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关于建立农业投融资体系的几点思考,各地主要经验 启示
农业企业融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农业企业融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农业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融资问题。
融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农业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在现实中,农业企业融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成因:一、信贷不畅。
农业企业的生产周期较长,经营风险较大,使得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的融资愈发谨慎。
而且由于农业企业经营周期较长,资金回笼也比较慢,加之农产品价格波动大,降低了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的融资意愿。
二、抵押难。
农业企业以土地、农机等农业资产作为抵押品,但由于这些资产价值难以核实,市场流通性较差,加之土地流转难、土地质押不清晰等问题,导致了农业企业抵押难的情况。
三、风险高。
农业企业面临诸多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政策风险等,这些风险增加了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的融资疑虑,也使得融资成本上升。
四、信息不对称。
由于农业企业的特殊性,其产业链较长、信息获取困难、资信状况不透明等,使得金融机构难以对农业企业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导致信息不对称,降低了融资的可行性。
针对以上问题,农业企业应该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大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当出台更多有利于农业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包括降低融资成本、简化融资手续、推动土地流转、完善农业产权交易市场等。
二、建立农业信用体系。
通过建立农业信用体系,完善农业企业信用评级、信息披露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提高农业企业的融资能力。
三、拓宽融资渠道。
农业企业应积极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包括向股权市场融资、与合作伙伴合作、发行债券等,增加融资渠道多样性,降低融资成本。
四、加强自身风险管理。
农业企业要加强自身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规避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提升农业企业的经营稳定性。
五、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通过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企业的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附加值,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强融资能力。
六、加强行业合作。
农业企业可以通过行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分担,提高整体实力,吸引更多的融资机构的关注和支持。
农业企业融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农业企业融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农业企业融资问题是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主要表现在融资难度大、成本高等方面,这不仅限制了农业企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农业企业融资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以期为农业企业的融资难题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成因分析1、农业行业特性所致农业企业经营周期长,现金流动性较弱;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约束较大,融资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资产质押率低,对融资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都导致融资难度大、成本高的现象。
2、融资机构定位所致农业区域性强,金融机构的布局不够完善,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缺乏了解和信任,农业企业在资金借贷和融资资格审批等方面存在差别待遇。
另外,农业属于较高风险领域,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的风险程度有更高的忧虑。
3、农业企业信用程度所致由于农业企业大多是小微企业,无稳定收入,缺乏标准化管理措施,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很难进行真正的信用评估。
此外,一些农村企业习惯于资金运作、项目投资等领域的业务,风险较大,金融机构很难为其提供融资支持。
二、对策分析1、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企业金融融资的支持力度。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企业的信贷投放,优惠贷款利率和担保政策,降低农业企业融资成本。
同时,政府应当完善农业企业融资的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农业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保障。
2、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机构应当跳出传统思维,结合自身的特点创新产品和服务,例如发放低息贷款、参与“农村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等。
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提高农业企业的知名度和信用度,提高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的信任度。
3、农业企业自身发展农业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盈利能力与财务状况。
在实现规模效应的前提下,增强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提高信用体系的建设和管理,为融资提供更可靠的基础。
此外,农业企业也应当重视科技创新,在提高产量和拓宽产品加工线的同时,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优势,提高融资的成功率。
对农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对农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不断增加农业投资对于农业开展的重婴意义,无伦如何强调也不会过份的。
如何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总结我国农业投资的经历数训,操讨增加农业投资的对策捂施,却是一个非常现实和紧迫的问题:一、农业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国家投资大幅度下降。
1953~1978年。
国家农林水利造本建立投资占同期全民所有制基建投资的10.7%。
实行财政和方案体制改革以及各级财政分灶吃饭之后,1979~1990年国家农林水利基建投资占同期全民所有创店建投资的比重下降为4.4% ,其中1986~1988年仅8.0%。
从1980年到1990年,国家基建投资总额由559亿元增加到1703.8亿元,增长204. 8%;而同期国家对农业的基建没资却由52.03亿元增加到67.22亿元,仅增长29. 2%。
同“五五”时期相比,六五” 时期衣业华建投资绝对额下降了30.2%,“七五” 时期下降了1.5%。
由此可见,阿家投资构造严重向非农产业倾斜,而农业投资严蓝缺乏。
补农”和“以工建农”的资金也是下降趋势。
1978~1982年的五年中,乡镇企业用于支农的支出达165亿元; 1983~1987年的五年中,用于农业的支出下降到74亿元,减少了91亿元。
1987年乡镇企业用于支农的支出只有8.5亿元,比1979年的26. 9亿元成少了18.4亿元,下降了三分之二。
3.农户的农业投资比重下降。
1990年,农村个人购置消费性固定资产投资占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1.3%,比1982年下降了3. 8个百分点,而其中用于农业的比重就更少了。
农户的资金大局部转向建房和资金利润率高的非农产业。
二、农业投资减少的原因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1.农业作为同民经济的战础产业.只是受到了政策性的强调,而在现实中一直来得到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我国从上到下对农业投资没有一个明确的数量标准,哪个领导重视农业,就多投人一些:哪个领导不过视农业,就少段一点。
农投 投融资 农业 项目 建设 经验 举措 做法

