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43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文学论争与创作思潮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第二十四章 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分野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第二十四章  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分野

第二节 七月诗派
一、七月诗派概貌及诗学
七月诗派是围绕着胡风主编的《七月》、 《希望》杂志,以及“七月诗丛”、 “七 月文丛”等系列丛书,在艾青等人的影响 下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田间、 鲁藜、绿原、冀 、阿垅、孙钿、天蓝、邹 荻帆、杜谷、牛汉、化铁、彭 燕郊、方然、 贺敬之等,都是这个流派的重要诗人。
一、早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 名作,最初发表在1934年5月出版的左翼 文学刊物《春光》第1卷第3期上。
二、成熟时期
(一)北方组诗 (二)太阳组诗
三、艾青诗歌的成就
作为新诗史上的一位大诗人,艾青对 中国新诗的第一个历史贡献,是继承 “五 四”以来的新诗的爱国主义传统,应合着 时代和历史的需要,以土地意象为核心, 迅速通过自己的创作实绩建立起一个把个 人命运和民族命运有机地联结在一起的爱 国主义母题。
在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和有关文艺政 策的双重作用之下,解放区、国统区诗歌 分别沿着歌颂和讽刺两个基本方向并行发 展。前者歌颂解放区的革命政权及其革命 事业,诗体形式主要是民歌体叙事诗,代 表作是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后者讽 刺国统区的反动政权及其专制暴政,诗体 形式主要是政治讽刺诗,影响最大的是袁 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
二、七月派诗人
(一)田间 (二)邹荻帆和其他七月派诗人
第三节 西南联大诗人群
一、西南联大诗人群概貌
抗战之前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已经形成了 以上海《现代》杂志为中心的“现代”诗人群和 以北平各大学师生为主体的“前线诗人”群并存 的局面,前者依托于上海的近代都市文化,后者 依托于北平的校园文化,共同探索着中国新诗的 现代主义道路,促进了中国新诗的进步和繁荣。

最新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下 曹万生 著 (下) 第四十六章 20世纪90年代散文、戏剧、影视新课件

最新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下 曹万生 著 (下) 第四十六章 20世纪90年代散文、戏剧、影视新课件

