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区位因素
彭水考察报告
彭水考察报告一、考察目的及背景本次考察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彭水县的经济发展情况、旅游资源潜力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为进一步推动彭水县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方案。
彭水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域经济。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彭水县的旅游业也逐渐兴起,成为了该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二、考察过程及结果 1. 第一天:市场调研首先,我们进行了市场调研,了解了彭水县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其中种植业和养殖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然而,农业发展面临土地资源有限、技术落后、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等建议。
2.第二天:旅游资源调研我们考察了彭水县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点等。
彭水县地处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山水秀丽的风景、清澈的河流和瀑布。
另外,彭水县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如古镇、古村落等。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彭水县的旅游业发展尚不够理想。
我们建议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3.第三天:生态环境调研彭水县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拥有大片的森林、湿地和草原等。
我们考察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并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水污染、土壤退化等。
为了保护彭水县的生态环境,我们建议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等。
4.第四天:座谈会与总结最后一天,我们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进行了座谈会,共同探讨了彭水县的发展问题和解决方案。
座谈会上,我们总结了前三天的考察结果,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
三、建议与措施基于以上的考察结果,我们针对彭水县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措施: 1. 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 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3.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开拓农产品内外销市场。
4. 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
彭水县环境规划
彭水县环境规划2 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渝东南部边缘大娄山褶皱带中低山区、乌江的下游,介于东经107°48′46″-108°35′12″,北纬28°57′35″—29°50′35″之间,东西宽77.88km,南北长96.42km,总幅员面积3903km2。
彭水北连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接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东连黔江区,东南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邻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南连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连武隆县,西北与丰都县接壤。
彭水境内地貌类型复杂,自然环境各异,跨武陵山脉和大娄山脉各一部,为中低山地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山大岭高,河谷深切,构成“两山夹一槽”的地貌特征。
区域内丘陵河谷区占13.39%,低山区占52.88%,中山区占34.03%。
最高点为七曜山大王洞,海拔1859.60m;最低点为共和乡木棕河入口处,海拔190m,相对高度差1669.60m。
彭水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雾多、光照偏少;气候立体差异大。
年无霜期从沿江河谷的312天减至中山区的235天,低中山区受山脊和云雾阴挡,年日照时数要比平坝约少四分之一。
年平均气温17.6℃。
雨量丰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224.0mm,其中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7.5%。
彭水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径流补给以雨水为主。
乌江在彭水县境内流长64k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75亿m3;主要支流有郁江、芙蓉江、诸佛江、长溪河、中井河。
在距离县城上游约11km处的乌江干流建有目前重庆市最大的水利能项目—乌江彭水电站。
彭水境内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动植物丰富多彩,乌江画廊、芙蓉江生态区、神龙谷探险、郁山盐丹文化和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主要矿产资有煤、萤石、石英砂岩、地热、水泥用灰岩(石灰岩)、矿泉水、重晶石、铁矿、硫铁矿等。
彭水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彭水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彭水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长江上游的巴山蜀水之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这里山峦叠嶂,气候多样,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由于长期以来对传统农业方式的依赖,彭水县农业生产水平相对低下,农民收入较少,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彭水县农业发展亟需转变模式,迈向现代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探索和实践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对策成为当务之急。