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戏曲名家汇总
常香玉个人资料_常香玉简历、照片
常香玉
常香玉简介
常香玉演员,工青衣、花旦。
原名张妙玲,河南巩县人。
自幼随父张福仙学戏,9岁去密县太乙新班搭班,并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学豫西调。
初习小生、须生,后专工旦角。
10岁即登台演出,13岁以演出新改编的《西厢》而闻名开封。
她在艺术上好学,勇于革新,曾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以丰富自己的唱腔和表演,同时把风格不同的各种豫剧唱腔──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独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
她的演唱热情奔放,有刚有柔,挥洒自如;做功刚健清新,优美大方。
代表剧目有《拷红》、《白蛇传》、《花木兰》、《战洪州》、《大祭桩》和现代戏《人欢马叫》、《红灯记》等,戏路宽广。
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教学和演出相结合,培养了不少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香玉剧社。
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领剧社在西北、中南和华南等地义演,以全部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被誉为“艺人”。
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2年,曾出席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同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
1956年,河南豫剧院成立,任院长。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现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
李树建同志事迹材料
李树建同志事迹材料李树建,男,汉族,1962年4月出生于河南汝州,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省豫剧二团书记,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1979年-1984年在洛阳戏曲学校学习表演专业,毕业后分配在洛阳市豫剧二团,从事表演工作。
1985年7月考入中国戏学院表演系,1987年7月结业。
1987年8月调入三门峡市豫剧团任副团长,1988年11月任团长。
1997年考入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班,1999年毕业。
在1997年全省公开招聘河南省豫剧一团团长的竞选中,演讲、答辩、考试、考核四项成绩均为第一,1998年3月调入河南省豫剧一团任团长,任职期间,打破剧团长年演出带行李,提高了演出戏价,保障了演出艺术质量和剧团的经济利益。
带领全团到祖国的西大门新疆、南大门广州演出,为海峡两岸的戏剧艺术交流率团到台湾演出,为祖国的五十周年生日献礼晋京演出,在全省创演出场次名列前茅。
李树建同志2000年6月从一团调到二团工作。
任二团书记兼副团长,2001年6月,文化厅又任命为省豫剧二团书记、团长。
当时二团正处于低谷,曾经兴旺红火的二团排演厅(儿童影剧院)已经扒掉,只留下既不挡风又不避雨,象个破庙似的舞台,一片残垣断壁,昔日大团的风采早已荡然无存,乐队只有11人,十几个灯和20来名演员,在当时二团已是举步维艰,曾经几近被上级部门合并掉,在困难面前,李树建同志当时向班子成员提出:“咱们都是共产党员,既然来了,就要对二团负责任,二团不但要生存,二团还要发展,”并在全团大会上提出了“团结拼搏,滚石上山,走出困境,敢为人先”的十六字建团方针。
紧接着是落实四件大事:一是关系群众生活切身利益的事,铺垫家属院地平,改变居住环境;二是装修办公室,改善办公环境,外树形象;三是“招兵买马”提高艺术质量。
从全省招收10名有发展前途的优秀青年演员充实力量;从全省戏校选拔10名优秀演奏员,建立自己的民族乐队。
不惜一切代价请专家辅导,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更重要的一条是树二团形象,晋京演出,让二团重振雄风。
牛得草
牛得草目录[隐藏]人物简介艺术经历艺术特色代表剧目获奖情况职务称号艺名来历活动年表[编辑本段]人物简介牛得草(1933—1998年5月30日),男,汉族,著名豫剧丑角,国家一级演员。
河南省开封市人。
原名牛俊国,牛得草是艺名。
1998年5月30日,牛老师因病医治无效在郑州逝世,终年65岁。
[编辑本段]艺术经历他10岁学艺专攻文丑,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了戏剧事业。
“当官不与民造福,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一剧中精句,几乎家喻户晓。
他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去努力为人民服务。
1947年在开封和平剧社任演员,1954年调入原水利部黄委会所属黄河豫剧团,1958年随团转入鹤壁市。
他10岁学戏,拜师李小顺,专攻文丑。
后又问艺于高兴旺、李同宾及京剧名丑萧长华等。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在博采旁收、广取众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自成流派,“官丑”尤称一绝。
他技艺精湛,唱、念、做、舞俱佳,既讲究程式规范,又力求贴近生活;洒脱雅致,寓庄于谐;既有大家风范,又有乡土气息。
[编辑本段]代表剧目其代表剧目有《卷席筒》、《做文章》、《张古董借妻》、《三不愿意》、《拾女婿》等;后期主要演出《唐知县审诰命》(即《七品芝麻官》)。
[编辑本段]获奖情况由他执笔整理并主演的《唐知县审诰命》1979年进京演出,曾获文化部颁发的剧本整理一等奖和演出一等奖。
该剧拍摄为电影《七品芝麻官》后,又荣获第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和“最佳故事奖”。
香港《大公报》撰文称他为“东方的卓别林”。
[编辑本段]职务称号他历任鹤壁市豫剧团副团长、团长等职。
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剧协理事,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鹤壁市剧协主席。
[编辑本段]艺名来历豫剧表演艺术家牛得草,1933年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
小时候他从师豫剧名丑李小需,专攻丑行,可那时他连个名字也没有。
大家管他叫“小牛”。