农投投融资农业项目建设经验举措做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投融资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如何在农业投融资中进行科学规划、有效运作,成为当前与相关部门和农业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本文将从农业投融资的现状入手,深入剖析农业投融资在项目建设中的经验、举措及做法,旨在为各大农业领域者提供有益参考和可操作性建议。
一、农业投融资的现状农业投融资的主体多数为国有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
通过借助金融工具,实现对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的资金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投融资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项目粗放、投资规模小、资金流动性差等。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投融资的潜力,有必要总结相关的建设经验和可行的举措和做法。
二、农业投融资项目建设的经验1. 项目规划和定位在农业投融资项目建设中,首要任务是明确项目规划和定位。
要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和自身实力确定项目的规划、定位及特色,避免盲目投资和过度重复建设。
对于农产品加工项目,要充分调研市场需求,选择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进行加工,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2. 资金筹集和运作农业投融资的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在项目初步确定后,要积极寻找投资者,包括金融机构、国有资金等,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要建立健全的资金运作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投资风险。
3. 强化科技创新在农业投融资的项目建设中,科技创新是关键环节。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还应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培育新品种、新技术,为农业投融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农业投融资项目建设的举措1. 政策扶持政府要出台更加有利于农业投融资的创业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为农业投融资项目提供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2. 优秀项目推介相关部门可以借助专业机构或平台,选取一些创新性和有潜力的农业投融资项目进行评选和推介,激励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和投资农业领域,推动优秀项目得以落地和发展。
农业产业园的资金筹措与投融资机制

农业产业园的资金筹措与投融资机制引言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然而,由于传统的融资渠道存在诸多限制和不确定性,农业产业园资金筹措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业产业园的资金筹措与投融资机制,为相关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提供参考。
资金筹措方式1. 政府投融资政府投融资是农业产业园得到资金支持的主要方式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农业产业园发展基金,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和运营。
2. 银行贷款农业产业园可以通过向银行申请贷款来筹措资金。
银行根据农业产业园的运营计划和预期收益情况,评估其贷款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贷款支持。
此外,农业产业园还可以向银行申请信用贷款或开展抵押贷款业务,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3. 私募股权融资私募股权融资是农业产业园的另一种筹措资金的方式。
通过发行股权,邀请投资者参与农业产业园的投资,以获取资金支持。
在私募股权融资中,农业产业园可以选择邀请战略合作伙伴、投资基金、个人投资者等参与。
4. 项目合作农业产业园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等进行项目合作,共同投资并分享农业产业园的收益。
这样的合作形式既可以筹措资金,又可以整合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投融资机制1. 风险评估和管理在投融资过程中,农业产业园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以减少投资风险。
通过评估农业产业园的市场前景、技术可行性、财务状况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投资风险。
2. 盈利模式设计投融资机制需要合理设计产业园的盈利模式。
农业产业园可以通过出租或出售土地、设立种植基地、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方式实现盈利。
在设计盈利模式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等因素,确保稳定的盈利能力。
3. 资金管理投融资机制需要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体系。
农业产业园应合理规划资金流动,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和投资的安全性。
同时,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财务监管,防止财务风险。
农业产业融资难的问题与建议

农业产业融资难的问题与建议农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的重要使命。
然而,在发展农业产业过程中,农业产业融资难成为阻碍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农业产业融资难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问题。
一、农业产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农业产业融资难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 农业经营风险高:由于受自然灾害、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农业经营风险较高,导致金融机构对农业项目的投资风险较大,不愿意给予贷款支持。
2. 抵押物不足:农业资产凭证化程度低,农民土地所有权不明确,导致农业产业难以提供足够的抵押物来获取融资支持。
3. 农业产业链条长:农业产业链条相对于其他行业较长,涉及到耕种、养殖、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导致融资难度较大。
4. 农民融资主体地位低:相比于大型农业企业,农民作为农业主体的融资渠道相对有限,信用评估困难,获得融资较困难。
二、农业产业融资难的影响农业产业融资难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受阻:由于融资难度大,农业产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限制了农业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2. 农业产业竞争力下降:受限于资金,农业产业无法进行规模化经营,从而导致竞争力不足,无法与其他行业竞争。
3.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融资难导致农业产业的发展受阻,使得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生活水平提升受限。
三、解决农业产业融资难的建议为了解决农业产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一系列的措施:1. 政府支持政策:加大对农业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采取税收优惠政策、购买农产品补贴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向农业产业倾斜。
2. 农业产权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民土地产权的流动性和可抵押性,为农民融资提供更多选择。
3. 农业保险机制: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减轻农业经营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对农业项目的信心,降低农业融资的风险。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问题与解决方案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问题与解决方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然而,由于受制于资金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如何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问题,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下面将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网络、农田水利等多个方面。