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彭水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探讨和研究,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彭水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问题提出在彭水县,尽管拥有得天独厚的山地资源和丰富的农业文化底蕴,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山地农业生产方式过于依赖人工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表现不佳;农业科技设施滞后,技术支持不足;农业生产要素不充分配置,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彭水县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亟待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如何实现彭水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希望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促进彭水县农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1.3 研究意义彭水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是典型的山地县,农业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因素,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落后,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不高、农民收入低等问题。
研究彭水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彭水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对策的研究有利于深入挖掘和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彭水县现代山地农业发展模式,可以为其他山区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探索适合山地地区农业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彭水非物质文化遗产
《彭水非物质文化遗产》政法学院行政管理宁建东 201007064055家乡彭水简介:●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直辖市东南部,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
北接湖北省,南连贵州省。
全县辖10镇29乡,共274个村、26个居委,1785个村民小组、184个居民小组。
2001年底,全县有17.55万户、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70万人,县城居民4.95万人;社会从业人口3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32.9万人,第二产业2.1万人,第三产业4万人。
境内居住着苗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仡佬族、侗族、藏族、彝族、哈尼族、壮族、满族11个少数民族,2001年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9.5%,其中苗族27万余人,土家族9万余人。
●彭水历史悠久。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诞育了巴蜀最古老的“”黔中文化”。
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在今郁山镇置涪陵县,北周置黔州费县。
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置彭水县。
唐置黔中道于此,并置黔州,彭水成为今渝、黔、湘、鄂结合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政权对西南边陲中部约30万平方公里地区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统治的据点,一直延续到南宋末年。
唐、宋两朝,中原纷乱,而黔州独守,社会经济齐头发展。
元、明两代,多次“赶苗拓业”,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经济萧条。
清政府招民垦荒,还民休养生息,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到清末“舟楫往来,商贸辐辏,百货云集,盐、茶、油、漆、苎麻诸物转运各地,使“彭水财富,甲于酉属”。
民国时期,兵匪频仍,人民啼饥号寒。
1949年11月16日彭水解放,从此人民当家作主,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鞍子苗歌》●“鞍子苗歌” ,是重庆市东南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乡一带的苗族民歌。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武陵山系与大娄山系交汇的褶皱地带,东邻湖南,南连贵州,西接渝中腹地,北挨湖北。
这一特殊的“ 文化媾融区” 区位,使“ 鞍子苗歌” 形成了一种既植根于我国西南苗歌特质基因,又涵化整合了土家等民族及巴(渝)、黔、楚(鄂湘)、蜀多地域民歌音调元素的特型歌腔。
彭水地理研学旅行纪实
彭水地理研学旅行纪实作者:***来源:《地理教育》2019年第10期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是重庆市唯一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了当地几个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地理研学。
一、蚩尤九黎城通过导游的讲解,了解到蚩尤九黎城是中国最大的苗族传统建筑群,主要建筑有九道门、九黎宫、九黎神柱、苗戏楼、蚩尤大殿、九黎遁道等(图1)。
九黎宫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吊脚楼建筑体,依山而建,有效缓解山地这一不利因素。
它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建筑体,最奇特的是楼中楼阁与楼中殿堂建筑集群,让人不禁感叹苗族祖先的智慧。
结合当天的游览体验,我们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例如,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因素,我们认为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品质、宣传力度等会影响游客的消费欲望。
紧接着讨论了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影响,如促进产业转变,大多数人会放弃祖祖辈辈从事的农耕业而转身投入到旅游业当中,这有利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
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伴随着旅游业的兴旺,人们可能会为了迎合游客需求而丢弃当地特色。
如当地的苗族人大部分已汉化,传承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很少,这就是旅游业带来的文化冲击。
另外对环境的破坏仍是一个较严重的问题,这启示我们要合理开发自然地理环境。
二、阿依河阿依河地处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苗家人把善良、美丽、聪慧的女子称为“娇阿依”,阿依河因此得名。
阿依河景区融山、水、林、泉、峡于一体,集雄、奇、险、幽于一身(图2)。
这里是典型的峡谷地貌,主要由河流下蚀作用形成。
在狭窄的峡谷河漫滩处,我们学会了辨别河流凹岸和凸岸。
在弯曲河段处,因受离心力的影响,河流凹岸水流量大,流速快,侵蚀能力强,河道较深;凸岸水量小,流速较慢,泥沙容易在凸岸沉积,河道较浅。
如果是平直河道,则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右岸易受侵蚀而成为凹岸,南半球则是左岸易受侵蚀而成为凹岸。
