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新教育理念
浅谈中职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创新
浅谈中职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创新当前,中职教育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如何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和适应能力的中职学生,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强化技能导向中职教育的使命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将技能导向置于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传统的中职教育注重理论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胜任。
创新的中职教育应该从技能导向出发,注重实践教育,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践。
中职学生应该拥有“学做合一”的能力,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二、体现人文关怀中职教育不仅仅是技能输出,也含有人文关怀和价值引领的意义。
因此,在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学校也应该注重综合素质教育。
中职学生是转化为社会的重要人才,应该在学校中受到全面的教育,包括人文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不断提高他们的根基和修养,是中职教育的重要方向。
三、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教育者,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创新中职教育的关键。
应进行教学方式和课程结构的优化,采用更加灵活、互动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激发他们学习技能和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另外,中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因此也应增加实践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四、关注个性化差异中职教育涵盖广阔的学科领域,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也千差万别。
创新中职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和倾向,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
中职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特征,推进个性化教育和差异化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发挥学生的潜力。
总之,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中职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教育应该怎样创新的论文
关于教育应该怎样创新的论文教育创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与新时代的抉择,教育创新还是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教育创新的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教育创新的论文篇1浅析创新教育及教育创新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指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而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上第一次推行新的观念、体制或方法,促进教育发生进步性的结果的过程。
教育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一、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教育具有培养创造精神和压抑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
好的教育能够充分施展培育创新的力量,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素质,而不应该是对创新意识的打压和抑制,因此,加强创新教育必先审视教育自身,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现有的滞后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保障创新教育健康发展。
但十分可惜的是,我们一直忽略对教育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和调节,而一味追求狭隘意义上的质量上升。
由于长期以来“创新”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整个教育模式向应试能力倾斜,出现一些注入式、打压抑制式、教条主义式等不利倾向,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自由的全面发展,严重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实施。
1.注入式徐特立老人曾经说过:“‘注入式’就是不跟学生商量,强迫学生接受,把学生已知道了的东西,也照着书去灌输;不管学生听不听,也照样念下去,这是片面的东西,是封建的旧式的教学方式。
”尽管对满堂灌和填鸭式的反对声不绝于耳,但注入式教学在现实中仍占主要地位。
老师讲、学生听仍是最普遍的课堂状态,教师在前面滔滔不绝、津津乐道、独占课堂,学生在后面被动接受、枯燥乏味,导致学习效率低、效果差,学生的探究热情被彻底打压,本应愉快的探究课堂沉闷枯燥,课堂研究变成了单向输出、被动输入,课堂失去了活力,学生失去了朝气!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动性退化,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萎缩,严重影响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造就!2.打压抑制式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棍棒底下出人才”,教育者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成为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学生成为被管束的木头人。
浅谈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念
浅谈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念【摘要】在当今社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正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创新理念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从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义入手,探讨了其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文章还提出了创新管理策略,并指出了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总结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应对挑战,更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我们有必要关注并推动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为学生们打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关键词】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念、重要性、挑战、意义、管理策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必要性、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挑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管理的方式和理念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创新。