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浪漫中钟跃民的人生价值追寻
背着菜刀的诗人

钟跃民——血色中的浪漫,背着菜刀的诗人青年时期的他是放荡不羁的,流露出来的更多的是流氓气质,这是一个时代使然,在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曾经辉煌过的红卫兵,他们是六十年代末的叛逆者,他们轻视主流文化,原本严肃无比的广播语言成为他们调侃的对象,于是他们同时也是具有深刻思想的人,成为了“背着菜刀的诗人”。
文化大革命压抑了大多数人的人性,而对于钟跃民们来说,这是他们的天堂,他们彻底自由了,完全摆脱了学校,父母的制约,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
对于出生与否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的人生道路是被选择好了的,其实谁又不是如此呢?他应该做个乖孩子,应该好好学习~~~~但他又是不安分的,文化大革命为他提供了契机,是他完全自由的开始。
经过知青,部队生活,中年时期的钟跃民成熟了,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关心身边的人,但他依然是一个不会安于现状的人,支撑他生命的原动力是“在路上”的感觉,他不会为任何人停下来,而停下来的钟跃民也毫无生命力可言!“在路上”的钟跃民生命是一个过程。
对于钟跃民而言,无论是特种兵部队的生活,还是摆摊卖煎饼,当大公司经理,开出租车,去塔克拉玛干,这都是一种体验,他追求的也就是这个过程。
所以,他会兴致勃勃地带领知青们出门要饭,他会饶有兴趣地坐牢,把这作为一种人生的有趣的体验。
他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每一刻都变换着新花样,他不会停下来,任何人想抓住他都是徒劳的。
周晓白强烈的占有欲和支配欲使她更快的失去了他,她让他感到可怕,他承担不起一个将自己一生托付给他的一个女人的深刻的爱。
或者说,他不想承担,不想为任何一个人停下来,就像他不会为父亲去当兵,不会为周晓白结婚,不会为高玥安心经营餐厅。
但钟跃民有绝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游戏人间是他的生活方式,玩是他的生活理念,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一个真正为自己活的人,是一个让女人只能欣赏而不能爱的男人。
他只会是一个好情人,绝不会成为一个好老公。
秦岭之于钟跃民相比周晓白,秦岭是聪明的。
《血色浪漫》观后感

《血色浪漫》观后感幽默精彩的台词,才貌双全的明星,活泼严肃的军旅生活……使得由梁都编剧、刘烨与孙俪主演的《血色浪漫》成为时下最值得期待的电视剧之一。
但我个人认为,真正打动人心、引人深思的却是主人公钟跃民所信奉的“在路上”的人生观。
这三个字貌似简单,实是字字千均,意蕴深远。
中国文化一直视哲学为生命的学问。
从哲学的思维来解读“在路上”,我们就会觉察到人生观不仅是对人生真理的认识与体会,而且是芸芸众生的人生困惑的解毒剂,甚至是享有盛名的现代生命哲学的精髓。
人生的话题很大,也很繁重,但它又是实实在在地蕴藏于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
生活是人生所有意义与价值的源泉。
离开了现实生活,“人生”就只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毫无意义。
正如黑格尔所说“真实的或者具体的通常就是个别”人生也只能由具体的人的言行举止来表征。
“自然世界”才能成为“人的世界”人的言行举止才被给予了意义与价值。
如是,我们才觉得世界是可亲可爱的,人生是“活泼泼的”。
这正是剧中的主人公钟跃民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并体味与享受它所带来的乐趣之因所在。
“在路上”意指人生只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制造的过程,一条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流”。
人生的每一个成就都宛如一朵稍众即逝的浪花,人士更多的精彩永远存在于下一次可能之中。
唯有通过这种不断地“虚无化”,充分地享受人生的过程,才能实现萨特所说的“存在”,钟跃民达到了这种境地。
而我们大家都免不了俗气,总是把过程与结果分割开来,把结果当作目的,视过程为痛苦,“学海无崖苦做舟”就是明证。
这种“二分法”不仅造成了对真实性命的误解,由于性命本来就是帕格森式的“绵延”,更有甚者,是助长了欲望的旺盛、功利心的增强。
当欲望未实现之时,我们感到苦楚、沮丧,实现了又觉得惆怅、空虚,人就像摆钟一样在苦楚与空虚之间来回摆动,人生之哀莫过如此。
事实上,人生有且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不管圣君贤相,还是凡夫俗子——都殊途同归地趋向死亡。
很多哲人都曾经说过,只有研究了死亡的思想才具有深刻性,才是真正的思想。
解读钟跃民

解读《血色浪漫》钟跃民《血色浪漫》一就让观众感受到了文革时期的气息,一群玩世不恭的的青年在文革时期显得是那么的顽,让观众抛弃了当今生活的浮躁、喧嚣、复杂、丑恶,铺面而来的是一种简单、朴素、艰苦而有意义的浓厚气息。
总的来说,钟跃民是一个理性的人,有责任心的人,具有领导者素质。
他从来不会长期专注于一件事,但如果认真起来专注于一件事,那么一定能成功搞定。
无论出于的处境,他总是在朋友之间比起是最乐观的,并从看似艰苦的处境中得到快乐,比如,知青下乡到陕北,在这里到处是黄土和荒凉的来让人孤独的气息,他却能找到快乐。
有时他有很有爱心很善良。
老实说,钟跃民的人生就是一个“游戏人生”,不甘于过一种生活的人,一个不安分的人,不注重结果,只要过程的人,看似自私的他却总是能招人爱。
育英学校的钟跃民钟跃民,义气贯穿于他的整个时期。
他可以为了朋友而不听周小白的再三劝阻,可以为了朋友挨刀子。
就是一个地皮流氓的形象。
在这里,张海洋、奎勇、黎援朝、袁军,这几个哥们儿认识了,在冰场上他以幽默的语言跟周小白搭上话了。
一副潇洒满布在乎的神态,加上甜蜜的语言、厚厚的脸皮,还真让周小白爱上了他,以至于甩不掉。
这个时期的钟跃民可谓是天不怕地不怕,还会风流倜傥、乐观外向的他还会到处招惹女孩。
说他理性诚实、有大将风度不为过,周小白把他最为未来结婚的对象带回家走程序规则时,他用清醒、理性的头脑诚实而负责的回答了周母“我不能保证我能娶她”,在回答周军长的问题时,更以朴实无华、诚实理性的回答赢得的军长的赞赏。
在大家都忙着参军时,他几个哥们儿也没有闲。
最终由于出身和关系问题没有走成。
张海洋和袁军走了,面对他俩的安慰,钟跃明并未感到嫉妒,反而是真诚的祝愿,希望大家都能混好。
周小白也要走了,虽然他们已经说好了的不送,但在火车站的时候周仍然希望他能不守这次的承诺,希望看到钟跃民。
就在开车的的那一刻,他出现了,望着站在车门口含泪的周小白,这时他仍然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笑容中带点点不舍的向周挥手。
读《血色浪漫》有感_心得体会

