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和废气监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课件ppt
预测选嘴
1、必要性 为了从烟道中取得有代表性的烟尘样品,需进行等速采样
,即气体进入采样嘴的速度应和采样点的烟气速度相等。否 则会影响测定结果 2、注意 ➢正确连接动压的“+”、“-”气管; ➢预测选嘴时,不接采样嘴; ➢接地
等速采样
不同采样速度时颗粒物运动状况示意图
预测流速方法
压力的测定:
流速和流量的计算
烟道断面上各测点烟气平均流速按下式计算: d) 仪器压力测量进行零点校准后,将组合采样管插入烟道中,测量各采样点的温度、动压、静压、全压及流速,选取合适的采样嘴。
当系统漏气时,应再分段检查、堵漏或重新安装采样系统,直到检验合格。
vs
v1v2vn n
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理
将烟采样管由采样孔插入烟道中,使采样嘴置 于测点上,正对气流,按颗粒物等速采样原理 ,即采样嘴的吸气速度与测点处气流速度相等 (其相对误差应在10%以内),抽取一定量的 含尘气体。根据采样管滤筒上所捕集到的颗粒 物量和同时抽取的气体量,计算出排气中颗粒 物浓度。
监测断面的布设
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1)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2)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 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3) 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 小于6 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 倍直径处 。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 为 边长。
4)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最好在5m/s 以上。
5)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选择 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 烟道直径的1.5 倍,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和采样频次 。
监测点的布设
《空气污染》课件
。
优化能源结构,鼓励使用清洁能 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发展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降低空气污染 物的排放。
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等,提高可再生能源 的利用率。
政府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研发和生产。
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
,减少机动车使用。
垃圾分类等,共同改善环境质量。
05 结论
空气污染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 了严重的影响,如导致呼吸道疾 病、影响植物生长等。
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政策的推动, 我们有机会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 空气污染行动
个人行动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减少使用私家车、 选择公共交通、减少燃烧活动等方式 来减少空气污染。
社区行动
社区可以推广清洁能源、建立步行和 自行车道、组织植树活动等方式来改 善空气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酸雨的形成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 染物在大气中经过化学反 应形成酸雨,对水体和土 壤造成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
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导 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 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 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效应加剧
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增 加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引发全球气候变暖。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工业排放的污染源分布广泛,涉及钢铁、化工、造纸、电力等多个行业,需要采取 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汽车尾气
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氮 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
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直径较小,易被 人体吸入肺部,对健康危害较大,需 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
优化能源结构,鼓励使用清洁能 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发展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降低空气污染 物的排放。
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等,提高可再生能源 的利用率。
政府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研发和生产。
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
,减少机动车使用。
垃圾分类等,共同改善环境质量。
05 结论
空气污染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 了严重的影响,如导致呼吸道疾 病、影响植物生长等。
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政策的推动, 我们有机会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 空气污染行动
个人行动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减少使用私家车、 选择公共交通、减少燃烧活动等方式 来减少空气污染。
社区行动
社区可以推广清洁能源、建立步行和 自行车道、组织植树活动等方式来改 善空气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酸雨的形成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 染物在大气中经过化学反 应形成酸雨,对水体和土 壤造成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
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导 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 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 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效应加剧
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增 加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引发全球气候变暖。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工业排放的污染源分布广泛,涉及钢铁、化工、造纸、电力等多个行业,需要采取 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汽车尾气
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氮 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
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直径较小,易被 人体吸入肺部,对健康危害较大,需 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
无组织废气监测ppt课件
主导风向 无组织排放源
±S°
10m
单位厂界
○ ○○○
监控点
◆
○ ○ ○
涡 流 区
监控点
14
4、监测时间及频次的确定
• 无组织废气排放源:
无组织排放监测时,实行连续1小时的采样, 或在1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计平 均值。在实际监测时,为了捕捉到监控点最 高浓度的时段,实际采样时间可超过1小时。 验收监测时一般连续监测不少于2天,每天采 3个平行样。
C=M/V0
16
五、注意事项
1、雨天不应进行监测。
2、对无组织废气监测时应对被测单位周围环 境进行调查了解附近各单位是否亦有该污 染物产生。
3、开始采样前必须进行气密性检查,检查采 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若有,应及时排 除或更换新的装置。