肝肾亏损 脾肾阳虚
滋肾补肝 祛风胜湿
温补脾肾
蠲痹汤 固真汤
当归、牛膝、川断、杜仲、 狗脊、姜黄、仙灵脾、鹿 角胶、秦艽、独活、寄生、 羌活、防风、细辛、白芍、 黄芪
附子、 肉桂、人参、白术、 山药、茯苓、枣皮、当归、 熟地、杜仲
类别
治剂 代表方
药物
血瘀脉滞
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
身痛逐 瘀汤
桃红、红花、川芎、 归尾、威灵仙、黄 芪、桂枝、羌活、 独活、地龙
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 利湿下乳
祛风除湿 通络止痛
主治 筋骨痹痛 腰膝酸软
筋骨痹痛 腰膝酸软
风湿痹痛 水肿脚气
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 乳汁不下
性的世界”。 5 如何看待90年代女性散文以一种对女性私密题材的书写
来展现女性意识?
09.01.2021
10
6 谈谈你对评论界关于90年代报告文学批评“泛化” 的看法。
7 谈谈“第六代”导演电影作品中关于“成长”的 主题。
8 从王朔的小说创作看视觉文化语境中作家与影视 生产的关系。
9 以电视连续剧《渴望》的轰动效应谈谈八九十年 代电视剧的大众文化特征。
一、中医对风湿病的认识 1. 风湿病概念
中医将风、寒、湿等邪气所致病证称 为风湿病;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称为 痹证(或痹病)。前者为因,后者为果, 故一般通称风湿病。可见中医风湿病的学 术范畴与现代医学的风湿病概念相当。
2. 风湿病病因 (1)内因:气血阴阳→虚损
肝血不足→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肾精亏虚→骨痛骨软、腰膝无力 (2)外因:风寒湿热→经脉瘀阻 湿邪:肿胀重者→着痹 风邪:游走不定→行痹 寒邪:疼痛发绀→痛痹 热邪:灼热口渴→热痹
二、风湿病的分型论治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35章 繁荣期文学运动、理论批评与创作主潮_OK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35章 繁荣期文学运动、理论批评与创作主潮_OK
第三十五章 繁荣期文学运动、理论批 评与创作主潮
第一节 文学运动、理论与论争
一、第四次文代会
1979年10月,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在北京召开。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确立为新时期文艺的基本方向和政策。
大会的召开,是中国文学界的历史性转折。中国文联及包括中国作家协 会在内的全国性各专业文艺协会全面恢复活动。
中体现出存在主义主题 。如黄翔的《独唱》、《野兽》,赵振开的 《波动》 等。
“朦胧诗人”中的部分诗作延续了对存在主义主题的探索。典型的如 顾城的《远和近》。
80年代中期 ,知识分子内部出现分化,一部分开始在存在主义中找到 了个人精神的“家园”。而在这部分知识分子中,又存在不同的价值 取向。大致可以分为两支:追问终极存在的一支和关注当下生存的一支。 追问终极存在这一支可以分为两维:
评奖形式有五种:中国作家协会设立的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 省级设立的如山西的赵树理文学奖等;由已故作家命名的奖项,如冰心 散文奖、郭沫若散文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由媒体设立的文学奖,如 《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主办的“华语传媒文学大奖”;还有就 是一些企业出资举办的奖项。
2
三、文学研究方法论讨论及其意义
诗歌方面以“后朦胧”诗为代表。他们打出“反精英”、 “反崇高化”的旗号,对启蒙主义所代表的文化理想与原 则施以嘲弄,刻意平民化、庸众化,也表现出某种存在主 义倾向。
13
三、从美的人到丑的人:现代主义
“文化大革命”后文学的现代意识,最早可以追溯到六七 十年代的青年诗人食指和以芒克、多多等人为主的“白洋 淀诗群”。
新时期人性、人道主义重新崛起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人们迫切地需要恢复人的尊严,提高人的价值”成为痛 定思痛之后的必然选择。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2 1949-1976文学思潮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2 1949-1976文学思潮

五六十年代“中心作家” 五六十年代“中心作家”文化性格的新特征:
1.就作家的出身、生活经验、 1.就作家的出身、生活经验、作品取材的区域性而 就作家的出身 出现了从东南沿海向西北、中原的转移, 言,出现了从东南沿海向西北、中原的转移,文 学出现了从重视学识才情、 学出现了从重视学识才情、文人传统到重视政治 意识、社会政治生活经验的倾斜, 意识、社会政治生活经验的倾斜,从较多注意市 知识分子到重视农民生活的变化。 民、知识分子到重视农民生活的变化。 2.“中心作家” 2.“中心作家”大多把文学看作是服务于革命事业 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的一种独特的方式,作品表现出明确的目标感和 乐观精神。 乐观精神。 3.“中心作家”普遍学历不高,写作准备不足, 3.“中心作家”普遍学历不高,写作准备不足,生 活经验集中于农村、战争和革命运动, 活经验集中于农村、战争和革命运动,创作的持 续发展的能力不强。 续发展的能力不强。 4.“中心作家” 4.“中心作家”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收入与当时 的社会状况相比普遍较高。 的社会状况相比普遍较高。
在“双百”方针影响下出现的两股文学思潮: 双百”方针影响下出现的两股文学思潮 出现的两股文学思潮:
一、干预生活 小说: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小说: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李国文《改选》 李国文《改选》 诗歌:流沙河《草木篇》 郭小川《望星空》 诗歌:流沙河《草木篇》、郭小川《望星空》 戏剧:海默《洞箫横吹》 戏剧:海默《洞箫横吹》 二、 人道主义 小说:邓友梅《在悬崖上》 陆文夫《小巷深处》 小说:邓友梅《在悬崖上》、陆文夫《小巷深处》、 宗璞《红豆》 宗璞《红豆》 戏剧: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 岳野《同甘共苦》 戏剧: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岳野《同甘共苦》
三、建国初27年对外国文学遗产的接受 三、建国初27年对外国文学遗产的接受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习题库(现代文学部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习题库(现代文学部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习题库(现代文学部分)说明:本习题库分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四类,按所使用教材章节顺序编排。