后来团里一位老艺人为他取名“俊国”,并说:“振兴国家就靠你们这一代了!”解放初期,牛俊国的丑角艺术已颇具特色。
崔兰田
崔兰田崔兰田(1926-2004)1926年出生于山东曹县。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五大名旦。
戏曲教育家,“崔派”艺术创始人。
国家一级演员。
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剧协副主席。
她自幼家境贫寒。
5岁随父母逃荒至郑州,11岁入太乙班学艺,师从周海水、贾锁学须生,3个月后即能登台演出。
开始是和师姐毛兰花同台合演。
不久便主演《东吴大报仇》、《胡迪骂闫》等须生戏。
1942年出科后,应邀入洛阳楚公民班为头牌主演,与“狗尾巴”、“地牤牛”、“狗头”、“崔照”等豫西名艺人同台演出,后拜豫西名旦张庆官为师改学旦角,进一步深造。
19 44年赴西安,先后在高成玉和沈子安班领衔主演,活动于西安、宝鸡、灵宝、陕州等地。
在樊粹庭先生帮助下,得与常香玉及名小生常景获、名须生曹子道等联袂演出《桃花庵》、《贩马记》、《蝴蝶杯》、《卖苗郎》等剧。
早期剧照在西北剧坛享有盛誉,成为与陈素真、常香玉齐名的豫剧明星。
1949年自组兰光剧社,1951年回河南任安阳市人民豫剧团团长。
1956年任安阳市豫剧团团长。
同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获演员一等奖。
1957年拜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白云生为师。
1959年任安阳市豫剧院院长,先后收张宝英、郭惠兰等为徒。
同年参加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获优秀演员奖。
1963年兼任安阳市戏校校长。
1965年曾参加中南区现代戏会演。
1980年参加河南省豫剧流派调演。
她所主演的《秦香莲》、《桃花庵》、《卖苗郎》、《三上轿》被称为“崔派”四大悲剧。
其唱腔以下五音为体,兼用上五音,同时融会秦腔、曲剧、河北梆子、京昆等姊妹剧种的音调,唱腔旋律丰富多彩,发音长于鼻腔共鸣,音域宽广,行家总结为“气不暴,声不抢,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行腔朴实,较少使用花腔,表演形“静”而实动。
多演端庄贤淑善良坚贞而又命运悲惨的妇女形象,为豫西流派的杰出代表,豫剧“五大名旦”之一。
作品选崔兰田同志是豫剧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
她所开创的“崔派艺术”是我国豫剧五大艺术流派之一,艺术功底颇为深厚,艺术造诣亦达较高境界,和常香玉、马金凤、陈素真、闫立品等同志一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
豫剧五大名旦
陈素真女,1918年出生。
豫剧表演大师,陕西富平人,原名王若瑜,8岁拜师,10岁登台,是豫剧界第一代女演员.17岁就被誉为"豫剧梅兰芳","豫剧大王","豫剧皇后"。
豫剧五大名旦之首,对豫剧的改革做出转折性的巨大贡献。
经典剧目:《宇宙峰》,《三上桥》,《洛阳桥》艺术特色:刚柔相济,含蓄秀美,台步行走如飘,辫子功美妙绝伦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看了她的《义烈风》后,亲笔题词:"清萍白壁原无价,海马云龙自不群."戏剧大师田汉生前有名句赠陈素真:"中州云起几歌仙,苦练勤修数汝先.几度弓腰明月下,何妨碎步铁窗前.袖舞辛酸艳容女,辫飞情焰叶含嫣.人民要汝添光彩,珍重金喉昔盛年."提起《叶含嫣》、《宇宙锋》,熟悉豫剧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想起一个名字——陈素真。
她那行走如飘的台步,美妙绝伦的辫子功,不知倾倒了多少观众。
1993年初冬的一天,我有幸见到了正在住院治疗的被称为“河南梅兰芳”的陈素真老师。
久闻她记忆力惊人,年轻时演新戏,经常是边化妆,边学戏,上台后竟能一字不差。
今日相见,果然名不虚传,谈起她的从艺经历,只略一思索,便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
陈素真原名王若瑜,1918年3月生于陕西富平,继父陈玉亭是一位河南梆子(即豫剧)艺人,受家庭熏陶,从小她便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的她,常被人带去看戏,只要看一次,回去她就能唱上几句,戏看的多了,她就学着模仿戏里的角色,常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竹篾子当雉鸡翎,用大手绢当裙子,边唱边耍,每当这时,她便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
尽管她对唱戏如此痴迷,戏班的人也都觉得她是块学戏的材料,但历来河南梆子戏班中却没有坤角,女孩子是不允许上台的,谁敢破这个例呢?然而她抱定了学戏的决心,冲破了家庭和世俗的偏见,在同乐舞台开时的单经理的支持下,陈素真终于如愿以偿。
1926年的中秋佳节,8岁的陈素真和另外两个女孩子小喜、妮子一同正式拜师学戏,走上了一条漫长而艰难的从艺之路, 成为豫剧界的第一代女演员。
豫剧名家名段
豫剧名家名段
一、名家
1. 熊瑛:河南豫剧大师,被尊称为河南豫剧先驱者,把河南豫剧的整体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2. 张吉节:河南洛阳豫剧名家,演技细腻,《宋璜》《洛神赋》等名剧红极一时。
3. 田洪钧:河南省洛阳豫剧团原团长,在《鲁邦三叔》、《单刀会》等巨著上交出了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典。
4. 冯学宝:河南省洛阳豫剧团原副团长、豫剧使者,是熟悉豫剧及罗马多剧种的老艺人。
二、名段
1. 《宋璜》田洪钧深情传唱上将燕南归,含泪道出妇女深情,也表达着洛阳民居怀念故乡安平的感情。
2. 《新荷辇》张吉节运笔清淡豫腔柔情,传唱最明显的特色就是把唱腔婉转、婉转外柔中刚。
3. 《新宋玉》熊瑛凭借其独特的腔调、强烈的表演力和情感,传唱出山重水复、匹夫英雄在天地间的刚柔并济的壮美意境。
4. 《二郎神》冯学宝将这部古老的叙事剧颠毫端正地还原真实,他对剧中角色的生动把握,让原本简约的剧作显得紧凑有力。
豫剧五大名旦
豫剧五大名旦常香玉(中)、陈素真(右二)、崔兰田(左二)、马金凤(右一)、阎立品(左一)在河南省第一届豫剧流派调演大会上。
(周淑丽供图)豫剧五大名旦,个个都是大师,但其人生道路和命运又各不相同。
上一篇博文“天堂犹闻花木兰”介绍了常香玉,这里只说说其他几位大师。
提起豫剧《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人们就会想起一个山东人的名字——马金凤。
马金凤是五大名旦中目前唯一健在的大师。
她6岁学戏,7岁唱红;她本姓崔,不姓马;她是梅兰芳唯一一位外剧种弟子;她在故乡办戏校,为家乡培养艺术人才;她每年演出200多场,82岁仍挂帅,被公认为20世纪舞台生命最长的豫剧表演艺术家之一。
她是“豫剧功勋杯”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曾多次荣获戏曲会(调)赛演员一等奖。