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如何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成为了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过去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往往注重于传统的课程设置和考试评价,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而如何在管理工作中融入创新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就如何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从创新理念的重要性、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挑战、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义、创新管理策略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高校管理者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
1.2 问题提出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学生群体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增多,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在求职就业、创新创业等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教育管理工作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校创新教育理念建议书
学校创新教育理念建议书尊敬的学校领导:我通过对学校教育体系的深入研究和反思,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学生的需求,特向贵校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您的重视和共鸣。
一、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而培养创新思维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
我们建议在教育方案中增加创新教育的内容。
通过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培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提供创新实践平台等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精神,让他们能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强化实践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我们建议学校开展更多的实践教育活动,如实地考察、实验课程、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掌握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积极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到更多实用的技能和知识。
三、推行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将学生机械地归类和整体培养,忽视了个性化的发展。
我们建议学校重视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针对他们的特点和兴趣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培养。
此外,建立健全的评估体系,从多个维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四、引入跨学科教育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传统学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成为了重要的竞争力。
我们建议学校引入跨学科教育,打破学科的壁垒,通过跨学科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此外,鼓励教师间的学科合作,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多全面的教育资源。
五、加强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建议学校加强教育技术的应用,引入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和平台,如在线学习系统、教学软件等,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同时,培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总之,学校创新教育理念的建议书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教育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成了教育的主旋律。
创新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这一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把创新教育的实施贯彻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始终,但也不能忽视在班主任工作中实施创新教育,因为只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和造就出创新人才。
一、不断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
创新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期。
人的积极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锻炼逐渐形成的,为此我经常利用早读和班队活动课引导学生阅读和讨论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名人传记、科幻小说等,还要求学生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科技博览》和异想天开等节目,并告诫学生,我们现在所说的“创新”并不是像科学家和文学家那样一定要创造出新产品或新作品,只要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方法和解法,不落俗套的建议或思路,便是“创新”,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兴趣。
二、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愿和态度。
创新精神是创造品质的基础和动力,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很难有创造性成果。
创新精神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敢作敢为”。
敢想,即敢想别人想不到的、别人不敢想的、别人想不清的;敢为,即敢为别人所不敢为,敢为别人所不能为,敢为前人所未为。
有时学生的行为难免“出格”,我总是尽量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去这样想,大胆去这样做。
记得有一次返校劳动,我班参加返校劳动的人比较少,但任务却很繁重,除了做教室、公地、厕所外,还要扫一块大操场以及清除操场周围的洒了除草剂的杂草。
我安排了六个男生来完成这个任务,我要求他们把清理完的杂草堆成一堆焚烧。
我很清楚这一组分到的任务最重,为了确保任务的完成,我一再次强调虽然这组任务重,但一样要做好。
浅谈如何创新教育改革教学方法
浅谈如何创新教育改革教学方法确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已成为教师探索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点。
