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

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

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引言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是指通过加热、加压和变形等手段,将金属材料由初始形状转变为目标形状的工艺过程。

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在制造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的几种常见方法。

压力成形压力成形是金属材料成型工艺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施加压力将金属材料强制塑造成所需形状。

主要的压力成形工艺包括锻造、冲压和挤压。

锻造锻造是一种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冷镦机或锻压机上施加压力进行塑性变形的工艺。

锻造通常分为冷锻和热锻两种方式。

与其他成型工艺相比,锻造具有精度高、力学性能好等优点。

冲压冲压是利用冲床将板材或带材冲压成所需形状的工艺。

冲压通常包括剪切、冲孔、成形等步骤。

冲压工艺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和批量生产能力等优点。

挤压挤压是将金属材料塑性变形成为具有一定截面形状的长条材料的工艺。

它可以通过挤压机将金属材料挤压出所需形状。

挤压工艺具有高生产效率和高材料利用率等优点。

热成形热成形是指在金属材料加热至高温状态下进行塑性变形的工艺。

热成形通常包括热锻、热轧和挤压等方法。

热锻热锻是一种在金属材料达到高温时施加压力进行塑性变形的工艺。

热锻通常在120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可以获得更好的塑性变形性能和力学性能。

热轧热轧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较高温度后通过轧机进行连续轧制的工艺。

热轧可以改变材料的厚度、宽度或长度,并使材料达到所需的机械性能。

热挤压热挤压是一种在金属材料达到高温时将其压入模具中进行塑性变形的工艺。

热挤压通常适用于薄壁、大截面和复杂形状的金属制品的生产。

冷成形冷成形是指在室温下进行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的工艺。

冷成形通常包括冷轧、冷挤压和冷拉伸等方法。

冷轧冷轧是将金属材料在室温下通过轧机进行塑性变形的工艺。

冷轧通常用于薄板材料的生产,可以提高材料的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

冷挤压冷挤压是一种在室温下将金属材料通过模具进行塑性变形的工艺。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6)金属型铸造(gravity die casting) 金属型铸造:指液态金属在重力作用下充填金属铸型并在型中 冷却凝固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成型方法。 应用:金属型铸造既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形状复杂的铝合金、镁 合金等非铁合金铸件,也适合于生产钢铁金属的铸件、铸锭等。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3)挤压 挤压:坯料在三向不均匀压应力作用下,从模具的孔口或 缝隙挤出使之横截面积减小长度增加,成为所需制品的加 工方法叫挤压,坯料的这种加工叫挤压成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应用:主要用于制造长杆、深孔、薄壁、异型断面零件。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4)拉拔 拉拔:用外力作用于被拉金属的前端,将金属坯料从小于 坯料断面的模孔中拉出,以获得相应的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的一种塑性加工方法。 应用:拉拔是金属管材、棒材、型材及线材的主要加工方 法。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10)连续铸造(continual casting) 连续铸造:是一种先进的铸造方法,其原理是将熔融的金属, 不断浇入一种叫做结晶器的特殊金属型中,凝固(结壳)了的 铸件连续不断地从结晶器的另一端拉出,它可获得任意长或特 定的长度的铸件。 应用:用连续铸造法可以浇注钢、铁、铜合金、铝合金、镁合 金等断面形状不变的长铸件,如铸锭、板坯、棒坯、管子等。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4)低压铸造(low pressure casting) 低压铸造:是指使液体金属在较低压力(0.02~0.06MPa)作用下 充填铸型,并在压力下结晶以形成铸件的方法.。 应用:以传统产品为主(气缸头、轮毂、气缸架等)。
金属材料八大成形工艺
(5)离心铸造(centrifugal casting) 离心铸造:是将金属液浇入旋转的铸型中,在离心力作用下填 充铸型而凝固成形的一种铸造方法。 应用:离心铸造最早用于生产铸管,国内外在冶金、矿山、交 通、排灌机械、航空、国防、汽车等行业中均采用离心铸造工 艺,来生产钢、铁及非铁碳合金铸件。其中尤以离心铸铁管、 内燃机缸套和轴套等铸件的生产最为普遍。

