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正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前进的,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始,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根据教学容,创设了一个情境,要求学生对情境中的事物、现象进行质疑时,学生不会提问题,或提不出要探究的问题,这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看来对这个事物(或现象)都很了解了,不过老师有一个问题(从某个方面提出事物的一个问题)……,现在,对于这个事物(或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我通过这样不断的启发、引导,学生就会慢慢地学会提问题。当学生提不出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时,我也可作为共同学习中的一个参与者,提出问题:“同学们都提出了很多问题,老师也有一个问题……”

教学现状分析

初三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还很低,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肤浅的、零碎的,有时甚至是词不达意的。根据我的教学实践经验,一届中难得有几个学生能主动提问,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提不出问题,课堂气氛不活跃。生命化课堂使得小组合作、科学探究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据我的了解,科学探究多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猜想探究,这样就大大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什么原因使得学生不肯、不会提问呢?一般有下列三种原因:

1、学生就是有问题也不肯提出来,特别是好同学。学生普遍有这样的想法:我提出的问题会不会被同学们耻笑;我讲不清楚,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别人不提问我也不提。

2 、学生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熏陶,学生已习惯于等着教师告诉答案,习惯了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缺乏质疑思维的习惯。

3 、教师自身的因素:不重视;怕浪费时间;认为学生没有这个能力……。

一、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提高学生对提出出问题能力重要性认识,从要我问到我要问。

1 、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科学家敢于提出问题,攀登科学高峰事例,

这样从历史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给学生讲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故事,启发学生,苹果从树上落下大家习以为常,牛顿却提出: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拉住苹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一个力?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

2 、从成材、国家发展的角度向学生说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教育学生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只有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一个学生、一个国家的民族如果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也就无创新可言,将影响个人的成长,国家将永远落后。

(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

1 、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给予鼓励,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

2、碰到冷场时,教师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谁来试一下,说错了不要紧;居里夫人说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的鼓励,肯定会有学生响应,经常这样训练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如果教师由于不耐烦而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就失去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三)让质疑成为学生的习惯

教育学生对各种权威不盲从,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如:对课本谋些表述进行质疑;对各种媒体进行质疑,有些报刊杂志经常犯一些科学错误,有意识让学生纠正;对权威进行

质疑,在习题讲评中质疑,该题是否有漏洞?

(四)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

1 、碰到某个物理现象,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由何(为什么)、如何(怎样)、若何(如果条件变了,将怎样)。如:小车沿斜面滑下并沿平面向前水平运动一段距离停下,根据现象可提出:为什么不能沿平面永远运动?怎样才能运动路程更远?摩擦力大小跟什么有关?

2 、鼓励学生相互提问题

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肯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题,但跟他同桌就不同了。在下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根据本课容相互提问。如还有不懂,再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来,往往会有意外惊喜。

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愿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向上的原动力。教师应想方设法,设置各种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置疑、大胆创新。

1 、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教师能够引导提醒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关注周边事物,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如:讲温度计时,先让学生看昨天的天气预报。从天气预报过讨论,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气温为什么有高低?怎样判断气温的高低?什么是云、霜?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四级风有多大?……。

2 、从各种俗语中提出问题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很多是有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如:在讲增大压强的办法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磨刀并没有耽误砍柴时间?磨刀后刀口有什么变化?讲密度时,先让学

生讨论俗语‘油比水轻’,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油会浮在水面上?油的质量一定比水小吗?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考虑油和水的质量,还要了解它们的体积,从而引入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探究。

3、从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教师可有意识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问题。如:讲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时,教师先捋捆扎绳,越捋越松散,学生首先提出:“为什么样越捋越松散?”通过教师演示同种电荷靠近相排斥,使学生明白其中道理。 4 、通过自身体验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如:讲能时,学生通过搓手,提出:手心为什么会发热?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学生通过手敲打课桌,提出:手为什么会疼?讲压强时,让同学们用两手指挤压铅笔两端,两手有什么不同感觉?从而提出:铅笔尖端为什么对手作用效果大?通过分析发现压力作用效果不仅跟力有关而且与受压的面积有关。

总之,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表于中学生理化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