读《血色浪漫》有感
近期有了一些时间阅读了一本书《血色浪漫》,书中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迷茫,理性,冷静,随着钟跃民从学生时代到上山下乡,入伍当兵,退伍转业,特殊时期的批条商业,最后成了一家餐厅的老板,结局时他在可可西里和盗猎分子展开了战斗,一个电话打到了高钥那里,随着她的眼泪而落幕。
从跃民的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看书和看电视剧有两种不同的时空感,这种时空感的交错,让我也产生了一种从那个年代走来的心路历程。
这本书第一次读,电视剧却被我翻来覆去的看了很多次,每一次对人生的感悟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小说可能比电视剧带来了更强烈的感觉。
对于钟跃民而言,他的爱很纯粹,不要以爱的名义让对方失去原有的个性,因为这样的爱是毁灭性的。
它会毁灭人的个性,会让人的灵魂失去原有光彩,而使得人生黯淡。
一个现代的诗人,在纷乱的世界里高歌自己的信仰,沿着自己的路正步前行,这种在路上的感觉,让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澎湃的心绪,这种影子在我自己的身上也有很浓厚的画笔。
我很怀念九十年代,做为生活在三线建设的城市里,随着祖父辈们一起经历了这种很特别很特别的年代,父辈们只是踏踏实实的工作,感觉这就是人生的一辈子,但是我们和他们的人生观念有了极大的不同,这种阅读体验让我能回忆,回忆起小时候的不同的人们。
只是很遗憾家庭的纠纷不知道为什么就如同历史一般,定格在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我很讨厌这种感受,因为很糟糕,如同钟跃民的
选择一样,他在陕北那么苦难的日子都能从乐观主义的生活中找到继续的希望,我也如此。
乐观主义总是能从生活中找寻到某些意义,这种意义是支撑他继续生活的基石。
生活总是一把火,烤着你我。
评析小说《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形象

评析小说《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形象作者:王宇来源:《报刊荟萃(上)》2017年第05期摘要:《血色浪漫》是作家都梁在2001年创作完成的,并在2004年,由当红影星刘烨、孙俪等人主演同名电视剧,不管是小说《血色浪漫》还是电视剧《血色浪漫》,男主人公钟跃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更多的是对钟跃民生活方式的赞同,对钟跃民人生轨迹的钦佩,因而我们要更加深入的阅读小说《血色浪漫》,从而更加立体的认识钟跃民以及他所经历的时代。
关键词:血色浪漫;钟跃民;自由《血色浪漫》中钟跃民有很多种身份,在文革时期他是在北京四六九城出了名的“顽主”,后来国家号召上山下乡,他也成了一个有独立思想的知青,到了军队以后成了一名令很多人刮目相看的侦察营长,转业后更是从煎饼摊主到国企公司老总,从黑车出租车司机到饭馆老板,他的种种形象代表了一代人的人生走过的足迹,因而我们要客观、立体、正确的看待钟跃民的人物形象。
一、青春的起点,带刀的诗人在小说《血色浪漫》中都梁就交代了钟跃民等人的出生年龄,钟跃民和他的小伙伴们都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因而在“文革”时期正好赶上叛逆期,他们青春的起点就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渡过,他们青春的回忆也是从那个特殊的时期算起。
钟跃民虽然跟郑桐、袁军整天厮混在一起,溜冰、打架、拍婆子几乎是他们全部的生活,在自己父辈都因各种问题关进监狱或者隔离审查的时候,他们无法无天,似乎找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实际上钟跃民在这个时期已经表现出了特立独行,他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对事情的看法往往高于同龄人,他对艺术和生命的领悟也完全超出了他的年龄范围,当他在音乐声中讲到自己的感受时,周晓白彻底被他打动,他不但俘获了周晓白的芳心,也对那个时代做了做好的注解,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血色的浪漫成了他们人生中最美丽的回忆。
二、上山下乡的青年,孤独自由的吟者由于家庭和父辈的问题,钟跃民像很多同龄人一样上山下乡,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历程,尽管这个时间并不长,但足以让他追忆多年,而他在知青的岁月中的种种表现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浅析《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形象

学科分类号_____750_______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题目浅析都梁《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形象姓名余浩学号 11510085院(系)语言文学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黄岚2014年12 月12 日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一、钟跃民的友情 (2)(一)、与战友的友情 (3)(二)、与李奎勇的友情 (3)(三)、与知青的友情 (3)二、钟跃民的爱情 (4)(一)、与周晓白的爱情 (4)(二)、与秦岭的爱情 (4)(三)、与高玥的爱情 (4)三、钟跃民的性格 (5)(一)、乐观旷达 (5)(二)、永不驻足 (6)(三)、坚强倔强 (6)(四)、诗人气质 (7)四、钟跃民的性格成因 (7)五、结语 (9)参考文献 (9)Abstract (10)Key Words (10)浅析都梁《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形象摘要:《血色浪漫》是当代作家都梁先生创作的一步小说,这部小说的写作背景是从文化大革一直到改革开放的中国。
写了五十年代初出生几个人的成长故事。
里面的男主人公钟跃民,是一个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人物。
本文从钟跃民的友情、爱情、性格和他的性格成因四个方面对钟跃民的形象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钟跃民的形象,了解那一段历史,学习钟跃民身上一些优秀的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特别是他为人的豪爽义气以及不断挑战、不断进步、永远都“在路上”的积极心态。
关键词:血色浪漫;钟跃民;豪爽义气;在路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代人的青春挥洒在武斗与呐喊声中,那是她们最阳光灿烂的日子,却也是他们最挥霍的年龄。
他们的浪漫在血色黄昏中迷茫成昨昨日的记忆,读者在他们的故事中波动,却发现,青春不过是一场绽放到几只却结束的太仓促的事。
钟跃民绝对给每个读者都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仗义、豪爽、聪明大胆、身手矫健……正因如此,他也收获了他的友情、爱情和事业。
一、钟跃民的友情:钟跃民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仗义,他讲义气,是可以在患难中把一张烧饼掰成两瓣分给朋友的那种人,这是促成他成功的最大的一个优点。
《血色浪漫》

