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家名画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 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 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 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千里江山图》[1] 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无款, 据卷后蔡京题跋知系王希孟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
世界具象艺术的瑰宝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 碑,华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动的历史、无 声的乐章;承载着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艺 术气质;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 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中国 十大传世名画》都具有引首、题跋、历代 名家题记、收藏玺印等浓厚文化痕迹,向 世人展示中国艺术瑰宝的真正魅力。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唐代仕女画以 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 》。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宫仕女图》系列 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它们所表现的贵族妇女生活情调 ,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绢本纵30.6厘米、横574.1厘米,用手卷的形式描述初春时节宫 闱之中的日常琐事:妆扮、浇灌、折枝、插花、饲养、歌舞、弹唱、围炉、下棋、读书 、斗草、对镜、观画、图像、戏婴、送食、挥扇,画后妃、宫娥、皇子、太监、画师凡 一百一十五人,个个衣着鲜丽,姿态各异,既无所事事又忙忙碌碌,显示了画家过人的 观察能力与精湛的写实功力。人物皆唐以来衣饰,取名汉宫,是当时对宫长335.5厘米。这幅镇院之宝出自五代南唐(937年 -975年)名画家顾闳中之手,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 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分为五段:悉听琵琶、 击鼓观舞、欣赏王屋山跳六么舞、更衣暂歇、清吹合奏、曲终人散。韩熙载为避免 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 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 。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1]

10 中国十大传世绘画名作赏析

10 中国十大传世绘画名作赏析
洛神赋图 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多处,大多为宋代摹本)是根据曹植的同名文学作品采用连续图画
形式画成的长卷。画卷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宓妃(洛神)的形象,描绘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形象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 慕和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以“美人香草”爱情的抒发展示作者的政治追求,本是自屈原《离骚》之后中 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曹植《洛神赋》正是政治斗争失败以后情绪的传达。《洛神赋图》画出洛神凌波微步的美丽身姿, 表露她“若往若还”的矛盾心态,画奇异神兽具有强烈的神话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
阎立本(约601~673), 中国唐代画家兼工程学家。汉族,雍州万年(今陕 西省西安临潼县)人,出身贵族。其父阎毗北周时为驸马,因为阎擅长工艺,多 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隋文帝和隋炀帝均爱其才艺。入隋后 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父子三人并以 工艺、绘画驰名隋唐之际。《步辇图》是以贞观(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 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 东赞的情景。
Thursday, March 19,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5
《洛神赋图》 作品年代:东晋 作者: ·顾恺之 简介: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洛神赋图简述 (1)士大夫画家辈出,绘画题材范围扩大。 (2)根据诗人曹植的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画出了一幅哀怨缠绵
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捣练图》卷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 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这 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 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 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 下窜来窜去。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各不一,并 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 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画历史上难以逾越的艺术瑰宝,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华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承载着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为历代不二至宝,高头巨帙,历经磨难流传有序。

至清乾嘉时期,陆续收入内府,遂与世隔绝。

随后历经战火纷繁,流散四海,如今皆为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被束之高阁。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都具有引首、题跋、历代名家题记、收藏玺印等浓厚文化痕迹,向世人展示中国艺术瑰宝的真正魅力。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包括: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唐代张萱和周昉《唐宫仕女图》系列(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宫乐图》)、唐代韩滉《五牛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清代郎世宁《百骏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宋人摹本,长卷,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点击下载:顾恺之《洛神赋图》完整全卷60600X1590像素高清大图】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

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

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唐代阎立本《步辇图》《步辇图》,唐代,阎立本,长卷,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点击下载:阎立本《步辇图》完整全卷8141x2250高清大图】《步辇图》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细节描绘生动,动静结合互衬,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中国十大传统名画

中国十大传统名画

近几年,对于传统文化的考察有升温的趋势,琴棋书画诗酒花,中华传统文艺雅致大气,可考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品味一下其中的“画”。

一、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画作: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

现有的只有一卷来自宋代的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

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考察内容:作者的生活朝代。

画作的取材出处。

二、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画作:《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最大的特点,是以静止画卷,描绘了流动的时间。

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

今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韩熙载夜宴图》全长三米,共分五段,每一段画面以屏风相隔。

