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 秋季要注意16个养生要点
中医立秋养生常识
![中医立秋养生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9c5fa8c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b.png)
中医立秋养生常识
中医立秋养生常识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立秋已至,这也意味着秋季已经到来。
秋季是气
候干燥的季节,容易伤肺,因此需要注意保健养生,下面介绍中医立
秋养生的常识,供大家参考。
一、饮食养生
1.饮食应保持清淡,避免食用肥腻、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2.多喝温水,保持身体水分,注意不要饮用过冷或过热的饮料。
3.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等的食品,如猕猴桃、
西红柿、菠菜等,有益于增强免疫力。
4.真菌类食品有利于滋阴润燥,可适当食用一些石耳、黑木耳等。
二、锻炼养生
1.秋季运动最好选在早晨或黄昏,避免在中午和晚上锻炼。
2.锻炼强度要适中,不宜过度激烈,以避免身体受伤。
3.呼吸要有规律,经常深呼吸,可有效增强肺部功能,有利于保护呼吸系统。
三、睡眠养生
1.立秋后,夜间益发寒凉,因此要注意保暖,以免睡眠中感冒。
2.晚饭后不宜立即入眠,要等待消化吸收,否则容易引起脾胃不适。
3.合理规划睡眠时间,保证每晚睡眠时间不少于7个小时。
四、心理养生
1.秋季人们容易感到忧愁和沮丧,因此要尽量保持心理平衡,保持乐观心态。
2.可以运用中医的独特理念进行心理调节,如瑜伽和太极等,都有利于身心健康。
以上就是中医立秋养生常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健康养生有所帮助。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最新9篇)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最新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f6d56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3.png)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最新9篇)1、合理膳食,以防燥护阴、滋阳润肺为准则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秋燥之气易伤肺。
因此,秋季饮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蔬菜宜选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黄瓜、白木耳;肉类可食兔肉、鸭肉、青鱼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广柑、山楂等。
适当多饮水,多吃些萝卜、莲藕、香蕉、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尽量少食或不食葱、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热之品及油炸、肥腻之物。
体质、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为主,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红枣、莲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补、平补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寿,但不能猛吃大鱼大肉,瓜果也不能过食,以免伤及肠胃。
另外,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洁卫生,保护脾胃,多进温食,节制冷食、冷饮,以免引发肠炎、痢疾等疾病。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秋季天高气爽,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
在此季节老年人必须加强体育锻炼,是秋季保健中最积极的方法。
秋季要早睡早起,晨起后要积极参加活动健身锻炼,可选择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锻炼项目。
3、保持乐观情绪,静养心神秋季万物成熟是收获的美好时节;但秋天也是万物逐渐凋谢、呈现衰败景象的季节。
在此时节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颓废等伤感情绪,因此,要注意调养情智,学会调适自己,要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内心的宁静,适当延长夜间睡眠时间;可经常和他人、家人谈心,或到公园散步,适当看看电影、电视,或养花、垂钓,这些都有益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4、衣装适宜,谨防着凉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较大;在此季节,老年人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过早、过多添加衣物;在此季节只要不是过于寒冷,就要尽量让机体保持于凉爽状态,让身体得以锻炼,使其具有抗御风寒的能力。
但是金秋季节,气候变化无常,老年人要顺应气候变化,适当注意保暖,以防止感冒和引发呼吸道等各种疾病,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5、秋燥伤肺少吃辛秋季天高气爽,空气干燥,湿度小,人易出现咽干、干咳等症状,这是由于燥邪伤肺所导致的现象。
秋季健康养生小常识16个秋天养生要点需牢记
![秋季健康养生小常识16个秋天养生要点需牢记](https://img.taocdn.com/s3/m/2f5bda7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6.png)
秋季健康养生小常识16个秋天养生要点需牢记秋季健康养生小常识:16个秋天养生要点需牢记秋天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季节,天气开始转凉,人们的身体和心情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为了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秋季养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值得我们牢记的秋季养生要点。
一、合理饮食秋季饮食要遵循“收敛”原则,即应多吃些收敛性的食物,如糯米、豆腐、栗子等。
同时,应少吃生冷和辛辣食物,以免对肠胃造成刺激。
还应注意适量补充维生素,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
二、保持运动秋天气候宜人,是进行户外活动的好时机。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可以选择晨跑、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方式,但要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
三、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对身体恢复和免疫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秋季睡眠时间宜保持在每天7-8个小时,并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
四、保暖秋天早晚温差较大,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尤其是刚进入秋季时,应更加重视保暖,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秋日阳光温暖宜人,适度晒太阳有助于机体合成维生素D,增强免疫力。