由于农村地区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投资回报周期长,且存在一定的风险,传统的融资方式难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因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多方合作是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
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可以共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和效益。
二、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等方式,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三、引入社会资本是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问题的关键。
社会资本可以提供更多更灵活的资金来源,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
四、加强金融支持是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为可靠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可以帮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五、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
企业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同时也可以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水平,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六、加强项目管理是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立项、规划设计、财务监管、施工监督等多个环节,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合作,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实现项目的高效、透明和规范管理。
乡村振兴的投融资模式分析

乡村振兴的投融资模式分析一、引言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投融资模式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市场化融资、政府引导基金、农民合作社等方面,对乡村振兴的投融资模式进行分析。
二、市场化融资市场化融资是指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取资金,为乡村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一方面,可以通过发行乡村振兴产业债券来吸引社会资本,提供发展资金。
另一方面,可以鼓励乡村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
此外,还可以在乡村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发展。
三、政府引导基金政府引导基金是指政府以引导、扶持的方式设立的基金,用于支持乡村振兴项目。
政府可以设立基金,向乡村振兴项目提供股权投资、股东贷款等方式的资金支持。
这种模式可以减轻企业的融资压力,同时也可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四、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
农民合作社可以吸纳农民入股参与乡村振兴项目,通过分红等方式回报农民。
同时,农民合作社还可以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贷款等方式为乡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五、社区基金社区基金是指在乡村设立的基金,旨在为乡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社区基金可以通过向企业、个人征集资金,以及与金融机构合作等方式筹集资金,再将这些资金投入到乡村振兴项目中。
社区基金不仅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资金,还可以促进社会参与,增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
六、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是为农民提供农业风险保障的重要方式,也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降低农业保险费率,引导更多农民参与农业保险。
农村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规避农业风险,减少负债,从而更好地投身到乡村振兴中。
七、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可以推动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引入更多金融机构,提供乡村发展的贷款、投资等金融服务。
此外,还可以发展微信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进而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与投资模式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与投资模式随着中国农村发展进程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亦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融资难、投资不足等问题。
因此,找到适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与投资模式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几种可行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与投资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政府投资模式政府作为主导者和调控者,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投资模式是指政府以财政资金为主导,通过拨款、补助等形式,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政府可以迅速调集大量资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
然而,政府投资模式也存在着资金来源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
因此,政府应加强对资金的合理配置,优先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二、合作社模式合作社模式是指由农民或农村企业自发组织成立的合作社,通过集体经济的模式来募集资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合作社的成员一般为当地农民,因此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切实的需求和参与意愿。
此外,合作社的成立还可以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
合作社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然而,合作社模式也存在着规模小、资金有限等问题。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三、信贷模式信贷模式是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借贷资金的方式来实现融资。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引入市场化机制,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益。
同时,信贷模式还可以促进金融机构的参与,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然而,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风险较高,金融机构对其融资支持仍存在着一定的疑虑。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管力度,提高相关的信贷服务。
四、公私合作模式公私合作模式是指政府与私营企业合作,共同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充分发挥了政府与私营企业的优势,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得到更好的资金支持与技术保障。
农村经济发展的投资与融资方式

农村经济发展的投资与融资方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投资和融资方式。
本文将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投资与融资方式,并探讨其优势和应用。
一、基础投资基础投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其次,农田水利建设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投资。
