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问题汇总stud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电子线路问题汇总student
1. 调幅发射机与超外差接收机的结构是如何的?每部分的输入与输出波形是如何的? P7 ,P9
2. 什么是接收机的灵敏度?
3.无线电电波的划分,P12 例:我国CDMA 手机占用的CDMA1X ,800MHz 频段,按照无线电波波段划分,该频段属于什么频段? 第三章:
1. 什么叫通频带?什么叫广义失谐?
2. 串联谐振回路与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幅度与相位)与电抗性质?
3. 串联谐振回路与并联谐振回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与负载电阻大还是小的电路? 4. 电感抽头接入与电容抽头接入的接入系数?
5. Q 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Q 值由什么因素决定,其与通频带与回路损耗的关系如何?
6. 串联谐振电路Q 值的计算式?谐振时电容(或者电感)上电压与电阻(或者电源)上电
压的关系是如何的?
7. 并联谐振电路有哪两种形式,相应的Q 值计算式是如何的?谐振时电容(或者电感)上
电流与电阻(或者电源)上电流的关系是如何的?
8. 串联LC 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与什么有关?回路阻抗最大值与最小值是多少,分别在什么条件下取得?当工作频率小于、等于、大于谐振频率时, 串联LC 谐振回路的阻抗性质是如何的?
9. 并联LC 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与什么有关?回路阻抗最大值与最小值是多少,分别在什么条件下取得?当工作频率小于、等于、大于谐振频率时, 并联LC 谐振回路的阻抗性质是如何的?
10. Q 值较大时,串并联阻抗等效互换前后,电阻与电抗的关系是如何的?
11. 信号源与负载对谐振电路的Q 值有何影响?串并联谐振电路对信号源内阻与负载电阻的
大小分别有什么样的要求?
12. 信号源内阻与负载电阻对串并联谐振回路的特性将产生什么影响?采取什么措施能够
减小这些影响?
13. 下面电路有几个谐振频率,分别是多少,大小关系如何?该电路a,b 端阻抗模值与电抗性质
随频率如何变化?
14. 下面电路有几个谐振频率,分别是多少,大小关系如何?该电路a,b 端阻抗模值与电抗性质随频率如何变化?
1
L R
d
a +
-
C
+
-
12
=+R R R ab
V db
V b 2
L
15.耦合回路中的反射阻抗为什么总是正的?原回路的电抗为电感,则反射电抗的性质是? 回路谐振时,反射阻抗与互感系数与回路本身电阻是什么关系? 16.调节耦合回路的目标是最佳全谐振,什么是最佳全谐振? 第三章例题:
例3.1 ,3.4 (注:见学习指导书,或者者第三章“习题解答”PDF 文件,下同) 第三章练习:
P85, 3.1,3.4,3.5,3.6,3.7,3.8,3.9,3.18 第四章:
1. 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缺点是什么?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优点是什么? 2. 晶体管的哪一个或者几个Y 参数会影响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稳固性? 3. 常用的晶体管单向化方法有那些?其典型电路是如何的?
4. 某单级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若为了增加其通频带,在放大器的负载LC 谐振回路两端外接一个并联电阻,则放大器的增益与选择性将会如何发生变化?
5. 关于多级放大器,要减小噪声,最关键的是哪一级,对它的要求如何? 6. 什么是插入损耗,如何计算? 第四章例题:
例4.1, 例4.4,例4.5,例4.6
第四章练习:P151 4.3,4.4,4.9, 4.10 4.27
第五章:
1.根据频谱变换的不一致特点,频率变换电路分为哪两种?
2. 下列什么是频谱的线性搬移过程:调幅及其解调,调频及其解调,混频? 3.如希望混频器的噪声系数小,对混频器的功率增益与其本身的噪声要求如何? 4.二极管平衡混频器与晶体管混频器相比有什么优势? 5.什么叫组合频率干扰与副波道干扰?如何消除? 6.什么是交调干扰与互调干扰?如何消除? 7.什么是堵塞现象与相互混频?
8.什么叫中频干扰?抑制中频干扰的方法是什么?假设一超外差接收机,中频465kHz ,收听电台的频率为931kHz ,请给出产生中频干扰的干扰频率。
9.什么是镜像干扰?克服镜像干扰的方法是什么?假设一超外差接收机,中频465kHz ,收听电台的频率为931kHz ,请给出产生镜像干扰的干扰频率。
d
a
1
V b
2
V C 1
2
C L R
10. 某收音机在耳机中听到哨叫声?请问可能是什么干扰? 11. 什么是变频跨导?
12. 混频器与变频器的区别是什么?