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剧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
属老一代戏曲艺术家中惟一跨世纪的豫剧名家,至今仍精力充沛地活跃在剧坛艺苑和一些大型演出活动中。
2006年1月12日晚,在安徽阜阳大戏院,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在演唱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
当晚,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在阜阳大戏院举办大型地方戏曲晚会,83岁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登台献艺。
2004年7月31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兵团石河子慰问演出,马金凤演唱《穆桂英挂帅》马金凤上春晚演唱《穆桂英挂帅》马金凤_“洛阳牡丹”八旬“出征”马金凤,1922年出生在山东曹县一个苦艺人家里。
原姓崔,小名金。
6岁随父学艺唱河北梆子。
因她刻苦好学,聪慧过人,与父同台演出了《三义记》、《刘二姐赶会》、崭露头角,被誉为“七岁红”。
14岁正式登台演出,经常上演的剧目有《老征东》、《罗焕跪楼》、《三娘教子》、《对花枪》等。
解放后,马金凤与剧作家宋词合作,对《老征东》进行整理,易名为《穆桂英挂帅》。
1953年到上海演出时,曾得到梅兰芳的具体指教。
后对剧本和演出进行了多次认真地锤炼和加工。
1956年进京演出《穆桂英挂帅》轰动了首都剧坛,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
豫剧刘忠河简介
豫剧刘忠河简介
刘忠河,原名刘义山,是豫剧界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和导演。
他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自幼喜爱表演,并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参加了军队文艺宣传队。
1981年,他考入了河南省豫剧团,开始了他的豫剧表演生涯。
刘忠河的表演风格独具特色,他擅长表现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形象生动、深入人心。
他的代表作品有《女驸马》、《赵氏孤儿》、《白蛇传》等。
除了表演外,刘忠河还是一名出色的导演。
他执导的豫剧作品《楚汉传奇》、《天下第一楼》等,不仅在国内得到了高度赞扬,还多次赴海外演出,受到了国际观众的喜爱。
刘忠河在豫剧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不仅仅在表演和导演方面,他还是一名豫剧教育家,曾多次到全国各地进行豫剧教学和推广工作,培养了众多的豫剧人才。
刘忠河的艺术成就不仅为豫剧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使他成为了中国戏曲界的重要人物。
- 1 -。
香玉剧社号
从抗美援朝总会发出通告,号召全国各 界同胞捐献飞机、大炮。此后中华全国总工 会、全国妇联、青年团中央、全国青年联合 会、中国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纷纷发表宣言、 通告,号召各界同胞积极捐献。到1952年9 约25日为止,功捐献飞机2481架,捐款入 库的达9970亿元。
Hale Waihona Puke 常香玉是怎样的带领剧社捐献飞 机的 ?并谈谈你的感受。
1、常香玉没有被困难吓倒。她拿出多年 的积蓄,又卖掉剧社的一部大卡车和自己的房 子,作为演出基金。她还宣布:剧社的演职员 不拿一分钱的报酬,所有义演收入全部用于为 志愿军购买飞机。 2、为了不影响演出,常香玉还把三个不 满十岁的孩子全部送到保育院。
1、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和支持,演出场场爆满。观众们踊跃地把自己的积蓄 投进募捐箱中。
2、许多爱国民主人士,用高价购买演出票。
3、一块华侨捐赠的手表,许多人卖了又捐,捐了 又买,反复几次,到最后这块手表的价格升到一千万。
常香玉捐献飞机的义举极大地震 撼了中华儿女,举国上下又一次掀起 为抗美援朝捐款捐物的爱国热潮。
满目疮痍 恋恋不舍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的是豫剧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带领香玉剧社为抗美援朝捐献 飞机的事,讴歌了这位著名豫剧表演 艺术家的爱国情怀。
(1):常香玉带领剧社捐献的一架战斗机陈列 在中国航空博物馆里。 (2—4):常香玉决定给志愿军买一架战斗机。 (5—10):常香玉克服困难义演筹款,终于如 愿购买了一架战斗机。 (11):这架飞机在抗击侵略者的战斗中所起 的作用和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认识、理解本课字词。 2、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 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豫剧名旦六大家
豫剧名旦六大家常香玉(1923 -2004),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巩县人。
出身艺人家庭的她,九岁随父张福仙搭班学戏,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并随义父姓改名为常香玉。
初学小生、须生、武丑,后专演旦脚。
幼功深厚。
豫剧六大名旦之常香玉十岁登台,十三岁主演6部《西厢》,名满开封。
原唱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合豫东、祥符各调,并吸收曲剧、坠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一些唱腔,别创新腔,是豫剧旦角唱腔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在其真假混合声科学发声方法的推动下,出现了“无腔不常”的旦角形势。
1938年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而潜心钻研青衣、花旦表演和说白的改革。
1941年赴陕甘演出,深受广大人民喜爱,被誉为豫剧皇后。
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社,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
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有“爱国艺人”之誉。
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地方戏中只有常香玉袁雪芬获此殊荣。
