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甜蜜蜜》
于1996年上映的香港电影《甜蜜蜜》,用邓丽君的歌曲作为时代象征,描写了男女主角黎小军与李翘之间一段延绵十年之久的感情故事。
不仅成功地抓住两岸三地中国人共通感情,而且电影将香港人忙着移民外国、大陆人急于成为香港人的“时代悲剧”以及文化传播当中的各种现象,也有观察入微的描写。
我们所看到的,有美国文化象征符“麦当劳”和“米奇老鼠”,有英国绅士文化的象征符“威廉王子”,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年夜云吞”。
以及容纳这些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香港和他所面对的各种传播过程当中的问题。
当然,除了这种国际传播以外,电影对于中国大陆不同地域之间文化的传播现象也有着细致的传达。
群体意识和“沉默的螺旋”
德国传播学家诺依曼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民意调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主要是说,我们往往在自我表达的同时他人或者舆论的观点会反馈回来,而如果他人或者舆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一致时,就会使自己信心增加并且积极参与。
而当大多数人的观点或者舆论的导向与自己的观点不相符时,我们就会保持沉默,或者依存大多数人的观点。
这样的现象造成的结果往往会使沉默的一方势力越来越弱。
就比如《甜蜜蜜》当中,黎小军说:“姑妈说,要是让人家知道你喜欢听邓丽君,全世界人都知道你是大陆人,所以那些人就算喜欢都不会来买。
”作为大陆人的黎小军和李翘,就是这个螺旋当中弱势的一方,他们会像大多数人一样即使是喜欢听邓丽君,作为在异国他乡闯荡的大陆人,为了隐瞒自己的身份,不得不放弃听邓丽君。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在香港没有人再喜欢听邓丽君。
李翘85年在广州和表姊卖出了四千多盒录音带,却在香港严重亏损。
我们再把这种现象引申到群体传播当中,作为在香港的大陆人和香港本地人,这两个群体都应该有自己群体的归属意识,群体立场和倾向。
即每个群体都会相对有自我维护意识的。
作为在香港的大陆人,他们的政治既有倾向是朝着“在港大陆人”这个群体的。
他们所应该做的就是极力维护在港大陆人的利益。
就像李翘对黎小军说她是广东人,说的是广东话,喝的是维他奶,看的是香港的电影,与身在浙江的黎小军不是同志。
为什么同为大陆人的李翘和黎小军作为两个不同地域群体的时候,李翘所表现出了极强的政治既有倾向性和群体归属感。
而同为中国人的李翘和黎小军作为不同群体在香港时却表现出了极弱的群体归属感和自我维护意识。
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是弱势的群体。
我们知道,群体成员要从群体活动中得到某种程度上的需求满足时才会产生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种满足越大,所产生的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会越强烈。
反之则越薄弱。
作为广东人的李翘,他们作为香港文化的早期采纳者和早期追随者,有着比黎小军跟为高级的优越感,在她和黎小军之间形成的传播当中,李翘的这种优越感满足了她所想要的心理需求,所以她更愿意维护自己的群体而排斥或者贬低其他群体。
毕竟黎小军只是这种文化传播当中的后期追随者或者滞后者。
而作为同是在港大陆人的李翘和黎小军,他们在比他们所接触的文明更高级的地域中,这种优越感得不到体现,他们的群体归属感和群体意识就会变淡,自我维护意识也就随之变弱。
如此,“沉默的螺旋”便产生效果,使得他们这种弱势群体选择沉默或者依随的心里。
然后变得越来越弱。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喜欢听邓丽君,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大陆人。
双重属性的香港文化
李翘和黎小军作为两种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对于香港这个未知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想象。
在李黎这个经历过各种艰难险阻的女强人眼里,香港这座城市只要你肯努力就能拼出天地,干出一番事业来。
从一开始到麦当劳打工并兼职赚外快,到做生意卖唱片再到炒股,他内心所体现出来是那种越挫越勇的顽固精神。
而黎小军则是一个充满童真的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青年,在他眼里的香港,完全是把香港视为一个陌生而新鲜的天地,见到华洋杂处而兴奋,没有因为微小的工作而忧伤,没有任何抱怨,对一切新奇未见的东西都充满兴趣。
但这些对于香港本身而言,却都是他人的想象。
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和大陆社会主义双性质的夹缝中的香港,已经处在个一个尴尬的境地。
经过长达99年的殖民历史,成为一个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相容西方文化的特色文化地带。
香港虽然有文化特色,但却没有文化底蕴和内涵;香港是一个重商轻文的城市。
香港人的工作生活节奏非常之快,绝大多数人整日忙碌不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市民都在为赚钱奔忙,为生意不息。
香港社会充斥着物欲、浮躁、急功近利,文化在香港也主要成为企业、公司推销产
品、发布广告、外表包装、赚钱盈利的手段。
它不会以延续纯民族文化为自傲;反之,它的文化生产往往是一种特殊的协商。
在这个协商之中,它要穿梭周旋于中、英这两个侵略者之间,努力寻找自我的空间,而不要沦为英国殖民主义或中国权威主义的区区玩偶。