良好的灌溉系统、水库和水源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善农田水分状况,提高农业产量。
二、农业投资农业投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农业现代化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和高效农业生产技术,这就需要投资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产品加工业。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乡村旅游投资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投资兴办乡村旅游景点,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吸引游客,还可以促进农民的就业,提高农民的收入。
因此,乡村旅游投资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一项重要的投资方式。
四、农产品加工投资农产品加工业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厂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提供农产品加工服务的企业也能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五、农民合作社投资农民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通过投资兴办农民合作社,可以实现农民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利益共享。
农民合作社可以整合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六、农村金融投资农村金融投资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发放贷款、提供信用担保等方式,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技术进步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农村金融机构还可以开展金融创新,为农民提供更全面、便捷的金融服务。
七、外部投资外部投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
吸引外资进入农村,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同时,外部投资还能为农村地区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业投资交流发言材料

农业投资交流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事们:
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各位一起分享有关农业投资的交流发言。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也是农村经济的命脉。
农业投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增长,也关系到全国粮食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我认为农业投资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科技是推动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投资于农业科技研发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们应该加大对新品种育种、农业机械化、农药和肥料研发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其次,优化农田基础设施。
农田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田水利、农田排灌、农田道路等设施的完善,能够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我们要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确保农民能够在有利的农田条件下进行生产,提高农业产出。
再次,发展农业金融服务。
农业金融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持,通过金融手段,能够提供资金支持给农业企业和农民,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我们要加大对农业金融服务的投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
持,推动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
最后,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
农业生产受天气、虫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为农民提供农业保险,可以降低农民的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我们要积极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加大投资力度,提高保险覆盖率,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风险。
以上,我对农业投资的交流发言就是以上几点,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谢谢大家!。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与管理机制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与管理机制农村基础设施对乡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投资和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
本文将从融资和管理两个方面,探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与管理机制。
一、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方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资金短缺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因此,寻找有效的融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1. 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例如,将财政资金划拨给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项目的建设。
此外,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引入外来投资,吸引社会资本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 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可以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的资金来源。
例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将部分土地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发,通过土地出租、转让等方式获得资金,用于投资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项目。
3. 多元化融资方式除了以上两种融资方式外,还可以探索其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例如,引入金融机构,发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利用公益性项目,吸引社会力量捐款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设立,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机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管理机制关系到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运行维护的可持续性。
1. 建立监管机构为了确保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合理性和透明性,应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
该机构应具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资金使用的审计和监督,保证资金使用符合规定和标准。
2. 强化绩效管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绩效管理是确保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
应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维护情况的监测,确保投资项目能够持续发挥效益。
3. 推行公众参与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决策过程中,应积极推行公众参与机制。
