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大纲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大纲模板

一、引言1.1 研究背景1.1.1 金融管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1.1.2 金融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1.1.3 金融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 研究目的1.2.2 研究意义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1.3.1 研究方法1.3.2 论文结构二、金融管理基本理论2.1 金融管理概述2.1.1 金融管理的定义2.1.2 金融管理的内容2.1.3 金融管理的目标2.2 金融管理体系2.2.1 金融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2.2.2 金融管理体系的主要环节2.3 金融管理方法2.3.1 财务分析方法2.3.2 风险管理方法2.3.3 投资管理方法三、金融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3.1 企业金融管理的必要性3.1.1 企业金融管理的重要性 3.1.2 企业金融管理面临的挑战3.2 企业金融管理的主要内容3.2.1 资金筹集与管理3.2.2 投资管理3.2.3 融资管理3.2.4 风险管理3.3 企业金融管理案例分析3.3.1 案例一:企业融资策略 3.3.2 案例二:企业风险管理3.3.3 案例三:企业投资管理四、金融管理创新与发展趋势4.1 金融管理创新概述4.1.1 金融管理创新的概念4.1.2 金融管理创新的意义4.2 金融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向4.2.1 金融信息化4.2.2 金融产品创新4.2.3 金融风险管理创新4.3 金融管理发展趋势4.3.1 金融全球化4.3.2 金融创新化4.3.3 金融风险管理专业化五、金融管理人才培养与教育5.1 金融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5.1.1 金融管理人才需求分析5.1.2 金融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5.2 金融管理人才培养模式5.2.1 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5.2.2 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5.2.3 国际化人才培养5.3 金融管理教育改革与发展5.3.1 教育内容改革5.3.2 教育方法改革5.3.3 教育评价改革六、金融管理政策与法规6.1 金融管理政策概述6.1.1 金融管理政策的概念6.1.2 金融管理政策的作用6.2 我国金融管理政策体系6.2.1 金融管理法律法规6.2.2 金融监管政策6.2.3 金融支持政策6.3 金融管理政策改革与发展6.3.1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6.3.2 金融支持政策创新6.3.3 金融管理政策国际化七、结论7.1 研究总结7.2 研究局限与展望7.3 对金融管理实践的建议参考文献附录注:本大纲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研究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经济学的毕业论文大纲

经济学的毕业论文大纲经济学的毕业论文大纲引言:- 引入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领域- 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阐明本篇论文的目的和结构第一部分:经济学的基础理论1.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 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 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构1.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GDP和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和失业率-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第二部分: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2.1 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宏观经济指标的计算和解读- 统计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2.2 实证研究设计与实施- 实证研究的目的和假设- 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 统计模型的建立和结果分析第三部分:经济学的应用领域3.1 劳动经济学- 教育和技能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 工资和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现象- 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效果评估3.2 产业经济学- 市场竞争与垄断力量的影响- 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政府干预对产业发展的影响3.3 发展经济学- 经济增长与贫困问题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和转型- 国际援助和贸易对发展的影响第四部分:经济学的现实挑战和前景展望4.1 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 跨国公司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跨国资本流动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全球经济治理和合作的挑战4.2 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对就业的影响- 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趋势- 创新政策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前景结论:- 简要总结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 强调经济学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指导政策制定中的重要性- 展望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注:以上大纲仅供参考,具体论文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进行调整和扩展。
经管系论文大纲模板

