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理科知识点总结
高中理综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理综知识点全总结高中理综,即高中综合实验,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
下面是这三个学科的知识点总结:一、物理1. 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斜抛运动。
2. 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弹性碰撞、重力、万有引力。
3. 热学:温度、热量、热功、内能、热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4. 电学:电荷、电场、电势、电容、电势能、电流、欧姆定律、电阻、电功、电功率、电路中的电源、电阻、电容的串联和并联、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
5. 光学: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波粒二象性。
6. 声学:声音的传播、共鸣和谐振动、声音的强度、音叉、声波的反射和折射、多普勒效应。
二、化学1. 化学基础: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计量。
2.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分子结构、物态变化。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动力学。
4. 酸碱和盐: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酸的性质、碱的性质、酸、碱、盐的命名与性质。
5. 热化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化学反应、焓、熵、自由能。
6. 电化学:电解质溶液、电极电势、电解池、电化学平衡、电解质的导电性、电解质的电离度。
三、生物1. 生物基础:细胞学、生命活动的共同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的进化。
2. 生命过程:新陈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子遗传学。
3. 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物圈、环境污染。
4.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生物制药、植物培养、组织培养。
5. 生物实验:光合作用实验、呼吸作用实验、遗传实验、生态实验。
以上是高中理综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数学必背知识点及公式归纳总结大全

高考数学必背知识点及公式归纳总结大全高考数学必背知识点及公式归纳总结大全高中数学理科是10本书,其中的数学公式非常多,那么关于高考数学的公式及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高考数学必背知识点及公式归纳总结,仅供参考。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一: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理解);2、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必修二:1、立体几何(1)、证明:垂直(多考查面面垂直)、平行(2)、求解:主要是夹角问题,包括线面角和面面角。
这部分知识是高一学生的难点,比如:一个角实际上是一个锐角,但是在图中显示的钝角等等一些问题,需要学生的立体意识较强。
这部分知识高考占22---27分。
2、直线方程:高考时不单独命题,易和圆锥曲线结合命题。
3、圆方程:必修三:1、算法初步:高考必考内容,5分(选择或填空);2、统计:3、概率:高考必考内容,09年理科占到15分,文科数学占到5分。
必修四:1、三角函数:(图像、性质、高中重难点,)必考大题:15---20分,并且经常和其他函数混合起来考查。
2、平面向量:高考不单独命题,易和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结合命题。
09年理科占到5分,文科占到13分。
必修五:1、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高考中理科占到22分左右,文科数学占到13分左右;2、数列:高考必考,17---22分;3、不等式:(线性规划,听课时易理解,但做题较复杂,应掌握技巧。
高考必考5分)不等式不单独命题,一般和函数结合求最值、解集。
文科:选修1—1、1—2。
选修1--1:重点:高考占30分。
1、逻辑用语:一般不考,若考也是和集合放一块考;2、圆锥曲线;3、导数、导数的应用(高考必考)。
选修1--2:1、统计;2、推理证明:一般不考,若考会是填空题;3、复数:(新课标比老课本难的多,高考必考内容)。
理科:选修2—1、2—2、2—3。
选修2--1:1、逻辑用语;2、圆锥曲线;3、空间向量:(利用空间向量可以把立体几何做题简便化)。
高中地理知识点理科版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理科版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方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则是对地理事物的说明。
3.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等,其中对流层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
- 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各有不同的特征和分布。
- 气候变化:长期气候变动和短期天气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
- 洋流的分布与影响:寒流与暖流的形成、流向及其对气候和渔业的影响。
3. 地壳运动与地质作用:- 地壳板块构造理论:板块的划分、边界类型及其地质活动。
- 地震与火山:地震的成因、震级划分,火山的类型和分布。
- 地质时代与化石:地球的历史划分,化石的形成与意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与迁移: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迁移的原因与影响。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定义、进程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2.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农业的分类(如种植业、畜牧业)、农业布局的因素。
- 工业地理:工业的类型、区位因素和工业区的分布。
- 交通运输: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
3.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污染问题、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等。
- 可持续发展:概念、原则和实践,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原理、应用领域,如土地利用监测、环境监测等。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在各领域的应用。
高中必修一文理科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文理科知识点总结编辑与整理:卢润林高中历史部分:必修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BC1046年(1)分封制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①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
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和政权的结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权★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BC230-221 韩赵魏楚燕齐(1)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
三公的职责: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
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
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2)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高中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知识点归纳大全高中是学习阶段中的重要阶段,涵盖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点。
本篇文章将对高中各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和复习。