与本课程考试试卷题型一致。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填空题1、1915年9月主编的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文学革命开始于年,以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一文为标志。

3、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的口号。

4、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

5、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

6、《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

7、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他在《新申报》上发表、、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8、1921年1月成立于的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9、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和。

10、文学研究会被称为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1、1921年7月成立于的,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12、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和。

、13、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14、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

15、语丝社成立于年,其主要成员有、、。

16、语丝社对中国现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7、成立于1925年的和,都是鲁迅发起和领导的。

18、台静农的的小说集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19、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其前身是。

20、湖畔诗社成立于年,其成员主要有、、、,他们以为特色。

21、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成立于年。

22、话剧在“五四”以前被称为或。

23、田汉1923年成立了,创办了。

24、学衡派年成立于,其代表人物有、、等。

25、甲寅派主要人物是,提倡读经、维护封建性教育。

二、名词解释1.人的文学2.文学研究会3.创造社4.新月诗派5.语丝社6.湖畔诗社7.南国社8.学衡派9.甲寅派三、简答题1.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与意义。

2.简析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

3.简析创造社的文艺思想。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46章1节 90年代散文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46章1节 90年代散文
张先生笔下的旧文人,如《胡博士》、《刘半农》、《梁 漱溟》、《孙楷第》、《诗人南星》、《李朝瑞》,等等 ,都各具特点,描写手法截然不同,有的用快笔勾勒,有 的以淡彩轻敷,有的精雕细琢渐开点睛之笔,有的一蹴而 就顿显庖丁神功,有的如江河大潮喷涌渲泻不但有《由吴起起的东拉西扯》、《读<汉 书·苏武传>》、《<洛阳伽蓝记>里的一点牢骚》、《汉学与轻信》、 《有关史论的杂想》等以读书为篇名的,还有大量的是由作者所思、所 想、所感、所悟而引发的作品,如《自嘲》、《临渊而不羡鱼》、《关 于受礼》、《犊车驴背》等。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46章1节 90年代散文
二、余秋雨、张中行的散文
1、概述: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 出现了 “学者散文”或“大散文”的形态。
这些散文拓展了散文创作的领域,开阔了作者表 现和思考的疆域。一大批具有深厚学术修养和人 生阅历的学者介入散文,加重了散文的知识品位 和文化分量,显示了人文知识分子关注现实问题 和参与现实文化的“民间情怀”。
3.4 张中行散文行文活泼,或从一首古诗、一则典故入手,谈古论今, 指西道东;或呼唤科学、民主精神,鞭挞封建专制;或批评假药、假酒 、假文凭,反对假话;婉如一幅幅世象漫画,把人间的各种嘴脸暴露无 遗。冷静的评述来表现出一种生活的哲思和审美情趣,也向读者展现了 他的学识和人生态度,具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张中行的文化随笔尤为 突出的一个优点即是行文较为活泼,少了一般言理散文的学究气。
生死,“是生存,还是毁灭”这个人类的终极命题当初其 实是作为一个非常具体的现实问题被推到史铁生的面前的 。他的思考是要为“不自杀”找到充分的理由,为“活下 去”找到充足的根据。
《我与地坛》、《好运设计》、《对话四则》等一系列的 散文,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在看似超脱的文字下面潜藏的内 心激流,理性的史铁生和感性的史铁生日日夜夜互相辩驳 、安慰、鼓励。史铁生的生死追问从来不是坐而论道,枯 谈玄理,而是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所有的思考都 是为了让世俗中的自己从内心活得更坦然,更理直气壮! 他要寻找生命的意义,以超越自我超越困境。

最新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下 教学课件 曹万生 著 (下) 第四十四章 20世纪90年代小说ppt课