每一段都描绘了在宴会的各个阶段,主人韩熙载的动向和所处的状态,生动而不呆板。

作者顾闳中充当了人体照相机一般的功能,将他在宴会上的所见所闻凭记忆用画笔记录下来,令人惊叹。

考察内容:作者的生活朝代。

画作内容的主人公。

三、唐阎立本《步辇图》《步辇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

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画作中有大量的人物,但是神态动作都生动十分,毫不雷同。

笔法轻盈舒畅,不仅对于人物,对于器物的描绘也是别具一格。

考察内容:作者的生活朝代。

画作内容的历史事件。

四、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北宋风俗画作品。

传世名作、一级国宝。

中国古代绘画名家及其作品PPT课件

中国古代绘画名家及其作品PPT课件

.
13
《送子天王图卷》
目前流传的被认为是吴道子的作品主要有《送子天王图 卷》、曲阳北岳庙的鬼伯、孔子像、观音子尚缺乏证明, 然而是一幅优秀的古代作品。图卷最后一段取材《瑞应本起 经》中净饭王抱了初生的释迦牟尼到神庙中,诸神为之慌忙 匍伏下拜的故事。净饭王捧着婴儿,以一种小心翼翼的动作 ,充分透露出这一抱持者的崇敬心情;同时,那一跪拜在地 的孔武有力的天神,更不是单纯的跪拜,而是张皇失措、惶 恐万状的神态,是精神上完全降服了的表情。净饭王和天神 的这两个有充分的心理根据的动作便烘托出还在襁褓中的, 在画面上看不出任何直接的迹象来的小小婴儿的不平凡和无 上威严。这样的表现是通过人物的表情和内心的联系以阐明 主题,所以在绘画艺术技巧的发展上有创新的意义。
.
11
唐 阎立本 步辇图
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来迎文成公主入藏时的情景。
在绘画技巧上,阎立本继承和发展了魏、隋以来的优秀传统,重视人物精神刻划。用
笔较顾恺之的“细密精致”更富于变化,有粗有细,有松有紧,富于表现力。用色上,他
吸取六朝的晕染法,能成功地把对象的质感和. 厚度表现出来。
中国古代绘画名家及其作 品
.
1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
以三国时代曹植《洛神赋》为题材,用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的内容。 画中
的曹植带着随从,在洛水之滨凝神怅望,见到了思念已久的洛 神。远处凌波而来的洛神
,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表现了关切、迟疑的神情。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
卷面。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现传世的共有4件,绢本、设色,均为宋人摹本。分别收藏在
.
14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卷》
.
15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卷》局部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简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皆为历代不二至宝,高头巨帙,历经磨难流传有序。

至清乾嘉时期,陆续收入内府,遂与世隔绝。

随后历经战火纷繁,流散四海,如今皆为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被束之高阁。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都具有引首、题跋、历代名家题记、收藏玺印等浓厚文化痕迹,向世人展示中国艺术瑰宝的真正魅力。

《洛神赋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名画]《洛神赋图》作品背景三国时代文学名家曹植(曹子建)的浪漫主义爱情名篇《洛神赋》。

《洛神赋》原名《感甄赋》。

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

作品简介据《文昭甄皇后传载...《步辇图》《步辇图》《步辇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无款,藏故宫博物院。

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唐宫仕女图唐宫仕女图《唐宫仕女图》,唐,张萱、周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

背景描述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

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五牛图》《五牛图》《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五牛图》是一幅纸本设色画,是现存中国美术史上最早的纸本绘画真迹,也是可以确证的唐代大画家韩滉的唯一传世作品。

麻纸本,纵28.8厘米,...《韩熙载夜宴图》名称:韩熙载夜宴图类别:设色画年代:五代(原稿已经遗失,现存为宋代临摹版)作者:顾宏中文物现状:绢本,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画卷描述《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顾...《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作者中国北宋绘画作品。

作者王希孟。

王希孟,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宋徽宗宣和年间,擅山水,青年时代即显露才华,18岁时成为北宋画院学生,在绘画上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指点,约在20余岁时去...[阅读全文] [编辑]《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局部《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描绘了北宋故都汴京的景色,曾经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