每天早晨和下午时段,可以选择在户外晒太阳,每次约15-30分钟即可。
六、保持心情舒畅心情舒畅对身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秋季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如听音乐、阅读、旅行等,保持积极的心态。
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秋季养生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定期体检、戒烟限酒等。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八、适当补水秋季空气干燥,容易造成水分流失。
因此,适量补水非常重要。
建议每天饮用足够的白开水,也可以选择喝些绿茶、菊花茶等帮助保湿的饮品。
九、秋季养生食谱秋季应吃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材,如杏子、柿子、石榴等。
同时,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温补的食物,如银耳、莲子、红枣等。
十、合理使用空调秋季气温起伏较大,室内外温差较大。
要合理使用空调,避免频繁开关,以免对身体产生不适。
同时要注意空调的清洁,防止细菌滋生。
初秋养生小常识
![初秋养生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4fe9c6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1.png)
初秋养生小常识
1. 多喝水:初秋天气干燥,人体易出现脱水症状,因此要记得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2. 均衡饮食:初秋时节,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合理搭配肉类、鱼类、豆类等蛋白质食物,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3. 睡眠充足:秋季天气凉爽,人体易感到疲劳,因此要注意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有助于恢复体力和提高身体免疫力。
4. 注意温度变化:初秋时节,气温变化较大,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增添衣物,避免受凉。
5. 加强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可以选择户外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锻炼方式。
6. 心理调节:初秋时节人们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压力增大等问题,要学会正确地应对压力,保持心情愉快。
7. 避免暴饮暴食:秋季是食欲旺盛的时节,但要避免暴饮暴食,合理控制饮食量,避免给身体增加负担。
8. 保护眼睛:初秋气候干燥,容易引发眼部不适,要注意保护眼睛,多眨眼、远离电子屏幕等,避免眼睛疲劳。
9. 多晒太阳:早晚阳光较为温和,适当晒太阳有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增加身体免疫力。
10. 穿薄衣服保暖:初秋时节,气温虽然较凉,但不宜过早穿
厚重衣物,可以选择薄衣服搭配,既保暖又不会过热。
这些初秋养生小常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初秋季节的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秋季养生需注意的细节
![秋季养生需注意的细节](https://img.taocdn.com/s3/m/1623216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2.png)
秋季养生需注意的细节
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秋天已经悄然而至。
在这个季节,天气干燥、气温变化大,很容易让人感到身体不适。
为了保持好的健康状态,秋季的养生需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一、保持体温稳定
进入秋季之后,气温开始变化,白天温度虽然还比较高,但夜晚温度就会很低。
睡觉前记得关窗,以免睡觉时感冒。
此外,在秋季锻炼身体要加倍注意,不宜在早晨或晚上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出现各种问题。
二、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容易引起身体的湿气,而蔬菜和水果中的纤维素可以起到
排湿的作用。
此外,秋季还有很多新鲜的水果供应,如苹果、葡萄等,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三、注意合理搭配饮食
秋季气候干燥,身体的体液也会减少。
为了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可以多喝一
些水,但是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平衡,适量地摄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
四、保持室内空气湿度
在秋季,空气干燥,人的皮肤容易受到损害。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可以使
用加湿器、植物等方法。
同时,也要保持室内通风,以防细菌滋生。
五、注意保暖
秋季气温起伏较大,而人的身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不如夏季强,很容易感到寒冷。
因此,在秋季应该注意着装,避免受凉。
总之,未雨绸缪,对于秋季健康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上述几点,想必能够有效地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
希望我们在这个秋天里,享受美好健康的生活!。
秋季养生需要注意的事项
![秋季养生需要注意的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2749c6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e.png)
秋季养生需要注意的事项秋季养生需要注意的事项一、秋季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1、秋季养生要注意防暑降温1.1、虽然夏天的炎热已经过去了,但是解暑一类的食物还不能一下子就直接从餐桌上去掉。
正常情况下,解暑类的食物能够补充人体内所需的水分以及减少人体汗液的流出。
1.2、寒凉饮食要减少。
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葡萄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三是饮食营养要加强。
2、秋季养生要注意防治“空调病”2.1、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
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
2.2、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
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
2.3、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易开空调。
必要时避免直吹或将腹部盖好。
3、秋季养生的饮食注意3.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大米、小米、玉米、荞麦、大麦、小麦、糯米、糙米、高粱、豆腐、豆浆、扁豆等。
3.2、肉蛋奶的选择羊肉、牛肉、鸭肉、鱼类、猪腰子、猪肺、鳖肉、乌骨鸡、鲍鱼、鳝鱼、蛋类、奶类等。