4、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 样品编号及采样流量后,方可开始采样。
6
• 由所测得的风向、风速值计算平均值和风
向变化的标准差,从而判定该区域该时段 的风速风向,以便监测点位的布设。 风速风向的测定除在采样之前进行外,还 应在采样过程中重复1~2次,入发现风向有 显著变化,应移动监控点位置后重新采样。
7
2、依据各气象因子的数值分为四类 a类: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适宜于进
4
2、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基本情况调查 除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速率(估算值)之外, 还应重点调查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出口形状、 尺寸、高度及其所处的建筑物的具体位置等,应 有无组织排放口及其所在建筑物的照片。
3、监测资料及仪器设备的准备 GB16297-1996与HJ/T55-2000是无组织排放监测 的最主要技术依据,固定源排放的污染物标准分 析方法中无组织排放的监测及样品分析方法,都 须在监测前认真查阅; 现场风向风速仪、所需采样仪器的准备;样品试 剂的准备;
±S°
10m
单位厂界
○ ○○○
监控点
◆
○ ○ ○
涡 流 区
监控点
14
4、监测时间及频次的确定
• 无组织废气排放源:
无组织排放监测时,实行连续1小时的采样, 或在1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计平 均值。在实际监测时,为了捕捉到监控点最 高浓度的时段,实际采样时间可超过1小时。 验收监测时一般连续监测不少于2天,每天采 3个平行样。
C=M/V0
16
五、注意事项
1、雨天不应进行监测。
2、对无组织废气监测时应对被测单位周围环 境进行调查了解附近各单位是否亦有该污 染物产生。
3、开始采样前必须进行气密性检查,检查采 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若有,应及时排 除或更换新的装置。
4、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 样品编号及采样流量后,方可开始采样。
6
• 由所测得的风向、风速值计算平均值和风
向变化的标准差,从而判定该区域该时段 的风速风向,以便监测点位的布设。 风速风向的测定除在采样之前进行外,还 应在采样过程中重复1~2次,入发现风向有 显著变化,应移动监控点位置后重新采样。
7
2、依据各气象因子的数值分为四类 a类: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适宜于进
4
2、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基本情况调查 除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速率(估算值)之外, 还应重点调查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出口形状、 尺寸、高度及其所处的建筑物的具体位置等,应 有无组织排放口及其所在建筑物的照片。
3、监测资料及仪器设备的准备 GB16297-1996与HJ/T55-2000是无组织排放监测 的最主要技术依据,固定源排放的污染物标准分 析方法中无组织排放的监测及样品分析方法,都 须在监测前认真查阅; 现场风向风速仪、所需采样仪器的准备;样品试 剂的准备;
《大气和废气监测》课件
废气监测的主要指标
介绍废气监测所关注的主要指标,如流量、浓度和排放标准的符合情况。
废气监测的常用方法
解释常用的废气监测方法,如连续排放监测、事故排放监测和非连续排放监测。
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的分类
分类介绍大气和废气监测设备,如传感器、分析仪器、气象站和遥感仪器。
监测设备的原理
解释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如光学原理、电化学原理和物理检测原理。
常见的监测设备及其应用
列举常见的监测设备,如大气监测站、烟气分析仪和 VOCs检测仪,并介绍其应用领域。
监测技术
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探讨大气和废气监测技术的 发展趋势,如智能化、自动 化和远程监测。
监测技术的优势和限制
分析监测技术的优势,如高 灵敏度和实时性结与展望
1 大气和废气监测的现状与问题
总结大气和废气监测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数据共享和国际合作。
2 未来发展方向与推进措施
展望大气和废气监测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推进措施,如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
3 监测与环保的关系及其意义
探讨监测与环保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效监测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展望监测技术的未来,如智 能传感器的发展和大数据分 析的应用。
应用案例
大气监测在环境管理 中的应用
介绍大气监测在环境管理方面 的应用,如制定污染防治措施 和评估监测效果。
废气监测在工业生产 中的应用
阐述废气监测在工业生产中的 应用,如合规性监测和排放管 控。
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 中的重要性
论述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扮 演的重要角色,如预警预报和 紧急事件响应。
大气监测
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介绍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介绍废气监测所关注的主要指标,如流量、浓度和排放标准的符合情况。
废气监测的常用方法
解释常用的废气监测方法,如连续排放监测、事故排放监测和非连续排放监测。
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的分类
分类介绍大气和废气监测设备,如传感器、分析仪器、气象站和遥感仪器。
监测设备的原理
解释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如光学原理、电化学原理和物理检测原理。
常见的监测设备及其应用
列举常见的监测设备,如大气监测站、烟气分析仪和 VOCs检测仪,并介绍其应用领域。
监测技术
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探讨大气和废气监测技术的 发展趋势,如智能化、自动 化和远程监测。
监测技术的优势和限制
分析监测技术的优势,如高 灵敏度和实时性结与展望
1 大气和废气监测的现状与问题
总结大气和废气监测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数据共享和国际合作。
2 未来发展方向与推进措施
展望大气和废气监测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推进措施,如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
3 监测与环保的关系及其意义
探讨监测与环保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效监测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展望监测技术的未来,如智 能传感器的发展和大数据分 析的应用。
应用案例
大气监测在环境管理 中的应用
介绍大气监测在环境管理方面 的应用,如制定污染防治措施 和评估监测效果。
废气监测在工业生产 中的应用
阐述废气监测在工业生产中的 应用,如合规性监测和排放管 控。
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 中的重要性
论述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扮 演的重要角色,如预警预报和 紧急事件响应。
大气监测
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介绍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环境监测课件第三部分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UV)基本原理
2. 定量分析方法: ▪ 标准曲线法 ▪ 适用范围:
• 样品易模拟 • 批量样品
▪ 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在一定被长的单色光作 用下,测得其吸光度分,然后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浓度 为横坐标作图。若该溶液遵守朗伯—比尔定律,即划出一 直线。此直线称为标推曲线。在测未知浓度的溶液时,只 要在相同测定条件下测得其吸光度,即可由标准曲线上查 得其未知液的浓度
▪ 适用范围:光电管的光谱响应特性(所适用的波长范围)取决 于光敏阴极上的敏化物质的种类,即不同的光敏材料,光 谱响应特性不同,所以在不同的光谱区域的分析工作,应 选用相应类型的光电管。例如,铯—锑光电管可适用紫 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灵敏区为400一550nm
3.1.3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
3.1.3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UV)基本原理
1. 简介: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基于通过测定被测液对紫外
可见光的吸收来测定物质成分和含量的方法 ▪ 分子内部运动的方式有三种,即电子相对于原子核
的运动;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和分子本身绕 其重心的转动,因此相应于这三种不同运动形 式.分子具有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 ▪ 当分子从外界吸收能量后,产生电子跃迁,即分子 最外层电子(或价电子)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 光电倍增管 ▪ 工作原理: 利用光电发射和二次电子发射作