金属材料成形工艺及控制

金属材料成形工艺及控制

金属材料成形工艺及控制金属材料成形是指将金属原料通过一系列工艺操作,经过塑性变形、应变硬化和回复变形等过程,最终得到所需形状与性能的金属制品的工艺过程。

金属材料成形工艺有很多种,包括铸造、锻造、压力加工、挤压、拉伸、冲压、粉末冶金等。

每种成形工艺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材料性质和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成形工艺。

一、铸造是金属材料成形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将金属熔化后注入模具中,经过凝固、冷却和后处理等过程得到所需产品。

铸造工艺分为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石膏型铸造、压力铸造等多种类型,适用于生产各类形状的金属制品。

二、锻造是指将金属原料置于模具中,经过加热和高压的力量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最终得到所需形状的工艺方法。

锻造工艺分为自由锻造、模锻、冷锻等多种类型,适用于生产各类尺寸较大、形状复杂的零部件。

三、压力加工是指通过金属材料受到外力压缩、拉伸、弯曲等作用,使其发生塑性变形,并最终得到所需形状的金属成形方法。

压力加工包括挤压、拉伸、剪切、折弯等多种工艺,适用于生产各类薄板、管材、棒材等产品。

四、挤压是指将金属加热至熔点后,在压机的作用下通过模具挤出,得到所需形状的工艺方法。

挤压工艺适用于生产各类型材、异型材、电线电缆、铝箔等产品。

五、拉伸是指通过将金属材料置于拉伸机中,受到拉力的作用下,使其发生塑性变形,最终得到所需形状的金属成形方法。

拉伸工艺适用于生产各类细丝、线材、管子等产品。

六、冲压是指通过冲压机将金属板材置于模具中,经过冲击力的作用下,使其发生塑性变形,最终得到所需形状的金属成形方法。

冲压工艺适用于生产各类薄板金属产品,如汽车车身板、电器外壳等。

七、粉末冶金是指将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按一定配比混合,压制成坯料后通过烧结等过程,最终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金属制品的工艺方法。

粉末冶金工艺适用于生产各类复杂形状、高精度的金属制品。

以上是金属材料成形工艺的简要介绍,为了保证金属制品质量和实现成形工艺的控制,需要进行相应的工艺控制。

金属材料生产工艺

金属材料生产工艺

金属材料生产工艺
金属材料生产工艺是指将金属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制成各种形状和用途的金属制品的过程。

金属材料生产工艺的发展历史悠久,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金属材料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金属材料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原材料的选取、预处理、熔炼、铸造、锻造、冷加工、热加工、表面处理等。

其中,熔炼是金属材料生产工艺的关键步骤之一,它是将金属原材料加热至熔点,使其变成液态,然后通过浇注、挤压等方式,将其铸造成所需的形状。

锻造是另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生产工艺,它是将金属原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通过锤击、压制等方式,将其变形成所需的形状。

除了熔炼和锻造,冷加工和热加工也是金属材料生产工艺中常用的加工方式。

冷加工是指在室温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如剪切、冲压、拉伸等。

热加工则是指在高温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如热轧、热挤压、热拉伸等。

这些加工方式可以使金属材料的性能得到改善,同时也可以使其形状更加精确。

表面处理也是金属材料生产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表面处理可以使金属制品的表面光洁度、耐腐蚀性、耐磨性等性能得到提高,同时
也可以使其外观更加美观。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包括电镀、喷涂、氧化、镀膜等。

总的来说,金属材料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细的过程,需要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金属材料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金属材料制备工艺

金属材料制备工艺

金属材料制备工艺一、引言金属材料是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材料之一,其制备工艺对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金属材料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及常见的制备方法。

二、金属材料制备工艺流程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一般包括原料准备、熔炼、铸造、加热处理和成形等环节。

1. 原料准备金属材料的原料通常是金属矿石或金属化合物。

在原料准备环节,需要对原料进行选矿、破碎、粉碎等处理,以获得具备一定纯度和颗粒度的原料。

2. 熔炼熔炼是将金属原料加热至熔点并使其熔化的过程。

常用的熔炼方法包括电弧炉熔炼、电感炉熔炼、氩弧熔炼等。

通过熔炼,可以得到液态金属。

3. 铸造铸造是将熔融金属倒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并使其冷却凝固,获得所需形状的金属制品。

