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纹样》单独纹样设计
浙美版 美术五年级上册5.生活中的民族纹样 教学设计(表格式)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五年级 上册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纹样的基本特征,感受纹样的造型美、色彩美、寓意美和形式美。
2.能用平板、绘画、剪纸、版画等形式设计寓意吉祥的民族纹样并用它美化生活。
3.感受纹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提高美化生活的意识。
(五)读纹样——我是文化宣传员(预计用时5分钟)
1.教师活动: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纹样设计和生活创意,并向大家展示和介绍自己的设计作品,同学之间互评,教师点评结合。
2.学生活动:欣赏同伴的作品,阐述自己的设计心得,自评和对他人评价。
【设计意图】运用民族纹样设计生活物品,并进行设计理念的解说和分享,让学生感知纹样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纹样融入新时代设计,继续美化我们的生活。
石榴纹:民族纹样中的石榴纹也表示了苗族人追求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
花草纹和几何纹:在民族纹样中几何纹和花草纹图案生动形象,造型概括流畅,对称和谐精美,充满了乡土气息。
(2)美在色彩搭配——色彩鲜艳,喜庆热闹
苗族的盛装以刺绣为主,刺绣中多以红色、绿色、黄色、紫色、蓝色等对比色为主,辅以其他颜色,而且花纹稠密,色彩更显艳丽浓烈、富丽堂皇。苗族人追求色彩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喜欢用强烈的对比色,但是在色彩的安排上采用细碎均匀的小面积,使色彩既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
1.教师活动: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有故事的衣服,这是刘老师在贵州支教的时候当地一位苗族姑娘的盛装!
2.学生活动:哇!她们的服装造型好特别,和我们穿得不一样!为什么她们的衣服上有这么多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呢?
生活中的纹样教案

生活中的纹样教案地位与作用:本课选自浙美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生活中的纹样》,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强调运用一定的纹样设计的方法和风格,围绕一个给神秘人物制作盘子的主题进行设计和制作一个盘子的适合纹样。
在传递与交流信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课内容是纹样的设计,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在以往的设计基础上,丰富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
内容与特点:本课以纹样的设计为特点,在教学安排上通过日常生活切入,列举家居、服装、瓷器、工艺品等物品上的纹样。
引导学生对周围物品的关注,思考纹样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领会纹样的结构形式。
通过为神秘人物赠送一个盘子为切入点,充分开展学生们的好奇心和行动力,学习为盘子设计一个适合纹样,进行有思考、有创意和组织规律的构思。
七年级的学生在身心发展上,思维比较成熟,其自我意识觉醒,对生活中的事物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对事物的观察力和理解力较小学时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美术学习中初中生对自我的表达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放弃以往稚嫩的表达手法,更尊重于视觉。
这一阶段教师要调动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初步学习的图案纹理的风格和方法上,做适合纹样的设计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感和创作能力,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
知识与技能:学习单独纹样设计的方法、风格和组织形式,为一个盘子设计适合纹样。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生活中的各种纹样,了解纹样的不同形态,利用简化、变形、夸张、添加的手法学习单独纹样的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善于观察与多变的审美眼光,体验丰富纹样带来的乐趣,从中享受创意的喜悦。
重点:学习单独纹样的设计方法并合理组织适合纹样。
难点:设计的纹样独特有创意并有组织规律。
教法:情景创设法、讲述法、提问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讨论法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教师:展示穿着,提示今天去了一个神秘的地方,请学生猜是哪里,为什么?学生:打量教师的穿着,思考分析,互动回答。
初中美术_八年级美术《纹样与生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纹样与生活》—设计纹样 执教者课时1课时所属教材目录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纹样与生活》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本单元从纹样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入手,逐步赏析纹样的题材、纹样的色彩以及纹样的构图与其组织形式, 熟悉纹样并进而尝试设计纹样。
学情分析对于写生基本知识,学生是已知的,所以主要目的是放在了解设计纹样上。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避免因为知识点太集中,学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让学生轻松的吸收本课知识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纹样设计,学习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适用于生活的纹样。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比较、思考、讨论等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教学实践与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初步的设计思维,并愿意将自己的个性结合设计的理念运用到美化生活与环境中来。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纹样设计组织方式等基本知识点。
难点结合纹样设计的基本知识点,设计具有自己个性的适用于生活的纹样。
教学工具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类型课程,教师教具有课件资料、纹样绘图。
学生学具有绘画设计工具,彩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安排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以便在课堂学生交互自以便获得更多资布置学生自学,提前对《纹样与生活》学情分析对于写生基本知识,学生是已知的,所以主要目的是放在了解设计纹样上。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避免因为知识点太集中,学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让学生轻松的吸收本课知识点。
本课涉及的纹样知识内容很丰富,一节课不能完成,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在小学阶段和七年级时都曾经涉及,所以在本节课中,可不作为学习的重点,重点可在纹样的构图和组织形式上。
初步了解纹样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知道纹样的色彩搭配、构图形式和常见的纹样组织形式。
文秘知识-《生活中的纹样》评课稿