10大名画简介

10大名画简介

中国10大名画简介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繁荣,其中绘画艺术更是独树一帜,自古至今涌现出无数杰出的画家和作品。

在这些浩如烟海的艺术瑰宝中,有十幅名画被公认为中国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了中华文化的象征。

一、《洛神赋图》《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根据曹植的名篇《洛神赋》创作而成。

画作描绘了曹植与洛水边美丽的女神相遇并相互爱慕的情景。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此画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长卷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绘画始祖”。

二、《步辇图》《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

此画以简洁的线条和生动的人物表情,再现了汉藏两族友好关系史上的重要一刻。

全画色彩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三、《唐宫仕女图》《唐宫仕女图》是一组五幅中国画,作者是唐代张萱、周昉,该画描述了唐代女子众生相,尤其表现唐代贵族妇女的生活情调。

画面中的女子形象丰满,神态悠闲,展示了唐代女性的风采。

这组画作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传神的描绘,成为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四、《五牛图》《五牛图》是唐代画家韩滉的传世孤本,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这幅画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五头形态各异的牛,生动地表现了牛的性格和姿态。

画面上没有背景衬托,完全依靠线条的变化和墨色的深浅来表现牛的体积感和质感。

这种表现手法在当时是非常新颖的,体现了韩滉高超的绘画技艺和创新精神。

五、《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

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赏舞蹈、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

中国画十大名画

中国画十大名画

中国画十大名画一: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主要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画出了洛神凌波微步的美丽身姿,表露她“若往若还”的矛盾心态,画奇异神兽具有强烈的神话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

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

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

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

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

二:唐阎立本《步辇图》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著靴筒的折皱等处,显得极具立体感;全卷设色浓重淳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

此图一说为宋摹本,但摹绘较精,仍不失原作之真。

三: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图中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

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和衣料的华贵。

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

四:唐韩滉《五牛图》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乖僻的。

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

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

五: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表现的是南唐官员韩熙载夜宴的全部场景。

勾线流畅,设色典雅,层次鲜明,独具神韵。

首先是线条工细从人物的衣着纹饰上可以看出注重布局从图中可以看出黑白穿插于红绿之中明暗搭配很是合理。

六: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此图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

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气象万千,壮丽恢宏。

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

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茅屋草舍、水磨长桥各依地势、环境而设,与山川湖泊相辉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国松】先生1932年出生于安徽,祖籍山东青州,1949年定居台湾。

五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发起创立了对现代水墨画有开山之功的五月画会,领导一代改革创新的艺术潮流,通过几十年的创作教学实践,完成了一系列令世人振聋发聩的大作,培育了两岸三地乃至于东西方数不胜数的高足,在艺术观念、表现领域、手法技巧上都做出了革命性贡献。

因此,获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奖项和荣誉,从而确立了刘国松先生在当代美术史上的显著地位。

【梁岩】,河北省清苑县人。

现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专业画家。

梁岩是被海内外誉为当代著名的实力派肖像画家。

他在荣获中国文联命名的"97中国画坛百杰"称号后,经中国美术家协会特别举荐,99年入围中国画坛18杰行列,参加了中国美协主办的"特邀中国画家巡回作品展",并有11幅作品入选该大型画集。

经中国文联批准,梁岩又荣获99中国百杰画家。

【杜应强】男,1939年生,广东省澄海人。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常务理事,汕头画院院长。

自幼酷爱绘画,擅长版画、国画和速写,画风浑厚、朴实、清丽、明快,富于诗情与乡土气息。

其版画、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览,被国家选送至世界各国展出。

【程十发】名潼,居称步鲸楼、三釜书屋。

他1921年出生于中国景物明媚、文风颇盛的一个江南小城松江,家里三代人都是一悬壶济世的中医师,尤其到了父亲一代,更是雅好书画艺术,家里的墙上壁间,经常挂满各种艺术作品,由于这样的家庭“优雅气氛”,使得年少的程十发很早就喜欢上美术。

可是,他的艺术道路并非一帆风顺,18岁那年,他靠一批亲友的协助,才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求学,他聪慧早熟,从小就对绘画的墨守成规无法接受,他的看法和做法,在当时很引起学院派保守人士的反感,老师骂他,有时还拒绝批改他的作业,如此紧张的师生关系,确实是很少见的。

