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炎症控制及保肝药合理使用演示文稿
病毒性肝病的炎症再认识与保肝药物的合理应用11-2014-4-4ppt课件
脂质神 经酰胺
其他损伤物 质,如ROS
抗氧 化剂
PLC:磷脂酶C DAG:二酰基甘油 [1]David H.et al. TOXICOLOGICAL SCIENCES. 2010 ;115(2):307–321 PKC:蛋白激酶C MAPK:丝裂原活化 [2]李敏,等.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4):361-365 蛋白激酶;cPLA2:胞浆型磷脂酶A2 [3]Xinsheng Gu.et al. Expert Rev Mol Med. 2013;14: e4.
12
AASLD CHB guideline 2007:507-539.
无法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
[1]王宇明.抗炎保肝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地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76-77. [2]闵晓春 陆伦根.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意义[J].中国处方药,2009, (1):82-83.
N=2780
血清ALT能较客观反映肝脏炎症严重程度及肝病的疾病进展
Chien-Jen C,and Hwai-I Y. J.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11;26:628–638
9
抗炎保肝治疗在病毒性肝病治疗中不容忽视
单纯抗病毒治疗,部分患者
肝脏炎症控制不理想 某些肝病患者不能进行抗病
PT及PTA、肝炎病毒学指标、肿瘤标志物、影像学等都是判定肝脏炎症
是否存在的检测方法。
Chenong jy,et al.Liver Int.2011;31(9):1352-1358.
8
ALT水平与肝硬化、肝癌发生率密切相关
• 台湾REVEAL-HBV试验显示: 随着年龄的增长,ALT水平越高,罹患肝癌、肝硬化的概率越高
抗炎保肝药合理用药
研究背景:肝脏炎症常见类型
病毒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 肝病
药物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 肪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
研究背景:肝脏炎症辅助检查
肝脏炎症辅助检查项目
肝功能
ALT、AST、胆红素、GGT、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 ALP等
PT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近 期内PTA凝血酶原活动度进行性降至40%以下为肝衰竭的重要诊 断标准之一,小于20%者提示预后不良 了解有无肝炎病毒感染 标志 如甲胎蛋白等,以早期发现肝癌
慢性乙型及丙型肝 炎 药物性(中毒性)
• 达到抗病毒用药指征的患者,应按照指南 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主要为干扰素类、
核苷类似物)
• 立即停用可疑药物(毒物)
肝炎
酒精性肝病 非酒精性肝病
• 戒酒、营养支持治疗等 • 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及加强运动等基 础治疗 • 对有免疫抑制指征的患者进行免疫抑制治
解毒保肝药
特别警示 使用本药可能出现过 敏性休克,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还原型谷胱甘肽 硫普罗宁
葡醛内酯
作用机制
内源性、促能量 修复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 形成无毒的葡萄
代谢、减毒 生、清除自由基、重金属和药物 糖醛酸结合物, 解毒 随尿排出体外
临床应用
酒精性、药物性、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急慢性肝炎、药
自身免疫性肝炎
疗
• 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与硫唑嘌呤联用
对症治疗
抗炎保肝治疗
研究内容
• 抗炎保肝药物的
合理应用?
检索工具及方法
1、数据库: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脉通 外文数据库:PubMed
2、检索途径:高级检索、跨库检索,搜索
保肝药物分类及临床合理应用 ppt课件
Page 21
4.促进能量代谢类 门冬氨酸钾镁
门冬氨酸钾镁参与三羧循环和鸟氨酸循环,促进 细胞除极化和细胞代谢,维持正常功能。
【用法用量】: 1.注射剂仅作静脉使用; 2.将1-2支潘南金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滴注 。 如有需要可在4-6小时后重 复此剂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滴注过快可能引起高钾血症和高镁血病。
Page 7
1.解毒类
还原型谷胱甘肽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 氨酸组成。含有巯基(-SH),主要在肝脏合成,广泛 分布于各组织器官,它与体内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结合, 对抗氧化剂对细胞中含巯基的蛋白和酶的破坏,对抗 其对脏器的损伤。还能促进胆酸代谢,有利于消化道 吸收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
Page 11
2.促肝细胞再生类
小分子多肽类 活性物质,用 于各种重型病 毒性肝炎(急 性、亚急性、 慢性重症肝炎 的早期或中期 )的辅助治疗
促肝细胞生长素
促肝细 胞再生 类药物
高能多烯磷脂 酰胆碱可用于 各种类型的肝 病,以及手术 前后的治疗, 尤其是肝胆手
术。
必需磷脂类(易善复,天兴)
Page 12
自体免疫反应相关,抗病毒治疗为主,保肝治疗为铺。 ——选用抗炎保肝药物,适当辅以营养补充类药物和中草药。
比如予复方甘草酸苷、维生素类、多烯磷脂酰胆碱等,可 选一种中药方剂辅助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病