《生活中的纹样》评课稿在这节美术课《生活中的纹样》中。
对于其第一个递进作业,尝试设计选择一个动物或植物形象。
用手绘、拓印、剪贴等方式设计一个单独纹样。
对于这个作业,要求学生运用的方式方法在要求中有明确表示。
不过在学生作业当中,以手绘纹样居多,并不能表现出课程的工具使用的充分性及丰富性。
在解释适合纹样时。
老师以剪纸作为演示,我觉得非常明白易懂。
包括二方,四方连续这样的演示。
简单直白,但在其后使用这些纹样进行装饰时,对于选择实物进行纹样设计。
我觉得有欠考虑,学生最后的演示,只通过彩纸的剪、贴,以简单的设计,与实物的搭配,还是存在一个设计的材料的不统一性。
如果是本人来设计这堂课的递进作业的活,我觉得把单独纹样作为第一个作业,是可行的。
因为它简单、明白,很好理解。
在设计第二个作业时,包括课堂演示,我觉得应准备一些作画工具,包括其他的剪刀、刻刀,应用一些其他艺术形式,来表达单独纹样的绘画形式。
当然在演示部分,学生可先在纸上描绘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纹样,再剪或刻完以后,黏贴在一些既定的形上,如花瓶等一些纸样上,再进行一些装饰等,并置于位置上方,以每组一个人进行评价,或各组进行评价。
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学生会的竞选,我竞选的职务是“文艺宣传部长”。
首先,我向各位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来自七年级九班的梁爽,现为班级英语课代表。
口算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
本课教学重难点就是掌握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特色:一、整体结构合理,教学过程流畅,思路清晰。
一拔河比赛新闻稿团结就是力量――欧意电器拔河比赛圆满落幕XXXX年X月X日,由欧意电器人生行政中心组织的拔河比赛在公司广场如期举行。
下午3点,天公作美,上午下了一小阵雨,太阳公公也非常识趣的躲进了云层,天气一点也不热,非常适合比。
敬爱的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很高兴能够站在这个台上参加竞选。
我今天竞选的岗位是学生会组宣部。
五步闭环学习圈提升初中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以七年级美术《生活中的纹样》探究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为例

五步闭环学习圈提升初中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以七年级美术《生活中的纹样》探究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为例摘要:培育和发展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是学习活动开展的重点和难点,“五步闭环学习圈”课堂学习模式通过“备学定标”“载体构建”“研学互助”“悟学得道”“以评拓学”等环节的设计,能有效构建螺旋式上升的闭环学习圈,实现课堂生态、学习意愿、学习能力的有效增值,并在这过程中培育和发展初中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五步闭环学习圈核心素养一、问题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课程改革的推进,美术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课标要求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能力的同时,能尝试运用各种媒介材料、知识技能创作、表达各种形态、形式的美术作品,并在这过程中综合呈现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联系,培育和发展初中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为更科学高效地培育和发展初中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笔者尝试运用任务驱动下“五步闭环学习圈”课堂学习模式组织实施美术课堂学习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就以浙美版七年级美术《生活中的纹样》的课堂教学为例,尝试设计与建构基于培育和发展初中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的项目化“五步闭环学习圈”课堂学习模式。
二、实施策略“五步闭环学习圈”将教与学的活动分为五步,即“备学定标”“载体构建”“研学互助”“悟学得道”“以评拓学”五个环节。
以“备学定标”为学习活动的起点,以项目化“载体构建”为活动平台,以“研学互助”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悟学得道”达成活动中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养成、情感的培育,以“以评拓学”检测目标达成度,并据此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成为一轮学习的终点和新一轮学习活动起点,构建成任务驱动下螺旋式上升的闭环学习圈,在课堂生态、学习意愿、学习能力的增值中,培育和发展初中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一)备学定标。
布鲁姆:“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这说明学习目标的科学预设与生成是有效学习活动的起始点。
中小学《生活中的纹样——鱼纹样设计》教学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生活中的纹样——鱼纹样设计》教学设计教案章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鱼纹样的起源、发展和应用。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纹样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鱼纹样进行设计创作,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鱼纹样的起源和发展:介绍鱼纹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鱼纹样的应用:分析鱼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陶瓷、绘画、服饰等。
3. 鱼纹样的设计方法:教授鱼纹样的设计技巧,如变形、组合、色彩搭配等。
4.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设计鱼纹样,并进行创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鱼纹样的起源、发展和应用。
2. 示范法:展示鱼纹样的设计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设计心得。
4. 评价法: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反馈。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鱼纹样的PPT,展示图片、案例等。
2. 材料:准备纸张、画笔、水彩等绘画工具。
3. 参考资料:收集相关的鱼纹样资料,供学生参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鱼纹样的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对鱼纹样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鱼纹样的起源、发展和应用。
3. 示范演示:展示鱼纹样的设计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设计心得,互相学习。
5.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设计鱼纹样,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设计作品:评估学生的设计作品,包括创意、技巧、色彩搭配等方面。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分享等。
七、教学反思1. 课堂掌控: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和节奏,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鱼纹样设计的认识和感受。
3.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美术上册《生活中的纹样》教案、教学设计

