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术后中医外治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痿术后中医外治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阮营营打王军省
(1.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肛肠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肛痿是肛门直肠疾病的常见病,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但术后伤口多为开放性。
由于肛门特殊的生理结构,术后容易
出现创面愈合缓慢、疼痛、便血等不良反应。
故怎样有效促进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术后不良反应,逐渐成为现代肛肠科临床
医师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难题。
“简、便、验、廉”的中医外治法在减轻肛痿术后的不良反应,促进切口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等方面具有独特性,易被患者接受,已成为肛痿术后主要的治疗方法。
本文主要对中医外治法在肛痿术后的临床研究进展
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并发症;肛痿术后;综述
中医认为肛痿属于“漏疮”、“痔痿”范畴。
“痔疮绵延不愈,湿热淤久,乃穿肠透穴,败坏肌肉,销损骨髓而为之漏焉”,肛痈破溃后久不收口,湿热余毒未尽,往返于腠理间,久而成漏。
其病机或因涝虫内侵,肺、脾、肾三脏亏损,或因肛裂损伤日久染毒而成漏叭西医认为肛痿是结直肠外科常见和多发的疾病。
肛痿是肛管或直肠的不正常的轨迹,其内部开口与肛门周围的皮肤相通。
国外研究发现,肛痿最常发生于年龄为30~50岁之间的人群,且发病率高达0.021%,女性的发生率较男性低2~6倍。
肛痿的症状包括流脓、疼痛、坐姿困难等,若合并肛周脓肿时且出现化脓或出血,也可能有全身性败血症。
肛痿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而痿管切开术是将肛痿周围的所有组织进行分离,治愈率达90%以上,是治疗肛痿的主要手段〔1。
为了提高治愈率,病人的选择是必要的,强烈建议在尝试任何修复之前,控制败血症,预防二次扩张和肛管痿道[5]。
肛痿通常以开放切口的手术为主,因其特殊的生理结构术后易出现伤口愈合缓慢、疼痛、便血等不良反应,可降低患者生活水平和质量。
因此,加速肛痿术后的伤口愈合速度,改善术后不良反应是肛肠科医师迫在眉睫的问题。
中医依据辨证论治的理论,应用传统外治方法,可减轻肛痿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加速伤口愈合,在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等方面具有其独树一帜的优势。
中医外治法具有“简、便、验、廉”的特色,运用于肛痿术后恢复,容易被广大患者所认可与接受冋。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疗法的其中之一,关于它的论述于先秦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最早出现,并于《黄帝内经》得到形成和发展。
中医外治理论逐渐形成于汉唐。
中医外治剂型、方法为中医外治体系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于宋元。
在明清,中医外治法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9]。
肛漏是中医外科学中肛门直肠疾病的组成部分之一。
中医外科外治法治疗肛漏具有“简、便、效、廉”的优势与特色,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0]。
目前中医外治法是肛痿术后重要的疗法,本文主要对中医外敷法、中药熏洗法、针灸治疗、联合疗法等中医外治疗法在肛痿术后的临床方面进行相关的探讨。
1中医外敷法
中药外敷法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依据不同的证型予不同的草药,将草药切碎、捣烂,或经过加工之后调和成不同的剂型,直接或间接外用敷于伤口,并用纱布附在表面予以胶布固定。
常用的方药有生肌散、玉露散、黄连膏、生肌玉红膏、云南白药痔膏疮等。
中医外敷法中的药膏最为常用,是指将中草药与油煎成或捣碎调和成软膏,作用在体表或肌肤。
外用中药膏的配方不同于动物脂肪、植物油脂、矿物脂质等,具有柔和、光滑、滋润、可塑性强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凹陷和皱褶处的伤口或皮肤。
患者行肛痿手术之后的伤口大多是开放的,而且由于特殊的肛门生理结构,伤口大多不规则,采用药膏可使药物更好的贴合伤口以发挥药效。
李志等[11]选取90例肛痿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
观察组采用湿润生肌源性纱布治疗,对照组采用龙珠软膏纱布治疗。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渗出物的酸
作者简介:阮营营(1991一),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肛肠疾病。
Tel:176****1259,E-mail:***************** *通讯作者:王军省,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肛肠疾病。
Tel:139****1216
碱值、渗出物浸染的纱条总数、伤口愈合时间及和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渗出物的酸碱值、渗出物浸染的纱条总数、伤口愈合时间和疼痛评分(p< 0.05);患者经过术后7d、14d和21d的治疗,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和伤口愈合率逐渐升高;术后7d、14d 和21d的相同时间点上,观察组肉芽组织的生长和伤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继发感染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王晓鹏等[12]选取肛痿术后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治疗组:用紫黄生肌膏治疗。
对照组:外用康复新液治疗。