香港是一个重西轻中的城市。
香港是中国的领土,绝大多数港人也是中国人,但不容否认,香港社会认可的主流文化至今仍是以西方文化为主,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香港作为国际传播当中的先行者,提前接触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思想,但是他所继承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却是少之又少。
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的扩大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它还伴随着激烈的摩擦和冲突,文化传播的背后,还有这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利益关系。
香港这个中国的固有领土之所以首先接触西方文化。
就是因为清政府当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将香港这块土地割让给了英国政府受管理于英国政府。
我们说,人类是由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构成的多元世界。
如果说,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加深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实现全人来的共同繁荣和发展,那么,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或者每一种文化都应该拥有均等的传播机会,这种传播应该是双向的,对等的。
然而事实却并不是如此,当今世界的信息生产,提供和流通系统,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状况。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全球大多数先进的科技文明,使得他们成为“信息富有国”,他们依靠着自己强大的经济,技术和资本实力。
控制了世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是世界信息产生单向流通的不平等结构。
作为预先接触西方文化的香港,他所带来的是诸如麦当劳,米奇老鼠这样的美国文化象征符。
却淡化了本该固有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香港没有多少人依然会记得年夜包云吞的习惯。
甚至很多香港人产生对大陆传统文化的排斥现象。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国际传播当中的不平等性。
然可以帮李翘送花,黎小军帮李翘送花就理所当然。
所以我敢肯定,编剧是先有自行车这个设想,才安排李翘的工作地点之一在花店,为的就是让观众相信他们的结识不是因为爱情或才没有理由就认识相爱。
所以,当黎小军在补习社跟李翘说,我有车,我可以送你。
这也是自行车这件道具发挥的重要作用。
被奉为经典的两人骑自行车合唱甜蜜蜜这场戏,我看了多次,这场戏,我个人认为场次稍稍提前了一些,当时两个人的感表尚没有到达到爱情那一步。
因为你看这场戏时,你会发现李翘唱歌有些突然,前面没有交待她喜欢唱邓丽君的歌。
况且当时李翘和黎小军处于无话可说的情况,李翘的唱歌就显得比较突然,跟当时的气氛不协调,歌词的内容也跟两个人当时还是朋友的关系不相符合,对于观众的感受来说,歌声带来的感染力就弱了许多。
大家可以比较下面剧情中,黎小军结婚后,李翘帮黎小军的老婆小婷找到教跳舞的工作,李翘和黎小军在车里分别时,邓丽君《再见,我的爱人》这首歌适时响起,结合两人之前的感情和分手及再度相会时的情况,观众内心的感受与歌声及歌词内容是一致的,这也是影片最感人的场次之一。
这部戏关于两人之间的感情戏,很好看,也相当有味道,值得一再欣赏。
我举三个例子,分析一下,编剧是如何让他们的感情戏真实感人,甚至生动有趣的。
第一个例子,年宵花会,黎小军和李翘合伙开档做生意,卖邓丽君的录音带。
这场戏对话较多,之所以感人,也是情节安排得好。
为了给这场戏后半段的两人之间互诉衷情,真情告白,制造气氛和情绪,让观众慢慢融入剧情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导演首先安排两人在斜风细雨的夜里卖录音带,任凭两人如何尽力吆喝,也没有人卖他们的录音带。
这个过程也有变化,开头李翘对自己的生意非常有信心,给观众一个假象,这女孩子这回要大赚一笔了,李翘情绪的高涨也代表着观众情绪的高涨。
没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录音带的价钱越降越低,买的人还是没有,李翘在夜雨中大声叫卖,配以邓丽君伤感的歌声,最后当李翘孤独站在屋檐下无力叫喊时,李翘的情绪降到最低点,观众的情绪也慢慢低落。
接下来,两人喝着维他奶的对话就在低落的情绪中展开,在这种情绪铺垫之下,观众充分感受到当时凄凉的气氛,他们两人之间的对话自然让人印象深刻,让人感动。
这段对话,编剧的安排也是值得玩赏。
首先两人谈到的是邓丽君,进而谈到大陆人,最后才谈到李翘广州人的身份。
李翘谈到自己广州人身份时,闪烁其词,不敢直接承认,黎小军的话也是很有趣味。
李翘说,我去年在广州,去去年也在广州,今年不在了。
最后才说她是广州来的。
黎小军傻笑了一下,看见李翘表情不对,才忍住笑说,我早猜到了,我们是同志来的。
李翘开始狡辩,黎小军只好同意。
经过上述有趣的对话铺垫之后,两人开始谈论朋友的事,将自己内心最怕提起的事都说出来,两个人在香港都没有朋友。
这段对话一步一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观众由浅到深,慢慢了解人物的内心感受。
观众怎能不为两个人的处境同情,加上前面他们工作及卖录音带的努力表面,怎能不为两个奋斗不息,坚强生活的小人物所感动呢?