铸造方法主要包括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铸等。

铸造工艺的选择与所需制品的形状、尺寸和性能要求密切相关。

4. 加热处理加热处理是指对铸件或其他金属制品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常用的加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淬火、正火等。

加热处理可以提高金属制品的硬度、强度、耐磨性等性能。

5. 成形成形是通过机械加工或其他方法将金属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艺。

常见的成形方法有锻造、轧制、拉伸、冲压等。

成形工艺可以进一步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并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三、常见的金属材料制备方法除了一般的工艺流程外,金属材料的制备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术。

1. 粉末冶金粉末冶金是指利用金属粉末作为原料,通过混合、压制和烧结等工艺制备金属制品的方法。

粉末冶金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形状和复杂结构的金属制品,并具有较高的密度和机械性能。

2. 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是利用电解池中的电流和电解质溶液对金属进行电解、沉积或溶解的方法。

通过电化学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高纯度、均匀性好的金属材料。

3. 薄膜制备薄膜制备是一种制备薄膜材料的方法,常用于制备金属薄膜、合金薄膜等。

常见的薄膜制备方法有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溅射沉积等。

简述常用的制造工艺

简述常用的制造工艺

简述常用的制造工艺
常用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几种:
1. 锻造:将金属材料放在锻模之间,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改变材料形态和尺寸的一种工艺。

2. 压力加工:通过施加压力将金属材料压制成所需形状的工艺,如冲压、弯曲等。

3. 铸造:将熔化的金属或合金倒入铸型中,待其凝固后取出,得到所需形状的工艺。

4. 焊接:将两个或多个金属材料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工艺。

5. 切削加工:通过切削工具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削、车削、铣削等,去除材料多余部分并加工出所需形状。

6. 成型:通过外力作用或其他方式将材料强制变形,使其达到所需形状的工艺,如挤压、模压等。

7. 电镀:通过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改变其表面性质和外观的工艺。

8.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改变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工艺,如退火、淬火等。

9. 粉末冶金:将金属粉末通过压制和烧结等工艺使其凝聚成所需形状的工艺。

10. 喷涂:将涂层材料通过喷涂设备喷射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或改变表面性质的工艺。

铝合金生产工艺流程(3篇)

铝合金生产工艺流程(3篇)

一、引言铝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轻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易于加工成型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建筑、电子等行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铝合金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本文将详细介绍铝合金的生产工艺流程,以期为我国铝合金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原材料准备1. 铝土矿开采与加工铝土矿是生产铝合金的主要原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铝土矿开采后,需进行洗矿、磨矿、拜耳法等工艺处理,提取氧化铝。

2. 氧化铝加工氧化铝是生产铝合金的核心原料,经过脱硅、脱铁、脱钙等工艺处理,提高氧化铝的纯度。

加工后的氧化铝可作为生产铝合金的原材料。

3. 铝锭生产铝锭是铝合金生产的基础,通过熔融氧化铝、铝锭等原料,在电解槽中电解,生成纯铝锭。

铝锭生产主要采用霍尔-埃鲁法、拜耳法等工艺。

三、铝合金熔炼1. 熔融设备铝合金熔炼主要采用熔融炉,如电阻炉、电弧炉等。

熔融炉具有熔融速度快、温度可控、熔炼质量高等优点。

2. 熔炼工艺(1)配料:根据铝合金的成分要求,将铝锭、氧化铝、添加剂等原料按比例称量。

(2)熔融:将配料放入熔融炉中,通电加热至熔融状态。

(3)精炼:在熔融过程中,加入精炼剂,去除熔体中的杂质,提高铝合金的纯度。

(4)均化:将熔融的铝合金在炉内搅拌,使成分均匀。

四、铸造与轧制铝合金铸造是将熔融的铝合金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成铸锭。

铸造方法主要有金属型铸造、砂型铸造、连续铸造等。

2. 轧制铝合金轧制是将铸锭加热至适当温度,通过轧机进行轧制,得到不同规格的板材、带材、型材等。

轧制工艺主要有冷轧、热轧、冷拔、冷轧等。

五、表面处理1. 清洁处理铝合金表面处理前,需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的油污、氧化皮等杂质。