3.3、蔬菜的选择豆芽、菜花、菠菜、胡萝卜、茄子、莲藕、甘薯、马铃薯、山药、芋艿、芹菜、小白菜、莴笋、洋白菜、南瓜、菱角、百合、香菇等。
3.4、水果的选择橘、柚、葡萄、柿子、梨、苹果、枣、香蕉、山楂、草莓等。
二、初秋时适宜喝哪些养生茶1、绿茶降火防癌绿茶是维生素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茶类。
从现有的文献报道来看,与其他茶类相比,绿茶的抗癌功效较好。
多项研究表明,绿茶能降低乳腺、前列腺、肺、口腔、膀胱、结肠、胃、胰腺等多部位肿瘤发生的危险性。
2、红茶暖胃护心大量医学研究表明,饮用红茶有助调节人体动脉中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红茶性温,有暖胃的作用,虚寒体质者和老年人宜饮性温的红茶。
秋季健康养生小常识16个秋天养生要点需牢记
![秋季健康养生小常识16个秋天养生要点需牢记](https://img.taocdn.com/s3/m/da90b73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2.png)
秋季健康养生小常识16个秋天养生要点需牢记秋季养生常识1、及时增减衣服。
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不宜赤膊露体,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
2、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以养阴润燥,弥补损失的阴润,但喝流质的饮食,尤其是饮料和水等液体饮料时,饮用方法颇多讲究、以少量频饮为最佳。
3、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秋燥最容易伤人的津液。
多数蔬菜、水果有生津润燥、消热通便之功效。
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
另外,还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
4、是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
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炸鸡腿、炸鹌鹑等煎炸的食物,多食皆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
5、重视精神调养。
阴虚的人,肝火易旺,动辄发脾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搂不住火”。
肝火偏旺,久则内耗阴津。
到了秋季,其燥象更为明显。
因此,预防秋燥的另一环就是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
6、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7、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
8、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懒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秋季养生常识9、平时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经常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纳新,以收敛“神气”,使肺气不受燥邪的侵害。
10、白露过后,气候逐渐变凉,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这时再赤膊露体,就容易受凉,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
因秋气主燥,燥易伤肺。
11、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
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秋季养生知识大全集100条
![秋季养生知识大全集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61d739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8.png)
秋季养生知识大全集100条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养生的好时机。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一些常见的疾病。
下面是秋季养生的100条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饮食篇1.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
2. 多喝温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3. 吃些坚果,如核桃、杏仁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4.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鱼、鸡肉等,有助于增强体力。
5. 少吃油腻食物,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6. 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的规律性。
7. 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柠檬、橙子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8. 吃些黑木耳、银耳等食物,有助于滋润肺部。
9. 避免过多摄入盐分,以免增加血压。
10. 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
二、运动篇11. 多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12. 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
13. 经常做一些伸展运动,如瑜伽、太极等,有助于舒缓身体的紧张状态。
14.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15. 坚持每天锻炼,保持身体的活力。
三、睡眠篇16.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17. 睡前放松,避免过度兴奋。
18. 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19. 避免熬夜,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
20. 如果有失眠问题,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方法,如冥想、听音乐等。
四、心理篇21. 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22. 学会放松自己,避免过度劳累。
23. 多与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烦恼。
24.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平静的心态。
25. 多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增加生活的乐趣。
五、穿衣篇26. 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27.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8. 穿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过度出汗。
29. 注意脚部保暖,避免受寒。