2.选做作业: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主题,如“传统纹样的现代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完成研究报告。
-创意实践:学生可以尝试将纹样设计应用到其他艺术形式中,如绘画、剪纸、陶艺等,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展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纹样设计方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活动设想
-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纹样,如衣物、家居、建筑等,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
-创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纹样设计,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类型、风格的纹样,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果评价:以学生的作业成果为依据,评价学生的美术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作业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成长。
5.作业提交与展示:
-提交方式:学生将作业以纸质和电子文档的形式提交给教师。
-展示环节:组织作业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借鉴,提高美术素养。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纹样有一定的接触,如衣物、家居、建筑等,但往往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纹样,感受纹样的美,进而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
在教学方法上,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应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纹样创作中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总之,本章节的学情分析旨在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纹样知识,提高美术素养。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教学设计1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5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5 生活中的民族纹样》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纹样,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纹样图案,如汉族的云纹、回族的缠头纹、藏族的八宝图案等。
这些纹样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体现了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身边的图案和纹样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民族纹样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审美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纹样,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观察、欣赏和评述民族纹样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民族纹样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各民族纹样的特点和寓意。
2.运用民族纹样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各民族纹样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认识纹样的特点。
2.讲解法:教师讲解各民族纹样的寓意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纹样文化。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民族纹样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民族纹样的看法和创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民族纹样的图片和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3.准备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图片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民族纹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民族纹样的美。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纹样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各民族纹样的寓意和创作方法,如汉族的云纹代表吉祥如意,回族的缠头纹象征团结等。
同时,展示各民族纹样的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纹样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民族纹样的看法和创作心得。
生活中的纹样1教案(大全五篇)

生活中的纹样1教案(大全五篇)第一篇:生活中的纹样1教案生活中的纹样一、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单独纹样、适合纹样的概念,感受纹样的艺术美。
2.学习纹样设计的方法,掌握纹样设计的步骤,能画出多种形式的适合纹样。
3.通过学习,养成善于观察与发现的审美眼光,能用纹样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单独纹样的变化方法,适合纹样的基本概念和骨式变化的学习。
2.适合纹样的设计与绘制。
三、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优秀纹样作品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彩色笔、纸盘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展示白色无图台灯和有纹样的台灯,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不同。
2.发现右边台灯有漂亮的纹样。
再由此引到纹样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图片展示(衣食住行、传统纹样、古代鱼纹盆等)教师总结,从日常生活常见的东西中感受纹样特有的魅力和纹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之广泛,有了纹样的装饰使得我们生活变得更加的多姿多彩。
从而引入课题《生活中的纹样》。
(二)欣赏图片,了解概念,分析技法1.回顾课件,让生答纹样的概念,教师总结:纹样的概念——纹样也称花纹,纹饰,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
2.图片展示,问题纹样都有哪些题材?师生结合图片共同总结:纹样题材:植物、动物、风景、人物师问:那么纹样设计灵感来源于?生答:大自然3、提问:我们看了这么多美丽的纹样,那么这些纹样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呢?生:(七嘴八舌发言)师:我们结合马蹄莲的变身记来看一看。
(PPT图片展示四种变化方法,让学生来发现、总结)师:那我们再看看接下来的玫瑰花女士又进行了怎样的变形呢?图片展示(玫瑰花点、线、面的不同变形)教师总结单独纹样的设计方法:简化、变形、夸张、添加(点、线、面)、几何化等方法练习一:展示图片,让学生任选其一设计出它的单独纹样。
6.对比单独纹样和适合纹样,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区别,从而引出适合纹样的概念。
7.介绍适合纹样的其他外形。
8.互动环节:连一连,找出这些适合纹样的设计的规律,使学生熟悉适合纹样的设计骨式。
生活中的纹样教案[001]
![生活中的纹样教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28372c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c.png)
生活中的纹样教案[001]一、背景简介纹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视觉元素,它们可以出现在衣服上、建筑物上、家具上、工艺品上等多种物品中。
而纹样的出现大多是为了装饰和美化物品。
因此,通过学习生活中的纹样,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纹样,并且通过教案的方式来教大家如何画出美丽的纹样。
二、教材目标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纹样;•掌握使用基本线条和形状画出纹样的技巧;•发扬创新精神,设计出自己的纹样。
三、教学步骤1. 了解生活中的纹样首先,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观察不同物品上的纹样,并让他们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这些纹样的形态、线条和颜色等。
教师需要给学生展示不同的纹样图案,并让他们尝试分析其特点和表达的含义。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纹样,从而更好地进行绘画。
2. 掌握基本线条和形状让学生尝试通过基本线条和形状来画出简单的纹样,并通过一些练习来提高他们的技巧。
基本线条和形状包括横线、竖线、曲线、圆形、三角形、矩形等。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基本线条和形状来创造出各种形态的纹样,并且他们需要学会如何用线条和形状之间的对比来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3. 学习纹样的具体表达让学生了解纹样的具体表达方式,包括颜色、形状、线条和重复等。
让学生学会如何用颜色和线条来表达出纹样的特点和含义,并且让他们学会通过形状和重复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出他们想要表达的纹样。
4. 设计自己的纹样在学习了生活中的纹样,并且掌握了相关的技巧之后,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己的纹样。
这个环节可以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创作,设计出自己的特色纹样。
同时,教师需要及时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反馈,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和发挥创意。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学习的情况,可以通过作品展示、表现评分和测试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质量。
作品展示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表现评分可以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测试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老师提供的纹样,来检查他们的技能水平和专注度。
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生活中的纹样》教案及教学反思