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创新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 优化师生关系是基础1.1 建设课堂民主平等的气氛在现代社会中民主、平等已成为一大潮流,学校不是世外桃源,课堂教学也不应例外,师生间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学生的主动地位。
其主要渠道应该是:(1)给学生平等参与教学的机会,并充分发挥其主动作用,多一些师生诸如对话、问答、互动、交流等多边活动,对话、交流可安排在实验场所火多媒体教室,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总之,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独角戏为群英会,变单调为丰富,便枯燥为愉悦;(2)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
让学生有发现、思考、想象的余地,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体系;(3)给学生质疑的权利,允许怀疑,允许挑战,允许创新,允许探索和错误,要使学生形成尊师而不畏师、重本而不唯本、好问而不耻问的良好习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敢随意问老师问题的。
老师要给学生发问的信心,如《基础会计》教学中学生就问现金与银行存款之间相互划转业务,为什么一按贷方科目填制付款凭证?(4)唤醒学生的民主意识。
中国传统的教学组织,形成了学生眼中的依赖性和被动性,部分学生不善于学习,不善于思考,不善于发现,更不善于解决问题。
只有唤醒每个学生主动,敢于参与,勇于创新。
只有师生双方合作,建立这种民主、敢质疑、敢创新,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造力。
1.2 融洽师生情感可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高度的信任。
教师的信任能产生巨大的动力。
信任就是要相信学生有发现问题、探索方法、解决问题、或许知识的能力;信任就是允许学生挑战结论,挑战教师。
二是热情的鼓励。
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于突发奇想、敢于表达;要善于抓住学生思想、观点、见解中可取的东西,对奇思异想要充分肯定、高度赞扬,因为那很可能就是未来的新发现。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理念的创新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理念的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小学教育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设施陈旧等问题存在较为突出。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创新农村小学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农村小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城市小学,学生们有较多的机会可以接触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资源,而农村小学则显得更为匮乏。
农村小学应该借助当地的资源和优势,通过设置适合农村环境的实践课程,如田间实习、农作物种植、农村手工艺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农村小学应该引导学生从小学会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小型的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通过设置创客课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创新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让学生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强化乡村教师的培训和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教师队伍薄弱,需要引导政府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面临的问题及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鼓励优秀的城市教师到农村小学任教,提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建立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因此需要建立相互协作的共享机制。
可以通过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将城市和农村的教学资源进行互通互用,让农村小学也能够享受到城市的教学资源。
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让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进行资源共享的活动,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五、注重学校办学理念的创新为了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农村小学应该不断跟进时代,调整学校的办学理念。
浅谈如何在高职中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提高教学质量
四 教 学 方 法 多样 化 ,教 学 手 段
现 代化
我 们要改变 才的讲授 式的教学方法 , 转 变 为 激 发 式 的 教 学 方 式 。 有 人 说 :好 老 师是讲解、优秀老师作示范 ,而伟大的老 师 是 激 发 ,通 过 激 发 ,使 学 生 能 够 自主学 习 、主动 学 生 、积极 学 习。 只有好 学好 基础 ,才能够有创新意识。作为一个好的 教 师 并 不 是 要 讲授 多 少 东西 给 学 生 , 而是 要教会学生学会 自学 ,就会改变 自我 ,终 身受益。随着社会的迅速发 展,信息技术 的广泛应 用 ,为 了提高学生学 习的兴趣 , 必 须 采 用 现 代 化 教 学手 段 。 比 如说 多媒 体 的应 用 ,能够把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学 生 来 激 发 学 生 学 习兴 趣 和 创 新 意 识 ,促 进
手。
一
为 先 ,把 立 德 树 人 作 为 根 本 任 务 。这 就 要 求教师要有高的师德 。教 师以 自己的人格 魅 力去 感 染 、引 导 学 生 ,使 学 生 具 有 积 极 向上的人生 观、价值观 。这就要求教师要 有奉献 精神 。积极为学生服务 、尊重学生 的个性 、善 于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职 业 道德 的 灵 魂是 对 于 学 生 的 关 爱 、 作 为 一 名 教 币必须 懂得尊 重 、平等 、信 任学生 , 这 才是真正 的关 爱学 生。对于每一个学生
_
i
’
i
中国抖菠 信息 20 年第 2 期 09 C m  ̄
L G N A lN D c2 0 i O Y IF 秣^ o e .0 9 i 1i 1 i l
浅 淡如何 , 焘高职
树 立创新 教 育理念 提 高教学质量
浅谈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浅谈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创新。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两种教育理念。
本文将从定义、发展背景、实施特点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素质教育1.定义:素质教育是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不只是注重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更注重品德、智慧、体魄、美育等多方面的提高,培养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强调全面素质的提高,而是强调在全方面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才能的发挥。
3.实施特点:素质教育注重多元化的学科与内容,强调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才能的发挥。
同时,素质教育注重系统化和规划性地开展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全面素质体系。
二、创新教育1.定义:创新教育是一种注重激发学生创新创意能力和创业意识的教育方式。