最新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下 教学课件 曹万生 著 (下) 第四十四章 20世纪90年代小说ppt课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 下) 教学课件 曹万生 著 (下) 第四十四章 20世纪
90年代小说
第四十四章 20世纪90年代小说
伴随消费主义文化、大众文化、传媒 文化的兴起,小说创作的多元化面貌渐渐 清晰,新写实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新 生代作家、70年代作家群、女性主义小说、 坚持人文精神的精英写作并存,呈现出个 人化、世俗化、多元化的形态。
完成正常的工作的前提下,重心放到出口 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积极、高效的工作态度 以优秀员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力保工作做到更好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提高管理能力和薪资水平
Thank you!
向。
7 试述通俗文学在90年代兴起的文化意义。 8 试谈谈《白鹿原》的文学及文化意义。
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展望
汇报人: 2015年12月30日
1
2015年工作概述
2
2015年工作成绩
3
2015年工作不足之处
4
2016年工作改进计划
5
2016年工作展望
1 2015年工作概述
•出口 出口订单的签订,安排生产。 按时交货,提供国外清关资料。 货款跟踪、出口退税等相关事项。 2015年共计出口订单5笔,出口总金额33590.74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2万元。
•销售 接手销售模块,负责所有销售订单的执行。 操作销售订单共计137笔,销售金额约2275万元。
•办公室 10月份参加了公司并购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办理股权出质注销、股东股权变更及三证合一。 办公室其他临时工作。
2 2015年工作成绩
• 进出口进展顺利,均能按时交货。 • 销售模块交接仅一天,但后期衔接数据快,
工作质量 需要提高
对于工作 思考不足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李赣教材:张俊才、李扬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吴秀明、李杭春、施虹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文本》。

参阅书目1、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7~1937)》,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2、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3、邵伯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学林出版社,l993。

4、黎山峣:《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5、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

6、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复旦大学出版社,l996。

7、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出版社,1997。

8、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讨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l984。

9、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东方出版中心,1997。

10、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1、卢洪涛:《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2、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3、陆贵山等:《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4、张志忠:《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主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5、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16、陈剑晖:《新时期文学思潮》,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7、吴家荣:《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18、郝明工:《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及流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19、刘大枫:《新时期文学本体论思潮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0、陈传才:《中国20世纪后20年文学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1、席扬、吴文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22、张永清:《新时期文学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最新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下 教学课件 曹万生 著 (下) 第四十五章 20世纪90年代诗歌幻灯片课

最新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下 教学课件 曹万生 著 (下) 第四十五章 20世纪90年代诗歌幻灯片课
•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八年。 • 婚姻史:适龄结婚,配偶及一女均体健。 • 家族史:无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 过敏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心理社会方面
• 经济:家庭经济情况好 • 精神状态:良好 • 家庭关系:和睦 • 心理:正常 • 人际关系:良好
入院查体
T:36.7℃ R:18次/分
P:68次/分 BP:120/80mmHg
护理诊断
• 术后并发症:出血、穿孔、感染 • 乏力 • 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有无活动性出血、呕血、便血、有无 腹胀、腹痛及腹膜刺激症,有无血压、心律等生命体征的改变,及时 的巡视。
• 遵医嘱运用止血抗感染的药物。 • 禁食水、卧床休息。 • 教会患者床上使用便器,协助其洗漱、进食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 注意患者安全,正确使用床栏,下床活动慢,家属陪护一人。 • 关心患者,介绍病情、治疗护理的目的与方法,使其主动配合。及时
解除患者不适,取得患者信任。
评价
• 患者未发生出血、穿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 • 未感乏力。 • 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
相关知识
• 什么是结肠息肉?
凡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 质前均称为息肉,但一般所指的息肉,仅仅是粘膜局限性 隆起。息肉这一名称并无组织学含义,不可将息肉与腺瘤 混淆。应该说,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不是癌肿,不会危 及生命。肠息肉系结肠和直肠隆起性病变的总称,是根据 触诊、结肠镜观察或X线钡餐灌肠检查而作出的临床诊断。
第五节 流行歌词创作
优秀歌词是“能歌的诗”,是诗意迁 移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它接纳了一大批诗 歌读者。流行歌词属于大众文化范畴,是 为老百姓休闲娱乐服务的,为他们排忧解 难,提供异地异时的想象和安慰。