《血色浪漫》读后感血色浪漫,作者为我们勾勒了在文化大革命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群烂漫的年轻人的放浪形骸的画面,残酷而又激越的青春,纯真而又浪漫的岁月。
在那没有炮火的年代,一代青春挥洒在武斗与呐喊声中,这就是他们阳光灿烂的日子。
他们的浪漫在血色昏黄中弥漫成昨日的记忆。
我们在他们的故事中心随波而动,却发现青春不过是一场绽放到极致而又结束的太仓促的事。
文中主人公钟跃民在追求自己的生活节奏的同时而又演奏着血
色与浪漫的青春,体验和享受着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带来的酸甜苦辣,展开一幕幕传奇而又生动充满张力的生活画卷,并在为下一次的改变筹划着,准备着。
尝试着去体验并随之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改变”二字,往往都是言易行难,得有多大的勇气和魄力?当然,还有坚持,我们无从丈量,犹如南磬之竹难以计数。
现实中的我们就如钟跃民的那句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
我们上路吧!因此趁我们现在还年轻为我们的梦想而竭尽全力,为我们的人生留下一段美好而又骄傲的回忆!。
钟跃民:《血色浪漫》中的“游侠”

钟跃民:《血色浪漫》中的“游侠”朱茂程【摘要】《血色浪漫》是都梁的一部优秀作品,文中主角钟跃民经历了当代中国历史,有着和社会时代紧密联系的人生经历.他的行为契合着中国传统游侠的各种基本特征,始终都在证明着一种桀骜不驯的自由精神,展现出一种现代意义的游侠色彩.该文从游侠这一特殊群体的形象特征及其文学意义出发,分析钟跃民这个人物形象,通过其身上所表现出的中国传统游侠特征,揭示出其自由精神对于现代人关于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深层意义.【期刊名称】《集宁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5)004【总页数】6页(P11-16)【关键词】血色浪漫;钟跃民;游侠形象;自由【作者】朱茂程【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47《血色浪漫》讲述了主角钟跃民几十年的人生经历——“顽主”、知青、参军、下海经商等,塑造了钟跃民这个另类的人物形象,展示了钟跃民独特的个性特征和特立独行的精神追求,“是至今为止文学中前所未有的人物,他经历了当代中国的历史,始终是时代漩涡的边缘上一个特立独行的细节”①。
钟跃民的人生经历和行为特征契合着游侠的各种形象特征,展现出一种现代意义的游侠色彩。
我们可以从游侠这一特殊群体的形象特征及其文学意义出发,通过探析《血色浪漫》中钟跃民身上所表现出的中国传统游侠特征及自由精神,解读“自由”这一人类内心本能的特性作为支撑人类精神家园的重要力量的价值和意义。
为什么要把钟跃民这一现代文学人物与中国古典的游侠形象联系起来呢?要了解钟跃民与游侠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那我们就必须得对“游侠”这个群体的形象特征以及这一群体在文学创作史上产生了什么样影响及意义有所了解。
游侠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游侠的活动也经历了由活跃到沉寂的变迁,游侠也以不尽相同的形式与姿态出现。
现存的史籍中,最早提及到“侠”这一名称并对其作出论断的是《韩非子》,韩非在该书的《五蠹》篇中说“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血色浪漫读后感

《血色浪漫》读后感人为什么活,人要怎么活?——这是我读完这本书首先思考的问题。
《血色浪漫》,作者都梁为我们勾勒了在文化大革命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群年轻人,钟跃民、袁军、张海洋、李奎勇、郑桐……文革以前,他们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学生,而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们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虽然80后的我们不太能理解那个特定环境下成长的他们,但是“钟跃民”那种“在路上”的人生观还是真切的震撼了我。
回想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为了活着而活着。
出生读书上大学工作结婚,直线发展,日复一日,忙忙碌碌,求权求利求财富。
我已经能想象出自己今后的生活,还是日复一日的不停重复,在这种想法之下,枯燥、乏味感早已将我淹没。
看看钟跃民,他年轻时是北京出了名的顽主,仗义幽默,大胆有才。
他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对生活充满激情。
他把人生看成是一段又一段过程的集合体:下乡插队,参军打仗,当个体户卖煎饼,在大公司当经理,开出租,坐牢,开饭馆儿等等。
令人佩服的是他无论富贵还是贫贱,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都会认真、投入的生活,热情的扮演当下的职业角色,并充分享受其中的过程和乐趣。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作者梁都是否在引领我们思考——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你既可以选择努力的适应这个社会,也可以体验人生各种不同经历的过程,在得到和失去之间,将结果带来的快乐与痛苦,看成是“在路上”过程中的一种体验;于是,我们可能不会那么患得患失,可能不会那么委曲求全。
那么我们可以活的更洒脱,更自我,更单纯,更快乐。
朝着我们早已压抑而被遗忘的梦想潇洒前行。
正如钟跃民自己所说的:“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
功能科赵媛。
电视剧《血色浪漫》赏析