创新教育主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成就。
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拥有领导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2.发展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创新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主要驱动力。
在这种环境下,创新教育应运而生。
中国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创新教育的发展和推广。
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实施方式。
3.实施特点:创新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意能力和创业意识。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更倾向于小班化、体验化的课程设置,更加重视学生与实践的联系。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则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和创业意识。
同时,创新教育通过创新方式和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世界和创造,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全面素质的发展。
从本质上说,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都是为了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总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都是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理念。
当我们面临的未来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时,这两种教育理念也将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并且对教育事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浅谈如何开展创新教育
浅谈如何开展创新教育李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精髓,是进行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
因此,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要进行创新教育,首先就要从课堂教学抓起。
现在,我们一节课的时间一般都是45分钟,要搞好素质教育,就要向45分钟要质量,因循守旧肯定不行,必须创新。
要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所以,我们教师要进行教育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借助现代科学工具。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把晦涩难懂的高深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动画,从而也就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我们目前的教学中,灌输式教学还是占主导地位。
但灌输式教育只能死板板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也只能死记硬背,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如此一来,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发展都是不利的。
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在他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和实验》中提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一切课程资源,针对不同的探究内容,选择生动形象的、富有个性的体验形式,与学生一起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独立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情趣中进行学习。
所以要进行创新教育,必不可少的就是要由灌输式教育转向启发式教育,在课堂上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就是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能通过教师的启发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进而达到师生共同探究学习的目的,想出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创新的火花,使学生在创新的基础上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以后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也就能自己解决了!现在,我们的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这样就给我们的创新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搞创新教育,就必须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因此,我们可在课外举行一些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浅谈课堂创新教学
浅谈课堂创新教学创新教育是一个大的题目,把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教师是关键。
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成自己的责任。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对于青少年而言,创新是指他们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活动。
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需要为他们创设一个推崇创新、鼓励创新、以创新为荣、守旧为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氛围。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核心环节。
本人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谈自己的认识。
一创设教学中的宽松环境,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按照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创造力只能培养不能传授,创造力的表现和发展,需要一个适宜生长的宽松、民主、自由的环境,只有这样的环境才会容许乃至鼓励与众不同的多样性、标新立异的独特性。
这就要求教师要形成现代学生观,师生之间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并努力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科学研究证实,学生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每个学生都会在某一个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创造性,但这些创造性如果没有合适的环境就有可能被扼杀。
那么这样的宽松环境来自哪里呢?第一、宽松的课堂氛围,来自学生积极的参与教育活动并真正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
目前,青少年受教育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学校的课堂教育。
虽然学生主题性教育思想推广已久,当时参与教育活动的权利等方面,学生依旧是人数最多的弱势群体。
学生真正参与的机会并不多。
要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
首先,课堂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自由,这是学生个性化培养中的重点部分。
