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
最新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作者xxxx------------------------------------------日期xxxx《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
课题提出的背景(1)课程改革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教学现状背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诸多问题: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
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往往是“以知识为本"的,重心是评价数学教师“教"的设计、“教”的过程和“教"的效果,是对教师知识传授水平的一种评估,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发展,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不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得不到正确评价,而且还不时产生误评,因而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实践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3)学校生源背景近年来,我镇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同时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大量涌入我镇.目前,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人数已经占全校学生总数的60%以上,而绝大部分外来民工子女来都自于山区或偏远农村地区,另一部分学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农村孩子,这些学生诚实而又朴实,但基础等问题造成了他们在学习上特别是数学学习有较大的困难。
这在客观上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采用正确的策略,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行正确评价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如何从农村小学实际出发,通过切实可行的评价策略,推进学校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在时空上的可持续性发展.(2)通过研究,提升教师不断完善和创新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能力。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出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这些素养恰恰是数学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上述背景和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素养水平。
通过对现有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验证,最终旨在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而核心素养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对于数学教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素养水平。
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研究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数学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可以为中学数学教师提供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数学。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深入研究不同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为教师提供更具体的参考依据,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提升。
本研究对于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素养。
2. 正文2.1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当前,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部分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和机械式的应用,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难以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
当前的课堂教学往往过分注重应试教育,偏重于考试内容的讲解和练习,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立项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立项课题中期报告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是一项旨在提高XXX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课题。
该课题于2014年5月向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申报,并于2014年10月获得“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通知”。
本文将对该课题的中期阶段工作进行总结。
背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数学教育应该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让教师的教学观念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彻底洗礼。
然而,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仍然存在问题,如教师还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学生在课堂上还处于“哑巴”式听课等。
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转变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师德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研究惯。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和师德素养。
同时,也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During XXX (October 2014 to November 2014)。
the XXX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objectives。
methods。
step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team members。
The leaders of XXX the research focus of the project.XXX.XXX methods that align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数学教育在学生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难以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时会遇到困难,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
通过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如数字化教学资源、互联网教学平台等,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和趣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加强课堂互动和讨论,利用实践案例来强化数学概念的理解,也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旨在探索和总结既有的关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综合分析和总结,可以为未来的教育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不断创新和进步。
1.2 问题意义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在后续学习中的表现。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深、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效率低下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学习效果的不佳,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和实践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优质的数学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入研究并实践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现代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五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篇一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程改革几年来,数学课堂教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各种极具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方法不断涌现,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从普遍意义上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中的无效、低效甚至是负效现象俯拾即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有部分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支撑,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往往还停留在“讲授——接受”的层面上,对新课程改革抱着一种“课改是其他教师的事,我们靠边站”的思想,没有融入到课改大潮之中,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
教师教得苦,学生也学得累,学生的能力、素质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2.照搬一些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不顾班级实际情况,不研究学生特点,教学时心里没有学生,满足于是否完成了教学计划,忽视了学生的动态生成,呈现出教学形式化的趋势。
3.课堂效率不高,导致学生作业增加。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满意的分数,老师们增加了大量的作业。
大量的作业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批改,使得老师陷入繁重的批改任务,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了老师更忙,学生更苦的怪现象。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就是要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最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目的和意义课题界定:教学: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教学是教师的活动,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师生互动,是师生矛盾和依赖的过程。
我们认为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主动学习的结果。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调查报告
04
调查结果展示
调查问卷的分析
调查问卷设计
01
包含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层面,共计2000份问卷,有效回
收率达到95%以上。
调查数据分析
02
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因素
分析、方差分析等多种方法。
结果展示
03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展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
的主要问题。
03
研究还发现,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对调查研究的反思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还存 在一些限制,如样本选择的范围比较窄,调查问卷的设 计不够科学等。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小学数学高效课 堂教学策略的本质和内涵,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和 访谈,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教学观、全面的 标准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 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通过创设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 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运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
如何确定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
如何选择和组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 学内容?