2. 表面处理方法(1)阳极氧化:在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2)电镀:在铝合金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如镀锌、镀镍、镀铬等,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3)涂装:在铝合金表面涂覆一层涂料,如粉末涂料、油性涂料等,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金属材料工艺种类及加工方法探讨

金属材料工艺种类及加工方法探讨

金属材料工艺种类及加工方法探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早期的铁器、铜器到现代的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的应用。

而金属材料的工艺种类和加工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下面就分别从金属材料的工艺种类和加工方法两方面探讨一下。

一、金属材料工艺种类1、冶金工艺:冶金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和热力学原理来提取金属元素或者合金的工艺。

常用的冶金方法有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电解冶金、化学气相沉积等。

2、铸造工艺: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或者合金注入到预先制好的铸型中,使其凝固后得到所需形状的零部件的过程。

常用的铸造方法有压铸、砂型铸造、永久模铸造、熔模铸造等。

3、成形工艺:成形是指将金属材料通过机械力量加工变形,使之变成想要的形状和尺寸的工艺。

其中包括锻造、拉伸、压扁、挤压等。

4、切削工艺:切削是指利用切削刀具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一种工艺,它可以分为车削、钻削、铣削、磨削等各种切削方式。

二、金属材料加工方法1、锻造:锻造是指将熔化后的金属块在模具上通过机械压力的方式加工成形,它可以分为冷锻和热锻两种方式。

冷锻一般适用于高强度、高塑性的金属,而热锻则适用于低强度、高韧性的金属材料。

2、压力加工:压力加工是指在金属材料上施加一定的压力,以改变其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式。

其中包括冷轧、热轧、冷拔、热拔等各种加工方法。

3、切削加工:切削加工是指利用锋利的刀具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它可以分为车削、铣床、钻孔等各种加工方式。

切削加工可以制作出精度高、表面光洁度高的金属零部件。

4、热处理:热处理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或者冷却,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淬火、回火、正火等。