一、数学知识点1. 整式与分式- 同底数幂的加减法与乘法法则- 分式的加减法与乘法法则- 分式方程的化简与解法2. 函数与方程-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函数的平移、翻折与伸缩-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与应用3. 几何与三角学- 平面图形的性质与计算- 空间图形的性质与计算- 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式的应用4. 概率与统计- 事件的概率计算- 随机变量与分布规律- 统计与抽样调查方法二、物理知识点1. 运动力学- 物体的运动描述与运动图像- 运动的变速与加速度- 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2. 电学- 电荷与电场- 电路与电流-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3. 光学- 光的传播与反射- 球面镜与透镜- 光的干涉与衍射4. 热学- 温度与热量- 热传导与热辐射- 热力学第一、二定律三、化学知识点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命名- 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2.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平衡与速率- 酸碱中和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3. 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与速率方程- 反应机制与催化剂- 平衡与反应热力学4.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有机化合物与它们的反应- 重要无机盐与酸碱溶液的应用-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四、生物知识点1. 细胞与遗传- 细胞的生命活动与结构- 染色体与基因的遗传- DNA的复制与蛋白质的合成2. 生物演化与分类- 物种的起源与进化- 动植物的分类与进化- 线虫、昆虫、鱼类的特征与类群3. 生物的生长发育- 生长与发育的调节- 植物的器官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动物生殖系统与生殖发育4. 生物的生态与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与物种多样性- 物质循环与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五、语文知识点1.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阅读与古代文学鉴赏- 现代文学与报告文学鉴赏- 中外名著与文化经典的阅读2. 作文写作- 议论文与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记叙文与写景文的写作技巧- 小说与魔幻文学的写作技巧3.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作品与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与文化传承- 名家作品与文学批评4. 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作品与现代文学史- 现代文学与时代发展- 现代作家与文学思潮六、历史知识点1. 中国古代史- 夏、商、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五代与宋辽金元明清时期2. 世界史- 古代世界与中世纪时期- 近代世界与现代史时期- 当代世界与全球化时期3. 中国近现代史- 清末民国与新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当代中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 地理知识点- 地球与地球的运动- 自然景观与自然资源- 人口与城市发展以上是高中各学科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超详)高中理综(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点归纳汇总

A B本文档包含3部分内容:高中物理(1-86页)、高中化学(87-130页)、高中生物(131-208页)一、高中物理知识总结归纳(打印版)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 (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中要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对联: 概念、公式、定理、定律。
(学习物理必备基础知识) 对象、条件、状态、过程。
(解答物理题必须明确的内容)力学问题中的“过程”、“状态”的分析和建立及应用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的前提是先规定正方向。
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只记结论,还须弄清其中的道理,知道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由来。
力的种类:(13个性质力)有18条定律、2条定理1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 2弹力:F= Kx 3滑动摩擦力:F 滑= μN4静摩擦力: O ≤ f 静≤ f m (由运动趋势和平衡方程去判断)5浮力: F 浮= ρgV 排 6压力: F= PS = ρghs 7万有引力: F 引=G221r m m8库仑力: F=K221r q q (真空中、点电荷)9电场力: F 电=q E =qdu 10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F= BIL (B ⊥I) 方向:左手定则1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f=BqV (B ⊥V) 方向:左手定则12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13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
5种基本运动模型1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平衡态问题);2匀变速直、曲线运动(以下均为非平衡态问题); 3类平抛运动; 4匀速圆周运动; 5振动。
高中理综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理综知识点全总结高中理综是高中阶段的一门综合性科目,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学科。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理综知识,以便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是高中理综知识点的全面总结。
物理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学科。
在高中物理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运动学: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运动形式。
2. 力学:包括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概念。
3. 热学:包括温度、热量、热传递等概念,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热力学定律。
4. 光学: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以及光的波粒二象性等概念。
5. 电学:包括电荷、电场、电势、电流等概念,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学定律。
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学科。
在高中化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元素周期表:包括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律、元素化学性质等概念。
2. 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概念,以及化学键的性质和化学键的形成。
3. 化学反应:包括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平衡等概念,以及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4. 酸碱化学:包括酸碱的定义、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等概念,以及酸碱反应的化学平衡和酸碱反应的应用。
5. 有机化学: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和反应等概念,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
生物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学科。
在高中生物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细胞生物学:包括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等概念,以及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等细胞生物学现象。