用将光电流放大
3.1.3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
▪ 注意
• 疲劳效应
▪ 所谓疲劳效应即当光电转换器受光太强或连续受光时 间过长时,其电流很快上升至一较高值,然后降下来, 失去正常的响应
• 暗电流
▪ 它指的是在没有光照时,所通过的很微弱的电流,它 是由于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的阴极热电子发射而产生 的,暗电流越小,光电管质量越好,设置一个补偿电路, 以消除暗电流的影响
《废气排放与控制》课件
应用范围
过滤器适用于处理含有颗粒物或气态 有害物质的废气,如工业粉尘、二氧 化硫等。
工作原理
过滤器内部通常装有过滤材料,如活 性炭、玻璃纤维等,废气通过过滤器 时,颗粒物或有害气体被吸附在过滤 材料上,从而实现净化。
优点与缺点
过滤器操作简单,维护方便,但处理 效率受过滤材料性能影响,且需要定 期更换过滤材料。
吸附塔
概述
吸附塔是一种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的设备。
工作原理
吸附塔内部装有吸附剂,如活性炭、分子筛等,废气通过吸附塔时, 有害物质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从而实现净化。
应用范围
吸附塔适用于处理含有挥发性有机物、恶臭气体等有害物质的废气。
优点与缺点
吸附塔处理效率高,适用于低浓度有害物质的净化,但需要定期更换 吸附剂,且对高浓度有害物质的处理能力有限。
钢铁行业废气控制
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包括烟尘、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等。通过采用先进的除尘、脱硫和脱硝技术 ,可以有效降低废气的排放量,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化工行业废气控制
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气中常常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苯、甲苯 、二甲苯等。通过采用催化燃烧、生物处理等方法,可以将 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输入 标题
详细描述
过滤控制技术包括颗粒物过滤、气体吸附过滤等手段 ,通过过滤器将废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有害物 质去除,从而减少废气的排放。
总结词
总结词
过滤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处理和汽车尾气处 理等领域,可以有效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氮氧化物
、硫氧化物等有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
详细描述
过滤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提 高空气质量。
过滤器适用于处理含有颗粒物或气态 有害物质的废气,如工业粉尘、二氧 化硫等。
工作原理
过滤器内部通常装有过滤材料,如活 性炭、玻璃纤维等,废气通过过滤器 时,颗粒物或有害气体被吸附在过滤 材料上,从而实现净化。
优点与缺点
过滤器操作简单,维护方便,但处理 效率受过滤材料性能影响,且需要定 期更换过滤材料。
吸附塔
概述
吸附塔是一种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的设备。
工作原理
吸附塔内部装有吸附剂,如活性炭、分子筛等,废气通过吸附塔时, 有害物质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从而实现净化。
应用范围
吸附塔适用于处理含有挥发性有机物、恶臭气体等有害物质的废气。
优点与缺点
吸附塔处理效率高,适用于低浓度有害物质的净化,但需要定期更换 吸附剂,且对高浓度有害物质的处理能力有限。
钢铁行业废气控制
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包括烟尘、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等。通过采用先进的除尘、脱硫和脱硝技术 ,可以有效降低废气的排放量,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化工行业废气控制
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气中常常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苯、甲苯 、二甲苯等。通过采用催化燃烧、生物处理等方法,可以将 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输入 标题
详细描述
过滤控制技术包括颗粒物过滤、气体吸附过滤等手段 ,通过过滤器将废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有害物 质去除,从而减少废气的排放。
总结词
总结词
过滤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处理和汽车尾气处 理等领域,可以有效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氮氧化物
、硫氧化物等有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
详细描述
过滤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提 高空气质量。
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噪声监测ppt课件
1、布点方法: (1〕将调查区域划分成多个等大的正方格; (2〕每个格中道路、非建成区、工厂面积之和不得大
于网格面积的50%,否则为无效格; (3〕有效格总数多于100个; (4〕监测点布在网格中心。
;
7.6.1 城市环境噪声监测
2、监测方法: 分别在白天6:00-22:00点 和夜间22:00-6:00点测 在每个网格中心测10分钟的连续等效A声级(LAeq)
7.6.1 城市环境噪声监测
二、定点测定法: 该方法用来调查噪声随时间变化分布情况。
选取能代表环境噪声水平的测点,进行24小时连续测定 〔在每小时固定时间)。测量每小时的等效A声级 〔Leq)、昼间等效声级〔Ld〕16小时、夜间等效声 级〔Ln),
将每个小时的等效连续A声级按时间排列,得到24小时 声级变化图形,表示某区域噪声随时间的分布规律。
;
7.6.1 城市环境噪声监测
3、数据处理 (1〕将每个网格测点测得的10分钟的等效连续A声
级做算术平均,用该值代表区域噪声水平。 (2〕将每个点A声级数据按5dB一档分级,如:61-
65;65-70;70-75dB…;分别用不同颜色代表, 并涂到区域地图上,形象表达城市环境噪声污染分 布情况。
;
4、多声源叠加时,根据叠加曲线进行两两叠加,
与次序无关。
;
7.3 噪声物理量和主观听觉
1、响度和响度级〔略) 噪声—即包括客观物理现象(声波)、也包含主观感 觉,最后判断噪声的是人耳。所以,噪声的物理量 和主观听觉的关系十分重要。这种感觉用响度和响 度级来统一衡量。 (1〕响度:响度取决于声压级,还与声音频率和波 形有关,即不同声音响度不同。单位用“宋〞表示。 1宋—定义为声压级40dB,频率为1000Hz,且来自听 者正前方的平面波形的强度。
于网格面积的50%,否则为无效格; (3〕有效格总数多于100个; (4〕监测点布在网格中心。
;
7.6.1 城市环境噪声监测
2、监测方法: 分别在白天6:00-22:00点 和夜间22:00-6:00点测 在每个网格中心测10分钟的连续等效A声级(LAeq)
7.6.1 城市环境噪声监测
二、定点测定法: 该方法用来调查噪声随时间变化分布情况。
选取能代表环境噪声水平的测点,进行24小时连续测定 〔在每小时固定时间)。测量每小时的等效A声级 〔Leq)、昼间等效声级〔Ld〕16小时、夜间等效声 级〔Ln),
将每个小时的等效连续A声级按时间排列,得到24小时 声级变化图形,表示某区域噪声随时间的分布规律。
;
7.6.1 城市环境噪声监测
3、数据处理 (1〕将每个网格测点测得的10分钟的等效连续A声
级做算术平均,用该值代表区域噪声水平。 (2〕将每个点A声级数据按5dB一档分级,如:61-
65;65-70;70-75dB…;分别用不同颜色代表, 并涂到区域地图上,形象表达城市环境噪声污染分 布情况。
;
4、多声源叠加时,根据叠加曲线进行两两叠加,
与次序无关。
;
7.3 噪声物理量和主观听觉
1、响度和响度级〔略) 噪声—即包括客观物理现象(声波)、也包含主观感 觉,最后判断噪声的是人耳。所以,噪声的物理量 和主观听觉的关系十分重要。这种感觉用响度和响 度级来统一衡量。 (1〕响度:响度取决于声压级,还与声音频率和波 形有关,即不同声音响度不同。单位用“宋〞表示。 1宋—定义为声压级40dB,频率为1000Hz,且来自听 者正前方的平面波形的强度。
大气污染监测PPT课件
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
污染 物类别
产生
特征
实例
一次 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 污染物 的有害物质。又称原发性污
染物。
物理和化学性状 未发生变化
二氧化硫、二氧 化氮、一氧化 碳、碳氢化合 物、颗粒性物质
二次 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 与一次污染物的 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 化学、物理性质 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 完全不同,多为 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 气溶胶,具有颗 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 粒小、毒性一般 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 比一次污染物大
