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广东省中考地理备考特训 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 走向世界的中国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认识跨省区域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下册认识跨省区域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下册认识跨省区域复习提纲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甘、宁四省区。

2、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其它地方由风吹来形成的。

其它学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①地形一般为山区,并且坡度较大;②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④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2、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的基本建设不注重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的废土石随意向河沟倾到,造成新的沙土流失。

3、容易发生沙土流失的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大。

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生态建设措施: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①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它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③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④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岸地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地理位置: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范围内。

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7篇)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7篇)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7篇)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掌握热带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

2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指出热带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2.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出气候类型的特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地图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数理比较、讨论归纳等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一段景观录像,包括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海洋、苔原带等景观。

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别,教师总结:世界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1、出示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景观图设问:①这些图分别代表什么景观?景观有什么差异?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还有河马.大象. 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等肉食动物.热带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②为什么热带各地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教师总结: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叶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叶子就少,植被就稀少.教师活动:我们刚才考虑的都是这些气候类型的不同点,那么它们还有那些相同的地方比如从气温角度来分析。

总结:这四种热带的气候的共同特点为:终年高温。

不同点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热带雨林气候,最少的为热带沙漠气候。

而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为旱雨两季,而季风气候是旱雨两季明显,降水总量大;草原气候也有旱雨2、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表景观名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对应地名全年降雨量气候特征3、教师活动: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那个地方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学生读图回答: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广的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广东省中考地理备考特训 专题十七 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 走向世界的中国(无答案)

广东省中考地理备考特训 专题十七 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 走向世界的中国(无答案)

一、选择题1.(2011年广东阳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A.云贵高原 B.巴西高原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2.(2011年广东清远)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A.地势平坦 B.雪山连绵C.千沟万壑 D.地势崎岖3.(2012年广东阳江)地理环境影响聚落。

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

下列聚落属于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的是( )4.(2012年湖北随州)图17-11中的数字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区域是( )图17-11A.① B.② C.③ D.④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图17-12),完成5~7题。

图17-125.这三幅图片反映的地貌依次是( )A.①黄土塬②黄土梁③黄土峁B.①黄土梁②黄土塬③黄土峁C.①黄土峁②黄土梁③黄土塬D.①黄土塬②黄土峁③黄土梁6.图示地表形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B.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使地表疏松C.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D.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7.治理图中地貌景观的工程措施是( )①植树种草②建梯田③修挡土坝④退耕还林还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图17-13),完成8~10题。

图17-138.图中表示秦岭的数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9.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C.黄土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10.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B.在黄河下游挖沙C.加固黄河大堤D.加大用水量,使水流量减少据报道,长江沿岸29个中心城市发表《长江流域环境保护合作宣言》表示在加快开发开放长江黄金水道的过程中,担起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为长江的健康发展共同努力,让长江永远造福子孙万代。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ppt课件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ppt课件
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片 中 反
“千沟万壑”



哪 里
——黄土高原







1.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地貌特点。(重、难 点) 3.了解黄土高原治理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谈论】
1.当地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2.当地的土壤有什么特点? 3.当地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4.当地的植被有什么特点? 5.当地的地形、土壤、气候、 植被特点与水土流失有什么关系?
请描述:该地貌的特征。 黄土梁:是长条状延伸的山梁。
请描述:该地貌的特征。
黄土峁:呈馒头状的 黄土丘陵,顶面浑圆, 由梁进一步被沟谷切 割分离而形成。
请描述:该地貌的特征。
黄土川:沟谷进一步发 育形成川,川是黄土高 原上农业发达,人口集 中的地区。
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区域发展 水土保持
主导思想:可持续发展
开垦
采矿 修路
使地表更加疏松,植被更少
辩论台
是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还是千沟万壑引起水土流失?
现在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严重,主要是因为 这里千沟万壑,地表 光秃裸露。
千沟万壑导致水土 流失严重。
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 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 破坏,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 如今的千沟万壑景观,是长期严 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黄土高原上的梯田
黄土高原上的退耕还林
治理后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一、自然地理概况 二、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三、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选择题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有( D ) A.降水集中,且多为暴雨 B.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 C.黄土中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D.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和放牧 2.下列不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的是( B ) A.植树种草 B.开荒种地 C.修建梯田 D.修挡土坝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第20课时 认识跨省区域----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第20课时  认识跨省区域----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