电视剧《血色浪漫》赏析鹿媛媛财经新闻 2009060102018电视剧《血色浪漫》是一部国产的爱情伦理片。
浪漫的人生,怒放的爱情,是这部电视剧要表达的两个关键部分。
以钟跃民为代表的年轻人,他们叛逆,他们“拔份儿”,他们游戏着伤害着别人同时又伤害着自己……在那个突兀的年代,一代人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这样匆匆而过,时代留给他们的,是磨难,是坎坷,同时也是不为人知的精彩。
他们插队,他们参军,他们要饭,他们流浪,不论出现在什么地点,钟跃民以及他的兄弟们都将生命绚烂到极点。
在青春年华,他们为了自己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在各自的轨道上奋斗着。
这部剧的一大看点就是它的对白。
作为观众,我在看《血色浪漫》时,不舍得错过每一句话,这比起那种去了趟洗手间回来接着看毫不受影响的影视剧来说,确有过人之处。
恰如写诗,每一字都不能轻易落笔,影视剧也一样,任何一句对白都应很好地担负起表达剧情、烘托人物性格、凸显主题的责任。
该剧无数的对白,简练、精彩、机警、幽默,富于逻辑性、哲理性,话题涉及社会人生的各个层面,诱人咀嚼。
譬如在秦岭所居的别墅里,钟跃民、秦岭、叶楚良发生冲突,钟跃民离去后,秦岭与叶楚良间的那场对话,一个“包二奶”的尴尬话题却谈出了具有逻辑性的一种深度,让读者窥见了秦岭的缜密思考;譬如秦岭约见周小白那场戏,两个同时钟情于钟跃民的女人的对话简洁、明快、机智、深刻,富辞令味道,既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性格,又折射出相当深的哲理;譬如周小白在煎饼摊上与高玥的那场单独对话,其气氛、其节奏、其简练、其精到,堪称妙语经典。
《血色浪漫》之所以深受广大观众喜欢,还得益于人物性格的大胆刻画与塑造。
一部电视剧,如果不能让剧中人物立体化,那就意味着它还没有登上戏剧创作的第一层台阶。
常见一些影视剧,刻意模拟真实生活,导致人物没有所谓的性格。
人物性格模糊不清,则电视剧给人的感觉便是平庸、沉闷,枯燥的。
《血色浪漫》对人物性格进行了大胆画,为追求人物性格鲜明的效果不惜以如剧名所示的浪漫手法对人物加以勾勒,使人物立了起来、活了起来。
《血色浪漫》读后感

读《血色浪漫》有感这个长假读了都梁写的长篇小说《血色浪漫》。
觉得这是少有的好作品,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她的。
凯鲁亚克说: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
以上这段话很好地表达了作者通过这部作品想表达的主要思想。
故事的主人公钟跃民说: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生命是一种过程,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过程设计得很有趣,这种过程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是由一连串的体验所组成。
这最初的体验属于生命中最纯粹、最美好的那一部分,它意味着梦想、勇气、新奇、刺激和执着。
但很多时候,还伴随着恐惧、担忧、绝望、危险和残酷。
《血色浪漫》中有两个人物的形象让我感动不已。
一个是主人公钟跃民,还有一个就是秦岭,也可以说是钟跃民的知音、导师。
“老三届”钟跃民的人生角色多变。
这个出生于高干家庭的文革“老红卫兵”,从1968年开始在历史的罅隙中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打架、说黑话、拍婆子、听俄罗斯音乐、看灰皮书⋯⋯学校与家长的一元化强制教育在这时通通失效。
正是在这特殊的时代生活的启示下, 钟跃民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怎样的生活, 于是他走上了一条特立独行的人生路, 无论下乡讨饭、参军、卖煎饼, 当经理还是坐牢、开出租、走向可可西里当反偷猎队员, 他都兴高采烈地去做, 创造型性地去迎接, 那唯一的理由就是他内心独立自由的强烈呼唤, 他所追求的自由不是离群索居, 而是平等, 独立, 即不依附于什么, 无论他的身体还是灵魂都是出于无依附的自由状态。
用北京的老话形容他就是一个玩主,和他那个六十年代中的许多青年人一样,他只是每天闲晃悠于老北京城中众多玩主中的一个。
在那个闹哄哄的年代里,他们骨子里流淌的血都是沸腾的,萌动着莫名的冲动。
尽管钟跃民、管桐的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隔离审查了,但他们还是想着法子争取到了去陕北的名额。
于是北京城里有名的玩主开始了他新的上路,将他的玩世不恭带去了边远的山沟中。
在路上——读《血色浪漫》有感

在路上——读《血色浪漫》有感“秦岭,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生命是一种过程,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过程设计得很有趣,这种过程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是由一串连最初的体验所组成,初体验属于生命中最纯粹最美好的那一部分,它意味着梦想、勇气、新奇、刺激和执著……但很多时候,初体验往往还伴随着恐惧、担忧、绝望和危险,初体验是残酷的。
我很喜欢体验这个词,因为我是个更看重过程的人。
”这是《血色浪漫》里一段对白,在接近结尾处总结着主人公钟跃民的一生——在路上。
钟跃民的人生轨迹并不与同时代的大多数人有较大的出入——钟跃民也悉数经历了闹文革、上山下乡当知青、参军、复员、改革开放后干个体、在公司任职等等事件,只不过,作为一个算是“出类拔萃”的人,在每一个事件的过程中,钟跃民都要做得比同时代的大多数人要成功、风光地多——甚至连蹲班房都比一般犯人蹲地卓越。
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钟跃民在文革里潇洒地当着顽主,大胆地打架,前呼后拥地享受、侠义赤胆地珍惜着哥们情义,还成功地“拍着婆子”,精彩地打发着那一段常人难以忍受的蹉跎岁月,在陕北插队时苦中作乐,着迷于陕北信天游,且不失时机地陷入爱情享受爱情,没有浪费一秒时间,抓住机会圆了参军梦后在部队上又结交了患难与共的兄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屡次表现优异,官至特种兵大队长,转业后又进入名企高层,业绩卓越……即便用社会上世俗的观点来衡量钟跃民,钟跃民的人生也绝对是精彩有余的。
然而,这不是钟跃民的人生价值。
故事的结尾,钟跃民放下经营的饭馆去沙漠寻找楼兰古国,却因偶然的机会留在青海加入了当地警察,保护藏羚羊……钟跃民是一杆理想主义的旗帜。
他的人生,永远带着热切,奔波在探索自我边界的路上。
他全身心投入到每一阶段生活中,无论是讨饭、卖煎饼还是当军官、经理。
他,无所谓,只在过程中寻找乐趣、享受过程,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在路上——其实是种心态,永远乐观,永远积极,永远探索,将个人得失抛开,只看路边风景,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自由而孤寂的灵魂舞者——评析《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形象