经济管理系论文大纲模板一、标题二、内容简要(简述论文所写内容)三、目录(至少写到二级标题)具体格式如下:大纲1 前言 (1)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2 SA8000的基本内容 (3)2.1 SA8000的产生 (3)2.2 SA8000的内容 (4)2.3 SA8000的本质特点 (5)3 SA8000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6)3.1 SA8000在我国的认证现状 (6)3.2 SA8000对我国外贸企业的不利影响 (7)3.3 SA8000对我国外贸企业的有利影响 (9)4 我国应对SA8000的对策 (10)4.1 应对SA8000的宏观政策措施 (10)4.2 应对SA8000的微观对策建议 (12)5 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注意:此次论文内容要求必须要有实证数据分析(表格、数理统计、模型三者选一)后附:优秀论文东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学号:10316169SA8000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Influence and Our Countermeasures of SA8000 to Chinese Exportation Enterprises学生姓名:冯有为指导教师:韦恒所在院系:成栋学院经济管理系所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哈尔滨2006 年 5 月摘要SA8000是继ISO9000、ISO14000和OHSAS18000之后出现的又一崭新的、全球第一个可被用于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管理体系标准。
SA8000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贯穿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从保护劳工权益的角度,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合理的成分,但是从SA8000阻碍世界自由贸易发展的角度来讲,是当今世界贸易摩擦加剧、非关税壁垒民间化的产物。
作为发展中国家,SA8000对我国出口贸易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为解决我国出口贸易中遇到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大纲(2篇)

第1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3)使学生了解企业运营流程,增强就业竞争力。
2. 教学要求:(1)学生应熟悉经济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2)学生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包括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2)实践操作技能:包括企业经营管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策划、财务管理操作等;(3)企业运营流程:包括企业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
2. 教学安排:(1)理论教学:每周2学时,共计32学时;(2)实践教学:每周2学时,共计32学时;(3)企业实习:安排在课程结束后,为期4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实践操作法:通过模拟实验、企业实习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教学内容;(2)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3)企业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企业运营流程。
四、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1. 考核方式:(1)理论考核: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2)实践考核:通过实践操作、企业实习等,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评价标准:(1)理论考核:60%;(2)实践考核:30%;(3)平时成绩:10%。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4周:经济管理基础理论教学;2. 第5-8周:实践操作技能教学;3. 第9-12周:企业运营流程教学;4. 第13-16周:企业实习。
《工商管理专业学士学位论文》课程教学大纲

《工商管理专业学士学位论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01409226课程中文名称:学士学位论文课程英文名称:Graduation Thesis课程性质:专业实践环节考核方式:考查开课专业:工商管理开课学期:8总学时:12周总学分:12二、课程目的学士学位论文是学生专业课学习的总结性环节,帮助学生针对某一现实问题,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研究工作和管理实践工作奠定基础。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毕业论文工作,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培养学生方案论证、分析比较、独立分析、解决一般管理和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专业方法与手段获取信息或结果的能力;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实验数据处理、阅读外文资料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了解科技论文格式,熟练撰写科技论文;2.熟练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3.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阶段: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开题 2周第二阶段:撰写论文初稿 3周第三阶段:补充收集资料,撰写论文二稿 2周第四阶段:修改,定稿 1周第五阶段:论文输出、打印装订,准备答辩 1周第六阶段:答辩 1周五、教学方法及手段由工商管理系统一布置,在第7学期末确定论文题目,每人一题,确定指导教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集中进行答辩。
1.学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由工商管理系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
指导教师原则上由本校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必要时亦可聘请外单位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或科技人员担任,也可由新老教师组成指导小组。
2.学士学位论文教学环节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学士学位论文进度计划,定期(每周不少于1次)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尤其要做好关键环节的指导;加强对学士学位论文工作进度、出勤等的考核。
管理工程系工商管理专业学年论文教学大纲