2024年汉语言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1带答案

2024年汉语言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1带答案

2024年汉语言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改革小说2.王蒙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形象。

3.欧阳江河、翟永明、钟鸣等诗人属于()。

A.上海诗群B.他们诗群C.北京诗群D.四川诗群4.“文革”期间,被称为革命"样板戏”的作品有()。

A.《红灯记》B.《沙家浜》C.《春苗》D.《海港》E.《决裂》5.被称为“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摇篮”的刊物是()。

A.《台湾》B.《台湾民报》C.《台湾青年》D.《台湾文化》6.擅长将旧人与古物相联接,写出历史的斗转星移,写“骨董”的物,写入的“骨董”,文字典雅,具有深浓书卷气的散文家是()。

A.董桥B.三毛C.琦君D.杨牧7.作为“新感觉派”作家群主要阵地的刊物有()。

A.《论语》B.《现代》C.《无轨电车》D.《文化批判》E.《北斗》8.路翎《财主底儿女们》的思想内容。

9.下列汪曾祺小说中,描写一个小和尚与村姑恋爱故事的作品是()。

A.《大淖纪事》B.《异秉》C.《受戒》D.《岁寒三友》10.1934年夏发生了关于“大众语”的论争,引起争论的是许梦因等人发动“文言复兴运动”,其倡导者除了许梦因,还有()。

A.徐懋庸B.胡风C.汪懋祖D.林语堂11.胡风强调“艺术创造的源泉”是()。

A.性灵B.客观事实C.主观战斗精神D.人民大众12.“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13.发起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主要社团,除了创造社,还有()。

A.太阳社B.未名社C.文学研究会D.沉钟社14.简析张天翼小说《华威先生》中的主人公形象。

15.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引起巨大反响的鲁迅小说是()。

A.《狂人日记》B.《明天》C.《在酒楼上》D.《伤逝》16.70年代末期“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有()。

A.《报春花》B.《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C.《WM(我们)》D.《曙光》E.《假如我是真的》17.发表于1937年、被视为夏衍现实主义戏剧代表作的是()。

最新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下 曹万生 著 (下) 第四十五章 20世纪90年代诗歌新幻灯片

最新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下 曹万生 著 (下) 第四十五章 20世纪90年代诗歌新幻灯片

25
09.01.2021
26
09.01.2021
27
09.01.2021
PPT研究院
POWERPOINT ACADEMY
28
09.01.2021
29
09.01.2021
30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什么是细胞质,主要包括哪些结构?
返回
细胞质:在细胞膜内,细胞核以外的 全部原生质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叶绿体
09.01.2021
2
第二节 王家新等“知识分子写 作”
“知识分子写作”是90年代很重要的诗 歌现象。它前后跨度近十年。以欧阳江河 1993年发表《’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 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为界,分 为前后两个时期。
09.01.2021
3
复习思考
1 名词解释:“中断说”90年代中国新诗谱系“个 人写作”“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身体 写作”流行歌词
2 如何看待80年代诗歌与90年代诗歌之间的关系? 3 试描述90年代新诗的总貌。 4 试分析90年代新诗的处境。 5 怎样理解“个人写作”?
09.01.2021
7
6 试概括90年代诗歌的艺术特征。 7 列举“知识分子写作”的几个特征。 8 怎样评价“新乡土诗”? 9 评估“民间写作”的得与失。 10 简述“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下) 曹万生 著 (下) 第四十五章 20
世纪90年代诗歌新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诗歌总貌及评价
历史不可阻挡地进入了90年代,新启 蒙主义思潮已历史性地终结了。“职业化 的进程和学院化的取向,逐渐改变了知识 分子的社会角色”,“80年代的知识界把自 己看作是文化英雄和先知,90年代的知识界 则在努力寻求新的适应方式”。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45章 90年代诗歌[精]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45章 90年代诗歌[精]