自由而孤寂的灵魂舞者——评析《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形
象
段江
【期刊名称】《文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1)004
【摘要】<血色浪漫>是都梁的一部优秀作品,讲述了钟跃民、郑桐、周晓白、秦岭等一批青年人独特的和社会时代相联系的人生经历.文章从钟跃民形象分析着手,通过其人生经历来揭示其独特的具有"血色浪漫"特征的个性和精神追求.
【总页数】4页(P48-51)
【作者】段江
【作者单位】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文山,6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5
【相关文献】
1.《血色浪漫》之钟跃民——过程重于结果的独立自由之旅 [J], 戴炳丽
2.当代人爱情心理的映现与折射--浅析《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形象 [J], 罗振军
3.陕北民歌之于《血色浪漫》——浅析陕北民歌在《血色浪漫》中的作用 [J], 祁丽丽
4.钟跃民:《血色浪漫》中的“游侠” [J], 朱茂程;
5.钟跃民:《血色浪漫》中的“游侠” [J], 朱茂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血色浪漫》中钟跃民形象(1)

分析《血色浪漫》中钟跃民形象前言《血色浪漫》是何其的令我着迷,我无法表达清楚。
“没有炮火的年代,一代人的青春挥洒在武斗与呐喊声中,这是他们阳光灿烂的日子,却也是他们最挥霍的年龄。
理想在腐烂。
他们的浪漫在血色昏黄中弥漫成昨日的记忆,我们在他们的故事中心随波动,却发现,青春不过是一场绽放到极致却结束得太仓促的事。
”①钟跃民、袁军、郑桐、张海洋、李奎勇、宁伟,周晓白,秦岭,高玥,吴满囤;这些年轻人,用他们的潇洒而热血情怀,泼洒了一片血色浪漫。
很多评论认为钟跃民一直在追求一种逃避现实的自由,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我们不能简单的否决或者完全批判这个人物形象,相反,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人生意义的东西。
钟跃民一直在追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勇于追求并实现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活出自己精彩的浪漫人生。
他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没有未来的人,他的人生一直在变动,他不是个安分的人,总是追求新鲜与刺激,一种生活过腻了就会去过另一种生活,什么都没有定数,爱情也同样如此。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
”②1.钟跃民的生活环境“文革”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似乎来去匆匆。
可是,它激起的涟漪,不会消失,而是时时波动着,延伸至生活深处,延伸到许多人的精神世界。
文革期间青年的思想探索是艰险的,甚至是带血的历程。
小说的大背景是苏联和捷克的翻脸、马丁①都梁.血色浪漫[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P1的遇刺、浪漫的法国青年的五月风暴。
似乎世界都成了68年多事之秋的温床了。
钟跃民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环境下生长,不能不说环境对他的影响的深远。
身处北京——这个政治前沿的的首都,钟跃民的性格打上了这个环境的烙印。
这样的背景下,走出来的小说的主人公是北京街头一群有文化的极酷的“顽主”形象,他们像一群中了魔的红流,在那个时代的浪潮中翻滚。
“文革以前,他们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文革开始了,他们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血色浪漫》之我看钟跃民

<<血色浪漫>>赏析之我看仲跃民<<血色浪漫>>中的主人翁仲跃民,虽不是作者刻意表彰的优秀的完美主人公形象,但他身上总有些令人心灵为之震撼的东西,换言之,你不得不佩服他.年少时,他曾当过街上的小混混,舞刀弄斧打架第一.他有着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价值理想。
在他看来,人生最重要的是体验,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他那张扬的个性注定了他一生中大起大落的命运,当过小流氓,知青下乡,街头讨饭,高级军官,卖煎饼,当经理,做饭店老板成为个体户,扮演众多的角色使他一直有一种“在路上”的感觉。
在爱情方面,他这种“在路上”的感觉体现的尤为明显,他希冀爱情,但总不会考虑结果。
他不想结婚生子过常人的生活,注定他不会给女人安全感。
倘若一个女人疯狂的爱上他并主动将自己的一生交给他的时候,他肯定认为此女有病,自己也会吓得敬而远之。
他心里明白,自己属于终生流浪的那种人,过一天算一天,暂不说这种人生态度是否可取,但我不得不佩服他这种明确而鲜明的人生态度,是任何强权所不能改变的了的。
其实,人生算得了什么,不就是一次游戏结束了接踵而来的是一次次新的游戏,而游戏规则是对人类生命本质的体验,区别就在于有的人一辈子可能执着于一个游戏,而有的人则很快转变角色投入新的游戏中,而钟跃民属于后者。
直到一个人躺下去了,那么他的游戏才会真正结束,也许这就是人生。
对于爱情,情感于他是起不了大作用的,他的理智驾驭情感远远超越了常人的想象力。
他那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态度,虽显得自私,但实质也是一种明智的择决。
即使许多女人为他要死要活,他也不会因此而动摇自己的爱情观,于爱情他很坦然,没有虚伪,干脆利落。
正如他那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他绝不会被爱情所束缚,依旧我行我素,保持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然而,我最欣赏的当然还是那种好似与生俱来的哥们义气,那种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豪壮气概。
于朋友,他只讲义气,不讲原则,这种义气倒与我的父亲有几分相似,而我无形之中也受了点影响。
自由而孤寂的灵魂舞者_评析_血色浪漫_中的钟跃民形象

