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拉克战争看21世纪初的战争基本理论
伊拉克战争起因解析伊拉克战争的起因及过程
![伊拉克战争起因解析伊拉克战争的起因及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48d65f5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e.png)
伊拉克战争起因解析伊拉克战争的起因及过程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解析伊拉克战争的起因及过程”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 的支持!解析伊拉克战争的起因及过程石坎(今年美国撤军伊拉克,从911算起,美国发起的这场反恐战争过去十年,国人仍对伊拉克战争莫衷一是,仅使用被用烂的“石油”和“以巴冲突”来解释原因并不能说明一切,这反映了咱们中国人(包括官方)对现代西方主导下的军事政治很陌生。
现在回看当初写的一篇评论,仍有现实意义,而且很多预测也准了。
2011年12月25日。
)下面是原文:先说明一下,笔者不亲美,也不反美,中国要走自己的路,美国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中国作为一个地区性大国,互相之间的政治、经济、甚至军事冲突几乎在所难免(其实在西方盟国内部,除少了一些军事冲突以外,其它方面的分歧也很多),但中美之间也存在巨大的互利互汇空间,美国作为一个先进的发达国家,虽然该骂时要骂,但该向它学的地方也多得很,中国要走向世界,美国是一道绕不过的关口。
这是我的观点,请逢美必反者砖下留情。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在伊拉克战争里,美国在外交军事运用方面的个人浅见。
一、911的起源——伊拉克十年禁飞,是激怒911的根源。
说伊战,当然要先说911。
伊拉克战争与911事件有密切关系,但绝不是因为萨达姆与911参与者有联系,也不是因为伊拉克训练了911恐怖分子,至于美国临时编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传说更是离谱,这是美国为了出兵找的借口,我想连小布什自己都不相信。
这里就先分析一下911发生的原因。
911事件发生其实很奇怪,什么说法都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跟以巴冲突扯上关系。
我认为这都不全面,回想911之前,美国在处理和穆斯林国家的关系时,一直是小心谨慎的。
在近年以巴冲突中,美国并没有露骨地支持以色列,这是源于它一惯高明圆滑的外交政策。
顺便说一下,我认为冷战后联合国里只剩下两极,一极自然是美国及盟国,另一极就是近五十个伊斯兰国家,他们有石油和联合国投票主导权。
档案解密伊拉克战争的相关信息
![档案解密伊拉克战争的相关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b6aee42033d4b14e8424681d.png)
档案解密伊拉克战争的相关信息伊拉克战争的相关信息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
因为是海湾战争的延续,又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
实质上是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场战争。
由于这次战争实际上是1991年海湾战争的继续,所以,这次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
到20__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找到萨达姆政权早已销毁的文件和人证。
20__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
由于伊拉克战争使用了大量的美国现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军使用的武器费用非常的高昂,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浪费钱的战争。
一般认为,美国铲除伊拉克政权,实质就是维护美元霸权的地位。
这次战争再次诠释了科技是现代军队发展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支柱。
支持战争者认为萨达姆犯下了太多大规模屠杀本国人民的反人类罪行,包括人类历史上首次对自己国民使用化学武器,当天死亡5000平民,伤10000人,还有很多令人发指的酷刑对待自己的人民,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本着人道主义发动了解放伊拉克的战争;反对战争者认为这是一场美国为争夺石油资源而发动的战争,而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是编造的。
事实上伊拉克早在两伊战争中就大量使用化学武器,而在此期间美国政府在完全知道这一点的情况下仍然持续支持伊拉克,甚至为伊拉克研发生化武器提供便利;化学武器杀害5000平民事件发生在1988年,该事件也并未影响当时美伊关系的迅速发展。
战争爆发前萨达姆政府反复声明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声称联合国销毁了所有的相关武器。
战争结束后美国经过彻底搜索未发现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任何证据。
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核心原因美国并不酷爱战争,但美国需要战争。
过去20年里,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连打过四场对外战争的国家。
美国为什么要如此频繁地发动战争地球人不懂,恐怕美国人民也不懂,因为这四场战争,发生在三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开战的理由也都十分充分且冠冕堂皇,谁会把它们与一张轻飘飘的绿纸联系在一起为美元而战,这就是美式战争的全部秘密。
伊拉克战争动机与后果的解析
![伊拉克战争动机与后果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6df44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5.png)
伊拉克战争动机与后果的解析伊拉克战争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最具争议的军事行动之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伊拉克战争动机与后果进行深入解析,探讨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和地缘战略因素。
一、背景与动机伊拉克战争发生在2003年,主要是美国率领联军对伊拉克进行了大规模军事行动。
在探讨动机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几个重要的背景因素:1.1 9/11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全球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这次事件让美国国家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美国政府更加关注中东地区的安全问题。
1.2 伊拉克核武器疑虑美国政府声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说法成为战争发动的主要动机之一。
然而,在战后的调查中并未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伊拉克拥有核武器,这引发了对战争真实动机的怀疑。
1.3 地缘战略考量伊拉克位于波斯湾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来说,控制伊拉克不仅可以确保能源供应,还可以在地缘政治上对伊朗等地区进行制衡。
以上是伊拉克战争发动的主要动机,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这场战争的后果和影响。
二、战争后果与影响2.1 人道灾难与平民伤亡伊拉克战争造成了严重的人道灾难和大量平民伤亡。
据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顾问部门的数据,伊拉克战争导致了数十万人死亡,伤者更是高达数百万人。
对于伊拉克来说,这场战争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2.2 地区稳定问题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陷入内乱和恐怖主义的泥潭。
伊斯兰国激进组织乘机崛起,给伊拉克及周边地区的稳定带来了巨大威胁。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事介入并未带来战争后的长久和平,反而使地区的安全局势更加不稳定。
2.3 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伊拉克战争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的军事干预使中东地区的力量对立更加激化,伊朗等国在伊拉克的影响力逐渐上升。