2. 遗传学:包括基因的结构、功能、遗传规律等概念,以及遗传变异、基因工程等遗传学应用。
3. 生态学: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概念,以及生态平衡、生态破坏等生态学现象。
4. 生物进化:包括进化的概念、进化的证据、进化的机制等概念,以及人类进化、生物多样性等生物进化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5全册知识点总结(理科)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第一章解三角形(一)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在C ∆AB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则有2sin sin sin a b c RC ===A B (R 为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②sin 2a R A =,sin 2b R B =,sin 2c C R=;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3、三角形面积公式:111sin sin sin 222C S bc ab C ac ∆A B =A ==B .4、余弦定理:在C ∆AB 中,有2222cos a b c bc =+-A ,推论:222cos 2b c abc+-A =第二章数列1、数列中n a 与n S 之间的关系:11,(1),(2).n n n S n a S S n -=⎧=⎨-≥⎩注意通项能否合并。
2、等差数列:⑴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n a -1-n a =d ,(n≥2,n∈N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⑵等差中项:若三数a A b 、、成等差数列2a bA +⇔=⑶通项公式:1(1)()n m a a n d a n m d=+-=+-或(n a pn q p q =+、是常数).⑷前n 项和公式:()()11122n n n n n a a S na d -+=+=⑸常用性质:①若()+∈ +=+N q p n m q p n m ,,,,则q p n m a a a a +=+;②下标为等差数列的项() ,,,2m k m k k a a a ++,仍组成等差数列;③数列{}b a n +λ(b ,λ为常数)仍为等差数列;④若{}n a 、{}n b 是等差数列,则{}n ka 、{}n n ka pb +(k 、p 是非零常数)、*{}(,)p nq a p q N +∈、,…也成等差数列。
高中数学理科选修知识点(2-2,2-3,4-1,4-4,4-5)

数学选修2-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一、导数概念的引入1.导数的物理意义:瞬时速率。
一般的,函数()y f x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000()()limx f x x f x x ∆→+∆-∆,我们称它为函数()y f x =在0x x =处的导数,记作0()f x '或0|x x y =',即0()f x '=000()()limx f x x f x x ∆→+∆-∆2.导数的几何意义:曲线的切线.通过图像,我们可以看出当点n P 趋近于P 时,直线PT 与曲线相切。
容易知道,割线n PP 的斜率是00()()n n n f x f x k x x -=-,当点n P 趋近于P 时,函数()y f x =在0x x =处的导数就是切线PT 的斜率k ,即000()()lim()n x n f x f x k f x x x ∆→-'==-导函数:当x 变化时,()f x '便是x 的一个函数,我们称它为()f x 的导函数. ()y f x =的导函数有时也记作y ',即0()()()limx f x x f x f x x ∆→+∆-'=∆二.导数的计算1.函数()y f x c ==的导数2.函数()y f x x ==的导数3.函数2()y f x x ==的导数4.函数1()y f x x ==的导数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1若()f x c =(c 为常数),则()0f x '=;2 若()f x x α=,则1()f x x αα-'=;3 若()sin f x x =,则()cos f x x '=4 若()cos f x x =,则()sin f x x '=-;5 若()x f x a =,则()ln xf x a a '= 6 若()x f x e =,则()x f x e '=7 若()logxa f x =,则1()ln f x x a '=8 若()ln f x x =,则1()f x x '=导数的运算法则1. [()()]()()f x g x f x g x '''±=±2.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3. 2()()()()()[]()[()]f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复合函数求导()y f u =和()u g x =,称则y 可以表示成为x 的函数,即(())y f g x =为一个复合函数 (())()y f g x g x '''=∙三.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一般的,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正负有如下关系:在某个区间(,)a b 内,如果()0f x '>,那么函数()y f x =在这个区间单调递增; 如果()0f x '<,那么函数()y f x =在这个区间单调递减.2.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极值反映的是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大小情况. 求函数()y f x =的极值的方法是: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大值;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小值;4.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函数极大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求函数()y f x =在[,]a b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 求函数()y f x =在(,)a b 内的极值;将函数()y f x =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f a ,()f b 比较,其中最大的是一个最大值,最小的是最小值. 四.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利用导数的知识,,求函数的最大(小)值,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考点一 合情推理与类比推理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退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叫做归纳推理,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它属于合情推理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或一致)性,推测其中一类事物具有与另外一类事物类似的性质的推理,叫做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找出两类事物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考点二 演绎推理(俗称三段论)由一般性的命题推出特殊命题的过程,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考点三 数学归纳法它是一个递推的数学论证方法. 步骤:A.命题在n=1(或0n )时成立,这是递推的基础;B.假设在n=k 时命题成立C.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完成这两步,就可以断定对任何自然数(或n>=0n ,且n N ∈)结论都成立。
高中生物知识点全总结理科

高中生物知识点全总结理科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2. 细胞膜负责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4. 细胞质中包含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二、生物分子1.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由氨基酸组成。
2. 核酸包括DNA和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 糖类和脂类是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构成成分。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定律包括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DNA通过复制进行自我复制,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蛋白质合成。