治疗过程中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后1d、7d、14d和21d创面评分(伤口疼痛、伤口愈合时间)和伤口愈合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术后第7d、14d、21d的伤口愈合率,术后第7d、14d疼痛评分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中药熏洗法
中药熏洗疗法,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础,依据证型给予草药,将草药熬成汤剂,对创面和穴位进行熏洗坐浴,热量和药物力通过表皮皮肤作用于身体,从而达到温筋通络、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进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13-14]o肛痿手术术后,由于需要打开伤口,足够引流伤口渗出物,且经术后换药除掉创面的腐臭和溃烂的组织,促进创面愈合。
而且,由于肠道细菌引起的伤口张开、粪便和橡皮筋刺激、伤口炎症等的影响,出现伤口愈合缓慢,疼痛、继发感染或其他的等不良反应。
因为伤口外周的肉芽组织的快速生长,在伤口愈合的时候,容易发生伤口的假粘连(桥接愈合)。
此外,引流不良也会导致新的分支。
虽然西药目前有表皮生长因子,但仍然没有有效的方法加速伤口愈合。
在肛痿手术的治疗中,中药熏洗方法在减轻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减轻伤口渗液物,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提高伤口愈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15-呵。
现代研究表明,中医坐浴有渗透药物,加温和改善血液循环等这三个互相影响的主要的作用机制。
药物在水中温加热后,温度的升高促使药物分子活动加快,这意味着药物分子可以加速渗透皮肤并在肌体内发挥作用。
但是,温刺激能够减少疼痛神经的兴奋,减轻疼痛。
此外,温热的药液可以对肛门周围起到很大的作用,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的通透性,促进吸收进而加速药效的发挥。
它还可以抑制释放炎症介质,减少局部炎症,缓解不适症状。
师钦松问将160例肛痿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
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坐浴,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熏蒸坐浴。
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的第7d,两组在肛门疼痛方面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在平均愈合时间方面有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谢昌营等何选取肛痿术后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高锰酸钾熏洗,观察组予以肛门洗剂熏洗。
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d、14d,两组疼痛、水肿、渗液等症状的评分均减少,TGF-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增高(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伤口面积、伤口愈合时间、纵向直径均明显减少。
王慧敏等凹选取60例肛痿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荆黄熏洗液,对照组予以高锰酸钾溶液。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更优。
潘贺等㈣选取60例肛痿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先予以高锰酸钾熏洗坐浴,观察组予以中药坐浴方熏洗坐浴,两组均予以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
结果:观察组在疼痛、伤口面积、水肿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在伤口愈合时间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
3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以“针法”和“灸法”为代表的,通过刺激机体以调整气血、脏腑、经络,对疾病进行预防与治疗,进而使人体的自我康复机制得以激活,来达到自我治疗和康复的目的的治疗方法[21-22]o祖洋等㈣根据入院顺序将120例肛肠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
治疗组术前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术前常规的准备。
结果:治疗组的麻醉有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口服镇痛片的数量少于对照组(P<0.001);7d后,治疗组在疼痛减轻方面的有效率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黄海鹏等的选取肛痿术后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热敏灸。
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和疗效。
结果:观察组在伤口愈合时间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热敏灸对肛痿术后伤口愈合和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蔺玉芳㈣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的60例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对照组:指导患者用热毛巾敷下腹部、按摩、听流水声诱排尿。
观察组:采用艾灸关元、气海、中极穴缓
解尿潴留。
观察两组排尿情况并比较疗效。
结果:艾灸治疗后,两组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但观察组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o