此外,战争也引起了大规模的难民潮,影响了周边国家的稳定。
2.4 美国国内政治与国际形象伊拉克战争对美国国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启示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783d9b4fd0a79563c1e724a.png)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启示与思考讲稿伊拉克战争以来,人们对这场战争的最后评价众说不一,这场战争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也是多方面的,各个国家都从这场战争中总结出不少的经验和启示,也吸取了不少的教训,现在由我为大家介绍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启示与思考这次交流包括伊战进程、胜负评定、军事理论和思考启示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伊战进程:1、战争开始,美英联军从2阶段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起向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
布什在战争打响后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开始,强调战争将“速战速决”。
在这一阶段,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
与此同时,萨达姆也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2、僵持阶段由于供给线太长和伊拉克方面的抵抗,美英联军“速战速决”的目标未能实现,地面进攻曾一度受阻。
伊军在伊中部的卡尔巴拉、希拉、欣迪耶等地与美英联军展开激战。
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数百名伊拉克人从约旦等国家返回伊拉克,加入与美英联军作战的行列。
3、转折阶段美英联军凭借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兵分几路发起强大攻势,先后攻陷伊南部巴士拉等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并对巴格达形成合围,从而使战事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2003年4月8日,美军从北部和南部两个方向推进到巴格达,并夺取了巴格达东南的拉希德军用机场。
美国坦克开进巴格达,占领了萨达姆城。
面对美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和提克里特,伊拉克领导人号召军队和人民对美英联军采取“同归于尽”式的袭击行动。
4、收尾阶段美军2003年4月15日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结束,联军“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
据美国官方公布,在伊拉克战争中死亡的美军人数为128人,其中110人阵亡,18人死于事故。
英军士兵死亡31人。
战争消耗了美国大约200亿美元。
信息化战争——伊拉克战争
![信息化战争——伊拉克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31acd875f242336c1eb95e8f.png)
信息化战争——伊拉克战争——信息,火力,武器从伊拉克战争大规模作战阶段及其后的维稳作战可以看出,信息化战争有许多显著特点,如态势感知网络化,指挥控制一体化,武器平台信息化、火力打击精确化、陆海空天作战联合化、战场保障精确化、综合防护全维化等。
但这些具体特点可以高度概括为:情报信息是主导,火力打击是关键,精确制导武器是主角。
一:情报信息是主导伊拉克战争是美军21世纪进行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数十万美军部队陆海空立体协同作战的同时,至始至终以情报和信息为主导。
美军充分发挥一体化的信息保障优势,空中,地面多种侦察手段综合运用,实现了实时。
高效的战场监控。
美军认为,高科技在这次战争中的优势并不主要体现在具体主战兵器的使用上,而是主要体现在整个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发挥的最大功能上。
在战争中,美军无人侦察机、间谍飞机和侦察通信卫星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向后方指挥部发送实时的战场态势图像和情报信息。
美军每次轰炸,尤其是两次“斩首行动”,都进行了精心的情报准备,从而大大提高了空袭的针对性和精度。
美国陆军炮兵部队还使用AN/TPQ-36、AN/TPQ-37炮位侦察雷达及AN/TPQ-48轻型反追击炮雷达等获取目标信息。
此外,美军还派出“灰狐”情报收集小组,中央情报局特工和特种部队“三角洲突击队”收集情报,定位目标、引导火力攻击,并对打击效果进行评估等。
所有这些对美军提高火力打击精度和迅速取得战争胜利发挥了独特作用,充分体现了信息主导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在战后维稳作战中,无人机在情报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2007年3月底,部署在伊拉克的美国陆军无人机已经飞行了288130个小时,约占陆军航空兵总飞行时间的18%。
“影子200”是美国陆军部署在伊拉克的主力无人机,到2007年第三季度已经飞行了20万个小时。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目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共部署了大约570架无人机,用于侦察、监视和情报搜集,以及校正火炮和近距离空中支援。
从伊拉克战争看孙子思想在媒体战中的运用
![从伊拉克战争看孙子思想在媒体战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d34ace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e.png)
从伊拉克战争看孙子思想在媒体战中的运用
张道庆
【期刊名称】《滨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3)005
【摘要】伊拉克战争是一场高度信息化的局部战争,媒体战作为美伊双方开辟的"第二战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这场战争来看,媒体战以"攻心夺气"为直接现实目标,以"兵以诈立"为战术原则,以"谋形造势"为基本手段,闪耀着孙子思想的光辉.【总页数】4页(P150-153)
【作者】张道庆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部,北京,10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892;E87
【相关文献】
1.《孙子兵法》军形篇"先胜后战"谋略思想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 [J], 周海澜;罗露
2.从纳达尔与菲德勒的技战术分析看孙子谋略思想在竞技网球制胜中的运用 [J], 金颖;李响
3.《孙子兵法》势篇中奇正思想在营销战略中的辨证运用 [J], 徐明;张宇飞
4.论《孙子》兵法中的激励思想在体育管理中的运用 [J], 邵金英
5.《孙子兵法》中“知”的思想在情报战中的运用 [J], 贺千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信息化战争——伊拉克战争
![信息化战争——伊拉克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31acd875f242336c1eb95e8f.png)
信息化战争——伊拉克战争——信息,火力,武器从伊拉克战争大规模作战阶段及其后的维稳作战可以看出,信息化战争有许多显著特点,如态势感知网络化,指挥控制一体化,武器平台信息化、火力打击精确化、陆海空天作战联合化、战场保障精确化、综合防护全维化等。
但这些具体特点可以高度概括为:情报信息是主导,火力打击是关键,精确制导武器是主角。
一:情报信息是主导伊拉克战争是美军21世纪进行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数十万美军部队陆海空立体协同作战的同时,至始至终以情报和信息为主导。
美军充分发挥一体化的信息保障优势,空中,地面多种侦察手段综合运用,实现了实时。
高效的战场监控。
美军认为,高科技在这次战争中的优势并不主要体现在具体主战兵器的使用上,而是主要体现在整个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发挥的最大功能上。
在战争中,美军无人侦察机、间谍飞机和侦察通信卫星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向后方指挥部发送实时的战场态势图像和情报信息。
美军每次轰炸,尤其是两次“斩首行动”,都进行了精心的情报准备,从而大大提高了空袭的针对性和精度。