30. 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干燥和龟裂。
六、居室篇31. 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积尘。
32. 注意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舒适的环境。
秋季的养生知识
![秋季的养生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1baee5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0.png)
秋季的养生知识
1、多吃新鲜蔬菜:秋季是吃蔬菜的最佳季节,新鲜蔬菜和水果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微
量元素,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2、多喝温开水:夏季可以清凉解暑,秋天可以补充水分。
经常喝适量的温开水可以
减少身体的疲劳感,有助于体内的新陈代谢,保持精神活跃。
3、多运动:秋季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活跃身体,消除体内毒素,是维持身体
健康非常重要的养生方式。
此外,运动还能有效缓解秋季气候变化引起的烦躁不安。
4、及时补充药物:秋季由于变冷,易出现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建议及时补充维
生素和营养物质,在手术和治疗后及时补充水分及用药。
5、少吃油腻食物: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以免肠胃负担过重,导致消化不良,也影
响营养的摄入。
应多食用新鲜蔬菜,多吃水果,补充营养元素,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6、及时补足睡眠:秋季气候变化较大,可以有利于休息,但也可使人精力不足、睡
眠不良,应注意维持良好睡眠习惯,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及时补足睡眠时间,以免影
响身体健康。
7、保暖防感冒:秋季气候变化较大,增加感冒的几率,应多穿衣服,穿暖和的衣服,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少食冷饮,以免受凉感冒。
8、坚持饮酒:秋季正是中医认为最适宜饮酒的季节,此时体内湿气较多,适当饮一
些白酒可以起到活血降脂的作用,但要避免过量,以免影响血糖水平,影响健康。
中医秋季养生调理体质迎接秋天的活力
![中医秋季养生调理体质迎接秋天的活力](https://img.taocdn.com/s3/m/f7293fc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f.png)
中医秋季养生调理体质迎接秋天的活力秋天是阳气渐收、阴气逐长的季节。
根据中医理论,秋季的养生原则是“养阴益肺”。
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的调理,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迎接秋天的活力。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中医秋季养生调理的方法。
一、合理饮食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易出现肺燥、咳嗽、便秘等问题。
应该多吃一些滋润的食物,如梨、柿子、蜂蜜等,以滋润肺部,润燥止咳。
此外,还应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温开水或绿茶,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二、适当起居秋季早晚温差较大,要避免受凉。
晚上应早点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白天要注意保暖,适当增加衣物。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积尘和细菌滋生。
三、适量运动秋季虽然天气较凉,但依然适宜进行运动。
中医认为,秋天是金气的季节,金与肺相对应,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肺部的功能。
可以选择早晚气温较适宜的时间进行户外运动,如晨跑、散步等,还可以进行一些舒展肺部的运动,如深呼吸、做体操等。
四、养生保健中医认为,在秋季要特别注意肺的养护。
可以选择一些中草药进行调养,如沙参、银耳、百合等,具有滋润肺部、润燥止咳的功效。
同时,可以适当进行推拿或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免疫力。
总之,中医秋季养生调理体质迎接秋天的活力,需要从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综合考虑。
通过合理的养生调理,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提高免疫力,迎接秋天的活力。
但是,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身体状况来具体制定养生方案,避免盲目跟从。
建议在接受中医调理之前,先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
百度百科--秋季养生
![百度百科--秋季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13df1cff7cd184254a3535bc.png)
秋季养生百科名片养生特点养生方法饮食调养养肺为要少辛增酸宜多吃粥宜补充健身汤宜多吃鱼秋季养胃秋季养生五谷的饮食搭配起居调摄睡眠调节秋季服饰节制房事养生要点运动锻炼登山冷水浴运动禁忌药物养生疾病预防疟疾的防治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慢性咽炎的防治心血管病的预防抑郁症中风精神调养秋季保健“三拒绝”秋季将息法保健常识及注意事项十大禁忌老人秋季养生常识秋季养胃秋天患胃肠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立秋以后,天气虽然清凉,但是苍蝇的活力并不比夏天弱,若吃了被苍蝇污染过的食物,就会因胃肠道感染而发生腹泻;秋天,人们的食欲增加,又有大量瓜果上市,一些人因暴食暴饮加重了胃肠负担,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另外,秋天昼夜温差大,一不小心,就会导致腹部着凉,发生腹泻。
而且,如果胃没有养好,一些有胃病的人不罕导致胃病加重。
如何养胃:1、保暖是首要秋凉之后,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箉注意胃部保暖,及时添加衣服,夜晚睡觉应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另外,胃病患者“秋凉”一定要适度,不要勉强挨冻而冻出病来。
2、饮食要合理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3、静养是关键要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结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影响了胃病的康复。
4、运动要适度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秋季养生五谷的饮食搭配五谷杂粮是人体补充能量必需的基础饮食,是维持生理活动最重要的营养来源。
但现在很多人却觉得一碗米饭没什么营养,营养都在菜里,特别是那些正在减肥的美眉,干脆把米饭等主食给省了,完全用蔬菜和水果来代替。
这样下去势必导致体内营养的失衡,危害到健康。
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每天应该摄取300-500克的谷类食物,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一年之中,任何一个季节的饮食都离不开五谷杂粮,尤其是秋季干燥渐冷的气候对人体造成的影响,更需要这些五谷杂粮来抵御干燥,达到抗秋燥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秋季的养生要点有哪些