但不管该河位于哪个半球,河流都将因为离心力以及岩性差异而冲刷凹岸,使河流曲流的弯曲度越来越大。
重庆彭水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国务院 2 0 0 9年 3 号 文件 明确 规定 ,要 “ 综合 开发现代旅游产 每年大量居 民外 出旅游 , 为彭水带来大量客源。
彭水位 于重 庆 2 小 时经 济圈内 。依 托重 庆市 2 8 0 0多万人 口和 条件 , 优化旅游交通环境 。 ( 1 )武隆旅游 称雄渝东南 ,对 彭水 乌江画廊产生 较大屏蔽作 武隆因为具有 “ 武 隆喀斯 特” 世 界 自然遗产和 中国重庆武隆 国 际山地 户外运动公开赛两张 “ 世 界级 名片 ” . 对周边 的旅游产生 了极 大的屏蔽作用 。 ( 2 ) 乌江沿途各县都在打造 乌江画廊 品牌 , 资源 和产 品雷 同。 沿河 、 酉阳与彭水 三地 由于旅游资源 的相似导致旅 游产 品的雷
我 国旅游产业 已经告别 了大众 观光 时代 逐步走 向小众 化与多 元化发展 格局 , 体 育旅游越来越成 为时尚 , 为彭水 体育旅游项 目的 发展提供 了机会 。
1 . 1 、 优势 ( s t r e n g t h s ) ( 1 ) 政府大力支持 。 品, 积极 发展渝东南地 区民族特 色手工业 和民俗生态旅 游 , 培育一 批功 能齐全 的特 色旅 游景 点” 。 ( 2 ) 区位优 势。 成渝经 济区 1 亿 人 口作 为客源基础 , 客源丰富 。
彭水全境地 势西北高 而东南低 。地 貌类 型复杂 , “ 两山夹一槽” 用。
是彭水地貌 的主要特征 。彭水 电站修建后 , 将形成静水与动水共存
一
江 的局 面 , 利于开展不 同类型的水上运动与娱乐活动 。
( 4 ) 历史悠久 、 少数 民族风情浓郁 。 汉建元元年 ( 公元 前 1 4 0年 ) 就 已在今郁 山镇置涪 陵县 。 彭水境 内居住着苗 、 土家 、 壮、 满等 1 1 个少数 民族 , 是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 品的优 良资源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说明模板)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xx投资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发展背景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
北连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接湖北省利川市,东连黔江区,东南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邻贵州省沿河县、务川县,西南连贵州省道真县,西连武隆区,西北与丰都县接壤。
至2016年底,彭水自治县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辖3街道18镇18乡。
常住人口49.82万人。
有汉族、苗族、土家族、蒙古族、侗族等12个民族,是重庆市唯一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国苗族人口最多的区县。
2016年,彭水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6858万元,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2467万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2296万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2095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6:41.4:39.0。
截止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11亿元,增长20.82%。
彭水自治县为中国特色旅游休闲度假胜地,获得过“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中华蜜蜂之乡”、“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中国历来都是世界芳香产业中的重要供应者,然而在香薰精油的生产及消费方面一直都处于缺失状态,众多小型厂家急于抢夺短期利益,造成中国香薰精油市场混乱,市场集中度低,无明显的品牌效应。
中国内地市场,精油护肤品所占市场份额不足2%,精油护肤品行业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可供挖掘。
2015年,我国香薰精油市场零售额达33亿元。
二、项目建设单位xxx有限责任公司三、报告咨询机构泓域咨询机构四、项目总投资估算(一)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本期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8883.61(万元)。
(二)流动资金投资估算预计达产年需用流动资金1927.12万元。
(三)总投资构成分析1、总投资及其构成分析:项目总投资10810.7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883.6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17%;流动资金1927.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83%。
彭水黄精种植实施方案
彭水黄精种植实施方案一、引言。
黄精,又名党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健脾、止咳化痰等功效,深受人们喜爱。
彭水地处重庆市东南部,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黄精的种植。
为了推动当地黄精产业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选址。
彭水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降水充沛,日照充足,适宜黄精的生长。
在选址时,首先要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地,以及阳光充足、风力适中的地块。
同时,要考虑到便利的灌溉条件和便捷的采摘运输,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区域更为理想。
三、土壤改良。
黄精对土壤要求严格,一般来说,适宜生长的土壤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酸碱度适中的壤土。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采取措施包括施入有机肥、石灰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四、品种选择。
在彭水地区种植黄精,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品种。
一般来说,选用耐寒、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如“川党参”、“重庆党参”等,以确保种植的顺利进行和产量的提高。
五、种植技术。
1. 种植时间,一般来说,黄精的最佳种植时间为春季或秋季。
春季种植,有利于黄精的生长发育,秋季种植,有利于黄精的积累养分。
2. 播种密度,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黄精的播种密度,一般来说,每亩种植面积可播种黄精种子约20-30公斤。
3. 管理措施,包括及时浇水保湿、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六、收获加工。
黄精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种植后3-4年,此时黄精的药效成分较高。
收获时,应选择气温适宜、湿度适中的天气,采用人工挖掘或机械收获,并及时进行初步加工,晒干或烘干,以保证黄精的质量。