3.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4. 生物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
四、生物多样性与分类1.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 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 生物的分类依据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遗传信息等。
五、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2. 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了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 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如温度、光照、水分等,以及生物因素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等。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六、植物生长发育1. 植物生长发育包括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
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能量转化和有机物合成的过程。
3.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调节生长发育。
七、动物生长发育与繁殖1. 动物生长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幼体成长和性成熟等阶段。
2. 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之分。
3. 动物行为包括取食行为、领域行为、繁殖行为等。
八、人体生理与健康1. 人体由细胞构成,分为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四个层次。
2. 人体主要系统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高中1年级理科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1年级理科知识点归纳总结在高中一年级的学习旅程中,理科知识点是构建科学思维和理解自然规律的重要基础。
理科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主要学科,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和学习重点。
下面,我们将一一归纳总结这些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掌握高中一年级的理科内容。
首先,让我们进入物理的世界。
高中物理的基础是力学,其中包括运动的基本概念。
直线运动、速度、加速度是核心内容。
你需要理解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够通过公式进行计算。
此外,牛顿三大定律是物理的基石,它们描述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强调了惯性,第二定律揭示了力与加速度的关系,而第三定律则指出了力的相互作用。
掌握这三条定律是理解更复杂物理现象的基础。
在电学部分,电荷、电场、电势、欧姆定律是重点。
你需要理解电荷的基本性质、电场的概念以及电势的意义。
欧姆定律则用于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路分析中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也是重要内容,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的世界同样丰富多彩。
高中一年级的化学主要集中在基本化学概念和反应类型上。
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分类和性质是学习的起点。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不仅帮助你记忆元素,还揭示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置换反应,这些反应的类型和规律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
特别是,平衡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关键技能,它要求你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原子数目保持一致。
在物质的性质部分,酸碱理论、氧化还原反应也是重点。
酸碱反应中的pH值、酸碱中和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态变化,都是化学学习中的关键概念。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你将能够理解更多的化学现象和应用。
进入生物的领域,高中一年级生物主要关注细胞生物学和生态学。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学的基础。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其功能,细胞分裂的过程,尤其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此外,基因遗传的基本规律,如孟德尔遗传定律,是理解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核心。
高中理综物理知识点总结:质点的运动

高中理综物理知识点总结:质点的运动高中理综物理知识点总结:质点的运动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 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高中数学作为理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同学们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点和公式,本文将对高中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常用公式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供同学们复习和参考。
一、代数与函数1.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对称轴、判别式等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基数、底数、指数、幂次等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3. 对数函数:对数的定义、性质及常用的换底公式。
4. 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图像,以及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5. 矩阵与行列式:矩阵的基本运算法则、逆矩阵的求解方法等。
6. 排列与组合:排列、组合的定义与性质,以及概率问题的解法。
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前n项和等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数列的运算:数列的加、减、乘、除与复合运算的性质。
3.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及应用,数列证明问题的解法。
三、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1. 三角函数的概念: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基本概念和性质。
2. 三角函数的图像:主要函数图像和特殊角度的计算。
3.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和差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等。
4. 解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一般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5. 平面向量:向量的定义、运算法则、模长和方向余弦等基本概念和性质。
四、空间几何1.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数量积的定义、性质及应用;向量积的定义、性质及应用。
2. 空间直线和平面的方程:点到直线和平面的距离公式、直线和平面的交点问题。
3. 空间中点与线、面的关系:点在直线和平面上的判定方法及问题的解法。
4. 空间中直线和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
五、微积分1. 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定义、性质及常用的导数法则,微分的定义与应用。
2. 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函数极限的概念、性质,连续函数的判定方法。
高一必修一理科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一理科知识点归纳高一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年,也是学生学习中的关键阶段。