13. 某发射机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现打开接收机在全波段寻找(假设其它频率没有信号),发现在接收机度盘的三个频率6.5MHz ,7.25MHz ,7.5MHz 上均能听到对方的信号(声音),其中,7.5MHz 的信号最强(声音最大)。
问接收机是如何接收到的?设接收机中频信号频率i f 为0.5MHz ,本振频率大于调制信号频率s f f 0。
14. 某收音机在收听A 电台时,也会听到B 电台的节目,并随着A 电台声音的消失而消失?请问可能是什么干扰?应该如何抑制? 第五章例题:
例5.2,例5.3,例5.5,例5.6 第五章练习:
P197 5.2,5.8,5.9,5.17,5.19,5.20, 5.21, 5.23(1),5.27,5.28,5.31,5.34,5.35, 5.37,5.38
5.35 补充问题:
假如转动接收机调谐旋钮,干扰哨声音调是否会改变?假如使调谐回路的谐振电容往容量减小的方向旋转,哨声音调是上升还是下降?
第六章:
1. 什么是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与输出特性曲线? 2. 什么是折线分析法?
3. 什么叫半流通角,指出晶体管在A 类,AB 类,B 类,C 类工作状态下半流通角的值或
者范围
4. 如何提高放大器的效率?
5. 什么是集电极电压利用系数,什么是波形系数,它们与集电极效率的关系如何? 6. 什么是高频功率放大器动态特性?
7. 什么是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过压,欠压与临界状态?在哪种状态下,集电极电流在输入信
号的一个周期内会出现两个峰值?试比较三种状态下的输出功率与集电极效率。
在哪种状态下高频功率放大器相当于恒流源,哪种状态下相当于恒压源(利用输出特性曲线与动态特征曲线说明)? 8. 在临界状态下增大与减小Bm U ,高频功放分别变化到哪个状态?在哪个区Bm U 对输出
功率o P 的影响大(过压区,欠压区)?当谐振功率放大器作为线性功率放大器,为了使输出信号振幅Cm U 反映输入信号振幅Bm U 的变化,放大器务必工作在哪个状态?利用输出特性曲线与动态特征曲线说明
9. 在临界状态下增大与减小cc V ,高频功放分别变化到哪个状态?在哪个区cc V 对输出功率
o P 的影响大(过压区,欠压区)?利用输出特性曲线与动态特征曲线说明。
10.在临界状态下增大与减小BB U ,高频功放分别变化到哪个状态?在哪个区BB U 对输出
P的影响大(过压区,欠压区)?利用输出特性曲线与动态特征曲线说明。
功率
o
晶体管高频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当输入信号是余弦波时,则集电极电流波形是什么形状?晶体管高频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回路有什么作用?
11.一个谐振功率放大器,若要求输出电压平稳,则应工作在什么工作状态?若要求输出
功率最大,则应工作在什么状态?
12.晶体管高频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回路对集电极电流的直流、基波与谐波分量分
别相当于开路还是短路?为什么?
13.高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网络的传输效率越高,则对空载品质因数与有载品质因数的要求如何?
14.丙类倍频器与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区别在哪里?
15.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提高频带宽度的代价是什么?
16.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饱与压降随频率的升高而如何变化,对放大器的效率有如何的影响?
17. 高频功放管为什么一定要用调谐回路作为集电极负载?
第六章例题:
例6.1 例6.3 例6.4 例6.5 例6.10
第六章练习:
P272 6.1 6.2 6.3 6.4 6.6 6.7 6.8 6.9 6.11 6.16 6.18 6.19 6.26 6.30
第七章
1.正弦波反馈振荡器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振荡平衡的幅度条件与相位条件是什么?
3.振荡器的起振条件是什么?启振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如何变化?晶体管振荡器起振后集电极电流直流分量如何变化?为什么?
4.放大器的幅度稳固条件是什么?什么叫软自激与硬自激?
5.放大器的相位稳固条件是什么?振荡器的频率稳固对Q值的要求如何?为什么?6.哈特莱震荡器的优缺点是什么?
7.考毕兹振荡器的等效电路是如何的?它的优缺点是什么?
8.克拉泼振荡器的等效电路是如何的?它的优缺点是什么?
9.西勒振荡器的等效电路是如何的? 它的优缺点是什么?
10. 晶体管反馈型LC振荡器,晶体管与回路之间的耦合越松/紧,回路的Q值越高/低,则振荡频率越稳固。
11. 下图是石英晶体的等效电路,请问该电路有哪两个谐振频率,试写出谐振频率的公式,指出大小关系,与该电路的容性区与感性区?
12.石英晶体在串联谐振型振荡器与并联谐振回路中分别起什么作用,工作频率与谐振频率的关系如何?
13.下图是密勒(miller)振荡器,
f与振荡器的输出频率f的关系;
(1)试指出L1-C1并联回路的谐振频率
(2)试指出晶体振荡器的谐振频率与振荡器的输出频率f的关系
14.试推断下列电路能否形成振荡?
15.晶体振荡电路如图所示,
(1)画出振荡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并指出电路的振荡形式;(2)若把晶体换成2MHz,该电路能否起振,为什么?