• 1989—1991年间,在《诗刊》等,出现了一时间仿佛被批
量制造出来的所谓的“新乡土诗”。有人将其特征归结为 “主要源于乌托邦式的家园、源于土地亲缘关系和收获仪式, 具有典型的前工业时代人文特征,主要从原始天赋和怀乡病 冲动汲取主题”。它先是将“神话写作”的集大成者海子的 麦地主题浅表化、世俗化,很快又用心造的幻影来制造“回 归现实”、“歌唱家园”等假象,麻痹人们伤口尚未痊愈的 心灵。
第三节 于坚等“民间写作”
• 于坚在《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里说:“民 间的意思就是一种独立的品质。民间诗歌 的精神在于,它不依附于任何庞然大物, 它仅仅为诗歌本身的目的而存在”;早在 1984年《他们》那里。诗歌的民间立场就 真正确立起来了。
• “民间立场意味着一种‘诗人写 作’”;“诗歌是永远‘在路上’的,诗歌 是穿越遗忘返回存在之乡的语言运 动”;“诗歌是穿越知识 的谎言回到真理的 语言活动” 。
景” 。
第五节 流行歌词创作

优秀歌词是“能歌的诗”,是诗意迁移的又一
种表现形式。它接纳了一大批诗歌读者。流行歌词
属于大众文化范畴,是为老百姓休闲娱乐服务的,
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异地异时的想象和安慰。而 纯正的诗歌,尤其是“知识分子写作”抵御的恰恰
就是这种自由的“过度”、无主体性的节日狂欢和 与意识形态在无形之中形成的“合谋”。
• “民间写作”通过展示现代人当下生存的体 温、呼吸和心跳,恢复词语 与物自体之间的 亲和性,在进行“软批判”的同时,建构起 属于自己的一整套诗歌 美学原则,那就是, 注重细节,置身“此在”,回到日常状态和 事物本身。但是,我们在看到“民间写作” 激活了早已表现出钝化的象征的同时,
第四节 “身体写作”及其他诗歌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目录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目录

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三胡适、周作人与新闻学初期理论建设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第二章鲁迅(一)一《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二说不尽的阿Q三《野草》与《朝花夕拾》第三章小说(一)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第四章通俗小说(一)一民国旧派小说二新文学迫使旧派向“俗”定位第五章郭沫若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三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第六章新诗(一)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四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六早期无产阶级诗歌第七章散文(一)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三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第八章戏剧(一)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三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四“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创者及其创作第二编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第九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二)一三十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二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三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四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第十章茅盾一开创新的文学范式二茅盾的小说成就三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第十一章老舍一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三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第十二章巴金一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二《家》的杰出成就三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第十三章沈从文一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二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三文学理想的寂寞第十四章小说(二)一“左联”和左翼小说二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三海派小说第十五章通俗小说(二)一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二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俗雅融合三武侠想象世界的多方拓展第十六章新诗(二)一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二后期新月派的创作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第十七章鲁迅(二)一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二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三《故事新编》: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第十八章散文(二)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二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四报告文学与游记第十九章曹禺一从《雷雨》到《原野》二《北京人》与《家》三曹禺剧作的命运第二十章戏剧(二)一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二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健吾的创作第三编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一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第二十二章赵树理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二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三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第二十三章小说(三)一暴露与讽喻二体验与追忆三通俗与先锋四现实与民间第二十四章通俗小说(三)一雅俗对立的逐渐消解二各类型通俗小说的“现代化”三解放区的文学通俗化运动第二十五章艾青一艾青的历史地位二独特意象与主题三忧郁的诗绪四诗的艺术与形式第二十六章新诗(三)一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二从冯至等校园诗人群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三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收与创造第二十七章散文(三)一报告文学的勃兴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三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第二十八章戏剧(三)一“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二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再度兴起三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第二十九章台湾文学一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二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大二中国现代文学史90年代文学思潮