其次,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究自由。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能独立、自由的思考,并呈现出一种主动参与的积极状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体验和尝试创新中学习。
只要学生课上的活动没有完全偏离方向,教师不必去干涉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多看、多听、多感受,同时鼓励学生那些“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新观点、新行为,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和氛围。
创新教育浅谈
比如 , 偏重知识传授 , 忽视智 能开 发 ; 偏重 的光环笼罩下 , 甚 至是如 同绳 索束缚 的产 识都传 授给他们。 所以必须培养他们 良好
共性制约 , 忽视 个性发展 ; 偏重 岗位 职业 物 。 这种有距离 、 有鸿沟的师生关系 , 严重 的学习方法和较强的 自学能力。 这样他们
学 校 教 育 一 方 面 要 使 学 生 学 到 新 知
从“ 培 养德智体 全面 期形成的个人 习惯 , 有些学生 不愿 、 不敢 创新教育 是素质 教育 的一 个重要 组 按教育 方针的要求 , 成 部分 , 是 以培养 创新精神 、 启迪创新 思 发展 的社 会主义 建设者和 接班人 ”的角
中国 的 师道尊严 ”是 由来已久的。 “ 师尊” 则“ 生卑 ” 。多年来 , ~批 又一批 的
导性作 用。
识, 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获取新知识 的能 涌现 , 学校不可能把学生一生将遇到的知
在基础教育 阶段 中,传统教育思想 、 学 生所表现 的亦 步亦趋 、 畏首 畏尾 、 不敢 力。 当今世界新知识、 新技术、 新工艺不断
才可能在 今后 的工作生 活中不断汲取 新 5 . 注意发展个性 , 充分开发学生潜能 。 教 师在教学过 程 中要 正确处理 学生
现 代 教 育 思 想 强 调 民 主 施 教 ,给 学 知 , 充实 自己 , 适应未来发展。
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 通过 多年的
工作 实践 , 笔者 以为在现阶段实施创新教
首先要 “ 做人 ” , 然后是 “ 成 才” 。“ 做 灌 ,不 准照本宣科 ,不 准使 用讽 刺性 语 的心理 、 无私奉献的精神 。“ 成才 ” 要 有坚 实的基础文化 知识和过硬 的专业技能。 4 . 树立科学的教育 质量观 。 3 .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浅谈创新教育
浅谈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
一个民族缺乏创新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时代呼唤创新性人才,呼唤教育的创新,培养孩子创新能力已成中华民族的当务之急。
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因此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必须依靠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的涵义创新教育是指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的教育。
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孩子的创新能力虽有先天的成分,但主要是后天养成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个体的创造性一般与个体的智力、个性以及知识有关,因此创新教育也应从提高个体的智力,培养个体的个性和增加个体的知识入手。
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并不冲突,实际上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创新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所不曾注意到的。
创新教育作为塑造面向新世纪一代新人的立定点,理应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境界,也是素质教育中最高的形式。
二、目前创新教育的一些不足一是把创新教育完全的等同于开发智力,甚至一些学校领导老师或家长认为创新就是让孩子进行小发明、小创造。
这种理解只看到了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忽视了创造力是个体产生新颖、有社会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解决独特性问题的能力,误以为只有通过智育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是教师和家长不重视创新教育。
孩子的创新是需要一定时间和空间保证的,我们常常把课外活动当作孩子创新实践的大好场所。
可是许多家长和老师迫于孩子升学的压力,把课外时间几乎全部当作课堂学习的提优的补差时间。
这些教师和家长希望孩子听话,不许孩子犯错,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只能是一种空想。
三、创新教育的要求1、首先要具有创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形成了以课堂和教材习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题能动性,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浅谈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浅谈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一、教学方法的创新1.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除了传统的板书、讲解和小组讨论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化教学、实践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水平。
2.问题驱动的教学问题驱动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个性化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通过灵活的教学设计和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教师可以帮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创新思维。
二、教育环境的创新1.鼓励学生表达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校可以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
2.提供资源支持学校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源支持,如图书、实验器材、艺术制作材料等,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良好的条件。
通过各种资源的支持,学生可以在学校中展开自己的创新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3.鼓励团队合作在教育环境中,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学校管理的创新1.重视教师角色学校管理层应当重视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中的作用,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支持。
教师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引导者,学校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如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激励政策等,激发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精神。
2.鼓励学校创新学校管理层可以鼓励学校内部的创新实践,如组织开展创新教学活动、设立创新教育基金等,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推动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