(1)读图说出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 是 沿长江分布 。目前,沿江经济带正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 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说出长江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哪些 有利的条件 水资源,便利的。交通,淡水产品,旅游资源等; (2)三峡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船过长江三峡要经 过五级船闸蓄水、放水(图3),使船闸水面与上游水面保持一 致。写出在长江三峡修建多级船闸的原因 位于二、.三级阶梯交
消瘦”,茶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把羊引进茶园,节省了人力
又保持了水土,分析人工锄草导致土壤肥力“消瘦”的原因

人工锄草破坏草原植被,引发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5)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的位置”。根据
A 图4判断下列生态问题及其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上游与中下游地区的生态问题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1.读下图,青藏高原上独特的地表景观是( C )
A.林海茫茫
B.沟壑纵横
C.雪山连绵
D.黄沙遍野
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读三江源示意图,完成2~3题。
2.三江源地区( C )
A.傣族儿女载歌载舞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绿草如茵,人口稠密 D.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沼泽具有调蓄作用
二、青藏高原
2.生态环境保护(以三江源地区为例) (2)地位: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是世 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有“中华水塔”之称, 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 (3)存在问题: ①表现: 冰川萎缩、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野生动物锐减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认识跨省区域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认识跨省区域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认识跨省区域
2019中考地理复习资料:认识跨省区域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2019中考地理复习资料的内容。

认识跨省区域
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2、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3、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4、在黄土高原要想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5、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为本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

6、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
提供的2019中考地理复习资料,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粤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粤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粤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粤教版初二地理下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一、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发育在黄土地层中的地形。

黄土是第四纪陆相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占陆地面积的1/10。

典型的黄土地貌有以下特征:①沟谷纵横、地面破碎。

中国黄土高原沟谷密度达3000~5000米/平方千米,最大10000米/平方千米。

沟谷下切深度为50~100米。

沟谷面积占流域面积的30%~50%,有的达60%以上。

地面坡度的约占黄土面积的60%~70%,的不超过10%。

②侵蚀方式独特、过程迅速。

侵蚀营力有水、风、重力和人为作用。

作用方式有面状侵蚀、沟蚀、潜蚀、泥流、块体运动和挖掘、运移土体,其中潜蚀作用可造成陷穴、盲沟、天然桥、土柱、碟形洼地等假喀斯特地貌。

黄土抗蚀力极低,侵蚀速率为1~5厘米/年,个别沟头可达30~40米/年,甚至一次暴雨冲刷成一条数百米长的侵蚀沟。

二、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1、自然地理范围: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红土地”。

2、农业耕地类型:水田粮食作物:水稻经济作物:油菜甘蔗(茶竹以及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三、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

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

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四、西北地区广袤的土地(1)在范围方面。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x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x藏、广西、内蒙古等十二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后果4、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导入一、导入(以黄土高原的图片来导入本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师出示,生代表朗读,生明确目标。

教学过程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过渡语句:学习一个地方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师出示图片,生读图找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主要跨越的省区,小组派代表回答,师出示答案)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2、主要跨越的省区: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3、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过渡语句:这么多的黄土是怎么形成的?)(师布置学生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说法)4、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师出示出示图片,生思考“刮得风的方向”师提问,生代表回答)(过渡语句:专家们到底找到了什么证据证明“风成说”说呢?)(师布置学生从课本上找到证据,并理解这些证据的所证明的东西)5、证据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第三条证据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第四条证据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中考地理-认识跨省区域——东北地区(东北三省)、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