第21卷 第4期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 l 21 No 42008年12月J OURNAL OF WENS HAN TEAC H ERS COLLEGEDec 2008自由而孤寂的灵魂舞者评析!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形象段 江(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文山663000)[收稿日期]2008-09-11[作者简介]段 江(1974-),男,云南广南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和大学语文的教学和研究。
[摘要]!血色浪漫∀是都梁的一部优秀作品,讲述了钟跃民、郑桐、周晓白、秦岭等一批青年人独特的和社会时代相联系的人生经历。
文章从钟跃民形象分析着手,通过其人生经历来揭示其独特的具有#血色浪漫∃特征的个性和精神追求。
[关键词]钟跃民;自由;情爱;孤寂[中图分类号] I 207 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303(2008)04-0048-04 !血色浪漫∀是都梁继!亮剑∀之后又一部轰动一时的代表作品。
作品讲述了一批#老三届∃几十年的人生经历 当#顽主∃、当知青、参军、下海经商等,他们一同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青春岁月,经历了社会时代所带来的欢乐、痛苦、烦恼、忧愁,收获了珍贵的亲情、爱情和友情。
同时他们也从幼稚走向了成熟,从单纯走向了深沉。
特别是小说塑造了钟跃民这个另类的人物形象,展示了钟跃民#在路上∃的个性特征和特立独行的精神追求,成为这一代人的典型代表。
一、#血色浪漫∃的个性和精神追求钟跃民是一个独特而另类的人物,是那个特殊的社会时代所造就的。
他身上具有一种充满#血色浪漫∃的独特魅力,一种融入了鲜血和浪漫的个性和精神追求。
所谓#血色∃,是指钟跃民经历了这一代人所能遇到的所有苦难生活和承受社会时代以及个人所带来的沉重的心灵创伤。
钟跃民他们这一代人属于#老三届∃(是指那些在1968年毕业的1966、1967、1968届的高中和初中学生),他们在青春时期经历了混乱的#文革∃,在享受因暴力而产生的快感和激情的同时还承受心灵沉重的创伤;因家庭出身和父母的问题,被社会时代所抛弃,送到荒凉闭塞、生存环境恶劣的边远之地当知青,饱受了生活的艰难和辛劳;#文革∃结束后,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又因没有必要的文化知识,无一技之长,在社会的底层艰难地挣扎着,为一家老小的生存而费心费力,甚至丧失自尊的苟活。
对电视剧《血色浪漫》人物形象艺术分析

对电视剧《血色浪漫》人物形象的艺术分析摘要:本文以电视剧《血色浪漫》为研究客体,由于电视剧艺术包括很多方面,本文主要对剧中塑造的钟跃民这一人物形象,从对白、动作和叙事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艺术分析,从而揭示出他的性格特点以及论述他所能带给我们的一些思考,并指出《血色浪漫》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关键词:电视剧血色浪漫人物艺术思想电视剧离不开剧本创作,所以它与文学是相通的,但是电视剧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而存在,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
电视剧艺术是以逼真的声音、画面震撼观众,通过影像空间的展开完成意义的表达,诉诸观众试听感官,让观众从震撼的感动中接受文本的意义传达。
影像极易使观众进入一种感同身受的无间离接受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吸收创作主体借文本发送的情感信息和审美意义。
电视剧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以影像传达创作者对世界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意义。
[1]所以,改编自都梁同名小说的电视剧《血色浪漫》所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比起小说有其独特性所在。
就电视剧《血色浪漫》而言,它最大的艺术特色就在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游戏人生的主人公钟跃民,这是立体的、多侧面性格的人物形象。
钟跃民身上散发着复杂与迷人的气质,吸引着观众逐渐接近他、了解他并且欣赏他。
值得一提的是,钟跃民这一角色是由著名影星刘烨饰演,刘烨在剧中对这一角色做出了近乎完美的演绎与阐释,符合大多数观众的审美理想。
下面将从电视剧人物语言、动作、叙事策略这几个方面来进行人物形象的艺术分析,探讨人物背后深层的思想意义和文化价值。
一、对白由于电视剧艺术主要借助于声音和画面来实现,所以人物对白就显得非常重要。
对白,也称对话,指剧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角色用于交流的话语,它是人物语言的主体。
影视剧中,对白是对口语的提纯,它不是机械地一问一答,而是能动的连锁反应,是说话者情感的碰撞和思想的交锋。
创作实践表明,能否为每一个人物找到最能显示其性格,并且符合特定戏剧情景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已经成为一部电视剧是否能够成功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血色浪漫读后感