![秋季的养生要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f758d2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5.png)
秋季的养生要点有哪些秋季的养生要点有哪些1、健康饮食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
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2、调理脾胃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
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
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预防秋乏俗语说的好“春困秋乏”。
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
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4、预防秋燥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
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酸角、西番莲、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
5、预防感冒秋季感冒增多,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在25℃~27℃最好。
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6、早起早睡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
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7、加强锻炼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ab0a33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7.png)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秋季养生保健知识大全燥易伤肺,及时补水燥是秋的主气,这是因为入秋后,雨水减少,造成空气当中的湿气减少,虽然暑热渐退,但主令的秋燥日益明显,不仅秋阳似火,而且秋风又性燥,易耗伤津液,使人咽干鼻燥、口干唇裂、皮肤干裂,或有人出现咽痒、频繁的痉挛性咳嗽、少痰、伴见血丝等症状,还有不少人会有便秘,甚则痔疮出血、皮肤干涩等—这都是"秋燥"的典型表现。
要想缓解秋燥,第一就要增加饮水量。
秋季主燥,而肺为娇脏,更易遭受燥邪侵袭而发病,因此,及时补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
秋季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正常湿度。
且研究发现,如果水温在20℃~25℃时,最容易快速被人体吸收。
除此之外,还可以保持晚上喝汤,早上喝粥,以此来弥补经过盛夏多汗、秋季风盛而伤津导致的体阴不足。
滋阴润肺,少辛增酸古代著名的营养专著《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意思就是秋季多燥,要多吃像芝麻之类滋阴润肺的药物或者食物,因此,为防燥邪为患,秋季宜多吃生津增液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甘蔗、蜂蜜、山药。
秋季保健应围绕肺脏开展,其中核桃与芝麻在秋季食用最好,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芝麻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健脾胃、利小便、和五脏、助消化、化积滞、降血压、顺气和中、平喘止咳,抗衰老。
除此之外,他还提醒到,秋季饮食还要注意“少辛增酸”。
也就是说,要少吃比如辣椒、大蒜、葱、姜、芥末以及各种大料之类的辛辣食物,以防肺火太盛。
中医认为,辛是入肺的,肺是秋季的主帅,要统治其他五脏,辛入肺能助肺之气,使得肺气更旺,肺火太盛会损伤肝的功能。
因此除“少辛”之外,在秋天还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火的侵入。
酸指的是酸味的食品,因为秋季主收,酸主收涩,而且酸入肝,比如葡萄、广柑、柠檬、芒果等,多吃这些水果,不仅能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同时也可以补充津液的.不足。
秋收冬藏,控制血压在秋季,也是心脑血管类疾病的高发期。
秋季养生知识大全
![秋季养生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189eea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e.png)
秋季养生知识大全1、养肺、补水要由里而外中医认为“肺主皮毛”。
秋季燥邪当令,容易伤肺。
治燥之法,以润为贵。
所以,解决皮肤干痒问题应从养肺入手,多吃具有健脾润肺、养血润肤功能的食品,如白木耳、杏仁、白果、百合、芝麻等。
多吃滋阴养肺的水果,如梨、杨桃、哈密瓜等,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油菜、禽蛋等,使皮肤得到润泽。
对于秋天的皮肤来说,补水就是头等大事,多喝水能从内至外减轻皮肤干燥。
一天无法多于毫升,但也不要少于毫升。
除了白开水外,秋天新鲜而多样的水果也就是抵挡秋燥的佳品。
例如雪梨、木瓜、苹果、杨桃、红枣、葡萄新埃季水果,不但美味可口,还能够滋阴润燥,进一步增强皮肤弹性。
2、初秋别忘了防晒专家表示,防晒霜不只是夏天的事,秋季的防晒霜更关键。
因为夏季大气中的云量较多,对紫外线存有一定抵挡促进作用;而在秋季,虽然受气候影响,空气显得格外深邃,但紫外线的反射度也大大增加。
此外,由于秋季人体肌肤的新陈代谢必须比夏天缓慢,所以受同样的日晒,恢复正常保湿的过程必须比夏天短。
白皙肌肤保养不易,怎能因为疏忽而在秋天前功尽弃呢?挑选spf15以上的防晒霜产品,在须要的时候不断涂补,确保全面防晒霜。
眼睛和唇部就是防晒霜格外必须特别注意的部位,因为眼睛周围的皮肤很厚,所以在出售时,应当购买存有润泽和保湿促进作用的眼部防晒品。
另外,配戴太阳镜也就是眼部防晒霜的一个不好方法。
唇部的肌肤较为爽滑,在猛烈紫外线的电磁辐射下很难失去光泽和产生死皮,因此尽量采用存有防晒霜效果的润唇膏去予以维护。
3、初秋“冻一冻”俗话说“春捏秋冻”,在中医眼中,体温上升有利于人体阳气内藏(冬藏),秋季六节气的保洁调节轻在衣着和御寒,切勿因衣着厚实而着凉,引致一些疾病的出现。
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衣被必须逐渐嵌入,但不容一下提得过多,捏得太严。
秋装要宽紧适度、长短大小适宜,穿在身上感到舒适,不宜露臂、露胸、露腿。
穿着纯丝或纯棉织品或混仿品面料的外衣裤,既可防秋凉,又能防燥热,质地柔中有刚、软中有硬。
秋季养生小知识大全
![秋季养生小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698e75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f.png)
秋季养生小知识大全秋季是一个气候宜人的季节,适合进行养生保健。
在这个季节,我们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些秋季养生小知识。
饮食方面1.多食瓜果蔬菜:秋天是吃水果蔬菜的最佳季节,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能有效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免疫力。
2.注意饮食调养:秋季忌食生冷油腻之物,宜多食富含蛋白质、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豆类、燕麦、小米等。
3.调节饮食结构: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成分的平衡摄入,有利于身体健康。