在高一学习过程中,理科是学生们需要重点关注和掌握的学科之一,它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的内容。
这篇文章将归纳高一理科必修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物理方面的知识点:1. 运动与力学: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等概念以及牛顿定律等原理;2. 能量与功:学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原理,了解功的概念以及功率的计算方法;3. 电学:学习电流、电势差、电阻等基本概念,了解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4. 光学:学习光的传播与反射、折射等基本原理,了解镜子、透镜的成像规律;5. 声学:学习声音的传播与特点,了解共振、声音的反射、折射等现象。
化学方面的知识点:1. 物质的基本性质: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物质的分类方法;2.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学习原子的电子结构、化学键的形成以及化合价的概念;3.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学习化学计量中的质量关系、物质的量关系等;4. 气体与溶液的性质:学习气体的性质、理论气体与实际气体的区别,了解溶液的组成、浓度等;5. 酸碱与盐:了解酸碱滴定的方法,学习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掌握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
生物方面的知识点:1. 生物的起源与进化:了解生命起源的不同学说,学习进化论的基本原理;2. 分子与细胞: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以及细胞内常见的物质运输方式;3. 遗传与变异:了解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基因,学习基因的表达与控制,了解基因突变与遗传的关系;4. 生物进化与分类:学习生物分类的方法,了解生物形态、解剖等方面的特点;5. 生物中的能量转化: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高一必修一的理科内容非常广泛而且深入,学生们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及时提问解决疑惑,并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也可以积极参加课外的学习活动和实验,拓宽自己的科学视野和实践能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理科学科,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直接和实际的影响。
在高中物理中,必修一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它主要围绕着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和原子核物理等知识点展开学习。
在这里,我们将对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这门科学。
1. 物理量的基本概念物理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包括长度、时间、质量、电流、热量等,它们可以用数值和单位表示。
其中,物理量的数值指的是测量结果,单位则规定了测量的标准和比例关系。
物理量需要通过量纲来描述,即具有相同单位的物理量归属于同一量纲。
2. 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等。
运动状态的描述需要通过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参数来完成。
其中,位置和速度是运动状态描述中的两个重要参数。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它可用矢量表示。
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的比率,它描述的是物体受到的外力大小和方向对速度变化的影响。
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指出,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加速度与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方向和力相同。
这个定律包括了三个方面:(1)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力为零;(2)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3)第三定律: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且方向相反。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是研究物体受力及其运动规律的重要内容。
其中,力的合成是指多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将其看成一个合力的过程;力的分解则是指一个合力可以被分解成不同方向的分力。
这个过程既可以描述物体所受力的总大小和方向,也可以描述物体所受力的分量大小和方向。
5.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是运动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一个系统的总动量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守恒的。
理科生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理科生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构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结构。
2. 经纬度系统: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通过经纬度系统来确定。
经度表示东西位置,纬度表示南北位置。
3.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缩影。
比例尺、图例、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4. 地图的投影:由于地球是一个三维体,将其映射到二维地图上需要某种投影方法。
常见的投影方式有墨卡托投影、等面积投影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大气。
-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变化:长期气候趋势的变化,包括全球气候变暖等。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
-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转化。
- 河流的流域、水系和河流的分类。
3. 地貌学:-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作用等。
- 地貌形态: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
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类型:沙质土、黏土、壤土等。
- 土壤的形成与发育。
- 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草原、荒漠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城市规划与布局。
2.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区位论。
- 工业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
- 交通运输:交通网络、运输方式、物流。
3. 政治地理:- 国家与地区的概念。
- 领土与边界问题。
- 国际合作与冲突。
4. 文化地理:- 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
- 文化扩散与交流。
- 宗教、语言、民俗的地理分布。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
-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构成和功能。
- 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高一必修一理科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一理科知识点归纳高中一年级的理科学习是学生学术生涯中的重要阶段,它为之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数学等学科,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
以下是对高一必修一理科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数学数学是理科学习的基础,高一数学的学习重点是代数学和几何学的初步知识。