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生活中的纹样》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的纹样的种类和使用。
•掌握生活中的常见纹样的画法和表现方法。
•能够在作品中运用生活中的纹样,并体现出其美感。
1.2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纹样的种类和使用。
•生活中的常见纹样的画法和表现方法。
1.3 教学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纹样运用到作品中,并体现出其美感。
1.4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操作法。
1.5 教学具备•画笔、彩色笔、彩色纸、色彩盘、刀子等。
1.6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6.1 课前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案,让学生猜测、认识。
•通过展示一些画作,引导学生能够意识到画作中的纹样。
1.6.2 教学过程•简单介绍生活中的纹样的种类和使用。
•示范不同种类纹样的基本画法和表现方法。
•让学生选定一种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的纹样,并画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画作,讲解其表现方法是否准确,并指导学生进行修正。
1.6.3 课堂小结•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画的纹样。
•教师对学生的画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第二课时1.6.1 课前导入•让学生在上节课学到的纹样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其他生活中的纹样。
1.6.2 教学过程•讲解其他生活中的纹样的种类和使用。
•示范不同种类纹样的基本画法和表现方法。
•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不熟悉的生活中的纹样,并画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画作,讲解其表现方法是否准确,并指导学生进行修正。
1.6.3 课堂小结•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画的纹样。
•教师再次对学生的画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第三课时1.6.1 课前导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次认识生活中的纹样。
1.6.2 教学过程•讲解生活中纹样的美感和运用方法。
•让学生在作品中运用生活中的纹样,并体现出其美感。
1.6.3 课堂小结•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指导学生进行优化改进。
1.7 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和画作,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生活中的纹样的基本画法和表现方法。
浙美七上 4生活中的纹样 教案设计

生活中的纹样——适合纹样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并尝试设计一张适合纹样;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并通学习能设计适合纹样;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和设计适合纹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巧用身边的材料来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1.内容分析:《生活中的纹样》是属于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设计应用领域中的内容,重点是学习“纹样变形的方法”,难点是学习“适合纹样”的相关知识。
新课程要求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体系结构,希望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愉悦性等的基本特征。
基于以上要求并结合微课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通过对比与观察,了解什么是适合纹样,从而尝试设计出新颖、美观的适合纹样。
将本课的教学难点设计为:学习适合纹样的组织规律并运用骨式来绘制适合纹样。
2、学生实际:初中生在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领域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渴望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因此在此基础上安排“适合纹样”的学习是十分合理的。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和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适合纹样,这里有两张图你知道这两张图哪张是适合纹样吗?(二)探索学习师:你可以从适合纹样的定义中找到答案:适合纹样是将纹样处理成适合于某种特定轮廓之中,如圆形等,当去掉外轮廓时,纹样仍然保留外轮廓特点。
所以正确答案是这张。
你答对了吗?出示:适合纹样的组织规律:1.将主要形状进行夸张变形来适合轮廓;2. 在主要纹样之外添加其他纹样,以求得适合。
师:那怎样使纹样适合特定的轮廓呢?我们可以这样处理:可以将主要形状进行夸张变形来适合轮廓,就像这张纹样,它把叶子进行夸张变形来适合圆形的轮廓:我们也可以在主要纹样之外添加其他纹样,以求得适合,就像这张纹样,它在以鸟为主要纹样之外添加水纹来适合圆形的轮廓。
《生活中的纹样》单独纹样设计PPT课件