(3)指出该电路的稳频措施。
Ω
k
20
Ω
k6.5
V
+ F
μ
20F
μ
01
.0
7MHz
pF
20pF
10
/3
pF
200
pF
330
F
μ
01
.0
H
μ7.4
Ω
k7.2
Ω
k
15
Ω
k
10
R
1
C
2
C
3
C
4
C
5
C
6
C pF
8.6
7
C
8
C
pF
100
9
C
3
R
4
R
Ω
k1
6
R
5
R
1
L
L
1
R
T
J
第七章例题:
例7.1 例7.2 例7.3 例7.6 (1)(2)(4)例7.7 例7.9
第七章练习:
7.4 7.5 7.6 7.7 7.11 7.13 7.14 7.22 7.28 7.29
第九章:
1.什么是调制?有哪几种调制方法?
2.什么是调幅指数?最大值为多少?调制度的大小与调幅的强弱关系如何? 3.AM 已调信号包含哪三部分?
4.DSB (双边带信号)的包络是随什么信号变化的?与载波信号的相位关系如何?
5.某调幅广播的载波频率为1600KHz ,音频调制信号频率为110Hz-4KHz ,则此电台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为多少?
16. 试比较AM 信号、DSB (双边带信号)与单边带(SSB )三种调制方式频谱的与功率利用效率。
17. 单边带通信的优点与缺点分别有什么? 18. 产生单边带信号的方法有哪几种?
19. 修正相移法是为熟悉决相移法的什么缺点而提出的?
20. 设集电极调幅电路的集电极直流电源电压为cc V ,当集电极电压利用系数1=ξ,调幅系数1=a m 时,晶体管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瞬时电压最大值为多少?
21. 什么是高电平调制?什么是低电平调制?AM 信号通常用哪种调制方式? 22. 集电极调幅电路中,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分别在电路中的什么位置?集电极调幅电路应工作于过压还是欠压状态?为什么? 23. 基极调幅电路中,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分别在电路中的什么位置?基极调幅电路应工作于过压还是欠压状态?为什么?
24. 集电极调幅电路与基极调幅电路相比,哪个电路的效率高?为什么? 25. 包络检波与同步检波的区别在哪里?
26. 试述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中二极管与RC 网络的作用? 27. 假如将二极管峰值检波器中的二级管反向,检波器还能否工作?假如能,输出波形是如何的?
28. 峰值检波器的传输系数最大值是多少?假如要提高峰值检波器的传输系数,应改变电路的什么元件?
29. 峰值检波器的二极管的输入电阻与负载电阻的关系是如何的?
30. 什么叫惰性失真?不产生惰性失确实条件是什么?惰性失真与检波电路的什么参数有关?
31. 什么叫负峰切割失真?不产生负峰切割失确实条件是什么?负峰切割失真与检波电路的什么参数有关?
32. 什么叫频率失真?避免频率失确实条件是什么?频率失真与检波电路的什么参数有关?
33. 什么叫非线性失真?避免非线性失确实条件是什么?
34. 在图4所示的晶体二极管包络检波电路中,已知Ω=k R 21,Ω=k R 102,Ω=k R i 32,调制信号频率F 为300~2500Hz
(1)若要求不产生负峰切割失真,求输入调幅波i v 的最大调幅系数max )(a m ;
(2)分析1C ,2C ,c C 的取值范围; (3)画出A 、B 、C 、E 各点的电压波形; (4)简述自动增益操纵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九章例题:
例9.1 例9.2 例9.5 例9.7 例9.8 例9.9 例9.10 第九章练习:
9.1 9.2 9.4 9.5 9.6 9.7 9.8 9.9 9.10 9.12 9.14 9.15 9.16 9.17 9.18(不用求检波功率增益) 9.19 9.21 9.23
35. ---第十章:
1. 调频波的最大频偏与调制信号的什么量有关?调制指数与调制信号的什么量有关? 2. 调相波的最大频偏与调制信号的什么量有关?调制指数与调制信号的什么量有关? 3. 调频波的边频幅度与调频指数的关系是如何的?宽带调频与窄带调频时调频波的带宽
与调制信号的带宽关系如何?
4. 调频方式的优点有什么?缺点有什么?
5. 要求比例鉴频器的输出不产生失真,则鉴频器鉴频特性的线性范围与调制信号最大频偏
的关系如何?
6. 与相位鉴相器比较,比例鉴相器的输出信号有什么区别,其优点是什么,? 7. 什么是鉴频跨导?
7. 已知调频信号)2000cos 10102cos(10)(6
t t t v FM ππ+⨯=(V ): (1) 求该调频信号的带宽;
(2) 若调制信号带宽F 增大一倍,幅度ΩV 不变,求带宽、最大相移与最大频移; (3) 若调制信号幅度ΩV 增大一倍,带宽F 不变,求带宽、最大相移与最大频移;
第十章例题
例10.1 例10.2 例10.3 例10.4 例10.5 例10.6 例10.9
第十章练习
10.1 10.2 10.4 10.5 10.6 10.8 10.10 10.11 10.13 10.20 10.22 10.23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