好不容易才挨到毕业,日子却没有因此而变得轻松愉快起来,他的那类“离经叛道”的作品,一幅也卖不出去,生活所逼,为了养家活口,最后他毅然放下手中的画笔,转行当了钱庄职员,更不幸的事,肺病悄悄侵入体内,使他在贫病交加之余,辞掉工作在家中疗养,通过画“小人书”、连环画来赚取家用,一直到后来进了上海美术出版社当专业画家,情况才告好转。

程十发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中国画院院长。

【宋文治】是江苏省太仓县人。

笔名宋灏。

生于1919年10月,早年家贫,小学毕业后到上海广告社学徒,业余时间到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沪校学习半年素描,后长期任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美术教师,工作之余刻苦学习绘画,成就甚大。

擅画山水,他早年专研“四王”,颇为用功,1948年起跟吴湖帆学宋、元山水,并向友人陆俨少学其骨法用笔,又继承“四王”浅降法以及宋之李唐、范宽,元之黄蒙笔法。

作品秀润中见苍茫,利用传统笔法,表现时代面貌,自成风格,受到画界公认。

他的作品走柔美虚灵一格,属十分典型“金陵一派”。

他出版有《宋文治作品选集》、《宋文治画辑》等。

作品《江南春潮》、《江南三月》、《井岗山》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其他江苏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沈阳博物馆等均收藏他多幅作品。

【何海霞】字瀛,满族,北京人。

曾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研究院研究员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

早年从师韩公典,后拜张大千为师,临习了大量的宋、元、明、清作品,为其绘画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是随师入川,饱览了蜀中山川名胜,消化于胸,画艺日臻成熟。

一九一五年迁居西安,致力于山水画的创新,与赵望云、石鲁等大家共创“长安画派”。

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

一九八八年入英国《世界名人录》。

名瀛,号海霞,以号行。

北京市人。

幼喜习画,1924年拜韩公典为师,并加入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初学清代袁江、袁耀界画,上溯元、明诸家,尤喜青绿、工笔重彩山水。

1927年出师後在家帮助父亲写印刷用书法,复制元曲插图、生物标本、古建筑画图。

1934年拜张大千为师,曾与齐白石、张大千、于非闇等人在长春、天津等地举办四人作品联展,并以卖画谋生。

1946年随张大千入川,写生作画。

五十年代初於西安市卫生局工作。

1956年到西北美协从事专业创作。

以青绿金碧山水为长,兼写花卉。

所作山水取法传统,入古而化,融青绿与水墨为一体,构图布局别有一格,个人风格鲜明;所作梅、荷笔墨苍秀,亦得逸趣。

致力于中国画创新,为长安画派主要画家之一。

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美术作品展并在多种专业报刊上发表。

《宝成铁路》、《西坡烟雨》、《幸福山村》、《黄河禹门口》、《春在田间》等先后为中国美术馆收藏;1981年为北京饭店创作巨幅山水画《大地长春》;1982年为钓鱼台国宾馆元首楼创作丈二巨幅山水画《晴峦暖翠图》。

1983年为陕西人民大厦创作巨幅《天开图画》。

出版《何海霞画辑》等。

曾任陕西省国画院副院长,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

【范曾】范曾是江苏南通人,1938年生于书香之家,自幼即学习历史、文学和绘画,1959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

两年后转入中央美院研究美术史,后又转入中国画系学习。

他先后师事吴作人、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诸位名家,深得教益。

范曾是作品最早进入世界两大拍卖行的中国中年画家。

1993年北京正式展开书画拍卖活动后,他的画也成为拍卖场的注意中心。

1993年12月北京拍卖市场推出的一幅《华陀望断图》,起价8万,最后以12万成交。

【蒋兆和】1904-1986)四川沪州人。

创作以骨法用笔为基,融汇西画造型之长和山水画的皴擦点染技法,画风质朴、深邃,笔墨精湛娴熟,人物形象真实、生动,在丰富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手法方面颇有创造。