管理工程系工商管理专业学年论文教学大纲一、学年论文目的、意义学年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学生结合已学的有关管理、经济理论、数量分析方法及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来分析、讨论、解决某一个现实的管理、经济或社会其他方面的问题。
这一方面可促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将书本知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可通过论文撰写,培养其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演讲能力、思辨能力及心理素质等,此外,这一教学环节还可为学生将来的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打好基础。
二、学年论文目标通过学年论文的撰写、排版和答辩,培养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管理等方面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定性定量相结合地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乃至计算机辅助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思辨能力、应变能力及心理素质。
三、学年论文要求1.选题学年论文选题由学生自行确定。
选题原则是题目不要太大或太小,对学年论文(I)的选题没有太多要求,学生应尽量结合刚学过的管理类课程来研究现实中的管理问题,也可结合自己对社会某层面的考察、调研去谈自己的见解、体会。
随着课程学习的深入,学生在二年级、三年级将学习越来越多的管理类、经济类理论及数量分析方法,因此,学年论文(II)和学年论文(III)选题范围要逐步收拢,要逐步突出工商管理的专业性质。
2.字数学年论文(I)不少于4000字,学年论文(II)和学年论文(III)不少于6000字。
3.格式及提交方式严格按科学论文的写作格式撰写论文,学生应自行排版,交软盘由系里统一打印。
四、学年论文的组织及时间安排1.组织每个班级的学年论文的组织及考核工作均由两个老师承担,老师要在暑假放假前召集全班同学进行学年论文布置,就学年论文目的及意义、学年论文选题、学年论文写作格式、学年论文提交方式与提交时间、学年论文考核及其他注意事项等向所有学生进行说明介绍。
在每个班级的学年论文(I)的布置会议上,发给每个学生一份学年论文材料,包括:学年论文教学大纲、科学论文写作格式及参考文献格式等材料。
毕业论文教学大纲

毕业论文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毕业论文课程类别:实践适用专业(方向):经管类专业教学周数:10学分:10编制部门:商学院编制/修订日期:2016.9一、毕业论文的性质与任务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毕业论文的任务:1.通过毕业论文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使之系统化、综合化;2.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加工各种信息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3.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如绘图、计算机应用、翻译、查阅文献等)的能力,培养学生技术经济分析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4.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5.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勇于探索、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二、毕业论文的教学基本要求1.要求本科毕业学生在获得学士学位前完成一篇质量较高、符合学术规范的1万字以上毕业论文。
2.严格执行毕业论文导师终身负责制。
学生和导师应对毕业论文的过程和结果负责,包括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学术道德等方面。
3.严格毕业论文选题审核。
毕业论文选题必须与所学专业高度相关;要努力做到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与教师科研相结合;严格执行多轮回、多层次的毕业论文选题审核制度,保证毕业论文选题的质量。
4.严格执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制度。
所有的毕业论文选题确定后,必须经历开题报告程序,接受开题报告专家组的把关和指导,开题通过后方可进行毕业论文的下一步工作。
5.严格进行过程管理。
导师对本科毕业论文必须从严指导,严格进行考勤,保证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真实性,尤其要关注学生的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等过程,从而为提升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奠定过程性基础。
6.严格遵循学位论文的格式规范要求。
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要求来进行论文写作。
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大纲

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毕业论文课程类别:实践适用专业: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教学周数:10学分:10编制部门:经济管理学院编制日期:2008.12一、毕业论文的性质与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毕业论文作为大学学习的最后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系统的综合训练,也是在毕业前对教学质量的一次全面检查。
毕业论文的教学目的在于:第一,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理论与专业知识,并予以适当的深化;第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从事调查研究和进行分析论证;第三,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如: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制表绘图、发现与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撰写学术论文等);第四,训练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二、毕业论文的教学基本要求1.论文选题要求(1)毕业论文的题目可以参考系各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由学生自选,也可以由导师出题,但所有选题必须经教研室集体讨论通过,系审批认可并报教务处备案.(2)选题应达到本专业教学大纲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与本专业培养目无关的选题不能作为毕业论文题目.选题不应过空、过大、过偏,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或实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坚持一人一题的原则。
如确有困难,可以两人同题,但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毕业论文中的数据应由学生各自通过资料收集取得,毕业论文必须由学生各自独立撰写,不得几人共同撰写一篇论文,或由他人代写论文,指导教师这方面要严格审查把关。
(4)毕业论文题目应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内容相符合,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力求能与生产、科研项目相结合。
2。
对学生的要求(1)毕业论文教学的重要性,是学生在经过在校学习后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因此要求学生对毕业论文应有足够的重视和精力投入.在毕业论文过程中,应遵守校纪校规,服从学院的统一部署和安排。
经管类论文写作课程设计