血色浪漫谁说鲜血和浪漫无法统一?这就叫血色浪漫,钟跃民,一个背着菜刀的诗人……那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父母都是高官和将军,他们曾是满怀激情的红卫兵战士,但是到了1968年,这个群体正在残酷的青春中茫然游荡,他们穿着家里箱子底儿翻出来的将校呢军服,在北京的街头成群呼啸,他们身怀利器,随时为微不足道的理由大打出手,他们拍“婆子”,看白皮书或灰皮书,他们有自己的仪式、礼俗和黑话,在革命的废墟上,一群独特的青少年文化蔚然形成,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周杰伦。
钟跃民:他的青春是在一个血腥而混乱的年代,初看时他给人的印象是,一张铁嘴,一口三寸不烂之舌,海说胡侃,极尽损人之能事,但慢慢的你会发现这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艺术。
他的生命可以说是一段传奇,有他在的地方,永远不会让人觉得无聊,即使是在贫困苦难到你无法想象的插队的陕北,他总有办法苦中作乐,让生活变成一种有趣的体验。
当他进入部队,他开始慢慢成熟,他身上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魅力,让人喜欢和让人信服,总之是几年的军人生涯让他成长为一个更加出色的男人。
但我丝毫不怀疑就算他不经历军队,他也会一样出色,他的人生同样精彩,因为他是钟跃民,那是他骨子里的东西。
周晓白:出身于典型的军人世家,父亲是中将,哥哥们是少将,她这个最小的女儿军衔也最低,肩章上是两杠四星的大校军衔。
她是钟跃民的初恋,我没爱过,无法想到一个女子对男子究竟可以钟情到何种地步,难怪古语有云:“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不过老话总是逃不过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算可以求同存异,但两个丝毫没有共同点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在一起的。
周晓白是将门之后,又是家里的乖乖女,她的一生是一出世就已经铺垫好的,而钟跃民是永远不甘寂寞与平庸的,他的人生是游戏组成的。
郑桐:比之钟跃民多些文人气,多些理性,少些激情和灵性。
袁军:比之钟跃民多些鲁莽,少些思想。
秦岭:钟跃民最深爱的女人,生活的随性洒脱,不受拘束,是在那种社会下的一朵奇葩,虽然没能和钟跃民在一起,焉知这不是最好的结果,让他们永远有一种“在路上”的感觉也许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色浪漫》中钟跃民的人生价值追寻摘要在中国,有一个动荡的时期,在这样动荡的时期中,仍然有一种人,坚持着自我,勇敢的追求自由,敢爱敢恨的,精彩的活着。
《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代表。
钟跃民在父亲坚韧性格的影响下,也成为了一个坚强,乐观的人;在做知青时候,这个“纨绔子弟”亲眼见到、亲身体会到了贫民的苦难;在军营的时候,他学会了扎扎实实的本领,并把自己爱打抱不平的性格发挥到极致,但本可以升官高就的他,却选择了复原,这个年轻人自由,放荡不羁的性子在复原后又完全的苏醒。
在爱情上,他被看做是个“情场老手”,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却无比渴望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爱情;在友情上,他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他的友情观可以用一个“义”字概括。
他像风流倜傥的柳永,又像桃园结义的兄弟。
钟跃民的一生,都在精彩,充实地追寻着他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血色浪漫,钟跃民,自由,执着第一章钟跃民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经历高干子弟无非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出类拔萃,子承父业,有的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纨绔子弟”,不学无术,整日的街上游荡,惹了事情也不用担心,因为总是有一个万能的父亲出面解决,但终究成不了大器。
钟跃民却是个怪胎,他在骨子里既有着诗人的艺术细胞,但也装着“小痞子”的“坏水”,一路高唱着要自由,要精彩,旁若无人的存在着。
1.1钟跃民的家庭影响钟跃民的父亲是经历过战争,地位崇高的大司令,俗话说“虎父无犬子”,钟跃民的身上也颇有一种领袖风范。
但他的父亲却并不是像《亮剑》中的李云龙,只会行军打仗,玩不了文学,他的父亲也曾是一介书生,所以钟跃民算得上是书香门第和将门之后的结合,这种气质深深影响着钟跃民,既有着一股书香气,又有着一种侠肝义胆的气质。
这一点在钟跃民与袁军,和周破白三人一起听音乐的那一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看到的是这样的画面,先是俄罗斯风光的大背景,辽阔无垠的草原,绮丽的外高加索风光,波涛汹涌的伏尔加河,圆顶的东正大教堂,耳畔似乎又响起了那熟悉的俄罗斯民歌,那歌声忧郁而深邃,让人心里酸酸的,忍不住要流泪,一个幽静的湖泊,岸边是茂密的白桦林,深秋的白桦林色彩斑斓,秋风轻轻掠过,白桦林瑟瑟作响,小船在静静的划动,桨声轻轻,水波荡漾,林中的夜莺在婉转的歌唱,此时,你心里没有悲伤,有的只是那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惆怅、、、、、、”这一段的文字从看似“吊儿郎当”的钟跃民嘴里说出来的时候,似乎带着一种轻轻的不可思议的感觉侵袭了读者和周晓白,于是读者和周晓白也就这样迷上了钟跃民这个充满魅力的人物。
但是钟跃民读的书与其父亲读的书又是有所区别的,他读在当时被划分为禁书的《红楼梦》,读西方小说,和哲学书籍,尤其西方的启蒙思想对钟跃民也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
众所周知法国的启蒙思想追求人权,追求个性的解放,追求自由的思想,反对禁欲主义,这无疑是对当时正值青春活力的钟跃民一种召唤,并对钟跃民之后的爱情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除了充满文艺细胞的钟跃民,他身上还有一种坚强的,侠义的气质。
钟跃民的父亲参加过战争,军人身上的热血同样也流淌在了钟跃民的身上,钟跃民的父亲曾经最他说,“世界上谁都不可靠,只有本领最可靠”,“人生一辈子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坎坷,一咬牙就过去了”,我想正是父亲的这种言传身教,以及母亲的早亡,和后来父亲被关押,这写都让钟跃民对生活有一种坚强,乐观的心态。
这一点,在他即将去陕北知青时候的片段中可以得到印证,钟跃民的朋友们都舍不得他,但是他却调侃着说,好玩的才刚开始。
去恶劣的环境中去做知青,可能会面临着饿死,病死等等一系列的风险,但是他却可以一笑置之,一句调侃,体现出钟跃民骨子里的勇敢,乐观和坚强。
至于侠义气质,小说中更是处处有体现,比如“处心积虑”的帮着小宁伟报仇,这与古代兄弟间一个人受欺负了,另一个人必然以牙还牙的帮着报仇一样,且不谈这种做法的正确与否,单单是钟跃民这个人的侠士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但钟跃民并不只有“勇”,他还很有情义,很懂得珍惜朋友,比如在陕北,钟跃民和李奎勇的对话。