大二中国现代文学史90年代文学思潮

——《谢冕· 新时期文学的转型——关于‚后新时期文学》
2、文学(化)转型的具体表现:
▲ 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化心态的发生了转变。 ‚我们已经没有旧式的意识形态,只有商品消费,而商品消 费的同时就是自身的意识形态。‛
——丹尼尔·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金钱也能生成一种专制主义,决不会比政治专制主义宽厚 和温柔。这种专制主义可以轻而易举地统治舆论和习俗,给不 太贫困者强加贫困感,给不太财迷者强加发财欲,使一切有头 脑的人放弃自己的思想去大街上瞎起哄,使一切有尊严的人贱 卖自己的人格去摧眉折腰。‛
“今天,文学的危机已经明显,文学杂志纷纷 转向,新作品质量普遍下降,有鉴赏力的读者日益 减少,作家和批评家当中发现自己选错了行当,于 是踊跃下海的人越来越多。‛ ‚今天的文学危机是一个触目的标志,不但
标 志了公众文化素养的普遍下降,更标志着整整几 代人精神素质的持续恶化。文学的危机实际上暴 露了当代中国人人文精神的危机,整个社会对文 学的冷淡,正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我们已经对发 展自己的精神生活丧失了兴趣。‛ ——《王晓明· 旷野上的废墟》 “在90年代初,我们猝不及防地目睹了作家在 新的社会背景下的又一次的‘转向’和精神‘溃 败’。这 种转向和溃败,以前或由于政治力量的压力,而现 在,则是物质、金钱的诱惑和挤迫。‛ ——《洪子诚· 文学‘转向’和精神
90年代文学思潮
一、90年代文学转型
1、新意识形态的出现:经济实利主义
▲ 社会转型:政治—伦理为中心的传统社会向商品—市场为中心的现代社 会的渐变。
▲ 文学(化)转型:前新时期→后新时期
▲ 后新时期文学: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新时期文学内部因为新质的产 生,出现了以告别革命、反启蒙、淡化主流为目标的新的思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类型化网络小说开始出现,如悬疑、 玄幻、职场、武侠、穿越、灵异小说等。其文学代表有安妮宝贝、李 寻欢、蔡智恒、宁财神等。
网络文学不断发展的同时,一些文学网站也在谋求更大的发展,其中 盛大文学有限公司的成立可视为标志性事件之一。2008年7月4日,上 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仪式,正式宣布成立盛大文学有 限公司。
王富仁连续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3期的长达10万字的 《“新国学”论纲》提出了全新的“新国学”概念,它标志着新国学 的学术探索迈上了新的理论平台。
文章力图打破新旧、古今、中外等简单对立的二元思维,在现代兼容 意识的平台上确立多元融合的文化观,提出对现实学术文化进行大规 模整合的设想。
人文精神的讨论,对知识分子思想资源的清理,同时也触 动了部分学者对传统国学的关注热情。
1992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辑的大型学术年刊《国 学研究》创刊,是“国学热”兴起的标志。
近年来,试图打破“国学”研究旧格局的学术动向日益明显。但其讨 论范畴仍基本限于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的研究,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 化。这样的“国学”或“新国学”大抵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学。
“崇高”与“躲避崇高”之争源于王蒙的《躲避崇高》。 王彬彬的《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是影响较大的一篇反驳 文章。这场论争又被形象地称为“二王之争”。
“清洁”和“宽容”的首引发者是被人们称为“二张现象” 的张承志和张炜。
张承志首先连续发表了《以笔为旗》和《清洁的精神》两 篇文化随感。
与此同时,张炜也在一封公开发表的书信中提出了“拒绝 宽容”的口号,对此表示声援的有费振钟的《被涂改了的 宽容》、王彬彬的《宽容与批判》等。
持批评意见的则有王蒙和张颐武等。
“人文精神”大讨论在1996年渐渐平息下去。但余波却延续 到21世纪。
这次“人文精神”大讨论既标志着当代知识分子的分化, 也是知识分子的一次“自省”行为,是知识分子对自身的 检讨与救赎。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得知识分子在与时代的 龃龉中更加明确了自身的姿态与价值担当。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43章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文学论争与
创作思潮
讨论主要围绕着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什么时候、 什么原因失落的,如何重建人文精神,以及重建什么样的 人文精神等一系列问题展开。