七、市场营销。
在种植黄精的同时,要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当地和周边地区对黄精的需求情况,开发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当地黄精产业的发展。
八、结语。
彭水地处重庆市东南部,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黄精的种植。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实施方案,可以促进当地黄精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高考专题】高中地理城市区位要素答题要点总结
【高考专题】高中地理城市区位要素答题要点1.聚落的分布与影响因素(1)河流众多,河网密布,靠近河流,交通便利。
取水方便,水资源丰富,因此聚落大多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
(2)山区地区,地形崎岖,坡度大。
聚落分布呈明显的条带状,主要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发育,这些地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合聚落的分布。
(3)如雅鲁藏布江谷底的聚落多分布在主要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带地势低平、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合聚落的分布。
2.城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区位因素①地形与城市区位: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②气候与城市区位:城市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③河流与城市区位:原因: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沿河城市区位: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如江西赣州;河流汇合处如宜宾、武汉、重庆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水与长江干流汇合处;河口处如上海等;军事防卫:河流弯曲度最大处、河心岛等处。
如伯尔尼、波士顿。
(2)社会经济区位因素①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资源丰富地区随着资源的开发易形成城市。
②交通与城市区位:不同交通运输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因素不同:古代城市:南方多位于河流汇合处,北方多位于大道汇合处;现代城市:铁路公路沿线形成城市。
交通线变化对城市发展分布的影响:京杭运河的开凿通航和南北方贸易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得到发展,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发展缓慢③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政治:古代的雅典、罗马、西安、洛阳、杭州,现代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较大;巴西巴西利亚、美国华盛顿、澳大利亚堪培拉、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为政治中心兴建。
宗教:麦加、麦利那、梵蒂冈、拉萨最早由宗教中心发展而来3.城市的空间结构指构成城市的具有各种功能及其相应的物质外貌的功能分区,它由不同功能区的组合和分布构成。
浅谈彭水县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措施
浅谈彭水县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措施作者:易兴翠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7期摘要:彭水独特的生态区位特点,决定了彭水在乌江下游和武陵山区重要的生态地位。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多项举措,面对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彭水县应从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等两个方面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低碳彭水属少数民族集聚区,是乌江下游“绿色生态屏障”和中国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优质水资源战略储备库的重要水源地,在乌江下游和武陵山区有着重要的生态地位。
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县委工作报告指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生态特色宜居城、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文明示范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面对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彭水应该怎么去落实中央和重庆市委关于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底线任何背离自然环境规律,超出生态承载能力的人口和产业布局,必将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并遭到自然的报复。
比如,在地址不稳定的区域布局城市,会导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惨重;在江河上游涵养区毁林开荒,会加重洪水灾害;在干旱区垦荒,会使得沙城暴肆虐。
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牢牢守住环保底线,保护青山绿水,留住碧水蓝天,实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
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构建以乌江、郁江、普子河、诸佛江四大主要水系生态带和摩围山、七曜山两大山脉生态屏障建设为主体,以交通廊道、城市绿地为补充的生态格局。
这个屏障是有底线的,一旦突破屏障,生态系统是会崩溃的,不仅要保护底线,而且要在底线以上进行生产建设发展。
彭水旅游可行性分析报告
彭水旅游可行性分析报告彭水是重庆市的一个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是一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
本文将从交通、景点、服务和市场四个方面对彭水旅游可行性进行分析。
首先,交通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
彭水县位于重庆市区东南部,交通便利。
目前,彭水县内有多条高速公路和乡村公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
同时,彭水县周边还有多条高速公路相连,方便了游客的来往。
此外,彭水也拥有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为游客提供了多种交通选择。
因此,交通便利是彭水旅游可行性的一大优势。
其次,彭水拥有丰富的旅游景点。
彭水的自然景观非常优美,有巴满江流域、金鹅湖、天地湖等湖泊及河流景观。
彭水还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巫山石门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拥有大片原始森林和珍稀植物、动物资源。