乡村振兴工作经验与启示分享

乡村振兴工作经验与启示分享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中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从农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农村金融、农村产业转型、农村文化传承等方面展开回答,分享乡村振兴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一、农业发展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支持。
在农业发展方面,中国经验可以总结为科技创新、现代农业模式和农村合作社的推动。
科技创新提供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通过研发新品种、育种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现代农业模式的推广,如精准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农村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小农户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经营,增强了农民的经济实力和议价能力。
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经验可以总结为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和通信网络建设等。
公路建设将农村与城市连接起来,提高了农民的出行和物资流通能力。
农村电网改造改善了农村电力供应状况,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通信网络的建设则缩小了城乡信息差距,提高了农村居民的信息获取能力,为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中国经验可以总结为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推动和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
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了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覆盖率和金融服务能力,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贷款和理财工具。
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如农村支付、农村保险等,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升。
四、农村产业转型农村产业转型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在农村产业转型方面,中国经验可以总结为农村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培育和农村产业扶贫等。
农村现代农业发展将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相结合,打破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
农村特色产业培育充分发挥了农村资源和文化优势,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
浅议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问题

浅议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问题1. 引言1.1 浅议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然而,农田建设的投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的难题。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农田建设资金需求日益增加,但投融资规模和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农田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提高农田产出、改善农田环境、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投融资难题分析是当前农田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方面,农田建设资金需求大,但农田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完善,投资主体多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不足。
另一方面,农田建设项目投资周期长,回报周期长,存在着较大的投资风险。
针对投融资难题,需要探讨和制定具体的投融资策略。
可以推动政府支持与社会资本合作,加大政府对农田建设的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促进投融资方式创新,提高投资效益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多方合作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农田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实现农田建设可持续发展路径的目标。
2. 正文2.1 农田建设的重要性农田建设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粮食需求量持续增长,提高农田产出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高标准的农田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保障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方面。
优质的农田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作物生长的健康和快速,从而增加农田的产出量。
农田建设可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农田规划和管理,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田面临的污染风险,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农田建设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高标准的农田建设可以带动农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水平。
农田建设也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生活和工作条件,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
农业投资的资金筹集方法寻找最佳融资途径

农业投资的资金筹集方法寻找最佳融资途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投资和发展。
然而,资金筹集对于农业投资来说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分析农业投资的资金筹集方法,并寻找最佳的融资途径。
一、政府支持和补贴农业投资可以通过寻求政府的支持和补贴来筹集资金。
政府通常会出台各种政策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为农业企业提供资金和优惠条件。
例如,政府可以提供低息贷款,减免农业企业的税收,或者直接向农业企业提供补贴。
农业企业可以积极申请这些政策,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二、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是一种常见的资金筹集方法,也适用于农业投资。
农业企业可以申请贷款来满足投资需求。
在申请银行贷款时,农业企业应该准备好详细的商业计划,以展示投资的可行性和回报潜力。
此外,选择适合农业企业需求的贷款种类也非常关键,例如营运贷款、信用贷款或项目贷款等。
三、合作社资金成立或加入农业合作社可以为农业投资提供资金支持。
农业合作社是由一群农业生产者组成的合作组织,旨在共同开展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合作社成员可以根据各自的贡献程度共同投资,并分享投资收益。
在筹集资金方面,合作社的优势在于共同分担风险和提供资金支持。
农业企业可以考虑成立或加入农业合作社来寻求资金筹集的合作机会。
四、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将企业的股权出售给投资者以获取资金。
对于农业企业而言,股权融资可以是一种有效的资金筹集方法。
通过发行股份,农业企业可以从投资者手中获得资金,并与投资者分享企业的风险和回报。
在进行股权融资时,农业企业应该制定清晰的股权结构和合理的估值,并与投资者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五、农业众筹近年来,农业众筹成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
农业企业可以通过众筹平台向大众募集资金。
众筹平台可以提供一个集结资金和项目展示的平台,吸引潜在投资者参与农业投资。
通过吸引大量小额投资,农业企业可以快速筹集所需资金并与投资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农业投资的资金筹集方法有很多种,寻找最佳的融资途径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进行综合考量。
