我国南北两地都有吃馓子的习俗。
“馓子”在古时候又被称为“寒具”,是一种油炸食品。
南北两地的馓子是
有不同之处的,南方馓子一般用米面为主料,制作的非常精巧细致,而北方馓子则是用麦面为主料,大方洒脱。
五、鸡蛋
清明吃鸡蛋源自古代时候的禁火习俗,在多日禁火的时候,鸡蛋是这个时期最好的食品。
在民间也有认为清明吃鸡蛋,一年都身体都会健康的寓意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17种清明节传统食物
明天是清明节,清明从古沿袭至今,有什么传统食物吗?最常见的莫过于青团了,那么还有哪些传统食物吗?一起来看下。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有哪些呢?传承至今,各地清明节节日食物都不太一样,但是清明节的节日气氛都是非常传统与浓厚的。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
1、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
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
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
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
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
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3、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
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
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
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
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4、馓子(sǎn)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5、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
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6、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
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
顶子四周贴面花。
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
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
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
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
“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7、薄饼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
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
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
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8、大葱和蛋饼
清明节,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此外,旧时青岛地区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
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
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白面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
9、朴籽粿(guǒ)
制作朴籽粿,首先将朴籽树叶和果实(核)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发酵再配糖,最后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
一般朴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
蒸熟的朴籽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总是给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觉。
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10、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
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
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11、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
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糕就是谷物类,谷物类加上枣,符合春季养生增甘的目的,可以增加脾的功能来限制一下肝气过分的往外张扬。
12、清明饭
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叛。
常用的草药有艾草、?麻叶、鸡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荠菜、枸杞叶等。
将需用草药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饭块蒸熟即成。
13、子福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
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
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
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14、菠菠粿
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粿,如今,街上“米时”粿店也大量出售菠菠粿。
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呈青绿色)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
造型比较简单,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
15、欢喜团
四川成都一带有以炒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
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
清人《绵城竹枝词》有诗云:“‘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
村醪戏比金生丽,偏有多人醉脚盆。
”
16、乌稔(rěn)饭
另外,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
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
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17、润饼菜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风俗。
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
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
清明节食物养生
1、清明“吃苦”能解热
春天人们容易“上火”,所以春季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有所注意,尽量避免食用荔枝、龙眼、榴莲等性热的水果,还要注意少吃咖喱、辣椒、胡椒、花椒等辛辣助火的食物。
这些性热的食物同时还有“发散”的作用,经常食用,会“损耗元气”,导致气虚,从而降低人体免疫力。
特别是辛辣之物,多吃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还会对睡眠产生影响,对健康十分不利。
在春季要想“降火”,人们必须养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注意休息,多喝水或者清热败火的饮料,这样可以使体内的“火气”通过新陈代谢,从体液中排出体外。
另外,味苦的食物有败火的功效,可适当选食。
医学专家指出,味苦的食物中含有生物碱、类等物质,可以抗菌解毒、去火解暑、提神醒脑、缓解疲劳,对人身体大有好处。
苦味食物虽好,但却不宜过量。
苦味食物大多为寒凉之物,加之清明时节气候多变,寒流仍时有关顾,如果此时多吃会引起胃痛、腹泻;老年人和儿童大多脾胃虚弱,也不宜过多食用;另外,脾胃虚寒、大便溏泄的病人不宜吃寒性的苦味食品。
2、少吃竹笋,多吃银耳
竹笋味道鲜美可口,清明时节又是竹笋上市的时候,很多人喜欢买来吃。
但是,养生专家告诉我们,竹笋味美,但不宜多吃。
中医认为,竹笋性寒,滑利耗气,多吃会使人气虚。
中医还认为,竹笋属于发物,有诱发慢性疾病的可能。
《本草从新》对竹笋有这样的记述:“虚人食笋,多致疾也。
”就是说气虚的病人吃了耗气的竹笋会加重气虚的症状,更加虚弱多病。
医学实验也表明,吃笋可能引起咳嗽,从而诱发哮喘;此外,笋中含有的粗纤维不好消化,容易造成肠胃不适,甚至造成出血。
所以,春节养生,最好少吃竹笋。
与竹笋不同,清明时节,我们可以多吃银耳,银耳性味甘平,有润肺生津、柔肝降火之功效。
据研究表明,银耳营养十分丰富,且富含能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的多糖,甚至有防癌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