经管类论文写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经管类论文的基本结构、写作规范及格式要求;2. 熟悉经管领域的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技巧;3. 了解经管领域的热点问题及研究动态。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经管类论文的选题、提纲拟定及文献综述;2. 能够运用所学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撰写实证分析报告;3. 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经管类论文进行评价和修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经管领域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术探究欲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遵循学术道德规范。
本课程针对经管类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并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一篇具有一定质量的经管类论文,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论文写作基本知识:介绍论文的基本结构、写作规范及格式要求,包括封面、摘要、关键词、引言、理论部分、实证分析、结论与建议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内容安排:2课时2. 经管领域研究方法:讲解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等,分析各自适用场景及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内容安排:4课时3. 数据收集与分析:介绍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清洗、统计分析方法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教材章节:第三章内容安排:4课时4. 文献综述与选题: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献检索、阅读与分析,以及选题原则和技巧。
教材章节:第四章内容安排:2课时5. 实证分析与报告撰写:结合经管领域实例,指导学生进行实证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
教材章节:第五章内容安排:4课时6. 论文修改与评价:教授论文修改技巧,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对论文进行评价。
教材章节:第六章内容安排:2课时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高等数学》(经管类)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经管类)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4915001总学时:128学时(讲课128学时)总学分:8分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经管类本科一年级学生预修要求:初等数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是本科经管类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一元与多元微积分;级数;常微分方程初步。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从事经济管理和经济研究所必需的微积分方面的知识;学会应用变量数学的方法分析研究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同时,本课程也是后继经济应用数学(如概率统计等)的必要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下列基本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函数、极限、无穷小、连续、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曲面的方程、偏导数、全微分、二重积分、常微分方程、无穷级数的收敛与发散性、边际、弹性。
2、正确理解下列基本定理和公式并能正确应用:极限的主要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定积分作为变上限的函数及其求导的定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3、牢固掌握下列基本公式: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基本积分公式、函数e x 、sinx 、cosx 、α)1(x +、ln(1+x)的幂级数展开式。
4、熟练运用下列法则和方法函数的和、差、积、商求导法则与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隐函数的求导法、反函数的求导法、直接积分法、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二重积分计算法、级数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达朗贝尔判别法、莱布尼兹判别法、幂级数收敛半径的求法、变量可分离的一阶微分方程的解法、一阶线性微方程的解法、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拉格朗日乘数法、最小二乘法。
5、会运用微积分和常微分方程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经济问题。
6、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熟练的运算能力,抽象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内容,能力是掌握知识的条件,我们既努力获得新知识,同时也注意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毕业论文
课程类别:实践
适用专业: 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
教学周数:10
学分:10
编制部门:经济管理学院
编制日期:2008.12
一、毕业论文的性质与任务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毕业论文作为大学学习的最后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系统的综合训练,也是在毕业前对教学质量的一次全面检查。
毕业论文的教学目的在于:第一,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理论与专业知识,并予以适当的深化;第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从事调查研究和进行分析论证;第三,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如: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制表绘图、发现与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撰写学术论文等);第四,训练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二、毕业论文的教学基本要求