美国陆军炮兵部队还使用AN/TPQ-36、AN/TPQ-37炮位侦察雷达及AN/TPQ-48轻型反追击炮雷达等获取目标信息。
此外,美军还派出“灰狐”情报收集小组,中央情报局特工和特种部队“三角洲突击队”收集情报,定位目标、引导火力攻击,并对打击效果进行评估等。
所有这些对美军提高火力打击精度和迅速取得战争胜利发挥了独特作用,充分体现了信息主导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在战后维稳作战中,无人机在情报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2007年3月底,部署在伊拉克的美国陆军无人机已经飞行了288130个小时,约占陆军航空兵总飞行时间的18%。
“影子200”是美国陆军部署在伊拉克的主力无人机,到2007年第三季度已经飞行了20万个小时。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目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共部署了大约570架无人机,用于侦察、监视和情报搜集,以及校正火炮和近距离空中支援。
从人民战争思想看伊拉克战略战术
![从人民战争思想看伊拉克战略战术](https://img.taocdn.com/s3/m/0ce3a9f8ba0d4a7302763a19.png)
从人民战争思想看伊拉克战略战术一段时间以来,英美联军不断受到伊军的顽强抵抗,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实际上美军面对的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和越南战争相似的人民战争。
对美国来说这只是一场局部战争,但对伊拉克人民来说却是一场生死攸关的全面战争。
伊拉克军民的实践目前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1.在大战略谋划上:伊拉克“指导和调节国家的所有一切资源(概括分为政治、经济、心理、军事四方面),以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
让全体民众认识到这场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不仅战争空间必然扩展到全部领土,而且卷入战争的人员也必然由军队扩大到全体人民。
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军事和政治外交斗争相结合。
利用通信和媒体开展“反信息心理战”,鼓舞人民的斗志。
2.在战略部署和作战思想上:伊拉克举国参战,寓军于民,正规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三位一体”,相互配合。
坚持以空间换取时间,分区坚守,立足巷战,打持久战的战略。
使战争久拖不决,从而在政治、经济、舆论等方面给美英等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3.在战术运用上:A.诱敌深入,避实击虚;B.依托城市,暗中阻击;C.游击战,诡计战,自杀袭击;D.伺机佯动,牵制敌军;E.重视心理战。
从历史上看,运用人民战争思想以弱胜强,以劣胜优,必须同时具备或达到三个条件:第一,战争必须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第二,必须打破一切坛坛罐罐,扬长避短,壮大自己。
第三,必须有强大的国际支援。
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由弱转强,由劣变优,改变力量对比最终战胜敌人。
在伊拉克战场上,人民战争思想的运用显然也存在限制和失误。
突出的有以下几点:1.战争双方的较量归根到底还是人的较量,人民战争思想强调的是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也就是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
在伊拉克,虽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但是次要矛盾的存在也必定会影响人民积极性的发挥。
长期以来,萨达姆实行“独裁家族统治”,反对派有一定市场。
因此,萨达姆的号召力不可能是无限的,随着战争日益走向残酷,人民将面临是保卫萨达姆政权还是保全国家免受毁灭性打击的再次选择。
从伊拉克战争看信息化战争及信息战
![从伊拉克战争看信息化战争及信息战](https://img.taocdn.com/s3/m/995956c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6.png)
从伊拉克战争看信息化战争及信息战
张冬青;王蕾
【期刊名称】《航天电子对抗》
【年(卷),期】2005(021)001
【摘要】分析了伊拉克战争的信息化特点,对美国信息战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细致透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信息化战争和信息战的概念及其包含的主要内容,并对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并简要分析了信息战的关键及核心技术.最后提出为迎接信息化战争、信息战对我国国防工业带来的挑战,我国必须实现武器系统的信息化.【总页数】5页(P46-50)
【作者】张冬青;王蕾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10所,北京,100074;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10所,北京,10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869
【相关文献】
1.从伊拉克战争看信息化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保障特点和规律 [J], 刘永远;郝富春;钟钧宇
2.从伊拉克战争看军队信息化建设 [J], 赵云峰
3.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军信息化建设的新发展 [J], 王保存;陈雁
4.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军信息化发展趋势 [J], 马占魁;李万顺
5.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军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发展 [J], 董良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b90b605f78a6529647d537f.png)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兵力部署、战略投送、精确打击、快速机动、信息获取处理和决策、后勤保障和官兵素质等诸方面都表现出很高的水准,体现了其超级大国的军事实力,其诸军兵种之间的联合作战能力仍然是其他国家难以与之相比的。
在实力悬殊的对比之下,伊拉克军事上的失败是必然的。
但战争的胜利不仅取决于军事力量,还要取决于人民是否支持。
由于美国发动入侵伊拉克战争的理由不成立,遭到伊拉克和世界人民的反对,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仍不能取胜。
1.美国战略决策和战略指导错误。
美国政府高估了美军入侵伊拉克战争计划的可行性,高估了军事力量所能发挥的作用,对全球和中东地区人民的反美情绪估计不足,对军事占领后伊拉克人民的反抗斗争准备不足,美军在战后重建行动中遭到挫折时,也未能及时进行战略策略的调整,导致其被动,是伊拉克战争无法取胜的重要原因。
美军重新犯了在越南战争中的战略错误。
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认为越南战争美军失败的原因是:对敌人的意图进行了错误的估计,用自己的经验模式看越南人民和领袖;低估了人民的力量、忽视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信仰;没有认识到高科技装备在非正规作战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实施军事行动之前和之后没有与国内公众进行深入讨论,没有认识到美国也不是万能的;没能组织一个高效的领导班子去处理战争中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和军事问题。
美军占领伊拉克的代价远远超过美国最初的估计,而且至今还没有结束。
美国即将离任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佩斯陆战队上将2007年9月14日说,自己在伊战初期错误估计形势,认为伊军和老百姓都会欢迎美军的“解放”,对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导致驻伊美军数量不足,使伊拉克局势不断恶化。
美国先发制人的战略已遭挫败,所依据的两个假设被伊拉克战争证明已不可行:一是美国能获得对手能力和意图的可靠情报;二是美军有技术优势使战争的代价显著减少。
战争初期此一理由似乎还有说服力,但到了今天,证明其假设是错误的,拉姆斯菲尔德倡导的军队转型计划已遭到重挫。
从伊拉克战争看信息化战争及信息战