此外,彭水还有彭水县城历史文化街区、彭水红色旅游区等人文景点。
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彭水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第三,服务水平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彭水县政府一直重视旅游发展,提高服务水平。
彭水县游客中心成立,提供从旅游咨询到导游服务的全方位服务。
此外,彭水县的酒店、餐饮和交通等服务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能够满足游客不同需求。
这些的有效的服务保障了游客的旅行体验,增加了彭水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最后,市场需求是判断旅游可行性的重要指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方式。
彭水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旅行需求。
目前,重庆市和周边地区的居民对旅游需求较高,而彭水距离这些地区较近,交通方便,为彭水旅游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潜力。
综上所述,彭水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具备着发展旅游业的可行性。
交通便利、丰富的旅游景点、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市场需求旺盛,为彭水的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彭水旅游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有望成为一处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重庆市彭水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重庆市彭水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在汛期持续强降雨影响下,丘陵山区地带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彭水县作为重庆市地质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受地质灾害影响尤为严重。
本文通过对已有成果资料的的收集整理,对重庆市彭水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彭水县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思路,对彭水县地质灾害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区域概况1.1自然地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地带,重庆市东南部,处乌江下游,属武陵山中山区。
东靠黔江区,南接酉阳和贵州省的道真、务川、沿河县,西临武隆县,北与石柱、丰都及湖北利川接壤。
地理坐标为:北纬28°57′-29°51′、东经107°48′-108°36′之间,东西宽78公里,南北长96.40公里,幅员面积3905.22平方公里。
彭水县地处长江一级支流乌江的下游,辖39个乡(镇),10个国土片区所。
彭水县地处乌江、郁江交汇处,国道319线、渝怀铁路和渝湘高速公路横穿县境,省际公路彭(水)务(川)线、彭(水)利(川)线与县际公路石(柱)彭(水)线、彭(水)酉(阳)线呈中心辐射。
另有乌江航线68公里,流经彭水县主城,上通龚滩进贵州,下达涪陵入长江。
其综合交通运输已成为渝东南片区的枢纽。
1.2气象水文彭水县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山地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
该县多年平均气温17.6°,最高年平均气温18.3°,最低年平均气温17.0°,极端最低气温-3.8°,极端最高气温44.1°(1953年8月19日),高山与低谷气温相差10-14℃。
多年平均降雨量1224.0mm,最大年降雨量1600.9mm ,最小年降雨量为最大降雨量的57%。
特别是2007年6月23—24日,在22小时内降雨量达213mm,是彭水县气象站建站65年以来的最大降雨量,彭水县地质灾害绝大多数都是在汛期发生的,降雨是诱发本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浅析彭水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浅析彭水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表现出对旅游的认同和追求。
因为彭水县发展单一自然风景旅游产业起步较晚,又有交通等不便因素,所以应打出“文化牌”,大力推进民俗旅游文化,暨苗族、土家族文化行。
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神秘受到很多旅游者的青睐,拥有广阔的市场开发空间。
彭水拥有悠久的民族历史,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该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非常缓慢,没有充分得到开发。
本文从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一些列问题中思考出几点对彭水民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可以在该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彭水民俗旅游资源开发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continue to improve, showing recognition and pursuit of tourism. Because the development of a single natural scenery PengShuiXian tourism industry started late, there are in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factors, it should be played, "culture", 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folk culture tourism, cum Miao, Tujia culture lines. With its unique folk culture, mysterious favored by many tourists, with broad market development space. Pengshui region has a long history of the nation, is rich in folklore tourism resources, but for a long time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natural, social and other aspects of factors, folklore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is very slow and not fully developed.Some think the problem in a column of this article from folk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a few of the measur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folklore resources development pengshui area,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o protect the region's folk tourism resource.Keywords: pengshui folk tourism resource development二、彭水民俗旅游资源简介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面积39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545094人,有汉族、苗族、土家族、蒙古族、侗族等12个民族,是重庆市唯一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关于重庆市彭水县土地资源利用的概况