同年与梅兰芳在音乐之都维也纳演出,成为享誉世界的戏曲名家。
1956年《花木兰》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她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两次进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破洪州》,毛主席亲笔写信给予了高度评价。
文革后对郭沫若的词《大快人心事》进行谱曲,唱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成为时代的烙印。
1988年带领河南省豫剧一团演出大半个中国,募捐资金,设立了由杨尚昆同志题词的“香玉杯”,为培养豫剧新人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3年的上半年参加了艺术人生节目,同年年末参加首都慰问民工演出,成为生前最后一次登台。
2004年6月1日病逝郑州,享年81岁。
2004年7月被国务院追授为人民艺术家,这是自建国以来国务院首次授出此荣誉称号。
常香玉同志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分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是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开创了豫剧旦角真假声结合唱法的先河。
河南豫剧
访问数:8820 回复数:47楼主回复作者:leonlaid发表日期:2005-5-17 20:22:09河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刘景亮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自看到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布了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
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流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至80年代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豫剧有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多种地域流派。
当代,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黑脸李斯忠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
建国后的现代戏创作又涌现出高洁、马琳、魏云、王善朴、柳兰芳等“豫剧五大主演”。
活跃在当今国内豫剧舞台上的汤玉英、王清芬、虎美玲、李金枝、谷秀荣、陈淑敏、李树建、朱巧云、王红丽等11位豫剧表演艺术家先后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
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
传统剧目有近千出,在今天比较流行的传统剧目有《抬花轿》、《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雪梅》、《大祭桩》、《秦香莲》等;现代戏剧目有《朝阳沟》、《李双双》、《小二黑结婚》、《倒霉大叔的婚事》等。
《风流才子》、《试夫》、《能人百不成》、《王屋山下》、《红果,红了》、《都市风铃声》、《蚂蜂庄的姑爷》、《老子·儿子·弦子》等现代戏剧目,都分别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奖”。
⑥6(朱华)●评点豫剧在清代末年成熟之后,一个世纪内,由几个地域分支到各个分支相互融合,再到艺术家多种风格的形成,正好走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在河南戏剧发展道路上留下了一座座丰碑。
解读河南曲剧大师王秀玲的表演艺术
走 ”( 小走指 的是上一个紧步 ,顿两个缓步 ) ,接着是 高秋芳搬嫁 妆 ,嫂子装箱 。第一次秋芳摇着细密小碎步抱来 了绸缎大衣服 , 第二次划动双臂走小蹉步端来 了中衣和绣鞋 , 第三 次走小跳步耍 辫 子 花 , 捧 来 了果 子 盒 , 待 嫂 子 再 次 打 趣 时, 羞 涩 脸 红 的高 秋 芳 连 连捶打着嫂子嬉笑 闹逐而下 。这段姑嫂 逗趣 的 “ 装箱 ”戏可 以算 得上河南 曲剧 闺门花旦戏 的华彩篇章 ,活泼质朴 的动作 ,优美舒 展 的声腔 , 跳动欢快 的音乐 , 热 闹有趣的场面 , 通俗易懂的词汇, 把这场重头戏演绎地洋洋洒洒 ,红红火火 ,展现 了河南 曲剧王派 艺术 中的俚俗之美 。 在我 国戏 曲界 ,《 红楼梦》一剧历来 以越剧演绎地最为精美 。 然而 ,河南 曲剧 以其独特 的艺术特 点,同样演绎地细致入微 。王 秀玲老师早期 的一个最为重要 的代表作 《 红楼梦 》完全可 以与越 剧名家们 的 《 红楼梦 》相媲美 。 河南 曲剧 《 红楼梦》与 《 风雪配》不同,它主要展现 的是王 派艺术缠绵秀雅 的婉约之美 。在这 出戏 中,她饰演 的是林黛玉 , 同样 以闺门花旦应工 ,但这里展现的却是缠绵、娇柔 、清秀、典 雅 的婉 约 之 美 。 对 于 这 个 在 我 国 古典 文 学 中极 具 文 化 内涵 的悲 剧 形 象 ,她 在 河 南 曲剧 舞 台 上 展 现 地 极 为 细腻 、含 蓄 、深 刻 ,因此 被誉为 “ 活林黛玉 ” 。 在 《 红楼 梦》一剧 中,“ 葬花 ”一场最 能体现王派艺术缠绵 秀雅 的婉约之美 。暮春 时节 的大观园里 ,落红阵阵 的凄凉景物 , 如泣如诉 的玉迪哀声勾起 了林黛 玉的满腔幽怨 :“ 花谢花飞花满 天 ,红 销 香 断 有 谁 怜 ? 一 _ _ , ’ 林 黛玉柔弱的肩膀扛着花锄轻轻漂 移到 台口,她那游离 的 目光、恍惚 的神情、忧郁 的气质和 台下 的 观众来一个惊鸿一瞥 的亮相 ,就是这一个对接 ,王秀玲老师把林 黛玉 的艺术形象镌刻在 了观众 的心 中,哪怕是习惯越剧版本 的观 众也深深惊叹王派 的表演艺术 ,王秀玲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就是 王 秀 玲 。这 种 艺 术境 界之 高 ,是 后 来 者 难 以超 越 的顶 峰 ,能达 到 十之一二也就不错 了。 紧接着 , 林黛玉便又弱不禁风 、 娇喘吁吁 , 在 摇 曳 飘 摆 间 ,好 似 花 锄 要从 肩 上 滑 落 、花 篮 要 从 锄 头 滑 脱 ,一 刹那 间她躲肩转身 ,犹如春 曰垂柳袅袅娜娜 ,不胜重 负地 坠落在 落英缤纷 的太湖石畔 ,蜷成 一个 优美的 “ 软 卧鱼 ” 。这种细腻 的 表演展现 出来的细节 ,把林黛玉不幸 的家庭变故 、寄人篱 下的孤 苦无助的柔弱之美刻画地淋漓尽致 ,令观众心碎神伤 。这场戏 , 林黛玉从花落联想到 了 自己的悲惨命运 ,禁 不住潸然泪下 ,她 唱 到“ 把花锄 偷洒 泪心 酸难 禁,可怜我似落花身世凄凉 。