3.与社会资源对接学校可以与社会资源对接,引入社会各界的专业人士或创新机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资源和机会。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教育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基础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将创新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中;创设主体参与情境,激发幼儿创新的热情;创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 ;要善于捕捉锲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未来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未来人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更要学会创新。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敢于大胆想象,独辟蹊径,与众不同,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实施创新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培养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更是核心之核心。幼儿时期是好奇心和好胜心强,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做的时期,拥有着成人所少见的创造素质——好奇、冒险、自信。充分地开发幼儿的创造素质,为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空间,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二、创设主体参与情境,激发幼儿创新的热情
在教学中,我采取师幼互动的创新教育教学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创新,还幼儿主体的地位,并为其提供创造的机会和条件。现在我采取创新教育教学活动,解放幼儿,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想,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手去感受自然和社会是最重要的。这样成长的幼儿不愁没有创新的兴趣和精神。在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所谓创新,概括来说就是创造和出新。当今世界提倡创新,更需要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各个领域都需要开拓创新,激发人们的巨大潜能,为社会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创新用为一种素质,一种精神,己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们需要培养“创新精神”。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发展的需要。创新精神必须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
浅谈创新教育及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浅谈创新教育及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更在创新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创新教育的涵义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创新教育的任务:(1)在各级各类人才教育中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创新学习和实践为重点,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2)培养能直接推动科学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管理改革的创新人才。
(3)拉动教育创新,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教育方法、教育评估的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和教师素质的提高。
创新教育的功能:(1)将教育体系引向经济主战场的功能。
(2)促进教育推动民族创新文化构建功能。
(3)推进素质教育大体系构建的功能。
(4)培养创新人才、创业人才的功能。
何谓“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是以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创新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模式。
也可指以全人类知识积累和创新实践的深度与广度开发为基础,建立由创新机制、创新案例、创新环境等要素整合形成的创新教育平台,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创新教育是运用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等途径,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的教育。
创新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创新教育强调不仅要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训,而且要在各学科进行中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还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广义的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综合教育模式。
狭义的创新教育是指专门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和训练教育。
包括创造思维、创造方法、创造技能、创造精神等方面的培训。
二、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心态、能力发展为特征的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理念的创新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理念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村教育的完善,农村小学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农村小学是农村地区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农村小学教育理念的创新对于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小学教育理念的创新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
传统的农村小学教育更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性格、品德、兴趣等方面的培养。
教育理念的创新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竞争,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村小学教育理念的创新要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优势。
教育理念的创新要注重挖掘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潜力,实现个性化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理念的创新要强调实践教学。
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有限,学生往往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
教育理念的创新应该注重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农村小学教育理念的创新要注重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