2、污染物体积与气样总体积的比值
• 常用单位为ppm或ppb。ppm系指在100万体积空气中 含有害气体或蒸气体积数,表示百万分之一,1ppm = 10-6;1ppb = 10-9。
•
这种浓度表示方法仅适用于气态或蒸气态物质。 大气污染监测
3、两种单位换算关系
• 以上两种单位可以互相换算,如下式:
大气污染监测
2、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
• 组成:分样器、大流量采样器、检测器。 • 分样器有旋风式、向心式、多层薄板式、撞击式
等多种。 • 它们又分为二级式和多级式。二级式用于采集
10μm以下的颗粒物,多级式可分级采集不同粒径 的颗粒物,用于测定颗粒物的粒度分布。
大气污染监测
五、采样效率及评价
• 采样方法或采样仪器的采样效率是指在规定的采 样条件下(如流量、污染物浓度、采样时间等) ,所采集到的污染物量占实际总量的百分数。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样品的采集 一、环境空气中污染物采样
• 常规大气污染物监测; • 污染源监测。
大气污染监测
(一)环境空气中污染物采样
1、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工业废气培训ppt课件
二、监测工况
A、生产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或根据有关污 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在规定的工况条件监测。
B、如新建锅炉烟尘排放验收测试应在设计出力下进行。 C、窑炉在最大热负荷下进行监测,当达不到或超过设 计能力时,必须在燃烧耗量较大的稳定加温阶段进行。
D、环保验收监测应在设备正常生产工况和达到设计规 模或额定出力75%以上时监测,或根据有关污染物排放
精选课件PPT
2
(一)监测前的准备
1、了解被测试污染源的生产工业和排污特点,确定监测方案。 A、了解产生废气的工业过程及治理设施的性能、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种类 几排放浓度大致范围;
B、了解废气输送管道的布置及断面的形状、尺寸,废气输送管道周围的 环境状况,废气的去向及排气筒高度等,以确定采样开孔位置的规范性 和操作平台安全性;
阀门、变径管下游
方向不小于6倍直
气流方向
径,和距上述部件
上游方向不小于3 倍直径处。对矩形
采样孔位示意图
管道,其当量直径
D=2AB/(A+B), 式中
A,B为边长。特例,
油烟采样孔位置要
精选课件PPT
4
2、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时,
则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的
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并应当适当增加测点
污染事故按需要设置采样时间和频次。 颗粒物每次采样至少采三次样品,取其平均值;多点采样,原则上每 点采样时间不少于3分钟,各点采样时间应相等,或每台锅炉测定时所采 集样品累积的总采气量不少于1m3。
精选课件PPT
9
四、现场监测——烟气黑度
观测条件
A、测定在白天进行 B、力求在比较均匀的天空光照下进行,若在太阳
空气和废气监测PPT演示课件
5
1.2 空气污染的危害
对人的危害 (1)急性危害; (2)慢性危害。
对动物的危害 对植物的危害
(1)急性危害; (2)慢性危害; (3)不可见危害。 对材料的损坏 对大气的影响
玉米空气污染
美国空气污染之都 洛杉矶 空气污染腐蚀秦俑
6
1.3 空气污染源
(1)自然源 由自然现象引起空气污染。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1000~1400km),但 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 际空间了。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其厚度约为10至20千米,其大气 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 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还存在大部分的固体杂质。动、植 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 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8
1.4 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形态
已发现有危害而被人注意的就有一百多种,其中大部 分是有机物,环境科学中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分类
(1)根据污染物形成过程分类
一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
(2)根据污染物存在状态分类
分子状态污染物 粒子状态污染物
9
1.4 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形态
(1)根据污染物的形成过程分
(1)时间性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由于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一天内的 变化也不同。
一次污染物因受逆温层、气温、气压等的限制,在清晨 和黄昏时浓度较高,中午即降低;
二次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等由于是靠太阳光能形成的, 故在中午时浓度增加,清晨和夜晚时降低。
(2)空间性
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与污染源种类、分布情况和气象条件14等 因素有关。
1.2 空气污染的危害
对人的危害 (1)急性危害; (2)慢性危害。
对动物的危害 对植物的危害
(1)急性危害; (2)慢性危害; (3)不可见危害。 对材料的损坏 对大气的影响
玉米空气污染
美国空气污染之都 洛杉矶 空气污染腐蚀秦俑
6
1.3 空气污染源
(1)自然源 由自然现象引起空气污染。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1000~1400km),但 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 际空间了。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其厚度约为10至20千米,其大气 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 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还存在大部分的固体杂质。动、植 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 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8
1.4 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形态
已发现有危害而被人注意的就有一百多种,其中大部 分是有机物,环境科学中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分类
(1)根据污染物形成过程分类
一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
(2)根据污染物存在状态分类
分子状态污染物 粒子状态污染物
9
1.4 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形态
(1)根据污染物的形成过程分
(1)时间性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由于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一天内的 变化也不同。
一次污染物因受逆温层、气温、气压等的限制,在清晨 和黄昏时浓度较高,中午即降低;
二次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等由于是靠太阳光能形成的, 故在中午时浓度增加,清晨和夜晚时降低。
(2)空间性
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与污染源种类、分布情况和气象条件14等 因素有关。
大气污染防治培训课件PPT)
城市扬尘控制
城市扬尘是指由于城市建设和道路运输等活动产生的悬浮颗粒物,对大气造成污染 。
城市扬尘控制主要包括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实施道路清扫保洁、推广使用抑 尘剂等措施,以减少扬尘的产生和扩散。
城市扬尘控制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提高环保意识、推广 环保技术等,以改善空气质量。
国际法律法规
国内外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巴黎协定》
《京都议定书》 跨国区域性大气污染防治条约
国内外大气污染防治政策
国内政策
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
排污收费政策
国内外大气污染防治政策
绿色能源政策与补贴 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政策 国际政策
国内外大气污染防治政策
全球减排目标
01
以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移动源污染治理
01 移动源污染治理是指对机动车、船舶、飞机等移 动源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控制和处理,以减少对大 气的污染。
02 移动源污染治理主要包括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实 施机动车排放标准、加强交通管理等措施,以减 少尾气排放和颗粒物的产生。
02 移动源污染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 力,加强监管、提高环保意识、推广环保技术等 ,以改善空气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工业污染治理