关于重庆市彭水县土地资源利用的概况彭水概况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重庆直辖市东南部,与湖北、贵州毗邻。
位臵处于武陵山区,居长江一级支流乌江下游。
渝湘高速公路、319国道穿过本县,至重庆市中心200公里。
彭水县幅员面积3905平方公里,其中常用耕地4.8万公顷,辖39个乡镇,总人口67.3万人。
地形地貌彭水全境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为构造剥蚀的中、低山地形。
地貌类型复杂,“两山夹一槽”是彭水地貌的主要特征。
地形地貌受北北东向构造控制,主要山脉呈北北东向延伸,成层现象明显,谷地、坡麓、岩溶洼地及小型山间盆地相间,逆顺地貌并存。
各类地貌中丘陵河谷区占13.39%,低山区占52.88%,中山区占34.03%。
现状与特征2003年6月27日,中共重庆市委作出了“关于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决定”,提出在本世纪前20年全市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7%。
到2005年,城镇化率达到41%,赶上全国水平;到2007年城镇化率达到4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地区前列;到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50%,接近全国先进水平;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主城区和部分大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彭水因为地形地势原因。
县主城发展得并不大。
又有幅员较大的农村,是典型的西部发展滞后地区。
而且城镇体系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不够。
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够。
彭水县内多山多水,建设山城和滨江城镇,合理用地的经验确是十分宝贵的。
由于经济水平低现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差,与现代化城镇的要求很不适应。
城镇化发展中的土地利用问题(1)土地利用整体规划意识不强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有的城镇建设项目土地利用中的短期行为较多;另一方面小城镇农民新村规划标准过于超前。
局部规划之间衔接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矛盾,导致规划建设的整体性有所下降。
甚至出现“到处是城镇,镇镇是农村”。
城镇化建设用地与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协调性差。
(2)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不高,擅自圈地设“园区”由于各行业和部门的规划、资金不能统一计划、安排等原因,土地资源合理化利用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重复投入或资源浪费。
彭水:让绿水青山成脱贫优势
彭水渔业产业切切实实带动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图/于海军47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先生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收入高了全家都非常开心,这离不开政府的关怀。
此前,蚩尤九黎城、摩围山度假区范围内的青壮年几乎全部外出务工。
当地实施旅游开发后,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家开起农家乐,各类民宿快速发展,不仅丰富了景区旅游业态,还推动了彭水全域旅游发展。
钱建超表示,脱贫攻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发展旅游产业,让旅游产业为脱贫工作插上翅膀。
未来,彭水将加大农文旅融合发展,培育一批旅游扶贫示范村,发展一批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扶贫农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让产业联上贫困户如何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这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智慧。
钱建超说,彭水要大力发展扶贫产业,把产业增收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健全完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做到每个村均有贫困群众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
蚩尤九黎城、摩围山度假区是彭水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区。
近5年来,九黎集团以增强贫困村贫困户内生动力、提高造血能力为根本,以支持贫困户开办农家乐助其获取经营性收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助其获取工资性收入、支持贫困人口发展种植养殖助其获取配套性收入、流转贫困户土地林地助其获得财产性收入等路径,多渠道吸纳贫困人口就业。
《民生周刊》记蚩尤九黎城、摩围山度假区从业人员及围绕旅游投资、住宿、餐饮、商品等产业人员50%以上为当地贫困户,增加贫困人口直接就业、间接就业3000余人。
按人年均收入6万元计算,每年增加当地贫困户收入1.8亿元,大大提升了贫困人口的脱贫质量。
彭水县碧水清泉司2011年落户彭水县太原镇,是一家以鱼类繁殖、科研、养殖、加工、乡村生态旅游、冷水鱼特色餐饮为一体的渔业产业企业。
公司在带动当致富方面下了一番绣花功夫,企业努力打造“学有基地、看有示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48民生周刊 2019.03.0449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招商地图及招商方案绘制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招商地图及招商方案绘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是一个以苗族和土家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视,彭水自治县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招商地图彭水自治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前沿资源优势等,为其招商引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据统计,截至目前,彭水自治县拥有信息技术企业50家,其中互联网企业8家,移动通信企业12家。
其中,彭水县工业园区、德溪印象开发区、麻槽生态园区等区域是彭水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的基地,同时也是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