尔今死 去 侬收葬 , 未 卜 侬身何 日丧—— ” 这段唱 由【 小汉江 】 转【 大汉江 】 , 转 【 诗篇 】 ,再转 【 哭诗篇 】 ,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忧郁、柔婉 、 低回 、凄凉,表达 出了林黛玉 的哀伤 、幽怨 、委屈 、愤懑之情 。 打扫落花的时候 , 她 是那 么地 轻柔 ,手 也 轻 、 脚 也 轻 、扫 帚 也 轻 , 她不像是在扫花 ,倒 像是在收集花魂;捧起花时 ,又 是特 别地 细 发 ,观 见 花 瓣 上 沾 染 了 一 点 尘 土 ,她 轻 轻 地 捡 起 ,一 甩 一 抖 ,轻 轻吹拂 ,然后放进花 篮。这两处细微的连贯性动作 ,尽现 了林黛 玉爱花、惜 花、怜花 、慕花之情 ,尽展 了林黛玉作 为一个柔弱 女 子 睹 花 伤 己 的感 伤 之 美 。令 观 众 是 黯 然 伤 神 ,感 慨 不 已 。 在现代戏 《 游乡》和 《 掩护》中,王秀玲老师追求 的是天然 雕饰 的清纯之美 。她所塑造 的现代 女性杜娟和春 兰,是那 么贴近 时代 、贴近 生活,是那么鲜活 、天然、清纯 、可爱。在古典戏 《 铡 西宫》和 《 秦香莲 》中,她追求的又是仪态万方的华丽之美。她
河南戏曲名家汇总
河南戏曲名家汇总常香玉:河南省豫剧一团,看过的《白蛇传—断桥》、《拷红》、《花木兰》、《蝴蝶杯---投衙》、《人欢马叫》、《柳河湾》,听过的《破红州》、《大祭庄》、《五世请缨》、《梁山佰与祝英台》、《杜十娘》、《朝阳沟》等。
陈素真:看过的《宇宙峰》、《梵王宫—摔大鞭子》、《拾雨镯》,听过的《痲疯女传奇》、《三上轿》、《春秋配》、《汉江女》。
崔兰田:安阳市豫剧团,看过的《桃花庵》、《对花枪》,听过的《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二度梅》、《陈三两》。
马金风:洛阳市豫剧一团,看过的《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对花枪》、《神都女皇》、《情系小浪底》、《杨八姐游春》,听过的《贩马记》、《窦娥冤》、《红嫂》、《蝴蝶杯》、《三上关》等阎立品:河南省豫剧二团,看过的《秦雪梅》、《盘夫索夫》,听过的《姐妹告状》、《碧玉簪》、《桃花庵》、《蝴蝶杯》、《西厢记》、《三上关》等。
桑振君:新乡市豫剧团,东风豫剧团,听过的《白莲花下凡》、《姐妹告状》、《打金枝》、《桃花庵》等。
唐喜成:河南省豫剧二团,看过的《三哭殿》、《南阳关》、《狱卒平冤》、《血溅乌纱》、《南阳关》、《卧心尝胆》、《辕门斩子》,听过的《对花枪》等。
唐玉成:听过的《跑坡》,听过他弟子的戏有《铡太师》、《铡西宫》、《刘庸下南京》、《访刘青》、《刘庸回北京》、《借头》等。
李斯忠:河南省豫剧二团,看过的《打銮驾》、《包龙图坐监》,听过的《铡美案》、《司马茅告状》、《老包跪嫂》等。
张新芳:河南省曲剧团,看过的《陈三两》、《金钗记》、《劝大烟》,听过的《秦香莲》、《孟姜女》等谢禄:河南省曲剧团,听过的《老包告状》、《秦香莲》、《打銮驾》等马骐:洛阳曲剧团,看过的《寇准背薛》、《程婴救孤》,听过的《血溅碧玉书》、《九龄救主》等张晓风:新乡市曲剧团,听过的《泪洒想思地》、《花厅会》、《无明草》、《千里送京娘》、《陈三两》、《卧虎令》等王秀玲:河南省曲剧团,看过的《庞酒壶坐轿》、《掩护》、《风雪配》、《拾雨镯》,听过的《红楼梦》、《千里送京娘》、《秦香莲》等李金波:河南省曲剧团,男旦,曲剧创始人之一,听过的《红楼梦》、《丁郎认父》。
常香玉
常香玉常香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巩义人1922年生,原名张妙玲出身艺人家庭的她九岁随父张福仙搭班学戏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并随义父姓改名为常香玉,初学武丑,小生,须生,后专演花旦(旦脚)幼功深厚十岁登台十三岁主演6部西厢名满开封,原唱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合豫东祥符各调,并吸收曲剧,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一些唱腔别创新腔。
1938年因病不能再演武戏而潜心钻研青衣,花旦,1941年赴陕甘演出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社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华南,中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有爱国艺人之美誉,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
同年出国演出。
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醇厚,格调新颖,以声带情,以情带声,多彩垛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晰,细腻大方,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大师的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常大师她1959年加入中国*,历任中国戏曲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分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同时也是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豫剧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
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
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
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
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流行地区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剧演出。
关于豫剧的起源。
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发展非常迅速。
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说法不一。
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说一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
河南豫剧的艺术特点分析
河南豫剧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早期豫剧表演的舞台装置极为简单,往往只用芦席、箔子一挡,台上一桌二椅,即可开演。