工业污染治理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01 主要包括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进
行控制和处理,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工业污染治理的方法包括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安 02 装污染物处理设施、加强生产管理等措施,以减
少废气、废水和固废的排放。
工业污染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03 ,加强监管、提高环保意识、推广环保技术等,
大气污染防治培训课件PPT)
社会公众应提高环保意识,关注大气环境状况,了解大气 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倡导低碳生活
社会公众应倡导低碳生活,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 骑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降低尾 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参与环保活动
社会公众可以参与各类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 、减少燃放烟花爆竹等,共同为大气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01
02
03
04
05
定义:大气污染是指人 类活动释放到大气中的 污染物超过了大气环境 的承载能力,导致空气 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 、动植物生长以及地球 气候产生负面影响的现 象。
危害:大气污染对人类 健康、动植物生长以及 地球气候产生严重影响 。具体表现为
空气质量下降,引发呼 吸系统疾病,如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政策实施情况
各地政府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 取得了显著成效。
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与义务
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责任
企业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应承担起大气污染防治的责任,采取有效措 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企业大气污染防治义务
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采取先进 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企业还应配合 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接受监督和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大气污染防治培训课件ppt)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CONTENTS
• 大气污染概述 • 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与政策
解读 •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探讨 • 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策略与措施
研究 • 大气污染防治成功案例分享与
启示 • 未来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
倡导低碳生活
社会公众应倡导低碳生活,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 骑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降低尾 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参与环保活动
社会公众可以参与各类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 、减少燃放烟花爆竹等,共同为大气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01
02
03
04
05
定义:大气污染是指人 类活动释放到大气中的 污染物超过了大气环境 的承载能力,导致空气 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 、动植物生长以及地球 气候产生负面影响的现 象。
危害:大气污染对人类 健康、动植物生长以及 地球气候产生严重影响 。具体表现为
空气质量下降,引发呼 吸系统疾病,如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政策实施情况
各地政府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 取得了显著成效。
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与义务
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责任
企业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应承担起大气污染防治的责任,采取有效措 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企业大气污染防治义务
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采取先进 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企业还应配合 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接受监督和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大气污染防治培训课件ppt)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CONTENTS
• 大气污染概述 • 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与政策
解读 •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探讨 • 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策略与措施
研究 • 大气污染防治成功案例分享与
启示 • 未来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
空气和废气监测 ppt课件
数据有效性规定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每 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均值,每月 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每日至少有18 h的采样时间
每日至少有12 h的采样时间
每小时至少有45 min的采样时间 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5个日均值,每月 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每月至少采样15 d以上
3.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展 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 境质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二、调研及资料收集
1. 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2. 气象资料 3. 地形资料 4. 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 5. 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
三、监测项目
空气污染常规监测项目
类 别
必测项目
按地方情况增加的必测 项目
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城镇空气质量采样频率和时间
监测项目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或氮氧化物) 总悬浮颗粒物
灰尘自然沉降量 硫酸盐化速率
采样时间和频率
隔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24±0.5 h, 每月14~16 d,每年12个月 同二氧化硫
隔双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24±0.5 h, 每月5~6 d,每年12个月 每月采样30±2 d,每年12个月
每月采样30±2 d,每年12个月
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
污染物 SO2、NOx、NO2 TSP、PM10、Pb SO2、NOx、NO2、CO TSP、PM10、B(a)P、Pb SO2、NOx、NO2、CO、O3 Pb
F
取值时间 年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季平均 月平均 植物生长季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法包括直接采样法、富集浓缩采样法(其中富 集浓缩采样法是重点和难点); 2)大气采样的仪器,其中大气颗粒物的采样 仪器是重点和难点;了解采样的效率和采样记 录;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优秀课件PPT