讨论过程中出现了三个热点话题,即“崇高”与“躲避崇 高”,“宽容”与“不宽容”,以及关于“清洁的精神” 的论辩。
作家和文学刊物、出版社等原则上不再依靠国家资助,进 入市场。市场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实际是消费文化。文学 的娱乐功能和消闲功能愈来愈受到重视。
“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成为21世纪初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2004年6月,《文学评论》编辑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 院以及四川师范大学在四川成都联合召开了全国“消费时代 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也引起了主流文学、传统文学的关注。 200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庆祝建社五十周年之际,首次介入网络文学, 推出网络原创文学《风中玫瑰》。2009年9月,“中国作家网改版暨 中国作协与新浪网战略性合作签约仪式”在中国作协举行。
“80后”、“90后”作家也成为这个时代不能忽视的文学现象。他们往 往与网络有着极深的渊源。
但有学者认为其作品是“一次性文化消费品”、“文学快餐”。 网络文学的良莠不齐是不争的事实,自我复制和无意义的重复,备份
此外,三位西方学者亲自来华讲学,对后现代主义进入中国起到了推 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分别是:伊哈布·哈桑、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 杜 威·佛克马。
三、女性主义与用身体写作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这一年可以看作是
女性主义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个标志。 “回到女性自身”、“女性叙事”以及女性“语言的自觉”成为20世
如果说陈染、林白等人的小说是思考中的女性叙事,那么棉棉、卫慧 等人则是欲望中的女性叙事。
四、消费时代与传媒时代的文学现象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市场经济取得体制上 的合法性。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则使经济资本“话语霸权” 的力量日益强大,消费主义时代悄然而至。同时,以网络 为代表的电子传媒的兴盛,预示着新传媒时代的到来。
Hale Waihona Puke 二、后现代主义的传播 如果我们把现代主义再度进入中国的时间粗略地定在1978—1979年的
话,那么,后现代主义则是在稍后的一年左右进入了中国。
一批思想敏锐、有着独特鉴赏力的学者或批评家翻译著述,逐步把后 现代主义文学介绍给了中国作家和广大读者。在这方面比较多产并有 影响的学者有袁可嘉、王宁、王逢振、赵一凡、盛宁、陈晓明、王岳 川、乐黛云、许汝祉等。
与会者主要就“如何理解消费主义与消费文化”、“文学与 美学的边界及其走向”、“如何看待‘欲望'与‘身体'”等 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界还遭遇了来自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的巨
大挑战。
随着1994年国际互联网的进入,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 随之诞生。
文学的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被全 部消解。现实“世界”的真实被网络虚拟化,“作者”从专业人士走 向普通大众,“作品”从自足封闭走向多元开放,“读者”从被动接 受者走向了主动参与者。
代表性作家作品:韩寒的《三重门》、《长安乱》,郭敬明的《幻 城》、《梦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等 ,以及春树、 张悦然、李傻傻等 。
吴子尤《谁的青春有我狂》的出版宣告了“90后”登上文坛。苏小次 的《西藏之蓝》,任其乐的《我的失败与伟大》等“90后”作家作品 的出现意味着新一代作家的诞生。
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基本特征。 陈染、林白、海男等新崛起的女性作家有着较强的理论与意识自觉,
显现出来自西方女性作家和女性主义理论的强烈影响。
20世纪90年代中期,女性文学出现一种更前卫的现象,即在“时尚女
性文学”、“都市另类”、“新新人类”等名目下的女性写作和阅读 效应,被戏称为“美女作家”现象。这些作家主要指卫慧、棉棉、周 洁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