中考地理-认识跨省区域——东北地区(东北三省)、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
【答案】B
强化训练
(2019长沙)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简称“长三角一体化”)被列为国家 区域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 大湾区共同构成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强化训练
(1)读图,地处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结合部的国家区域发 展规划区是_______(选填“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 体化”、“粤港澳大湾区”)。 (2)香港、上海分别为粤港澳与长三角的龙头城市,被称 为“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是_________(“香港”或“上 海”);近年来,内地赴澳门旅游人数增多,澳门特色服务业 是_________。 (3)高速铁路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连接京津冀、长 江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铁线路是___________。 (4)贵阳利用凉爽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与长 江中下游地区的省会城市相比,贵阳夏季凉爽的影响因素是 ____________。
2.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熟制:一年__一__熟 (2)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地势__平__坦___,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地广人稀, 本地粮食消费少;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3)问题与对策 问题:长期过度开垦,导致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对策: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强化训练
【答案】 (1)黄 高 (2)黑龙江 内蒙古 (3)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基础比较好;水陆交通便利; 海洋资源及能源丰富;国家政策扶持。 (4)①发展水产养殖业理由:浅海滩涂面积广阔。 ②开采海底油气资源。理由: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 ③建立海滨旅游度假区。理由: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 市场广阔。 ④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理由:为了可持续发展 ⑤建立海水淡化工厂。理由:生产生活用水紧张 ⑥建立港口码头。理由:有宜海岸线1000千米,其中深水 暗线400千米

地理八年级上下两册的复习提纲(粤教版)

地理八年级上下两册的复习提纲(粤教版)

地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海陆兼备。

辽阔的疆域:陆地大国:①国土辽阔②陆界③陆上邻国多14个海洋大国:①辽阔海域②海岸线长③隔海六国最北:漠河54度N;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度E。

最南:曾母暗沙4度N。

最西:帕米尔高原73度E。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

我国领海的宽度是22.22公里(12海里)。

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

目前人口数为13亿。

增长速度较快:分布疏密不均:腾冲??漠河,我国分布人口的疏密。

人口多处特点人口少处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多;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平原、盆地人口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汉族地区人口多。

西部地区人口少;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少;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我国人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冲刺 专题04 南方地区(解析版)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冲刺 专题04  南方地区(解析版)

专题04 南方地区知识梳理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以巫山—雪峰山为界,西部以 盆地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 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是平原和 河口三角洲。

(3)气候:“湿热”,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在四川盆地的岩石和土壤是紫色的因此被称为“ 紫色盆地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发展条件: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 水田 ;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分布在 河谷和缓坡。

(2)农作物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叶、竹、 甘蔗、橡胶水果:柑橘、香蕉、菠萝区域差异比较: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关于南方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东面与南面濒临渤海、东海和南海B.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C.分布着红色土壤,被称为“红土地”D.河流水流量大,汛期长【分析】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

省份上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台湾、甘肃南端与河南的最南部。

【解答】解:南方地区东面与南面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故A错误。

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故B正确。

南方地区分布着红色土壤,被称为“红土地”,故C正确。

南方地区河流水流量大,汛期长,故D正确。

故选:A。

2.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以盆地和高原为主B.以盆地和平原为主C.以山地和高原为主D.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分析】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复习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复习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

12/13/2021
第十二页,共十五页。
3、沿江地带的城市(chéngshì)
⑴四大城市群: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⑵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对全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①位置: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的最大港口
②工业: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③金融(jīnróng):重要的金融中心
④文化: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
千米的范围内。
12/13/2021
第九页,共十五页。
⑶自然条件
①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②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③水文:河湖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④资源:耕地、水能(shuǐ nénɡ)、矿产。
12/13/2021
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2、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zuòyòng)
3、沿江地带的城市
4、沿江地带的工业
12/13/2021
第八页,共十五页。
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⑴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25º~35 ºN,地处亚热带地区 。 ②海陆位置: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东部濒临海洋。 ③相对(xiāngduì)位置:沿长江东西带状分布的地理区域。 ⑵范围: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
第十页,共十五页。
2、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⑴纽带作用——承东启西
①以长江为轴线将沿海经济带和西部地区构成“H”形格局。
②沿海地带和西部地区的优势:
沿海地带——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guǎngkuò)
③作用:自东向西的产业、技术、信息、商贸信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的交通通道。

广东省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专题十七 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 走向世界的中国课件

广东省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专题十七 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 走向世界的中国课件