打小锣、敲梆子的人员兼"检场"。
进入城市后,有较固定的剧场,舞台装置才有所改进。
豫声剧院已采用一些布幕、布景,旦角服饰讲究"老旦清,正旦俊,花旦风流"。
此后又受京剧服饰的影响,已基本与京剧服饰相同。
豫剧传统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革新,创作由粗到细,粗中有细;由俗到雅,雅俗共赏,表演艺术日臻完美。
同时,各行当也涌现了一大批艺术上有成就的演员。
据清朝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成书的《歧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 788)《杞县志》所记载,当时本地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又被称为"梆罗卷"。
根据艺人们相传,豫剧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也都曾办过科班。
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又称"西府调");形成于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
其中"祥府调"、"沙河调",从唱腔的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句法组成和语音等方面看,都和"豫东调"比较近似,故统称"豫东调"。
因此今豫剧唱腔韵,一般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
豫剧五大名旦简介
豫剧五大名旦简介在咱中国的戏曲舞台上,豫剧那可是响当当的一块金字招牌,其中豫剧五大名旦更是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这片艺术的天空。
今儿咱们就来聊聊这五位大师,她们个个身怀绝技,风格各异,却共同书写了豫剧的辉煌篇章。
先说陈素真,这位大师那可是被誉为“河南梅兰芳”,可见其艺术造诣之高。
陈素真出生在河南开封,从小就对戏曲有着浓厚的兴趣。
她嗓音清亮,唱念做打俱佳,表演起来那是既刚柔相济,又含蓄典雅,简直就是戏曲舞台上的美神。
她的代表作《宇宙锋》、《春秋配》那都是豫剧迷们耳熟能详的经典,陈素真把每一个角色都演得活灵活现,让人看了那叫一个过瘾。
再说常香玉,那可是豫剧界的扛把子,唱腔字正腔圆,韵味淳厚,听起来那叫一个舒服。
常香玉的表演风格也是独具一格,刚健清新又不失细腻大方,尤其是她塑造的花木兰、白蛇等角色,那叫一个深入人心。
常香玉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还是个热心肠,为豫剧的发展那可是操碎了心,真是让人敬佩不已。
崔兰田这位大师,那可是豫西调的代表人物,她的唱腔深沉浑厚,含蓄蕴藉,听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崔兰田的表演风格也是庄重大气,朴实无华,尤其擅长演悲剧人物,把角色的内心情感那是刻画得淋漓尽致。
她的代表作《秦香莲》、《桃花庵》那可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崔兰田也因此赢得了“悲剧大师”的美誉。
接下来咱得说说马金凤,这位大师那可是豫剧“帅旦”行当的开先河者,创立的“马派”艺术那也是独步江湖。
马金凤扮演的穆桂英、花打朝等角色,那叫一个英姿飒爽,威风凛凛。
她的唱腔也是别具一格,流光溢彩,听起来那叫一个畅快淋漓。
马金凤大师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她留下的艺术财富那可是永垂不朽。
最后咱得聊聊阎立品,这位大师那可是豫剧界的瑰宝,唱腔优雅舒展,表演深沉含蓄,一看那就是大家风范。
阎立品塑造的秦雪梅、胡凤莲等角色,那叫一个深入人心,让人看了久久不能忘怀。
她的代表作《秦雪梅》、《藏舟》那也是豫剧迷们的心头好,阎立品大师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立业需先立身,立身必先立品”的艺术信念,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全国知名豫剧院团及名家
全国知名豫剧院团及名家列表河南省豫剧一团-王惠李金枝魏俊英王清海范静袁国营常香玉贾廷聚徐俊霞谷秀荣丁建英李庚春李斌邵保安张惠武惠敏窦彩霞胡曙光河南省豫剧二团-王清芬李树建孟祥礼柏青田敏李斯忠张美贞阎立品吴碧波唐喜成李斯忠刘九来张桂花高玉秋轩玉亭卢玉琴赵玉英樊萍李文彬兰力高红旗河南省豫剧三团-贾文龙汪荃珍杨国民王善朴魏云柳兰芳高洁张春玲杨红霞盛红林张月婷李云陈秀兰辛艾潘秀云王晓芬陈琍珉宋艳秋马琳杨华瑞韩登庆杜启泰韩玉生芦兰香陈泓朱义冯文景马兰郭健民郑州市豫剧院-小香玉连德志王希玲虎美玲刘伯玲郭应先赵小毛王宽张月荣华翰磊洛阳市豫剧院-马金凤赵晓梅王贵关美丽曾广兰陈淑敏朱秀珍李文阁张松晓吴金霞焦杰英陈大华李光海刘亚林开封市豫剧团-朱巧云宋桂玲王素君关灵凤单绍莲李良魁李良庭李鸿建王传贤李宪民王秀兰唐喜成李志贞李耀卿王敬先侯秀真高兴旺张子林孙映雪陈德州苏芝兰杨兰春王鸿雁许昌市豫剧团-任宏恩汤玉英常俊丽杜合法艾立崔玉荣王再岭袁世安河北省邯郸市东风豫剧团-苗文华牛淑贤胡小凤陈素真桑振君赵贞玉郭英丽张素玉谢长春韩刚池海莲宋淑云安阳市豫剧团-张晓霞崔小田崔兰田张宝英崔少奎崔兰玉辛玉兰孙兰香鹤壁市豫剧团-金不换张国朝牛得草徐福先宋景芳徐银鸽吕敏彦平煤豫剧团-颜永江洪先礼索文化段红玉李纯正桑艳红杨淑霞张会丽平顶山市豫剧团-刘晓燕楚淑珍白伟马莉偃师市豫剧团-王艺红孙应杰霍新霞三门峡市豫剧团-史茹阿娇韩孝枝禹州市豫剧团-刘雪芹方水泉新乡市豫剧团李彩仁程素荣田玉江万正红陕西省咸阳市豫剧团-何丽萍张建芳李清泉朱剑平濮阳市豫剧团-管爱姣王青霞周口市豫剧团-肖秀莲党玉倩江团结商丘市豫剧院-陈新琴吴心平张燕台湾豫剧团-王海玲张岫云萧扬玲湖北襄樊豫剧团-李喜华焦作市豫剧团-巴秋燕商丘豫剧团-刘忠河北京占奇豫剧团-杨占奇山东聊城豫剧院-章兰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王红丽河南海燕豫剧团-索海燕济源市豫剧团-任家波驻马店市豫剧团-张淑惠信阳市豫剧团-何雪林西安市豫剧团-赵峰虞城县豫剧团-谢庆军兰州豫剧团-周桦济宁市豫剧团-李新花漯河市豫剧团-赵吟秋安金凤新疆兵团豫剧团-徐爱华张志娟山东省枣庄市豫剧团-郭书红山东齐鲁音乐学校豫剧团-朱桂芹。
司文郎赵岩,男,1983年生。现为河南省豫剧一团青年艺术团演
司文郎赵岩,男,1983年生。
现为河南省豫剧一团青年艺术团演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赵岩。
赵岩。
男。
1983年生。
现为河南省豫剧一团青年艺术团演员。
赵岩。
男。
1983年生。
现为河南省豫剧一团青年艺术团演员。
主攻文武小生。
司文郎师从改该省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杨国民。
1996年毕业于济源市豫剧团。
xx年曾荣获济源市青年演员大奖赛表演一等奖;同年又河南省第三界青年演员大赛表演二等奖;xx年底作为尖子演员被河南省豫剧一团青年艺术团破格录取。
进团后先后排演了许多大型古装剧。