自主创新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产业园区也是彭水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热点。
此外,彭水县信息技术产业也涉及到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各个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一些产业链,具备了招商引资的开发潜力。
二、招商方案1. 优化投资环境彭水自治县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打造一个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稳定、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同时,政府也将全力支持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做出成绩,营造一个优质的创业创新氛围。
2. 加强科研投入彭水自治县将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构建领先的技术平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鼓励企业围绕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进行创新,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强化人才吸纳彭水自治县将积极推进人才集聚,建立科研院所、高端人才定点扶持、人才公寓、落户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批高素质人才加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同时,县域将加强与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联合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通过聚集人才推进产业发展。
4. 多元化投资渠道彭水自治县将积极引导企业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吸引国内外各类投资机构的投入,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打造一个涵盖高新技术、电子商务、电子制造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彭水水果种植面积是多少
彭水水果种植面积是多少彭水是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的一个县,拥有丰富的水果资源,种植面积也相当广阔。
彭水的气候条件适宜水果生长,土壤质地也较为优良,使得该地区成为水果种植的重要基地之一。
彭水县的水果种植面积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果园面积和农户家庭种植面积。
果园面积是指专门用于水果种植的大面积耕地,一般由大型农业企业或果农合作社拥有和管理。
农户家庭种植面积则是指农户个人或家庭在自家土地上种植水果的面积。
首先,我们来看果园面积。
彭水县拥有广阔的农田,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果树种植。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彭水县的果园面积已经达到数千亩甚至上万亩。
常见的果园面积分布有龙眼园、猕猴桃园、柚子园、柿子园等等,每个果园种植的水果品种也有所不同,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农户家庭种植面积也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
在彭水县,农户家庭种植水果是一项传统的农业实践,许多农民会在自家的院子或周边土地上种植一些水果树,以供自家食用或者外销。
农户家庭种植的水果品种比较多样化,有些农户种植的水果包括苹果、柚子、橙子、桃子等等。
虽然每个农户种植的面积较小,但是因为农户众多,总体上对彭水县水果种植面积的贡献也是相当可观的。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彭水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农户家庭开始采取集约化的种植方式,将自家的土地整合起来,形成较大面积的水果种植区域。
这种集约型的农业种植方式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效益,也促进了水果种植业的发展。
彭水县的水果种植面积的增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努力。
政府加大了对水果农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了种植技术指导和财政支持,促进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农民也通过引进新的品种、改进种植技术等方式,提高了水果的产量和品质。
总的来说,彭水县的水果种植面积非常广阔,既包括大面积的果园种植,也包括众多农户家庭的种植活动。
政府的扶持和农民的努力共同推动了水果种植业的发展。
水果种植不仅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也丰富了市民的餐桌,为彭水县营造了绿色、健康、美丽的农田景观。
彭水黑山羊生态养殖加速乡村振兴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1120)摘 要:彭水县位于重庆东南部,处于乌江下游,东西宽78 km,南北长96.40 km,水陆边界线总长414.90 km,面积3 903 km2。
彭水县地处山区,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发展畜牧业。
黑山羊是一种生活在山区和草原地带的哺乳动物,以草和灌木为食,毛皮颜色多样,有黑色、深褐色和灰色等,通常被用于肉和毛皮的生产。
黑山羊是适应性强、抗病能力也较强的品种,适合养殖在山区。
黑山羊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销售空间广,因此在彭水县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近几年,彭水县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黑山羊养殖优势,大力推广黑山羊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黑山羊,不仅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提高黑山羊的养殖效率,改善产品品质,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改善乡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产业升级,促进当地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加速乡村振兴和发展。
关键词:彭水黑山羊;生态养殖;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S954 文献标识码:A1 地理环境选址黑山羊是一种优质的畜禽资源,适应性较强,适合在不同地区进行养殖。
选择合适的地理环境对于黑山羊的养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养殖场地时,要考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水源条件和交通便利程度等。
理想的养殖场地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区,以方便出售和运输羊群及相关物资。
