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是西方教育史上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把文艺复兴以来重视儿童 的思想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主要教育代表作: 《爱弥儿》(集中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让儿童“回归自然” 2.根据儿童自身发展特点,将儿童发展划分为四 个阶段: (1)婴儿期(0-2岁):以身体养护和锻炼为主 (2)儿童期(2-12岁):“理性的睡眠时期”— —以感官教育为主 (3)少年期(12-15岁):主要进行知识学习与 劳动教育 (4)青年期(15-20岁):以道德教育为主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师从柏拉图,自己创办了吕 克昂学院 ,被誉为“人类的导师”。
◇代表作:学前教育观点主要体现在《政治学》和 《论理学》等著作中。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重视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渡增长 2. 通过游戏进行适宜的身体锻炼,保护幼儿的健康 3.重视习惯培养,避免不良环境的影响
(三)昆体良 (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约 35~95年)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重视学前教育的价值
→“幼年儿童要求优良教育极为迫切,缺它的话,他们将迷 失方向” 。 →“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 获那样的果实” ——[捷克]夸美纽斯著.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任钟印 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22.
2.家庭就是“母育学校” (1)学前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即父母应培养儿童 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础,通过感觉器官的 训练和发展使儿童获得有关自然界、社会生活和 家庭生活的初步认识,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古罗马著名的雄辩家、教育家,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法 学者,被誉为西方教学论的奠基人。
◇代表作:《雄辩术原理》 (西方第一部专门以 教育为题材的教育学著作 )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主张及早教育 2. 主张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首次阐释了双 语教育问题。 3.对教师提出高要求,包括热爱儿童、善于观察和了解 儿童;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恰当运用奖惩、禁用体罚等。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 ◇代表作:《教育漫话》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 学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绅士。 (基于“白板说”的理念,认为幼儿的心灵是 “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 ” ,因而重视 学前教育)
2.教育内容包括:
体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 儿童 体育问题的教育家)。 德育——绅士教育的核心 ,以说理教育、榜样 教育、实际练习、奖励与惩罚为主要方法。 智育——包括阅读、写字、图画、速记、法文、 历史、地理等 ,主张儿童自己学习,寓学于游 戏中。
【知识导图】
柏拉图、亚里士 多德、昆体良 国外学前教育 思想的萌芽 中国学前教育 思想的萌芽
颜之推、朱熹等倡导及 早施教,重视风化陶染
夸美纽斯、洛克、 卢梭、裴斯泰洛 奇、福禄贝尔
国外学前教育 思想的形成
中国学前教育 思想的形成
陶行知、陈鹤琴提出学 前教育目标论、课程论、 方法论 学前教育观、课程目标、 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的 发展与变革
(二)精神分析学派
◇典型代表:奥地利的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 美国的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童年期心理发展有五个时期,即: 口欲期(0-1.5岁)、肛欲期(1.5-3岁)、性器期(3-6岁)、 潜伏期(6-10岁)、青春期(10-20岁)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心理社会性发展共有八个阶段,即: 信任对怀疑(0-18个月)、自主对羞怯(18个月-3岁)、 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2 岁)、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12-18岁)、亲密感对孤 独感(成年初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完 善感对绝望感(老年期)
蒙台梭利、精神分 析学派、行为主义、 认知学派、人类发 展生态学派
国外学前教育思 想的发展与变革
中国学前教育思 想的发展与变革
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
瑞吉欧方案、多彩光谱方案、蒙台梭利教学法、活教育方案、海伊斯科普方案、凯米课程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01
第一节
西方学前教育的产生பைடு நூலகம்
本章内容
02
第二节
3.特色教具——恩物的开发及应用
(1)恩物 “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学习材料, 目的是让幼儿逐渐认识自然的规律。 “恩物” 包括各种柔软的彩色线球、木球、立方体、圆 柱体和木板等20种积木。
(2)作业 →“作业”则是指教师指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的各种 结构或制作活动,目的在于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作业的材料包括粘土、沙子、纸张和纸板等。
课程结构内容:应与儿童智力发展的结构相互适应; 在教学过程中应三个原则:遵循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 发展儿童的自主性和认知能力、重视实践活动;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综合观察法、询问法、测验法和实验 法的临床教学法,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 面难题的两难故事法,利用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成人 之间互动的社会交往法,利用“高度集中注意的活动的” 活动法。
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的幼儿教育 观
课程考核标准
• 平时考核占40%(包括案例讨论、团体游戏、情景模拟、 写作、演讲作业等,无故迟到早退扣5分/次、无故缺课
10分/次);
• 期末考试占60%,以论文形式考核,文字重复率低于 15% 。
如果缺课率超过1/3(包括请假在内,并以课堂随机统计为准),本课程不计成绩
1.人类发展生态系统分为微观、中间、外层、宏观和时 间等五个系统。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由大小不同的系统 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生态环境,其核心是发展的人。 2.幼儿作为生态系统的因素之一,具有主动探索周围环 境的欲望,其发展是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教育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变化外,还应该关注以幼儿为 中心的其他各层系统,以谋求更佳的幼儿教育环境。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
展;儿童观与儿童教育;家庭、社区与学前
教育、学前儿童体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认知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学前儿童审美教育、学
前儿童的游戏等。
课程学习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学前教育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学会运用理论分析