农村小学教育往往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脱节,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求不符合。
教育理念的创新应该注重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将社会的需求引入到学校教育中去。
学校可以与当地的企业、农户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校也可以邀请当地的专家、学者到校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视野。
这样能够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贴近实际,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农村小学教育理念的创新是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育理念的创新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个性化教育,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
浅谈我国初等教育理念创新及教育模式改革
浅谈我国初等教育理念创新及教育模式改革一、初等教育教学理念多元化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才培养计划应该更加偏向于学生综合知识水平的提升,而不仅仅在学科知识提升和应试分数提高这个问题上下功夫。
这个问题的产生正是因为教学的理念受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认为只有老师授课才是学生课程学习的途径。
在目前的初等教育中,存在着课程种类单一化,授课过程扁平化的问题。
学生在课程设置的选择上缺乏自主的选择。
初等教育的理念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安排的情况下融入高等教育的思想。
比如,可以引用各个高校的全校性选修课这一教学模式,在中学中也开设一两门选修课,并且规定一个学期内的最低学分,把选修课作为学生拓展知识纵深的平台,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乏味的中学生活变的丰富起来。
这样可以使学生提早锻炼自学能力,为高等教育的学习环境做一个铺垫,使得学生将来游刃有余的适应大学生活。
教育理念多元化的提出正是为打破这一固有的教学模式,对授课方式进行变革:1.授课地点和时间的变化。
在安排选修课的同时,我们应该兼顾到学生的兴趣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由传统的“授课课堂”变更为“独立课堂”。
打破传统固定了时间、空间的课堂,使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学习自己的课程,并且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自主选择课堂的地点,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目标。
2.课程设置的变化。
在课程设置上,由于每个同学有着不同的知识偏好,但是根据每个人的偏好开设课程是不现实的,这里的方法是利用图书馆已成规模的学科书籍命名课程名称,由学生自己选择性的研究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3.教学目标的变化。
在这种学生完全自学的环境中,教学的目标应由传统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转变为新的三个维度“信息获取与整合”“兴趣塑造与培养”“学习能力养成与革新”。
4.教学任务的变化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学任务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教学任务应该确定为:①在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在学生智力开发方面: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③在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思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创新教育理念太白县黄凤山小学小镌【摘要】: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育,而促使教育创新的动力,一方面在于教育机制,另一方面在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
影响教育创新的因素是什么?又有那些教育理念创新的策略。
主席同志强调:“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那么教育的希望就在于学生。
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素质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而他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师,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中国教育的创新,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反思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教师在课堂的表现是过度的“有为”,学生被动的接受,始终充当配角,锻炼的机会无从谈起。
特别是传统的授课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就喜欢听老师讲,如果老师少讲或不讲,要求学生自己看,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大大降低;至于研究性学习,主动探究知识,验证教科书中的学科理论的学生那就更少了;学生愈到高年级,上课主动交流个人学习收获的学生就愈少,主动和老师探讨、研究问题的就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还有些老师,唯恐学生理解不到位,更怕学生交流两费时间,就将讲台当做自己施展才华的主阵地,一讲到底,使学生完全失去了课堂主人的重要角色,长此以往,迫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主完善自我等优良品质。
……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也需要我们共同来探究教育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理念创新策略一、路漫漫而修道远,荆棘裹足亦为艰。
1、教师承载负荷超重。
很多老师,每周上课二十多节课,每天都感觉疲惫不堪。
这样教师自身的学习时间太少,如果本人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缺少钻研,缺少思考,没有对教育有真正的感悟,没有点燃教育创新的火花,没有潜心教育创新的实践,那么自身素质很难有真正的提高,谈何去创造、去创新?再加上授课时教师的“任务意识”太强,按照事先预定的教学设计和方案来组织教学,强调环环相扣,教学成了表演“教案剧”。
教师心中只有教学任务这一中心,很少关注课堂情景,缺乏课程的共生意识,缺乏对课堂上学生行为中课程资源的关注。
机械地灌输是政治课的传统教法,课堂教学过程一直都在遵循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授新容、练习巩固、布置作业等环节,而且这些课堂教学的“流程”成为学校评价教师教学的“刚性”指标。
一成不变、固定的、僵化的模式,是不可能构建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创意的课堂的。
2、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弊端限制了人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我国的传统文化倡导的敛、反对扬个性的消极影响是根源,并且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的家长和我们的老师,学生从小就有的那种求知欲望一点一点地被扼杀了,造成了人们缺少批判精神和批判意识。
直至今日,教师仍然没有真正转变课堂上主宰一切的“统治地位”,上课时,学生亦步亦趋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按照一种由教师事先设定好了的标准来学习。
这种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的教学,怎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在没有宽松、没有自由的氛围中,学生怎能有弘扬个性的机会?更不用说培养创新能力了。