1.首选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保肝药物选用类激素作用的 抗炎类为佳,如甘草酸二胺和甘草酸胺等;
2.本类疾病多有胆汁淤积表现,须加用利胆类药物如腺 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等,PBC首选熊去氧胆酸。
保肝药物分类及其临床合理应用ppt课件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 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解毒类药物
可以提供巯基或葡萄糖醛酸,增强解毒功能。 如葡醛内酯(肝泰乐)、谷胱甘肽(松泰斯、
古拉定、阿拓莫兰、绿汀诺等)、硫普罗宁 (凯西莱、 同达瑞)。
豆中提取的粗制磷脂物质精制而成,补充肝损害伴有的磷 脂丢失,通过补充人体外源性磷脂成分,并结合到肝细胞 膜结构中,对肝细胞的再生和重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它还可以分泌入胆汁,起到稳定胆汁的作用。
不良反应:
大剂量时偶尔会出现胃肠道紊乱(腹泻)。 本品中含有苯甲醇,少数人对此产生过敏反应。
本品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稀释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 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还原型谷胱甘肽 在国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2009
病毒性肝炎
肝 病
乙醇性肝病 创伤后肝损害 脂肪肝
药物性肝损害:抗痨治疗中常联用
化疗患者的辅助治疗: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环磷酰胺、顺铂……
酒精对肝脏的损伤来自两个方面: 1。酒精代谢产物对肝组织的直接损伤; 2。肠道菌群失调 , 内毒素对肝组织的间接影响
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纤维化
讨 葡醛酸钠具有明显抑制肝脏炎症 ,能使肝脂肪贮藏 论 量减少 ,从而缓解酒精性肝病患者酒精性肝炎、酒
精性肝纤维化改变有关。同时 ,可能因葡醛酸与毒 物结合而使内毒素减少 ,从而减少内毒素对肝脏的 间接损伤有关
综上诊断:乙型肝炎,急性?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 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如何合理应用抗炎保肝药物
肝脏炎症不仅见于几乎所有原/肝硬化是肝病进展的主要病理学在病因控制后)亦不能取代抗炎保因所致的肝病,而且常常贯穿病程基础。
如能找出病因,在对因治疗肝治疗。
始终。
长期以来有关抗炎保肝药物的基础上有效控制肝脏炎症,可(2)尚无有效病因治疗的肝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比较少,并存在减少肝细胞破坏和延缓肝纤维化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无法消除病诸多不同意见。
现就抗炎保肝药物的发展。
我国2014年“肝脏炎症因,也不能对因治疗,对于这些肝的应用浅谈如下。
及其防治专家共识”中推荐意见脏疾病,抗炎保肝治疗已成为主要1、抗炎保肝药物应用的基本5:抗炎保肝治疗是肝脏炎症综合治疗方法。
原则治疗的一部分,不能取代抗病毒等(3)抗炎保肝药物品种较(1)病因治疗是第一位的:病因治疗;反之,抗病毒等病因治多,我国2014年“肝脏炎症及其肝脏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疗在病因控制前(一部分患者甚至防治专家共识”将抗炎保肝药物分如何合理应用抗炎保肝药物程书权(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43. All Rights Reserved.搭配可望更好地起到保肝作用。
保肝药物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病期和病情,针对性地选择1~2种联用。
如甘草酸类制剂和抗氧化剂分别作用于炎症因子产生前、后的各阶段,两药配合使用一方面可减少炎症因子的继续产生,避免肝损伤的继续加重;另一方面可中和已产生的炎症因子,减轻已造成的损害。
抗炎药(甘草酸类、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与细胞膜保护剂联用可从不同环节为5类:用,以提高疗效。
如甘草酸及其衍起到保肝作用;而以膜损害为突出抗炎类药物:以甘草酸类制剂生物可轻度抑制免疫,抗炎保肝,特征的酒精性肝病比较适合多烯磷为代表;在机体炎症,免疫反应较重时可考脂酰胆碱等。
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代表药虑优先使用。
②不宜同时应用过多(3)用药疗程:一般认为,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特别是同类抗炎保肝药物,以免加已取得疗效者,应根据病情逐渐减解毒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谷胱重肝脏负担及药物间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病毒治疗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 20-50%的患者抗病毒治疗应答不佳 ▪ 肝细胞内HBV ccc DNA难以清除 ▪ 病毒变异出现耐药引起病情反复 ▪ 病毒抑制但炎症仍然会持续存在 ▪ 合并存在其他损肝因素 ▪ 并非所有患者均可接受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现状
1、抗病毒容易,清除难 2、选药容易,耐药难 3、联合容易,坚持难
ALT是慢性乙型肝炎(CHB)炎症进展的重要标志
提示:ALT主要反映炎症进展,并最终导致癌变
Pattern A:ALT但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Pattern C:ALT经常波动,有时可恢复正常
Pattern B: ALT 经常波动,从未恢复正常 Pattern D:ALT一直处于正常水平
药物性肝炎
病炎毒性症肝炎
酒精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脂肪性肝炎
遗传代谢性肝病?