研究方法的选择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 调查法进行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
和实践经验。
通过设计问卷并进行调查,了 解小学数学教师和学生对高效 课堂的看法和体验,以及对高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报告XXXXXX2013年6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现代数学教育应对时代挑战的需要面对数学的急剧变化,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数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数学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
不是数学成为人的工具,而是数学教育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成了解题的工具。
因此,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实社会,我们只有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才能使数学教育适应研究化社会的需要,也才能为培养学生终身研究的能力做出积极的反映。
2、我校教师要求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迫切希望纵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还依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弊端:①重“教”轻“学”;②重结果,轻过程;③重知识掌握,轻探究能力;④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
面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校教师都迫切希望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首先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其次关注教学效益;第三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第四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最后,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1、通过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指导教学、服务教学。
2、通过研究,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自觉地在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数学教学研究能力。
3、通过研究,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通过研究,完善教学教研制度,促使新课程改革在学校的进一步深入实施,提高课程改革的质量。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真正获取较大容量的有效知识,同时能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课改的灵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合情合理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学生发展、减轻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
如何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本人的点滴看法。
一、做好课前准备的有效性(1).仔细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之一。
因此,要使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应当对学生作出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为教师本人备课及实施所用。
好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层次感,研讨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点等都基于对学生的了解。
好的构思和创意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都需要对学生有真切的了解。
对学生了解的越清楚,教学中就更能心中有底,通过及时反馈调节教学的重点与进程,就能适时进行质疑、追问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原有的基础,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倾向和认知规律,了解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数学、学生与课堂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融洽、开放、宽容的教学氛围。
是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2).认真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数学教材不再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以理解或掌握教材上呈现的内容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最重要任务;数学教材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出发点——让学生在教材所搭建的数学活动平台上展开数学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中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中策略研究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面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小学生往往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1)课堂互动不足: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单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生活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乏味。
(3)评价方式单一: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应试心理,进而影响学习兴趣。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种现象表现在以下方面:(1)题海战术: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采用大量的练习题进行训练,使得学生陷入题海战术,难以自拔。
(2)解题方法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标准答案,忽视了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导致学生思维僵化。
(3)缺乏思维训练: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有效训练,使得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1)概念教学过于表面化:一些教师在概念教学中,仅仅停留于对概念的定义和简单举例,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缺乏概念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引导学生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孤立、片面。
(3)忽视概念的实际应用: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将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XXX摘要:本课题从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研究的背景、界定、理论意义、原则等入手。
以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为主线,结合课题组成员多年的实践。
探索出六个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学策略即:有效的行为常规养成、强化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实施差异教学、重视数学再创造过程、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和观念的渗透、精心设计和谐的师生对话,期间也简单谈谈采取这些策略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1、研究背景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优质轻负、充满活力”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尚有差距。
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在深入发展,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也逐步发生着一些显著的改变,如: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
“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学气氛很活跃。
然而,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看到:一方面,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数学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即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低的问题有待于解决。
另一方面,从课改以来大量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看,高中数学老师放不开手脚。
课堂上,主要以老师讲解为主,大搞题海战术。
使老师和学生身心都很疲惫。
许多教师循规蹈矩、安于平常,只为机械完成每天、每学期的教学任务,甘做在浅层次上无限重复简单劳动的教书匠,对教学理念很少追问,对教学行为缺乏反思,对教学风格不甚关心,对如何在同等时间内取得高效的教学质量很少思考、很少追求,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
学生没有达到有效研究、得到真正的发展。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失去了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依托,也就失去了教学核心的生长性质,数学课堂就缺乏活力。
如学生对数学没兴趣,感觉数学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烦琐的公式,与生活联系不大;又比如学生研究数学缺乏动力,许多同学只是为了高考能考好一点的成绩,此外毫无动力,所以经常出现靠老师采取威逼利诱成绩才会有所进步;最后即使学数学,又有很多同学方法认识不当,成天把自己潜伏于“题海”中,以为学数学就是做题目。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及相关问题讨论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及相关问题讨论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探讨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指导学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情况,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研究也旨在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为教育部门提供可参考的政策建议和教学管理方案。
通过对有效教学策略的讨论和总结,有助于加强教育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向更加科学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和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点,对学生未来数学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如何教授数学知识,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也有助于深入探讨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更好的支持。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研究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持续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场于20世纪上半叶。
60年代以后,西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比拟活泼,而且成果丰富。
这时候研究的注意力扩展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并且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有效教学策略。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受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影响,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阔中小学教师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开场关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生命状态和生活状态,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思考如何真正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并尝试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