3、应试教育机制的束缚。
当前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但素质教育的推进却很难。
我们现在的很多学校仍然所推行、执行的那种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社会上各种力量对应试教育也推波助澜,老师身陷其中,不能自拔,唯分是举。
提高分数是硬道理,学校是围“分数”转,一切都围“分数”转,重结果,轻过程。
没有分数,就是失败。
在这“分数”的奴役下,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分数,给学生多补课,让其多做题,多背诵,效果来得快,至于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只能退其次。
有这样的一个例子,市有位叫茅嘉凌的小学生,小学毕业后未能进入重点中学,因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自愿当了小徒工。
谁知三年后,他读小学时发明的“穿绳器”却获得世界发明奖,茅嘉凌这才重新获得了求学的机会,但已失去了黄金般的三年岁月。
这件事情说明了按分取人,往往把那些学有创见却考分不高的学生挡在重点学校门外。
但又试想,这样有创见的学生到了重点学校后,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还能有所建树吗?二、衣带渐宽终不悔,求索创新人憔悴。
1、创新理念,关乎教育哲学思想。
现在,在教育领域出现一些形而上学的东西,缺少辨证观,缺少发展的问题观,这些是左右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
看问题往往一边倒。
因此,作为一名在专业化道路上积极探索教育创新的教师,在其成长的道路上要有哲学思想。
正如友兰先生所说:“哲学的用处,不在于增加实际的知识和才能,而是使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使人对宇宙与人生的理解体现出一种人格、胸襟和气象。
”如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举例说明“外因通过因起作用”的原理,一学生答道:“鸡蛋能变成小鸡。
”对书中的这一“标准答案”教师点头称许。
接着又问:“为什么鸡蛋能变成小鸡呢?”另一学生突然冒一句:“因为它是生的。
”老师大为不悦,讽刺道:“废话!如果是熟的就可以吃了。
”这个教师这样做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是扼杀了学生异想天开的想象力,强化了他们迷信权威、崇尚书本的自卑心理,摧残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自己发展目标。
而不是盲从跟风,应该具有敢于争先,突破条条框框的勇气;其次,所确立的目标要适合自己并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在不同的阶段中找到自己发展的位置,确定不同层次的职业发展目标。
要做到这两点,就应该树立创新的理念,加强学习和信息交流,尽力解决那种由于信息不对称、判断能力差所带来的弊端,减少盲从行为,理性地看待问题。
3、创新型的教师,关乎个人深入思考。
善于思考,也就是说要有“思想”。
而这种思想的形成就应当建立在学习、理解、批判、质疑、建构和通过消化吸收进而创造的基础上。
因此,教育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管理者、在于教师。
而创新型教师的形成要具备创新意识,要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无问题的状态,则说明其没有积极思考,没有进取,也就没有发展和创新。
创新型学习,要从传统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向创新型学习模式转变。
其中,积极的学习心态也不能缺少。
4、创新型的教师,关乎否定、超越自我。
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地反思:怎样上课,效果会更好?会更有价值?稳中求变,寻求多种教法,大胆实践、论证、再实践。
教育创新的根基在于有一大批创新型的教师涌现。
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我们应顺应潮流,做一个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否定自己开始,不断地追求卓越,不断地攀登高峰。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潜心研究,勇于探索。
如果我们还死守以往“经验”不思进取的话,那么肯定将来是落伍的。
记得1993年美国大选中,克林顿曾经说一句话:“我们要改变游戏规则......”,而老布什总统却说:“我有丰富的经验!”结果布什失败,其原因是输在“往后看”,而不是“往前看”。
3、创新型的教师,应具备先进性理念。
新时代的教师要有先进的理念。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三个工人在堆砖。
有人问第一个人,你在干什么?他说,我在堆砖;问第二个人,他说,我在赚钱;问第三个人,他说,我在建高楼大厦。
第一个人只是为工作而工作,第二个人是为生存而工作,第三个人却把工作当成了事业。
后来,第三个人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一名建筑师。
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观念转变是根本,只有切实转变了观念,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才能获得成功,才有可能成为一位好教师。
有人说新课改培训要“先洗脑袋,后洗手脚”,说的就是观念更新的重要性。
创新型教师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是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分析方法。
体现在思维模式上是以直觉、体验、类比、象征取代理性、逻辑、因而感性强,理性弱。
例如,我们古人曾记录哈雷慧星40多次,但没有人总结出它的运行规律,最终让英国人哈雷获得了此项发现权。
我们早就有类似于血液循环的看法,但没有上升为理论,最终是英国人哈维奠定了该理论的基础。
西方的科学是以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为基础的,而中国确是记录型、描述型的。
我们有许多类似于彗星、新星、太阳黑子的记录,有无数实用技术发明,但却常常只是处于捕捉现象的阶段。
难怪雨果说:“中国是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由此看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特点,但其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为此,树立教育创新的理念也需要我们的思维方式来一场革命。
这不是说要否定我们的辨证关系的传统思维方式,而是应该在现代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在发扬我们的思维优势的同时,吸收一些西方的思维方式,强化我们的逻辑思维。
4、创新性的教师,应具备创造型人格。
教育的个性化是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个性发展的需要。
作为教师,要追求适合自己、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有人说,中国的教师最能讲,中国的学生最能背。
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与教学模式有关。
如果老师讲的容都是教参上的,书本上的,缺少自己的独立思考,缺少自己的发挥和创造,更没有个性和特色,那么怎么能够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呢?所以,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只有多样化的教学才能体现出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同时个性化教学的土壤又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总之,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无论从教育教学理念、还是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素质教育的评价等,都对老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让我们鼓足干劲,迎接挑战,强化学习,探索创新,去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振兴。
浅谈如何创新教育理念:小镌邮编:721600:单位:太白县黄凤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