同时,应尽量避免选择靠近工业污染源、垃圾填埋场以及其他污染源的区域,否则会对羊群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虽然黑山羊适应性较强,但它们对气候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温暖湿润的气候对黑山羊的生长有利。
温度适宜的气候有利于黑山羊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同时也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首先,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地势适中的地方是养殖场的首选。
同时,场地的坡度不能过大,以便布置围栏和建造圈舍。
彭水县市场调研简报
彭水县市场调研简报彭水县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第一部分彭水县概况一、总体概况彭水县位于重庆东南部,处乌江下游。
截止2016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9.82万人,比上年减少0.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79万人,乡村人口33.03万人。
城镇化率33.70%(数据来源于彭水县人民政府官网)。
目前彭水县城主要向西发展,重点围绕靛水打造新城片区,是彭水县今后的政治、文化、教育、金融中心区域二、新城概况受地形及老城改造等原因影响,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进及当地人民的支持下,彭水县新城向西布局发展,目前新区规划10万人,新城与老城之间距离10公里左右,中间无过度地带,较老城水文环境优势不明显,但新城在整体规划和职能上要优于老城,所以将新城定位为“现代之城、未来之城、品质之城、魅力之城”。
彭水县公,检,法,党校,思源学校,体育中心等已入驻新城,彭水县廉租房已部分交付入驻,规划彭水高铁站将设置在新城区。
新城区规划蓝图如下:三、调研地块概况本次所调研地块位于彭水新城体育中心后方高地,距离新城廉租房1公里,距离政府职能部门3公里左右,具体地块位置如下图:地块实景图如下:第二部分彭水县房地产发展概况一、在售/待售项目分布小结:老城区:1、客户来源:当地或者近期调入的企事业单位员工,当地私营企业主和少量乡镇客户;2、去化进度:高层年均新推1栋楼,约200套房源,月均去化10套左右,洋房去化月均2套左右;3、主力户型:高层以90-110㎡三房为主,洋房以120㎡左右大三房为主;4、项目除公园世界城外其余项目工程均处于停工状态,都以去库存为重点工作;新城区:1、客户来源:在迁政府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2、推售进度:新城因在前期开发阶段,房源去化速度缓慢于老城区;3、主力户型:高层以90-110㎡三房为主,洋房以130㎡左右大三房为主;4、项目施工进度较慢,以去库存为重点工作。
彭水房地产项目实景图:二、主力户型赏析凯邦.两江城三室两厅双卫建筑面积122.83㎡三室两厅双卫建筑面积106.95㎡彭水.新领域洋房顶跃:五房两厅双卫建筑面积约175.41㎡底跃洋房:三房两厅双阳台带地下室建筑面积约223.59㎡鑫沃.世纪城三室两厅双卫建筑面积约112.11㎡三室两厅双卫建筑面积约120.38㎡洋房:三室两厅双卫建筑面积约135.2㎡洋房:三室两厅双卫建筑面积约127.22㎡御景江山三室两厅单卫建筑面积约102.34㎡两室两厅单卫建筑面积约74.93㎡洋房:三室两厅双卫建筑面积约115.67㎡洋房:四室两厅双卫建筑面积约236.21-258.36㎡公园世界城三室两厅双卫建筑面积约124.9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区位概况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重庆直辖市东南部,与湖北、贵州毗邻。
位置处于武陵山区,居长江一级支流乌江下游,全县幅员面积3905.22平方公里。
渝湘高速公路、319国道穿过本县,至重庆市中心200余公里。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总面积3903平方千米。
北连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东连重庆黔江区,东南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邻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南连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连武隆县,西北与丰都县接壤。
地处北纬28°57′-29°51′、东经107°48′-108°36′之间,东西宽78公里,南北长96.40公里,水陆边界线总长414.90公里,幅员面积3905平方公里,其中常用耕地4.8万公顷,辖39个乡镇,300个村(居)委,1969个村(居)民小组。
县城位于乌江,郁江交汇处,距重庆市主城区260公里。
②行政区划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辖11个镇、28个乡:汉葭镇、保家镇、郁山镇、高谷镇、桑柘镇、鹿角镇、黄家镇、普子镇、龙射镇、连湖镇、万足镇、靛水乡、岩东乡、鹿鸣乡、平安乡、棣棠乡、太原乡、三义乡、联合乡、石柳乡、龙溪乡、走马乡、芦塘乡、长滩乡、乔梓乡、迁乔乡、新田乡、梅子垭乡、诸佛乡、小厂乡、桐楼乡、鞍子乡、善感乡、双龙乡、石盘乡、大垭乡、润溪乡、朗溪乡、龙塘乡。
③地形地势
彭水全境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为构造剥蚀的中、低山地形。
地貌类型复杂,“两山夹一槽”是彭水地貌的主要特征。
地形地貌受北北东向构造控制,主要山脉呈北北东向延伸,成层现象明显,谷地、坡麓、岩溶洼地及小型山间盆地相间,逆顺地貌并存。
各类地貌中丘陵河谷区占13.39%,低山区占52.88%,中山区占34.03%。
④自然资源
彭水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全县现有耕地9.20万公顷,水域0.44万公顷,草地3.12万公顷,林业用地18.80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27.3%,活立木蓄积量达242万立方米以上。
有终年不断流、集水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0
条,流长359.70公里。
全县水资源总量481.4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丰富,理论储藏量1070.30万千瓦小时,除乌江外,可开发量4.41万千瓦小时。
有煤、萤石、重晶石、大理石、高钙石灰石、盐、铁、钾、铜及部分稀有金属等矿产,其中煤总储量2.60亿吨。
⑤气候条件
彭水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7.50℃,常年平均降雨量1104.20毫米,年均蒸发量950.40毫米,年均气压978.60百帕毫巴,无霜期311天。
总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集中,光照偏少云雾多,春来较早多夜雨,夏季炎热多伏旱,秋季凉爽多绵雨,冬无严寒少霜雪。
无霜期长,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
早春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局部大风、冰雹;初夏常有连阴雨;盛夏多伏旱,常有酷暑;秋季多绵雨;冬季少雪无严寒,日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
彭水气候的另一特点是,立体差异大:海拔每升高100米,平均气温便递减0.46-0.55℃;年积温约下降200℃左右。
年无霜期由沿江河谷的312天,递减到中山区的235天。
年日照时数,低中山区受山脊和云雾阻挡,要比平坝约少四分之一。
⑥委估对象状况
委估对象1位于彭水县保家镇鹿山居委4组,即保家场镇,临保家工业园区,旁边为319国道线,附近有保家邮政储蓄、国家电网保家营业厅、保家卫生院、桐君阁大药房等设施,通水、电、路、讯,各项基础设施完善,能满足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