乡村振兴投融资体系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乡村振兴投融资体系的机遇,挑战与对策摘要:关于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可以通过促进农业农村投融资体系来完善。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投融资领域在不断拓宽,金融支农产品体系的创新力度也在持续增大。
而在国内财政支农带动性、农业支持政策、社会资本投入布局等方面始终存在很多不足。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深入,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以及技术支撑方面为农业农村投融资体系带来了契机,但是在全球的经济作用下、资源环境要素约束、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同样会来带很大的挑战。
而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首先需要完善关于乡村振兴投融资相适应的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乡村振兴投融资的金融支持体系,有效发挥金融机构在投融资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关键词:乡村振兴;投融资体系;机遇,挑战和和对策我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其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受到和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城市相对比,一直存在很大的差距。
现阶段,伴随着新时代不断的发展进步,涉及到的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怎样创建完善的投融资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份发展力量,这也是目现阶段大家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但是,从乡村实际的资金情况可以看出,乡村投融资机制目前确实很难实现新时代发展进程中乡村振兴的需求。
对此才需要深入分析乡村投融资体系中存在的机遇、挑战以及对策,以便协助乡村经济的振兴发展。
1乡村振兴中投融资体系存在的问题1.1农业农村投融资环境有待改善农业作为乡村农民的的重要产业,其产量一般决定于市场和自然气候,如果没有相对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来有效应对风险,很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环境,甚至会影响到投融资主体的积极性。
因此,就需要从乡村政策的角度出发,但是受到预期性及稳定性的干扰,有时候可能会降低投资者的期待值。
而提出振兴乡村经济的发展战略之后,当地政府积极顺应相关政策的提出,并且鼓励所有投融资人员进入到乡村的经济振兴中来,不过,还是会有不少配套政策的方案设计与实施细则很难进行有效落实。
浅议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问题

浅议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问题1. 引言1.1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结构、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农田土地的利用率,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农田的多功能化利用,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改善农田生产环境,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开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稳产增收”、“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1.2 投融资问题的现状目前,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着投融资问题的严峻挑战。
农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土地整理、水利设施建设、科技支持等多个方面的费用。
由于农业生产周期较长、收益不稳定,农田建设往往需要长期资金支持,但受限于融资渠道的不足,目前很多地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难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
投融资问题也受到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影响。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田建设的回报周期较长,风险较大,市场对农业投资的热情较低。
加之农业领域知识产权难以保护、技术复杂度高等因素,导致投资农田建设的资金回报率相对较低,进而抑制了资金的流动。
当前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融资问题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不畅、市场机制不完善等方面。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与引导,加强金融支持与信贷政策,推动科技创新与农田建设结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并探索绿色金融与农田投融资的机制,从而促进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顺利实施。
2. 正文2.1 政府投入与引导资金政府投入与引导资金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政府的资金投入直接影响到农田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政府可以通过专项资金、补贴政策等途径,为农田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农林经济管理的农村投融资体系

农林经济管理的农村投融资体系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投融资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农村投融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村投融资的意义、现状和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投融资的意义农村投融资是指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投资和融资等手段筹集资金,用于农业、林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项目。
农村投融资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投融资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问题,通过投融资,可以引入更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其次,农村投融资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投融资可以带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最后,农村投融资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
农村投融资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加农村社会的发展活力,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
二、农村投融资的现状和问题目前,我国的农村投融资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投融资渠道不畅。
由于农村地区的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机构的不完善,农村投融资渠道相对较少,导致资金流动不畅,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农村投融资主体单一。
目前,农村投融资主要依靠政府和农民个体,缺乏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限制了农村投融资的规模和效益。
再次,投融资项目选择不合理。
由于缺乏科学的投融资评估机制,一些投融资项目选择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和投资效益低下。
最后,农村投融资风险较高。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农村投融资风险相对较高,投资者对农村投融资的积极性不高。
三、农村投融资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了解决农村投融资存在的问题,未来农村投融资体系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金融支持。
通过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为农村投融资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浅议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问题