2.黄土高原地貌及成因:
图 17-2 (1)三种特殊的地貌:①黄土___塬_____、②黄土___梁_____、 ③黄土峁。 (2)成因:广泛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__中__亚____、蒙 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3.水土流失问题: (1)水土流失原因: ①黄土的特性:黄土结构___疏__松___、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 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气候特点:降水集中在7、8月份,而且多___暴__雨___。 ③植被特点: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④地形条件:黄土塬、梁、峁,坡度较大,易发生水土流 失。
4.沿江地带的城市: (1)便利的交通:长江沿江地带的大城市都是凭借便利的 ___河__运___发育起来的。 (2)分布:___中__下___游城镇分布密集,上游沿江地区城市较 少。长江上游城市群以重庆为中心、中游城市群以___武__汉___为 中心、下游城市群以___南__京___为中心、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 中心四个城市群。
图 17-9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 至__秦__岭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
(2)请你说出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 :_____沟__壑__纵__横_____ ___(或__答__千__沟__万__壑__,__支__离__破__碎__)__。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①_黄__土__结__构__疏__
⑤人类活动:人们__开__垦____、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 疏松。
(2)水土流失的后果: ①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②水土流失使___沟__谷___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 面积减少。 ③使泥沙大量输送到河流的下游,给河道整治和__防__洪____ 造成巨大困难。 (3)生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在遭受人类破坏后,很难恢复。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加,生态 环境恶性循环。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认识跨省区域 走向世界的中国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认识跨省区域 走向世界的中国

认识跨省区域第走向世界的中国【典型中考题例】一、选择题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土层疏松B.植被破坏C.气候较为干旱D.降水集中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四个选取项均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但探究其主要原因,是黄土高原植被的破坏,黄土高原历史上也曾经是森林茂密的地方,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才造成水土流失的严重现状。

答案:B。

2.长江沿岸地带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B.干旱C.洪涝D.寒潮解题思路:学生需要推敲各个选项。

A选项发生地在沿海,从而不难排除;B选项对于水资源丰富的长江沿岸威胁较小;D选项对南方的影响较小。

而C选项因为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进入河流泥沙增多,河床升高,如果连降暴雨,极易造成洪涝灾害。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成因的逻辑推理图。

思路分析: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

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黄土疏松、具有直立性的特性,降水集中于夏秋季、多暴雨的气候,稀疏的植被特点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象。

答案:①左侧框图:降水偏少;人为破坏。

②中间框图:黄土疏松;黄土具有直立性。

【练一练,测一测】一、精心选一选,看哪一个答案更符合题目要求。

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2.有关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土是风从中亚、蒙古等地区的荒漠、戈壁吹来的B.是由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巨厚的黄土层C.是岩石风化形成深厚的黄土堆积层D.是岩石风化和流水堆积共同作用形成的3.从黄土高原到我国西北地区地表物质分布规律是()A.戈壁——黄土——沙漠B.戈壁——沙漠——黄土C.沙漠——黄土——戈壁D.黄土——沙漠——戈壁4.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千沟万壑,地面破碎B.地面坦荡,一望无际C.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5.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地势第一阶梯 B.地势第二阶梯 C.地势第三阶梯 D.三大平原地区6.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山体滑坡B.泥石流C.旱涝灾害D.地震7.下列有关长江沿江地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B.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C.工业基础雄厚D.通过众多支流和交通干道,使我国东西经济成为一体8.云贵高原的地形特点是()A.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B.西高东低,地面崎岖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表波状起伏,雪山连绵9.下列有关长江沿江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较低平,以盆地、丘陵为主B.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水运便利D.长江中游段水力资源异常丰富10.下列有关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A.在长江下游大力发展水电事业B.利用长江三峡等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C.在长江上游地区利用广阔的河湖水面发展淡水养殖业D.利用湿热的气候,大力种植甘蔗、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沿江地带是中西部产业向东部推进的通道B.长江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C.长江沿江地带将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D.长江沿江地带的东部可以借助江海联运,发展对外贸易12.下列有关上海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处,是全国最大的港口B.上海是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C.拥有外滩国家级经济开发区D.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和钢铁工业基地13.地处长江沿江地带的钢铁工业基地有()A.鞍山钢铁工业基地B.包头钢铁工业基地C.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 D.太原钢铁工业基地14.位于长江干流上且已建成的大型水电站是()A.二滩B.葛洲坝C.龙羊峡D.龙滩15.长江流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A.滑坡和泥石流B.水土流失C.风沙危害 D.洪涝灾害16.治理长江沿岸地带洪涝灾害的重要工程是()A.河湖清淤工程B.三峡工程C.加固堤坝工程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17.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A.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严重B.长江沿岸环境污染日益严重C.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D.中下游江河湖泊淤积严重,加剧了洪水灾害18.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其pH值小于()A.6.5 B.5.6C.7.5 D.4.519.长江流域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A.西南酸雨区 B.华中酸雨区 C.华东沿海酸雨区D.京津唐酸雨区20.有关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B.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玉米C.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D.热量条件较优越,作物可以一年两熟二、细心选一选,看哪些答案更符合题目要求。