◇主要教育代表作:《蒙台梭利方法》(1909)、 《童年的秘密》(1933)、《儿童的发现》 (1948)等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经过多年的“儿童之家”实验和实践, 确立了其独特的蒙台梭利教学原则: (1)尊重儿童天性发展的原则 (2)直观教学原则 (3)环境教育原则 (4)个别化教学原则 (5)系统发展原则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儿童的智慧活动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 掌握了群集运算、空间关系、分类和排序等逻 辑运算能力;
(4)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 个体的思维能力在该阶段已超出事物的具 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而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 维。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教学内容的选
择应以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为依据, 即:
18世纪末19世纪初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一生致力于贫民教育。 ◇代表作:《林哈德和葛杜林》(又名《贤伉俪》)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谐发展。 2.倡导要素教育论(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的核心)
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性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Kindergarten),
三、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变革
◆时间: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主要特征: 正规的社会性幼儿教育机构建立并逐步发展, 幼儿教育理论从教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与幼儿教育实践同步。 ◆代表人物及流派:蒙台梭利 、精神分析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发展学派和人类发展生态学
(一)蒙台梭利 (Maria Montessori,1870-1952) 意大利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创立了蒙台梭利教育 法,被誉为世界学前教育史上自福禄培尔以来影 响最大的现代幼儿教育家。
2. 维果斯基的主要观点
儿童心理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认知成熟,儿童 与成人或年长伙伴的互动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 因素。
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认为儿童的“现 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 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五)人类发展生态学
◇典型代表:布鲁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1.重视早期经验和亲子关系。 2.幼儿教育应重视培养健全人格。 3.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三)行为主义学派
◇典型代表:美国的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 ◇主要观点: 1. 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开放变化的,每个幼儿的行为强化都 不相同。 2. 关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重视环境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 影响具有治疗的价值,认为通过适当的刺激及合理运用 强化手段可以控制和改善人的心理问题。 3. 不足之处是把儿童看成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否认了儿 童的主观能动性,是典型的“外烁论”思想。
二、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
◆时间: 17世纪初到19世纪末
◆主要特征: 教育著作开始系统阐述学前教育思想,使学 前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代表人物:
17世纪捷克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在波兰、英 国、匈牙利和瑞典进行教育改革,其教育思想对这些国 家的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代表作:
《大教学论》(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被看作是 系统教育理论产生的标志 ) 《世界图解》(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 《母育学校》(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被誉 为“儿童插图书的始祖”)
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
◇代表作:《人的教育》(提出了完整的幼儿教育 理论,包括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儿童教学原 则、教具开发等思想 )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教育与儿童发展 (1)统一的原则 (2)教育顺应自然,坚持辩证的发展观 (3)创造性活动 (4)重视社会参与
2.儿童教学原则 (1)自我活动 (2)实物教学 (3)游戏教学
(四)认知发展学派 ◇典型代表:瑞士的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 、前苏联的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
◇主要的教育思想 1.皮亚杰的主要观点 →根据认知图式的性质,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只能通过看、听、触、 摸、尝、嗅等感知动作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建感知动作 图式,并从反射动作过度到智慧动作; (2)前运算阶段(2-6、7岁):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 脱出来,凭借象征性图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 拥有了客体永久性,能在延迟模仿、象征性游戏、绘画、 语言等领域有所表现;
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师从苏格拉底,创建了阿加 德米学园,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最早论述学前儿 童教育问题的学者。
◇代表作:《理想国》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1.重视优生优育和儿童公育 2.主张儿童“智德统一” 3.构建了丰富的学前教育内容 4.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 年)
判断儿童是否适宜进入公共学校的标准包括: →儿童是否获得了在母育学校应学会的东西; →他对问题是否有主意和辨别、判断的能力; →他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要求和愿望。
(2)学前教育的内容,包含胎教、体育、智育、 德育四个方面。 胎教:如母亲孕期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等; 体育:如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智育:建立了包含自然、光学、天文学等13种学 习内容的教学大纲; 德育: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3)重视游戏的作用 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 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
我国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03
第三节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和 发展
第一节
西方学前教育的产生
一、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 ◆时间: 远古时期至17世纪初(学前教育思想的 孕育期) ◆主要特征: 学前教育思想散见于各种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 等著作中,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
(一)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