![从伊拉克战争看信息化战争及信息战](https://img.taocdn.com/s3/m/1a6914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6.png)
从伊拉克战争看信息化战争及信息战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战争已逐渐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形态。
本文将以伊拉克战争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信息化战争及信息战的特点、影响与应对策略。
伊拉克战争,作为21世纪初的一场重大冲突,不仅揭示了信息化战争的高效能和深远影响,也为全球军事战略和战争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本文首先将对伊拉克战争进行简要回顾,分析其在信息化战争背景下的独特性。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信息化战争及信息战的核心要素,包括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信息对抗的形式和手段、以及信息战对战争进程和结果的影响。
我们还将关注信息化战争带来的战略和战术变革,以及各国在应对信息化战争挑战时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通过对伊拉克战争及信息化战争的分析,本文旨在提高人们对信息化战争的认识和理解,为未来的战争准备和军事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引发更多关于信息化战争及信息战的战略思考和学术讨论。
二、伊拉克战争中的信息化战争特点伊拉克战争,作为21世纪初的一场重大冲突,不仅揭示了信息化战争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更凸显了信息化战争的一系列鲜明特点。
信息化战争展现了空前的信息主导权。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其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战场信息的全面掌控。
通过高精度的情报收集、分析和传递,美军能够实时掌握伊拉克军队的动向,从而制定出精确的作战计划。
这种信息主导权不仅使美军在战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也为其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信息化战争呈现出高度融合的特点。
在伊拉克战争中,各种信息化装备和信息系统实现了高度融合,形成了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的联合作战体系。
这种融合不仅提高了作战效率,也使战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伊拉克军队在面对这种高度融合的信息化作战体系时,显得捉襟见肘,难以应对。
再次,信息化战争凸显了网络战的重要性。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仅利用网络技术对伊拉克的指挥控制系统进行干扰和破坏,还通过网络战手段对伊拉克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打击。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ea4327e7fd5360cba1adb10.png)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2003年3月20日,北京时间上午10点36分(巴格达当地时间3月20日凌晨),美军部署在红海的"邦克山"号巡洋舰上一声巨响,首枚战斧巡航导弹呼啸着刺入夜空,杀向伊拉克.紧接着,部署在波斯湾和红海上的美国军舰相继发射了约36枚战斧巡航导弹.几乎与此同时,两架从科威特起飞的F-117隐形战斗机也到达了巴格达上空,每架投掷了两枚重1 880 kg的精确制导炸弹.一时间,巴格达城区爆炸声四起,空袭警报纷响.随后,美军驻科威特第3机步师向伊拉克境内目标发动了猛烈炮击,从而开始了一场进入新世纪后,影响世界政治、军事、经济格局的又一重大局部战争--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是美英联军在未经联合国授权情况下发动的一场大国对小国、强国对弱国的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局部战争,是新时期核威慑情况下不对称高科技局部战争的典型代表.在这次战争中,美英联军依靠先进的C4ISR保障系统、空间信息系统、强大的航母平台、绝对优势的制空权以及大量的精确制导导弹和炸药,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伊拉克战争正好发生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进行当中,这次战争所表现的战争形态和战争方式体现了划时代转变.首先信息作为现代战争的战略资源,其重要性日益上升,掌握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其次,非接触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作战方式,远程精确打击将主导作战进程.三是战场对抗的体系化.单一军种的独立作战逐渐消失,传统的军种分工趋于模糊,未来战争将是海陆空天电一体化的战争,体系对抗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四是太空成为国际军事竞争新的战略制高点.以天制天、以天制地的争夺日趋激烈,未来战争将在陆海空天电多维空间展开.伊拉克战争对于国防建设、新军事变革以及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的启示很多,本文侧重分析了美英联军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导弹武器以及其保障系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几点对导弹武器装备研制的启示.2 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特点2.1 大规模使用低成本精确制导武器对这次战争的胜负起了决定性作用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又一次集中使用了大量的新军事装备,特别是通过使用大量精确制导武器,提高打击精度,以最小的弹药代价有效毁伤了所要打击的目标.据统计,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在美军投放的全部弹药中,精确制导武器占约7%;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美军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占了全部投弹量的35%~38%;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占了全部投弹量的70%.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英军队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有可能超过90%.大规模使用了采用卫星制导的精确制导武器成为这次战争最为显着的特点.美国建立的GPS导航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借助于分布在3个轨道面上的18颗卫星和各种地面系统,可以自动显示出目标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定位精度达到了不超过15 m,测速的精度达到0.1 m/s以上.这次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还特意发射了6颗卫星,使卫星定位精度不超过7 m.同时卫星制导武器的使用,还大大缩短了作战规划时间,提高了攻击目标的灵活性.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尽管这些精确制导武器的性能很高,但其成本相对过去而言较低.如这次战争中大量使用的战术战斧导弹的生产成本仅是原战斧Ⅲ型导弹的38%左右,这使得美英联军大规模使用这些精确制导武器成为可能.2.2 航母是美国进行全球干预的移动大本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说:"当危机这个词在华盛顿出现的时候,无疑美国人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最近的航空母舰在什么地方?"为了实现其全球霸权,美国建立了全球最强大的军力,而航空母舰则是其最为倚重的武器平台.美国海军认为,全世界88%的人口和80%的国家首都都位于海岸线以内不到100 km的地区,均处于航空母舰和舰载巡航导弹的攻击范围之内.这次伊拉克战争充分证明了这一特点.