但相关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缺乏实践指导性。
因此,如何让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为了还孩子们高效的课堂,减轻课业负担,我们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的课题,试图通过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策略最优化。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一〕、研究目的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开展的过程。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历根底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历。
这就要求教师有效地改良教学行为,树立教学的有效性理念,让数学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加关注数学活动的组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化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价值,开展数学意识,促进学生可持续开展。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势在必行。
〔二〕、研究意义课改以来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1、三维目标的割裂:其一,"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方法,为活动而活动。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提问策略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提问质量不高、缺乏针对性、学生参与度不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因此,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
研究表明,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同时,研究者也发现,提问的质量和方式对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细致。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设计方法;2.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3.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评价方法和标准;4.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水平学生中的适用性。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看法和需求;最后,通过课堂观察记录不同教师和不同提问策略的实际情况和效果。
五、研究结果与讨论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提问质量不高,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二是提问方式单一,缺乏层次性和灵活性;三是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有效提问策略:一是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二是采用多种提问方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三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回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阵地,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展开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没有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教学工作将难以展开。
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和游戏,比如数学趣味竞赛、数学智力挑战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比如数学拓展活动、数学作品展示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引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具有思维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还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
合作学习可以提供一个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的源泉。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大全5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大全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准确解读教材编排意图,提高达成教学目标效率”系“面对一年级学生如何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子课题,课题按照预设的研究方向顺利推进,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在申请结题。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解读教材编排意图,达成目标提高效率”问题。
当前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由转变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反映了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人们对教材编排意图理解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三维目标”割裂、教学内容泛化,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
目前,为努力实践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开展“准确解读教材编排意图,提高达成教学目标效率”,具有积极的现实的历史意义。
二、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1、符合现在认知心理学发展观。
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认知过程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人们了解到人的认知活动是极其复杂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过程。
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不仅需要学习者感知、理解、领会外界事物,而且需要学习者有效地运用思维、记忆、识别、选择、分类等心理过程。
因此,学习者不只是被动的“受刺激者”和“反应者”,而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
所以,研究学习者内隐的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研究的重点。
这为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是每位数学教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总结为以下几点。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合理运用直观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在学习数学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进行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情景模拟、逻辑推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推理能力。
重视数学的应用性。
数学是一门应用学科,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就需要将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鼓励他们主动思考、探索解决方法。
注重巩固与拓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知识巩固和思维拓展。
在巩固方面,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相关习题和练习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在拓展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包括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重视数学的应用性和注重知识的巩固与拓展等。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使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实用。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期报告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期报告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期报告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终于完成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工作。
回望这段时光,我们收获了无数的经验和感悟。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和心得。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教学理念的变化,我们发现高效的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课堂不再只是老师的讲台,而是学生展现自我、探索世界的舞台。
我们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引导他们,让他们在数学的世界里自由探索,发现数学的魅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我们发现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我们的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让孩子们觉得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公式和理论,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
我们还发现,团队合作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我们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当然我们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如何平衡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断探索我们一定能找到更好的方法,让数学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这次研究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学的真谛,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用高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信念。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能将这些策略更好地运用起来,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之路增添更多的色彩。
二、概述我们明白数学不仅仅是公式和理论,更是思维的训练场。
因此我们试图构建一个让孩子们愿意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环境。
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学到数学知识,更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起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实验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展开和深入,新课程的理念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对教材的处理乃至对学生的评价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有的是科学的、合理的、符合教育学及心理学等理论的要求,而有些行为观念过于机械、流于形式,表面化、形式化、极端化的现象在高中数学课堂上也屡见不鲜,特别是教学目标确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方式选择的恰当性、灵活性,教学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启发性等对新课程的实施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那么如何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来提高教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成为课题主持人在新课程实施中不断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在对高中数学课堂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决定通过研究影响课堂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式选择、教学问题设计等的策略为研究的切入点,对有效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此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尽点微薄之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