4联合疗法
肛痿术后容易出现疼痛、便血、水肿、创面渗出及创面愈合缓慢等并发症。
单一的疗法难以同时解决多种并发症,需要两种甚至多种疗法综合辨证治疗,使并发症得到有效的缓解,促进患者康复。
艾燕㈣对86例肛痿术后的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
治疗组采用除湿活血方熏洗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
治疗14d后,对比两组的疗效、1期临床症状、肉芽形态评分、伤口愈合时间和伤口愈合率。
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伤口渗出物、疼痛、水肿、肉芽形态评分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伤口愈合时间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伤口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艾燕指出:中药除湿活血方联合针灸可以有效加速肛痿患者术后的伤口愈合,改善疼痛、水肿和渗出的程度,加速肉芽组织的生长,增加伤口愈合率,临床疗效较为令人满意。
孙建华㈣对40例肛痿术后伤口愈合缓慢的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
对照组予以中药外敷,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内服。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外敷+中药内服在促进肛痿术后伤口愈合方面的效果甚佳,能有效改善情况,减少疼痛,加速炎症吸收,减少抗生素使用和伤口愈合的时间。
汪丽娜等倒选取96例肛痿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
治疗组采用连梔矶溶液联合龙珠软膏纱布引流,对照组采用龙珠软膏纱布引流。
结果:治疗组伤口愈合率、愈合时间、术后伤口疼痛评分、伤口分泌物和水肿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连梔矶溶液联合龙珠软膏外用,能有效改善肛痿术后伤口水肿、减少渗出、减轻疼痛、促进愈合。
5不足与结语
肛痿难以自愈,大部分肛痿患者需要术治疗,其原则是切除肛痿的内口及痿管,同时尽量减少损伤括约肌㈣。
然而手术之后容易出现疼痛、创面愈合缓慢、水肿、便血等不良情况。
随着术后各种促进术后愈合的药物的不断涌现,术后不良情况的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现有的药物因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依赖性、价格昂贵等缺陷,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有调查显示,仍有许多术后病人的不良反应未能得到有效缓解,这也成为许多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拒绝手术治疗的主要顾虑,也常因为以上原因而耽误最佳的医治时机,所以寻找可以有效缓解肛痿术后并发症的换药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中医在治疗慢性、难治性的疾病具有传统的优势。
当治疗肛痿合并其他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糖尿病等)时,优势更为突出。
中医学在伤口愈合方面的认识,是一个祛腐生肌长皮的过程,伤口愈合缓慢甚则难治型的伤口属于祛腐而腐不去,腐去而肌不生皮不长[30]。
目前,运用于肛痿术后患者的中医外治法主要有中医外敷法、中药熏洗法、针灸治疗、联合疗法,这种四种外治法具有简便效廉的优势,倍受大多数肛痿术后患者和临床医生认可和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促使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不断的应用和深入研究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宽、更好的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曰庆,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4:8-10.
[2]Marks CG,Ritchie JK.Anal fistulas at St Mark Hospital[J].Br J
Surg,1977(64):84-91.
[3]Yamana.Japanese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anal disorders II,Anal
fistula[J].Journal of the Anus Rectum and Colon,2018,2(3):103-109.
[4]HA Owen,GN Buchanan,A Schizas.Quality of life with anal
fistula[J].Ann R Coll Surg Engl,2016(98):334-338.
[5]Limura P.Modern management of anal fistul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WJG,2015,21(1):12.
⑹张康为,项雄华•溃疡散联合常规西药对肛痿挂线术后创面愈合
及术后感染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3):232-234.
[7]李志,冷羽,曹波.湿润生肌膏对肛痿术后创面肉芽组织中
bFGF、TGF-B1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肉芽生长情况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3):184-186.
[8]何宗琦,文科,王晓鹏,等•紫黄生肌膏促进高位复杂性肛痿术后
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8,29(20):50-52.
[9]孙占学,李曰庆,张丰川•中医外治法源流[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31(11):4416-4419.
[10]毕文静,柳越冬•中医外科外治法治疗痔疾的历史源流[J]•辽宁
中医杂志,2017,44(3):498-501.