在《抬花轿》中饰文状元;在《大祭桩》中饰李彦贵;在《五女拜寿》中饰邹应龙;在《义烈女》中饰庄鸿文;在《大明惊雷》中饰常贤亮;在《许仙逃寺》中饰许仙;在《司文郎》中饰司文郎;均受到专家与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xx年荣获第二界“红梅杯”大赛二等奖。
xx年荣获河南省第四界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
第二界“红梅杯”大赛金奖。
司文郎他扮相英俊。
嗓音高亢洪亮。
表演潇洒自如。
唱腔委婉动听。
是该省戏曲界一位不可多得的文武小生。
xx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央视11频道看了由三门峡市豫剧团演出的《虢都遗恨》。
赵岩在剧中饰演“虢叔”他扮相清秀俊美。
表演洒脱飘逸。
唱段虽然不多。
但是却听的如痴如醉。
一向喜欢听戏但不唱戏的。
竟不由自主的跟着唱了起来。
为豫剧舞台上能涌现如此优秀的小生演员而欣喜不已!从那时起。
便开始关注这位比自己大几岁的赵岩。
赵岩,男,1983年生。
现为河南省豫剧一团青年艺术团演员,主攻文武小生,师从改该省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杨国民。
1996年毕业于济源市豫剧团,xx年曾荣获济源市青年演员大奖赛表演一等奖;同年又河南省第三界青年演员大赛表演二等奖;xx年底作为尖子演员被河南省豫剧一团青年艺术团破格录取。
xx年荣获第二界“红梅杯”大赛二等奖,xx年荣获河南省第四界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第二界“红梅杯”大赛金奖。
他扮相英俊,嗓音高亢洪亮,表演潇洒自如,唱腔委婉动听,是该省戏曲界一位不可多得的文武小生。
常香玉个人简介资料
常香玉个人简介资料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常香玉个人简介,希望对你有用!常香玉简介常香玉(1923年-20XX年),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
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
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
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常香玉人物生平1923年,常香玉出生在河南省巩义市董沟。
1932年5月,随父亲张福仙搭班开始拜师学艺,拜了翟燕1/ 8身、葛燕亭、周海水等人为师。
初学武丑、小生、须生,后专演花旦。
1933年年初,随父搭太乙新班习演,向王金枝、徐双槐求艺。
1935年11月,三赴郑州,随父再搭周海水太乙班,进开封闯荡。
到开封不到两月,便凭借文武不挡、生旦俱佳的出色技艺,崭露头角。
由垫戏改为中轴,成为太乙班的主演之一。
1936年,《泗州城》连演3场,轰动开封。
从此以后,常香玉正式成为主演。
1937年2月,常香玉在张福仙、王振南、史书明等的扶持下,成立了中州戏曲研究社。
1938年2月,为宣传抗日,戏曲研究社排演了王振南编剧的新戏《打土地》。
1941年秋,初识崔兰田,并与汤兰香重逢,合作演艺《贩马记》。
1944年6月3日,与陈宪章结为连理,结婚仪式在西安东大街正大豫饭庄秘密举行。
1945年4月28日,正式公开与陈宪章的关系。
不久,长女常小玉出生。
1946年7月,次女陈小香出生。
1947年10月,陈宪章被国民党逮捕,常香玉竭力营救,几2/ 8近倾家荡产。
1948年春,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
梨园春擂主戏曲名家走进汝州天瑞国际饭店
梨园春擂主戏曲名家走进汝州天瑞国际饭店开业一周年庆典文艺演出节目单主持人: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主持人:庞晓戈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主持人:倪宝铎一、开场舞《开门红》表演者:天瑞中州国际饭店餐饮部王璐璐、财务部韩彩团等二、豫剧《抬花轿》坐轿一折(彩扮)从今后再不当那老闺女表演者:马凤霞:国家一级演员、青年豫剧表演艺术家三、豫剧《李双双》选段、洼洼地里好桩稼表演者:赵金印: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擂响中国银奖获得者四、豫剧《朝阳沟》选段、棉花白,白生生表演者:马兰: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文化部文华奖获得者五、豫剧《村官李天成》选段、吃亏歌表演者:马跃: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擂响中国少儿组银奖获得者六、豫剧《必正与妙常》选段、秋江河下水悠悠表演者:李梦雅:河南电视台梨春园擂响中国少儿组金奖获得者七、曲剧《卷席筒》选段、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表演者:海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青年曲剧表演艺术家,海派传人八、戏曲小品《片锣求婚》一折表演者:林萍、等: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明星擂主九、音乐快板《风吹稻花香汝州》表演者:天瑞中州国际饭店行政办王雯博、房务部王军芳等十、豫剧《七品芝麻官》选段、青纱帐坐着我七品县官表演者:牛小草: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全国豫剧十大名丑,牛派传人十一、豫剧《小二黑结婚》选段、青凌凌的水来、蓝盈盈的天表演者:柳兰芳: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电影《小二黑结婚》中小芹的扮演者十二、豫剧《大祭桩》选段、恼恨爹爹心不正表演者:王清芬: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电影《大祭桩》中黄桂英的扮演者十三、戏曲小品《傻子相亲》一折表演者:黄华、郑春格:河南省著名丑角演员,任宏恩亲传弟子十四、豫剧《南阳关》选段、西门外放罢了三声炮表演者:贾廷聚: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省豫剧一团原团长,唐派传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优秀专家十五、豫剧《破洪州》一折(彩扮10人)久离边关表演者:赵兰琴:河南电视台梨园春首届擂响中国金奖获得者、曾随梨园春栏目赴巴西、等七个国家巡回演出十六、结束曲、艺术团乐队导演:史同林首席板胡:李乐汇司鼓:张玉昌曲胡:赵景文音响:张喜亮字幕:祝强舞台监督:张海岭节目流程节目没有开始前主持人幕后请出致辞佳宾:天瑞集团副总裁,天瑞中州国际饭店董事长贾树国先生开场舞《开门红》主持人上场音乐三声钟响半分钟后主持人上场男: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女士们、先生们男:前来参加庆典的各企业嘉宾朋友们女:所有现场的朋友及汝州的父老乡亲合:大家晚上好男:朋友们,刚刚庆典了祖国60华诞,又愉快的度过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节,今天又是一个好日子,迎来了天瑞中州国际饭店开业一周年暨天瑞明珠商务会馆开业庆典女:巍巍嵩山之麓,悠悠汝水之滨,有着“瓷都”之称的古城汝州,当岁月的车轮驶入2008年金秋的时候,又一个人间奇迹在这里蓬勃诞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戏曲名家汇总