运动锻炼1.坚持适量运动:秋季气候凉爽,适宜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提高身体免疫力。
2.注意运动热身:在进行运动前要做好热身活动,避免运动受伤,保护身体健康。
3.适度锻炼肌肉:针对不同部位的肌肉进行适度力量训练,帮助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作息调节1.保持规律作息:秋季养生重要的一点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规律的作息可以保证身体生物钟的正常运转。
2.注重睡眠质量:秋季气候干燥,易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3.放松心情减压:秋季是工作、学习紧张的时候,要及时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心理调节1.保持心情愉悦:秋季多见阴雨天气,易使人情绪低落,要保持阳光心态,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
2.多参加社交活动:保持与亲朋好友的联系,多参加社交活动,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彼此情感联系。
3.培养爱好兴趣:秋季适宜培养一些健康的爱好兴趣,如绘画、书法、音乐等,有利于调节情绪,增添生活乐趣。
总之,身体的健康离不开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秋季养生小知识可以指导我们在这个季节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帮助我们度过一个愉快而健康的秋季。
以上就是关于秋季养生小知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让我们一起珍惜身体健康,享受美好的秋天吧!。
秋季养生知识大全集100条
![秋季养生知识大全集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6384b0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0.png)
秋季养生知识大全集100条秋季是一个气温逐渐转凉、气候干燥的时节。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秋季养生知识。
本文将为您介绍100条秋季养生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一、饮食篇1.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柚子、猕猴桃,以增强免疫力。
2. 多食用蔬菜,特别是深绿色蔬菜,如苦瓜、菠菜,有助于维持肝脏健康。
3. 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摄入量,如鱼类、坚果和亚麻籽油,有助于减少关节炎症和改善心脑血管健康。
4. 避免过多食用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和肥肉,以预防秋季易发的消化不良问题。
5. 注意保证饮食的多样性,摄入各种营养素,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二、运动篇6. 在秋天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
7. 进行户外锻炼时,注意选择适当的时间,避免中午和傍晚时段的高温天气。
8. 在户外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以避免运动损伤。
9. 多参加团队运动,如篮球、足球等,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社交互动。
10. 长时间坐着的人要注意经常活动,起身活动活动筋骨,避免长时间静坐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三、休息篇11. 确保每晚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需要睡眠7-8小时。
12. 晚上睡觉前要注意放松自己,可以听一些柔和的音乐或进行深呼吸,有助于入眠。
13. 遵循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保持每天起床和睡觉的时间一致。
14. 增加午休时间,有助于恢复体力和提高工作效率。
15. 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四、心理篇16. 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倾诉给朋友或家人,释放负面情绪。
17. 多参加一些喜欢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看电影等,放松心情。
18. 学会放慢节奏,享受季节的变化,欣赏秋天的美景。
19. 细心照顾家人和朋友的情绪,关心他们的生活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0. 如果感到心情焦虑或抑郁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五、保暖篇21. 穿着适当的衣物,根据天气的变化来调整穿着,避免感冒和风湿。
秋季养生的知识点总结
![秋季养生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9f8ba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b.png)
秋季养生的知识点总结秋季是一个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气温逐渐凉爽,天气较为干燥,此时需要特别注意养生,保持身体的健康。
以下是秋季养生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一、饮食养生1. 合理膳食:秋季气候凉爽,人体需要的热量会逐渐增加,因此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增加热量摄入,同时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
2. 多清淡少辛辣:秋季气候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尽量清淡,少食辛辣食物,多喝水和吃水果以增加身体的水分。
3. 多吃温热食物:根据中医理论,秋季养生注重“养阳”,因此在饮食方面宜多吃些温热的食物,如姜、葱、蒜、大枣等,有助于增强身体的阳气。
4. 调整作息:秋季天气变化较快,气温下降,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有所变化,要注意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二、穿衣保暖1. 秋季气温忽冷忽热,要注意适当增减衣物,以免受凉感冒。
室内外温差较大,要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2. 注意保护头部和脚部:秋季气温较低,头部和脚部是人体散热的重要部位,要注意保暖,多戴帽子、手套和保暖鞋袜。
三、运动养生1. 秋季气候凉爽,适宜户外活动,可选择适量慢跑、散步、瑜伽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调整运动强度:秋季气温适宜,适合进行适度的户外运动,但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避免大汗淋漓或在风口大量运动,以免受凉感冒。
四、心理养生1.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引起情绪失衡,建议通过适当的放松休息,多听音乐、阅读书籍或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来调节情绪。
2. 注意心理疏导:秋季是工作学习的重要时期,要注意避免压力过大,及时与家人朋友交流,寻求心理疏导。