.
3
纹样:也称花纹、纹饰。 纹样的灵感来源:大部分来自大自然。
纹样题材:
动物纹样
植物纹样
人物纹样
.
风景纹样
4
纹样的最基本单位:单独纹样
马蹄莲的单独.
添加
5
教 师 作 品
写实
添加
简化
夸张
.
6
A.找出需要的素材。 B.将素材图案化。 C.修改、美化。 D.完稿。 E.设色。
.
7
花卉纹样设计参考:
.
8
学生作业:
任选一种花卉,设计一件单独纹样。
.
9
查阅并了解适合纹样与连续纹样的相关资料, 以备下节课时用。
.
10
赏析赏析插入仁和中学照片仁和中学沈建花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和装饰纹样思考以下问题
赏析
找 共 同 点
.
1
第4课 生活中的纹样
插入仁和中学照片
第4课 生活中的纹样
仁和中学 沈建花
.
2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和装饰纹样,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纹样? 2.纹样创作的灵感来自何处?
3.纹样的题材以什么为主?
七年级美术上册《生活中的纹样》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当今社会,美术教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技能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生活中的纹样》这一课程内容,旨在引导七年级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纹样作为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既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又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不仅能掌握纹样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技巧,还能激发他们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欣赏能力,进而提高其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二)讲授新知
1.介绍纹样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对纹样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a.纹样的定义:纹样是一种装饰性的图案,由一定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组成。
b.纹样的分类:自然纹样、几何纹样、人物纹样等。
c.纹样的应用:服装、家居、建筑、工艺品等。
2.讲解纹样创作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纹样的绘制要点。
2.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设计一个纹样创作方案,包括纹样的类型、元素、色彩等。
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纹样创作。
(四)总结归纳
1.组织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2.教师针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纹样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其创作热情,树立自信心。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其热爱生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
3.通过纹样创作,使学生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其审美素养,塑造美好心灵。
4.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了解和传承我国丰富的纹样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纹样图片,如衣服上的花纹、建筑物上的装饰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五年级美术上册《生活中的民族纹样》教案、教学设计

5.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收集生活中的民族纹样,了解其文化背景,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收集身边的民族纹样,如服饰、家居饰品、建筑等,并对其文化背景进行简要了解。要求学生在收集过程中注意观察纹样的特点和应用,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3)特点:教师以具体纹样为例,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纹样的设计方法。
(1)线条:如何运用线条的粗细、曲直、疏密等变化,表现纹样的美感。
(2)形状:如何运用几何形状、自然形状等,构建纹样的基本结构。
(3)色彩:如何搭配色彩,使纹样更加丰富多彩。
3.教师展示生活中运用民族纹样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纹样的实际应用。
5.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我国其他民族的典型纹样,如藏族、维吾尔族等,提前做好学习准备,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挑战,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纹样的基本特点、设计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民族纹样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水平。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民族风情的实物、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民族纹样的魅力。
(2)运用任务驱动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族纹样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阅并了解适合纹样与连续纹样的相关资料, 以备下节课时用。
大家好
10
谢谢
大家好
11
找 共 同 点
大家好
第4课 生活中的纹样
插入仁和中学照片
第4课 生活中的纹样
仁和中学 沈建花
大家好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和装饰纹样,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纹样? 2.纹样创作的灵感来自何处? 3.纹样纹、纹饰。 纹样的灵感来源:大部分来自大自然。
纹样题材:
动物纹样
植物纹样
人物纹样
大家好
风景纹样
纹样的最基本单位:单独纹样
马蹄莲的单独纹样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改变的呢?
简化
变形
夸张
大家好
添加
教 师 作 品
写实
添加
简化
大家好
夸张
A.找出需要的素材。 B.将素材图案化。 C.修改、美化。 D.完稿。 E.设色。
大家好
花卉纹样设计参考:
大家好
学生作业:
任选一种花卉,设计一件单独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