在代数学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变量和表达式的基本概念,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此外,函数的概念也是这一阶段的核心内容,包括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线性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几何学方面,学生应掌握平面几何的基本定理和证明方法,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四边形的性质等。
同时,对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体积计算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物理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基本原理的科学。
在高一阶段,物理学习主要集中在力学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力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核心,学生需要理解并能够应用这些定律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此外,功、能和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也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实验和问题解决,学生可以加深对这些物理概念的理解。
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高一化学的学习重点是基础化学知识,包括原子和分子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认识以及化学反应的类型。
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
此外,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也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生物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高一阶段,生物学的学习主要集中在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
学生需要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在遗传学方面,学生应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学会分析遗传问题。
同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关系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总结高一必修一的理科学习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时期,学生需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理科知识点总结生物概念辨析一、类脂与脂类脂类:包括脂肪、固醇和类脂,因此脂类概念围大。
类脂:脂类的一种,其概念的围小。
二、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不能为一般动物所直接消化利用。
维生素:生物生长和代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
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维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
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三、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
其中N、P、S、K、Ca、Mg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
C是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种元素,即C、H、O、N、P、S,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
矿质元素: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
它必需具备下列条件:第一,由于该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微量元素:指生物体需要量少(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如Fe、Mn、Zn、Cu、B、Mo,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包括Cl、Ni。
四、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还原性糖: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α-碳原子上连有羟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与斐林试剂或改良班氏试剂共热时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
非还原性糖:如蔗糖没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基团,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
五、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还原性糖存在的试剂。
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5g/ml的CuSO4 溶液)分别配制、储存。
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B液滴入2ml A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
原理是还原性糖的基团—CHO与Cu(OH)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的Cu2O 沉淀。
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组织中蛋白质存在的试剂。
其包括A液(0.1g/ml的NaOH 溶液)和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在使用时要分别加入。
先加A液,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B液,这样蛋白质(实际上是指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与Cu2+反应生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
二苯胺试剂:用于鉴定DNA的试剂,与DNA混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分钟,冷却后呈蓝色。
小结鉴定试剂是否加热现象还原糖斐林试剂是砖红色沉淀脂肪丹Ⅲ否橘红色丹Ⅵ红色蛋白质双缩尿否紫色DNA 二苯胺是蓝色大肠杆菌伊红、美蓝否深紫、带金属光泽六、血红蛋白与单细胞蛋白血红蛋白:含铁的复合蛋白的一种。
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运输氧。
单细胞蛋白: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们通过发酵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体,这种微生物菌体就叫做单细胞蛋白。
七、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一般只能放大几十倍至几百倍。
亚显微结构:能够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直径小于0.2μm的细微结构。
八、原生质与原生质层原生质:是细胞的生命物质。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主要由蛋白质、脂类、核酸等物质构成。
原生质层: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只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它与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相比,缺少了细胞液和细胞核两部分。
九、赤道板与细胞板赤道板: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赤道的位置。
细胞板: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的一层结构,随细胞分裂的进行,它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十、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玻璃纸等)。
它往往只能让小分子物质透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透过,透过的依据是分子或离子的大小。