1.论文选题要求
(1)毕业论文的题目可以参考系各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由学生自选,也可以由导师出题,但所有选题必须经教研室集体讨论通过,系审批认可并报教务处备案。
(2)选题应达到本专业教学大纲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
与本专业培养目无关的选题不能作为毕业论文题目。
选题不应过空、过大、过偏,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或实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坚持一人一题的原则。
如确有困难,可以两人同题,但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毕业论文中的数据应由学生各自通过资料收集取得,毕业论文必须由学生各自独立撰写,不得几人共同撰写一篇论文,或由他人代写论文,指导教师这方面要严格审查把关。
(4)毕业论文题目应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内容相符合,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力求能与生产、科研项目相结合。
2.对学生的要求
(1)毕业论文教学的重要性,是学生在经过在校学习后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因此要求学生对毕业论文应有足够的重视和精力投入。
在毕业论文过程中,应遵守校纪校规,服从学院的统一部署和安排。
(2)紧跟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论文。
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应及时、定期地向自己导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在导师的指导下按时、独立、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
(3)毕业论文不能按要求完成者,不得进入毕业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阶段。
(4)按计划完成毕业实习,及时返校撰写论文。
必须在答辩前一周将定稿后的论文交导师评阅,于答辩前三天交评阅人评阅。
3.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指导教师一般应由具有一定教学经验,思想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指导教师职责:第一,听取学生实习情况汇报,检查全部实际资料;确定任务,指导学生制定工作计划;指导学生选题,拟定毕业论文题目,介绍与选题有关的研究现状及参考文献;第二,按规定定期对学生指导答疑,并定时检查学生论文进展情况;第三,指导学生撰写、修改并复审论文。
第四,审阅论文,认真书写论文评语,并综合学生在进行论文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
4.对评阅人的要求
评阅人应对毕业论文进行认真评阅,明确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认真书写评语,并按评分要求给予评分。
1.布置任务。
学科根据学校和学院关于毕业论文工作的要求,布置毕业论文任务,安排指导教师。
2.选题。
选题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报教研室学院二级审核。
论文题目一旦选定,原则上不能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由学生或指导教师提出,经学科教研室教学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报学院和教务处备案。
3.撰写。
学生应当在确定选题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编写文献综述,拟定论文开题报告,完成外文翻译,在此基础上撰写论文。
4.指导教师审阅。
学生完成论文初稿以后,交由指导教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
5.学生修改论文。
针对指导教师的修改意见,学生进行修改;指导教师认为修改后的文稿仍不能达到规定要求的,学生应当再次修改。
在论文修改期间,学生应与指导教师保持经常的联系。
6.定稿与审阅。
修改后的论文经指导教师审阅后,认为达到规定要求的,可以定稿。
指导教师同时要给出审阅意见。
7.评阅论文。
学科在毕业论文答辩前1周对拟答辩论文进行评阅,由学科组或教研室确定评阅人,每篇论文至少由1-2名专业教师(指导教师除外的评阅人)评阅并写出评阅人意见,签署评阅意见和建议成绩。
8.答辩。
根据学院的安排,各学科成立毕业论文答辩小组,由学科负责人和教学负责人或科研负责人任组长,负责本专业学生的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
个别学生的优秀论文须参加学院大组答辩的,按学院有关规定执行。
9.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的成绩由指导教师成绩、评阅人成绩和答辩成绩综合确定。
最后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制。
四、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见《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五、毕业论文时间分配
毕业论文具体工作时间遵照学院统一安排进行。
详细的时间分配见《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进程安排》
参照《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参考标准》,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整个论文工作阶段的表现及完成的论文质量给出审阅成绩,评阅老师依据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给出评阅成绩,答辩时,答辩小组根据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和答辩情况,给出答辩成绩。
最后按五级评分法评定毕业论文总成绩,毕业论文总成绩由以上三部分成绩按加权平均分计算确定:
指导教师审阅成绩占40%,评阅成绩占20%,答辩成绩占40%。
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69 为及格,70—79 为中等,80-89为良号,90分及以上为优秀。
优秀答辩小组成员和指导教师、评阅人对所答辩的论文成绩评分有较大差异或异议,答辩小组无法确定其最终成绩的,答辩小组可以推荐该论文参加大组答辩;大组答辩评定的成绩作为该论文答辩的最后成绩。
论文答辩结束后,如果答辩小组成员认为论文在内容、结构及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而需要作修改的,应由答辩小组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学生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