五、预防感冒1. 秋季气候干燥,多变,要注意增强抵抗力,避免感冒。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待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
2. 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洗手、勤通风、避免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等,以预防感冒。
六、药膳调理1. 可根据个人体质,适当食用一些药膳调理,如枸杞莲子粥、红枣鸡蛋羹等,有益于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秋季养生知识发给顾客
![秋季养生知识发给顾客](https://img.taocdn.com/s3/m/e483332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a.png)
秋季养生知识发给顾客一、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秋季是阳气逐渐收敛的季节,人体的代谢也会相应减缓。
因此,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我们需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早睡早起,既可以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又有利于调整自身的生物钟,提高免疫力。
二、合理安排饮食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各种水果、蔬菜和谷物都非常丰富。
我们可以适当增加摄入的营养,但也要注意合理搭配,避免过饱或过饥。
此外,要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三、多喝温水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的代谢也会相应减缓。
因此,我们需要多喝温水来保持身体的湿润。
同时,温水对于肠胃的保健也非常重要,可以促进消化,避免便秘的发生。
四、适当锻炼身体秋季是一个适宜锻炼身体的季节。
凉爽的天气使人们更容易产生运动的欲望。
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睡眠质量。
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五、注意保暖秋季气温变化大,早晚温差较大,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
因此,我们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胸部、腹部和脚部,这些部位是人体最容易受寒凉侵袭的部位。
可以适当增加衣物的层数,保持身体的温暖。
六、避免过度疲劳秋季是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季节,人们往往会忙于工作和学业,容易导致过度疲劳。
因此,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学习。
同时,也要注意心理调节,保持愉快的心情,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七、保持良好的心态秋季是一个温暖宜人的季节,但也是一个繁忙的季节。
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可以通过休闲放松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如听音乐、读书、散步等。
总结:秋季养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通过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饮食、多喝温水、适当锻炼身体、注意保暖、避免过度疲劳和保持良好的心态,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持身体的健康。
希望以上的养生知识对您有所帮助。
秋季养生小知识100个
![秋季养生小知识100个](https://img.taocdn.com/s3/m/d2c020b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7.png)
秋季养生小常识1.要注意防止热能过剩,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2.中医称“宜食麻以润其燥”。
首先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应当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绿叶菜、苹果、香蕉等。
另外,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
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发功用的辛香气味食物,如芹菜。
3.由夏到秋,气温下降,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过于生冷,会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所以饮食上有“秋宜温”的主张,也就是说秋天应当避免光吃些凉和性寒的食物,应当多吃一些温性食物4.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
而海苔更是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藻糖酸,可以保护人体免受放射线的伤害5.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对于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疗效。
6.秋燥症主要靠预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
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
7.秋季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8.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佳,秋燥易伤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同时可适当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9.初秋时节,气温还比较高,相对比较干燥,进补也应以“清”补为主,适合秋季食用的食品有: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
山药: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
白扁豆:初秋,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汤服,可消暑热、化暑湿、健脾胃、增食欲。
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
有“暑天宜生藕,秋凉宜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黄鳝:入秋食鳝,不但补益力强,对人体血糖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黄鳝、炒鳝丝、黄鳝粥等均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季养生秋季要注意16个养生要点
秋季养生注意要点调节情绪秋季是万物沉寂的季节,所以在这个季节中,我们走在大自然之中,看到万物开始沉寂,难免不会有悲秋的情怀。
所以这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产生伤感,忧郁的感觉。
而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培养自己的乐观情绪,让自己开心起来,多出去走走,享受秋季给我们带来的凉爽。