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黄

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黄
乌鞘岭
长城
太 行 山
秦岭
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 泛支持的说法是( )
A、水成说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目前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污染 B、土地荒漠化 C、水资源污染 D、水土流失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黄土高原农民最大的忧愁是什么?
延安1951—1991年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图
黄土高原如何治 理
四、生态建设
治理中的黄土高原……
如何重建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如何重建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工程措施:修建梯田、挡土坝等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数量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思考: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
泥沙就地沉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淤地坝
打坝淤地有何作用?
1、拦蓄泥沙,防止 泥沙流入下游河。 2、坝上泥沙淤积成 坝地玉米 “坝地”,土层深厚, 土质良好。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实例
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
临的重要问题。说说他们的说法可 行吗?






请看 “白色岩漠”景观

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能 说说他们生活贫困的原因 吗?
云贵高原
态 环 境
广西西北部
1.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 严重的人为原因( D)
A.地表光秃,植被稀少 B.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人类不合理的开垦、采矿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冲刺 专题03 北方地区(解析版)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冲刺 专题03  北方地区(解析版)

专题03 北方地区知识梳理1.黑土地、黄土地:(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 -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暖温带和中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棉花、花生、大豆、甜菜(3)黄土地农业发展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夏季风未到达,降水少;(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4)地区差异对比:量大)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读“东北三省示意图”,回答8~10题。

1.东北三省的地形主要是()A.山地、平原B.山地、高原C.盆地、平原D.盆地、丘陵【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解答】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点是“山环水绕、平原居中”,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故选:A。

2.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农作物的要求B.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不利于农业生产C.东北地区的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包括高原和山地两种类型D.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分析】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该地有土地肥沃的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春小麦、大豆、玉米等。

东北地区矿产资丰富,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解答】解:东北地区主要属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东北地区的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包括平原和山地以及丘陵三种类型;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主要的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冲刺 专题01 地理区域(解析版)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冲刺 专题01  地理区域(解析版)

专题01 地理区域知识梳理1、根据不同需要,从自然区域上将我国分为A 地区、B 地区、C 地区、D 地区。

造成C、D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A、C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

其中 A区域突出的特征是干旱,原因是: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B区域突出的特征是高寒,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

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Ⅰ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降水Ⅱ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Ⅲ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气温、降水(或气候)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读图“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高”“寒”B.乙地区平原广阔,水网纵横,内河航运发达C.丙地区降水稀少,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干旱D.丁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是富庶的“鱼米之乡”【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作一定的调整,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根据图示判断甲、乙、丙、丁分别是西北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自然环境突出的特征是“干旱”,故A错误;北方地区平原广大,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故B错误;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突出的特征是“高”“寒”,故C错误;南方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年降水量在800m以上,降水丰沛,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北方地区人口和面积比例的是()A.甲B.乙C.丙D.丁【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答】解:我国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结合图例。

中考地理第十三章第二节认识省区和跨省区域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复习教案

中考地理第十三章第二节认识省区和跨省区域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复习教案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

但也有不少学生没兴趣,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希望能通过各种方法改善这种情况。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的办法及经验。

(二)过程及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

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相关资料和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滚动字幕打出: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灾难的治理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来参及环保: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播放黄土高原视频),同时思考图中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个地形区?你是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黄土高原,去把握她的脉搏,倾听她的心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选择题
1.(2011年广东阳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
A.云贵高原 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2.(2011年广东清远)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
A.地势平坦 B.雪山连绵
C.千沟万壑 D.地势崎岖
3.(2012年广东阳江)地理环境影响聚落。

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

下列聚落属于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的是( )
4.(2012年湖北随州)图17-11中的数字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区域是( )
图17-11
A.① B.② C.③ D.④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图17-12),完成5~7题。