钟跃民苦恼地说:“奎勇,我就不明白,咱们从小学到现在一直挺好的,怎么一说到家庭出身就总是谈不拢?你总是用一个旧社会穷人家孩子的眼光看我,好像我是地主家的少爷、、、、、、”钟跃民握住奎勇的手说:“奎勇,无论怎么样,咱们是朋友,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就算这个社会还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可你我之间永远是平等的,你记住我的话。
”钟跃民的独特个性的形成,来源于家庭,父亲的影响,母亲的早亡,以及父亲被关押。
这些都使得钟跃民身上既有真正的才学,又有着坚强,乐观,侠义的气质,这些闪光点都为钟跃民精彩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1.2钟跃民的成长经历所谓“血色”,是指钟跃民经历了这一代人所能遇到的所有苦难生活和承受社会时代以及个人所带来的沉重的心理创伤。
钟跃民属于“老三届”,他首先生活在一个比较优越家庭环境下,虽然他没有那种“纨绔子弟”的优越感和傲慢,但是不置可否的是,这种优越的条件的确在客观上的确对钟跃民放荡不羁的性格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为对比李奎勇来说,钟跃民“吃喝玩乐”的时候,李奎勇正在努力的照顾一家老小。
所以说,即使钟跃民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优越感或者傲慢的情绪,但是优越条件的确是钟跃民放荡性格的催化剂。
但是在青春期,他又经历了混乱的文化大革命,他变成了整日在街上游荡的小“痞子”,与一众好兄弟东拉西扯的惹惹小祸,“拍婆子”,与周晓白开始初恋,欢度着特殊历史时期下的青春。
在这个时期,青年时期的钟跃民帮着朋友报仇,两肋插刀,用着肚子里的“花花肠子”,进了警局还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毫发无伤的走出来,他享受着青春期的男孩应该经历的一切故事与情节,一切刺激与惊险。
另一方面,他的父亲被批斗了,他又承受着痛苦,这种快乐又痛苦的经历,帮助钟跃民形成了自己了人生观与价值观,他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与错的,但是他一个人又没办法改变这种现状,于是他只好享受着这个特殊时期能带给他的一切刺激和快乐。
也正是这种经历让钟跃民形成了洒脱的个性,以及一双能看洞察社会的眼睛。
在知青的那段时光里,钟跃民也许一开始心里是充满着期待的,因为未知总能给他带去快乐和刺激,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在贫穷的现实的一幕幕刺激下,钟跃民知道了原来在“尘世”的生活中,还有如此贫穷的存在。
在身体上来讲,钟跃民对于这种困难时很容易接受的,但是对于精神上来说,对他的刺激应该是很大的,经历过贫穷的人,总是能很容易变得善良,变得对得失看得更加风轻云淡了,这一点在后来他放弃了部队的挽留,而是去卖煎饼上,可以得到些许印证,若不是什么都看淡了,怎么会轻轻松松就可以放下身段去卖煎饼呢。
除此之外,在陕北的知青时光里,单调的生活是不可避免的,他在这里因为一个姑娘爱上了信天游,或者说,是因为豪迈的信天游爱上了一个姑娘。
这个姑娘叫秦岭,在单调枯燥的知青生活里,给钟跃民带去了一抹亮色。
参军的生活,钟跃民在一开始虽然仍然是有些顽劣气息,但是也因此结识了来自农村的好朋友满囤。
在逐渐习惯了军营生活之后,钟跃民优秀的基因,或者说他的潜能,在这里逐渐显露,被挖掘了出来。
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笑柄做到了班长,又从班长做到了更高的职位。
可以说参军后的钟跃民,变得更加的有魅力了,一个男人的血性味道。
但是钟跃民骨子里却不想生活就此“步入正轨”,他所追求的是新的刺激,新的挑战,更多的未知和挑战,所以他拒绝了部队的挽留,选择和一个复原的女兵高玥一起卖煎饼。
他并不去考虑这份工作是否丢人,只是考虑刺激与否,新鲜与否,与此同时,也与这名复原女兵高玥开始了第三段感情。
当然卖煎饼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尝试,很快就被警察没收了营业执照,此后他去了朋友的公司做过经理,做一切他没有尝试过的事情。
但是有一点不变的是,他依然以他的智慧洞察着身边的一切人和事物,他像一个局外人一样敏捷的处理着他所经历的一切事情,同时这些外表光鲜靓丽的工作并不能束缚住他的那颗追求自我的心。
所以最后,他选择了离开,去了可可西里,去尝试新的生活了。
至此,他对自我,对人生的价值追寻依然在路上。
第二章钟跃民的爱情与友情2.1 钟跃民的爱情钟跃民有三段恋情,初恋是周晓白。
周晓白,留着两根辫子戴红围脖的周晓白,站在北京白茫茫的冬季里,眼睛大而明亮,是很多年轻男性心中最喜欢的类型,难怪钟跃民初见周晓白就两眼发光,一扑而上了。
加上二十年里他对钟跃民一往情深,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后来钟跃民坚持拒绝,甚至不顾周晓白的感受,强把她退给张海洋。
这样一个好女孩,漂亮专一,有好家世好背景,钟跃民的选择自然招来很多的不理解,难免让人觉得这个家伙实在太不懂得珍惜了,甚至还带了点小流氓喜新厌旧的意思。
这个漂亮,又倔强的高干女儿,性格是带刺的。
在餐厅直白的质问樊城却对她没有任何表示的钟跃民,“你敢说你不爱我?!”那种语气和神态,张扬跋扈却又带点小可爱的的样子,如果站在她面前的是张海洋,或者任何喜欢她的男人面前,一定早就心悸了,但不幸的是,她面前的,恰恰是已经不爱她的钟跃民了。
但是真的是不爱了吗?也许不是,他爱眼前这个单纯,倔强的周晓白,只是周晓白传统的家庭,传统的父母,传统的周晓白,都让追求刺激,自由的钟跃民深深的担心自己并不能给她一个稳固的家庭和未来。
周晓白一心想让钟跃民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这一点上,倒是有一点点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意味。
但如果真的一点都不爱,周晓白在告诉钟跃民她要结婚的消息的时候,钟跃民也不会难过了。
第二段恋情是在陕北做知青时认识的秦岭。
秦岭这个名字很有意味,在地理学上,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正经过秦岭。
冬季时,秦岭山南山北山的气候就显出比较明显的差别,半边寒半边暖,而秦岭这个女人也是冰与火的组合。
她美丽,她有好歌喉,她带着文艺气息。
她在哪里都是一笔浓烈的色彩,他对中于民的感情真挚热辣,她说她愿意为钟跃民做任何事情,并且不需要,不屑于回报。
正是这种不同于其他女人的态度,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让钟跃民深深迷恋。
对于钟跃民的爱情经历来说,秦岭是一个难得的对手。
但是秦岭终究不是属于他的,两个太过相似的人终究是不会走到一起的。
秦岭对于钟跃民来说,也许就是胸口那颗“朱砂痣”,但是真正得到了,说不准也许就变成了墙上那一抹“蚊子血”。
高玥是钟跃民的第三个恋人。
钟跃民对高玥的感情,应该是在那个电话之后才开始的,他在街上打电话给高玥,带着哭腔,“周晓白嫁人了,秦岭跟人走了,你知道吗?、、、、、、”在他最孤独的时候,遇到了高玥,这个肯带在街上陪他卖煎饼的女孩子,愿意让他在自己餐厅做经理的女孩子,很自然的,尘埃落定后,他们的距离最近。
也是这个倔强的女人,爱上了就认死理,谁也别想做她的主。
但她和周晓白不同,她看钟跃民看得比周晓白清楚,所以尽管她她的最终理想也是和钟跃民结婚,但她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提出来,因为她知道钟跃民不想。
她有本事让钟跃民在和她相处的时候没有任何顾忌,感受到的永远都是轻松和愉快,所以钟跃民“躲”周晓白,却从不“躲”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