浅议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标准农田建设所需的巨额投资和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本文将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问题进行浅议。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高标准农田建设旨在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农田生产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田多功能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在当前国家提倡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要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首先是土地整治方面的投入,包括土地平整、排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农田生产设施建设,如温室大棚、农业机械设备等,还包括土地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投入等。
这些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持,而且涉及面广、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农业仍然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高标准农田建设更是需要长期、稳定、大额的资金支持。
但是目前国内外融资市场上,对农业项目的投融资热度并不高,农业项目的风险较大,回报周期较长,这给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融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融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政府支持。
政府可以增加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提高政府补贴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政府还可以制定更加有利于农业项目融资的政策,为农业项目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
2. 银行金融支持。
银行可以增加对农业项目的信贷支持,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银行可以创新农业金融产品,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供专门的融资支持。
3. 引入社会资本。
可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合作模式、股权投资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田建设,分担建设资金压力。
4. 发展农业保险。
可以发展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降低投资者对农业项目的投资风险,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农田建设。
乡村振兴路径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乡村振兴路径的经验借鉴与启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从历史上的乡村振兴经验中,可以汲取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乡村振兴路径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1. 发展产业多元化农村经济常常依赖单一的农业产业,往往会因天灾等不可抗力因素而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乡村振兴的第一条路径应该是发展产业多元化。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特色农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与农村一体化。
2.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农村道路、电力、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3. 提供教育与培训机会教育与培训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为农村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村民。
同时,为农村青年提供职业培训,提高他们就业能力,帮助他们脱离贫困。
4. 加强农村金融支持提供金融支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农村金融创新,拓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覆盖面,提供贷款和融资支持,为农村企业和农民提供资金保障,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5.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农村环境保护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
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倡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保障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 推进农民素质提升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农民,提升农民素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创造力,培养农民创业精神,引导农民参与农村经济建设,推动农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
7. 发展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
发展乡村旅游,利用农村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提升乡村吸引力和竞争力,吸引城市人口和国内外游客到农村旅游,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关于建立农业投融资体系的几点思考,各地主要
经验+启示
关于建立农业投融资体系的几点思考
农业是国民经济不可动摇的基础。
xxx市近年来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难题和短板。
因此,笔者结合我市实际,借鉴各地优秀经验,针对制约农业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的问题,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各地的主要经验做法
农业投融资渠道包含财政支持、银行信贷、招商引资、上市融资、民间借贷五种主要方式,目前我市的农业投融资方式大部分以财政支持、银行信贷为主,但作用有限,为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地区的优秀经验做法,希望为我市进一步扩大投融资范围、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活力提供新的思路。
(一)陕西省宁强县财政支农新模式
陕西省宁强县不断探索金融支农路径,利用财政资金,通过信贷担保和贴息、业务奖励、风险补偿、费用补贴、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支持农业。
创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担保基金”模式,经过近半年的运转,为9户涉农小微企业投放担保贷款2170万元,开创了银企创新支农新模式,该模式破解了“三农”发展资金瓶颈,为全县农业提质增效,农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二)江西省资金向优势产业关键环节集中
江西省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过程中,依托财政建立起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将资金集中投入优势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如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提升,避免“撒胡椒面”,迅速提升农业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和产业化水平。
柑橘是江西省新干县的优势产业,过去种苗培育规模小,分散经营。
后来,政府利用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结合,建立起可调温调湿的标准化蔬菜大棚,免费给技术能手使用,种苗产量迅速上升。
在其他地区也采用此种做法,不断扶持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三)河北省玉田县完善现代投融资体系
河北省玉田县依托良好的农业基础,搭建起以银行业机构为主体,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专业合作社等为补充,农业担保公司为担保的现代农业投融资体系和机制。