肝损伤、炎症及其后果
各种致肝损伤因 子:病毒、药物、 酒精、自身免疫、 脂肪浸润等
炎症细胞 浸润
炎症因子 释放
肝脏生化指标 异常
导致或加重肝 细胞损伤
导致或加重肝 脏纤维化
导致或加重肝 组织结构异常
肝衰竭 肝硬化 HCC
肝功能失代 偿、死亡
➢ 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 ➢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 ➢ 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
生 ➢ 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慢性乙肝治疗,抗病毒是关键
抗病毒
免疫调节
抗炎保肝
抗纤维化
对症治疗
2010版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强调: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Ref. Park BK, et al.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22(3):383-388
ALT升高是CHB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水平血清 HBV DNA、高水平ALT和HBeAg阳性” • “建议在治疗期间,每12周测定一次ALT和HBV DNA 水 平 , 对 HBeAg 阳 性 的 患 者 每 24 周 测 定 一 次 HBeAg/HBeAb水平”
HBeAg阳性慢乙肝 抗病毒治疗后ALT复常率不理想
AASLD CHB guideline 2007
HBeAg阴性慢乙肝 抗病毒治疗后ALT复常率不理
想
干扰素治疗 HBeAg阴性慢性乙肝荟萃分析
Hadziyannis et al, J Hepatol 1990, 11: S133-S136. Fattovich et al, Hepatology 1992, 15(4):584-589. Lok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1,120:1835.
刘春文,合理应用抗炎保肝药物提高慢性乙肝治疗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
抗病毒药物对已形成炎症无直接作用
• 核苷类药物抗病毒主要控制病毒复制,干扰素主要通过免 疫调节抗病毒,对已经形成的炎症无直接作用
大纲
• 炎症在各种慢性肝病中的危害 • 抗炎保肝解决病因治疗不能解决的问题 • 抗炎保肝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注意事项 • 甘草酸制剂的临床应用
慢性病毒 性肝炎患者 抗炎保肝治 疗指征:
•没有经济条件抗病毒的患者
PEG-IFNα-2a治疗HBeAg(-) 乙肝
24周ALT复常率
P=0.915
P=0.004
P=0.003
Marcellin P, et al.N Engl J Med 2004,351:1206-1217.
恩替卡韦治疗48周时ALT复常 的比例
P=0.02
Studies 022, 027, 026
P<0.05
P < 0.0001
恩替卡韦长期治疗ALT复常仍 不理想
Liaw Y, et al. AASLD 59th Annual Meeting, 31 oct-4 Nov 2008, San Fancisco, Abstract #894
抗炎保肝治疗被忽略
在肝炎重症化过程中关于保肝抗炎治疗本来并无争议。 然而,近年来在重视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对保肝抗炎有所 忽略。
非酒精性 脂肪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细 胞 异 常 增 生 ,
基质增加
肝
肝纤维化
炎症反应
细
肝细胞膜损伤
胞
肝癌
脂质代谢紊乱
坏
肝功能衰
能量代谢紊乱
死 肝硬化
竭
自由基损伤
其他 自身免疫性、代谢性
保肝药物作用靶点
炎症是肝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
病 毒 酒 精
药 物
手术 创伤
治疗各种肝病必须解决炎症问题
肝炎
肝纤维化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的总体治疗目 标
阻止疾病进展抗炎治疗很重要
• 肝脏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是疾病进展的主 要病理学基础 • 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有效控制肝组织炎症,有可能 减少肝细胞破坏和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
病毒复制启动炎症 炎症持续使病情进展
• 病毒复制只是慢性乙型肝炎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启 动因子,炎症已经长期、反复启动后,形成了后续效 应(瀑布效应) • 肝脏的炎症和坏死持续发展,与病毒复制已无直接关 系
肝脏炎症控制及保肝药合理使用演示文稿
(优选)肝脏炎症控制及保肝药合理使用
导致肝脏损伤的常见原因
营养不均衡 (即过剩的卡路里)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代谢
先天性的代谢异常
嗜肝病毒 细菌、寄生虫
感染
药物
毒素/环境中的有毒物质 (溶剂、洗涤剂等)
酒精
有毒物质
No inflammation,no liver disease?
Pastore et al, J Hepatol 1992,14: 221-229. Lampertico et al, Hepatology 1997,26(6):1621-25.
PEG-IFNα-2b治疗后ALT正常 的比例
P=0.005
P=0.60
Janssen et al. Lancet 2005
大纲
• 炎症在各种慢性肝病中的危害 • 抗炎保肝解决病因治疗不能解决的问题 • 抗炎保肝药物的合理使用 • 天晴甘平临床疗效
肝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治疗重点
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抗纤维化抗硬化
抗癌治疗 肝移植
抗病毒
戒酒、导 致肝损害 的药物停 药、改变 生活习惯、 加强运动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药物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