美军目前拥有13艘大型航空母舰,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就使用了其中的5艘航母作为实施精确打击的作战平台,每天都有数以百架次的载着精确制导炸药的作战飞机从这里起飞,执行精确轰炸任务,航空母舰成为美国进行全球干预的移动大本营.2.3 信息优势决定战场优势,空间信息系统的全面应用对这次战争的胜负起了核心作用此次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外电有专家评论认为,美军以极其微小的代价获得了极大的军事和政治效益,主要是得益于战场上的信息优势,现代战争充分证明了"信息优势决定战场优势".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在空间部署了50多颗军用卫星,并征用了多颗商业卫星,还在空中部署了"全球鹰"、"捕食者"等多种无人侦察机和E-3、E-8预警机,从而形成了空天一体的信息优势.其卫星上的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能克服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全天候、全天时的侦察,对伊军军事部署及调动情况一览无余,从而使美军各级都能适时掌握第1手情报.战争伊始,美军便以空天一体化的信息武器系统,采用强电磁打击与战略空袭相结合的方式,对伊军的战场识别系统与信息系统实施瘫痪性打击,从而掌握了战场上的制信息权.信息技术的核心要素是发现目标快、传输命令快和精确打击快.适应这一特点,美军的作战理论正从"以平台为中心"向"以信息为中心"变革.可以看到,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战体系间的整体较量,改变了机械化战争形态中的单一兵器、单一兵种、单一战场间的单元式对抗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作战体系为主体形成的整体性对抗,因而在军事对抗活动中,制信息权之争便成为制胜的关键所在.制信息权是高技术战争中诸多主动权争夺的焦点,无论是制空权、制海权,还是制火力权、制机动权等,都与制信息权紧密相关.因此,凭借信息优势来控制战场、夺取胜利,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这次伊拉克战争中尤其突出.2.4 制空权是美英联军速战速胜的关键1921年杜黑在《制空权》一书中提出的"空中战场是决定性战场"的结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多次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得到完全的验证,空中力量已经成为现代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制空权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制空权就没有现代战争的主动权.这次的伊拉克战争说明这个观点仍然正确.从伊拉克战争头几天的形势来看,拥有制空权的美英联军完全占据了战场主动权.美军空袭飞机仅遇到地面防空火力的抵抗,损失不大;开战第2天,美英联军的地面部队就长驱直入伊拉克纵深地带,这主要归功于美国拥有绝对的制空权.而伊拉克军队拥有的战斗机没有升空作战,完全丧失了制空权.在这种情况下,再精锐的地面部队也难以掌握主动,只能被动应战,很难取得战争胜利.2.5 有针对性的新概念武器的使用在这次战争中,美英联军还针对性地使用了一些新概念的武器,如石墨弹、电磁脉冲弹等,这些属于"软杀伤"范畴内的武器的使用,对一些特定目标,如电厂、电台、通讯系统等,造成了长时间的特定功能性杀伤,有利地支持了其它武器系统的正常使用.3 启示3.1 加强武器装备的顶层规划和设计未来战争将不再是单兵种的独立战争,而是多兵种协同、海陆空天电多维作战的体系战争.为了更好地提高体系作战的能力,应该做好武器装备的顶层规划和设计,既强调各类武器的协同发展,又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杀手锏武器,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装备力量不对称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3.2 战略核威慑是保持大国地位的保障核威慑战略指以核力量的非核使用为手段,迫使对手放弃发动核进攻,从而达到国家的政治、军事目标安全的方略.这里所说的"核力量",包括战略、战术核力量;"非核使用"是指以核力量的研制、生产、部署、调动、演习等非核爆炸方式显示核武力,或以核武器的使用相威胁,迫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打赢高技术的局部战争,必须要有战略核威慑力量作后盾.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核威慑战略仍在盛行.美国、俄罗斯最近已多次重申,将继续奉行"核威慑战略",强调在目前国际形势下,不仅不能放弃对于核武器的依赖,而且应设法加强核武器的威慑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战略核武器同样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尤其是在常规武器方面是弱势时,战略核武器将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常规武器方面的弱势,起很好的综合军事力量平衡作用.这也是遏止战争或减小战争规模的最有效手段.3.3 提高导弹武器生存能力是当务之急从这次伊拉克战争可以看出,美国在先进侦查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高精度打击能力等方面不断增强,其军事策略也着重于先发制人,重点打击.在改进已有和研制未来的导弹武器时,应将导弹的生存能力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提高导弹的机动能力、伪装隐蔽能力、抗破坏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使导弹武器系统在强敌多波次打击下能够生存下来、发射出去.3.4 反航母武器是未来局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军事强国都拥有航母编队,并将其作为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平台.一旦发生局部战争,强敌势必会使用航母作为其介入局部战争的作战平台,如果拥有多作战平台、技术先进、作战性能优良的反航母武器系统,将会使得强敌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是否介入战事,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即使强敌真正介入,反航母武器的有效使用也会对其航母编队造成重大损伤,从而减弱强敌的介入程度.3.5 低成本、高性能是常规战术导弹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提倡"非接触式、零损伤"的现代局部战争中,常规战术导弹往往执行的是第1波次的打击任务,因此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对后续战事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4次重要的局部战争中所使用的常规战术武器以及其取得的作战效果,可以看到常规战术导弹的发展趋势为:a)系列化、通用化、模块化,三军通用;b)采用精确制导等先进技术,提高导弹武器的打击命中精度等性能指标;c)提高武器系统作战使用性能,实施快速打击;d)降低武器系统成本,大规模使用.同时,从这4次局部战争来看,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需要大量的常规战术导弹,因此,导弹武器的批量生产能力是战争胜利最有力的后勤保障之一.3.6 精确制导导弹和弹药是高科技局部战争中最重要的作战武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军队正在由"体能型"、"技能型"向"智能型"的方向发展,由单纯的兵器对抗向作战体系之间的对抗发展,由单纯的防守型向攻防并重发展,由临空、近距作战向防区外远距离作战发展.因此,21世纪的战争,对制导武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立完善的作战系统,对不同目标具备精确的打击能力,同时具有高的应急机动作战能力和战场适应能力.3.7 完善的防空体系是拒敌于国门之外最重要的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在军事领域里广泛应用,当隐身飞机、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一系列可在防区外攻击的高性能武器出现在战场上以后,防空作战的规律在很大程度上被改变了,那种单纯依靠防空兵器,在敌空袭兵器来袭的末段进行消极防空的传统方式,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已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无能为力.未来的防空体系应该是积极防御、攻防兼备的系统,强调对多用途作战飞机、巡航导弹、空地导弹、战术弹道导弹等目标的综合攻击能力.同时,针对目前军用卫星系统在空袭体系所占据的关键地位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太空空袭兵器的新威胁,必须形成防空防天一体化作战能力,空中和空间平台发射的拦截器将成为主要作战兵器.4 结束语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已经过去,但这次战争对于全世界政治军事格局的影响还会延续下去.认清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战略格局及国家安全环境产生的影响,对于我们抓住战略机遇,化解战略风险,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巨大的意义.。