这段内心对白之后,两人过渡到接吻和上床,就显得很自然,合情合理了。
观众也似乎打心里赞同他们的举动。
他们两人接吻之前的那些穿衣戏,其实很好玩,每个动作有因有果,后面脱衣服的细节和动作呼应前面穿衣服的动作。
最后,李翘无言靠在黎小军肩头,这个动作对黎小军含蓄的暗示实在是太精妙了,如果是黎小军主动就不符合人物性格了,朋友们可以细看,我就不多说了。
第二个他们感情的例子是在两人第一次上床做爱后的第二天,黎小军去麦当劳餐厅找李翘。
大家可以对比两人第一次在麦当劳见面的情况,跟这次见面有什么不同。
这次见面的情况也很值得赏玩,从这里我们可以完全感受到两人快乐的心情和爱情的甜蜜。
编剧是如何表现他们爱情的甜蜜,大家要仔细看,仔细听。
两人见面,李翘主动跟黎小军SAYHI,主动介绍餐厅有什么优惠,她说,新出的猪柳汉堡包,买两个送一个小熊。
说到这里,李翘将脑袋凑前,小声说,我私人送半打给你,寄给家里人吧!说完这句还没算,李翘用更细小的声音说,很漂亮的。
李翘稍显含蓄的快乐表情将她对黎小军的感情表露无遗,特别是最后一句,跟情侣之间细语谈情,没什么区别,又有一些女孩的可爱。
李翘当众表现出她对黎小军的好感和热情,对比第一次两人见面的情形,这次她可没有东张西望了,很专注地看着黎小军哦!这段对话和人物表情,我想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导演是有考虑的,该如何表现两人之间的爱情,让观众相信两人是在恋爱呢!显然只好通过一个人关心另一个人的情节来表示,李翘送半打小熊就是表示关心,接下来,就轮到黎小军关心李翘,果然黎小军拿出钱,说要帮补一下李翘年宵夜卖碟的损失,互相关心的两个青年男女,多半是恋人了吧!
这场戏,其实编剧很巧妙地花心思去构思两人之间的感情细节。
比如,黎小军小心地问起李翘对昨晚他们一起睡觉的事有什么看法,李翘出于女孩子的自我保护心理和面子问题,硬是说成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听到李翘的话,黎小军有些失望了,导演将镜头定格在黎小军失望和沮丧的脸上。
联想以前李翘利用黎小军的情节,观众以为李翘真的仅仅是把昨晚的事当作一夜情,跟黎小军不再保持类似情人的关系了。
当时,我也以为这件事算泡汤了,没想到峰回路转,编剧用一种语带双关的方式,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黎小军失望地转身而去,李翘正在擦玻璃,突然黎小军对她说,李翘,新年进步。
李翘当然不能不回应,她说恭喜发财。
两人开始说祝福语,来回斗了几个回合之后。
当时,我以为肯定是要斗到一方说不出为止,没想到,李翘最后说出,友谊万岁的时候。
黎小军就不再回话了,轻轻点头。
“友谊万岁”包含着双重含义,我们是好朋友啦,我们还是情人哦!昨晚的关系让我们继续下去。
这个转折用得相当巧,最后四个字起暗示的作用,如果你没留意,很难听出来,但你能感觉到两人感情的快乐,这就是编剧的高明之处。
导演的高明之处,就是当李翘说完这四个字后,他将镜头定格在黎小军的脸上,让观众下意识中觉得友谊万岁,这四个字意义重大哦!
这场戏以两人甜蜜微笑对望结束,观众马上感受到两人的快乐,这不比表面上,情侣之间你拉我手,我搭你的肩,快乐大笑,互相逗笑,更耐看,也更好看吗?黎小军和李翘之前的互相关心为下面的戏做好铺垫,让观众从心里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情真意切,这种情像弯弯细小的溪水一样缓缓流过人们的心灵,洗洚人们心灵积聚的各种生活压力和各种难过悲伤的情绪,看到这里,你会重新涣发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找回失去多时的激情。
张曼玉和黎明的表演更是妙不可言,就这个场次而言,证明黎明后来拿金马奖影帝一点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