常香玉:河南省豫剧一团,看过的《白蛇传—断桥》、《拷红》、《花木兰》、《蝴蝶杯---投衙》、《人欢马叫》、《柳河湾》,听过的《破红州》、《大祭庄》、《五世请缨》、《梁山佰与祝英台》、《杜十娘》、《朝阳沟》等。
陈素真:看过的《宇宙峰》、《梵王宫—摔大鞭子》、《拾雨镯》,听过的《痲疯女传奇》、《三上轿》、《春秋配》、《汉江女》。
崔兰田:安阳市豫剧团,看过的《桃花庵》、《对花枪》,听过的《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二度梅》、《陈三两》。
马金风:洛阳市豫剧一团,看过的《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对花枪》、《神都女皇》、《情系小浪底》、《杨八姐游春》,听过的《贩马记》、《窦娥冤》、《红嫂》、《蝴蝶杯》、《三上关》等
阎立品:河南省豫剧二团,看过的《秦雪梅》、《盘夫索夫》,听过的《姐妹告状》、《碧玉簪》、《桃花庵》、《蝴蝶杯》、《西厢记》、《三上关》等。
桑振君:新乡市豫剧团,东风豫剧团,听过的《白莲花下凡》、《姐妹告状》、《打金枝》、《桃花庵》等。
唐喜成:河南省豫剧二团,看过的《三哭殿》、《南阳关》、《狱卒平冤》、《血溅乌纱》、《南阳关》、《卧心尝胆》、《辕门斩子》,听过的《对花枪》等。
唐玉成:听过的《跑坡》,听过他弟子的戏有《铡太师》、《铡西宫》、《刘庸下南京》、《访刘青》、《刘庸回北京》、《借头》等。
李斯忠:河南省豫剧二团,看过的《打銮驾》、《包龙图坐监》,听过的《铡美案》、《司马茅告状》、《老包跪嫂》等。
张新芳:河南省曲剧团,看过的《陈三两》、《金钗记》、《劝大烟》,听过的《秦香莲》、《孟姜女》等
谢禄:河南省曲剧团,听过的《老包告状》、《秦香莲》、《打銮驾》等马骐:洛阳曲剧团,看过的《寇准背薛》、《程婴救孤》,听过的《血溅碧玉书》、《九龄救主》等
张晓风:新乡市曲剧团,听过的《泪洒想思地》、《花厅会》、《无明草》、《千里送京娘》、《陈三两》、《卧虎令》等
王秀玲:河南省曲剧团,看过的《庞酒壶坐轿》、《掩护》、《风雪配》、《拾雨镯》,听过的《红楼梦》、《千里送京娘》、《秦香莲》等
李金波:河南省曲剧团,男旦,曲剧创始人之一,听过的《红楼梦》、《丁郎认父》。
关灵风:开封豫剧团,陈派,听过的《痲疯女传奇》、《三上轿》、《春秋配》、《汉江女》、《霄蘘恨》、《刘云记》、《五台会誓》等。
吴碧波:河南省豫剧二团,陈派,看过的《三哭殿】、《七品芝麻官》、《血溅乌纱》、《抬花轿》、《卧心尝胆》、《宙峰宇》,听过的《辕门斩子》、《三上关》等。
牛淑贤:邯郸东风豫剧团,陈派,看过的《宙峰宇》、《梵王宫—摔大鞭子》、《虎符》,听过的《打祭梉》、《西出阳关》等。
虎美玲:郑州市豫剧团,常派,看过的《花木兰》、《打祭梉》、《宝莲灯》、《粉黛冤家》、《抬花轿》、《鸳鸯戏水》、《青蛇传》,听过的《红灯记》、《白蛇传》等
王希玲:郑州市豫剧团,常派,看过的《花木兰》、《风流才子》、《陆逊拜帅》、《春秋出了公子白》、《鸳鸯戏水》等
小香玉:郑州市豫剧团,太原豫剧团,现在办戏校,常派,看过的《拷红》、《鸳鸯戏水》、《花木兰》。
张美贞:河南省豫剧二团,阎派,看过的《蝴蝶杯》、《七品芝麻官》,听过的《秦雪梅》、《盘夫索夫》、《西厢记》、《秦雪梅教子》、《推磨》、《司马茅告状》等赵玉英:河南省豫剧二团,阎派,看过的《蝴蝶杯》、《雪梅奇缘》。
李喜花:襄樊市豫剧团,阎派,看过的《秦雪梅》。
朱巧云:开封市豫剧团,阎派,后又派常香玉为师,看过的《穆杨会》、《包公误》、《破洪州》、《抬花轿》。
张宝英:安阳市豫剧团,崔派,看过的《包青天》、《桃花庵》、《卖苗郎》、《八珍汤》,听过的《洪湖赤卫队》、《蝴蝶杯》、《三哭殿》。
柏青:南阳市豫剧团,马派,看过的《穆桂英挂帅》、《对花枪》、《神都女皇》等。
曾广兰:洛阳市豫剧一团,洛阳市豫剧二团,看过的《穆桂英挂帅》、《白蛇传》,听过的《花打朝》、《对花枪》、《红嫂》等。
李金枝:洛阳市豫剧二团,十郾市豫剧团,河南省豫剧一团,看过的《金鸡引凤》,《洛河儿女》、《孙成打酒》、《风流女人》、《泪洒相思地》等。
陈淑敏:洛阳市豫剧二团,总政歌舞团,看过的《秦雪梅改嫁》、《创世界的恋人》、《苦楝花》,听过的《秦雪梅》。
王红丽:河南省豫剧二团,小皇后豫剧团,看过的《风雨行宫》、《美女涅记》。
听过的《秦雪梅》、《司文郎》、《春秋配》等
牛得草:河南省豫剧二团,鹤壁市豫剧团,看过的《七品芝麻官》、《七品芝麻官后传》、《三女婿》、《三不愿意》、《拾女婿》,听过的《圈席筒》。
金不换:鹤壁市豫剧团,牛得草徒弟,看过的《七品芝麻官》、《三女婿》、《三不愿意》、《拾女婿》。
高兴旺:开封市豫剧团,听过的《推磨》、《春秋配—捡柴》。
高小旺:开封市豫剧团,听过的《推磨》。
海莲池:郑州市曲剧团,看过的《圈席筒》、《圈席筒续集》、《孤男寡女》。
听过的《赵氏孤儿》、《徐策跑城》。
胡希华:南阳市曲剧团,河南省曲剧团,看过的《屠夫状元》。
马金蝉:洛阳曲剧团,听过的《陈三两》。
王素君:开封市豫剧团,河南省豫剧一团,河南省豫剧三团,老年乐豫剧团,看过的《必正与妙常》,《抬花轿》,听过的《小二姐做梦》、《西厢记》。
王敬先:开封市豫剧团,听过的《王金豆借粮》,《风雪配》、《刘金定下南唐》。
王秀兰:开封市豫剧团,听过的《王金豆借粮》,《风雪配》、《刘金定下南唐》。
单绍莲:开封市豫剧团,看过的《穆杨会》,听过的《罗焕跪楼》。
李良愧:开封市豫剧团,看过的《穆杨会》、《包公误》。
申风梅: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河南省越调剧团,看过的《收姜维》、《诸葛亮吊孝》、《舌战群儒》、《吵闹亲家》、《七擒孟获》,听过的《李天保吊孝》、《牧羊圈》、《诸葛亮出山》。
毛爱莲:许昌越调剧团,看过的《白奶奶醉酒》、《卖箩筐》、《火焚绣楼》、《李双喜借梁》,听过的《掉印》、《秦香莲》、《柴郡主挂帅》。
袁秀莲:许昌越调剧团,看过的《白奶奶醉酒》、《蝴蝶梦》,听过《火焚绣楼》、《柴郡主挂帅》。
郭建民:河南省豫剧二团,河南省豫剧三团,李斯忠学生,看过的《红果红了》。
听过《司马茅告状》、《老包跪嫂》、《打铜锣》、《秦雪梅教子》、《推磨》。
魏云:河南省豫剧三团,看过的《朝阳沟》、《朝阳沟后传》,听过《三哭殿》、《小二黑结婚》。
刘兰芳:河南省豫剧三团,听过《刘胡兰》、《小二黑结婚》。
马琳:河南省豫剧三团,听过《刘胡兰》、《小二黑结婚》、《朝阳沟》、《朝阳沟后传》。
高洁:河南省豫剧三团,看过的《朝阳沟》、《朝阳沟后传》,听过《罗汉钱》、《祝福》。
杨华瑞:河南省豫剧三团,看过的《朝阳沟》、《朝阳沟后传》,听过《刘胡兰》、《小二黑结婚》。
王善仆:河南省豫剧三团,看过的《朝阳沟》、《朝阳沟后传》,听过《刘胡兰》、《小二黑结婚》、《三哭殿》。
孟祥礼:河南省豫剧三团,看过的《黑娃还妻》、《朝阳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