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范文)
![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8a1a1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0.png)
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透过硝烟未尽的伊拉克战场,美伊全面展开的心理战格外引人瞩目,交战双方在战场拼杀的同时进行着心理上的较量,心理战已成为美伊双方激战的主阵地。
美军在动用飞机和导弹对伊拉克发动“硬杀伤”的第一战场外,还利用流言蜚语和虚实结合的新闻信息,开辟了对伊拉克全方位心理渗透和影响的“第二战场”。
由此可见,心理战这一积淀着丰富智慧的特殊作战样式,随着高技术的注入又有了新的发展,已被称为“区别于现代陆战、空战、海战的第四种作战样式”,是继陆、海、空、电子战之后的“第五维战争”。
从伊拉克战争看,高技术条件下的心理作战,参战人员多,作战样式多,战场转换频繁,心理战后勤保障任务繁重。
研究探讨心理战后勤保障的特点和规律,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伊拉克战争心理战后勤保障特点与传统的战争行动相比,心理战具有方法手段新,形式多样;科技含量高,技术超前;行动诡秘,欺骗迷惑;武力恐吓,震撼对方等特征。
心理战行动的特殊性必然使后勤保障成为一种特殊的保障行动,从而使心理战后勤保障呈现如下特点:1、首战必用,全程使用,从保障时间上看,心理战后勤保障为全过程保障。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为了达到速战速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首先用心理战拉开序幕,并把它贯穿始终。
美军在实施“斩首行动”的当天,就展开心理战宣传萨达姆已经被炸死;其后的“震慑”行动,更是企图通过狂轰滥炸摧垮伊军的心理防线,进而促变、促降。
伊军在战场上虽然处于劣势,但其针锋相对进行的反心理战也卓有成效。
可见,心理战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所形成的特殊作战能力,已使其成为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中首先使用、全程使用的主要作战样式。
浙中大军事理论考试题库
![浙中大军事理论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d1e8c31d0b4e767f5acfceb4.png)
考试网站是非题信息化战争的暴力性较之于以往的战争形态有所增强(X)2005年9月16日 - 9月15日,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对错题73、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核武器成为现代战争的主体。
(X) 74、战争消耗相对较少是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之一。
(X) 75、台湾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
(X)朝鲜半岛、、、77、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是毛泽东对当代国际形势的精确判断。
(X) 82、政治手段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最后堡垒。
(X)正解:军事手段84、1840年,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了战争,史称鸦片战争。
(X)英国83、人民武警部队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由国务院直接领导。
(X)受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
88、《战争论》的作者是奥地利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
(X)89、我军的价值就在于平时遏制战争,为国家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X)我军的价值就在于平时遏制战争,战时打赢战争,为国家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93、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安全观所追求的就是民主与自由。
(X)94、卫星绕地球运转所具备的基本条件是:速度条件和轨道条件。
(X)速度条件和高度条件 100、海湾战争共进行了38天。
(X)42天97、次声武器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声音小。
(X)98、随着军队的信息化程度和作战能力的不断提升,扩充军队规模将是必然的趋势。
(X) 103、军队建设的中心是解决正规化问题。
(X)173、信息化战争不再是核威慑下的高技术常规战争。
(X)174、2002年9月,美国正式推出了"新灵活反应"的战略,放弃了以往只有美国受到直接威胁时才使用武力的原则。
(X)先发制人104、公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是否接受国防教育。
(X)108、北大西洋组织公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组成。
(X)美国 106、我国古代的兵制建设主要包括武装力量体制和兵役制度等内容。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军作战思想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军作战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7188d83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e.png)
美军作战思想
美军作战思想
先发制人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采用了先 发制人的作战思想。在战争爆发 前,美国通过情报收集和分析, 了解到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 器库存,于是采取了先发制人的 策略,发动了战争。这种先发制 人的作战思想旨在通过迅速的行 动来剥夺敌方的反抗能力,从而 减少人员和物资的损失
信息化作战
1
战争背景
战争背景
伊拉克战争发生在2003年,当时美国以伊拉克 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一场旨在
推翻萨达姆·侯赛因政权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纠集了一支多国联军,以 强大的空中力量和地面部队对伊拉克进行了军
事打击
2
美军作战思想
空地一体战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采用了空 地一体战的作战思想。这种思想 强调在空中力量和地面部队的协 同下,对敌方进行全方位的打击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大量使 用了空中力量对地面部队进行支 援,同时也使用了地面部队对敌 方阵地进行了进攻。这种空地一 体战的作战思想在伊拉克战争中 得到了充分体现
汇报人:XXXXX
日期:XXXX
2023
信息化作战: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使用提 高了美军的作战效率和战斗力,同时也 使得美军能够更好地掌
平民伤亡:尽管美军在战争中取得了胜 利,但大量的平民伤亡也引发了国际社 会的广泛关注和批评 破坏性:美军的军事行动对伊拉克的基 础设施和民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使得 战后重建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 非对称战争:美军在技术上具有压倒性 优势,这使得伊拉克在战争中处于非常 不利的地位,可能导致无辜平民的伤亡
05
此 外 , 战 争a还a导a 致 了 伊 拉 克 社 会 的 动 荡
和政治的不稳定
03
然 而 , 这 场a战a争a 也 给 伊 拉 克 人 民 带 来 了
对伊拉克战争思考
![对伊拉克战争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d4eb17bdd3383c4ba4cd207.png)
摘要以英美联军为主的伊拉克战争像顽皮的孩子玩游戏一样,在世人惊鄂和迷惑中很快就结束了。
伊拉克战争,是小布什政府依据错误情报、违背国际法、践踏《联合国宪章》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有它爆发的原因和独特的性质特点。