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 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 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2. 气态污染物 (1)硫氧化物SOX
由煤烟型污染造成,主要成分是SO2,据统计每年 排入大气的SO2约1.5×108t,其中人为排放占41%。 SO2特点: ①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呈酸性,浓度大时可 引起中毒; ②破坏植物,使叶子变黄,翻卷,植物倒伏; ③腐蚀金属及建筑物; ④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理解: 产生的原因——自然的或人为的活动; 形成的必要条件——影响原有生态平衡体系。
大气污染视频
2、大气污染分类
按污染的范围分: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 广域性大气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
按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状况分:还原型(煤烟型) 和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按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分:煤炭型、石 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
3、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源分类:主要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1)按源的存在形式分: 固定源、移动源; 2)按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分: 高架点源、面源、 线源; 3)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分: 连续源、间断源、瞬时源 ; 4)按污染物发生的类型分: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
用于表示城市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API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TSP) 等,表示煤烟、汽车尾气和降尘污染的程度。
2、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API分级标准
空气污染指数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污染指数 污染物浓度(毫克/立方米)
API
SO2 NO2 PM10 CO O3
(日均值) (日均值) (日均值) (小时均值) (小时均值)
2. 气态污染物 (1)硫氧化物SOX
由煤烟型污染造成,主要成分是SO2,据统计每年 排入大气的SO2约1.5×108t,其中人为排放占41%。 SO2特点: ①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呈酸性,浓度大时可 引起中毒; ②破坏植物,使叶子变黄,翻卷,植物倒伏; ③腐蚀金属及建筑物; ④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理解: 产生的原因——自然的或人为的活动; 形成的必要条件——影响原有生态平衡体系。
大气污染视频
2、大气污染分类
按污染的范围分: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 广域性大气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
按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状况分:还原型(煤烟型) 和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按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分:煤炭型、石 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
3、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源分类:主要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1)按源的存在形式分: 固定源、移动源; 2)按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分: 高架点源、面源、 线源; 3)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分: 连续源、间断源、瞬时源 ; 4)按污染物发生的类型分: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
用于表示城市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API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TSP) 等,表示煤烟、汽车尾气和降尘污染的程度。
2、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API分级标准
空气污染指数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污染指数 污染物浓度(毫克/立方米)
API
SO2 NO2 PM10 CO O3
(日均值) (日均值) (日均值) (小时均值) (小时均值)
环境空气和废气采样ppt课件
非甲烷总烃、ຫໍສະໝຸດ 烃、臭气等(二)无组织排放源
不通过排气筒无规则排放的污染源。
1、点位布设:应在车间或厂房外的上风 向设对照点,在下风向,按扇形面布设采 样点。
相应标准及规范:GB16297-1996《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HJ/T55-2000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2、采样装置的连接
采样点: 由于气态污染物在烟道内混合是 均匀的,可取靠近烟道中心位置作为采样 点。
3、采样装置的连接
参考GB16157-1996《固定污染 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 样方法》中9.2图28,按采样管、样 品吸收装置、流量计装置和抽气泵顺 序连接,连接管路尽量短,按要求检 查采样系统的气密性和可靠性。
(三)流动源 机动车尾气监测。(略)
(四)恶臭 恶臭气体八种物质:氨气、三甲胺、CS2、硫
化氢、硫醇、硫醚、二硫二甲、苯乙烯。 恶臭气体既有固定源排放,又有无组织排放。 监测方法: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化学分析法。
再见
有组织排放样品采集
1.点位布设总原则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应对废气有
组织排放排气筒设置永性监测平台,布设 采样点时应按照国家有关采样方法的有关 规定设置,同时考虑:
(1)点位的代表性:选拔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2)点位的可接近性:选择易于达到的采样位 置。
(3)点位的可操作性:选择能实施采样的地点 (避开涡流、档板、支撑架等)。
(4)采样时间:视待测污染物浓度而定。
(5)采样结束:切断采样管至吸收瓶之间的 气路,以防烟道负压将吸收液及空气抽入 采样管。
(6)样品贮存:采集的样品应放在不与被 测污染物产生化学反应的玻璃或其他容器 内,容器要密封并注明样品编号。采集好 的样品应尽快分析。
不通过排气筒无规则排放的污染源。
1、点位布设:应在车间或厂房外的上风 向设对照点,在下风向,按扇形面布设采 样点。
相应标准及规范:GB16297-1996《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HJ/T55-2000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2、采样装置的连接
采样点: 由于气态污染物在烟道内混合是 均匀的,可取靠近烟道中心位置作为采样 点。
3、采样装置的连接
参考GB16157-1996《固定污染 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 样方法》中9.2图28,按采样管、样 品吸收装置、流量计装置和抽气泵顺 序连接,连接管路尽量短,按要求检 查采样系统的气密性和可靠性。
(三)流动源 机动车尾气监测。(略)
(四)恶臭 恶臭气体八种物质:氨气、三甲胺、CS2、硫
化氢、硫醇、硫醚、二硫二甲、苯乙烯。 恶臭气体既有固定源排放,又有无组织排放。 监测方法: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化学分析法。
再见
有组织排放样品采集
1.点位布设总原则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应对废气有
组织排放排气筒设置永性监测平台,布设 采样点时应按照国家有关采样方法的有关 规定设置,同时考虑:
(1)点位的代表性:选拔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2)点位的可接近性:选择易于达到的采样位 置。
(3)点位的可操作性:选择能实施采样的地点 (避开涡流、档板、支撑架等)。
(4)采样时间:视待测污染物浓度而定。
(5)采样结束:切断采样管至吸收瓶之间的 气路,以防烟道负压将吸收液及空气抽入 采样管。
(6)样品贮存:采集的样品应放在不与被 测污染物产生化学反应的玻璃或其他容器 内,容器要密封并注明样品编号。采集好 的样品应尽快分析。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月采样30±2 d,每年12个月
.