调养起居秋季昼热夜凉温差较大,应随时增减衣服,以防止秋凉感冒。
为了提高人体在冬天的御寒能力,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易患气管炎的人们,应特别进行秋季锻炼,保证机体顺利地从夏热与秋凉接轨,以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
另外,秋季早睡早起有利于收敛神气,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保持充沛的活力。
调节饮食遵循季节变换的规律,科学进食,由内而外地调养,这就是食疗的功效。
夏季过后,暑气消退,人们的食欲普遍增强,此时千万记得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伤及肠胃。
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多吃广柑、山楂、新鲜蔬菜、酸味食品;多补充水分,多吃水果与绿叶蔬菜;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粥以益胃生津。
调护运动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故要多呼吸新鲜空气,在清凉的晨风中散步、跑步,这不但是在进行空气浴,还接受了耐寒训练,使身体能适应寒冷的刺激,为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冬作充分的准备。
此外,郊游登山是一项适宜秋季的锻炼项目,不仅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也使得人的肺活量及心脏的收缩力增大。
调节湿度秋季的空气
都很干燥,秋分瑟瑟,吹走了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在这个季节中,我们有时会感觉口干舌燥的症状,而且皮肤还很容易干裂。
所以我们在居住的地方一定要保持室内的湿度,并且多喝一些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
中药调护根据秋季的特点,可适当服用一些维生素类制剂。
另外,还可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进行保健,如西洋参、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胖大海等。
平素为阴虚体质的人,可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
如果出现皮肤与口角干燥、口舌生疮、咳嗽、毛发脱落等,即秋燥现象,可适当选服些滋阴润肺的补品或药粥。
如沙参、百合、银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适量煮粥,早晚服食,能起到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作用。
慎食瓜果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早起早睡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
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加强锻炼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调理脾胃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
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
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
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健康饮食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
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注意养阴秋季天气干燥,秋季养生要注意养阴。
秋天养阴:第一,要多喝水,以补充夏季丢失的水分。
第二,多接地气,秋季我们要多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公园,这都有助于养阴。
第三,避免大汗淋漓。
汗出过多会损人体之阴,因此,秋季锻炼要适度。
适时进补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
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提倡食补。
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
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预防秋燥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
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
预防秋乏俗语说的好春困秋乏。
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
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
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预防感冒秋季带来了大量的冷空气,一些体制较弱的人就会被寒气所侵,引起感冒发烧等症状。
秋季是一个生病高峰期,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好自身的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和孩子,在感觉有些冷意之后一定要增加衣服,防止感冒。
秋季饮食养生小常识1.要注意防止热能过剩,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2.中医称宜食麻以润其燥。
首先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应当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绿叶菜、苹果、香蕉等。
另外,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
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发功用的辛香气味食物,如芹菜。
3.由夏到秋,气温下降,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过于生冷,会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所以饮食上有秋宜温的主张,也就是说秋天应当避免光吃些凉和性寒的食物,应当多吃一些温性食物。
4.燥症主要靠预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
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
5.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佳,秋燥易伤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同时可适当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6.秋时节,气温还比较高,相对比较干燥,进补也应以清补为主。
总结:秋季是一个生病的高峰期,所以在秋季之中,
我们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养生。
不要认为养生工作只是那些病患者或者老年人才应该做的,我们健康的人都不需要,那就不错特错了。
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注意生活中的养生,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