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但透过这场毫无悬念却又充满迷雾的战争,它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和思考。
它向人们昭示了:单边主义是行不通的,和平与发展受到新威胁,世界多极化进程将更加曲折,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高度出发,应牢牢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
研究这场战争,不仅可以扩大我们看待当今世界的视角,而且,也会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现实的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战争威胁,这对于我们解决纷纭复杂的各种问题和谋求发展很有意义。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侵略战争单边主义和平与发展国家安全统一Abstract [Click here and input abstract in English]Keywords目录摘要IAbstractII绪论4一、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全球扩战略的重要步骤5(二)基于地缘政治的战略考虑5(三)美式价值观的试验地6二、伊拉克战争的性质和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非正义性质,不合国际法的战争8(二)特殊条件下,完全不对称的战争9(三)军事上胜利、政治上失利的战争10三、伊拉克战争的启示11(一)美国单边主义在当今时代行不通11(二)战争不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有效手段12(三)世界多极化趋势将在曲折中发展13(四)坚持在发展中维护国家安全统一14结论16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向恐怖主义宣战,并将伊拉克等多个国家列入“邪恶轴心国”。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借口,绕开联合理会径直将坦克开进伊拉克领土,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共有4国参与作战,有评论认为其可视为第二次海湾战争,但具体分析可发现其不可称为“海湾二战”。
从伊拉克战争美军联合作战思想
![从伊拉克战争美军联合作战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de5de3ff19e8b8f67c1cb9f5.png)
从伊拉克战争美军联合作战思想在伊拉克战争主要军事行动结束后,美国防部为提高三军联合作战能力,加速国防转型建设,组织专家对这场战争进行了研讨。
最后认为:伊拉克战争的胜利是三军联合作战的结果;此次作战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联合作战领域取得了突破。
美军得出这样的结论,反映了美军当前联合作战的进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其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发展趋势。
伊拉克战争初期,美军以第3机步师的兵力拉长战线向伊纵深快速机动,伊军没有丝毫的抵抗;美军没有实施大规模的空袭,而是小规模的空袭与地面突击相结合;伊军竞放弃了沙尘暴的良好时机,没有对美军实施反攻。
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美军的作战行动有悖于其联合作战理论,伊军的反应也非常迟缓,看上去与萨达姆的作战决心很不相符。
其实并非如此,因为,靠在一定的空间内增加兵力密度来达成集中力量的目的已成为过去,信息化条件下集中力量的方式向部队编成的小型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其具体的方式是按作战的职能编成各种小型作战群,能够同时在陆、海、空等多维空间实施一体化的小型联合打击。
由此可见,美军的第3机步师并非孤军冒进,而是在执行着双重任务。
一是为了将伊拉克军队从城市居民地中吸引到旷野上,如果伊军上当,出城拦截,恐怕还没有接触到美军,便将会遭到美军来自远、中、近距离上,从陆、海、空、天等不同战场区域交叉火力的联合打击,而且打击力量的聚集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集中,威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
二是为了快速完成战场设计中作战子系统和支援保障子系统的战略、战役部署,迅速形成以地面作战为主,全纵深联合打击的基本态势。
在伊拉克战争的过程中,我们既没有看到像海湾战争和美军空袭南联盟以及科索沃战争那样大规模、长时间的空袭,也没看到像海湾战争那样空袭作战与地面作战划分得十分清楚的作战样式,看到的只是美军在伊拉克几个重要城市周围和城市内的重要目标,根据作战目的的需要,实施的小型化、多能化、信息化和“超联合”的一体化全纵深同时打击。
伊拉克战争——军事理论课讲稿
![伊拉克战争——军事理论课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061729741711cc7931b7160b.png)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伊拉克战争。
首先介绍一下伊拉克战争的背景。
20世纪80~9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深刻的变化: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国际合作增多,政治改革风暴席卷全球。
两极体制崩溃,冷战结束,美国一超独霸。
正当美国昂首挺胸跨入21世纪、意气风发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构建世界新秩序时,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降临了。
2001年9月11日。
美国爆发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事件,这就是著名的“911事件”。
这次恐怖袭击事件对美国来说是挥之不去的阴影,也是极大地耻辱。
使得美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国民的生命都受到了重创,同时也刺激了美国人的反恐情绪。
“911事件”发生的当天晚上美国总统布什就发表电视演说,严厉声称将打击恐怖分子以及包庇恐怖分子的国家和组织。
随后,美国就攻打了阿富汗,接着就是攻打伊拉克,于是“伊拉克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战争的起因也有各种说法。
对于这次战争的起因众说纷纭,当然美英两国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是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践踏人权的行径。
美国最终目的是:一、铲除萨达姆政权,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自治的政府;二、发现并销毁藏匿在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恐怖分子;三、结束制裁,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四、保护伊拉克的石油以及其他天然资源。
但伊斯兰国家如伊朗、叙利亚则认为美国开战原因并不单纯。
根据伊斯兰共和报等媒体的看法,美国已经被犹太集团所操纵,占领伊拉克仅仅只是犹太集团庞大侵略计划的序曲。
美军攻下伊拉克后,将以伊朗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藉口出兵伊朗,最后则轮到叙利亚。
最终目的是通过控制伊拉克、伊朗,侵吞伊斯兰民族的经济命脉——石油,从而瓦解巴勒斯坦的抵抗,支配整个中东地区。
我个人比较赞同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是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对伊拉克实行军事占领,进而“重整中东秩序”,改组中东格局,全面控制中东地区。
因为中东是连接欧洲、亚洲、非洲的枢纽,而且盛产石油,如今石油已经成了工业必不可少的资源,因此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点和核心。
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教训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4dc28e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2.png)
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姜春良
【期刊名称】《外国军事学术》
【年(卷),期】2007(000)011