总的来说,不同的金属材料适用于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对于加工金属材料来说,需要根据物料的材质、形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和工艺,从而保证加工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和工艺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以适应新材料、新技术和新需求的不断提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铸态组织“好”
1、外在质量好
➢不短尺,不出短锭 ➢不翻皮,夹渣,结疤 ➢缩孔小,部位高,减少切头率
当采用三联工艺时,VIM铸造电极必需要除掉氧化 皮,否则会给ESR冶炼带来麻烦!
2、内在质量好
➢疏松少,气泡少,緻密 ➢成分、组织均匀,偏析小 ➢具有良好的结晶组织,小的二次枝晶间距,
轴向发展的柱状晶。
4、VAR(真空电弧重熔)
原理:
真空、高温电弧、薄层熔化、 熔滴过渡、在水冷铜结晶器 里凝固
优点:
去气、去有害金属杂质、无 渣及耐火材料污染、改善了 结晶组织
缺点:
不能脱硫、表面及结晶组织 不如ESR。
VAR的新进展:
氦气冷却VAR
5、ESR(电渣重熔)
原理:
渣阻热、渣池活跃、薄层熔化、熔 滴过渡、水冷铜结晶器凝固
降氮动力学:
C=C0exP(-D/δ
A ·V
·τ)
脱氮实践
氮的去除主要是由解吸过程完成的。
[N]向金属-气相界面迁移→ 穿过边界层→ [N]原子在表面吸附→ 吸 附的氮原子分子化→ 形成的N2分子解析→ 氮分子穿过气相边界层从 表面排除。
a)高真空、强搅拌 b)利用真空下的炭氧反应 c)吹氩清洗
工业实施 a)净化原材料 b)改善冶炼工艺
缺点: 1、非金属夹杂物问题 2、各种裂纹
炉外精炼
1、渣洗法 2、稀释法
AOD、CLU、LF 3、真空法
VOD、VAD(VHD)、 RH-OB、DH等
3、真空感应熔炼 (1)非真空感应炉
热源:感应加热 E=4.44×10-8 φ ·f ·n
集肤效益: δ=2030
μρ f
电磁搅拌
作用:
a.熔化 b.调整成分 c.控制温度 d.部分脱氧脱硫
(3)综合脱氧:先沉淀、后扩散 (4)真空下炭脱氧:[C]+[O]={CO} (5)真空下氢脱氧:{H2}+[O]={H2O}
2、脱炭
钢水中:[C]+[O] ={CO} [C]+2[O]={CO2}
吹O2:[C]+
1 2
{O2}
={CO}
[C]+ {O2} ={CO2}
加铁矿石:(FeO)+[C]={CO}+[Fe]
萨凡尔斯公式:
{N2}=2[N]
Lg[%N]=lgK[N]+ 12lgP{N2}=-
A T
+B+
1 2 lgP{N2}
影响因素:
(1)T ↑,[%N]↑ 齐钢电弧炉的实验:
出钢T,℃ 1500 1520 1515 1535 [N],% 0.075 0.079 0.080 0.128
(2)气相分压力
5、降氮
(1)氮的危害 氮化物导致疲劳性能下降、氮会引起偏析,国际 上已提出要求将高温合金中的氮控制在溶解度的 范围以内,以抑制氮化物的析出。
(2)降氮的实践
氮分子从气相向气体-金属界面的传质
N2气
N2气
N2气 2N气
N2气 [N 2 ] 吸
2N气 2[N]吸
[N 2 ] 吸 2[N]吸
2[N]吸 2[N]液 2[N]液 2[N]
氧化钙坩埚脱硫 3(Cao)+2[Al]+3[S]=3(CaS)+(Al2O3 )
MgO CaO
4、脱磷
炉渣氧化法脱磷:P→ P +5 2[P]+5(FeO)+3(CaO)=(3CaO ·P2O5)+5[Fe] 脱磷的影响因素:三高一低
三高: R、(ΣFeO)、大渣量 一低: 低温脱磷 还原法脱磷:P →P -3 3[Ca]+2[P]=(Ca3P2)
6、去夹杂
浮升法:斯托克斯公式
V=
2 9
· η1
·r2 ·(γ金-γ夹)
渣洗法:最好的办法是ESR
过滤法:如泡沫陶瓷过滤
7、合金化
合金元素加入时机、合金元素收得率
合金元素加入量=
合金成分最佳量-钢中该元素成分 合金中元素含量×收得率
8、挥发反应 [i]={i}
Pi K= a(i)
9、铸锭《造块》“三分炼七分浇”
金属材料生产工艺概论
北京科技大学 胡尧和
绪论
成分
组织结构 工艺
性能
冶 压 热 机焊 炼 力 处 加接 (加 理工 浇工 注 )
一、金属材料冶金质量的评价
1、化学成分“准” 2、纯洁度“净” 3、铸态组织“好”
(一)化学成分“准”
1、符合技术条件
2、最佳成分控制
例:GH132采用电子空位数控制σ 相析出 ΔNv=[Ni]-3[Ti]-3.5[Al]-1.7[Si]-0.9Cr-4.7