玉田县不断丰富融资机构,鼓励民营资本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引导其加大对涉农贷款的投入。
同时,协调区域内外银行业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推进农村资金专业合作社试点。
组建农业担保公司,提高农业领域担保能力,支持当地农业发展。
(四)浙江发引导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
为改变农业的资本“贫血症”,浙江省出通过财政、税收、用地等五项具体的“政策红包”,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
一是财政方面,对实际投资5000万元(欠发达地区2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省级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给予重点扶持。
二是税收方面,对投资现代农业取得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性扶持资金、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农产品初加工的,减免或免征所得税。
三是用地保障方面,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其中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涉及的新增建设用地优先支持。
四是加强投资现代农业的金融信贷支持,探索建立农业企业信用评级和项目数据库,促进企业、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等,破解农业企业的融资难题。
五是为工商资本投资农业设定了门槛、划定了重点鼓励领域。
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编制现代农业投资指南,重点引进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以及对产业和农民增收带动效应明显的项目,防止引进技术含量低、设施水平不高、环保政策限制的项目和出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
(五)海南鼓励农业企业上市融资
海南存在农业起步晚,农业企业普遍存在规模不大、运作不规范及融资难题,多数农业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大大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为了鼓励海南农业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做优做强,拓宽融资渠道,海南省组织举办农业企业上市融资培训班,培训资本市场政策要点解读、农业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路径选择与操作指引、“四板”挂牌规则与案例解析和挂牌上市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优势等内容。
对在境内外成功上市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挂牌新三板奖励60万元,挂牌海南股权交易中心奖励50万元。
经过一系列给力的政策扶持,让省内农业企业迎来上市融资的“春天”。
截至2015年4月1日,海南省在全国新三板挂牌公司达2162家。
二、对xxx市农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的启示
本文对全国各地的投融资体系建设及优秀做法作了总结,从中对我市农业发展得到了几点启示。
(一)在财政投入方面
陕西省宁强县和江西省在财政投入农业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启示我们应在加大对农业财政投入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功能,撬动银行、民间资本、工商业资本投资农业。
同时,应对农业的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加大投入,避免“撒胡椒面”。
(二)在银行借贷方面
我们可以借鉴河北省玉田县等地的好的做法,利用财政资金,撬动银行信贷,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民抵押物范围,鼓励银行向农业方面投入资金。
(三)在民间借贷方面
鼓励民营资本建立涉农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业,充分发挥民间借贷是时间短、申请难度较小、资金规模相对较大等优势,同时将利息纳入可控范围内。
(四)在招商引资方面
可以充分学习浙江省发放“政策红包”的做法,利用财政、税收、信贷支持、用地保障等政策,灵活开放农村投资市场,调动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同时为投资设置门槛,避免投资效益不高等问题。
(五)在上市融资方面
海南省对农业企业上市融资的支持力度较大,除了开设农业企业上市融资培训班,使农民企业家、较大规模经营主体了解上市融资的政策和基本方法,避免盲目运作。
还对成功上市企业进行奖励,有效的激发了农业企业上市融资的动力。
三、结合xxx农业投融资体系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鼓励民间资本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不断优化农业投资硬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同时利用财政杠杆,撬动银行信贷、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发展,对农业的投资领域、投资环节严格把关,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资金在关键环节的利用率。
(二)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农村投融资体系
建立以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为主,其他金融机构为辅的多样化、竞争性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尝试成立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管理结构、专门为“三农”经济服务的小型信用组织。
建立专门为“三农”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有财政、企业、农户共同出资设立担保基金,也可鼓励民营资本设立专门为“三农”服务的担保中介机构,引入市场化运作。
(三)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体系和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抵押奠定基础,有助于引导传统农户将其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又有助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流入的土地经营权进行抵押向银行贷款,扩大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促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金融
产品的运作。
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提高农村各类资产的变现流通能力,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开展农村综合产权交易的试点,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产权融资平台。
(四)鼓励重点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发挥带动作用
对农业企业家进行上市融资知识培训,利用财政政策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在境外发行股票并上市;支持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对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产地农产品初加工的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给予扶持,最终实现农业向集群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五)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融资的外部环境
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由政府筹措资金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以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等措施分担涉农金融风险,形成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加大对专项贷款设立保证金的力度,扩大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保证金的规模和信贷补偿的范围,以分散和降低金融支农信贷的风险,增强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农业主体经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新型农业主体的投融资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