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
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等问题,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高效的,或是低效的、无效的等问题。
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尽管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几乎都停留在通性通法的层面上,很少有深入到具体某一学科内部的研究(或许是由于课题承担者才疏学浅所致所见片面)。
对于数学学科,至今还没搜集到关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教学策略,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等方面的文章和专著,也没有关于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证研究。
因此,此次选择“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目的是想通过我们的研究,使有效教学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能为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提供可以借鉴的具体教学策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乐学、会学、能学得更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素质等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贡献力量。
因此说此项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有很多,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学能力、师德修养、教学机智等等,对能否实施有效教学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学生方面的因素也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出。
为了使我们的研究能够具体、深入、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符合我们课题研究组成员的实际水平和特点,我们只从众多的因素中选出其中几个对有效教学影响较大的课堂教学策略(确定教学目标的策略、选择教学方式的策略、课堂提问的策略等)进行研究。
三、研究目标我们课题组成员力争通过对“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研究,实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总目标。
为了使这项研究更为具体、深入,我们确定了以下四项具体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为数学教师提供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其中主要有“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如何设计课堂教学问题、如何科学灵活地选择教学方式”等内容,为广大教师克服教学中的无效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供范式;2.通过研究,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都有明显提高;3.通过研究,使课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以后的教学和教科研工作奠定科学的基础;4.通过研究,使有效教学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1.教学目标的设计对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①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②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的研究;③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数学能力有哪些影响。
2.教学问题的设计对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①教学问题设计的意义研究;②不同的教学问题设计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影响的研究;③问题的价值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
3.教学方式的选择对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①数学教学采用的主要方式研究;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不同教学方式的研究;③科学选择教学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和数学能力影响的研究。
五、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力争通过三个方面(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方式选择)的研究,给出有效教学的一些具体策略,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决定采用如下几种研究方法:一是采取比较研究法。
每位课题实验教师都要确定固定的课题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等组实验。
要求实验班与对比班等组的条件主要有:1.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人数基本相等;2.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相当。
实验班与对比班比较的内容主要有:1.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二是采取观察法。
对课题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课堂观察法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状态、参与的广度、参与的时间、参与的方式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采取测验法。
通过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进行数学测验的方法,来分析和比较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评价课题实验的效果。
四是采取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经常坚持学习,向书本学习,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向他人学习,请求他人帮助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课题组成员要不定期地进行相互听课、共同座谈和研讨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不断地调整、修正实验,以使实验研究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更好地实现实验研究的目标。
四是采取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经常坚持学习,向书本学习,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向他人学习,请求他人帮助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课题组成员要不定期地进行相互听课、共同座谈和研讨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不断地调整、修正实验,以使实验研究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更好地实现实验研究的目标。
六、研究的主要过程1.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2005.12~2006.9)针对课题研究的总体要求,落实课题研究责任人,在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认真搜集和研读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
各位课题实验教师都能比较认真地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等有关的文献资料,研究教学目标的设计对教学效果影响的课题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解决了自己以往关于教学目标的作用和地位的一些模糊认识,总结出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
教学目标表达了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也决定着整个教学进程的方向;激励功能。
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目标,学生为了实现目标就得通过认真地观察、思考、操作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评价功能。
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或教学结束之后,要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评价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是否需要调整,评价的依据就是教学目标。
为科学、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研究教学问题设计的课题实验教师在此阶段主要学习了好的教学问题设计对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意义,通过研究总结出: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科学、有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明确目的、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同时所设计的问题应该能够引起兴趣和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快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回忆具体知识或信息;发现问题及检查目标达成情况;鼓励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组织或指导学习。
并在后续的实验过程中时时用这些标准衡量自己所设计的教学问题。
研究教学方式的选择对教学效果影响的课题实验教师,在此阶段主要研究了教学方式的主要类型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他们将研究的成果总结为:教学方式总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接受式学习,一种是发现式学习。
所谓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基本上是由教师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学生不需要进行任何独立发现,而只需接受或理解。
所谓发现式学习,它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
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
最后形成了近5000字的文献综述。
这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保证。
同时做好实验班与对比班的前测工作,对课题进行设计和论证,通过本阶段工作,使参与课题研究的全体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的具体方法。
最后准备课题开题。
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6.9~2008.9)课题组的全体成员根据自己的分工,按照课题实验方案的要求展开了全面的按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研究期间,每个课题研究小组的教师就自己的研究领域撰写课题实施计划,并按照计划科学地进行实验。
2.1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对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过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学要坚持三维目标并重,课题实验教师认真总结以往教学中,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只重视知识、技能目标,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作用;(2)目标的确定随意性太大,表述笼统、不具体,操作性不强,导致教学目标成为“一纸空文“;(3)错将教学内容当作教学目标;(4)没有将学生作为实现目标的主体,没有将预期的教学结果作为表述的内容;(5)教学目标的制定常常处于应付的状态,有时甚至习惯了照抄教学参考资料上的、别人写的现成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目标。
等现象和问题。
针对以上共性问题,课题组成员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关系的研究:一是研究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
具体做法是,实验教师找出数学的典型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设计,然后课题组成员坐下来一同讨论看是否科学、合理,最后再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来由实验教师上课使用。
比如“函数的奇偶性”,是高中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函数的最重要的性质之一,若教学目标是“理解函数的奇偶性概念”,而具体要求却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层次(即不同的学习结果):①能判断一些常见涵数的奇偶性;②能抓住函数的奇偶性对定义域的特殊要求;③能利用函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问题。
对上述不同的学习结果,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