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
污染物 SO2、NOx、NO2 TSP、PM10、Pb SO2、NOx、NO2、CO TSP、PM10、B(a)P、Pb SO2、NOx、NO2、CO、O3 Pb
F
取值时间 年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季平均 月平均 植物生长季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
(二)采样站(点)数目的确定
我国空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设置数目
市区人口/万人
<50 50~100 100 ~ 200 200 ~ 400
>400
SO2、NOx、 TSP 3 4 5 6 7
灰尘自然沉降 量 ≥3
4 ~8 8 ~ 11 12 ~ 20 20 ~ 30
硫酸盐化速率
≥6 6 ~ 12 12 ~ 18 18 ~ 30 30 ~ 40
.
WHO推荐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点)数目
市区人口/万 可吸入颗
SO2
NOx 氧化 CO 风向、风
人
粒物
剂
速
≤100
2
2
1
1
1
1
100 ~ 400
5
5个
2
2
2
2
400 ~ 800
8
8
4
3
2
>800
10
10
5
4
5
3
.
(三)采样点布设方法
采样前先调查相关资料,设计监测方案。
根据监测目的不同,可设单独采样点和网络采样点。 1)单独采样点: 2)网络采样点: 功能区布点法 网格布点法 同心圆布点法 扇形布点法
法和范围、具体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和项目内 容, 2)监测网点的优化布点原则、要求和方法要 点、采样时间和频率的确定原则与要求。
.
一、大气污染监测的目的
1.判断大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定地大气质 量标准,并为编写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报 告提供数据
2.为研究大气质量地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开展大气污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3.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展 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 境质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
二、调研及资料收集
1. 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2. 气象资料 3. 地形资料 4. 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 5. 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
.
三、监测项目
空气污染常规监测项目
别 类 必测项目
.
适用于多个污染和污染源分 布较均匀地区 较好的反应污染物的空间分 布 主导风向下风向采样点数约 占60%
网格布点法
.
➢适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的污染群,且大污染源 较集中的地区 ➢不同圆周上采样点的数目不一定相等或均匀分 布的
同心圆布点. 法
适用孤立高架点源、主导风向明显 的地区; 布点时近最大污染物浓度处多设点 位。 45度=<扇形角度<90度
.
4、采样点周围应开阔,障碍物顶点至采样点位连线与地 面夹角不大于30℃。测点周围无局地污染源,并避开树 木及吸附能力较强的建筑物。 5、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应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使获 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6、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如研究大气污染对人 体的危害,采样口高度为1.5-2m;如研究大气污染对植 物或器物的影响,采样口高度应与植物或器物高度相近。 连续采样例行监测采样口高度应距地面3-15m。
对硫磷、异氰酸甲酯等
降
K+、Na+、Ca2+、Mg2+、
水 监 pH、电导率 测
NH4+、 SO42-、NO3-、Cl-
.
四、采样点的布设
(一)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1、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 物浓度的地方。 2、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 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 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 3、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及污染物 超标地区,适当增设采样点;城郊和农村,人口密度 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可少设点。
.
数据有效性规定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每 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均值,每月 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每日至少有18 h的采样时间 每日至少有12 h的采样时间
每小时至少有45 min的采样时间 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5个日均值,每月 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每月至少采样15 d以上 每一个生长季至少有70%个月平均值 每日至少有12 h的采样时间 每小时至少有45 min的采样时间
监测周期按照评价等级而定:
一级评价不得少于两期(夏、冬) 二级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作两期 三级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
第二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本节内容 1)掌握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方
法包括直接采样法、富集浓缩采样法(其中富 集浓缩采样法是重点和难点); 2)大气采样的仪器,其中大气颗粒物的采样 仪器是重点和难点;了解采样的效率和采样记 录;
扇形布点法
.
(1)采用同心圆和扇形布点法时,应 考虑高架点源排放污染物的扩散特点
(2)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一种布点 法为主,兼用其他方法的综合布点法
.
(四)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二者要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分布特征、 分析方法灵敏度、气象条件对污染物的扩 散的影响、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人 力、物力等情况而定。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第二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器 第三节 气态和蒸汽态状污染物的测定 第四节 颗粒物的测定 第五节 降水监测 第六节 污染源监测 第七节 标准气体的配制
.
第一节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本节内容: 1)大气污染监测的目的、有关资料的收集方
.