【摘要】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已持续4年8个月。
战争至今仍未结束,美军也
没有赢得胜利。
战争实践证明,美军的军队转型和网络中心战等理论概念在伊拉克战争中效果不佳。
信息时代的战争不是容易控制而是更难控制,战争仍充满了不确定性,近距离作战和陆军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军事胜利并没有换来战后重建的成功。
战争启示世人不能照搬美国的军事理论概念,一定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
【总页数】8页(P1-8)
【作者】姜春良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研究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81
【相关文献】
1.伊拉克战争给予我们什么启示——聆听中国海军指挥学院四队“伊拉克战争座谈会” [J], 米培臣;孙大庆;曲子
2.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运用陆航部队的经验教训 [J], 张志伟;姜欣
3.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经验教训 [J], 安东尼·科兹曼;曹培旭
4.俄军事科学院总结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教训 [J], 格那吉·别列兹京;王凯;黄殿伟
5.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侦察利用地形主要经验教训 [J], 谢志高;陈腾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伊拉克战争看21世纪初的战争基本理论
战争形态出现质的飞跃——从伊拉克战争看21世纪初的战争基本理论
编者按:战争形态,指由主战武器、军队编成、作战思想、作战方式等要素构成的战争整体面貌。
在经过徒手作战、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几种战争形态之后,人类社会正在进入新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
一般认为,明显地带有信息化特征的战争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
12年后的伊拉克战争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洞悉信息化战争的窗口。
信息化战争是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海湾战争之后,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多种类、多样式的信息化武器系统占据了高技术战争的舞台。
信息化战争呼之欲出。
当前的伊拉克战争中,美英的信息化武器系统已构成战
场的中坚力量。
伊拉克上空星罗棋布的卫星、预警机、侦察机、直升机,红海、波斯湾海上和水下的侦察舰船,沙特、约旦、土耳其等伊拉克周边国家部署的雷达和侦听设施,以及渗透到伊拉克的特种部队人员,构成了美英联军完备的信息侦察预警系统;陆基、海基、空基平台发射的导弹和制导炸弹,是美英在作战中直接杀伤、破坏敌方目标的重要手段——硬杀伤性信息化武器系统;软杀伤性信息化武器、心理战武器、高能量微波炸弹等在战争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伊拉克战争是美英新式武器的试验场。
各种先进的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纷纷登台亮相。
“全球鹰”、“龙眼”、“影子”无人驾驶飞机,电磁脉冲炸弹、微型机器人等等,正在广泛运用。
高技术信息化兵器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
信息化弹药系统明显增多,仅精确制导武器就占美英使用武器的90%,而在海湾战争中只占8%。
远程武器在新信息系统的支持下日益精确。
美英空袭几乎全部使用GPRS辅助制导的精确制导武器,替代以前使用的地形匹配制导,“战斧”式巡航导弹防区外发射距离增加了20%。
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的第4机
械化步兵师被首次投入实战。
美英以其优势的信息化武器系统,采用信息战为主导的作战形式实施对伊拉克的作战,使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过渡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信息控制权决定战场主动权
主动权是军队的命脉。
在高技术战争或者说带有明显信息化特征的机械化战争中,战场主动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转移到信息领域,制信息权成为军队全部的自由权。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之所以在空袭后的第二天,便出人意料地发动地面进攻,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军已经绝对地掌握了战场的制信息权。
海湾战争以来,美国用现代的信息之剑将伊拉克分成了一块块信息监控区,并且从未停止过对伊拉克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的打击。
此次战争爆发前,美军的各类军事卫星加强了对伊拉克的侦察监视,并采用其他各种高技术手段连续不断地实施电子和间谍侦察,搜集情报信息。
战争开始后,美国动用了GPSIIR8和“国防卫星通信系统IIIA3在内的数十颗
军用卫星和部分商用卫星,卫星总数大约100多颗。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动用了70余颗卫星,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美国也只动用了50多颗卫星。
)10多颗侦察卫星以及“伊诺克斯2”等商用遥感卫星对伊方的军事行动进行着严密监视;KH-12光学成像卫星、“长曲棍球”雷达成像卫星等俯视着整个伊拉克战场;“大酒瓶”等电子侦察卫星时刻监测着伊拉克无线电信号。
在伊拉克战场上,美英联军构建了功能强大的战场信息化网络。
数字化设备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等网络系统联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陆基、海基、空基、天基的作战平台和各类人员能实时交换作战信息,并共享各类信息资源,形成了支持各种作战活动的多维信息空间战场。
通过高度透明的信息化战场,美英能够获取所需要的各类静态和动态的作战信息,并能够近实时地传递和处理。
信息的获取达到了精确化、实时化的程度。
由于掌握了信息权,美英也就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
战争初期的进程基本上控制在美英手中。
伊拉克方面没有信息
主动权,基本上是被动地承受美英的空袭,其飞机也不敢轻易升空作战。
打赢战争首先要认清战争形态
清醒地认识面临的战争形态,对于打赢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海湾战争中,伊军以打机械化战争的思路对抗多国部队,在伊科和伊沙边境的沙漠上精心构筑了壕沟和固定火力点的“萨达姆防线”。
然而,沙漠地区的宽阔地形是装备高技术兵器的多国部队良好的战场。
海湾战争很快便以伊军的失败告终。
当前的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之所以主动放弃了在沙漠开阔地与英美军决战的方针,采取以游击战对常规战、以持久战对速决战、以城市战对野战的原则,很大程度上是吸取海湾战争的教训和认识到战争形态的转变而作出的调整。
有人认为,信息化战争在信息的催生下,已从机械化战争的母体中脱胎而出,成为一种与机械化战争毫无关系的崭新战争形态。
事实上,每一种新的战争形态的出现,都是对原有战争形态的“扬弃”,信息化战争实际上是信息技术统帅
机械化的战争。
没有机械化战争的武器装备作载体,信息和能量就会失去物质支撑。
没有机械化时代的导弹,再先进的GPRS也无法摧毁目标。
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理论、全纵深作战理论、游击战理论等,在伊拉克战争中仍然得以应用和发展。
信息化战争取代机械化战争而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当前正处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变的重要阶段,这个过程比前几个战争形态的演变过程要快。
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如何打赢正在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高技术战争,是21世纪初崭新的历史性课题。
我们要深刻认识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树立有所作为的思想,坚持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为打赢高技术战争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