出版《蒋兆和画集》,《蒋兆和水墨人物画》等。

生前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

《流民图》从1941年开始构思,至1943年完成,高2米,长约26米,表现逃难群众悲惨的生活。

画家塑造了一百多个无家可归的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形象,与真人等大,构图多为半身特写,重个性刻画,使形象有呼之欲出之感。

【郭味蕖】(1908.2--1971.12),男,汉族,山东潍坊人。

192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习西画,后入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研习中国画。

得黄宾虹指导.擅花鸟兼及山水,所作融会诸家,以工带写,画风清丽活泼,生动自然,风范别具。

197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郭味蕖画辑>>,1988年出版<<郭味蕖画选>>.编著出版<<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中国版画史略>>,<<艺话>>, <<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等.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

【黄永玉】1924年出于湖南省凤凰县,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

十六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及木刻谋生。

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副主席。

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

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写过、出版老祖宗多种画册,还有《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书。

画过《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

在澳大亚、德国、意大得和中国内地、香港开过画展,其美术成就曾获意大利总司令奖。

在海内外享誉甚高。

【黄胄】原名梁树年。

1925年3月生,河北省蠡县人,早年参加革命,任西北军区战士读物出版社编辑。

黄胄从师赵望云,一直生活在西北,成为专业画家,担任西北师院美术系讲师,后到总政任创作员,现为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1997年春去世。

他创作的《洪荒风雪》获第六届青年联欢会金质奖章,出版有《黄胄作品集》、《百驴图》、《黄胄新作选》等。

黄胄是人物画的大手笔,极善于画大画、画人物众多、场面热闹的大场面。

他前后创作的那些辉煌巨作构成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歌颂劳动、歌颂力量、歌颂奋发进取的精神,显示出豪放、壮美的审美基调,既出自画家积极、乐观的天性,也是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的反映。

【钱松岩】(1899.9~1985.9),江苏宜兴人,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当代中国山水画主要代表人之一。

钱松喦自幼学习传统诗书画,30岁时即为国文、山水画教授,古代文学和传统中国画的功力极为深厚。

钱松喦为中国画艺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生前政府为其出版个人画集(辑)17集(辑),理论著作1集,拍摄专题纪录片3部。

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均收藏或在显著位置陈列其作品。

华国锋、胡耀邦、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将其作品以国礼馈赠给法国总统、日本首相及著名的外国要人收藏。

钱松喦的作品,章法构图变化多端,色彩运用大胆独特,个人风格显著明了,堪称“承前启后,一代宗师”。

【吴作人】艺术创作熔古、今、中、西于一炉,中西绘画都有着深厚的功力。

他的油画技法精湛,构图独特,手法简洁,表现力强,富有生活气息。

作品既富有传统绘画特色,又有鲜明的中国艺术韵味和民族风格。

他的中国画立意自然、含蓄,笔墨潇洒,善用比兴状物,风格凝练简洁、清明流畅,构图新颖,境界广阔,寓意深邃。

他的艺术形象造型准确、神态真切,有着高雅与平易的统一,及外柔内刚的个人风格。

创作上主张美术面向人生,革新传统,张扬个性,创造意境。

【傅抱石】---是现代山水画大家,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便是他与关山月合作的杰作。

傅抱石原名瑞麟,号抱石斋主人。

生于1904年,卒于1965年。

生在江西南昌。

傅抱石在山水画上成就巨大,艺术上崇尚革新。

他居住四川八年,创作发生了飞跃的长进,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远行写生,推动了他创作的三变。

长期深入体察真山真水,自然地摆脱了古人的笔墨。

所绘云烟迷雾,壮丽沉雄。

创作章法不落常套,善于把水、墨、色融合为一体。

在布局上,他常将山峰的顶峰伸出纸外,或者顶着画纸的上边,不大留出天空,打破了传统的格局,形成遮天盖地的磅礴气势。

他在满纸上下充塞山峦树木,形成“大块文章”的结构。

他还擅绘水和雨,独创“抱石皴”法。

他的人物画也自成一格,大多以古代文学名著为创作题材。

傅抱石只活了61岁,在国画家中是早逝者。

【林风眠】是最早进行国画改革的画家之一,探索着将油画与国画的优点和美感结合起来。

他的画多用正方构图,图为题款。

他爱恋着自然、生命、憧憬着和平与宁静,以仕女和风景画居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