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城镇空气质量采样频率和时间
监测项目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或氮氧化物) 总悬浮颗粒物
灰尘自然沉降量 硫酸盐化速率
采样时间和频率
隔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24±0.5 h, 每月14~16 d,每年12个月 同二氧化硫
隔双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24±0.5 h, 每月5~6 d,每年12个月 每月采样30±2 d,每年12个月
按地方情况增加的必测 项目
选测项目
污 染 物 监 测
TSP、SO2、 NOx、硫酸盐 化速率、灰尘 自然沉降量
CO、总氧化剂、总烃、 PM10、F2、HF、B(a)P、
Pb、H2S、光化学氧化 剂
CS2、Cl2、氯化氢、硫酸雾、 HCN、NH3、Hg、Be、铬酸 雾、非甲烷烃、芳香烃、
苯乙烯、酚、甲醛、甲基
.
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规定
污染物 SO2、NOx、NO2 TSP、PM10、Pb SO2、NOx、NO2、CO TSP、PM10、B(a)P、Pb SO2、NOx、NO2、CO、O3 Pb
F
取值时间 年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季平均 月平均 植物生长季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
(二)采样站(点)数目的确定
我国空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设置数目
市区人口/万人
<50 50~100 100 ~ 200 200 ~ 400
>400
SO2、NOx、 TSP 3 4 5 6 7
灰尘自然沉降 量 ≥3
4 ~8 8 ~ 11 12 ~ 20 20 ~ 30
硫酸盐化速率
≥6 6 ~ 12 12 ~ 18 18 ~ 30 30 ~ 40
.
WHO推荐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点)数目
市区人口/万 可吸入颗
SO2
NOx 氧化 CO 风向、风
人
粒物
剂
速
≤100
2
2
1
1
1
1
100 ~ 400
5
5个
2
2
2
2
400 ~ 800
8
8
4
3
2
>800
10
10
5
4
5
3
.
(三)采样点布设方法
采样前先调查相关资料,设计监测方案。
根据监测目的不同,可设单独采样点和网络采样点。 1)单独采样点: 2)网络采样点: 功能区布点法 网格布点法 同心圆布点法 扇形布点法
法和范围、具体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和项目内 容, 2)监测网点的优化布点原则、要求和方法要 点、采样时间和频率的确定原则与要求。
.
一、大气污染监测的目的
1.判断大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定地大气质 量标准,并为编写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报 告提供数据
2.为研究大气质量地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开展大气污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3.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展 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 境质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
二、调研及资料收集
1. 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2. 气象资料 3. 地形资料 4. 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 5. 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
.
三、监测项目
空气污染常规监测项目
别 类 必测项目
.
适用于多个污染和污染源分 布较均匀地区 较好的反应污染物的空间分 布 主导风向下风向采样点数约 占60%
网格布点法
.
➢适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的污染群,且大污染源 较集中的地区 ➢不同圆周上采样点的数目不一定相等或均匀分 布的
同心圆布点. 法
适用孤立高架点源、主导风向明显 的地区; 布点时近最大污染物浓度处多设点 位。 45度=<扇形角度<90度
.
4、采样点周围应开阔,障碍物顶点至采样点位连线与地 面夹角不大于30℃。测点周围无局地污染源,并避开树 木及吸附能力较强的建筑物。 5、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应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使获 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6、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如研究大气污染对人 体的危害,采样口高度为1.5-2m;如研究大气污染对植 物或器物的影响,采样口高度应与植物或器物高度相近。 连续采样例行监测采样口高度应距地面3-15m。
对硫磷、异氰酸甲酯等
降
K+、Na+、Ca2+、Mg2+、
水 监 pH、电导率 测
NH4+、 SO42-、NO3-、Cl-
.
四、采样点的布设
(一)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1、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 物浓度的地方。 2、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 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 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 3、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及污染物 超标地区,适当增设采样点;城郊和农村,人口密度 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可少设点。
.
数据有效性规定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每 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均值,每月 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每日至少有18 h的采样时间 每日至少有12 h的采样时间
每小时至少有45 min的采样时间 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5个日均值,每月 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每月至少采样15 d以上 每一个生长季至少有70%个月平均值 每日至少有12 h的采样时间 每小时至少有45 min的采样时间
监测周期按照评价等级而定:
一级评价不得少于两期(夏、冬) 二级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作两期 三级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
第二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本节内容 1)掌握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方
法包括直接采样法、富集浓缩采样法(其中富 集浓缩采样法是重点和难点); 2)大气采样的仪器,其中大气颗粒物的采样 仪器是重点和难点;了解采样的效率和采样记 录;
扇形布点法
.
(1)采用同心圆和扇形布点法时,应 考虑高架点源排放污染物的扩散特点
(2)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一种布点 法为主,兼用其他方法的综合布点法
.
(四)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二者要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分布特征、 分析方法灵敏度、气象条件对污染物的扩 散的影响、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人 力、物力等情况而定。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第二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器 第三节 气态和蒸汽态状污染物的测定 第四节 颗粒物的测定 第五节 降水监测 第六节 污染源监测 第七节 标准气体的配制
.
第一节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本节内容: 1)大气污染监测的目的、有关资料的收集方
.
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城镇空气质量采样频率和时间
监测项目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或氮氧化物) 总悬浮颗粒物
灰尘自然沉降量 硫酸盐化速率
采样时间和频率
隔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24±0.5 h, 每月14~16 d,每年12个月 同二氧化硫
隔双日采样,每天连续采样24±0.5 h, 每月5~6 d,每年12个月 每月采样30±2 d,每年12个月
按地方情况增加的必测 项目
选测项目
污 染 物 监 测
TSP、SO2、 NOx、硫酸盐 化速率、灰尘 自然沉降量
CO、总氧化剂、总烃、 PM10、F2、HF、B(a)P、
Pb、H2S、光化学氧化 剂
CS2、Cl2、氯化氢、硫酸雾、 HCN、NH3、Hg、Be、铬酸 雾、非甲烷烃、芳香烃、
苯乙烯、酚、甲醛、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