例1:1988年5月美国Cannon-Muskegen奎克来华讲学时提供了 一张Ni-S塑性图。
例2:1991年6月,M.SingLetum,P.Nash,and K.J.Lee 三人的 一篇文章中指出,硫在Ni中具有强烈的晶界偏聚作用, 9ppm S在Ni中就具有脆化作用。
例3:长钢李守军硕士论文,In 690合金脱硫至12ppm管坯成材 率达到80%。他们厂U710脱硫至10ppm收得率从20%提 高到60%。
(2)脱硫的实践
脱硫有如下三种主要方法:
(1)气化脱硫 [S]+{O 2}={SO 2}
此外,还有CS、COS、CS 2 等气相产物,真空下S 也会有少量的蒸发进入气相。
(2)沉淀脱硫 x[Me]+y[S]=(MexSy)
Me通常为Ce、La、Ca、Ba、Mg
(3)炉渣脱硫 [S]+(O=)=[O]+(S=)
优点:
(1)去夹杂 (2)脱硫 (3)表面质量好 (4)结晶组织好、塑性好 (5)操作灵活
缺点:
(1)电耗高 (2)铝、钛易烧损
关键:渣系
ESR的新发展:
保护性气氛ESR 快速电渣炉等
谢谢!
北京科技大学 胡尧和
2007.7.
3、最佳微量元素
(二)纯洁度“净”
1、非金属杂质S、P
例:进口的Allvac Waspaloy棒,盘中S均小于0.0003%。
2、气体H、N、O
例:进口的Allvac Waspaloy棒,盘中O均小于0.0002%, N=0.0028%
3、非金属夹杂物 4、有害金属杂质
例1:进口的Allvac Waspaloy棒,盘中Pb<0.0001%,Bi<0.00001%, Se<0.00005%,Ag<0.0001%,Si=0.04%,Mn=0.02% 例2:于永泗论文,Pb>0.0002%,GH132就存在中温低塑性。
外加热源:直流或交流电弧
冶金特点:可造还原期,脱O、S及合金化优点明显,是合金钢厂主要冶金设备 氧化期脱P条件好。
当前短流程生产的基础条件: 超高功率电炉-炉外精炼-连铸-直接轧制,从废钢入炉到成品仅需3小时。
宝钢三炼钢厂150吨直流电弧炉
连铸
优点: 1、收得率高 2、机械化程度高 3、效益好
三、冶炼方法
1、氧气转炉炼钢
热源:自热炼钢
铁水物理热+元素氧化化学热
冶金特点:
(1)生产效率高 例如:300吨转炉1炉钢只要42分钟, 实际吹炼时间只要12分钟。
(2)产品质量好 (3)经济效益好 (4)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产品质量稳定。
存在问题:
(1)操作频繁 (2)烟尘大,必须除尘
2、电弧炉炼钢
作用:
(1)降C,合金成分中限 (2)炭氧反应沸腾搅拌加速传质、传热、去气、去夹杂 (3)真空下炭脱氧 (4)去炭保Cr炼不锈钢 (5)炼钢热源之一
配炭量=C的中限+(每分钟降炭量)×氧化期时间
3、脱硫
(1)硫的危害
对于高温合金而言,一是形成有害的硫化物,二 是偏聚在晶界造成晶界的弱化,最终导致合金塑性的 降低和高温持久性能的急剧下降。最终导致合金的成 材率和收得率降低。
(2)真感应炉
优点:
(1)化学成分控制好 (2)去气 (3)去除有害金属杂质 (4)特种冶炼的基础
缺点:
(1)坩埚反应 (2)基本不能去磷
四个条件:
(1)设备 (2)原料 (3)工艺 (4)坩埚
四个关键:
(1)高真空 (2)高温精炼 (3)熔化期长 (4)精炼期短
四个操作:
(1)送电搅拌 (2)低温合金化 (3)中温出钢 (4)带电出钢
P{N2},mmHg 760
1
0.1
[N],% 0.045 0.002 <0.001
(3)金属与气体的本质决定A,B值
(4)合金元素的影响
a =f [N] [N] ·[%N]
1570 0.161
交互作用的参数:eij
Mn(-0.02) Al(-0.028) Cr(-0.047) Nb(-0.06) V(-0.093) Ti(-0.53)
VAR氦气冷却必要性、电极退火的重要性。
二、冶金基本原理
添 加



金属熔体




以EAF为例:
添加剂
(炉渣)
{气氛}
[金属熔体]
炉衬
炼钢的基本任务
OCS P
四脱二去一化 气体、夹杂
合金化
1、脱氧
(1)沉淀脱氧 x[Me]+y[O]=(MexOy)
(2)扩散脱氧 (FeO)+[C]={CO}
Ls=
(%S) [%S]
=K’
f[S] . γ f[O] .γ
(O=) (S =)
. N(O=) [.%O]
影响因素:
a)渣成分 R↑ ,N(O=)↑,γ(S=) ↓,Ls ↑ b)(FeO↑),[%O] ↑,Ls↓ c)搅拌钢渣接触面大,动力学条件好,Ls 增加 d)真空熔炼时[%O] ↓↓L,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