图17-12
5.这三幅图片反映的地貌依次是( )
A.①黄土塬②黄土梁③黄土峁
B.①黄土梁②黄土塬③黄土峁
C.①黄土峁②黄土梁③黄土塬
D.①黄土塬②黄土峁③黄土梁
6.图示地表形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B.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使地表疏松
C.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D.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7.治理图中地貌景观的工程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②建梯田③修挡土坝④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图17-13),完成8~10题。

图17-13
8.图中表示秦岭的数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
C.黄土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
10.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A.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B.在黄河下游挖沙
C.加固黄河大堤D.加大用水量,使水流量减少
据报道,长江沿岸29个中心城市发表《长江流域环境保护合作宣言》表示在加快开发开放长江黄金水道的过程中,担起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为长江的健康发展共同努力,让长江永远造福子孙万代。

读图17-14,完成11~12题。

图17-14
11.对图中①~⑤五个沿江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除④外,其他城市都有汽车工业
B.不是依靠河流,而是靠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是①市
C.对长江流域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城市是②市
D.⑤成为钢铁基地的优势是原材料丰富
12.关于长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水北调将使西北和华北地区的人们喝上长江水
B.长江上游山区的水体污染严重
C.“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江段水患严重,需加固堤防予以解决
D.长江流域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南地区
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图17-15),完成13~14题。

图17-15
13.长江沿江地带已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其中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钢铁工业基地是( )
A.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
B.武汉钢铁工业基地
C.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
D.重庆钢铁工业基地
14.关于长江沿江地带东西纽带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
B.将上海、南京、武汉和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沟通东西商贸
C.西部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D.将西部产业、技术、信息向东部沿海传递、转移
15.(2012年山东莱芜)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上游源头地区合理放牧
B. 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钢铁、汽车工业走廊”
C. 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满足粮食需求
D. 发挥了沟通东西的纽带和辐射南北的作用
16.(201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长江沿江地带以钢铁、轻纺为主的工业基地,其中心城市是( ) A.南京 B.武汉 C.攀枝花 D.宜昌
(2011年广东省卷)据人民网2011年5月18日报道,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 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缺水形势异常严峻。

请回答17~18题。

17.造成北京缺水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过大
B.位于我国半干旱区,降水少
C.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D.北京地区河流不多,水量不大
18.为了节约用水,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③开采地下水④实行阶梯式的水价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2011年广东湛江)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为是( )
①充分利用太阳能②尽量使用私家车出行
③优先选用公共交通方式④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2012年广东惠州)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以下符合“绿色消费”行为的是( )
A.开着冷气盖棉被 B.住别墅,吃野味
C.穿貂皮,背名包D.骑单车,坐公交
二、综合题
21.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现象,它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冲刷的整个过程。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请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17-16
(1)对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以西以北地区
B.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C.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D.云、贵、渝、陕属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省区
(2)观察黄土高原景观图,请描述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

(3)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下面我们对形成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原因进行分析。

①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

②黄土高原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广种薄收和轮荒。

轮荒是一种落后的农业耕作方式,耕地不固定。

且种地不施肥,三五年之后,土壤肥力衰退便丢弃撂荒,然后再另择土地开垦。

③黄土高原处在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的地带,自然条件不稳定。

上述三个原因中,属于自然原因的是________,属于人为原因的是________。

除了这三个原因外,请再分别说出自然(结合图17-17)和人为原因各一点。

图17-17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4)现在,我们正在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建设。

请观察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图17-16),将措施与对应地貌类型用直线连接起来,并说出生态建设的好处。

22.(2012年福建福州)读图17-18、图17-19,回答下列问题。

图17-18 图17-19
(1)长江是我国第________大河,发源于________高原,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________(上游、下游)河段水能丰富。

图中A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水利工程。

(2)长江支流众多,干支流通航里程____________,船运价值大。

位于长江入海口实现江海联运的城市是________市。

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
(3)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了____________与沿海经济带,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沿江地带四个特大城市中位于上游的是________市(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4)长江下游____________(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3.读图17-20,回答下列问题。

图17-20
(1)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了我国沿海经济带与西部地区,构成“________”形经济格局,依据图上信息写出城市①是________,城市④是________。

(2)城市②是因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而形成,交汇河流中除长江外,另一条河流名称是________。

(3)通过城市③的南北向的铁路名称是________。

(4)长江上游因植被破坏,造成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长江沿江工业带因工业废气排放过多和降水丰富而形成的环境污染是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