不具有选择性,不是生物膜。
选择透过性膜:是指水分子能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生物膜。
如细胞膜、液泡膜和原生质层。
这些膜具有选择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膜上具有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
当细胞死亡后,膜的选择透过性消失,说明它具有生物活性,所以说选择透过性膜是功能完善的一类半透膜。
十一、载体与运载体载体: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如细胞膜上的载体。
运载体:在遗传工程中,用于把外源基因运入受体细胞的运输工具,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
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
十二、糖被与珠被糖被:在细胞膜的外表,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
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功能,如:保护、润滑、细胞表面的识别。
珠被:植物胚珠组成部分之一,位于胚珠的表面,包被整个胚珠,具保护作用。
胚珠形成种子时,珠被发育成种皮。
十三、中心体与中心粒中心体:动物和低等植物的一种细胞器,通常位于细胞核附近。
每个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中心粒;组成中心体。
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因而细胞中有两组中心粒,在细胞分裂中一组中心粒的位置不变,另一组中心粒移向细胞另一极。
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十四、细胞液与细胞液细胞液:植物细胞液泡的水状液体,含有细胞代活动的产物,其成分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色素、生物碱、无机盐等。
细胞液:一般是指动物细胞的液体,是相对细胞外液而言的。
十五、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B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骨髓中的一部分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B 淋巴细胞,大部分很快死亡,一小部分在体流动,受到抗原刺激后,开始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效应B细胞可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记忆细胞能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
形成大量效应B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效应。
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骨髓中的一部分造血干细胞随血液流入胸腺,在胸腺发育成T 淋巴细胞,大部分很快死亡,一部分在体流动,受抗原刺激后,开始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 细胞和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并释放淋巴因子,加强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则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
十六、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指体积微小、单细胞或群体的真核生物,用鞭毛、纤毛或伪足运动。
如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等。
原核生物:指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它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较少,一般只有核糖体,如支原体、细菌、蓝藻和放线菌等。
二十五、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同化作用:(见第十九条合成代)消化作用:把食物成分中不能溶解、分子结构复杂、不能渗透的大分子物质水解为简单的可溶性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经这个过程,使其能透过消化道上皮细胞,再由循环系统送到全身利用。
硝化作用:硝化细菌使土壤中的氨或铵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许多微生物(尤其是各种反硝化细菌),在土壤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并进一步把亚硝酸盐还原成氨及游离氮的过程。
二十六、转氨基与脱氨基转氨基:一种氨基酸的氨基经转氨酶催化转移给α-酮酸,形成新的氨基酸。
脱氨基:把氨基酸分解成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其中氨基可转变成尿素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也可合成糖类或脂肪。
二十七、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呼吸运动:指胸腔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
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中的有机物在细胞中经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或其他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也叫细胞呼吸或生物氧化。
有氧呼吸:细胞呼吸的一种类型,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出CO2和H2O,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通常讲的呼吸作用即指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一种类型。
一般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二十八、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自养型与异养型:同化作用的两种类型,前者能把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根据合成有机物所利用的能源不同,有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
异养型没有这种本领,只能依赖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
需氧型、厌氧型、兼性厌氧型:异化作用的三种类型。
需氧型是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摄取氧气,进行有氧呼吸,维持生命活动。
厌氧型是在缺氧条件下,依靠酶的作用,将体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获得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兼性厌氧型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以获得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二十九、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原代培养: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将动物的组织取出来后,先用胰蛋白酶等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再将该细胞悬浮液放入培养瓶中,在培养瓶中培养。
这个过程称为原代培养。
也有人把第1代细胞的培养与传10代以的细胞培养统称为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细胞在培养瓶中贴壁生长。
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培养瓶中的细胞越来越多,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培养,这称为传代培养。
三十、初级代产物与次级代产物初级代产物:指微生物通过代活动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
在不同的微生物细胞中,初级代产物的种类基本相同。
次级代产物: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产生的次级代产物不相同,它们可能积累在细胞,也可能排到外环境中。
三十一、适应性与应激性:适应性: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即生物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
应激性:生物对外界的刺激都能产生一定的反应,称之。
由于生物具有应激性,因而能够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