[11]冷羽,曹波,邓文玲•湿润生肌膏对肛痿术后创面肉芽组织中
bFGF、TGF-B1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肉芽生长情况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94—696.
[12]王晓鹏,杨建华,颜帅•紫黄生肌膏对肛痿切除术后创面愈合影
近五年来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概况
战晓芳打马丽2,宋磊3*
*作者简介:战晓芳(1986—),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
Tel : 135****8712,E-mail : 70981***********
*通讯作者:宋磊,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学。
E-mail : *****************
(1.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2.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3.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糖尿病是危害性极大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其中高血压是较为常见的合并疾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患者对于相关的治疗不仅限于西药治疗,也更多选择中西结合治疗。
本文查阅近五年关于中医及中 西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文献,通过综述总结相关文献方法作一展望及讨论。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中医治疗;综述
糖尿病是以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 减少)为临床特征的病症,中医称为消渴病;高血压
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且二者合并发病概率极
高。
若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则其心脑血管疾病 发生风险概率也极大增加。
现代医学在治疗2型糖
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策略上多为血压水平和血 糖水平的药物控制,且药物毒副反应多,易影响患 者用药依从性叫因此中医对二者合病的治疗亦成 为大多数患者的选择之一。
本文就近五年中医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五年内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文献总结
和中海、漆勇倒在患者接受常规降糖降压治疗
基础上加入中医辨证治疗得出,中医辨证治疗2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明显,且减少西药摄入及其 不良反应。
闫强冈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运用中医辨证 思维,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分为:1)肝阳上
亢型,2)阴阳两虚型,3)脾虚痰浊型,4)肝肾阴虚
型,5)气阴两虚型,结合临床辨证治疗,患者治疗有 效率大大提升,且血糖、血压控制平稳;王蕊旳则对 痰浊中阻型和肝肾阴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病患者进行治疗,发现治疗有效率达91.3%;丁华君冋
则对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痰湿阻滞型2型糖
响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7(19):87-89.
[13] 严银波,刘金华.肛痿术后中药熏洗效果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
志,2015(12):1168-1169.
[14] 李伟,刘小芳,唐晓军.肛肠熏洗II 号方在肛痿术后的临床应用
[J].华西医学,2016(1):116-118.
[15] 夏泽华,张雅明,沈菲菲.自拟促愈汤对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痿术
后止痛促愈作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2):350.[16] 郁斌.加味苦参汤熏洗法对肛痿术后创面愈合及肛肠动力学的
影响[J].光明中医,2019(3):351-353.
[17] 师钦松.冰硼消肿止痛散在肛痿术后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
2017(1):9-11.
[18] 谢昌营,肖慧荣.肛门洗剂对肛痿术后创面恢复的影响[J].中国
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6):684-687.
[19] 王慧敏,赵宝林.荆黄熏洗液促进肛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
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4): 552-554.
[20] 潘贺,孙兴华.中药熏洗坐浴对肛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
医临床研究,2016(2): 60-62.
[21] 王凡.关于"针灸学”定义之我见[J].中国针灸,2017(12): 1333-
1336.[22]
肖微,周俊.试论形气神与针灸治疗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
志,2019,34(10):4926-4928.
[23] 祖洋,唐雪松,李聪.揿针疗法缓解肛肠科手术后疼痛临床效果
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9,17(10):606-609.
[24] 黄海鹏,肖慧荣,万玙.热敏灸治疗肛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
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3):69-70.
[25] 蔺玉芳.艾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中药药理
与临床,2015,31(1):326-327.
[26] 艾燕.除湿活血方熏洗结合针灸对肛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4 ):401-403.
[27] 孙建华.中药外敷联合内服治疗肛痿术后创面迁延不愈临床效
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3):133-134.
[28] 汪丽娜,杨向东.连梔矶溶液联合龙珠软膏促进肛痿术后创面
愈合的临床效果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4):374-377.
[29] Steele SR ,Kumar R ,Feingold DL ,et al. Practice parameters for
themanagement of perianal abscess and fistula -in -ano [J].Dis
ColonRectum ,2011,54(12): 1465—1474.
[30] 卓燊,乔雪•复方愈疡散治疗糖尿病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机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4):115-119.
(收稿日期: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